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754 癸字卷 第七百八十五节 打动,谈判
- 2755 癸字卷 第七百八十六节 顺我者昌
- 2756 癸字卷 第七百八十七节 变革准备,新时代即将开启(1)
- 2757 癸字卷 第七百八十八节 变革准备,新时代即将开启(2)
- 2758 癸字卷 第七百八十九节 云集,蓄势
- 2759 癸字卷 第七百九十节 厉兵秣马,刀锋所指
- 2760 癸字卷 第七百九十一节 来临,预热
- 2761 癸字卷 第七百九十二节 前夜,第一步
- 2762 癸字卷 第七百九十三节 宣示,利益与情怀(1)
- 2763 癸字卷 第七百九十四节 宣示,利益与情怀(2)
- 2764 癸字卷 第七百九十五节 改革请从难题始
- 2765 癸字卷 第七百九十六节 天降大任必迎难
- 2766 癸字卷 第七百九十七节 天地偶然留砥柱
- 2767 癸字卷 第七百九十八节 反冯势力今犹在
- 2768 癸字卷 第七百九十九节 搞清本质,分清敌友
- 2769 癸字卷 第八百节 烧火,堆薪
- 2770 癸字卷 第八百零一节 汹汹,欲燃
- 2771 癸字卷 第八百零二节 贺疯子(1)
- 2772 癸字卷 第八百零三节 贺疯子(2)
- 2773 癸字卷 第八百零四节 从龙?(1)
- 2774 癸字卷 第八百零五节 从龙?(2)
- 2775 癸字卷 第八百零六节 盛宴将至
- 2776 癸字卷 第八百零七节 群“雄”逐“鹿”
- 2777 癸字卷 第八百零八节 入京,逼近
- 2778 癸字卷 第八百零九节 退无可退,舍我其谁
- 2779 癸字卷 第八百一十节 火起
- 2780 癸字卷 第八百一十一节 入城,乱起
- 2781 癸字卷 第八百一十二节 欲燃,失控
- 2782 癸字卷 第八百一十三节 熊熊,汹汹
- 2783 癸字卷 第八百一十四节 漫卷,无休
- 2784 癸字卷 第八百一十五节 黄袍已备,君可敢披?
- 2785 癸字卷 第八百一十六节 干就是了!
- 2786 癸字卷 第八百一十七节 入戏太深
- 2787 癸字卷 第八百一十八节 角儿,放飞自我
- 2788 癸字卷 第八百二十节 事成,声震长街
- 2789 癸字卷 第八百二十二节 冯氏不为帝,将如苍生何
- 2790 癸字卷 第八百二十三节 难测,惶恐
- 2791 癸字卷 第八百二十四节 刀斧加颈,“大义”何存
- 2792 癸字卷 第八百二十五节 心态渐变
- 2793 癸字卷 第八百二十六节 从龙,不寒碜
- 2794 癸字卷 第八百二十七节 立威,破像
- 2795 癸字卷 第八百二十八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 2796 癸字卷 第八百二十九节 独夫之位,身处其中
- 2797 癸字卷 第八百三十节 迷茫,调适
- 2798 癸字卷 第八百三十一节 八方云动,应对万千
- 2799 癸字卷 第八百三十二节 根基所在,平衡对策
- 2800 癸字卷 第八百三十三节 黎明前的黑暗
- 2801 癸字卷 第八百三十四节 国策,国本
- 2802 癸字卷 第八百三十五节 各方思量,不可阻挡
- 2803 2792.第2775章 癸字卷 造势,争先恐后
- 2804 2793.第2776章 癸字卷 渠成,运筹帷幄
- 2805 2794.请假一日。
- 2806 2795.第2777章 癸字卷 千红万艳何所逐
- 2807 2796.第2778章 癸字卷 妾身未明意难平
- 2808 2797.第2779章 癸字卷 蔚为大观君何择(终章
- 2809 2798.第2780章 番外荃妃传
- 2810 2799.第2781章 番外元春VS可卿(1)
- 2811 2800.第2782章 番外元春VS可卿(2)
- 2812 2801.第2783章 番外元春VS可卿(3)
- 2813 2802.第2784章 后记(1)
