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58 第四百五十五章 余韵
- 459 第四百五十六章 保证
- 460 第四百五十七章 汉家文明的对手
- 461 第四百五十八章 潜移默化的改变
- 462 第四百五十九章 双雄
- 463 第四百六十章 救援
- 464 第四百六十一章 东征
- 465 第四百六十二章 二月
- 466 第四百六十三章 别离
- 467 第四百六十四章 开学典礼
- 468 第四百六十五章 西归
- 469 第四百六十六章 康胖子的身份
- 470 第四百六十七章 根脉深扎
- 471 第四百六十八章 双雄归来
- 472 第四百六十九章 分兵
- 473 第四百七十章 重入呼罗珊
- 474 第四百七十一章 杀戮再起
- 475 第四百七十二章 无胆鼠辈
- 476 第四百七十三章 绿卡
- 477 第四百七十四章 毫不留情
- 478 第四百七十五章 又打又拉
- 479 第四百七十六章 无聊之日
- 480 第四百七十七章 伊斯法罕
- 481 第四百七十八章 阿卜杜拉的使者
- 482 第四百七十九章 刺杀
- 483 第四百八十章 好人卡
- 484 第四百八十一章 幼娘的疑惑
- 485 第四百八十二章 灯塔
- 486 第四百八十三章 兵强马壮
- 487 第四百八十四章 焦土政策
- 488 第四百八十五章 腐儒之见
- 489 第四百八十六章 黑云压城
- 490 第四百八十七章 天佑
- 491 第四百八十八章 残忍
- 492 第四百八十九章 彪悍的使者
- 493 第四百九十章 灯塔闪耀
- 494 第四百九十一章 万物非主
- 495 第四百九十二章 命运之战(1)
- 496 第四百九十三章 命运之战(2)
- 497 第四百九十四章 命运之战(3)
- 498 第四百九十五章 命运之战(4)
- 499 第四百九十六章 命运之战(5)
- 500 第四百九十七章 命运之战(6)
- 501 第四百九十八章 圣人之死
- 502 第四百九十九章 彻底解决
- 503 第五百章 金杯共汝饮
- 504 第五百零一章 白刃不相饶
- 505 第五百零二章 传檄而定(上)
- 506 第五百零三章 传檄而定(下)
- 507 第五百零四章 女帝受辱
- 508 第五百零五章 律宗和尚
- 509 第五百零六章 余波
- 510 第五百零七章 四境
- 511 第五百零八章 地狱
- 512 第五百零九章 地狱天使
- 513 第五百一十章 求见
- 514 第五百一十一章 圣母
- 515 第五百一十二章 圣母婊
- 516 第五百一十三章 旧话重提
- 517 第五百一十四章 固执己见
- 518 第五百一十五章 送别
- 519 第五百一十六章 骨牌效应
- 520 第五百一十七章 奇耻大辱
- 521 第五百一十八章 获救
- 522 第五百一十九章 唐河平原
- 523 第五百二十章 巴格达
- 524 第五百二十一章 再见牛诩
- 525 第五百二十二章 说辞
- 526 第五百二十三章 封赏
- 527 第五百二十四章 求助
- 528 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马士革
- 529 第五百二十六章 碧海银沙
- 530 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次分兵
- 531 第五百二十八章 贼咬一口
- 532 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骨三分
- 533 第五百三十章 玄武门(上)
- 534 第五百三十一章 玄武门(下)
- 535 安西诗两首以及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百六十五章 西归
第四百六十五章 西归
