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8 第048章 蔬菜育种
- 49 第049章 超级蔬菜
- 50 第050章 渐变玫瑰
- 51 第051章 推销
- 52 第052章 完美品相
- 53 第053章 大言不惭
- 54 第054章 名字倒过来写
- 55 第055章 送上门的宝
- 56 第056章 成交【求推荐票!】
- 57 第057章 扩大规模
- 58 第058章 授人以渔
- 59 第059章 跑都跑不掉【求推荐】
- 60 第060章 宰大户
- 61 第061章 有朋自远方来
- 62 第062章 捉弄
- 63 第063章 老同学的情谊
- 64 第064章 文浩同学是暴发户
- 65 第065章 厂房里的自制火锅(上)
- 66 第066章 厂房里的自制火锅(下)
- 67 第067章 三个月专有期
- 68 第068章 输赢各一半
- 69 第069章 厚颜无耻
- 70 第070章 兵来将挡
- 71 第071章 酒池肉林
- 72 第072章 三个找死的!
- 73 第073章 下马威
- 74 第074章 机会来了
- 75 第075章 交货
- 76 第076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
- 77 第077章 送别
- 78 第078章 单独进山
- 79 第079章 红豆杉
- 80 第80章 品种改良
- 81 第081章 天禾
- 82 第82章 进一步合作
- 83 第083章 签约
- 84 第084章 组建保安队
- 85 第085章 装备采购
- 86 第086章 热闹
- 87 第087章 胡婧的理论
- 88 第088章 战略合作伙伴
- 89 第089章 预先投资
- 90 第090章 一箭三雕
- 91 第091章 寻找突破口
- 92 第091章 施压
- 93 第092章 寻找突破口
- 94 第093章 极度重视
- 95 第094章 贵人相助
- 96 第095章 带队考察
- 97 第096章 锦上添花
- 98 第097章 收保护费的
- 99 第098章 借刀杀人
- 100 第099章 巨大的代价
- 101 第100章 约定
- 102 第101章 神经病
- 103 第102章 好事接二连三
- 104 第103章 海外置地
- 105 第104章 故友的困境
- 106 第105章 陈文浩的解决办法
- 107 第106章 允儿驾到
- 108 第107章 卢卡与大将军
- 109 第108章 凭什么
- 110 第109章 扩建构想
- 111 第110章 上门谈生意
- 112 (4726)第111章 痴人说梦
- 113 第112章 陈文浩的“锁”
- 114 第113章 赤铜鼎
- 115 第114章 微观世界
- 116 第115章 乳酸菌
- 117 第116章 拜会
- 118 第117章 常书记?
- 119 第118章 我包圆了
- 120 (4726)第119章 胡婧的不满
- 121 第120章 情商太低
- 122 第121章 成精了
- 123 第122章 土地合作
- 124 第123章 建厂
- 125 第124章 巧了
- 126 第125章 石斛的神奇疗效
- 127 第126章 投桃报李
- 128 第127章 试水
- 129 第128章 除夕
- 130 target=_blank第128章 除夕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058章 授人以渔
第058章 授人以渔
连夜赶路,抵达临山村的时候,天还没有亮,陈文浩在自己的厂房内洗了个澡,将所有的生命之力都灌输到水塔内的储水之中,搞定这一切,天色已经开始放亮。
临山村的村民们大多数还过着日出起床、日落入睡的好习惯,清晨鸡鸣三遍,不少村民就已经开始起床准备早饭,六点钟时,陈文浩就来到张二狗家里,张二狗刚给爸妈做好早饭,见陈文浩来了,便邀请陈文浩道:“陈哥,你这是刚回来?早晨还没吃呢吧?一起吃点!”
