目录
- 742 第七百四十二章 自救
- 743 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来吧
- 744 第七百四十四章 这件事应当是这样
- 745 第七百四十五章 拦不住的那场大战
- 746 第七百四十六章 大战(一)
- 747 第七百四十七章 大战(二)
- 748 第七百四十八章 天幕之下的最强两人
- 749 第七百四十九章 日月者,人间也
- 750 第七百五十章 日月不见,人间多事
- 751 第七百五十一章 有很多事情都是改变不了的
- 752 第七百五十二章 两个姑娘
- 753 第七百五十三章 青天城头有战事
- 754 第七百五十四章 黑夜白昼,万物有因
- 755 第七百五十五章 暮登楼
- 756 第七百五十六章 人间万家灯火此时休
- 757 第七百五十七章 朝朝暮暮,日日年年
- 758 第七百五十八章 走在最前面的那个白袍男人
- 759 第七百五十九章 天幕之上,天幕之下
- 760 第七百六十章 少年美胜春
- 761 第七百六十一章 流衫
- 762 第七百六十二章 寥寥几人
- 763 第七百六十三章 妖土风云
- 764 第七百六十四章 反正没人看得上你
- 765 第七百六十五章 我们都要看沧海
- 766 第七百六十六章 大道之行,前后而已
- 767 第七百六十七章 李大剑仙的处境
- 768 第七百六十八章 不是之前那个姑娘
- 769 第七百六十九章 少年还是那个少年
- 770 第七百七十章 李扶摇啊,那个最好的年轻人
- 771 第七百七十一章 白茶回家了
- 772 第七百七十二章 沧海之下第一人
- 773 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个活了一千多年的读书人
- 774 第七百七十四章 天上之战,地上之战(一)
- 775 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上之战,地上之战(二)
- 776 第七百七十六章 天上之战,地上之战(三)
- 777 第七百七十七章 天上之战,地上之战(四)
- 778 第七百七十八章 天上之战,地上之战(五)
- 779 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儒生对人间的一点看法
- 780 第七百八十章 不觉得莺飞草长
- 781 第七百八十一章 寒风却有些
- 782 第七百八十二章 春寒
- 783 第七百八十三章 却有暖意
- 784 第七百八十四章 我们的故事
- 785 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
- 786 第七百八十六章 何事秋风悲画扇
- 787 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风亦不知
- 788 第七百八十八章 人间三月
- 789 第七百八十九章 那些你们都不知道的事情
- 790 第七百九十章 十来年
- 791 第七百九十一章 大雪来时
- 792 第七百九十二章 人间事不新鲜
- 793 第七百九十三章 梅雨时节(上)
- 794 第七百九十四章 梅雨时节(中)
- 795 第七百九十五章 梅雨时节(下)
- 796 第七百九十六章 渐渐远行
- 797 第七百九十七章 一柄剑的故事
- 798 第七百九十八章 桃花满人间
- 799 第七百九十九章 待到山花烂漫时
- 800 第八百章 笨蛋
- 801 第八百零一章 世间万物,有因有果
- 802 第八百零二章 就在这里也好啊
- 803 第八百零三章 天不容我,我也……不想死
- 804 第八百零四章 最是人间留不住
- 805 第八百零五章 一袭青衫三尺剑
- 806 第八百零六章 还差一剑
- 807 第八百零七章 沧海之前
- 808 第八百零八章 天幕之下寥寥几人
- 809 第八百零九章 人间二十位沧海
- 810 第八百一十章 朝青秋
- 811 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只有一剑了
- 812 第八百一十二章 旧时风光此时景
- 813 第八百一十三章 那个关于立教僧的传说
- 814 第八百一十四章 人间好,因为是故乡
- 815 第八百一十五章 那人一身白袍
- 816 第八百一十六章 借剑
- 817 第八百一十七章 可不可以
- 818 第八百一十八章 麻雀老龙和剑仙(上)
- 819 第八百一十九章 麻雀老龙和剑仙(中)
- 820 第八百二十章 麻雀老龙和剑仙(下)
- 821 第八百二十一章 野花盛开
- 822 第八百二十二章 那年少年
- 823 第八百二十三章 人间大事,修士在前
- 824 第八百二十四章 铸剑(上)
- 825 第八百二十五章 铸剑(中)
- 826 第八百二十六章 铸剑(下)
- 827 第八百二十七章 人间下了一场雪
- 828 第八百二十八章 心安处是吾乡
- 829 第八百二十九章 心中所想
- 830 第八百三十章 那些喜欢李扶摇的姑娘
- 831 第八百三十一章 如今世间无人可拦我
- 832 第八百三十二章 我来了
- 833 第八百三十三章 两个男子
- 834 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见明月时
- 835 第八百三十五章 薄雾遮人眼
- 836 第八百三十六章 近在咫尺
- 837 第八百三十七章 远在天边
- 838 第八百三十八章 近在眼前
- 839 第八百三十九章 人间大事一两人而已
- 840 第八百四十章 来了一只麻雀
- 841 第八百四十一章 你们错了
- 842 第八百四十二章 陛下
- 843 第八百四十三章 朕不许
- 844 第八百四十四章 三千里
- 845 第八百四十五章 世间共瞩目
- 846 第八百四十六章 尚未提刀
- 847 第八百四十七章 野雀
- 848 第八百四十八章 天上多了道口子
- 849 第八百四十九章 请问
- 850 第八百五十章 苏夜这个人
- 851 第八百五十一章 那些落下的剑光
- 852 第八百五十二章 那些过去的故事
- 853 第八百五十三章 但愿人间
- 854 第八百五十四章 且看之后人间
- 855 第八百五十五章 当世
- 856 第八百五十六章 远来是客
- 857 第八百五十七章 都要前行
- 858 第八百五十八章 醒了
- 859 第八百五十九章 一如当初
- 860 第八百六十章 许多不如当初
- 861 第八百六十一章 灵山
- 862 第八百六十二章 去看看
- 863 第八百六十三章 风雨摧楼
- 864 第八百六十四章 天外的礼物
- 865 第八百六十五章 那个好看的和尚
- 866 第八百六十六章 慧稠僧
- 867 第八百六十七章 生于人间,何其有幸
- 868 第八百六十八章 背水一战
- 869 第八百六十九章 人间的悲与愁
- 870 第八百七十章 千百年来一少年
- 871 第八百七十一章 剑仙多,柳巷少
- 872 第八百七十二章 世上不可无之物
- 873 第八百七十三章 这里一场大战
- 874 第八百七十四章 让他回来吧
- 875 第八百七十五章 不是所有事情都一样
- 876 第八百七十六章 仙舟
- 877 第八百七十七章 哥哥
- 878 第八百七十八章 悬在人间头上的那柄剑
- 879 第八百七十九章 人间不见得有趣
- 880 第八百八十章 看看自己
- 881 第八百八十一章 还没那么老
- 882 第八百八十二章 回故乡看看
- 883 第八百八十三章 就这样吧
- 884 第八百八十四章 剑祖
- 885 第八百八十五章 诸事烦人,一剑而已
- 886 第八百八十六章 闲谈
- 887 第八百八十七章 木桶和黄鹤
- 888 第八百八十八章 雾山往事(上)
- 889 第八百八十九章 雾山往事(中)
- 890 第八百九十章 雾山往事(下)
- 891 第八百九十一章 言河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个人
- 892 第八百九十二章 我都要了
- 893 第八百九十三章 李大胆
- 894 第八百九十四章 风雨已扑面而来
- 895 第八百九十五章 大战之前(上)
- 896 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战之前(中)
- 897 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战之前(下)
- 898 第八百九十八章 朝青秋的这一剑
- 899 第八百九十九章 一粒光之后
- 900 第九百章 周夫子在最前
- 901 第九百零一章 杀
- 902 第九百零二章 谁是故事里的主角
- 903 第九百零三章 让我来
- 904 第九百零四章 人间和天外
- 905 第九百零五章 一片柳叶
- 906 第九百零六章 千万片柳叶
- 907 第九百零七章 我是柳巷啊!
