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1 第51章 春日悲秋苦琴声渐弱无
- 52 第52章 金盆牡丹艳喜结连理枝
- 53 第53章 周府临双喜往事如烟痛
- 54 第54章 嫩蕊凝珠笑乱石风韵亭
- 55 第55章 深夜自伤酒中合泪礼
- 56 第56章 月下莲动舟晨辉漫卷来
- 57 第57章 贺寿千年参情人成眷属
- 58 第58章 黄昏夜莺归温婉女儿情
- 59 第59章 晨装碧色裙蔷薇自由去
- 60 第60章 十里红绸长梦中泪合流
- 61 第61章 安神助眠药梦逢遥无期
- 62 第62章 喜临悬月宫宛如初雪妙
- 63 第63章 婚宴丝竹美似曾柳叶眉
- 64 第64章 深若点漆眸清泉盈盈落
- 65 第65章 久旱无甘霖公主出浴美
- 66 第66章 醉卧巫山梦花落君至晚
- 67 第67章 手软如丝绵醋意胭脂泪
- 68 第68章 雨凄风萧萧月小却皎皎
- 69 第69章 怜惜眼前人粉花托生去
- 70 第70章 风清朗月下仙子临人间
- 71 第71章 茶美玉泽香积怨倾倒出
- 72 第72章 夏日入秋意菊香临霜寒
- 73 第73章 宫宴暗斗争河阳童言忌
- 74 第74章 相逢借酒意对菊暗思情
- 75 第75章 幽暗月下香皇后妒淑妃
- 76 第76章 素颜拂云眉心中愤不平
- 77 第77章 题诗暗追忆情重心难存
- 78 第78章 杨立化楚玄风中护花暖
- 79 第79章 重逢如隔世窗前思亲人
- 80 第80章 雪中相依守似水年华走
- 81 第81章 除夕合宫宴岁月留清颜
- 82 第82章 琴筝合奏曲后宫风波乱
- 83 第83章 席间昭君怨仙露润白花
- 84 第84章 生死相依情踏雪寻梅去
- 85 第85章 雪中百花放花神娘子来
- 86 第86章 郎中拒前程看透风雨间
- 87 第87章 冬中夏景美花神名馨妍
- 88 第88章 繁花落尽时心中渐生情
- 89 第89章 衣着白海棠忠敏窥视旁
- 90 第90章 借得落梅魂承清纯姿
- 91 第91章 无情却有情雨后暖春香
- 92 第92章 闻香忆往昔光阴如飞鹤
- 93 第93章 郡主满月宴醉抚花仙泪
- 94 第94章 对月思愁夜半醉情归
- 95 第95章 夏炎洗薄妆笑颜若轻霞
- 96 第96章 回宫谢圣恩酸楚瑶仙殿
- 97 第97章 陈氏出美人重礼惹纷乱
- 98 第98章 蓬莱传琴音巴山夜雨月
- 99 第99章 情深似海音隔帘胭脂雨
- 100 第100章 心口不一言闻之欲醉酒
- 101 第101章 不知深浅意寅时上朝去
- 102 第102章 如意若端云温似越女手
- 103 第103章 空留美人骨鸳鸯水晶包
- 104 第104章 月华妙无言酒醉忆清雪
- 105 第105章 似蹙非蹙眉互谈莺莺传
- 106 第106章 雨夜思杨妃忆往生感慨
- 107 第107章 花神怨凡花将军斥公主
- 108 第108章 长乐示真心将军不领情
- 109 第109章 皇后润秀发仙子戏石神
- 110 第110章 盈盈素颜下玉袖生风来
- 111 第111章 痛惜美人蕉外冷内热心
- 112 第112章 夜雨洗红尘空枕泪滚滚
- 113 第113章 落叶萧萧下花好月圆姻
- 114 第114章 情如天边日血染秀脸颊
- 115 第115章 乐极转生悲暴怒斥新人
- 116 第116章 苦衷难诉说清官难断事
- 117 第117章 乘云下南月下玉颜羞
- 118 第118章 湖水阔明月莲动夜香来
- 119 第119章 迷离同薄纱沉醉如仙香