如今葱山南麓的道路已经打通,然而翻越葱岭依然是一件极为艰难的事情,数万人一同过葱岭,还携带着大量的物资装备,这样的行动消耗物资的速度极快,可以说就是一项烧钱的举动。
安西军这几年的扩张,就是靠着海量的财帛支持才实现的。这些财富部分是扩张中掳掠所得,更多的却是马家作坊挣来的。大都护府的府库早就空了,全靠马家作坊的生意才支撑着这几年的战局。马家作坊不单生产军械,也生产各种各样的民用物资,比如能用马拉的重犁,在碛西就越来越受欢迎,且是传到了河西陇右一带。其他类似的东西还有很多,这也是保证马家作坊利润的重要来源。
军品的利润最高,不过安西军本身财力不足,大部分的东西到了最后都得赊欠,从库法城运来的财富是最大的一笔,不过也早就用光了。这一年多以来马家作坊从安西军府库中得到的财富极少,军械的供应速度却是大大增加。
不过现在,安西军暂时却是不缺钱了。波斯寺覆灭带来的财富,顶得上大唐一年的岁入,足以支撑数年的战争之用。欠高芊芊的财富,也都已经还上了。
$√,
高芊芊赚的财富,便是马家的。马家作坊依旧是维持民间的身份,并非是马璘贪财,实际上他对个人财富没有任何概念,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他不想马家作坊成为官办机构之后,最后失去活力。他的目的,是想马家作坊最后成为类似后世克虏伯公司那样的军火巨无霸。以民间公司的身份为大唐各个军队提供装备。若是作坊和总督府成为一体。那就成了将作监了。那样的话只能继承,而不能发展。
马家作坊获得的财富,不会无偿提供给安西军,安西军扩张需要的财富,还是要靠刀剑去敌人那里获取。作坊财富最主要的用途,乃是自身的发展,比如现在,去河中设立好几座军械作坊。需要的财富并非是出自总督府的府库,而是出自高芊芊的口袋。一起过葱山,可是在财富值上并没有交际。
这些事情,现在看或许没有必要,不过马璘所着眼的乃是将来,是为了数十年乃至数百年之后做准备。马家作坊归入体制之内,便容易犯僵化的毛病,自成一体反而是更有生命力。这都是后世的经验,也算是未雨绸缪。
安西军现在自然是不缺钱的,不单是有波斯寺的财富。还有佛宗送来的海量财帛,即便是没有掳掠所得。也能支撑大军好几年的用度了。而这些财富投入到战争中来,其实也就是投入到市场之中,让整个碛西乃至大唐的经济流动起来。所产生的影响力不单是在碛西,还会影响到遥远的长安。
经济本就是如此,有足够的流动性才有活力。马璘带着大军翻越葱山的同时,南征天竺的大军已经翻过了于阗南山,到达了寒冷的白石滩。羁縻州府三万多胡兵,一万安西唐军,甚至还有五俟斤部落三万精骑,再加上高原上的象雄人,这么多的人马,都是需要总督府提供粮秣的,这么大的规模,靠碛西的积蓄根本不够,所以这个冬天从河西陇右甚至长安往这边运送物资的车马就没断过,如今依然是连绵不绝。
总督府财帛水一般的花出去,落入到商人们的口袋中,而商队中各种各样身份的人,不管是车夫、护卫还是帐房管事,都将从这些钱之中得到各自的酬劳。战争本身让经济变得极为活跃,也把更多人的目光吸引到碛西来,尤其是那些中原的大商人们,最终能够带来的效果将是极为深远的。
南征天竺的战争机器已经高速运转起来,浩浩荡荡的大军在阿克赛钦集结,马上就将向西翻越群山,进入外象雄,然后沿着狮泉河的流向南下,去攻取肥沃的印度河平原,而逻些那边,也已经开始收编高原上残存的羌人部落,为下一步的南下做着准备。
李璟之乱已经平定了,张巡不用再同时应对两场战争,也就不再吝惜财帛,所以羌人南征需要的财富便不用碛西总督府这边提供,而由长安方面来提供。现阶段主要是粮食,愿意去逻些城接受收编的羌人部落,将会得到能够让族人们活下去的紧缺的粮食,数量自然是不够的,以张巡的性子也不可能给他们太多,不过终究能解燃眉之急,更多的粮食,就需要他们带着族人进入泥婆罗南下,去找天竺人抢掠了。
