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05 405.第405章 示威
- 406 406.第406章 说媒
- 407 407.第407章 拒而不见
- 408 408.第408章 晴岚郡主
- 409 409.第409章 和好
- 410 410.第410章 打探
- 411 411.第411章 交易
- 412 412.第412章 外室
- 413 413.第413章 打上门去
- 414 414.第414章 变故
- 415 415.第415章 东宫的女人
- 416 416.第416章 真相
- 417 417.第417章 问话
- 418 418.第418章 你想要陆怡清死吗
- 419 419.第419章 黄河水患
- 420 420.第420章 三皇子赈灾
- 421 421.第421章 道别
- 422 422.第422章 万寿节
- 423 423.第423章 寿宴上的突变
- 424 424.第424章 孙贵妃请罪
- 425 425.第425章 四皇子圈禁
- 426 426.第426章 陆怡慧不见了
- 427 427.第427章 陌生男子送回府
- 428 428.第428章 毛氏骂人
- 429 429.第429章 四皇子逃亡
- 430 430.第430章 贵妃之死
- 431 431.第431章 往事
- 432 432.第432章 自作主张
- 433 433.第433章 说错话
- 434 434.第434章 毛氏的如意算盘
- 435 435.第435章 忧心
- 436 436.第436章 姐妹
- 437 437.第437章 劝解
- 438 438.第438章 亲事
- 439 439.第439章 功劳
- 440 440.第440章 两个儿子
- 441 441.第441章 试探
- 442 442.第442章 太子的心思
- 443 443.第443章 三房的家务事
- 444 444.第444章 毛氏拒亲
- 445 445.第445章 终于圆满
- 446 446.第446章 你愿意吗
- 447 447.第447章 他和她说了什么呢
- 448 448.第448章 陆相家的大事儿
- 449 449.第449章 别扭的感觉
- 450 450.第450章 疯狂的猜测
- 451 451.第451章 东宫有请
- 452 452.第452章 为难
- 453 453.第453章 郡主救场
- 454 454.第454章 心中一动
- 455 455.第455章 假意试探
- 456 456.第456章 无法接受
- 457 457.第457章 装病躲宴
- 458 458.第458章 中秋生事
- 459 459.第459章 郡主求赐婚
- 460 460.第460章 太子妃之怒
- 461 461.第461章 中计
- 462 462.第462章 救人
- 463 463.第463章 给人添堵
- 464 464.第464章 不眠之夜
- 465 465.第465章 心事重重
- 466 466.第466章 说不出口
- 467 467.第467章 亲去找他
- 468 468.第468章 原来是她
- 469 469.第469章 你愿意吗
- 470 470.第470章 等待
- 471 471.第471章 郡主解释
- 472 472.第472章 计较商议
- 473 473.第473章 太子的谋算
- 474 474.第474章 请罪
- 475 475.第475章 说情
- 476 476.第476章 醍醐灌顶悔之晚矣
- 477 477.第477章 试探郡主
- 478 478.第478章 试探郡主
- 479 479.第479章 原来如此
- 480 480.第480章 约见
- 481 481.第481章 步步试探
- 482 482.第482章 巧舌如簧
- 483 483.第483章 开诚布公
- 484 484.第484章 好心弄成拙
- 485 485.第485章 成全
- 486 486.第486章 失礼
- 487 487.第487章 突然离京
- 488 488.第488章 遇见故人
- 489 489.第489章 被骗
- 490 490.第490章 要挟写信
- 491 491.第491章 软禁
- 492 492.第492章 寻找
- 493 493.第493章 设法营救
- 494 494.第494章 三处动静
- 495 495.第495章 逃离
- 496 496.第496章 受伤
- 497 497.第497章 天大的好消息
- 498 498.第498章 回家
- 499 499.第499章 纳闷
- 500 500.第500章 动手
- 501 501.第501章 畏罪自裁
- 502 502.第502章 请罪
- 503 503.第503章 东宫
- 504 504.第504章 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415.第415章 东宫的女人
415.第415章 东宫的女人
当夜,一乘小轿将王宜慧抬进了太子东宫,封为侧妃。
此事一出,众人哗然,大感意外。
更多的人是大惑不解。那王家已经有个嫡女是太子妃了,怎么还要送一名嫡女到太子身边当侧妃呢?倒也舍得下血本!
有的鄙视王家为求富贵权势恬不知耻,有的却想是不是太子妃这些年无所出的缘故?
陆小暑得知后冷冷一笑,这下子,总算清净了吧?她们姐妹俩好好的斗去,也省得闲着没事便来找她的麻烦!
