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4 第十四章 钾离子中毒
- 15 第十五章 失败的爱情
- 16 第十六章 玉石俱焚
- 17 第十七章 死亡现场
- 18 第十八章 魔鬼的使者
- 19 第十九章 身世之谜
- 20 第一章 魔鬼的契约
- 21 第二章 查阅病历
- 22 第三章 画展上的幻觉
- 23 第四章 发黄的白布
- 24 第五章 独立革命历史
- 25 第六章 法式餐厅的老人
- 26 第七章 酒吧里弹奏
- 27 第八章 约见乐评人
- 28 第九章 诅咒过的乐曲
- 29 第十章 请教哲学教授
- 30 第十一章 黑暗中的恶魔
- 31 第十二章 爱情的错觉
- 32 第十三章 独臂老人
- 33 第十四章 绚丽的色彩
- 34 第十五章 教堂内的秘密
- 35 第十六章 乌列的画像
- 36 第十七章 惊险寻谱
- 37 第十八章 消失的乐评人
- 38 第十九章 魔戒中的魂魄
- 39 第二十章 蹊跷的死亡
- 40 第二十一章 黑色艺术传闻
- 41 第二十二章 苦修的门徒
- 42 第二十三章 黑衣修会主教
- 43 第二十四章 犹纳音乐公司
- 44 第二十五章 音乐档案室
- 45 第二十六章 魔鬼的审判
- 46 第二十七章 世界的荒谬
- 47 第二十八章 拒绝合作
- 48 第二十九章 再动杀机
- 49 第三十章 黑衣中年男子
- 50 第三十一章 残忍中的优雅
- 51 第三十二章 沉睡中的爱人
- 52 第三十三章 一封律师函
- 53 第一章 奇怪的照片
- 54 第二章 纳粹军官
- 55 第三章 克里丁斯卡先生
- 56 第四章 快乐后空虚
- 57 第五章 迈斯先生遗嘱
- 58 第六章 庄园管家夫人
- 59 第七章 惊悚的十字架
- 60 第八章 森林中的庄园
- 61 第九章 神秘的脚步声
- 62 第十章 无名的坟冢
- 63 第十一章 神秘的女人
- 64 第十二章 森林中的音乐
- 65 第十三章 失去意识
- 66 第十四章 即将死去
- 67 第十五章 黑色的马车
- 68 第十六章 城堡里的音乐
- 69 第十七章 恶魔的悲伤
- 70 第十八章 死去的恋人
- 71 第十九章 恳请恶魔帮助
- 72 第二十章 娜塔莉的报答
- 73 第二十一章 绝望的爱
- 74 第二十二章 爱的烙印
- 75 第二十三章 倒生树图腾
- 76 第二十四章 墓穴中的木箱
- 77 第二十五章 消失的恶魔
- 78 第二十六章 恋人的分离
- 79 第二十七章 爱的诅咒
- 80 第一章 一幅油画
- 81 第二章 尼克尔公寓
- 82 第三章 遇见雅克
- 83 第四章 参观博物馆
- 84 第五章 地铁口的艺人
- 85 第六章 沉睡的女人
- 86 第七章 休眠的胎儿
- 87 第八章 最后一夜
- 88 第九章 黑夜的重生
- 89 第一章 崔氏的仇恨
- 90 第二章 寻找少女画像
- 91 第三章 屋顶的琴房
- 92 第四章 黑暗小屋
- 93 第五章 爱的拒绝
- 94 第六章 花园的埋葬
- 95 第七章 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章 独立革命历史
第五章 独立革命历史
祈洛翎拿着书,匆匆走出大厦。
外面蓝天白云,阳光明媚。
光线猝然变得异常强烈,她竟然感到一阵头晕脑胀。
大厦对面就是公交车车站,她穿过斑马线,来到了车站。正好一辆开往徐晓雅家方向的公交车驶了过来。
祈洛翎跳上车,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正值上班时期,车上只有几个人零星散坐在偌大的空间里。
她的位置前面正好面对着公交车上的车载电视。电视画面正好放着韩国电影《暗杀》。
这部电影是由崔东勋导演执导,全智贤、李政宰、河正宇主演的韩国动作电影。影片讲述了独立军成员、韩国临时政府要员和职业杀手联手暗杀亲日派的故事。
祈洛翎惊讶的发现,这部电影竟然是以1933年的上海和被日本占领朝鲜京城为故事背景。
回到家里,祈洛翎急不可待拿出这本书,阅读起来:
"1919年,朝鲜爆发了“三一运动”,日本人开枪杀死数千民众,抓捕了几万人。革命者开始大批逃离,少数流亡到了苏俄、美国,大部分则到了一水之隔的中国东北,成立了“朝鲜独立军”,开始与日本的武装斗争。在全世界,流亡的朝鲜人在上海的,建立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远在美国的李承晚被选为总统。
由于力量悬殊,临时政府主要的行动就是暗杀日本要人。最有名的两次,一次是炸死裕仁天皇未遂,一次是虹口公园爆炸案。当时日军在虹口公园举行天长节仪式,庆祝在淞沪战役中获胜。韩国青年尹奉吉在会场中投掷炸弹,日军大将白川义则被炸死。这一爆炸案震惊东亚,中国国民政府也从此开始支持韩国独立运动。在随后的抗战中,韩国临时政府随国民政府一路败退、迁徙,最后在重庆,一直待到抗战胜利。
