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76 第一百零三章 神兵天降
- 177 第一百零四章 光复蕲黄
- 178 第一百零五章 鄂州恶战
- 179 第一百零六章 喋血江汉
- 180 第一百零七章 战略对话(1)
- 181 第一百零七章 战略对话(2)
- 182 第一百零九章 援助非洲
- 183 第一百一十章 不期而遇
- 184 第一百一十一章 医学奇才
- 185 第一百一十二章 妇女权益
- 186 第一百一十三章 钓鱼城之战
- 187 第一百一十四章 御驾亲征
- 188 第一百一十五章 远洋舰队
- 189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洋宾服(1)
- 190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洋宾服(2)
- 191 第一百一十七章 攻打剑门关
- 192 第一百一十八章 郭侃之谋
- 193 第一百一十九章 驾临剑阁
- 194 第一百二十章 成都战役(1)
- 195 第一百二十章 成都战役(2)
- 196 第一百二十一章 惩汉奸诏
- 197 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进北上
- 198 第一百二十三章 伏兵四起
- 199 第一百二十四章 博尔忽入伏
- 200 第一百二十五章 围歼博尔忽(1)
- 201 第一百二十五章 围歼博尔忽(2)
- 202 第一百二十五章 围歼博尔忽(3)
- 203 第一百二十六章 郭侃受命
- 204 第一百二十七章 奇袭略阳
- 205 第一百二十八章 戏法夺城
- 206 第一百二十九章 奇计破城
- 207 第一百三十章 郭侃入关
- 208 第一百三十一章 和尚原誓师
- 209 第一百三十二章 渭水轶事
- 210 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隽遇刺
- 211 第一百三十四章 再战郭侃
- 212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破郭侃(上)
- 213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破郭侃(下)
- 214 第一百三十七章 清风子的手段
- 215 第一百三十八章 关中一道
- 216 第一百三十九章 重拾民心
- 217 第一百四十章 关中父老
- 218 第一百四十一章 屠城惨剧
- 219 第一百四十二章 血洗函谷关
- 220 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债血偿
- 221 第一百四十四章 复仇火焰
- 222 第一百四十五章 以血止血
- 223 第一百四十六章 洛阳流血夜
- 224 第一百四十七章 元太子真金
- 225 第一百四十八章 舌战真金
- 226 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伐序曲
- 227 第一百五十章 暴虐兽行
- 228 第一百五十一章 威振异域
- 229 第一百五十二章 悲惨人生
- 230 第一百五十三章 李隽的难题
- 231 第一百五十四章 巧妙应对
- 232 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战伏牛山
- 233 第一百五十六章 伏兵四起
- 234 第一百五十七章 忽必烈的反应
- 235 第一百五十八章 舌战忽必烈
- 236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临安新貌
- 237 第一百六十章 新事新气象(上)
- 238 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事新气象(下)
- 239 第一百六十二章 会师昆明
- 240 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式装备(上)
- 241 第一百六十四章 新式武器(下)
- 242 第一百六十五章 乱臣贼子
- 243 第一百六十六章 战争措施(上)
- 244 第一百六十七章 战争措施(中)
- 245 第一百六十八章 战争措施(下)
- 246 第一百六十九章 生财之道
- 247 第一百七十章 议和(上)
- 248 第一百七十一章 议和(下)
- 249 第一百七十二章 汉奸的末日
- 250 第一百七十三章 亡国之君
- 251 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津登陆战(上)
- 252 第一百七十五章 天津登陆战(下)
- 253 第一百七十六章 意料之外
- 254 第一百七十七章 地底之谜