这一边的战事,马璘并不担心,象雄人为主的这一支有着一万安西精兵兜底,自然是没有问题,王难得带领的陇右军亦是精兵,最近又向安西军这边采购了大量的火药和火雷天雷箭等物,实力亦是大增——长安的军械作坊已经建立了,不过将作监那边的质量和产量都有问题,这次南征张巡极为重视,所以干脆直接从安西采购,不过却没有当真出钱,全部都是赊欠——王难得少年心性,正是年轻气盛之时,他并没有顾惜人命的打算,已经和马璘沟通过,将亲率陇右军主力带着羌人一同南下。他并非是马璘部下,马璘也管不了他,张巡那边对于王难得亦是全力支持,所以另一路人马之中将有超过五万的陇右精兵。
这当然会增加汉家子可能的伤亡,不过却也保证了战事的顺利。马璘这边能做的,便是派了一批作战参谋给王难得,这也是他唯一能为陇右军做的事情了。
南征之事不用去管,天竺人的象兵只是笑话,所有的事情都极为顺利,所以马璘的心情亦是前所未有的轻松。
大军走的乃是旧路,到了疏勒之后不久,就进入到了茫茫葱山之中,到了葱岭守捉歇息了一日,便直接沿着山谷向西南而行。
这个时候的葱岭,依然是在冬季,还是大雪封山的时候,不过这一条道路,已经经过数年的不断修葺,即便是最寒冷的时候,路上的车马都没有断过。
大龙池……婆娑川……小勃律……护密……吐火罗……
一路之上驿站处处,原本是极为荒凉的群山,到处都有安西军的烽燧马铺。
茫茫葱岭,后世谓之帕米尔高原,并非是一道山岭,而是蔓延数百里的群山,这一道天堑即便是在后世,亦是极难逾越的。在马璘的前世,八帕之地后世基本不复中华所有,便是最重要的通道,自安西至图兰平原的要道瓦罕走廊,亦是被后世的中华拱手送给了贫弱的阿富汗,仅仅因为彼时阿富汗是第三世界的兄弟。失去了这一重要通道,对于中华而言乃是极严重的损失。
当然历史已经改变,这样拱手送土地的事情大概是不会再发生了。安西两座学堂的少年人,最先要学到的就是寸土不让人的观念。什么都可以让,国土哪怕一丝一毫,都是绝对不能让的,我们的是我们的,你们的也可以是我们的,不服气的话,打就是了。
瓦罕走廊隶属于鸟飞都督府,便是大唐的属国护密国,葱岭南麓的小国都对大唐极为忠诚,所以这些小国依然存在,并没有被大唐抹杀。护密国是这样,上下吐火罗亦是如此,当然以如今大唐兵锋之盛,它们也不存在背叛大唐的可能。原来它们夹在大唐、吐蕃和大食的夹缝之中,可以有所选择,而如今三强之中两强已灭,大唐是唯一的强国,它们其实也是没有选择的。
这些属国时常去长安朝觐,金城公主欲要逃离吐蕃时,这些属国都准备提供帮助,说起来也是忠心可用,加上这些小国人丁稀少,不足以成为大唐之患,所以马璘只是令它们各守其地,并没有直接扫灭的打算。
自茫茫群山之中走出来,重新踏上葱山以西的土地,已经是至德三年的四月了。
到了这里之后,大军折而向北,先是到了飒秣建附近。
这个地方的马家作坊,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那密水在飒秣建附近,水量还是极为丰沛的,作坊沿着大河而建,占据了两岸大片的区域,一座座水车都已经竖了起来。
飒秣建乃是丝路中道上的重镇,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这个地方算是河中八军的大后方,在这里设立马家作坊是必然之事。军械作坊的设立不能全部配置到靠近敌人的地方,后方也是必须要有的。
到了这里之后,跟过来的数千隶属于马家作坊匠人在高芊芊和李岫的安排之下,留下了两千余人,与先期到这里的工匠们汇合,准备正式在这里开始制造军械。
剩余的工匠们则是继续跟着马璘的大军,沿着那密水向下游而去,不久之后便到了原来的安国都城捕喝,亦即后世的名称布哈拉。
捕喝乃是安西军在葱岭以西真正的中心,方文本等人主要就是在这里处理各种事物。这里的马家作坊亦是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建设,同样是分布在那密水两岸,先期到这里的工匠更多,有些东西已经开始生产。
这次带来的工匠们到了这里之后,也就不再往前走了。剩余的所有设备,亦是留在了这里。事情要一步一步来,暂时就准备在葱山以西设置这两座军械作坊,至于更远的地方,那要等到这次把波斯故地全部纳入囊中之后再说。
李岫大匠亦是留在了这里,负责捕喝城马家作坊的事宜。安西军海军需要的大炮,便是要在这里正式开始铸造。(未完待续。。)