- 908 第九百零八章 大战将起两柄剑
- 909 第九百零九章 你们还能怎么办
- 910 第九百一十章 谁能亡此人间
- 911 第九百一十一章 无数剑之后
- 912 第九百一十二章 在呢
- 913 第九百一十三章 离去是最好的选择
- 914 最终章 人间还有你
- 915 完本感言
- 916 新书《仙朝》已发布!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七百五十一章 有很多事情都是改变不了的
第七百五十一章 有很多事情都是改变不了的
那位女帝站在山上,看着远处的风景,谁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可是就这样等下去也不是个头,于是不久之后,真就有人准备开口询问那位女帝陛下之后怎么做。
可就是这个时候,那场血雨竟然停了。
血雨停了,无数人抬着头看着天上,一个个神情的想法都很复杂,没有人想到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那场血雨就停下了。
这是一场大战,许多妖君都已经南下去了山河那边,大战只怕是早就开始了,这样一场大战,只怕是早就死了几位剑仙或者妖君,本来该场血雨是不该停的,可为什么就停下了呢?
他们的思绪还没有散发出去,天边忽然出现了一道霞光,那道霞光看着就好像就在眼前,但是境界高妙的妖修们很清楚,那道霞光绝对不会是就在眼前,至少距离这边也有千万里。
只是为何血雨停下了,便来了一道霞光,这是所有人都想不清楚的事情。
那道霞光出现在天边,很快便出现了两道人影,其中一位,青衫仗剑,霞光将其背影拉得很长很长。
另外一位黑袍如墨,看着身形竟然也要比那袭青衫更高大一些,即便是只留下一个背影,都能让人感受到无尽的气魄。
有很多妖修颤巍巍开口,“武帝陛下……”
武帝在位三百多年,这些妖修虽然没有见过他,但是也能清楚的知道那位武帝到底是怎么样的。
这便是万妖之主该有的气势。
既然那位黑袍背影是武帝,那么那道能够站在武帝身侧的青衫仗剑客,不是柳巷又能是谁?
这个世间,要是说还有谁能够站在武帝身侧,除去柳巷之外,再无旁人。
可现在柳巷和武帝同时出现在那道霞光中,是怎么回事?
他们定睛看去,那两道身影只在霞光里停了片刻,便朝着远处走去,就像是在和这个世间告别。
如今便是在朝着远处走去,要离开这个人间。
霞光跟着他们一道离去,很快这里又黯淡下来。
不知道怎么回事,当他们离开远去的时候,便下了一场很大的雪。
雪花从天际飘落,充满了哀伤的味道。
有妖修已经跪倒在地,声泪俱下,“武帝陛下!”
之前妖土盛传武帝陛下是死在了女帝的手里,他们这些境界低微的妖修自然没有看到过,没有看到过,便不知道真相。
道听途说,算不得真相。
可是在今日,他们这才知道,原来真相就是武帝陛下和柳巷一起离开人间了。
他们说武帝在位三百多年,不曾理会过半点妖族大事,可是现在来看,武帝陛下最后竟然是和柳巷一起离开的,便自然算是做了最大的一件事。
黑压压的一片妖族妖修都跪了下去,看着武帝的背影,很多人都泣不成声。
即便是武帝陛下之前的三百多年里什么都没做,但是现在做了这么一件事,便已经够了,大事小事,都不过此事。
武帝离开人间这件事,没有看到也还好,可是当他们看到了,情绪便很快涌了上来,有一位登楼妖修站起身来,看着站在山上的叶笙歌说道:“陛下,柳巷已死,山河再无庇护,咱们此刻便应当南下长驱直入,一统山河!”
如果说之前还有不愿意开战的妖族是因为害怕死伤,是愿意安静修行,可武帝这个时候明摆着已经离开人间,他的死已经激起了所有人的藏在身体里的疯狂。
叶笙歌转身看着那些蠢蠢欲动的妖族大军,漠然道:“朕说了,不许动。”
这是她成为妖帝以来,所说的第一个朕字,她虽然是个女子,但是当这个朕字说出来之后,便显得格外不同了。
这一日她做了很多事情,最重要的便是斩杀帝师拿回天妖令,为得便是改变这个结局,可眼瞅着事情才要有了转机,不知道为什么,武帝忽然便出现了,这一次是带着柳巷一起的。
叶笙歌想起了当初在大殿前,武帝最后说的那句话是就这样吧,但是在这个之前,他还说我觉得我没有故事里说的那么无趣。
暴毙而死是无趣,被叶笙歌斩杀也是无趣,何来的不无趣,只能和柳巷一战,这才是不无趣。
想着这些事情,叶笙歌盯着那个登楼境妖修也看着那些妖族大军,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便有妖族站起来,朝着前面走了过去。
越过了那条线,紧接着,便有第二个,第三个。
这很快便蔓延到了数百个。
叶笙歌看着那些妖族,没有说话,也没有拦下他们,她一个人也不可能把这些妖修全部都杀完,当她真要动手的时候,自然什么都拦不住了。
结果和现在一样。
叶笙歌有些自嘲的笑了笑。
故事走到这里,还是朝着原本的结局去了。
自从他们生出要改变这个故事的想法开始,便一直为了这个结局做了很多事情,从上到下,就像是一个到了抢水时节的老农,将那些水源都抢到自家的田里。
抢水便是在改变那条河的流向,但是努力了很多,还是失败了,这就是他们在河里做出来的堤坝,最后还是被河水冲垮了。
然后河流的流向便恢复如初了。
之前做的事情,都是白费功夫了。
这种事情,放在别人身上,会十分恼怒,但是放在叶笙歌身上,便不会这样,努力过了,失败也无妨。
想着这件事,她不再去管那些妖修,而是自顾自的朝着云海里走去,在云端漫步,这一次,她要去最南边看看。
之前和李扶摇一起,最后是她放弃了,如今这个时候,便又想去看看,至于李扶摇和别的事情,她不想了。
……
……
妖帝和柳巷双双殒命,最先知道的,还是剑山的弟子们和那些剑仙。
然后便是那些大妖。
他们是沧海境界的大妖,绝对不会想着什么像是普通妖修那样的念头,他们是这个天地之中最强大的那群修士,心中所想,要比绝大部本人都要沉稳很多。
看着那场大雪突兀而至,有妖君开口说道:“陛下已经离开人间,柳巷也走了,还打不打?”