- 255 第一百七十八章 突破
- 256 第一百七十九章 贼船
- 257 第一百八十章 细菌战
- 258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都风云(上)
- 259 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都风云(下)
- 260 第一百八十三章 忽必烈的计谋
- 261 第一百八十四章 皇城激战
- 262 第一百八十五章 十万火急
- 263 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都血战
- 264 第一百八十七章 忽必烈震怒
- 265 第一百八十八章 壮怀激烈
- 266 第一百八十九章 针锋相对
- 267 第一百九十章 新战术体系
- 268 第一百九十一章 闪电战
- 269 第一百九十二章 埃及苏丹
- 270 第一百九十三章 誓师北伐
- 271 第一百九十四章 揭竿而起
- 272 第一百九十五章 异军突起
- 273 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烧砀山
- 274 第一百九十七章 各出奇谋
- 275 第一百九十八章 挥师洛阳
- 276 第一百九十九章 变生肘腋
- 277 第二百章 残暴的旭烈兀
- 278 第二百零一章 阿鼻地狱
- 279 第二百零二章 黄河上的较量
- 280 第二百零三章 危机重重
- 281 第二百零四章 雇佣军
- 282 第二百零五章 东线围歼战
- 283 第二百零六章 旭烈兀受挫
- 284 第二百零七章 难解玄机
- 285 第二百零八章 狡猾似狐
- 286 第二百零九章 连环巧计
- 287 第二百十章 直捣汴京
- 288 第二百十一章 大获全胜
- 289 第二百十二章 再接再励
- 290 第二百十三章 郭侃的末日
- 291 第二百十四章 会师汴京
- 292 第二百十五章 王师已定中原
- 293 第二百十六章 无处可逃
- 294 第二百十七章 合围汴京
- 295 第二百十八章 光复汴京(上)
- 296 第二百十九章 光复汴京(中)
- 297 第二百二十章 光复汴京(下)(1)
- 298 第二百二十一章 光复汴京(下)(2)
- 299 第二百二十二章 围歼旭烈兀(上)
- 300 第二百二十三章 围歼旭烈兀(中)
- 301 第二百二十四章 围歼旭烈兀(下)(1)
- 302 第二百二十五章 围歼旭烈兀(下)(2)
- 303 第二百二十六章 处决旭烈兀
- 304 第二百二十七章 出兵东瀛
- 305 第二百二十八章 郭侃之死
- 306 第二百二十九章 直奔日本
- 307 第二百三十章 渡河准备
- 308 第二百三十一章 北伐燕云
- 309 第二百三十二章 渡河之战
- 310 第二百三十三章 首战日本
- 311 第二百三十四章 威震东洋
- 312 第二百三十五章 神奇的进军
- 313 第二百三十六章 第二战场
- 314 第二百三十七章 忽必烈的末日
- 315 第二百三十八章 光复大都
- 316 第二百三十九章 忽必烈之死
- 317 第二百四十章 一统华夏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一十三章 钓鱼城之战
第一百一十三章 钓鱼城之战
第一百一十三章 钓鱼城之战
钓鱼山地处现在的四川合川县东五公里,海拔三百米,奇峰耸立,山势险要,处在嘉陵江、渠江和涪江的交汇处,三面环水,壁垒悬江,是极其重要的战略咽喉所在,是重庆北面的重要屏障。
挫败蒙古人攻占四川,顺江东进攻打长江中下游战略计划的一代名将余玠采纳冉生之策把合州县城从旧城迁到钓山顶,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城高数丈,为了更好地控制江面,在南北两处修建了延至江中的一字城墙。
城内有池塘十三个,水井九十二个,水源充足。再加上有可耕之地,可以自给自足,是一座坚不可破的坚城。事实也证明,这的确是一座不可攻破的要塞。
说起钓鱼城,朋友们自然就会想到在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有名的战役,钓鱼城之战在历史上大名鼎鼎,中国军事博物馆古代战争馆特意制作了钓鱼城之战的沙盘模型,可见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有大。
正是由于钓鱼城之战的胜利,使得蒙古人沿江东下的战略遭到失败,这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意义,更重要的是蒙古当时的可汗,忽必烈的兄长蒙哥就是死于此城之下
此战于宋军来说,实是天大之喜。在当时南宋少有胜仗的情况下打了这么大一个胜仗不说,还把蒙哥给打死了,无异于天大之喜,宋理宗也是龙颜大悦,下令嘉奖当时的守奖王坚,宋军着着实实出了一口好气
