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08 第四十六章 苏园三两事
- 209 第四十七章 拨云见日(一)
- 210 第四十八章 拨云见日(二)
- 211 第四十九章 再谈江南
- 212 第五十章 十月秋风乍起
- 213 第五十一章 西湖夜景,偶遇佳人
- 214 第五十二章 雨打风吹去(一)
- 215 第五十三章 雨大风吹去(二)
- 216 第五十四章 雨打风吹去(三)
- 217 第五十五章 雨打风吹去(四)
- 218 第五十六章 雨打风吹去(五)
- 219 第五十七章 雨打风吹去(六)
- 220 第五十八章 雨打风吹去(七)
- 221 第五十九章 雨打风吹去(八)
- 222 第六十章 雨打风吹去(九)
- 223 第六十一章 雨打风吹去(十)
- 224 第六十二章 雨打风吹去(十一)
- 225 第六十三章 雨打风吹去(十二)
- 226 第六十四章 雨打风吹去(十三)
- 227 第六十五章 雨打风吹去(十四)
- 228 第六十六章 雨打风吹去(十五)
- 229 第六十七章 雨打风吹去(十六)
- 230 第六十八章 雨打风吹去(十七)
- 231 第六十九章 雨打风吹去(十八)
- 232 第七十章 谱一曲秋雨思
- 233 第七十一章 谈一场风雨却
- 234 第七十二章 一水之泮,再起之事
- 235 第七十三章 满江红
- 236 第七十四章 茶楼闲话,红楼殒命
- 237 第七十五章 秋风瑟瑟,世事自有人来做
- 238 第七十六章 黑漆漆夜色死寂,秋瑟瑟世人悠悠
- 239 第七十七章 黑沙风雪起,战火连天炼人心
- 240 第七十七章
- 241 第七十八章 暗夜袭来人安在
- 242 第七十九章 征夫归乡,公主远嫁,皆是断肠
- 243 一
- 244 第八十一章 一国之殇(二)
- 245 第八十二章 一国之殇(三)
- 246 第八十三章 一国之殇(四)
- 247 第八十四章 了解心思,难解女子情
- 248 第八十五章 意气风发,战九州
- 249 第一章 钟声悠悠,战鼓声起
- 250 第二章 金戈铁马战九州(一)
- 251 第三章 金铁火夜
- 252 第四章 烈火围城
- 253 第五章 围城困守
- 254 第六章 暴风骤雨,激流勇进
- 255 第七章 秋衣渐深入百花,小筑听风雨
- 256 第八章 风雨未停
- 257 第九章 久不闻山中哗然(一)
- 258 第十章 久不闻山中哗然(二)
- 259 第十一章
- 260 第十二章 人心死水,天地有变
- 261 第十三章 风雨潇潇
- 262 第十四章 生死别离,仇断城
- 263 第十五章 将醒未醒,最难将息
- 264 第十六章 夜风遂起,战天明(一)
- 265 第十七章 夜风遂起,战天明(二)
- 266 第十八章 夜风遂起,战天明(三)
- 267 第十九章 路漫漫生之所向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十六章 雨打风吹去(五)
第五十六章 雨打风吹去(五)
杭州之乱的两日后,上京皇城之中也已经得到了消息,举朝震动,田虎暂退,梁山诏安,西北也算局势稳定,原本以为该有一段时间的安逸,却没想不过几个月的时间,方腊又开始作乱,如今更是占了杭州府城。
在世人的眼中似乎冥冥之中有人什么东西始终扼住了华朝命运的咽喉,不给他喘息的时间。
“你看看你做的好事!”御书房中,老人将奏本摔在了儿子的脸上,这是苏州太守连夜呈送上来的,说的也是杭州的情况,圣公手下数千精锐入城,城中牟家作为内应,而最让老人无法忍受的却是城外驻军的倒戈,追其根本,却隐隐都指向太子组建新军之策。
“当初我就说过,万事要求稳,切勿急功冒进,锐意进取是好事,可是也要顾全大局,你如此着急的组建新军,如今看到结果了,方腊出动的不过千余人,而真正将杭州送出去的却是我们自己养的人,人家现在说的就是你逼人太盛,你如今便是众矢之的!”老人面色潮红,从桌案上拿起药丸,便送入了嘴里,屋子里除了太子,便是右相和几个老臣,见老皇帝气愤难平,便也不敢插话。
“怎么都哑巴了,事到如今,倒是出个主意?是战?是抚?可以合适的人选?”眼见几人都不说话,老人便又要呵斥,“前几天不是都说自己手下有可战之人吗?怎么到关键的时候,都哑巴了?”