1945年,日本向盟国无条件投降,美国和苏联军队分别接受朝鲜半岛北纬38度的以南和以北的领土。1947年秋,美国在联合国提出朝鲜半岛问题,联合国通过一项决议,要求朝鲜半岛举行自由大选,选出政府后,占领军撤军。然而,1948年的”选举“仅在朝鲜半岛南部举行,在美国的支持下,8月15日,大韩民国宣布成立。同年9月9日,在苏联的支持下,金日成宣布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看完韩国独立革命历史后,祈洛翎不禁感叹道,原来二战还有这样一段中国与韩国共同抗日的历史。
在公交车上看到韩国电影《暗杀》则抹去东亚共同抗战的色彩,只是将上海作为一个特定的布景,而忽略了当时中国、朝鲜半岛同属日本侵略的对象。韩国独立运动应该是得到了中国国民政府的支持,同样,而韩国义勇军也参与了中国本土的抗战。在一次世界性的战争中,必须联系世界情势才能理解。
接着,她开始思考自己的事情,就算是自己生母是抗战结束后,由于种种原因,一直留在上海的韩国后裔,可仅凭这条线索也不好找,自己既没有生母的全名,也没有她居住过的地址,偌大的一个上海,怎么查呢?
祈洛翎起身来到厨房里,从透明的咖啡罐里取出几勺咖啡末,泡上一杯热腾腾的咖啡。咖啡特有的香味在空中慢慢飘散开来。
她一边喝着微苦的咖啡,一边思考,这是她思考的一种习惯。许久许久之后,她的双眼一亮,似是有了答案,紧皱的眉头松开。
她立即打开电脑,百度一下词条: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很快,百度百科就给出下面的内容: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现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马当路306弄4号。1993年复原修复工程后正式对外开放。2001年“旧址”管理处又与韩国独立纪念馆全面整修建筑物。展示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上海的活动概况。”
她决定,明天就去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看一看。
第二天早上,祈洛翎走在上海最繁华的淮海中路,然后转进了一条小道。这是一条相对僻静的小道,两旁的法国梧桐,每棵都有合抱粗。在繁华的大都市有这样一片远离车马喧嚣的地方,简直是个奇迹。
梧桐树的身后,是一幢幢法租界时期留下的老洋房。这些沉默着注视了大半个世纪风云变迁的老建筑。这些老建筑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有的传奇,有的神秘。
祈洛翎沿着小道,最后穿进了一条窄窄的弄堂里。
老上海租界的存在,使上海城区居住不少来自外国的侨民,使一些老弄堂里充沛着神秘的异国色彩,这些秘密同外国侨民的命运乃至他们的民族的命运优戚相关。
其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莫过于坐落在这条窄窄弄堂里的,被韩国人视为“圣地”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当年的里弄,葱郁的行道树,弄堂口是接待和售票处,弄堂里一排石库门房子就是旧址,砖墙深红、大门黝黑、大黑铁门紧闭,铜环锃亮,收拾的倒也干净整洁。外墙上贴着“韩国民国临时政府旧址”的牌子,显示着这处石库门房子的古老和独特。
祈洛翎一走近,便看见有一韩国旅行团堵在狭窄的入口,导游正在解说着什么。
她来到卖票口,花二十元买了张门票。售票员用惊讶眼神看着她,然后对她说:“这时都是韩国人参加的地方,你中国人来凑什么热闹?还不如去附近一大会址。”
祈洛翎讪笑着,没有说话。
旧址有三层,底层是会议室、厨房,二楼是办公室,三楼是临时政府人员的寝室的原貌。设立在三楼的陈列室,展示了韩国临时政府在上海的活动概况。
里面的工作人员的态度很友好,能说韩文也能说中文。无论是会议室墙上悬挂的金九、李东宁等当年韩国志士的黑白照片,还是临时政府的两面“太极旗”,以及古老的挂钟、衣架,都渗透着厚重的历史沧桑。
展厅室里,挂着的英勇志士在暗杀前拍的照片,和《暗杀》电影里一样,不过,看起来都是营养不良的男青年,并没有全智贤那样美丽的女性。
室内,有几个人在照片前指指点点。旁边有一个大约七十多岁的老人,花白稀疏的头发,有些秃顶,脑门大,戴着黑色的老花镜,颤颤巍巍拄着拐杖。
老人忽然重重的叹了口气,说:“老了,再也回不去了。”
祈洛翎有些好奇,因为老人说的是流利的中国话,她直接用中文问道:“你是韩国人?”