还打不打。
之前这个问题便已经抛出来过,当时说是要听武帝的,可是现在武帝已经离开人间了,还能听谁的。
有一位妖君开口说道:“现在局势,必须继续下去了。”
大战几乎都已经开始到了白热化的阶段,要不是因为武帝出现在这里,只怕剑山现在早已经被破了。
现在武帝走了,打不打的事情,便又重新落到他们头上了。
“打吧。”
有妖君开始发表意见。
最后有人说道:“何不问一问妖后?”
“这种事情你我决断便是,何须问什么妖后?”
妖君们纷纷出声,很快便定下了想法,妖君们朝着那座山上走了过去。
李扶摇和一众剑仙都站在山上,柳巷和武帝的那一战,绝对是当世剑道最高,和境界最高的较量。
他们这些剑仙,看了之后,自然会得到些裨益,说不得给他们一些时间消化,他们就要在剑道上往前好几步。
这是柳巷对整个世间剑道的一次拔高。
当然不是把剑道最高境界再拔高,只是整体提升了剑仙们的实力。
可惜现在能不能活过今日都难说。
李扶摇看着白知寒说道:“至少现在山河里的剑士应当都去了北方,大战能少波及一些山河吧。”
白知寒挑眉道:“大战如何,结局不操心,也操心不来,做好自己的事情便好了。”
说着话,白知寒便看向了天际。
那里已经有妖君们落下来了。
好在是之前武帝和柳巷一战,给他们太多的准备时间,再加上叶笙歌那边的缓和时间,应当情况要好一些,到时候山河要乱,也没有什么可乱的。
剑士们死得差不多了,三教的圣人们便会出来了。
这座山河,到底还是人族的。
正想着这些事情,远处忽然生出几道剑光,这是山河里在别处的剑仙赶到了。
剑光很快便落到了某个大妖的身上,然后很快,这场大战便爆发了。
白知寒御剑而起,青丝剑气大作,李扶摇有些出神,青丝剑在白知寒手里,其实让他看着真要比在他手里要更厉害一些。
剑气四溢,整座剑山,最不缺的就是剑气。
严师和另外一位大妖对上。
他们即便是剑仙,只怕也坚持不了多久。
这里来的大妖实在是太多了。
李扶摇按住剑柄,远处出现几道佛光。
有几位佛教圣人来了。
三教之中,只有佛教没有和儒教道门同流合污。
他们为了山河,自然也愿意舍身取义。
李扶摇出剑的对手是一尊不知道是本体是什么的大妖,他手中长剑暴涨,耀眼剑光,更是璀璨无比。
剑士为何会是这个天地的主角,原因便是他们的杀力,三教修士都不敢正面相抗,只有妖族,才能在剑士的一丈之内求得生机。
李扶摇的剑光同这些早已经成名多久的剑仙相比较起来,要黯淡不少,但是仍旧很快重创了一位妖君,那位妖君的境界算不上高妙,因此很快便被李扶摇重伤,只是当李扶摇想要斩杀他的时候,在别处便来了另外一尊妖君。
那尊妖君撑开法相,一拳轰向李扶摇。
李扶摇心神激荡,剑光如同这时的霞光,一剑斩开那只手臂,但还是被一拳砸中。
山崩地裂!
李扶摇脸色苍白,只是吐出一大口鲜血。
很快便有两位妖君掩杀过来。
白知寒在远处,他是剑胚,虽然进入沧海的时间也算不上太久,但是剑道境界已经和一众剑仙相当,他只面对一位大妖,显得游刃有余。
剑光时不时出现在那个大妖身前,最后更是一剑斩下了那尊大妖的头颅,法相参天,此刻也只能倒下了。
杀人不难,杀一位大妖更是不难。
对于白知寒来说,给他足够的时间,只怕便要比柳巷走得还要远一些。
只是时间这个东西,永远是痛处。
时间不太够。
他一剑斩杀那位大妖之后,没有犹豫什么,很快便掠到了李扶摇身前,一剑逼退一个大妖,白知寒看着远处说道:“你和我运气有些差。”
说着话,但白知寒出剑不停。
所谓的运气差,便是因为这场大战来得不是时候,要不是有这一场大战,再给他们一些时间,他们就能成为这个时间最强的人。
至少对白知寒来说,是这样的。
百余年便沧海,这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
李扶摇深吸一口气,将灵府里的动荡暂时压下,这才说道:“我原本以为什么都能改变,但是之后才明白,什么都改变不了,不管是你还是我,在这个故事里,都只能跟着那个已经注定的运行轨迹一直运行下去。”
白知寒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但还是在出剑。
这里的剑光五彩斑斓,根本都分辨不出来,这是谁出剑。
白知寒说道:“不过这种死法,也算不错了。”
李扶摇没说话,只是看着那柄青丝。
当年他第一次登剑山,却是没有走到最上面,后来便被老祖宗给赶下了剑山,在剑山脚下修行的时候,他用了好几年的木剑。
后来去剑崖下,这才握住了青丝。
握住青丝,所见的第一幕,便是白知寒死在剑山之上。
当时他不过是个登楼,即便是这个世间的最强登楼,但也只是个登楼而已,他被好几位登楼妖修联手斩杀,青丝便滚落到了剑崖下面。
现如今白知寒是个沧海,是一位剑仙,但结局没有什么变化。
李扶摇有些出神。
白知寒一剑再斩断一位大妖的手臂,那边严师被一尊妖君的滔天法相砸中,生机断绝。
奇怪的是,即便是这里已经死了两位沧海,可天地之间仿佛是感受不到一样,只是在下雪。
那场大雪,仿佛才是整个天地的主角。
武帝和柳巷果然是不一样的。
白知寒以剑相杀,很快便不再多说什么,剑光照亮天际,已然是去了云海中。
李扶摇按住明月剑柄。
看着眼前的那尊大妖,心神微动,之前落入山崖下的好些剑都重现世间。
他脸色煞白,那些残剑重新来到天幕,足足有一千多柄。
他有剑仙万尺的御剑法门,现在又成了剑仙,御剑这方面,其实他要比柳巷更为精通,只不过并未有柳巷的那份境界,所以只能御剑一千。
那些残剑在天幕划过,带着无数剑气去斩那尊巨大法相。
大妖们擅长撑开法相,所以杀起来的时候,并不简单。
只是这一千多柄飞剑,很快便将那尊法相穿胸而过,说是唯独只有妖族能在剑士身前求得一线生机,那也只是求得一线生机而已。
并不是说妖族杀力能够比得上剑士。
李扶摇御剑千余,浩浩荡荡,让人侧目。
但是这只是大战的一处而已,远远说不上能够左右战局,真要能左右战局,还得是柳巷那样的绝世剑仙才行。