- 120 第120章 水光潋滟好心凉茶无香
- 121 第121章 长乐诉真言白花酿酒甜
- 122 第122章 一身戎装去乌云泣雨征
- 123 第123章 同梦两地苦服侍美娇娘
- 124 第124章 三年匆匆逝征人尚未归
- 125 第125章 欢喜皆泡影深陷围困中
- 126 第126章 险象环生战滴水涌泉报
- 127 第127章 直上云霄去前世今生缘
- 128 第128章 做错嫁衣裳时光隔膜深
- 129 第129章 暗中选驸马真相出水面
- 130 第130章 情深追随去归来言不值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61章 安神助眠药梦逢遥无期
第61章 安神助眠药梦逢遥无期
周夫人关怀道:“虽然身子不适,也要少吃点”。
周将军说:“谢母亲关怀,凌程真的吃不下”。
周夫人说:“不吃怎么行?身子会吃不消的”。
周将军说:“我看那汤不错,我喝一碗,饭真的吃不下”。
周夫人说:“喝汤好,汤是热的,喝下去发一身汗,风寒就好了”。
丫鬟盛了碗汤放在周将军面前,周将军用汤匙有一勺没一勺敷衍的喝着。
晚膳后,杜太医提着医箱,来到大将军府,行礼道:“见过老爷、夫人、大将军”。
周老爷说:“太医不必多礼”。
杜太医说:“听说大将军染了风寒,头疼的厉害”。
周老爷说:“是啊,天气热,可能是冰镇的膳食用的多了,这会儿子着了凉”。
杜太医说:“快让我瞧瞧”。
周老爷说:“他已去卧室休息了,您随我来,请”。
周老爷和杜太医来到东阳居,见周将军卧在床上,头痛不已,杜太医放下医箱,从中取出脉枕,放置于周将军的手腕下,为他诊脉。
片刻后,杜太医停止号脉,取回脉枕,周老爷问:“如何?有无大碍?”。
杜太医说:“周老爷,令郎并非感染风寒,您不必担心”。
周老爷说:“不是风寒所致,那他为何头痛不已”。
杜太医说:“大将军之所以头痛,是因为长期思虑过度,忧思成疾,以致发热头痛,肝郁不达,气机失畅,由此伤了脾胃,因此没有食欲”。
周老爷疑惑不解的说:“忧思成疾?太医,您确定吗?”。
杜太医说:“我行医三十年,敢以性命担保,大将军日夜忧思,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以脉象看来,近期大将军失眠多梦,所以头痛的厉害”。
周老爷看了看床上的周将军,又对太医说:“都说您仁心仁术,医术堪比华佗在世,老夫的这个犬子,就麻烦太医了”。
杜太医说:“老爷不必客气,我这就开一副有利于安眠镇定的药方,先煎药让大将军服下,随后我再开另一张药方,好好调理周将军的身子,保证三日后,令郎容光焕发”。
周老爷说:“有劳太医,太医请”。
周老爷命人去抓取药方,周夫人则捧着一只盒子进门,对太医说:“这么晚,还请太医走一趟,实在抱歉”。
杜太医说:“夫人说的是哪里的话,医好大将军,是医家的本分”。
周夫人说:“这是五十两银子,不成敬意,请你笑纳”。
杜太医假意推辞:“您这是干什么?这太客气了,老朽受之有愧啊”。
周老爷说:“杜太医,这是你应当得的,快收下吧,也是我与夫人的一片心意”。
杜太医说:“那我恭敬不如从命,在此谢过老爷夫人”。
周老爷说:“行了,天色晚了,您先回吧,咱俩改天好好聚聚”。
杜太医说:“杜某告辞,老爷夫人留步”。随后,杜太医离开了大将军府。
药很快取回,丫鬟媛娟负责煎药,煎好后,将药端去东阳居,服侍周将军喝下,周将军喝下药后,头不似之前那样疼了,只觉得木木的有些犯困,周老爷、夫人见他睡下后,便回了自己的卧房。
一夜的安睡,很是踏实,次日醒来,确实精神了不少,头不疼了,身子也松泛许多,忠敏见周将军醒来,上前问道:“您醒啦,身子好些了吗?”。