蒙哥一死,忽必烈赶回漠北继承汗位,花了不少时间恐固自己的汗位,这给南宋一线生机,要是南宋抓住这难得的宝贵机会加强江防,调整部署,也不会有蒙古大军兵临临安之事发生,也就不会有李隽大叫“银子真是难弄啊”的感叹了。
由于贾似道当道,谢道清辩事不明,使得这一难得的机会根本就没有对南宋发生任何积极的影响,白白错失了宝贵的机会。
张珏抽调川中兵力赶赴江南之后,钓鱼城自然是遭到蒙古军的猛攻,叛徒王立开城投降了蒙古人,现在钓鱼城的守将是蒙古的名将纽璘。说起纽璘,这也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是蒙哥时期的名将,与术速忽里一样跟随蒙哥进攻四川,攻陷成都,立下汗马功劳。忽必烈继位后,把与蒙哥征战四川的一帮子人留在了四川,因为他们熟悉四川的情况。
宋军要想北进到剑阁,实现攻打剑阁调动汉中关中之地蒙古军队的目的,钓鱼城必须要打下来,原因不用说都明白,这是一个无法逾越的咽喉所在,不打不行。
纽璘站在城头上以惊奇之极的眼神打量着源源不断开来的宋军,他之所以惊奇是因为现在的宋军与以前大不相同。他和张珏交手多年,知道四川军队能征善战,但是装备不够好,士卒劳顿,人数就不用说了更少,象现在这样漫山遍野都是宋军在他的记忆中还是第一次。他初步估计了一下,宋军不下六万之众。
这且不说,现在宋军的装备极其精良,盔明甲亮,刀枪如林,在日光照射下寒光闪闪。这已经够惊人的了,更让他吃惊的是宋军士卒人人有求战之意,人人有必死之心,可以说人如龙,马如虎,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虎狼之师。
在纽璘的记忆中,这样的精神风貌是存在的,那是存在于蒙古军队中,宋军虽有钓鱼城之战的胜利也是没有这样的精神与意志,实在是让人刮目相看。
宋军的阵势列得严密厚重,牢不可破,纽璘这个名将也是不住点头,暗赞不已。就在纽璘感叹之际,宋军中驰出三员大将,正是张珏,柳河子和郑静和三人。
按理说,攻打钓鱼城有柳河子一人足矣,张珏和郑静和不用来,他们之所以赶到这里参与此战,不是因为他们想出风头,而是来凭吊,凭吊当年的钓鱼城之战的胜利。蒙哥死于此城之下,他们要是不来那是不会甘心的,会觉得遗憾,才赶了来。
看着熟悉的城墙,想起自己当年与王坚一起坚守此城的情景,张珏真的是百感交集。在他的眼前,浮现出一个英雄熟悉的脸庞,那就是当年取得钓鱼城之战的名将王坚,宋军正是在他的指挥下坚守五个月,打退了蒙古人无数次进攻,还把蒙哥打死在这里,取得一个天大的胜利。
可惜的是,城池依旧,名将已逝,这员名将已经泉下作古了。想起与他一起征战的岁月,张珏激动万分,哽咽道:“王将军,王将军,你要是还在人世,今日必是你大展宏图的良机,可惜天不假年,让英雄早逝,实是让人痛惜。”
他这话极是有理,李隽现在是举贤任能,良才得用,南宋实力蒸蒸日上,一日好甚一日,北伐之事已经是铁板上钉钉的事情,要是王坚这样的名将,这样的英雄还在话,不用说自然是象高达一样给重用。
那么,以他的才干,自然会谱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在当年的钓鱼城之战中,王坚是主将,张珏是他的副手,两人携手抗战,九死一生,而如今,一个泉下作古,一个仍在为大宋朝的复兴征战不休,建功立业,不要说是张珏这个性情中人就是换作任何人也是激动难已。
心神激荡之下,张珏再也控制不住,一下从马上跌下来,趴在地上呜呜地哭起来道:“王将军!”
这次准备攻打钓鱼城的宋军中就有不少当年参与钓鱼城之战的士卒,或者是他们的亲朋好友,早就对当年一战熟之于胸,对王坚这位名将很是佩服,听了张珏的呼喊,也是忍不住哭泣起来:“王将军!呜呜!”
当年钓鱼城一战曾经传遍天下,成为传奇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王坚之名早就为人耳熟能详。没有参与当年一战的宋军士卒也是熟知他的大名,感佩他的英雄事迹,今日来到他当年血战的地方,感慨万端,张珏他们一哭,也是激动难已,跟着哭泣起来。
柳河子和郑静和也是跟着抹眼泪。
一时间,钓鱼城外一片哭声,悲哀之情感人肺腑,就是用光千言万语也是无法说得清。
叛徒王立认为宋军哭泣,有损士气,是进攻的好机会,马上向纽璘献计道:“大帅,张珏士气低落,正是进攻的良机,此千载难逢之机,还请大帅不要错过,马上出城决战,可以一战而胜。”
听了他的话,纽璘真想抽他两个耳括子,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什么话也没有说,因为他想到了四个字“哀兵必胜”。纽璘不愧是名将,他以敏锐的眼光发现宋军虽是在哭泣,士气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心中升起一股怨愤之气,这怨愤之气当然是因为王坚之故。宋军的士气本来就高昂,再有这股怨气,那么一旦开打,个个会舍生忘死,奋不顾身,他要是真如王立所言出城去求战的话,无异自己撞刀口,不恨死不识时务的王立才怪。
纽璘的想法很快就得到验证,张珏猛地一下从地上蹦起来,抹抹眼泪,大声问士卒道:“大宋朝的勇士们:你们为什么哭泣?”