况且御剑杀一位大妖,便耗费不少,等到之后,更是力竭,便很容易死去。
李扶摇深知这个道理。
他站在山顶,将那尊大妖斩杀之后,便不多说别的,只是此剑和另外一尊大妖战到了一起。
柳巷和武帝都死了,这个世间还真的没有能够以一人左右整个战局的人了。
他不知道人间别处的战事会如何了,但是想来,不会比现在的剑山好太多。
况且在山河也好,还是在妖土也好,那里没有沧海修士参战,只有茫茫多的修士,修士的数量有这么多,只会更惨烈。
那就是人间惨剧。
只是谁都阻止不了。
李扶摇唯一值得庆幸的事情,只有最后山河还是人族的。
那就是故事的结局。
想到这里,他一剑斩向某位大妖,看到白知寒一身白袍已经染红,他被两位大妖联手打成了重伤,而且看起来,很快就要死去。
只是他站的很直,即便是被一只巨大的手掌拍中,都是这样。
他依然提着剑,有些艰难的看了李扶摇一眼,然后天幕出现了一道耀眼的剑光。
最后还是带走了一位大妖的性命。
但即便是这样,白知寒自己也活不了。
这个时候没有星光,只有大雪,似乎还算是个不错的日子。
李扶摇神情微变,朝着前面一剑递出,有两位大妖对视一眼,径直朝着李扶摇而来。
李扶摇感受到那些浓郁的妖气,没有说话,只是横剑在前,忽然想起了叶笙歌。
这个时候,她在什么地方?
……
……
叶笙歌在这个世间最南方,之前有一次她带着李扶摇去了最北方,那里有冰海,冰海的尽头便是一片绝壁,在绝壁的上方是一团浓云,云中不知道是什么,反正谁也没有能进去。
这一次往南走,叶笙歌也想看看最南方是什么。
她走了很久,总算是来到最南边,这里是一片沼泽地,很是古怪,一般修士要是落到这片沼泽地里,只怕是就要死在这里,叶笙歌这样的沧海修士,落了一次在上面,也差一些被陷进去。
她在半空中飞着,最后来到沼泽的尽头,那尽头处和北边的冰海其实差不多,都是有一片绝壁,绝壁上面都是一团浓云。
叶笙歌悬停在那片绝壁前,看着这幅景象,没有做什么。
北边也好,南边也好,都是一样的。
这或许不能告诉旁人什么别的,但是有一点是一定能够说清楚的。
那就是这个世界有尽头。
如果东边和西边都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个世间就该是一个被包起来的世界。
天幕是一个盖子,这些绝壁便是支撑点。
所以离开这个世界,只能从天幕走。
历来这个世间的飞升者,都是境界走到了沧海尽头,然后再往前走一步,天幕外面便感知到了有这么一个人,境界已经可以长生了,所以打开了一道口子,让这个修士离开人间。
离开人间去什么地方?
就是仙界。
至于仙界在哪里,是不是就是在天幕上面,一个和这个世间连接在一起的世界,还是在天幕外面有一些陌生的空间,那打开口子,便和那个世界连接成了一道通道,去到那边。
去了仙界,能不能继续修行,继续修行之后呢?
会不会又有另
外一个层次的世界?
如果世界有很多个,那么这个人间往上,还有世界,那个世界之上还有世界。
岂不是说现在的沧海修士,虽然已经可以有如此大的能力,但还是生活在最低端的世界里?
至于为什么人间不能是高一些的世界,便从一直没有人飞升到人间便可以说明。
如果飞升是不是,那么人间就是个起点。
如果世界有很多个,那么生活在最高世界的人会不会一伸手便能捏死一个沧海修士?
如果那个世界都已经有这么强了,这个世界呢?
为什么没有人来这个世界看看?
是不屑来,还是不能来?
……
……
叶笙歌是这个世间绝对可以说得上第一的天才,当她的境界不够的时候,或许不会去想这些问题,可一旦她的境界已经几乎能够触碰天幕了之后,她所思所想,就不会局限于人间,反倒是会朝着天上看去。
天外到底有什么,这个问题,或许只能去问去过天外,然后又回来的朝青秋。
那么朝青秋是为什么要回来呢?
从他在洛阳城和那些圣人说得那些话,是因为天外也无趣。
倘若天外是个更强的世界,朝青秋这样的人怎么会觉得无趣?
他绝对不是个畏惧未知,畏惧别人比他强大的人。
他回来,要做些什么?
可是要做些什么呢?
叶笙歌挑了挑眉,朝着来路回去,做些什么,不管是想要做些什么,可是朝青秋都已经死了。
死人是什么都不能做的。
朝青秋回来的原因,是放不下剑士一脉,想要给他们一个美好的未来。
所以宁愿身死也不愿意长生。
叶笙歌想到这里,也顿了顿。
武帝说,长生是谁都抗拒不了的。
朝青秋能吗?
叶笙歌一边想着这些事情,一边朝着某处而去。
最后在山河南边的某座小国停下,这里位置太过偏僻,大战不管如何惨烈,都波及不到这里,她看着星光,叶笙歌站在一片芦苇里,看着里面的野鸭飞起。
然后她顺着这片芦苇地一直往前走。
这个世间有太多说不清楚的事情了,就像是为什么灯笼能够存在数万年,就像那个故事里的邪魔,就像是言河圣人对于长生的尝试。
叶笙歌统统都想不清楚,但是她愿意去想,而且是一直去想,直到想清楚为止。
想不清楚的事情,得自己去找答案。
就像是六千年前的答案,她不知道,总有知道的人,知道的人总会告诉她答案。
想到这里,叶笙歌便笑了起来,她看着那些星星,看着那些就算是大雪都未能遮挡。
看着星光,叶笙歌想着那场大战应该是要结束了,李扶摇也应该是醒过来了。
但是叶笙歌不打算去这个时候也醒过来。
她要去多看几眼。
当然不是东边和西边的事情,而是别的事情。
别的事情,也不是那场大战的事情,而是别的事情。
她离开这片芦苇地,先去的是那个小国都城,那是一座很小的城池,里面只有几条街道,和一些不高的建筑。
那座都城的王宫其实就和普通大户人家的院子没有多大的区别。
叶笙歌落到了那皇宫里,沿着一处不长的宫墙走去,便来到了一间屋子前。
那屋子是御膳房。
当然,就像是一个大一些的灶房。
叶笙歌看见里面有几个厨子在做菜,不知道是做的什么,但是闻着很香。
叶笙歌看了看,便端起一碗,神不知鬼不觉的便离开了这里。
很快里面便传来一阵歇斯底里的叫声,“我的菜呢!”