严松走到前面,面色凝重,“如今杭州沦陷,若是圣公大军赶到,顺运河而上,便可直入上京,到时候便是我朝大祸,以老臣之间,当先调集大军堵其北上之路,或战或抚,皆有可为。”
老人点了点头,“依你之见,何人可用?”
“如今满朝上下,只有西北将军李贺,能当此大任,可派几员战将辅助,当万无一失。”右相抬头看了看高位丧沉思的老人,又瞥了一眼一侧的太子,这才退了下去……
晚些的时候,李贺便应招入宫,依旧是在书房之中,老人赐了位子,只有太子随侍,“江南之事,想来你也清楚了,此事紧急,想来想去,还是你们李家合适,如今李怀尚在苏杭,内卫有消息,人倒是无恙,你父子同心,倒是能相互照应。“看出李贺颇有些顾虑,老人索性就放了矜持,”你可放心,此去我于你精兵,能用的尽管用,不能用的或杀或贬,你有专断之权,江南不能乱,华朝百姓便都集于你一身!”
李贺行了大礼,皇帝语气陈恳,也给予了极大的信任,李家坐镇西北,如今又要南下阻敌,皇帝的信任不可谓不重,只是事到如此,李贺反倒是有些担心,余光能瞥见,太子脸上阴沉的表情,略一思量便开了口:“方腊大军未至,只要及时布置,阻敌北上倒是简单。太子前几日推荐的几个年轻人,我看到时可以借此机会历练一番,然后从中挑选几个得力的,也能守了一方平安。”
“多谢将军。”太子袁承道微微躬身,李贺急忙回礼,如此一番便算是都有了照顾,当然右相那里李贺也不会得罪。几日后新军南下,浩浩荡荡几万人马,倒是颇有气势。
而此时的杭州之内,却也安静了下来,几年的发展,圣公要的也不再只是简单地钱财和利益,既为永乐,要的便是天下民心所向,当日楼外楼上的中年书生便是圣公麾下八大天王中王寅,通文墨,懂政事,杭州大局一定,他便让城外驻军入城,平定事端,安抚城中大族,其中难免杀一儆百,但好在局势稳定下来,他也不想徒增杀戮。
“牟家最近如何?”