安西军这几年的扩张,就是靠着海量的财帛支持才实现的。这些财富部分是扩张中掳掠所得,更多的却是马家作坊挣来的。大都护府的府库早就空了,全靠马家作坊的生意才支撑着这几年的战局。马家作坊不单生产军械,也生产各种各样的民用物资,比如能用马拉的重犁,在碛西就越来越受欢迎,且是传到了河西陇右一带。其他类似的东西还有很多,这也是保证马家作坊利润的重要来源。
军品的利润最高,不过安西军本身财力不足,大部分的东西到了最后都得赊欠,从库法城运来的财富是最大的一笔,不过也早就用光了。这一年多以来马家作坊从安西军府库中得到的财富极少,军械的供应速度却是大大增加。
不过现在,安西军暂时却是不缺钱了。波斯寺覆灭带来的财富,顶得上大唐一年的岁入,足以支撑数年的战争之用。欠高芊芊的财富,也都已经还上了。
$√,
高芊芊赚的财富,便是马家的。马家作坊依旧是维持民间的身份,并非是马璘贪财,实际上他对个人财富没有任何概念,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他不想马家作坊成为官办机构之后,最后失去活力。他的目的,是想马家作坊最后成为类似后世克虏伯公司那样的军火巨无霸。以民间公司的身份为大唐各个军队提供装备。若是作坊和总督府成为一体。那就成了将作监了。那样的话只能继承,而不能发展。
马家作坊获得的财富,不会无偿提供给安西军,安西军扩张需要的财富,还是要靠刀剑去敌人那里获取。作坊财富最主要的用途,乃是自身的发展,比如现在,去河中设立好几座军械作坊。需要的财富并非是出自总督府的府库,而是出自高芊芊的口袋。一起过葱山,可是在财富值上并没有交际。
这些事情,现在看或许没有必要,不过马璘所着眼的乃是将来,是为了数十年乃至数百年之后做准备。马家作坊归入体制之内,便容易犯僵化的毛病,自成一体反而是更有生命力。这都是后世的经验,也算是未雨绸缪。
安西军现在自然是不缺钱的,不单是有波斯寺的财富。还有佛宗送来的海量财帛,即便是没有掳掠所得。也能支撑大军好几年的用度了。而这些财富投入到战争中来,其实也就是投入到市场之中,让整个碛西乃至大唐的经济流动起来。所产生的影响力不单是在碛西,还会影响到遥远的长安。
经济本就是如此,有足够的流动性才有活力。马璘带着大军翻越葱山的同时,南征天竺的大军已经翻过了于阗南山,到达了寒冷的白石滩。羁縻州府三万多胡兵,一万安西唐军,甚至还有五俟斤部落三万精骑,再加上高原上的象雄人,这么多的人马,都是需要总督府提供粮秣的,这么大的规模,靠碛西的积蓄根本不够,所以这个冬天从河西陇右甚至长安往这边运送物资的车马就没断过,如今依然是连绵不绝。
总督府财帛水一般的花出去,落入到商人们的口袋中,而商队中各种各样身份的人,不管是车夫、护卫还是帐房管事,都将从这些钱之中得到各自的酬劳。战争本身让经济变得极为活跃,也把更多人的目光吸引到碛西来,尤其是那些中原的大商人们,最终能够带来的效果将是极为深远的。
南征天竺的战争机器已经高速运转起来,浩浩荡荡的大军在阿克赛钦集结,马上就将向西翻越群山,进入外象雄,然后沿着狮泉河的流向南下,去攻取肥沃的印度河平原,而逻些那边,也已经开始收编高原上残存的羌人部落,为下一步的南下做着准备。
李璟之乱已经平定了,张巡不用再同时应对两场战争,也就不再吝惜财帛,所以羌人南征需要的财富便不用碛西总督府这边提供,而由长安方面来提供。现阶段主要是粮食,愿意去逻些城接受收编的羌人部落,将会得到能够让族人们活下去的紧缺的粮食,数量自然是不够的,以张巡的性子也不可能给他们太多,不过终究能解燃眉之急,更多的粮食,就需要他们带着族人进入泥婆罗南下,去找天竺人抢掠了。
这一边的战事,马璘并不担心,象雄人为主的这一支有着一万安西精兵兜底,自然是没有问题,王难得带领的陇右军亦是精兵,最近又向安西军这边采购了大量的火药和火雷天雷箭等物,实力亦是大增——长安的军械作坊已经建立了,不过将作监那边的质量和产量都有问题,这次南征张巡极为重视,所以干脆直接从安西采购,不过却没有当真出钱,全部都是赊欠——王难得少年心性,正是年轻气盛之时,他并没有顾惜人命的打算,已经和马璘沟通过,将亲率陇右军主力带着羌人一同南下。他并非是马璘部下,马璘也管不了他,张巡那边对于王难得亦是全力支持,所以另一路人马之中将有超过五万的陇右精兵。