“王坚将军!”士卒一起高喊着这个英雄的名字。
张珏右手一握拳,用力一挥,道:“你们知道王坚将军的英雄事迹吗?”
“知道!”士卒以知道这位英雄的光辉事迹而自豪,眼睛都在放光。
“就是在这里,大宋朝打了一个大胜仗!蒙哥鞑子就死于此城之下!”张珏很是兴奋地说起当年的得意事,问道:“这都是谁的功劳?”
从历史角度来看,要打败一支军队容易,要打死一个优秀的统帅就困难多了,那需要好运气。要打死一个国家的君主那就更难了,可以说比登天还要难上一万倍。而蒙哥恰恰就死在这里,对于少有胜仗的南宋来说,这个消息实在是太好了,就是用光所有的言词来形容也不过。
这一战不仅宋理宗高兴,就是南宋老百姓也是高兴不已,觉得扬眉吐气,很是振奋人心。
士卒的血液开始沸腾了,大吼道:“王坚将军!”
“对!”张珏深表赞同,道:“我当年与王坚将军一道在这里抗战,我亲眼见证了蒙哥鞑子在这里死去的一幕。今天,王坚将军镌刻大宋英雄事迹的地方将会再次辉煌!我们的热血,我们的豪情都将在这里得到补偿!用鞑子的鲜血来回报大宋朝勇士们的热血!用鞑子的头颅来报偿我们的万丈豪情!”
士卒本就给王坚的英雄事迹所激励,再给他这么一鼓劲,那还得了,人人眼里射出仇恨之光,好象看见食物的野兽之光一样贪婪,随时会把人吞噬。
冲天的怨气,漫天的杀气一下子笼罩在钓鱼城这座名城上空!
怨气、杀气汇成一声惊天动地的怒吼:“杀光鞑子!”
听了这震耳欲聋的怒吼声,纽璘心里想到一句话“沉睡的狮子醒了!”在这一刻,他还想到一句话,那就是“此一时,彼一时!”
叛徒王立方才明白为什么纽璘刚才瞪他的眼神是那样的凶狠,原来他是遇到了他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一头雄狮。
今天这一战还没有打响,宋军已经在气势完全压倒了蒙古军队,结局是未打先定。
张珏飞身上马,飞驰到火炮旁,一下跳下马,跳到火炮旁,指着城头上的王立,道:“看见没有,就是这个叛徒,是他出卖了王坚将军镇守过的钓鱼城。给我瞄准了,把这叛徒给我炸死。要狠狠地炸,炸他个尸骨无存。”
这话说得怨毒狠辣之极,可见他心中对这个叛徒有多么的怨恨。王立是张珏的部下,张珏驰援江南时,把如此重任负托给他,他却投降了蒙古人,要张珏不恨他都不行。
“遵令!”炮手也是来劲,忙着把炮弹装进炮膛,调整位置。
张珏仍嫌不够,道:“多点,全部对准这叛徒,给我狠狠地打。”他一声命令,炮手马上执行,调到这里的数十门火炮全部对准了王立。
“打!”张珏只说了一个字,然而这一个字的力量却是让人难以想象的,跟着就是数十门火炮齐发,数十发炮弹拖着长长的尾巴,划着美妙的抛物线向城头飞去。
王立这个叛徒根本就不知道大祸临头,等他发觉不妙时已是一片热浪扑面而来,很快就吞噬了他。留给这个叛徒最后的记忆就是这热浪拂体的感觉真是美妙,一种飞的感觉让他很是舒畅,舒畅过后的感触就是肢离破碎,一个完整的身体给撕裂成无数块。
纽璘能够打下钓鱼城是沾了王立的光,要不是王立投降,还不知道他能不能打下这座英雄的城池。现在,他再一次享受到了王立带给他的光荣,那就是飞起来,砸在地上,当他发觉疼痛的时候,左臂和左腿已经和他说再见了,如泉涌的血水喷射出来,溅得到处都是。
“快,一定要守住城池!”纽璘对飞奔而来的亲兵说完最后一句完,头一歪,就此追随蒙哥可汗于钓鱼城下去也!
就在火炮发威的同时,停泊在江面上的舰队也发威了,无敌战舰上的炮火密集得好象冰雹,对着城头倾泄。
在舰炮和陆地火炮的轮番轰击下,城头上的蒙古军队死伤不计其数,血肉横飞,肢离破碎,没有一个能在如此密集的炮火下生存的人,也没有一具完好的尸体,要是那时有魔幻小时的话,蒙古人肯会说那是恶魔魔法造成的结果。
轰隆一声巨响,钓鱼城这座坚城垮塌了一大块,一个巨大的缺口出现了。
这座英雄的城池没有给蒙古人攻下,反倒是给自己人打下,这是叛徒之罪也!