“不了。”陈文浩对二狗说道:“我找你,是有点事想你给我出出主意。”
张二狗诧异的问道:“陈哥,您有啥事需要我出主意啊。”
陈文浩便将自己的构想说了出来,张二狗一听说陈文浩要出钱给全村人盖温室,顿时惊的说不出话来,半天才恢复神智,讷讷道:“陈哥,您那温室建造的时候,成本我可都是亲眼见的,光是温室,一亩地就好几万,再加上那些恒温恒湿的设备,一亩地成本至少八万块起步,咱们村的耕地面积,算下来也有一两千亩,你这得投资多少钱啊!”
“你傻啊!”陈文浩哭笑不得的说道:“我什么时候说要把所有土地都盖上温室了?你告诉我,咱村有多少户人家?”
张二狗急忙说道:“咱村人家倒是不多,大概一百五十户人家吧,不过咱村的地多,也是因为当年的开荒运动留下来的,现在大部分都荒着呢。”
“那就是了。”陈文浩淡淡道:“一百五十户人家,我先期每户人家投资两亩温室,不过我这投资是有条件的。”
“什么条件?”张二狗急忙问道。
陈文浩便道:“我给每户两亩温室的份额,但每户必须给我回来两个18到40岁之前的壮年劳动力,如果没有壮年劳动力的家庭,每户只能得半亩!”
陈文浩有自己的考量,他不会费力去挨家挨户劝说,把他们家出去打工的劳动力请回来,他会抛出一个村民无法拒绝的优惠条件,让他们自己自愿且主动的回来经营温室。
张二狗听到陈文浩的计划,也是忍不住激动难耐:“陈哥,咱村里20岁左右的年轻人除了村南头老王家的二傻子、六婶那个先天残疾的三儿子,四肢和头脑健全的就我一个,您这个消息要是公布出去,怕是村里像我这么大的年轻人,都会第一时间赶回来,我也就不这么无聊寂寞了!”
陈文浩笑问道:“怎么?村里出去打工的人里,难道还有你的梦中情人不成?”
张二狗嘿嘿一笑,挠了挠头,也不掩饰,直接道:“陈哥,不瞒您说,还真有!”
陈文浩无奈的摇了摇头,笑道:“你觉得,村民都会对种温室感兴趣吗?”
“会吧!”张二狗道:“以前大家没钱没技术,就看天吃饭,一亩地一年到头赚不了千把块钱,现在陈哥你愿意出资给大家建设温室,又提供技术、提供种子还且还包销,所有的路您都给咱们铺好了,大家还愁什么?”
陈文浩点了点头,自己也觉得自己给出的条件已经很是丰厚,村民们应该不会拒绝。
想了想,陈文浩便道:“你陪我去见见村支书吧。”
临山村的村支书,名叫刘成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二十年前被推选为临山村的村支书,他就一直兼着这个头衔直到现在。
临山村太偏僻也太贫穷,这么多年人口也不断流失,刘成山这个村支书当的,也几乎渐渐被上层领导遗忘。
这么多年,刘成山没拿到过乡镇、县里一分钱扶助款,刘成山这么多年没少为村里的事往镇上、县里跑过,但一直没什么结果,现在他在家主业是务农,村支书的职位,这么多年来多数时候就是为村民解决个纷争或者困难,在村里倒是很有权威,村民都很服气他。
临山村整个村委会只有两个人,除了刘成山,还有一个会计兼播音员林有根,林有根这个会计当的也窝囊,上级多年不拨款,自己那把算盘都打出包浆来了,也没个卵用,每天除了干自家农活,就是早晨到村委会打开大喇叭,放点音乐、戏曲,给村里的老年人添点乐趣。
陈文浩在临山村大兴土木,刘成山看的羡慕,早几年他年轻的时候就有这份眼光,希望改变临山村看天吃饭的日子,种大棚,让大家多赚点钱,但上面不拨款,村民又没钱,这事便一直不了了之,但却是刘成山心里的一块心病,他有时候也想主动去找陈文浩,求他也带着村民干一干这科学种植,可是私下里找张二狗一打听,一亩地的成本八万块钱起,就立刻把他吓跑了。
八万块一亩地,开玩笑呢?整个临山村,一百五十户人家,能拿出八万块的,怕是一个都没有。
当陈文浩主动登门时,刘成山还在想,这后生仔上门,自己是不是厚着脸皮让他多少为村里人做点什么?