- 2814 2803.第2785章 后记(2)
- 2815 2804.第2786章 后记(3)
- 2816 2805.第2787章 后记(4)
- 2817 2806.第2788章 番外王熙凤传
- 2818 2807.第2789章 番外王熙凤传(续)
- 2819 2808.第2790章 番外王熙凤传(续1)
- 2820 2809.第2791章 番外王熙凤传(续2)
- 2821 2810.第2792章 番外王熙凤传(续3)
- 2822 2811.第2793章 番外九王夺储(1)
- 2823 2812.第2794章 番外九王夺储(2)
- 2824 2813.第2795章 番外九王夺储(3)
- 2825 2814.第2796章 番外九王夺储(4)
- 2826 2815.第2797章 番外九王夺储(5)
- 2827 2816.第2798章 番外九王夺储(6)
- 2828 2817.第2799章 番外九王夺储(7)
- 2829 2818.第2800章 番外九王夺储(8)
- 2830 2819.第2801章 大结局(感谢三年来一直支持
- 2831 2820.完本感言兼新书发布。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癸字卷 第七百九十二节 前夜,第一步
癸字卷 第七百九十二节 前夜,第一步
“紫英,总而言之,这一次参观大家的感触极深,震动很大,我感觉得到,虞臣公和伯辅公都有些坐不住了,经常在一起嘀咕,……”贺逢圣含笑道:“可能他们还有些不太甘心,但是却也觉察到了其他人态度的转变,所以很着忙着急,但是又找不到合适的办法来应对。”
实际上对冯紫英来说,江南和湖广士人这边反而不是问题,真正有问题的就是北地士人这边。
江南士人已经散了,或者说不少人已经倾向于接受自己的很多观点和想法,其中江南商人在里边居功至伟,当然这一波参观不过是加深了他们的印象。
湖广士人服从性更强,在官应震和柴恪与自己达成了合作协议之后,这些士人虽然可能或多或少还有些不太理解,但是还是愿意合作,或者说先配合合作,内心态度观望居多,但是只要看到真正的变化,相信他们会慢慢接受,而这一次参观也对他们触动很大。
难以处理的反而是北地士人中的顽固派保守派。
崔景荣和王永光这种中立派更愿意以一种开明的态度来支持自己,但是像韩孙为首的保守派却不肯接受,甚至还觉得冯紫英作为北地士人青年领袖现在成为了首辅,反而全盘接受了江南商贾很多观点,加以攻讦。
但这一次的参观对这帮人触动很大,即便是保守派中很多人看到了京畿和永平府以及榆关港的巨大变化,也是触动很深。
都是北地士人,对永平府和遵化、榆关这些地方十年前是什么境况十分清楚。
连兵部设立在遵化的铁厂几年前都举步维艰濒于倒闭,但是一旦转换机制之后,就焕然一新。
榆关港的繁忙更是让人觉得北地也有了可以和江南那边宁波、泉州媲美的商业大港,进出的货物那车水马龙景象让人难以置信。
尤其是铁轨率先出现在北地而非江南,这也极大地增添了北地士人的自信和自尊。
在他们了看来,并非北地发展不起来,而只是没有选择准合适的方向与领域罢了,北地一样可以繁荣起来,不亚于江南。
“克繇,其实我能理解虞臣公和伯辅公他们现在的心情,这么些年来一直固有的思维和观念被颠覆了,很多他们一直视为天条正朔的想法不可行了,需要改变了,觉得难以接受和适应,就如同前宋的王安石变法一般,祖宗之法不可变,但是世界是在变化发展的,老是抱着旧有的那一套,也不管还适应不适应当下的社会发展,那只能是最终成为阻挡社会前进的绊脚石,……”
冯紫英也不无感慨地叹息道:“明日就是大朝会正会开始,我会首先就未来五年我们大周要朝着一个什么样的方向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前进进行一个相对客观可行的描述,这前面的参观其实就是一个预演,让大家能明白我的预期目标是什么,并不是说每个地方都有条件变成永平府或者遵化县那样,因地制宜,作为地方官员,你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指定发展的规划,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挖掘各府州县自身的潜力,不能就这么养尊处优地坐在衙门里混日子,这也是日后吏部和都察院根据考成法要对各省府州县考评的最重要依据,……”