望着这个缺口,张珏想想当年自己与王坚一道坚守这座城池的岁月,那是何等的艰难。虽然艰难,但是凭着他们的才智和广大军民的支持,无数次打退了蒙古人的进攻,这座坚固的城市成了不落的神话,创下了打死蒙哥的光辉业绩。而今,攻打这座自己坚守过的城池的人却是自己,上天何其作弄人!张珏的血液一下子沸腾起来,猛地拔出宝刀,大吼一声:“勇士们,冲啊!杀光鞑子!告慰王坚将军在天之灵!”
一双虎目突然之间充血,成了血红色,一下蹿了出去,对着缺口冲了过去。
“杀光鞑子!告慰王坚将军在天之灵!”士卒们呐喊着,跟着张珏冲进城去。他们的眼睛和张珏一样,充血了,好象一个血球。
从张珏和士卒的怨气中,柳河子和郑静和已经预知蒙古士卒的下场,不用说自然是幸存者廖廖。二人虽是不愿杀戮太重,当此情势也是无可如何,对望一眼,微一点头,各自带着一队兵冲进城去。
“有没有没断气的,好好找找,不要放过一个。”柳河子大声下令。
一个军卒一脚踢在一个蒙古军卒身上,这个蒙古军卒哼了一声,宋军士卒马上道:“报告,这里发现一个没死的。”
柳河子大步走了过来,看了一眼,果然这个倒在血泊中的蒙古士卒还在抽搐,没有断气。对士卒道:“你处理一下。”右手向下一斩,转身离去。
士卒会意,骂道:“你这臭鞑子,看你还不敢来侵犯我大宋疆土。”一刀捅下去,一篷血花闪现,还有一声惨叫响起。
蒙哥当年率军进攻四川,身死钓鱼城下,钓鱼城成了蒙古人的一个忌讳,纽璘拿下这座城池后着实高兴了好一阵子。象这样的城池要是给拿下来了,自然是奇功一件,要他不高兴都不行,忽必烈得报之后,也是开心万分。
没想到,时间没隔多久,钓鱼城再次成了蒙古军队的恶梦,“钓鱼城”又一次成了一个犯忌的名字。当宋军在李隽指挥下大举伐,节节胜利,蒙古军队一败再败之际,忽必烈在一次军事会议上非常动情地说“坚守钓鱼城的大元军队全部战死。纽璘部是我大元军人的好榜样,千古楷模,将军们,你们应该要有纽璘那样的勇气,与城池同存共亡。”
钓鱼城一字城墙上站满了不计其数的人,有老百姓,也有宋军士卒。
张珏,柳河子和郑静和三人站在最前列。三个对望一眼,微一点头,揭起红绸,露出一块石碑,石碑上写的是:“王坚将军败鞑子于此处!”
这一字城墙在当年钓鱼城一战中曾经给蒙古人攻陷,正是王坚组织起一批勇士,亲冒矢石,血染征衣一场恶战又夺回来。
因而,这一字城墙是悼念王坚将军以及他统领的英雄部队的最好地方!