这事儿在宫里也闹得沸沸扬扬,皇帝和皇后也甚感不解。
众嫔妃们见了太子妃,好奇之下难免相问几句。宫女太监们不敢问,那神情眼神却将这意思展露无遗。
这令太子妃十分难堪,大感尴尬。不由深恨王宜慧,变着法儿的折腾她。
太子为了气太子妃,她进宫之后有意对她更好,各种赏赐不断,还连着几个晚上都歇在她那里。
王宜慧心中便有了几分得意,仗着有太子撑腰,并不肯忍气吞声接受姐姐的摆布,姐妹俩斗法,整个东宫斗得乌烟瘴气。甚至还传到了皇帝皇后那里。
皇帝大感恼怒,向皇后不悦道:“那军饷贪墨案太子查得很好,朕很满意。这才夸了他几天,他就骄傲自满起来了!你看看他做的这叫什么事!还有那太子妃也是,连自己的亲妹子都不能容,将来怎么母仪天下!”
皇后忙请罪辩解,“皇上恕罪,也许太子查那案子太累了,这才——皇上,这不过是小小的家事,臣妾相信太子自己会解决掉的!若是连这点子本事都没有,他这个太子也不用当了!至于太子妃,唉,她如今年纪也不小了,也该学着懂事了,若再这么不能容人,本宫都不饶她!”
皇后在祥庆帝面前说了无数好话,帮着太子两口子求情,祥庆帝这才作罢。
回坤宁宫之后,皇后立刻传召了太子妃来,训斥了一番,又当场赏了坤宁宫两名年轻美貌的宫女给太子,命她带回去。
太子妃顿时就惊呆了,忍不住哭着同皇后拌了几句嘴。皇后大怒,将她训斥了一番命人赶了出去,直接指派晴姑姑将两名宫女送到了东宫交给太子。
太子大喜谢恩,将太子妃气得倒仰。
有一便有二,更何况还有皇后的支持。太子早就想杀杀太子妃的气焰,这回还不放开了手脚去做,索性又纳了两名亲信大臣家中的女儿封为侧妃。
而那失踪了几日的莲珠也冒了出来,向太子哭诉那日自己莫名其妙的被人掳走,后来又莫名其妙的被人给放了,她回到凝芳阁,那里早已是一片灰烬,好不容易才见到太子……
太子细细问了她被掳后的情形,并无什么破绽,加上他与莲珠相好时日甚久,对善解人意、会服侍人的莲珠十分喜欢,安慰了她一番,索性带回了东宫。
至于王宜慧为何会出现在凝芳阁,他根本没有叫人去查。无论这么做的人是谁,无论出于什么目的,王宜慧的身份他是清清楚楚的,况且如今牢牢的掌控在他的手中,他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他相信不管对方有什么目的,他都能应付的来!
莲珠自然是喜出望外,欢欢喜喜的随着太子回了东宫。
莲珠生得美貌,又会伺候人,而且她才是凝芳阁的主人。
事情就是因凝芳阁而起,太子妃见了她气得够呛,将今日所有的一切都迁怒怪罪在她的身上,暂时丢开东宫里其他的小妖精们,变着法儿折腾莲珠,怪她不知羞耻勾引太子。
莲珠是个泼辣性子,受了太子妃的摆布不敢当面反抗,却暗暗命人满京城的去宣扬,将太子妃的“美名”扬了出去。京城中一时传得沸沸扬扬,无人不叹。
皇后心念一动,便如此这般叮嘱了晴姑姑一番,吩咐晴姑姑速速去办。
于是,京城中又起了另一股谣言,却是替那莲珠鸣冤不平。
说太子爷查贪墨案到了后期的时候,遇上了两难困境,无以推进,心中苦闷忧愁非凡。正在这个时候太子爷便结识了温柔美丽、善解人意的民间女子莲珠姑娘。
幸有这位莲珠姑娘陪伴左右,软语温存,令太子得以稍稍安稳休息片刻,这才有精力想法子查案。不想那太子妃竟如此心狠手辣,那莲珠姑娘进宫之后,她便变着法儿的折腾人……
这番流言出来之后,四皇子很快便听出了其中的端倪,精神一振,立刻派人火上浇油、煽风点火。
渐渐的,关于东宫的各种流言越来越多,凝芳阁、太子妃大闹、太子妃胞妹入宫真相……
一连串的变故一时将东宫推上了风口浪尖,太子狼狈不堪又气得无可奈何。
毕竟几乎全京城的人都在议论纷纷,他想要禁止也禁止不住。
若单单只是老百姓茶余饭后、街头巷尾的流言,他高高在上的太子爷也未必当一回事儿。
但是,却有人因此而质疑他的能力,说什么家事一塌糊涂,连自个的后院都管不住,被一个女人便搅合的一团糟,这样的储君,将来该如何治理天下……
这话太子就不能不重视了,他才刚刚焦头烂额的彻查了军饷贪墨案,父皇的夸奖还在耳边,这才得意了几天功夫,声望直降低谷,叫他怎么受的了?