叶笙歌则是已经离开这里,来到一座高楼上,然后开始吃着那一碗菜,吃了一口。
在妖帝的行宫里,有很多珍稀的秘籍,叶笙歌不感兴趣。
反倒是在登天楼的三千道卷里,记载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比如在六千年前的某座小国的皇宫御膳房里,有一道名菜。
可以排在世间前三。
六千年后,那座小国早消失了,皇宫都早被人踏平了,自然就没有了那道菜,所以叶笙歌只能在这个时候来吃。
只是吃了一口之后,便也觉得没了兴趣。
她看着那些星星,觉得没意思了。
于是她看着某处说道:“就这样吧。”
这是个在这个故事里出现过很多次的词汇。
就这样吧。
当她最后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真的是就这样吧。
……
……
日月变幻,眼前一片黑暗。
等到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叶笙歌还是在那个巨大灯笼的身体里,身边坐着的,便是李扶摇。
他背着剑匣,一脸的失魂落魄。
叶笙歌看了他一眼,便知道最后的事情没有成功。
故事还是那个故事。
“有些事情已经注定,即便你想改,时间自然还是会给你最真实的那一面。”
那灯笼的声音响了起来。
叶笙歌拉着李扶摇往外面走去。
李扶摇这才好像是大梦初醒一般。
跟着叶笙歌走出灯笼里,就停在灯笼前面。
那灯笼说道:“你想要改变结局,可是这不是没有发生的事情,而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你不管做什么,那条河的流向不会变。”
这句话明显是对李扶摇说的。
叶笙歌没有什么神情上的变化,她看着那个灯笼,没有说什么。
她就是进去看看的,最后看到了什么都能接受,想要去改一改,即便没有成功,也不难过。
李扶摇才算是有些走不出来。
灯笼不再说话,在等着李扶摇回神。
李扶摇忽然问道:“那还是因为我不够强大?”
不够强大,所以在大战开始的时候才不能力挽狂澜,不够强,所以之后的那么些事情都没能做成,所以根本是不够强大?
灯笼叹气道:“不是你不够强,只是你再强也不能强过我能够容忍的那个度。”
“你要是强大到超过了那个度,你便不能存在那个幻境里了。”
世间万物都是这样,这个人间也是这样,超过沧海,就好像是辛坟这样的剑仙,便只能离开。
不能呆在这里。
朝青秋这么强,所以也只能离开人间。
世间一切都是这样。
李扶摇仿佛明白了什么,他对着灯笼行礼,表示感谢,这一趟幻境之行,不仅搞清楚了六千年前到底是因为什么才导致了剑士衰落,也对他的剑道很有裨益,虽然是在里面过去了百余年,但实际上,在人间也不过几年的光景。
叶笙歌忽然问道:“若是在里面修行到超过沧海,那么在人间的境界会不会对等?”
如果在那灯笼里都能修行,那势必会省去很多时间,甚至叶笙歌也能更快的踏足沧海。
她现在已经是个春秋修士,在里面只怕再一次修行,也是很快便沧海的人物。
灯笼默不作声,这种事情要是都能行,它便真的要被众人抢过去抢过来了。
叶笙歌不再说话,只是径直走出那间禅房。
她在等李扶摇。
李扶摇在里面说了些话,最后带着那盏灯笼出来,收好之后,和叶笙歌并肩而立。
叶笙歌问道:“我还要等你多久?”
等待永远是枯燥的事情,就算是叶笙歌这样的人,也会觉得有些枯燥和无聊。
只是在她心里,这种情绪要淡一些而已。
李扶摇皱眉道:“我也不知道,好像还要一些时间,再说了,你为什么要等我?”
为什么?自然是她愿意。
叶笙歌想了想,觉得这句话问的有些意思,“也对。”
说了这两个字,叶笙歌朝着前面走了两步。
忽然天地之间便起了一阵风,不知道是从什么地方吹出来的,但是却都是落到叶笙歌身上的。
她看着远山,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但是身体里的气机在不断的变化,时而显露,时而收敛。
很快便都稳定了。
然后她便破境了。
可就是这个时候,那场血雨竟然停了。
血雨停了,无数人抬着头看着天上,一个个神情的想法都很复杂,没有人想到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那场血雨就停下了。
这是一场大战,许多妖君都已经南下去了山河那边,大战只怕是早就开始了,这样一场大战,只怕是早就死了几位剑仙或者妖君,本来该场血雨是不该停的,可为什么就停下了呢?
他们的思绪还没有散发出去,天边忽然出现了一道霞光,那道霞光看着就好像就在眼前,但是境界高妙的妖修们很清楚,那道霞光绝对不会是就在眼前,至少距离这边也有千万里。
只是为何血雨停下了,便来了一道霞光,这是所有人都想不清楚的事情。
那道霞光出现在天边,很快便出现了两道人影,其中一位,青衫仗剑,霞光将其背影拉得很长很长。
另外一位黑袍如墨,看着身形竟然也要比那袭青衫更高大一些,即便是只留下一个背影,都能让人感受到无尽的气魄。
有很多妖修颤巍巍开口,“武帝陛下……”
武帝在位三百多年,这些妖修虽然没有见过他,但是也能清楚的知道那位武帝到底是怎么样的。
这便是万妖之主该有的气势。
既然那位黑袍背影是武帝,那么那道能够站在武帝身侧的青衫仗剑客,不是柳巷又能是谁?
这个世间,要是说还有谁能够站在武帝身侧,除去柳巷之外,再无旁人。
可现在柳巷和武帝同时出现在那道霞光中,是怎么回事?
他们定睛看去,那两道身影只在霞光里停了片刻,便朝着远处走去,就像是在和这个世间告别。
如今便是在朝着远处走去,要离开这个人间。
霞光跟着他们一道离去,很快这里又黯淡下来。
不知道怎么回事,当他们离开远去的时候,便下了一场很大的雪。
雪花从天际飘落,充满了哀伤的味道。
有妖修已经跪倒在地,声泪俱下,“武帝陛下!”
之前妖土盛传武帝陛下是死在了女帝的手里,他们这些境界低微的妖修自然没有看到过,没有看到过,便不知道真相。
道听途说,算不得真相。
可是在今日,他们这才知道,原来真相就是武帝陛下和柳巷一起离开人间了。
他们说武帝在位三百多年,不曾理会过半点妖族大事,可是现在来看,武帝陛下最后竟然是和柳巷一起离开的,便自然算是做了最大的一件事。
黑压压的一片妖族妖修都跪了下去,看着武帝的背影,很多人都泣不成声。
即便是武帝陛下之前的三百多年里什么都没做,但是现在做了这么一件事,便已经够了,大事小事,都不过此事。
武帝离开人间这件事,没有看到也还好,可是当他们看到了,情绪便很快涌了上来,有一位登楼妖修站起身来,看着站在山上的叶笙歌说道:“陛下,柳巷已死,山河再无庇护,咱们此刻便应当南下长驱直入,一统山河!”