钓鱼山地处现在的四川合川县东五公里,海拔三百米,奇峰耸立,山势险要,处在嘉陵江、渠江和涪江的交汇处,三面环水,壁垒悬江,是极其重要的战略咽喉所在,是重庆北面的重要屏障。
挫败蒙古人攻占四川,顺江东进攻打长江中下游战略计划的一代名将余玠采纳冉生之策把合州县城从旧城迁到钓山顶,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城高数丈,为了更好地控制江面,在南北两处修建了延至江中的一字城墙。
城内有池塘十三个,水井九十二个,水源充足。再加上有可耕之地,可以自给自足,是一座坚不可破的坚城。事实也证明,这的确是一座不可攻破的要塞。
说起钓鱼城,朋友们自然就会想到在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有名的战役,钓鱼城之战在历史上大名鼎鼎,中国军事博物馆古代战争馆特意制作了钓鱼城之战的沙盘模型,可见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有大。
正是由于钓鱼城之战的胜利,使得蒙古人沿江东下的战略遭到失败,这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意义,更重要的是蒙古当时的可汗,忽必烈的兄长蒙哥就是死于此城之下
此战于宋军来说,实是天大之喜。在当时南宋少有胜仗的情况下打了这么大一个胜仗不说,还把蒙哥给打死了,无异于天大之喜,宋理宗也是龙颜大悦,下令嘉奖当时的守奖王坚,宋军着着实实出了一口好气
蒙哥一死,忽必烈赶回漠北继承汗位,花了不少时间恐固自己的汗位,这给南宋一线生机,要是南宋抓住这难得的宝贵机会加强江防,调整部署,也不会有蒙古大军兵临临安之事发生,也就不会有李隽大叫“银子真是难弄啊”的感叹了。
由于贾似道当道,谢道清辩事不明,使得这一难得的机会根本就没有对南宋发生任何积极的影响,白白错失了宝贵的机会。
张珏抽调川中兵力赶赴江南之后,钓鱼城自然是遭到蒙古军的猛攻,叛徒王立开城投降了蒙古人,现在钓鱼城的守将是蒙古的名将纽璘。说起纽璘,这也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是蒙哥时期的名将,与术速忽里一样跟随蒙哥进攻四川,攻陷成都,立下汗马功劳。忽必烈继位后,把与蒙哥征战四川的一帮子人留在了四川,因为他们熟悉四川的情况。
宋军要想北进到剑阁,实现攻打剑阁调动汉中关中之地蒙古军队的目的,钓鱼城必须要打下来,原因不用说都明白,这是一个无法逾越的咽喉所在,不打不行。
纽璘站在城头上以惊奇之极的眼神打量着源源不断开来的宋军,他之所以惊奇是因为现在的宋军与以前大不相同。他和张珏交手多年,知道四川军队能征善战,但是装备不够好,士卒劳顿,人数就不用说了更少,象现在这样漫山遍野都是宋军在他的记忆中还是第一次。他初步估计了一下,宋军不下六万之众。
这且不说,现在宋军的装备极其精良,盔明甲亮,刀枪如林,在日光照射下寒光闪闪。这已经够惊人的了,更让他吃惊的是宋军士卒人人有求战之意,人人有必死之心,可以说人如龙,马如虎,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虎狼之师。
在纽璘的记忆中,这样的精神风貌是存在的,那是存在于蒙古军队中,宋军虽有钓鱼城之战的胜利也是没有这样的精神与意志,实在是让人刮目相看。
宋军的阵势列得严密厚重,牢不可破,纽璘这个名将也是不住点头,暗赞不已。就在纽璘感叹之际,宋军中驰出三员大将,正是张珏,柳河子和郑静和三人。
按理说,攻打钓鱼城有柳河子一人足矣,张珏和郑静和不用来,他们之所以赶到这里参与此战,不是因为他们想出风头,而是来凭吊,凭吊当年的钓鱼城之战的胜利。蒙哥死于此城之下,他们要是不来那是不会甘心的,会觉得遗憾,才赶了来。
看着熟悉的城墙,想起自己当年与王坚一起坚守此城的情景,张珏真的是百感交集。在他的眼前,浮现出一个英雄熟悉的脸庞,那就是当年取得钓鱼城之战的名将王坚,宋军正是在他的指挥下坚守五个月,打退了蒙古人无数次进攻,还把蒙哥打死在这里,取得一个天大的胜利。
可惜的是,城池依旧,名将已逝,这员名将已经泉下作古了。想起与他一起征战的岁月,张珏激动万分,哽咽道:“王将军,王将军,你要是还在人世,今日必是你大展宏图的良机,可惜天不假年,让英雄早逝,实是让人痛惜。”
他这话极是有理,李隽现在是举贤任能,良才得用,南宋实力蒸蒸日上,一日好甚一日,北伐之事已经是铁板上钉钉的事情,要是王坚这样的名将,这样的英雄还在话,不用说自然是象高达一样给重用。
那么,以他的才干,自然会谱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在当年的钓鱼城之战中,王坚是主将,张珏是他的副手,两人携手抗战,九死一生,而如今,一个泉下作古,一个仍在为大宋朝的复兴征战不休,建功立业,不要说是张珏这个性情中人就是换作任何人也是激动难已。
心神激荡之下,张珏再也控制不住,一下从马上跌下来,趴在地上呜呜地哭起来道:“王将军!”
这次准备攻打钓鱼城的宋军中就有不少当年参与钓鱼城之战的士卒,或者是他们的亲朋好友,早就对当年一战熟之于胸,对王坚这位名将很是佩服,听了张珏的呼喊,也是忍不住哭泣起来:“王将军!呜呜!”
