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39 第五百四十章 灭族
- 540 第五百四十一章 节制
- 541 第五百四十二章 池家
- 542 第五百四十三章 楚王
- 543 第五百四十四章 年末
- 544 第五百四十五章 计较
- 545 第五百四十六章 劝和
- 546 第五百四十七章 同谷
- 547 第五百四十八章 听说
- 548 第五百四十九章 担忧
- 549 第五百五十章 教育
- 550 第五百五十一章 争论
- 551 第五百五十二章 血债
- 552 第五百五十三章 血偿
- 553 第五百五十四章 脱险
- 554 第五百五十五章 养伤
- 555 第五百五十六章 丹药
- 556 第五百五十七章 担忧
- 557 第五百五十八章 加税
- 558 第五百五十九章 怨愤
- 559 第五百六十章 范阳
- 560 第五百六十一章 闹大
- 561 第五百六十二章 窥破
- 562 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事
- 563 第五百六十四章 准备
- 564 第五百六十五章 归途
- 565 第五百六十六章 打探
- 566 第五百六十七章 变化
- 567 第五百六十八章 质问
- 568 第五百六十九章 密约
- 569 第五百七十章 孩子
- 570 第五百七十一章 宫宴
- 571 第五百七十二章 死磕
- 572 第五百七十三章 温馨
- 573 第五百七十四章 朝会
- 574 第五百七十五章 脱身
- 575 第五百七十六章 近况
- 576 第五百七十七章 求马
- 577 第五百七十八章 震惊
- 578 第五百七十九章 觐见
- 579 第五百八十章 敌意
- 580 第五百八十一章 挑唆
- 581 第五百八十二章 逼迫
- 582 第五百八十三章 闭门
- 583 第五百八十四章 八卦
- 584 第五百八十五章 暗斗
- 585 第五百八十六章 教育
- 586 第五百八十七章 训诫
- 587 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悦
- 588 第五百八十九章 观赛
- 589 第五百九十章 胶着
- 590 第五百九十一章 困惑
- 591 第五百九十二章 约谈
- 592 第五百九十三章 方法
- 593 第五百九十四章 应对
- 594 第五百九十五章 表彰
- 595 第五百九十六章 三子
- 596 第五百九十七章 办砸
- 597 第五百九十八章 无虞
- 598 第五百九十九章 劝慰
- 599 第六百章 打击
- 600 第六百零一章 截人
- 601 第六百零二章 得意
- 602 第六百零三章 家书
- 603 第六百零四章 地震
- 604 第六百零五章 罢相
- 605 第六百零六章 应对
- 606 第六百零七章 苦恼
- 607 第六百零八章 心结
- 608 第六百零九章 迁洛
- 609 第六百一十章 东都
- 610 第六百一十一章 哀求
- 611 第六百一十二章 传闻
- 612 第六百一十三章 侵犯
- 613 第六百一十四章 力拒
- 614 第六百一十五章 繁华
- 615 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人
- 616 第六百一十七章 尴尬
- 617 第六百一十八章 纸条
- 618 第六百一十九章 窥知
- 619 第六百二十章 斗法
- 620 第六百二十一章 调查
- 621 第六百二十二章 耳光
- 622 第六百二十三章 看穿
- 623 第六百二十四章 转变
- 624 第六百二十五章 临终
- 625 第六百二十六章 扣留
- 626 第六百二十七章 安置
- 627 第六百二十八章 不满
- 628 第六百二十九章 谋反
- 629 第六百三十章 平息
- 630 第六百三十一章 调查
- 631 第六百三十二章 阴谋
- 632 第六百三十三章 心焦
- 633 第六百三十四章 圈套
- 634 第六百三十五章 弑君
- 635 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谋
- 636 第六百三十七章 犯险
- 637 第六百三十八章 诱捕
- 638 第六百三十九章 送别
- 639 第六百四十章 转醒
- 640 第六百四十一章 驾崩
- 641 第六百四十二章 失算
- 642 第六百四十三章 后路
- 643 第六百四十四章 遗诏
- 644 第六百四十五章 作对
- 645 第六百四十六章 困境
- 646 第六百四十七章 拒绝
- 647 第六百四十八章 凤驾
- 648 第六百四十九章 笑话
- 649 第六百五十章 抱怨
- 650 第六百五十一章 阴云
- 651 第六百五十二章 惊变
- 652 第六百五十三章 出逃
- 653 第六百五十四章 追击
- 654 六百五十五章 露馅
- 655 第六百五十六章 追随
- 656 第六百五十七章 跋涉
- 657 第六百五十八章 京畿
- 658 第六百五十九章 潜入
- 659 第六百六十章 出城
- 660 第六百六十一章 分别
- 661 第六百六十二章 人心
- 662 第六百六十三章 打算
- 663 第六百六十四章 旧识
- 664 第六百六十五章 借钱
- 665 六百六十六章 露底牌
- 666 第六百六十七章 半盏茶
- 667 第六百六十八章 走?留!