新账旧账、长久以来积累在心中的不满一下子爆发起来,太子将太子妃狠狠的教训了一顿,还让岳母过来管教女儿,扬言要把管理东宫的权力交给王宜慧。
太子妃气得倒仰,这时候她才发现,原来只要太子不愿意,她根本半点也奈何不了他!向娘家哭诉,王夫人反倒责怪她不懂事,是她自己任性骄横才到了今天的地步,反倒劝说她今后要温柔贤惠大度一些!
太子妃这几年顺风顺水、顺心顺意,何时受过这种憋屈气?气急败坏之下口不择言,将母亲也惹怒了。
王夫人不悦而去,王家从此对她保持沉默。
横竖如今王宜慧得宠,东宫的权力从一个女儿手上转移到另一个女儿手上对王家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
而且还能借此令太子满意,又可让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大女儿得到教训,何乐而不为?
太子妃这才真正的急了。
她急,小连子等人也急。
一朝天子一朝臣,若换了个人当家,他们的威风日子也就到头了。
小连子便苦口婆心的从旁劝阻。
太子妃经过这两天的沉淀,也渐渐的冷静了下来。从前仗着娘家,她知道太子是不会对她怎样的。可是现在不一样了,东宫里并不是只有自己一个王家嫡女。
“眼下最要紧的是,娘娘您得找一个替死鬼,将一切责任推出去,总不能——让娘娘您背着错误吧……”
小连子的话令太子妃深以为然。她是太子妃,是不会犯错了,就算她做错了,那也是一时不察误听信了旁人的谗言。
“这个替死鬼得有点分量才行,不然,别说旁人不信,也,也显得娘娘太……奴才斗胆,也显得娘娘太无知啊!”
不错,随随便便什么人的话都听,不是无知是什么?太子妃非但没有责怪小连子言语无礼,反倒暗暗点头认为他说的有道理。
只是这样一来,这个人就不好找了。因为从奴才们中间找就不太合适了。
却不知小连子正是生怕被她推出去顶罪,故而这么说的。
不经意的,陆怡清的身影在她的脑子里闪过,太子妃眼睛一亮,喃喃道:“倒是有个人合适,只是——”
小连子看她的神情,便知道她也想到了,便陪笑道:“娘娘说的可是……陆大少夫人?”
太子妃烦恼的扶了扶额:“她毕竟是本宫的救命恩人,这要是把她推出去了,别说本宫心里头不忍,这落在旁人眼中,本宫岂不成了那忘恩负义之人?不行不行,她不行!”
“娘娘您真是重情重义,都这时候了还为陆大少夫人着想,”小连子叹息的赞了太子妃两句,又道:“可是,除了陆大少夫人,也没有其他更合适的人选了啊!”
太子妃不语,不由暗自后悔这些年自己自视甚高,没有跟别的夫人小姐们结交过——也是怕有人借机接近太子。到了用人的时候,一个也找不出来!
小连子便又说道:“其实吧,要奴才说,娘娘您对陆大少夫人已经够好的了。此一时彼一时,总不能她救过您一次、无论她做错了什么您都得为她着想吧?您仔细想想,若不是她,也没这么多的事儿!”
太子妃心中一动,的确,如果不是陆怡清在她面前进言,她根本就不会知道这事儿,自然也就没有今天的麻烦了。
跟眼下的鸡飞狗跳、腹背受敌、万事不顺利比起来,太子妃突然觉得从前真是太幸福了!
如果现在可以选择,她宁愿永远也不要知道太子养外室的事情,那什么莲珠,只要太子愿意,就偷偷摸摸的在外边养一辈子她也绝不多说半个字。就算知道了也会当做不知道!
可惜,一切都不能回头了。
就因为这个,太子破罐子破摔,东宫里是一个接一个的女人入住,除了有名分的侧妃美人,还有不少宫女。
此事一出,众人哗然,大感意外。
更多的人是大惑不解。那王家已经有个嫡女是太子妃了,怎么还要送一名嫡女到太子身边当侧妃呢?倒也舍得下血本!