可是,话还犹豫着没说出口,陈文浩便将自己的计划,一五一十的都告诉了刘成山。
每家建造两亩温室、每亩年收入绝不低于20万、乐观预计3-40万、包种、包苗、包销……
这些关键词,让刘成山听了,整个人懵了半天。
这种感觉就好像你下岗了生活困难、一直犹豫着要不要找某人借点钱渡过难关,结果对方直接找上你,要出钱给你投资一份事业。
老村长想起一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虽说听起来啰里吧嗦的,但他明白其中的道理,借钱给你,只解决你眼前困难,教你怎么赚钱,是解决你一辈子的困难。
刘成山反复跟陈文浩确认之后,得知他不是在跟自己开玩笑,不由激动到老泪纵横,20年前老爷子上任的那天,就想着要给临山村的村民干点大事、带领他们走上致富路,但20年来因为各种原因,自己什么构想都没做到,结果,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后生,一个念头、一番话,就要给村里投资两千多万,盖三百亩温室,这真是天大的大好事!
激动之余,刘成山不由对陈文浩竖起大拇指:“文浩,你这可真是太为咱们临山村的乡亲父老考虑了,这事儿要是成了,您就是咱临山村永生永世的大恩人!”
陈文浩急忙说道:“刘书记您言重了,我也是想和大家一起赚钱、共同富裕。”
……
第三更奉上,推荐票再多来些吧!我们目前在新书榜第七位,还要继续冲上去!
临山村的村民们大多数还过着日出起床、日落入睡的好习惯,清晨鸡鸣三遍,不少村民就已经开始起床准备早饭,六点钟时,陈文浩就来到张二狗家里,张二狗刚给爸妈做好早饭,见陈文浩来了,便邀请陈文浩道:“陈哥,你这是刚回来?早晨还没吃呢吧?一起吃点!”
“不了。”陈文浩对二狗说道:“我找你,是有点事想你给我出出主意。”
张二狗诧异的问道:“陈哥,您有啥事需要我出主意啊。”
陈文浩便将自己的构想说了出来,张二狗一听说陈文浩要出钱给全村人盖温室,顿时惊的说不出话来,半天才恢复神智,讷讷道:“陈哥,您那温室建造的时候,成本我可都是亲眼见的,光是温室,一亩地就好几万,再加上那些恒温恒湿的设备,一亩地成本至少八万块起步,咱们村的耕地面积,算下来也有一两千亩,你这得投资多少钱啊!”
“你傻啊!”陈文浩哭笑不得的说道:“我什么时候说要把所有土地都盖上温室了?你告诉我,咱村有多少户人家?”
张二狗急忙说道:“咱村人家倒是不多,大概一百五十户人家吧,不过咱村的地多,也是因为当年的开荒运动留下来的,现在大部分都荒着呢。”
“那就是了。”陈文浩淡淡道:“一百五十户人家,我先期每户人家投资两亩温室,不过我这投资是有条件的。”
“什么条件?”张二狗急忙问道。
陈文浩便道:“我给每户两亩温室的份额,但每户必须给我回来两个18到40岁之前的壮年劳动力,如果没有壮年劳动力的家庭,每户只能得半亩!”
陈文浩有自己的考量,他不会费力去挨家挨户劝说,把他们家出去打工的劳动力请回来,他会抛出一个村民无法拒绝的优惠条件,让他们自己自愿且主动的回来经营温室。
张二狗听到陈文浩的计划,也是忍不住激动难耐:“陈哥,咱村里20岁左右的年轻人除了村南头老王家的二傻子、六婶那个先天残疾的三儿子,四肢和头脑健全的就我一个,您这个消息要是公布出去,怕是村里像我这么大的年轻人,都会第一时间赶回来,我也就不这么无聊寂寞了!”