周将军说:“嗯,好多了”。
媛娟打水来伺候周将军洗漱,媛娟说:“瞧着您的气色就知道您好多了,这杜太医真是厉害,开的药您服用一次便好了”。
周将军说:“他是京城的名医,医术当然好了”。
媛娟说:“那是,大伙都以为您染了风寒,结果您猜怎么着,他来已给你号脉,便说将军是忧思成疾,失眠多梦引发的头痛,吃了他的方子,这一夜,您睡得可安稳了”。
周将军自言自语道:“睡得安稳?”。心里在想着:清雪呢?怎么没梦见她,难道她走了,还是因为汤药的缘故。
周将军又接着问:“媛娟,昨晚我喝的是什么药?”。
媛娟说:“奴婢看不懂药方,只知道那是安神助眠之药”。
周将军又问:“那杜太医还说什么了?”。
媛娟说:“太医说您是忧思成疾,还说您平时失眠多梦,别的就没再说了”。
周将军说:“哦”。洗漱后,梳头更衣完毕,周将军说:“你先下去吧,我陪父母用早膳”。
媛娟说:“奴婢告退”。然后退下。
周将军来到正堂,周夫人说:“看你着脸色比昨日好多了,快来用早膳”。
周老爷说:“杜太医果然医术高明,不愧是京中第一名医”。
周将军说:“杜太医医好了儿子的头痛,早膳后带重金前去其府上,当面谢他”。
周老爷说:“那倒不必,昨夜我们已经给了五十两白银作为酬谢,你还是留在府里,后天就是你的好日子了,不许乱跑”。
周将军说:“是,父亲”。盛了一碗白燕粥,喝了口说:“这粥的味道不错”。
周老爷说:“可不是吗,这可是京城名厨萧尔涵亲手烹调的”。
周夫人说:“孩子,你到底有什么放不下的,快和爹娘说说,那杜太医说你是忧思成疾,我和你父亲真是为你担心啊”。
周将军放下汤匙,说:“我一个行军打仗的将军,现在无仗可打,便要去上朝,朝中局势复杂,人心难测,儿子周旋其中有些不适应,兴许是为此而伤了神,让父亲母亲担忧,是儿子的不孝”。
周夫人说:“你打仗用心,在朝中又如此伤神,真是辛苦,这枣汁做成的面点不错,你多吃点”。
说着用筷子夹两块枣汁糕放在周将军的碗里,周将军说:“母亲也吃点”。
早膳后,侍女纷纷上前撤去碗筷,周老爷对夫人说:“夫人,数日前我在绸缎庄为你做了件藕荷色绣金丝团菊的长裙,你带着侍女亲自去一趟,看看是否合身,若哪里不合适,让裁缝改”。
周夫人高兴的说道:“老爷,您给我做衣裳,之前怎么不告诉我”。
周老爷说:“现在告诉你也不迟,后日就要迎娶公主,夫人也要打扮的漂亮些”。
周夫人说:“是,老爷,我这就去了”。
周老爷说:“嗯”。夫人带着丫鬟翠茹,上街去了。
周将军说:“若没什么事,儿子也退下了”。
周老爷说:“你别走,我有点事和你说”。
周将军说:“父亲有事尽管说”。
周老爷说:“后院的荷花开得好,听说你经常去池中泛舟?”。
周将军说:“是,难道今日父亲也有兴致泛舟于花海中?”。
周老爷说:“嗯准备婚礼事宜已经差不多了,我也轻松些,你陪我去池边走走,我也赏赏花”。
周将军说:“难得父亲有雅兴”。
父子二人来到后院的莲花池旁,池中花开依旧,粉嫩的花瓣凝着露水,层层叠叠的将碧绿的荷叶压得更低,阵阵醉人的沁香飘在空气中,周老爷说:“这花开的不错,毕竟娶公主是件天大的喜事,莲花都为你助兴”。
周将军说:“瞧父亲说的,好像这满池中的莲花都成了精,晓得为儿子高兴”。
周老爷说:“杜太医说你忧思成疾,可是为了这些花儿朵儿的凋谢?”。
周将军说:“父亲真会开玩笑,花落了,一副残败凋零之像,看了心中难免不快”。
周老爷说:“花开花落本是常事,不必徒增烦恼”。
周将军说:“父亲教训的是”。
周老爷说:“你终日失魂落魄是为了征战中的白衣女子吧”。
周将军听后心中一震,莫名的恐慌随即传遍全身,脸色煞白的站在那里,过了好一会儿,才说:“父亲说什么?儿子听不明白”。