“还算老实,刚入城时虽有些放肆,但是庞大哥去警告过,如今倒也识趣。”说话的正是方杰,八大天王中最为年轻的后辈,武艺上刚猛,为人倒也豪爽。
王寅点了点头,“如此最好,庞将军那你多解释一下,都是为了大局,不得已瞒着他。”对于杭州城的突击,事先并未与庞万春透露,就是永乐方面知道的人也只有少数,为的便是隐匿消息。
方杰笑了笑,“尚书多虑了,都是兄弟,有什么说不过去的?”王寅笑了笑,便不再多说。
牟家的庆园之中,女子刚刚醒过来,屋子里弥漫着脂粉的香味,睁开眼见,便能看见一侧男子的面貌,对方是军中将军,脸上也留着络腮胡子,要是放在以往,这种人她是绝不会多看一眼的,只是没想到,如今自己的身子便给了对方。
“厉将军?”女子轻声问着,见对方没有反应便从自己拿过一件薄纱穿在身上,赤着脚走到一侧的梳妆台前,看着镜子中自己,脸上不由的露出了笑容,只是这镜中的笑容,难免看的有些古怪,窗外有阳光照了进来,正洒在她略微发白的脸上。
“玉儿?在想什么?”床上的男子已经睁开了眼睛,看着阳光下半眯着眼的女子,昨日发生的一切,如今还是让他有些玩味,带兵入城之后,几家便都有人过来联络,乱世之中要想活下来,自然要与带兵的搞好关系,更何况现在的混乱局面,厉天闰早有计较,并未随意的与他们回话,只是夜里牟家送信的却是一个女子,厉天闰一眼便认出了对方,牟家的玉美人,当初与牟家之中也有过数面之缘,只是没想到对方会自己送上门来。
一夜的风流,他便享受着牟家小姐的服侍,牟庭玉倒也是颇为主动,让这位叛将再一次坚定了自己当初的决定。
“如今,我已经是你的人了,牟家便算是我的嫁妆,于你处是不是该有照应?”女子转头看着厉天闰,带着淡淡的笑意,对方从床上下来,赤裸的身子走到女子的身后,将她环抱起来,吻在女子的唇间,“以后你我便是一体,只要我能做的,你尽管开口就是了。”
女子笑了笑,两人便又都回到了床上……
苏州城中,洪记的商铺之中,如今能调动的好手都已经赶了过来,几日的功夫,消息已经通过洪记的渠道传了出去,对于圣公,洪记始终做着准备,杭州事发以后,李怀便将所有的计划进行了调整和提前,最先赶到的是梁山上的队伍,略作安排,李怀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众人都是紧张了起来,“就是要回去救人,也要等人都过来,公子这样贸然的回去,实在不妥……”有人立即出来制止。
在世人的眼中似乎冥冥之中有人什么东西始终扼住了华朝命运的咽喉,不给他喘息的时间。
“你看看你做的好事!”御书房中,老人将奏本摔在了儿子的脸上,这是苏州太守连夜呈送上来的,说的也是杭州的情况,圣公手下数千精锐入城,城中牟家作为内应,而最让老人无法忍受的却是城外驻军的倒戈,追其根本,却隐隐都指向太子组建新军之策。
“当初我就说过,万事要求稳,切勿急功冒进,锐意进取是好事,可是也要顾全大局,你如此着急的组建新军,如今看到结果了,方腊出动的不过千余人,而真正将杭州送出去的却是我们自己养的人,人家现在说的就是你逼人太盛,你如今便是众矢之的!”老人面色潮红,从桌案上拿起药丸,便送入了嘴里,屋子里除了太子,便是右相和几个老臣,见老皇帝气愤难平,便也不敢插话。
“怎么都哑巴了,事到如今,倒是出个主意?是战?是抚?可以合适的人选?”眼见几人都不说话,老人便又要呵斥,“前几天不是都说自己手下有可战之人吗?怎么到关键的时候,都哑巴了?”
严松走到前面,面色凝重,“如今杭州沦陷,若是圣公大军赶到,顺运河而上,便可直入上京,到时候便是我朝大祸,以老臣之间,当先调集大军堵其北上之路,或战或抚,皆有可为。”
老人点了点头,“依你之见,何人可用?”
“如今满朝上下,只有西北将军李贺,能当此大任,可派几员战将辅助,当万无一失。”右相抬头看了看高位丧沉思的老人,又瞥了一眼一侧的太子,这才退了下去……
晚些的时候,李贺便应招入宫,依旧是在书房之中,老人赐了位子,只有太子随侍,“江南之事,想来你也清楚了,此事紧急,想来想去,还是你们李家合适,如今李怀尚在苏杭,内卫有消息,人倒是无恙,你父子同心,倒是能相互照应。“看出李贺颇有些顾虑,老人索性就放了矜持,”你可放心,此去我于你精兵,能用的尽管用,不能用的或杀或贬,你有专断之权,江南不能乱,华朝百姓便都集于你一身!”