如果说之前还有不愿意开战的妖族是因为害怕死伤,是愿意安静修行,可武帝这个时候明摆着已经离开人间,他的死已经激起了所有人的藏在身体里的疯狂。
叶笙歌转身看着那些蠢蠢欲动的妖族大军,漠然道:“朕说了,不许动。”
这是她成为妖帝以来,所说的第一个朕字,她虽然是个女子,但是当这个朕字说出来之后,便显得格外不同了。
这一日她做了很多事情,最重要的便是斩杀帝师拿回天妖令,为得便是改变这个结局,可眼瞅着事情才要有了转机,不知道为什么,武帝忽然便出现了,这一次是带着柳巷一起的。
叶笙歌想起了当初在大殿前,武帝最后说的那句话是就这样吧,但是在这个之前,他还说我觉得我没有故事里说的那么无趣。
暴毙而死是无趣,被叶笙歌斩杀也是无趣,何来的不无趣,只能和柳巷一战,这才是不无趣。
想着这些事情,叶笙歌盯着那个登楼境妖修也看着那些妖族大军,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便有妖族站起来,朝着前面走了过去。
越过了那条线,紧接着,便有第二个,第三个。
这很快便蔓延到了数百个。
叶笙歌看着那些妖族,没有说话,也没有拦下他们,她一个人也不可能把这些妖修全部都杀完,当她真要动手的时候,自然什么都拦不住了。
结果和现在一样。
叶笙歌有些自嘲的笑了笑。
故事走到这里,还是朝着原本的结局去了。
自从他们生出要改变这个故事的想法开始,便一直为了这个结局做了很多事情,从上到下,就像是一个到了抢水时节的老农,将那些水源都抢到自家的田里。
抢水便是在改变那条河的流向,但是努力了很多,还是失败了,这就是他们在河里做出来的堤坝,最后还是被河水冲垮了。
然后河流的流向便恢复如初了。
之前做的事情,都是白费功夫了。
这种事情,放在别人身上,会十分恼怒,但是放在叶笙歌身上,便不会这样,努力过了,失败也无妨。
想着这件事,她不再去管那些妖修,而是自顾自的朝着云海里走去,在云端漫步,这一次,她要去最南边看看。
之前和李扶摇一起,最后是她放弃了,如今这个时候,便又想去看看,至于李扶摇和别的事情,她不想了。
……
……
妖帝和柳巷双双殒命,最先知道的,还是剑山的弟子们和那些剑仙。
然后便是那些大妖。
他们是沧海境界的大妖,绝对不会想着什么像是普通妖修那样的念头,他们是这个天地之中最强大的那群修士,心中所想,要比绝大部本人都要沉稳很多。
看着那场大雪突兀而至,有妖君开口说道:“陛下已经离开人间,柳巷也走了,还打不打?”
还打不打。
之前这个问题便已经抛出来过,当时说是要听武帝的,可是现在武帝已经离开人间了,还能听谁的。
有一位妖君开口说道:“现在局势,必须继续下去了。”
大战几乎都已经开始到了白热化的阶段,要不是因为武帝出现在这里,只怕剑山现在早已经被破了。
现在武帝走了,打不打的事情,便又重新落到他们头上了。
“打吧。”
有妖君开始发表意见。
最后有人说道:“何不问一问妖后?”
“这种事情你我决断便是,何须问什么妖后?”
妖君们纷纷出声,很快便定下了想法,妖君们朝着那座山上走了过去。
李扶摇和一众剑仙都站在山上,柳巷和武帝的那一战,绝对是当世剑道最高,和境界最高的较量。
他们这些剑仙,看了之后,自然会得到些裨益,说不得给他们一些时间消化,他们就要在剑道上往前好几步。
这是柳巷对整个世间剑道的一次拔高。
当然不是把剑道最高境界再拔高,只是整体提升了剑仙们的实力。
可惜现在能不能活过今日都难说。
李扶摇看着白知寒说道:“至少现在山河里的剑士应当都去了北方,大战能少波及一些山河吧。”
白知寒挑眉道:“大战如何,结局不操心,也操心不来,做好自己的事情便好了。”
说着话,白知寒便看向了天际。
那里已经有妖君们落下来了。
好在是之前武帝和柳巷一战,给他们太多的准备时间,再加上叶笙歌那边的缓和时间,应当情况要好一些,到时候山河要乱,也没有什么可乱的。
剑士们死得差不多了,三教的圣人们便会出来了。
这座山河,到底还是人族的。
正想着这些事情,远处忽然生出几道剑光,这是山河里在别处的剑仙赶到了。
剑光很快便落到了某个大妖的身上,然后很快,这场大战便爆发了。
白知寒御剑而起,青丝剑气大作,李扶摇有些出神,青丝剑在白知寒手里,其实让他看着真要比在他手里要更厉害一些。
剑气四溢,整座剑山,最不缺的就是剑气。
严师和另外一位大妖对上。
他们即便是剑仙,只怕也坚持不了多久。
这里来的大妖实在是太多了。
李扶摇按住剑柄,远处出现几道佛光。
有几位佛教圣人来了。
三教之中,只有佛教没有和儒教道门同流合污。
他们为了山河,自然也愿意舍身取义。
李扶摇出剑的对手是一尊不知道是本体是什么的大妖,他手中长剑暴涨,耀眼剑光,更是璀璨无比。
剑士为何会是这个天地的主角,原因便是他们的杀力,三教修士都不敢正面相抗,只有妖族,才能在剑士的一丈之内求得生机。
李扶摇的剑光同这些早已经成名多久的剑仙相比较起来,要黯淡不少,但是仍旧很快重创了一位妖君,那位妖君的境界算不上高妙,因此很快便被李扶摇重伤,只是当李扶摇想要斩杀他的时候,在别处便来了另外一尊妖君。
那尊妖君撑开法相,一拳轰向李扶摇。
李扶摇心神激荡,剑光如同这时的霞光,一剑斩开那只手臂,但还是被一拳砸中。
山崩地裂!