周老爷说:“你虽然听不明白,可心里明白的很,你可知道,就要大祸临头了,都到这个时候了,还不和为父说实话”。
周将军见父亲如此凌厉,结巴道:“父亲,你,你如何知晓此事?”。
周老爷说:“我如何知晓此事?你当那十万将士都瞎了,看不到你的风流韵事”。
周将军说:“如此说来,连父亲都知晓此事,想来陛下也知道了”。
周老爷说:“当今陛下是何等聪慧之人,此事当然瞒不过他,我还纳闷,为何你一从战场归来,陛下便下旨让你与公主完婚,他是怕夜长梦多”。
周将军说:“天子的女儿不愁嫁,这京城中的青年才俊有的是,他有什么好怕的”。
周老爷骂道:“糊涂,混账东西,现在还敢说这昏话,你可知道,军中有令,凡女子入军营,斩,你作为将帅,放任女子在军营,还随你一同打仗,若是陛下怪罪,我们全家都死无葬身之地”。
周将军跪下说:“儿子此次违逆军令,可儿子这条命也是那女子所救,若无她,你就看不见您的儿子了”。
周老爷说:“想来那女子救了你的性命,陛下才没有怪罪,只是日后,无论你在哪里,你的人,你的心,便只属于公主殿下,莫要在想那边陲之地的野花”。
周将军说:“父亲,她为儿子而死,儿子连想想她都不行吗?”。
周老爷说:“死?听说她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样最好,陛下查起来都查不到,死无对证了”。
周将军落下眼泪,周老爷长叹一声:“自古以来,英雄难过美人关哪,你从小到大,为父都没见你哭过,战场上的鲜血和死亡也没让你流过泪,今天,你竟然为了一个来历不明,身份地位的边陲女子落泪,罢了,你想就想吧,但只许你今天想,明天想,后天你迎娶公主时,必须忘了她,要忘得干干净净”。说完,周老爷扬长而去,独留周将军一人跪在池畔放声大哭。
周将军见父亲走远了,失声痛哭道:“清雪,我终于知道,你比我明白的多,当初,我心心念念的想带你回长安,你不肯,说京城容不下你,我还不信,你不肯跟我走,我就逼你,直到你魂断香消,我好后悔,当初没能放你走……”。
哭了很久,周将军独自一人回到东阳居,媛娟端来药,周将军把她支开,偷偷将药倒掉,因为他想在梦中再与白花仙子相见一回。
周将军说:“谢母亲关怀,凌程真的吃不下”。
周夫人说:“不吃怎么行?身子会吃不消的”。
周将军说:“我看那汤不错,我喝一碗,饭真的吃不下”。
周夫人说:“喝汤好,汤是热的,喝下去发一身汗,风寒就好了”。
丫鬟盛了碗汤放在周将军面前,周将军用汤匙有一勺没一勺敷衍的喝着。
晚膳后,杜太医提着医箱,来到大将军府,行礼道:“见过老爷、夫人、大将军”。
周老爷说:“太医不必多礼”。
杜太医说:“听说大将军染了风寒,头疼的厉害”。
周老爷说:“是啊,天气热,可能是冰镇的膳食用的多了,这会儿子着了凉”。
杜太医说:“快让我瞧瞧”。
周老爷说:“他已去卧室休息了,您随我来,请”。
周老爷和杜太医来到东阳居,见周将军卧在床上,头痛不已,杜太医放下医箱,从中取出脉枕,放置于周将军的手腕下,为他诊脉。
片刻后,杜太医停止号脉,取回脉枕,周老爷问:“如何?有无大碍?”。
杜太医说:“周老爷,令郎并非感染风寒,您不必担心”。
周老爷说:“不是风寒所致,那他为何头痛不已”。
杜太医说:“大将军之所以头痛,是因为长期思虑过度,忧思成疾,以致发热头痛,肝郁不达,气机失畅,由此伤了脾胃,因此没有食欲”。
周老爷疑惑不解的说:“忧思成疾?太医,您确定吗?”。
杜太医说:“我行医三十年,敢以性命担保,大将军日夜忧思,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以脉象看来,近期大将军失眠多梦,所以头痛的厉害”。