李贺行了大礼,皇帝语气陈恳,也给予了极大的信任,李家坐镇西北,如今又要南下阻敌,皇帝的信任不可谓不重,只是事到如此,李贺反倒是有些担心,余光能瞥见,太子脸上阴沉的表情,略一思量便开了口:“方腊大军未至,只要及时布置,阻敌北上倒是简单。太子前几日推荐的几个年轻人,我看到时可以借此机会历练一番,然后从中挑选几个得力的,也能守了一方平安。”
“多谢将军。”太子袁承道微微躬身,李贺急忙回礼,如此一番便算是都有了照顾,当然右相那里李贺也不会得罪。几日后新军南下,浩浩荡荡几万人马,倒是颇有气势。
而此时的杭州之内,却也安静了下来,几年的发展,圣公要的也不再只是简单地钱财和利益,既为永乐,要的便是天下民心所向,当日楼外楼上的中年书生便是圣公麾下八大天王中王寅,通文墨,懂政事,杭州大局一定,他便让城外驻军入城,平定事端,安抚城中大族,其中难免杀一儆百,但好在局势稳定下来,他也不想徒增杀戮。
“牟家最近如何?”
“还算老实,刚入城时虽有些放肆,但是庞大哥去警告过,如今倒也识趣。”说话的正是方杰,八大天王中最为年轻的后辈,武艺上刚猛,为人倒也豪爽。
王寅点了点头,“如此最好,庞将军那你多解释一下,都是为了大局,不得已瞒着他。”对于杭州城的突击,事先并未与庞万春透露,就是永乐方面知道的人也只有少数,为的便是隐匿消息。
方杰笑了笑,“尚书多虑了,都是兄弟,有什么说不过去的?”王寅笑了笑,便不再多说。
牟家的庆园之中,女子刚刚醒过来,屋子里弥漫着脂粉的香味,睁开眼见,便能看见一侧男子的面貌,对方是军中将军,脸上也留着络腮胡子,要是放在以往,这种人她是绝不会多看一眼的,只是没想到,如今自己的身子便给了对方。
“厉将军?”女子轻声问着,见对方没有反应便从自己拿过一件薄纱穿在身上,赤着脚走到一侧的梳妆台前,看着镜子中自己,脸上不由的露出了笑容,只是这镜中的笑容,难免看的有些古怪,窗外有阳光照了进来,正洒在她略微发白的脸上。
“玉儿?在想什么?”床上的男子已经睁开了眼睛,看着阳光下半眯着眼的女子,昨日发生的一切,如今还是让他有些玩味,带兵入城之后,几家便都有人过来联络,乱世之中要想活下来,自然要与带兵的搞好关系,更何况现在的混乱局面,厉天闰早有计较,并未随意的与他们回话,只是夜里牟家送信的却是一个女子,厉天闰一眼便认出了对方,牟家的玉美人,当初与牟家之中也有过数面之缘,只是没想到对方会自己送上门来。
一夜的风流,他便享受着牟家小姐的服侍,牟庭玉倒也是颇为主动,让这位叛将再一次坚定了自己当初的决定。
“如今,我已经是你的人了,牟家便算是我的嫁妆,于你处是不是该有照应?”女子转头看着厉天闰,带着淡淡的笑意,对方从床上下来,赤裸的身子走到女子的身后,将她环抱起来,吻在女子的唇间,“以后你我便是一体,只要我能做的,你尽管开口就是了。”
女子笑了笑,两人便又都回到了床上……
苏州城中,洪记的商铺之中,如今能调动的好手都已经赶了过来,几日的功夫,消息已经通过洪记的渠道传了出去,对于圣公,洪记始终做着准备,杭州事发以后,李怀便将所有的计划进行了调整和提前,最先赶到的是梁山上的队伍,略作安排,李怀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众人都是紧张了起来,“就是要回去救人,也要等人都过来,公子这样贸然的回去,实在不妥……”有人立即出来制止。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