当年钓鱼城一战曾经传遍天下,成为传奇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王坚之名早就为人耳熟能详。没有参与当年一战的宋军士卒也是熟知他的大名,感佩他的英雄事迹,今日来到他当年血战的地方,感慨万端,张珏他们一哭,也是激动难已,跟着哭泣起来。
柳河子和郑静和也是跟着抹眼泪。
一时间,钓鱼城外一片哭声,悲哀之情感人肺腑,就是用光千言万语也是无法说得清。
叛徒王立认为宋军哭泣,有损士气,是进攻的好机会,马上向纽璘献计道:“大帅,张珏士气低落,正是进攻的良机,此千载难逢之机,还请大帅不要错过,马上出城决战,可以一战而胜。”
听了他的话,纽璘真想抽他两个耳括子,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什么话也没有说,因为他想到了四个字“哀兵必胜”。纽璘不愧是名将,他以敏锐的眼光发现宋军虽是在哭泣,士气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心中升起一股怨愤之气,这怨愤之气当然是因为王坚之故。宋军的士气本来就高昂,再有这股怨气,那么一旦开打,个个会舍生忘死,奋不顾身,他要是真如王立所言出城去求战的话,无异自己撞刀口,不恨死不识时务的王立才怪。
纽璘的想法很快就得到验证,张珏猛地一下从地上蹦起来,抹抹眼泪,大声问士卒道:“大宋朝的勇士们:你们为什么哭泣?”
“王坚将军!”士卒一起高喊着这个英雄的名字。
张珏右手一握拳,用力一挥,道:“你们知道王坚将军的英雄事迹吗?”
“知道!”士卒以知道这位英雄的光辉事迹而自豪,眼睛都在放光。
“就是在这里,大宋朝打了一个大胜仗!蒙哥鞑子就死于此城之下!”张珏很是兴奋地说起当年的得意事,问道:“这都是谁的功劳?”
从历史角度来看,要打败一支军队容易,要打死一个优秀的统帅就困难多了,那需要好运气。要打死一个国家的君主那就更难了,可以说比登天还要难上一万倍。而蒙哥恰恰就死在这里,对于少有胜仗的南宋来说,这个消息实在是太好了,就是用光所有的言词来形容也不过。
这一战不仅宋理宗高兴,就是南宋老百姓也是高兴不已,觉得扬眉吐气,很是振奋人心。
士卒的血液开始沸腾了,大吼道:“王坚将军!”
“对!”张珏深表赞同,道:“我当年与王坚将军一道在这里抗战,我亲眼见证了蒙哥鞑子在这里死去的一幕。今天,王坚将军镌刻大宋英雄事迹的地方将会再次辉煌!我们的热血,我们的豪情都将在这里得到补偿!用鞑子的鲜血来回报大宋朝勇士们的热血!用鞑子的头颅来报偿我们的万丈豪情!”
士卒本就给王坚的英雄事迹所激励,再给他这么一鼓劲,那还得了,人人眼里射出仇恨之光,好象看见食物的野兽之光一样贪婪,随时会把人吞噬。
冲天的怨气,漫天的杀气一下子笼罩在钓鱼城这座名城上空!
怨气、杀气汇成一声惊天动地的怒吼:“杀光鞑子!”
听了这震耳欲聋的怒吼声,纽璘心里想到一句话“沉睡的狮子醒了!”在这一刻,他还想到一句话,那就是“此一时,彼一时!”
叛徒王立方才明白为什么纽璘刚才瞪他的眼神是那样的凶狠,原来他是遇到了他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一头雄狮。
今天这一战还没有打响,宋军已经在气势完全压倒了蒙古军队,结局是未打先定。
张珏飞身上马,飞驰到火炮旁,一下跳下马,跳到火炮旁,指着城头上的王立,道:“看见没有,就是这个叛徒,是他出卖了王坚将军镇守过的钓鱼城。给我瞄准了,把这叛徒给我炸死。要狠狠地炸,炸他个尸骨无存。”
这话说得怨毒狠辣之极,可见他心中对这个叛徒有多么的怨恨。王立是张珏的部下,张珏驰援江南时,把如此重任负托给他,他却投降了蒙古人,要张珏不恨他都不行。
“遵令!”炮手也是来劲,忙着把炮弹装进炮膛,调整位置。
张珏仍嫌不够,道:“多点,全部对准这叛徒,给我狠狠地打。”他一声命令,炮手马上执行,调到这里的数十门火炮全部对准了王立。
“打!”张珏只说了一个字,然而这一个字的力量却是让人难以想象的,跟着就是数十门火炮齐发,数十发炮弹拖着长长的尾巴,划着美妙的抛物线向城头飞去。
王立这个叛徒根本就不知道大祸临头,等他发觉不妙时已是一片热浪扑面而来,很快就吞噬了他。留给这个叛徒最后的记忆就是这热浪拂体的感觉真是美妙,一种飞的感觉让他很是舒畅,舒畅过后的感触就是肢离破碎,一个完整的身体给撕裂成无数块。
纽璘能够打下钓鱼城是沾了王立的光,要不是王立投降,还不知道他能不能打下这座英雄的城池。现在,他再一次享受到了王立带给他的光荣,那就是飞起来,砸在地上,当他发觉疼痛的时候,左臂和左腿已经和他说再见了,如泉涌的血水喷射出来,溅得到处都是。
“快,一定要守住城池!”纽璘对飞奔而来的亲兵说完最后一句完,头一歪,就此追随蒙哥可汗于钓鱼城下去也!
