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序
- 2 001回 穿越了,我哥哥叫武大郎
- 3 002回 小娘子,认得西门大官人否?
- 4 003回 开玩笑,开出三十条人命
- 5 004回 西门大官人挂了
- 6 005回 武大员外的幸福生活
- 7 006回 陕西周侗
- 8 007回 少女养成计划的弊端
- 9 008回 杨戬与武二郎
- 10 009回 鲁达身后的刺青
- 11 010回 战场保命之道
- 12 011回 冲锋在最前线
- 13 012回 兵家筑基之法
- 14 013回 守城的番僧
- 15 014回 蛊神
- 16 015回 骑着蛤蟆去兜风
- 17 016回 天生就是奸臣
- 18 017回 炼精化骨 以身养兵
- 19 018回 公输家的女将
- 20 019回 八脉封神
- 21 020回 公输家回归
- 22 021回 密宗五毒
- 23 022回 险死还生
- 24 023回 都天宝照经的弊端
- 25 024回 天机阁主
- 26 025回 敢将皇帝摔下马
- 27 026回 少年时的女飞卫
- 28 027回 杀妻明志证道心
- 29 028回 五雷都篆大法
- 30 029回 三霄神雷天书
- 31 030回 大灰狼和小红帽
- 32 031回 权奸之路
- 33 032回 鬼谷子集注
- 34 033回 三国术士的战帖
- 35 034回 愿为大宋留忠骨,不教种府埋孤魂
- 36 035回 杨戬的老情人
- 37 036回 仗义每多屠狗辈
- 38 037回 鸡鸣狗盗
- 39 038回 炮轰陈道子
- 40 039回 雾中斗法
- 41 040回 墨门沂州刘家
- 42 041回 螃蟹禅师
- 43 042回 天雄星力
- 44 043回 积石山四魔
- 45 044回 五毒阴阳锁结界
- 46 045回 破阵子
- 47 046回 空空门刺客
- 48 047回 拐骗李师师
- 49 048回 烈火明尊方腊
- 50 049回 郓城宋江
- 51 050回 天波府杨志
- 52 051回 鬼谷子集注真解
- 53 052回 夜半读书 红袖琴音歌舞添香
- 54 053回 朝堂威风
- 55 054回 地发杀机,龙蛇起陆
- 56 055回 武贼气焰
- 57 056回 白发双瞳
- 58 057回 开封龙脉(上)
- 59 058回 开封龙脉(中)
- 60 059回 开封龙脉(下)
- 61 060回 治国大祭酒
- 62 061回 应龙之齿
- 63 062回 融会贯通
- 64 063回 天机阁内讧
- 65 064回 权倾朝野
- 66 065回 烽火起山东
- 67 066回 刘慧娘单骑屠城
- 68 067回 山寨版封神榜
- 69 068回 瞒天过海,顺手拐带
- 70 069回 纸马刀枪术
- 71 070回 祝家庄血战
- 72 071回 好汉当灭人国
- 73 072回 清凉法界真人
- 74 073回 什么是好男儿
- 75 074回 以武安国
- 76 075回 江下沉螺舟
- 77 076回 兵指济南城
- 78 077回 神箭夺神钟
- 79 078回 翠鸟的铃铛
- 80 079回 飞天神兵
- 81 080回 武贼来了
- 82 081回 有心算无心
- 83 082回 九纹龙史进
- 84 083回 一时瑜亮
- 85 084回 陷城车铁浮屠
- 86 085回 箭神之死(上)
- 87 086回 箭神之死(下)
- 88 087回 反骨
- 89 088回 公孙胜归降
- 90 087回 高筑建翎困妖魂
- 91 088回 陈丽卿割肉还恩
- 92 089回 医家秦婉儿
- 93 090回 铜钟杀豹
- 94 091回 献丹取血
- 95 092回 纯阳真人之死
- 96 093回 攻克莱州
- 97 094回 薪火传承七百年
- 98 095回 十二圣旨与十二金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序
序
大宋国仁宗天子在位之时,嘉佑四年,江西信州龙虎山上,上清宫伏魔之殿中,一群道士围着位官员模样的白面无须汉子劝道:“洪太尉,开不得啊!这石碑下乃是历代天师镇压的无数妖魔,倘若放走了,伤犯于人,不当稳便!”