李扶摇脸色苍白,只是吐出一大口鲜血。
很快便有两位妖君掩杀过来。
白知寒在远处,他是剑胚,虽然进入沧海的时间也算不上太久,但是剑道境界已经和一众剑仙相当,他只面对一位大妖,显得游刃有余。
剑光时不时出现在那个大妖身前,最后更是一剑斩下了那尊大妖的头颅,法相参天,此刻也只能倒下了。
杀人不难,杀一位大妖更是不难。
对于白知寒来说,给他足够的时间,只怕便要比柳巷走得还要远一些。
只是时间这个东西,永远是痛处。
时间不太够。
他一剑斩杀那位大妖之后,没有犹豫什么,很快便掠到了李扶摇身前,一剑逼退一个大妖,白知寒看着远处说道:“你和我运气有些差。”
说着话,但白知寒出剑不停。
所谓的运气差,便是因为这场大战来得不是时候,要不是有这一场大战,再给他们一些时间,他们就能成为这个时间最强的人。
至少对白知寒来说,是这样的。
百余年便沧海,这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
李扶摇深吸一口气,将灵府里的动荡暂时压下,这才说道:“我原本以为什么都能改变,但是之后才明白,什么都改变不了,不管是你还是我,在这个故事里,都只能跟着那个已经注定的运行轨迹一直运行下去。”
白知寒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但还是在出剑。
这里的剑光五彩斑斓,根本都分辨不出来,这是谁出剑。
白知寒说道:“不过这种死法,也算不错了。”
李扶摇没说话,只是看着那柄青丝。
当年他第一次登剑山,却是没有走到最上面,后来便被老祖宗给赶下了剑山,在剑山脚下修行的时候,他用了好几年的木剑。
后来去剑崖下,这才握住了青丝。
握住青丝,所见的第一幕,便是白知寒死在剑山之上。
当时他不过是个登楼,即便是这个世间的最强登楼,但也只是个登楼而已,他被好几位登楼妖修联手斩杀,青丝便滚落到了剑崖下面。
现如今白知寒是个沧海,是一位剑仙,但结局没有什么变化。
李扶摇有些出神。
白知寒一剑再斩断一位大妖的手臂,那边严师被一尊妖君的滔天法相砸中,生机断绝。
奇怪的是,即便是这里已经死了两位沧海,可天地之间仿佛是感受不到一样,只是在下雪。
那场大雪,仿佛才是整个天地的主角。
武帝和柳巷果然是不一样的。
白知寒以剑相杀,很快便不再多说什么,剑光照亮天际,已然是去了云海中。
李扶摇按住明月剑柄。
看着眼前的那尊大妖,心神微动,之前落入山崖下的好些剑都重现世间。
他脸色煞白,那些残剑重新来到天幕,足足有一千多柄。
他有剑仙万尺的御剑法门,现在又成了剑仙,御剑这方面,其实他要比柳巷更为精通,只不过并未有柳巷的那份境界,所以只能御剑一千。
那些残剑在天幕划过,带着无数剑气去斩那尊巨大法相。
大妖们擅长撑开法相,所以杀起来的时候,并不简单。
只是这一千多柄飞剑,很快便将那尊法相穿胸而过,说是唯独只有妖族能在剑士身前求得一线生机,那也只是求得一线生机而已。
并不是说妖族杀力能够比得上剑士。
李扶摇御剑千余,浩浩荡荡,让人侧目。
但是这只是大战的一处而已,远远说不上能够左右战局,真要能左右战局,还得是柳巷那样的绝世剑仙才行。
况且御剑杀一位大妖,便耗费不少,等到之后,更是力竭,便很容易死去。
李扶摇深知这个道理。
他站在山顶,将那尊大妖斩杀之后,便不多说别的,只是此剑和另外一尊大妖战到了一起。
柳巷和武帝都死了,这个世间还真的没有能够以一人左右整个战局的人了。
他不知道人间别处的战事会如何了,但是想来,不会比现在的剑山好太多。
况且在山河也好,还是在妖土也好,那里没有沧海修士参战,只有茫茫多的修士,修士的数量有这么多,只会更惨烈。
那就是人间惨剧。
只是谁都阻止不了。
李扶摇唯一值得庆幸的事情,只有最后山河还是人族的。
那就是故事的结局。
想到这里,他一剑斩向某位大妖,看到白知寒一身白袍已经染红,他被两位大妖联手打成了重伤,而且看起来,很快就要死去。
只是他站的很直,即便是被一只巨大的手掌拍中,都是这样。
他依然提着剑,有些艰难的看了李扶摇一眼,然后天幕出现了一道耀眼的剑光。
最后还是带走了一位大妖的性命。
但即便是这样,白知寒自己也活不了。
这个时候没有星光,只有大雪,似乎还算是个不错的日子。
李扶摇神情微变,朝着前面一剑递出,有两位大妖对视一眼,径直朝着李扶摇而来。
李扶摇感受到那些浓郁的妖气,没有说话,只是横剑在前,忽然想起了叶笙歌。
这个时候,她在什么地方?
……
……
叶笙歌在这个世间最南方,之前有一次她带着李扶摇去了最北方,那里有冰海,冰海的尽头便是一片绝壁,在绝壁的上方是一团浓云,云中不知道是什么,反正谁也没有能进去。
这一次往南走,叶笙歌也想看看最南方是什么。
她走了很久,总算是来到最南边,这里是一片沼泽地,很是古怪,一般修士要是落到这片沼泽地里,只怕是就要死在这里,叶笙歌这样的沧海修士,落了一次在上面,也差一些被陷进去。
她在半空中飞着,最后来到沼泽的尽头,那尽头处和北边的冰海其实差不多,都是有一片绝壁,绝壁上面都是一团浓云。
叶笙歌悬停在那片绝壁前,看着这幅景象,没有做什么。
北边也好,南边也好,都是一样的。
这或许不能告诉旁人什么别的,但是有一点是一定能够说清楚的。
那就是这个世界有尽头。
如果东边和西边都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个世间就该是一个被包起来的世界。
天幕是一个盖子,这些绝壁便是支撑点。
所以离开这个世界,只能从天幕走。
历来这个世间的飞升者,都是境界走到了沧海尽头,然后再往前走一步,天幕外面便感知到了有这么一个人,境界已经可以长生了,所以打开了一道口子,让这个修士离开人间。
离开人间去什么地方?
就是仙界。
至于仙界在哪里,是不是就是在天幕上面,一个和这个世间连接在一起的世界,还是在天幕外面有一些陌生的空间,那打开口子,便和那个世界连接成了一道通道,去到那边。
去了仙界,能不能继续修行,继续修行之后呢?
会不会又有另
外一个层次的世界?
如果世界有很多个,那么这个人间往上,还有世界,那个世界之上还有世界。
岂不是说现在的沧海修士,虽然已经可以有如此大的能力,但还是生活在最低端的世界里?
至于为什么人间不能是高一些的世界,便从一直没有人飞升到人间便可以说明。
如果飞升是不是,那么人间就是个起点。
如果世界有很多个,那么生活在最高世界的人会不会一伸手便能捏死一个沧海修士?
如果那个世界都已经有这么强了,这个世界呢?
为什么没有人来这个世界看看?
是不屑来,还是不能来?