这当然会增加汉家子可能的伤亡,不过却也保证了战事的顺利。马璘这边能做的,便是派了一批作战参谋给王难得,这也是他唯一能为陇右军做的事情了。
南征之事不用去管,天竺人的象兵只是笑话,所有的事情都极为顺利,所以马璘的心情亦是前所未有的轻松。
大军走的乃是旧路,到了疏勒之后不久,就进入到了茫茫葱山之中,到了葱岭守捉歇息了一日,便直接沿着山谷向西南而行。
这个时候的葱岭,依然是在冬季,还是大雪封山的时候,不过这一条道路,已经经过数年的不断修葺,即便是最寒冷的时候,路上的车马都没有断过。
大龙池……婆娑川……小勃律……护密……吐火罗……
一路之上驿站处处,原本是极为荒凉的群山,到处都有安西军的烽燧马铺。
茫茫葱岭,后世谓之帕米尔高原,并非是一道山岭,而是蔓延数百里的群山,这一道天堑即便是在后世,亦是极难逾越的。在马璘的前世,八帕之地后世基本不复中华所有,便是最重要的通道,自安西至图兰平原的要道瓦罕走廊,亦是被后世的中华拱手送给了贫弱的阿富汗,仅仅因为彼时阿富汗是第三世界的兄弟。失去了这一重要通道,对于中华而言乃是极严重的损失。
当然历史已经改变,这样拱手送土地的事情大概是不会再发生了。安西两座学堂的少年人,最先要学到的就是寸土不让人的观念。什么都可以让,国土哪怕一丝一毫,都是绝对不能让的,我们的是我们的,你们的也可以是我们的,不服气的话,打就是了。
瓦罕走廊隶属于鸟飞都督府,便是大唐的属国护密国,葱岭南麓的小国都对大唐极为忠诚,所以这些小国依然存在,并没有被大唐抹杀。护密国是这样,上下吐火罗亦是如此,当然以如今大唐兵锋之盛,它们也不存在背叛大唐的可能。原来它们夹在大唐、吐蕃和大食的夹缝之中,可以有所选择,而如今三强之中两强已灭,大唐是唯一的强国,它们其实也是没有选择的。
这些属国时常去长安朝觐,金城公主欲要逃离吐蕃时,这些属国都准备提供帮助,说起来也是忠心可用,加上这些小国人丁稀少,不足以成为大唐之患,所以马璘只是令它们各守其地,并没有直接扫灭的打算。
自茫茫群山之中走出来,重新踏上葱山以西的土地,已经是至德三年的四月了。
到了这里之后,大军折而向北,先是到了飒秣建附近。
这个地方的马家作坊,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那密水在飒秣建附近,水量还是极为丰沛的,作坊沿着大河而建,占据了两岸大片的区域,一座座水车都已经竖了起来。
飒秣建乃是丝路中道上的重镇,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这个地方算是河中八军的大后方,在这里设立马家作坊是必然之事。军械作坊的设立不能全部配置到靠近敌人的地方,后方也是必须要有的。
到了这里之后,跟过来的数千隶属于马家作坊匠人在高芊芊和李岫的安排之下,留下了两千余人,与先期到这里的工匠们汇合,准备正式在这里开始制造军械。
剩余的工匠们则是继续跟着马璘的大军,沿着那密水向下游而去,不久之后便到了原来的安国都城捕喝,亦即后世的名称布哈拉。
捕喝乃是安西军在葱岭以西真正的中心,方文本等人主要就是在这里处理各种事物。这里的马家作坊亦是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建设,同样是分布在那密水两岸,先期到这里的工匠更多,有些东西已经开始生产。
这次带来的工匠们到了这里之后,也就不再往前走了。剩余的所有设备,亦是留在了这里。事情要一步一步来,暂时就准备在葱山以西设置这两座军械作坊,至于更远的地方,那要等到这次把波斯故地全部纳入囊中之后再说。
李岫大匠亦是留在了这里,负责捕喝城马家作坊的事宜。安西军海军需要的大炮,便是要在这里正式开始铸造。(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