冯紫英的这些观点和想法不仅仅是和贺逢圣谈了,这一段时间里,也就是在官员们陆陆续续抵京这一段时间里,除了这些同学外,更多的冯紫英还是根据练国事、崔景荣、柴恪的引荐推荐,主动与这些来自各省的官员进行谈话。
这些很多自己从未打过交道,或者只闻其名,甚至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官员,只要是有着主动进取和思想开明的官员,冯紫英都很愿意和他们沟通交流一番,这样可以更广泛听取来自各地的意见,同时也能接触到更多自己原来不熟悉的官员群体中。
这么粗浅的一谈,未必就能让人家心悦诚服纳头就拜,但是沟通始终比不接触好,谈话中总能把找到共同的切入点和认同点,而冯紫英的名望和身份也更容易让对方接受一些在他们原来看起来还有些疑虑和担心的观点,至于说真的分歧太大,也可以求同存异。
即便是早就有心理准备,但是三月三十这一夜,冯紫英还是有些罕见的失眠了。
来到这个时空,冯紫英发现自己适应速度很快,在临清时,他基本上就已经让自己彻底沉浸在了冯紫英这个人中了,所以在还是小丫头片子的林黛玉才让他们那么意动,而后在发现了贾家存在之后,自己也才开始走上了坐拥千红万艳为目标的道路。
而后越来越深地陷入了这个时代中,或者说享受着这个时代美好的一面,然后渐进融入其中,并为之奋斗。
中进士,庶吉士,观政,小冯修撰,最后成为一地父母官,然后看着一个地方在自己手底下发生变化,这种收获感很让人满足。
一直走到现在,宰辅之位,大周江山尽在手中。
他不是不清楚刘东旸、曹文诏、贺人龙和毛文龙这些人的心思,彼可取而代之的心思不是没泛起过,但是冯紫英很清楚现在条件并不成熟,或许自己在武人那里已经赢得了他们真正的认可,尤其是有二刘曹贺毛等人的由衷拥戴,黄得功、左良玉、王成虎、邝天庚这一批年轻武人正在崛起,一样对自己忠心耿耿,这方面他有十足把握,但是士林文臣这边呢?
商人们好说,谁能为他们带来丰厚的利益,他们就会坚决支持,甚至他们也能影响到一批士人,但士人中总还是有那么一批抱着老心思不放的。
自己现在并没又能真正意义上的赢得这些人的心,他们或碍于情面,或没有方向,或无所适从,但一旦自己被树立成一个靶子,那他们也不会吝于发起攻击。
所以自己还需要等一等,熬一熬,天下归心不是简单一句话,要让张氏天下寿终正寝,自己“被迫”取而代之,还要慢慢等待条件成熟,而这一切都要从明日的大朝会自己的表演开始。
。
实际上对冯紫英来说,江南和湖广士人这边反而不是问题,真正有问题的就是北地士人这边。
江南士人已经散了,或者说不少人已经倾向于接受自己的很多观点和想法,其中江南商人在里边居功至伟,当然这一波参观不过是加深了他们的印象。
湖广士人服从性更强,在官应震和柴恪与自己达成了合作协议之后,这些士人虽然可能或多或少还有些不太理解,但是还是愿意合作,或者说先配合合作,内心态度观望居多,但是只要看到真正的变化,相信他们会慢慢接受,而这一次参观也对他们触动很大。
难以处理的反而是北地士人中的顽固派保守派。
崔景荣和王永光这种中立派更愿意以一种开明的态度来支持自己,但是像韩孙为首的保守派却不肯接受,甚至还觉得冯紫英作为北地士人青年领袖现在成为了首辅,反而全盘接受了江南商贾很多观点,加以攻讦。
但这一次的参观对这帮人触动很大,即便是保守派中很多人看到了京畿和永平府以及榆关港的巨大变化,也是触动很深。
都是北地士人,对永平府和遵化、榆关这些地方十年前是什么境况十分清楚。
连兵部设立在遵化的铁厂几年前都举步维艰濒于倒闭,但是一旦转换机制之后,就焕然一新。
榆关港的繁忙更是让人觉得北地也有了可以和江南那边宁波、泉州媲美的商业大港,进出的货物那车水马龙景象让人难以置信。