有的鄙视王家为求富贵权势恬不知耻,有的却想是不是太子妃这些年无所出的缘故?
陆小暑得知后冷冷一笑,这下子,总算清净了吧?她们姐妹俩好好的斗去,也省得闲着没事便来找她的麻烦!
这事儿在宫里也闹得沸沸扬扬,皇帝和皇后也甚感不解。
众嫔妃们见了太子妃,好奇之下难免相问几句。宫女太监们不敢问,那神情眼神却将这意思展露无遗。
这令太子妃十分难堪,大感尴尬。不由深恨王宜慧,变着法儿的折腾她。
太子为了气太子妃,她进宫之后有意对她更好,各种赏赐不断,还连着几个晚上都歇在她那里。
王宜慧心中便有了几分得意,仗着有太子撑腰,并不肯忍气吞声接受姐姐的摆布,姐妹俩斗法,整个东宫斗得乌烟瘴气。甚至还传到了皇帝皇后那里。
皇帝大感恼怒,向皇后不悦道:“那军饷贪墨案太子查得很好,朕很满意。这才夸了他几天,他就骄傲自满起来了!你看看他做的这叫什么事!还有那太子妃也是,连自己的亲妹子都不能容,将来怎么母仪天下!”
皇后忙请罪辩解,“皇上恕罪,也许太子查那案子太累了,这才——皇上,这不过是小小的家事,臣妾相信太子自己会解决掉的!若是连这点子本事都没有,他这个太子也不用当了!至于太子妃,唉,她如今年纪也不小了,也该学着懂事了,若再这么不能容人,本宫都不饶她!”
皇后在祥庆帝面前说了无数好话,帮着太子两口子求情,祥庆帝这才作罢。
回坤宁宫之后,皇后立刻传召了太子妃来,训斥了一番,又当场赏了坤宁宫两名年轻美貌的宫女给太子,命她带回去。
太子妃顿时就惊呆了,忍不住哭着同皇后拌了几句嘴。皇后大怒,将她训斥了一番命人赶了出去,直接指派晴姑姑将两名宫女送到了东宫交给太子。
太子大喜谢恩,将太子妃气得倒仰。
有一便有二,更何况还有皇后的支持。太子早就想杀杀太子妃的气焰,这回还不放开了手脚去做,索性又纳了两名亲信大臣家中的女儿封为侧妃。
而那失踪了几日的莲珠也冒了出来,向太子哭诉那日自己莫名其妙的被人掳走,后来又莫名其妙的被人给放了,她回到凝芳阁,那里早已是一片灰烬,好不容易才见到太子……
太子细细问了她被掳后的情形,并无什么破绽,加上他与莲珠相好时日甚久,对善解人意、会服侍人的莲珠十分喜欢,安慰了她一番,索性带回了东宫。
至于王宜慧为何会出现在凝芳阁,他根本没有叫人去查。无论这么做的人是谁,无论出于什么目的,王宜慧的身份他是清清楚楚的,况且如今牢牢的掌控在他的手中,他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他相信不管对方有什么目的,他都能应付的来!
莲珠自然是喜出望外,欢欢喜喜的随着太子回了东宫。
莲珠生得美貌,又会伺候人,而且她才是凝芳阁的主人。
事情就是因凝芳阁而起,太子妃见了她气得够呛,将今日所有的一切都迁怒怪罪在她的身上,暂时丢开东宫里其他的小妖精们,变着法儿折腾莲珠,怪她不知羞耻勾引太子。
莲珠是个泼辣性子,受了太子妃的摆布不敢当面反抗,却暗暗命人满京城的去宣扬,将太子妃的“美名”扬了出去。京城中一时传得沸沸扬扬,无人不叹。
皇后心念一动,便如此这般叮嘱了晴姑姑一番,吩咐晴姑姑速速去办。
于是,京城中又起了另一股谣言,却是替那莲珠鸣冤不平。
说太子爷查贪墨案到了后期的时候,遇上了两难困境,无以推进,心中苦闷忧愁非凡。正在这个时候太子爷便结识了温柔美丽、善解人意的民间女子莲珠姑娘。
幸有这位莲珠姑娘陪伴左右,软语温存,令太子得以稍稍安稳休息片刻,这才有精力想法子查案。不想那太子妃竟如此心狠手辣,那莲珠姑娘进宫之后,她便变着法儿的折腾人……
这番流言出来之后,四皇子很快便听出了其中的端倪,精神一振,立刻派人火上浇油、煽风点火。
渐渐的,关于东宫的各种流言越来越多,凝芳阁、太子妃大闹、太子妃胞妹入宫真相……
一连串的变故一时将东宫推上了风口浪尖,太子狼狈不堪又气得无可奈何。
毕竟几乎全京城的人都在议论纷纷,他想要禁止也禁止不住。
若单单只是老百姓茶余饭后、街头巷尾的流言,他高高在上的太子爷也未必当一回事儿。
但是,却有人因此而质疑他的能力,说什么家事一塌糊涂,连自个的后院都管不住,被一个女人便搅合的一团糟,这样的储君,将来该如何治理天下……
这话太子就不能不重视了,他才刚刚焦头烂额的彻查了军饷贪墨案,父皇的夸奖还在耳边,这才得意了几天功夫,声望直降低谷,叫他怎么受的了?