陈文浩笑问道:“怎么?村里出去打工的人里,难道还有你的梦中情人不成?”
张二狗嘿嘿一笑,挠了挠头,也不掩饰,直接道:“陈哥,不瞒您说,还真有!”
陈文浩无奈的摇了摇头,笑道:“你觉得,村民都会对种温室感兴趣吗?”
“会吧!”张二狗道:“以前大家没钱没技术,就看天吃饭,一亩地一年到头赚不了千把块钱,现在陈哥你愿意出资给大家建设温室,又提供技术、提供种子还且还包销,所有的路您都给咱们铺好了,大家还愁什么?”
陈文浩点了点头,自己也觉得自己给出的条件已经很是丰厚,村民们应该不会拒绝。
想了想,陈文浩便道:“你陪我去见见村支书吧。”
临山村的村支书,名叫刘成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二十年前被推选为临山村的村支书,他就一直兼着这个头衔直到现在。
临山村太偏僻也太贫穷,这么多年人口也不断流失,刘成山这个村支书当的,也几乎渐渐被上层领导遗忘。
这么多年,刘成山没拿到过乡镇、县里一分钱扶助款,刘成山这么多年没少为村里的事往镇上、县里跑过,但一直没什么结果,现在他在家主业是务农,村支书的职位,这么多年来多数时候就是为村民解决个纷争或者困难,在村里倒是很有权威,村民都很服气他。
临山村整个村委会只有两个人,除了刘成山,还有一个会计兼播音员林有根,林有根这个会计当的也窝囊,上级多年不拨款,自己那把算盘都打出包浆来了,也没个卵用,每天除了干自家农活,就是早晨到村委会打开大喇叭,放点音乐、戏曲,给村里的老年人添点乐趣。
陈文浩在临山村大兴土木,刘成山看的羡慕,早几年他年轻的时候就有这份眼光,希望改变临山村看天吃饭的日子,种大棚,让大家多赚点钱,但上面不拨款,村民又没钱,这事便一直不了了之,但却是刘成山心里的一块心病,他有时候也想主动去找陈文浩,求他也带着村民干一干这科学种植,可是私下里找张二狗一打听,一亩地的成本八万块钱起,就立刻把他吓跑了。
八万块一亩地,开玩笑呢?整个临山村,一百五十户人家,能拿出八万块的,怕是一个都没有。
当陈文浩主动登门时,刘成山还在想,这后生仔上门,自己是不是厚着脸皮让他多少为村里人做点什么?
可是,话还犹豫着没说出口,陈文浩便将自己的计划,一五一十的都告诉了刘成山。
每家建造两亩温室、每亩年收入绝不低于20万、乐观预计3-40万、包种、包苗、包销……
这些关键词,让刘成山听了,整个人懵了半天。
这种感觉就好像你下岗了生活困难、一直犹豫着要不要找某人借点钱渡过难关,结果对方直接找上你,要出钱给你投资一份事业。
老村长想起一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虽说听起来啰里吧嗦的,但他明白其中的道理,借钱给你,只解决你眼前困难,教你怎么赚钱,是解决你一辈子的困难。
刘成山反复跟陈文浩确认之后,得知他不是在跟自己开玩笑,不由激动到老泪纵横,20年前老爷子上任的那天,就想着要给临山村的村民干点大事、带领他们走上致富路,但20年来因为各种原因,自己什么构想都没做到,结果,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后生,一个念头、一番话,就要给村里投资两千多万,盖三百亩温室,这真是天大的大好事!
激动之余,刘成山不由对陈文浩竖起大拇指:“文浩,你这可真是太为咱们临山村的乡亲父老考虑了,这事儿要是成了,您就是咱临山村永生永世的大恩人!”
陈文浩急忙说道:“刘书记您言重了,我也是想和大家一起赚钱、共同富裕。”
……
第三更奉上,推荐票再多来些吧!我们目前在新书榜第七位,还要继续冲上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