尤其是铁轨率先出现在北地而非江南,这也极大地增添了北地士人的自信和自尊。
在他们了看来,并非北地发展不起来,而只是没有选择准合适的方向与领域罢了,北地一样可以繁荣起来,不亚于江南。
“克繇,其实我能理解虞臣公和伯辅公他们现在的心情,这么些年来一直固有的思维和观念被颠覆了,很多他们一直视为天条正朔的想法不可行了,需要改变了,觉得难以接受和适应,就如同前宋的王安石变法一般,祖宗之法不可变,但是世界是在变化发展的,老是抱着旧有的那一套,也不管还适应不适应当下的社会发展,那只能是最终成为阻挡社会前进的绊脚石,……”
冯紫英也不无感慨地叹息道:“明日就是大朝会正会开始,我会首先就未来五年我们大周要朝着一个什么样的方向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前进进行一个相对客观可行的描述,这前面的参观其实就是一个预演,让大家能明白我的预期目标是什么,并不是说每个地方都有条件变成永平府或者遵化县那样,因地制宜,作为地方官员,你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指定发展的规划,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挖掘各府州县自身的潜力,不能就这么养尊处优地坐在衙门里混日子,这也是日后吏部和都察院根据考成法要对各省府州县考评的最重要依据,……”
冯紫英的这些观点和想法不仅仅是和贺逢圣谈了,这一段时间里,也就是在官员们陆陆续续抵京这一段时间里,除了这些同学外,更多的冯紫英还是根据练国事、崔景荣、柴恪的引荐推荐,主动与这些来自各省的官员进行谈话。
这些很多自己从未打过交道,或者只闻其名,甚至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官员,只要是有着主动进取和思想开明的官员,冯紫英都很愿意和他们沟通交流一番,这样可以更广泛听取来自各地的意见,同时也能接触到更多自己原来不熟悉的官员群体中。
这么粗浅的一谈,未必就能让人家心悦诚服纳头就拜,但是沟通始终比不接触好,谈话中总能把找到共同的切入点和认同点,而冯紫英的名望和身份也更容易让对方接受一些在他们原来看起来还有些疑虑和担心的观点,至于说真的分歧太大,也可以求同存异。
即便是早就有心理准备,但是三月三十这一夜,冯紫英还是有些罕见的失眠了。
来到这个时空,冯紫英发现自己适应速度很快,在临清时,他基本上就已经让自己彻底沉浸在了冯紫英这个人中了,所以在还是小丫头片子的林黛玉才让他们那么意动,而后在发现了贾家存在之后,自己也才开始走上了坐拥千红万艳为目标的道路。
而后越来越深地陷入了这个时代中,或者说享受着这个时代美好的一面,然后渐进融入其中,并为之奋斗。
中进士,庶吉士,观政,小冯修撰,最后成为一地父母官,然后看着一个地方在自己手底下发生变化,这种收获感很让人满足。
一直走到现在,宰辅之位,大周江山尽在手中。
他不是不清楚刘东旸、曹文诏、贺人龙和毛文龙这些人的心思,彼可取而代之的心思不是没泛起过,但是冯紫英很清楚现在条件并不成熟,或许自己在武人那里已经赢得了他们真正的认可,尤其是有二刘曹贺毛等人的由衷拥戴,黄得功、左良玉、王成虎、邝天庚这一批年轻武人正在崛起,一样对自己忠心耿耿,这方面他有十足把握,但是士林文臣这边呢?
商人们好说,谁能为他们带来丰厚的利益,他们就会坚决支持,甚至他们也能影响到一批士人,但士人中总还是有那么一批抱着老心思不放的。
自己现在并没又能真正意义上的赢得这些人的心,他们或碍于情面,或没有方向,或无所适从,但一旦自己被树立成一个靶子,那他们也不会吝于发起攻击。
所以自己还需要等一等,熬一熬,天下归心不是简单一句话,要让张氏天下寿终正寝,自己“被迫”取而代之,还要慢慢等待条件成熟,而这一切都要从明日的大朝会自己的表演开始。
。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