老人苦笑着,说:“我的身份是中国人,可我的血液流着的是韩国人的血。”
她惊愕着,半天没有说话。
老人指着那些黑白照片,说:“当年的英勇的刺客志士,没有回到故国,永远留在了中国,你说他们是中国人,还是韩国人?”
祈洛翎心一惊,急忙问道:“你是住在中国?”
“是的。我就住在上海。”
“那你认识一个当时留在上海姓敦姓的韩国人吗?”
老人想了想,摇了摇头,说:“当时我跟着我父亲来到的上海,父亲被日本人杀害后,很快二战就结束了,当时我年纪小,很多事都没有印象了。”
祈洛翎很失望,不过老人接着说:“我认识一个九十多岁的老太太,也是留在中国的韩国人,也许她可能知道。”
“那你可以我告诉她的地址?”祈洛翎问道。
“当然可以,她的后代子孙在徐汇区一个街道上开了一家法式餐厅,你可以去那里找她。”
祈洛翎记下了老太太的地址,准备第二天前往。
外面蓝天白云,阳光明媚。
光线猝然变得异常强烈,她竟然感到一阵头晕脑胀。
大厦对面就是公交车车站,她穿过斑马线,来到了车站。正好一辆开往徐晓雅家方向的公交车驶了过来。
祈洛翎跳上车,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正值上班时期,车上只有几个人零星散坐在偌大的空间里。
她的位置前面正好面对着公交车上的车载电视。电视画面正好放着韩国电影《暗杀》。
这部电影是由崔东勋导演执导,全智贤、李政宰、河正宇主演的韩国动作电影。影片讲述了独立军成员、韩国临时政府要员和职业杀手联手暗杀亲日派的故事。
祈洛翎惊讶的发现,这部电影竟然是以1933年的上海和被日本占领朝鲜京城为故事背景。
回到家里,祈洛翎急不可待拿出这本书,阅读起来:
"1919年,朝鲜爆发了“三一运动”,日本人开枪杀死数千民众,抓捕了几万人。革命者开始大批逃离,少数流亡到了苏俄、美国,大部分则到了一水之隔的中国东北,成立了“朝鲜独立军”,开始与日本的武装斗争。在全世界,流亡的朝鲜人在上海的,建立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远在美国的李承晚被选为总统。
由于力量悬殊,临时政府主要的行动就是暗杀日本要人。最有名的两次,一次是炸死裕仁天皇未遂,一次是虹口公园爆炸案。当时日军在虹口公园举行天长节仪式,庆祝在淞沪战役中获胜。韩国青年尹奉吉在会场中投掷炸弹,日军大将白川义则被炸死。这一爆炸案震惊东亚,中国国民政府也从此开始支持韩国独立运动。在随后的抗战中,韩国临时政府随国民政府一路败退、迁徙,最后在重庆,一直待到抗战胜利。
1945年,日本向盟国无条件投降,美国和苏联军队分别接受朝鲜半岛北纬38度的以南和以北的领土。1947年秋,美国在联合国提出朝鲜半岛问题,联合国通过一项决议,要求朝鲜半岛举行自由大选,选出政府后,占领军撤军。然而,1948年的”选举“仅在朝鲜半岛南部举行,在美国的支持下,8月15日,大韩民国宣布成立。同年9月9日,在苏联的支持下,金日成宣布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看完韩国独立革命历史后,祈洛翎不禁感叹道,原来二战还有这样一段中国与韩国共同抗日的历史。
在公交车上看到韩国电影《暗杀》则抹去东亚共同抗战的色彩,只是将上海作为一个特定的布景,而忽略了当时中国、朝鲜半岛同属日本侵略的对象。韩国独立运动应该是得到了中国国民政府的支持,同样,而韩国义勇军也参与了中国本土的抗战。在一次世界性的战争中,必须联系世界情势才能理解。
接着,她开始思考自己的事情,就算是自己生母是抗战结束后,由于种种原因,一直留在上海的韩国后裔,可仅凭这条线索也不好找,自己既没有生母的全名,也没有她居住过的地址,偌大的一个上海,怎么查呢?