新账旧账、长久以来积累在心中的不满一下子爆发起来,太子将太子妃狠狠的教训了一顿,还让岳母过来管教女儿,扬言要把管理东宫的权力交给王宜慧。
太子妃气得倒仰,这时候她才发现,原来只要太子不愿意,她根本半点也奈何不了他!向娘家哭诉,王夫人反倒责怪她不懂事,是她自己任性骄横才到了今天的地步,反倒劝说她今后要温柔贤惠大度一些!
太子妃这几年顺风顺水、顺心顺意,何时受过这种憋屈气?气急败坏之下口不择言,将母亲也惹怒了。
王夫人不悦而去,王家从此对她保持沉默。
横竖如今王宜慧得宠,东宫的权力从一个女儿手上转移到另一个女儿手上对王家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
而且还能借此令太子满意,又可让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大女儿得到教训,何乐而不为?
太子妃这才真正的急了。
她急,小连子等人也急。
一朝天子一朝臣,若换了个人当家,他们的威风日子也就到头了。
小连子便苦口婆心的从旁劝阻。
太子妃经过这两天的沉淀,也渐渐的冷静了下来。从前仗着娘家,她知道太子是不会对她怎样的。可是现在不一样了,东宫里并不是只有自己一个王家嫡女。
“眼下最要紧的是,娘娘您得找一个替死鬼,将一切责任推出去,总不能——让娘娘您背着错误吧……”
小连子的话令太子妃深以为然。她是太子妃,是不会犯错了,就算她做错了,那也是一时不察误听信了旁人的谗言。
“这个替死鬼得有点分量才行,不然,别说旁人不信,也,也显得娘娘太……奴才斗胆,也显得娘娘太无知啊!”
不错,随随便便什么人的话都听,不是无知是什么?太子妃非但没有责怪小连子言语无礼,反倒暗暗点头认为他说的有道理。
只是这样一来,这个人就不好找了。因为从奴才们中间找就不太合适了。
却不知小连子正是生怕被她推出去顶罪,故而这么说的。
不经意的,陆怡清的身影在她的脑子里闪过,太子妃眼睛一亮,喃喃道:“倒是有个人合适,只是——”
小连子看她的神情,便知道她也想到了,便陪笑道:“娘娘说的可是……陆大少夫人?”
太子妃烦恼的扶了扶额:“她毕竟是本宫的救命恩人,这要是把她推出去了,别说本宫心里头不忍,这落在旁人眼中,本宫岂不成了那忘恩负义之人?不行不行,她不行!”
“娘娘您真是重情重义,都这时候了还为陆大少夫人着想,”小连子叹息的赞了太子妃两句,又道:“可是,除了陆大少夫人,也没有其他更合适的人选了啊!”
太子妃不语,不由暗自后悔这些年自己自视甚高,没有跟别的夫人小姐们结交过——也是怕有人借机接近太子。到了用人的时候,一个也找不出来!
小连子便又说道:“其实吧,要奴才说,娘娘您对陆大少夫人已经够好的了。此一时彼一时,总不能她救过您一次、无论她做错了什么您都得为她着想吧?您仔细想想,若不是她,也没这么多的事儿!”
太子妃心中一动,的确,如果不是陆怡清在她面前进言,她根本就不会知道这事儿,自然也就没有今天的麻烦了。
跟眼下的鸡飞狗跳、腹背受敌、万事不顺利比起来,太子妃突然觉得从前真是太幸福了!
如果现在可以选择,她宁愿永远也不要知道太子养外室的事情,那什么莲珠,只要太子愿意,就偷偷摸摸的在外边养一辈子她也绝不多说半个字。就算知道了也会当做不知道!
可惜,一切都不能回头了。
就因为这个,太子破罐子破摔,东宫里是一个接一个的女人入住,除了有名分的侧妃美人,还有不少宫女。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