那洪太尉笑道:“这石碑上明明写着‘遇洪而开’。合该遇到我,你们都闪开了,我着军士挖开这石龟!”
众道士苦劝无果,只得看着那群军士将石龟挖起,打开石板。青石板下乃是一口万丈深井,一道黑气,从井里滚将起来,掀塌了半个殿角。那道黑气直冲上半天里,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望四面八方去了!
那洪太尉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目睁口呆,面色如土,叫道:“作死了!作死了!走的是什么妖魔?”
此刻在大宋国国都东京,正在做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以攘瘟疫天灾的张天师突然抬起头来,看向半空中四散而去的金光,真人目光闪动。
“不好!共走了一百零八只妖怪,这洪信还真会惹事......”那张天师模样不过十一二岁,体型如同顽童,实际上年过半百,心道:“这一百零八妖魔,只怕会惹得天下大乱,我若亲自去降伏,只怕又要耽误不知多少年水火功夫。好在他们的本命金牌还在我手中......”
张天师看着开封皇城之上盘旋的紫薇星气,粉嫩的脸蛋露出一丝邪邪的笑容。
“嗯,便用赵家天子的龙脉皇气,镇压住这一百零八妖魔的本命金牌,让他们投胎转世为人,贫道便能安心修道了。”
张天师呵呵低笑,身影突然从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会场中消失,旁边的道士们见怪不怪,只当没有看见。
那张天师在不知不觉间潜入赵官家的地下龙脉,用上清秘法,将一百零八魔头的本命金牌锁在龙脉之中,以龙脉与紫薇星力的威能,镇压这些逃逸出伏魔之殿的妖魔。只要金牌还在龙脉之中,这些妖魔便会被限制一身的神通,丧失所有记忆,身不由己转世为人。
一百零八凡人,能够造出多大杀孽?
张天师摇头微笑,悄无声息的出了地下龙脉,继续主持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待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做完,祛除笼罩在东京上空的瘟疫彩瘴,张天师正欲离开,突然心有所感,前往东大街辟邪巷,找到一位姓陈的人家。那家里没有大人,止一个七八岁的顽童,正在舞动一把宝剑,遍体青光。
张天师看了半晌,赞叹道:“好资质,正适合学我的道法。”径自走进去,对那少年道:“你可愿拜我为师?”
那少年姓陈,名希真,祖上随真宗皇帝征讨四方,留下了一点功名和一口宝剑,到了陈希真这一代,家境式微,父母死得早,只留下他一人。那陈希真却在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上见过张天师,也是福至心灵,向这十二三岁模样的道童拜道:“拜见老师!”
张天师大悦,本想将他带到龙虎山上,好生调教,怎奈这大宋的龙脉下镇压着一百零八妖魔的本命金牌,须有弟子在此看守,因此便在陈家住下,停留了三年,教陈希真龙虎山的道法。
三年之后,张天师离去,对那少年道:“待那一百零八妖魔伏诛之时,便是你归山之时,到时为师派人前来接你。守护这龙脉中的本命金牌,乃是关系苍生黎民的大事,功德无量,你要仔细。切记,切记!”
陈希真依命。师徒二人依依作别,那张天师径自回到龙虎山上参真悟道,不提。陈希真也回到辟邪巷子里,一边锤炼武艺,一边修炼道法,而那一百零八妖魔却也因为大宋龙脉镇压住本命金牌,无法施展神通,迫不得已转世为人,前生的记忆与神通,也都被封印起来。
那陈希真只牢牢记住张天师的一句话:
“那妖魔背后,天生便有自己的本相,如同刺青。若是狮子精,背后便绘有狮子图,若是白虎精,背后便绘有白虎图。你若有缘见了那魔头,便可趁机除了他,自有一番降妖除魔的功德,对你的修为,大有进益。”
陈希真目光闪动,胸中一口真气涌了出来。
正所谓:
生当鼎食死封侯,男子生平志已酬。
铁马夜嘶山月晓,玄猿秋啸暮云稠。
不须出处求真迹,却喜忠良作话头。
千古蓼洼埋玉地,落花啼鸟总关愁。一部水浒的神话,却也从陈希真这一念而展开。
;
那洪太尉笑道:“这石碑上明明写着‘遇洪而开’。合该遇到我,你们都闪开了,我着军士挖开这石龟!”