周老爷看了看床上的周将军,又对太医说:“都说您仁心仁术,医术堪比华佗在世,老夫的这个犬子,就麻烦太医了”。
杜太医说:“老爷不必客气,我这就开一副有利于安眠镇定的药方,先煎药让大将军服下,随后我再开另一张药方,好好调理周将军的身子,保证三日后,令郎容光焕发”。
周老爷说:“有劳太医,太医请”。
周老爷命人去抓取药方,周夫人则捧着一只盒子进门,对太医说:“这么晚,还请太医走一趟,实在抱歉”。
杜太医说:“夫人说的是哪里的话,医好大将军,是医家的本分”。
周夫人说:“这是五十两银子,不成敬意,请你笑纳”。
杜太医假意推辞:“您这是干什么?这太客气了,老朽受之有愧啊”。
周老爷说:“杜太医,这是你应当得的,快收下吧,也是我与夫人的一片心意”。
杜太医说:“那我恭敬不如从命,在此谢过老爷夫人”。
周老爷说:“行了,天色晚了,您先回吧,咱俩改天好好聚聚”。
杜太医说:“杜某告辞,老爷夫人留步”。随后,杜太医离开了大将军府。
药很快取回,丫鬟媛娟负责煎药,煎好后,将药端去东阳居,服侍周将军喝下,周将军喝下药后,头不似之前那样疼了,只觉得木木的有些犯困,周老爷、夫人见他睡下后,便回了自己的卧房。
一夜的安睡,很是踏实,次日醒来,确实精神了不少,头不疼了,身子也松泛许多,忠敏见周将军醒来,上前问道:“您醒啦,身子好些了吗?”。
周将军说:“嗯,好多了”。
媛娟打水来伺候周将军洗漱,媛娟说:“瞧着您的气色就知道您好多了,这杜太医真是厉害,开的药您服用一次便好了”。
周将军说:“他是京城的名医,医术当然好了”。
媛娟说:“那是,大伙都以为您染了风寒,结果您猜怎么着,他来已给你号脉,便说将军是忧思成疾,失眠多梦引发的头痛,吃了他的方子,这一夜,您睡得可安稳了”。
周将军自言自语道:“睡得安稳?”。心里在想着:清雪呢?怎么没梦见她,难道她走了,还是因为汤药的缘故。
周将军又接着问:“媛娟,昨晚我喝的是什么药?”。
媛娟说:“奴婢看不懂药方,只知道那是安神助眠之药”。
周将军又问:“那杜太医还说什么了?”。
媛娟说:“太医说您是忧思成疾,还说您平时失眠多梦,别的就没再说了”。
周将军说:“哦”。洗漱后,梳头更衣完毕,周将军说:“你先下去吧,我陪父母用早膳”。
媛娟说:“奴婢告退”。然后退下。
周将军来到正堂,周夫人说:“看你着脸色比昨日好多了,快来用早膳”。
周老爷说:“杜太医果然医术高明,不愧是京中第一名医”。
周将军说:“杜太医医好了儿子的头痛,早膳后带重金前去其府上,当面谢他”。
周老爷说:“那倒不必,昨夜我们已经给了五十两白银作为酬谢,你还是留在府里,后天就是你的好日子了,不许乱跑”。
周将军说:“是,父亲”。盛了一碗白燕粥,喝了口说:“这粥的味道不错”。
周老爷说:“可不是吗,这可是京城名厨萧尔涵亲手烹调的”。
周夫人说:“孩子,你到底有什么放不下的,快和爹娘说说,那杜太医说你是忧思成疾,我和你父亲真是为你担心啊”。
周将军放下汤匙,说:“我一个行军打仗的将军,现在无仗可打,便要去上朝,朝中局势复杂,人心难测,儿子周旋其中有些不适应,兴许是为此而伤了神,让父亲母亲担忧,是儿子的不孝”。
周夫人说:“你打仗用心,在朝中又如此伤神,真是辛苦,这枣汁做成的面点不错,你多吃点”。
说着用筷子夹两块枣汁糕放在周将军的碗里,周将军说:“母亲也吃点”。
早膳后,侍女纷纷上前撤去碗筷,周老爷对夫人说:“夫人,数日前我在绸缎庄为你做了件藕荷色绣金丝团菊的长裙,你带着侍女亲自去一趟,看看是否合身,若哪里不合适,让裁缝改”。
周夫人高兴的说道:“老爷,您给我做衣裳,之前怎么不告诉我”。