祈洛翎起身来到厨房里,从透明的咖啡罐里取出几勺咖啡末,泡上一杯热腾腾的咖啡。咖啡特有的香味在空中慢慢飘散开来。
她一边喝着微苦的咖啡,一边思考,这是她思考的一种习惯。许久许久之后,她的双眼一亮,似是有了答案,紧皱的眉头松开。
她立即打开电脑,百度一下词条: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很快,百度百科就给出下面的内容: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现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马当路306弄4号。1993年复原修复工程后正式对外开放。2001年“旧址”管理处又与韩国独立纪念馆全面整修建筑物。展示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上海的活动概况。”
她决定,明天就去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看一看。
第二天早上,祈洛翎走在上海最繁华的淮海中路,然后转进了一条小道。这是一条相对僻静的小道,两旁的法国梧桐,每棵都有合抱粗。在繁华的大都市有这样一片远离车马喧嚣的地方,简直是个奇迹。
梧桐树的身后,是一幢幢法租界时期留下的老洋房。这些沉默着注视了大半个世纪风云变迁的老建筑。这些老建筑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有的传奇,有的神秘。
祈洛翎沿着小道,最后穿进了一条窄窄的弄堂里。
老上海租界的存在,使上海城区居住不少来自外国的侨民,使一些老弄堂里充沛着神秘的异国色彩,这些秘密同外国侨民的命运乃至他们的民族的命运优戚相关。
其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莫过于坐落在这条窄窄弄堂里的,被韩国人视为“圣地”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当年的里弄,葱郁的行道树,弄堂口是接待和售票处,弄堂里一排石库门房子就是旧址,砖墙深红、大门黝黑、大黑铁门紧闭,铜环锃亮,收拾的倒也干净整洁。外墙上贴着“韩国民国临时政府旧址”的牌子,显示着这处石库门房子的古老和独特。
祈洛翎一走近,便看见有一韩国旅行团堵在狭窄的入口,导游正在解说着什么。
她来到卖票口,花二十元买了张门票。售票员用惊讶眼神看着她,然后对她说:“这时都是韩国人参加的地方,你中国人来凑什么热闹?还不如去附近一大会址。”
祈洛翎讪笑着,没有说话。
旧址有三层,底层是会议室、厨房,二楼是办公室,三楼是临时政府人员的寝室的原貌。设立在三楼的陈列室,展示了韩国临时政府在上海的活动概况。
里面的工作人员的态度很友好,能说韩文也能说中文。无论是会议室墙上悬挂的金九、李东宁等当年韩国志士的黑白照片,还是临时政府的两面“太极旗”,以及古老的挂钟、衣架,都渗透着厚重的历史沧桑。
展厅室里,挂着的英勇志士在暗杀前拍的照片,和《暗杀》电影里一样,不过,看起来都是营养不良的男青年,并没有全智贤那样美丽的女性。
室内,有几个人在照片前指指点点。旁边有一个大约七十多岁的老人,花白稀疏的头发,有些秃顶,脑门大,戴着黑色的老花镜,颤颤巍巍拄着拐杖。
老人忽然重重的叹了口气,说:“老了,再也回不去了。”
祈洛翎有些好奇,因为老人说的是流利的中国话,她直接用中文问道:“你是韩国人?”
老人苦笑着,说:“我的身份是中国人,可我的血液流着的是韩国人的血。”
她惊愕着,半天没有说话。
老人指着那些黑白照片,说:“当年的英勇的刺客志士,没有回到故国,永远留在了中国,你说他们是中国人,还是韩国人?”
祈洛翎心一惊,急忙问道:“你是住在中国?”
“是的。我就住在上海。”
“那你认识一个当时留在上海姓敦姓的韩国人吗?”
老人想了想,摇了摇头,说:“当时我跟着我父亲来到的上海,父亲被日本人杀害后,很快二战就结束了,当时我年纪小,很多事都没有印象了。”
祈洛翎很失望,不过老人接着说:“我认识一个九十多岁的老太太,也是留在中国的韩国人,也许她可能知道。”
“那你可以我告诉她的地址?”祈洛翎问道。
“当然可以,她的后代子孙在徐汇区一个街道上开了一家法式餐厅,你可以去那里找她。”
祈洛翎记下了老太太的地址,准备第二天前往。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