众道士苦劝无果,只得看着那群军士将石龟挖起,打开石板。青石板下乃是一口万丈深井,一道黑气,从井里滚将起来,掀塌了半个殿角。那道黑气直冲上半天里,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望四面八方去了!
那洪太尉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目睁口呆,面色如土,叫道:“作死了!作死了!走的是什么妖魔?”
此刻在大宋国国都东京,正在做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以攘瘟疫天灾的张天师突然抬起头来,看向半空中四散而去的金光,真人目光闪动。
“不好!共走了一百零八只妖怪,这洪信还真会惹事......”那张天师模样不过十一二岁,体型如同顽童,实际上年过半百,心道:“这一百零八妖魔,只怕会惹得天下大乱,我若亲自去降伏,只怕又要耽误不知多少年水火功夫。好在他们的本命金牌还在我手中......”
张天师看着开封皇城之上盘旋的紫薇星气,粉嫩的脸蛋露出一丝邪邪的笑容。
“嗯,便用赵家天子的龙脉皇气,镇压住这一百零八妖魔的本命金牌,让他们投胎转世为人,贫道便能安心修道了。”
张天师呵呵低笑,身影突然从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会场中消失,旁边的道士们见怪不怪,只当没有看见。
那张天师在不知不觉间潜入赵官家的地下龙脉,用上清秘法,将一百零八魔头的本命金牌锁在龙脉之中,以龙脉与紫薇星力的威能,镇压这些逃逸出伏魔之殿的妖魔。只要金牌还在龙脉之中,这些妖魔便会被限制一身的神通,丧失所有记忆,身不由己转世为人。
一百零八凡人,能够造出多大杀孽?
张天师摇头微笑,悄无声息的出了地下龙脉,继续主持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待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做完,祛除笼罩在东京上空的瘟疫彩瘴,张天师正欲离开,突然心有所感,前往东大街辟邪巷,找到一位姓陈的人家。那家里没有大人,止一个七八岁的顽童,正在舞动一把宝剑,遍体青光。
张天师看了半晌,赞叹道:“好资质,正适合学我的道法。”径自走进去,对那少年道:“你可愿拜我为师?”
那少年姓陈,名希真,祖上随真宗皇帝征讨四方,留下了一点功名和一口宝剑,到了陈希真这一代,家境式微,父母死得早,只留下他一人。那陈希真却在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上见过张天师,也是福至心灵,向这十二三岁模样的道童拜道:“拜见老师!”
张天师大悦,本想将他带到龙虎山上,好生调教,怎奈这大宋的龙脉下镇压着一百零八妖魔的本命金牌,须有弟子在此看守,因此便在陈家住下,停留了三年,教陈希真龙虎山的道法。
三年之后,张天师离去,对那少年道:“待那一百零八妖魔伏诛之时,便是你归山之时,到时为师派人前来接你。守护这龙脉中的本命金牌,乃是关系苍生黎民的大事,功德无量,你要仔细。切记,切记!”
陈希真依命。师徒二人依依作别,那张天师径自回到龙虎山上参真悟道,不提。陈希真也回到辟邪巷子里,一边锤炼武艺,一边修炼道法,而那一百零八妖魔却也因为大宋龙脉镇压住本命金牌,无法施展神通,迫不得已转世为人,前生的记忆与神通,也都被封印起来。
那陈希真只牢牢记住张天师的一句话:
“那妖魔背后,天生便有自己的本相,如同刺青。若是狮子精,背后便绘有狮子图,若是白虎精,背后便绘有白虎图。你若有缘见了那魔头,便可趁机除了他,自有一番降妖除魔的功德,对你的修为,大有进益。”
陈希真目光闪动,胸中一口真气涌了出来。
正所谓:
生当鼎食死封侯,男子生平志已酬。
铁马夜嘶山月晓,玄猿秋啸暮云稠。
不须出处求真迹,却喜忠良作话头。
千古蓼洼埋玉地,落花啼鸟总关愁。一部水浒的神话,却也从陈希真这一念而展开。
;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