周老爷说:“现在告诉你也不迟,后日就要迎娶公主,夫人也要打扮的漂亮些”。
周夫人说:“是,老爷,我这就去了”。
周老爷说:“嗯”。夫人带着丫鬟翠茹,上街去了。
周将军说:“若没什么事,儿子也退下了”。
周老爷说:“你别走,我有点事和你说”。
周将军说:“父亲有事尽管说”。
周老爷说:“后院的荷花开得好,听说你经常去池中泛舟?”。
周将军说:“是,难道今日父亲也有兴致泛舟于花海中?”。
周老爷说:“嗯准备婚礼事宜已经差不多了,我也轻松些,你陪我去池边走走,我也赏赏花”。
周将军说:“难得父亲有雅兴”。
父子二人来到后院的莲花池旁,池中花开依旧,粉嫩的花瓣凝着露水,层层叠叠的将碧绿的荷叶压得更低,阵阵醉人的沁香飘在空气中,周老爷说:“这花开的不错,毕竟娶公主是件天大的喜事,莲花都为你助兴”。
周将军说:“瞧父亲说的,好像这满池中的莲花都成了精,晓得为儿子高兴”。
周老爷说:“杜太医说你忧思成疾,可是为了这些花儿朵儿的凋谢?”。
周将军说:“父亲真会开玩笑,花落了,一副残败凋零之像,看了心中难免不快”。
周老爷说:“花开花落本是常事,不必徒增烦恼”。
周将军说:“父亲教训的是”。
周老爷说:“你终日失魂落魄是为了征战中的白衣女子吧”。
周将军听后心中一震,莫名的恐慌随即传遍全身,脸色煞白的站在那里,过了好一会儿,才说:“父亲说什么?儿子听不明白”。
周老爷说:“你虽然听不明白,可心里明白的很,你可知道,就要大祸临头了,都到这个时候了,还不和为父说实话”。
周将军见父亲如此凌厉,结巴道:“父亲,你,你如何知晓此事?”。
周老爷说:“我如何知晓此事?你当那十万将士都瞎了,看不到你的风流韵事”。
周将军说:“如此说来,连父亲都知晓此事,想来陛下也知道了”。
周老爷说:“当今陛下是何等聪慧之人,此事当然瞒不过他,我还纳闷,为何你一从战场归来,陛下便下旨让你与公主完婚,他是怕夜长梦多”。
周将军说:“天子的女儿不愁嫁,这京城中的青年才俊有的是,他有什么好怕的”。
周老爷骂道:“糊涂,混账东西,现在还敢说这昏话,你可知道,军中有令,凡女子入军营,斩,你作为将帅,放任女子在军营,还随你一同打仗,若是陛下怪罪,我们全家都死无葬身之地”。
周将军跪下说:“儿子此次违逆军令,可儿子这条命也是那女子所救,若无她,你就看不见您的儿子了”。
周老爷说:“想来那女子救了你的性命,陛下才没有怪罪,只是日后,无论你在哪里,你的人,你的心,便只属于公主殿下,莫要在想那边陲之地的野花”。
周将军说:“父亲,她为儿子而死,儿子连想想她都不行吗?”。
周老爷说:“死?听说她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样最好,陛下查起来都查不到,死无对证了”。
周将军落下眼泪,周老爷长叹一声:“自古以来,英雄难过美人关哪,你从小到大,为父都没见你哭过,战场上的鲜血和死亡也没让你流过泪,今天,你竟然为了一个来历不明,身份地位的边陲女子落泪,罢了,你想就想吧,但只许你今天想,明天想,后天你迎娶公主时,必须忘了她,要忘得干干净净”。说完,周老爷扬长而去,独留周将军一人跪在池畔放声大哭。
周将军见父亲走远了,失声痛哭道:“清雪,我终于知道,你比我明白的多,当初,我心心念念的想带你回长安,你不肯,说京城容不下你,我还不信,你不肯跟我走,我就逼你,直到你魂断香消,我好后悔,当初没能放你走……”。
哭了很久,周将军独自一人回到东阳居,媛娟端来药,周将军把她支开,偷偷将药倒掉,因为他想在梦中再与白花仙子相见一回。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