就在火炮发威的同时,停泊在江面上的舰队也发威了,无敌战舰上的炮火密集得好象冰雹,对着城头倾泄。
在舰炮和陆地火炮的轮番轰击下,城头上的蒙古军队死伤不计其数,血肉横飞,肢离破碎,没有一个能在如此密集的炮火下生存的人,也没有一具完好的尸体,要是那时有魔幻小时的话,蒙古人肯会说那是恶魔魔法造成的结果。
轰隆一声巨响,钓鱼城这座坚城垮塌了一大块,一个巨大的缺口出现了。
这座英雄的城池没有给蒙古人攻下,反倒是给自己人打下,这是叛徒之罪也!
望着这个缺口,张珏想想当年自己与王坚一道坚守这座城池的岁月,那是何等的艰难。虽然艰难,但是凭着他们的才智和广大军民的支持,无数次打退了蒙古人的进攻,这座坚固的城市成了不落的神话,创下了打死蒙哥的光辉业绩。而今,攻打这座自己坚守过的城池的人却是自己,上天何其作弄人!张珏的血液一下子沸腾起来,猛地拔出宝刀,大吼一声:“勇士们,冲啊!杀光鞑子!告慰王坚将军在天之灵!”
一双虎目突然之间充血,成了血红色,一下蹿了出去,对着缺口冲了过去。
“杀光鞑子!告慰王坚将军在天之灵!”士卒们呐喊着,跟着张珏冲进城去。他们的眼睛和张珏一样,充血了,好象一个血球。
从张珏和士卒的怨气中,柳河子和郑静和已经预知蒙古士卒的下场,不用说自然是幸存者廖廖。二人虽是不愿杀戮太重,当此情势也是无可如何,对望一眼,微一点头,各自带着一队兵冲进城去。
“有没有没断气的,好好找找,不要放过一个。”柳河子大声下令。
一个军卒一脚踢在一个蒙古军卒身上,这个蒙古军卒哼了一声,宋军士卒马上道:“报告,这里发现一个没死的。”
柳河子大步走了过来,看了一眼,果然这个倒在血泊中的蒙古士卒还在抽搐,没有断气。对士卒道:“你处理一下。”右手向下一斩,转身离去。
士卒会意,骂道:“你这臭鞑子,看你还不敢来侵犯我大宋疆土。”一刀捅下去,一篷血花闪现,还有一声惨叫响起。
蒙哥当年率军进攻四川,身死钓鱼城下,钓鱼城成了蒙古人的一个忌讳,纽璘拿下这座城池后着实高兴了好一阵子。象这样的城池要是给拿下来了,自然是奇功一件,要他不高兴都不行,忽必烈得报之后,也是开心万分。
没想到,时间没隔多久,钓鱼城再次成了蒙古军队的恶梦,“钓鱼城”又一次成了一个犯忌的名字。当宋军在李隽指挥下大举伐,节节胜利,蒙古军队一败再败之际,忽必烈在一次军事会议上非常动情地说“坚守钓鱼城的大元军队全部战死。纽璘部是我大元军人的好榜样,千古楷模,将军们,你们应该要有纽璘那样的勇气,与城池同存共亡。”
钓鱼城一字城墙上站满了不计其数的人,有老百姓,也有宋军士卒。
张珏,柳河子和郑静和三人站在最前列。三个对望一眼,微一点头,揭起红绸,露出一块石碑,石碑上写的是:“王坚将军败鞑子于此处!”
这一字城墙在当年钓鱼城一战中曾经给蒙古人攻陷,正是王坚组织起一批勇士,亲冒矢石,血染征衣一场恶战又夺回来。
因而,这一字城墙是悼念王坚将军以及他统领的英雄部队的最好地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