……
……
叶笙歌是这个世间绝对可以说得上第一的天才,当她的境界不够的时候,或许不会去想这些问题,可一旦她的境界已经几乎能够触碰天幕了之后,她所思所想,就不会局限于人间,反倒是会朝着天上看去。
天外到底有什么,这个问题,或许只能去问去过天外,然后又回来的朝青秋。
那么朝青秋是为什么要回来呢?
从他在洛阳城和那些圣人说得那些话,是因为天外也无趣。
倘若天外是个更强的世界,朝青秋这样的人怎么会觉得无趣?
他绝对不是个畏惧未知,畏惧别人比他强大的人。
他回来,要做些什么?
可是要做些什么呢?
叶笙歌挑了挑眉,朝着来路回去,做些什么,不管是想要做些什么,可是朝青秋都已经死了。
死人是什么都不能做的。
朝青秋回来的原因,是放不下剑士一脉,想要给他们一个美好的未来。
所以宁愿身死也不愿意长生。
叶笙歌想到这里,也顿了顿。
武帝说,长生是谁都抗拒不了的。
朝青秋能吗?
叶笙歌一边想着这些事情,一边朝着某处而去。
最后在山河南边的某座小国停下,这里位置太过偏僻,大战不管如何惨烈,都波及不到这里,她看着星光,叶笙歌站在一片芦苇里,看着里面的野鸭飞起。
然后她顺着这片芦苇地一直往前走。
这个世间有太多说不清楚的事情了,就像是为什么灯笼能够存在数万年,就像那个故事里的邪魔,就像是言河圣人对于长生的尝试。
叶笙歌统统都想不清楚,但是她愿意去想,而且是一直去想,直到想清楚为止。
想不清楚的事情,得自己去找答案。
就像是六千年前的答案,她不知道,总有知道的人,知道的人总会告诉她答案。
想到这里,叶笙歌便笑了起来,她看着那些星星,看着那些就算是大雪都未能遮挡。
看着星光,叶笙歌想着那场大战应该是要结束了,李扶摇也应该是醒过来了。
但是叶笙歌不打算去这个时候也醒过来。
她要去多看几眼。
当然不是东边和西边的事情,而是别的事情。
别的事情,也不是那场大战的事情,而是别的事情。
她离开这片芦苇地,先去的是那个小国都城,那是一座很小的城池,里面只有几条街道,和一些不高的建筑。
那座都城的王宫其实就和普通大户人家的院子没有多大的区别。
叶笙歌落到了那皇宫里,沿着一处不长的宫墙走去,便来到了一间屋子前。
那屋子是御膳房。
当然,就像是一个大一些的灶房。
叶笙歌看见里面有几个厨子在做菜,不知道是做的什么,但是闻着很香。
叶笙歌看了看,便端起一碗,神不知鬼不觉的便离开了这里。
很快里面便传来一阵歇斯底里的叫声,“我的菜呢!”
叶笙歌则是已经离开这里,来到一座高楼上,然后开始吃着那一碗菜,吃了一口。
在妖帝的行宫里,有很多珍稀的秘籍,叶笙歌不感兴趣。
反倒是在登天楼的三千道卷里,记载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比如在六千年前的某座小国的皇宫御膳房里,有一道名菜。
可以排在世间前三。
六千年后,那座小国早消失了,皇宫都早被人踏平了,自然就没有了那道菜,所以叶笙歌只能在这个时候来吃。
只是吃了一口之后,便也觉得没了兴趣。
她看着那些星星,觉得没意思了。
于是她看着某处说道:“就这样吧。”
这是个在这个故事里出现过很多次的词汇。
就这样吧。
当她最后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真的是就这样吧。
……
……
日月变幻,眼前一片黑暗。
等到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叶笙歌还是在那个巨大灯笼的身体里,身边坐着的,便是李扶摇。
他背着剑匣,一脸的失魂落魄。
叶笙歌看了他一眼,便知道最后的事情没有成功。
故事还是那个故事。
“有些事情已经注定,即便你想改,时间自然还是会给你最真实的那一面。”
那灯笼的声音响了起来。
叶笙歌拉着李扶摇往外面走去。
李扶摇这才好像是大梦初醒一般。
跟着叶笙歌走出灯笼里,就停在灯笼前面。
那灯笼说道:“你想要改变结局,可是这不是没有发生的事情,而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你不管做什么,那条河的流向不会变。”
这句话明显是对李扶摇说的。
叶笙歌没有什么神情上的变化,她看着那个灯笼,没有说什么。
她就是进去看看的,最后看到了什么都能接受,想要去改一改,即便没有成功,也不难过。
李扶摇才算是有些走不出来。
灯笼不再说话,在等着李扶摇回神。
李扶摇忽然问道:“那还是因为我不够强大?”
不够强大,所以在大战开始的时候才不能力挽狂澜,不够强,所以之后的那么些事情都没能做成,所以根本是不够强大?
灯笼叹气道:“不是你不够强,只是你再强也不能强过我能够容忍的那个度。”
“你要是强大到超过了那个度,你便不能存在那个幻境里了。”
世间万物都是这样,这个人间也是这样,超过沧海,就好像是辛坟这样的剑仙,便只能离开。
不能呆在这里。
朝青秋这么强,所以也只能离开人间。
世间一切都是这样。
李扶摇仿佛明白了什么,他对着灯笼行礼,表示感谢,这一趟幻境之行,不仅搞清楚了六千年前到底是因为什么才导致了剑士衰落,也对他的剑道很有裨益,虽然是在里面过去了百余年,但实际上,在人间也不过几年的光景。
叶笙歌忽然问道:“若是在里面修行到超过沧海,那么在人间的境界会不会对等?”
如果在那灯笼里都能修行,那势必会省去很多时间,甚至叶笙歌也能更快的踏足沧海。
她现在已经是个春秋修士,在里面只怕再一次修行,也是很快便沧海的人物。
灯笼默不作声,这种事情要是都能行,它便真的要被众人抢过去抢过来了。
叶笙歌不再说话,只是径直走出那间禅房。
她在等李扶摇。
李扶摇在里面说了些话,最后带着那盏灯笼出来,收好之后,和叶笙歌并肩而立。
叶笙歌问道:“我还要等你多久?”
等待永远是枯燥的事情,就算是叶笙歌这样的人,也会觉得有些枯燥和无聊。
只是在她心里,这种情绪要淡一些而已。
李扶摇皱眉道:“我也不知道,好像还要一些时间,再说了,你为什么要等我?”
为什么?自然是她愿意。
叶笙歌想了想,觉得这句话问的有些意思,“也对。”
说了这两个字,叶笙歌朝着前面走了两步。
忽然天地之间便起了一阵风,不知道是从什么地方吹出来的,但是却都是落到叶笙歌身上的。
她看着远山,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但是身体里的气机在不断的变化,时而显露,时而收敛。
很快便都稳定了。
然后她便破境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