- 668 第六百六十就章 审问
- 669 第六百七十章 鼓动
- 670 第六百七十一章 投效
- 671 第六百七十二章 偷城
- 672 第六百七十三章 夺寨
- 673 第六百七十四章 潜入
- 674 第六百七十五章 营救
- 675 第六百七十六章 等待
- 676 第六百七十七章 攻防
- 677 第六百七十八章 震慑
- 678 第六百七十九章 大捷
- 679 第六百八十章 援军
- 680 第六百八十一章 前夕
- 681 第六百八十二章 重逢
- 682 第六百八十三章 战事
- 683 第六百八十四章 攻克
- 684 第六百八十五章 入主
- 685 第六百八十六章 大难
- 686 第六百八十七章 来信
- 687 第六百八十八章 问疾
- 688 第六百八十八章 争议
- 689 第六百九十章 拒绝
- 690 第六百九十一章 决定
- 691 第六百九十二章 并肩而立(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百五十章 教育
第五百五十章 教育
涵因回到凉州的时候,李湛没有去衙门,挂了一天假在家里等她, “内兄和妗子身体怎样?”涵因跟李湛回到屋里坐定,李湛跟她聊起这一趟的行程。
“他们都很好,嫂子精神也好多了。害我白担心一场。”涵因笑道。
李湛笑道:“你三哥是个爽快人,听你说你三嫂脾气也不错,想必也不会有什么事。对了,他们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
“是小侄女,长得可好看了。我差点想定娃娃亲。”涵因笑道。
李湛哈哈一笑:“你喜欢便定下呗。亲上加亲不是挺好。”
涵因摇摇头:“还要看孩子的脾气和品性,虽然三哥和二姐姐教养出来的孩子不会差,但这么早定下也没必要。我主要是看女娃娃长的漂亮,心里喜欢罢了。”涵因嘴上这么说,实际上只是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近亲结婚。
李湛伸手摸摸她的肚子:“去年忙的要死,动不动就不着家,今年该安生些了,要不咱们抓紧再生一个。”
涵因飘了个媚眼过去:“那你可得努力。”
两人正说着话,李令彦从学里回来了,这个上元节过完,李湛便把他送到了李家的族学。也正是涵因去同谷县的时候。
李令彦几乎是跑着进屋的,丫鬟都没拦住,李湛和涵因听见他的声音忙坐正了。李湛训道:“毛毛躁躁的,没个样子。”李令彦忙煞住脚,低下头,给李湛涵因行礼:“父亲、母亲。”
涵因笑道:“一个月没见,好像彦儿长高些了,该再裁几身衣裳了,这个年龄小孩子正是长个头的时候。”之后又摸摸他的脑袋。问他:“学里的先生怎么样?”
李令彦撅着嘴,说道:“先生只让背书,背不会就打板子。”
“彦儿背的如何?有没有挨先生的罚。”涵因问道。
“我没有挨罚,都背过了。”他说的是原来在家里开蒙的先生。
涵因笑道:“这么棒啊,我们彦儿真是聪明。”
李湛也露出笑意,不过还是严肃的说道:“不可骄傲自满。”
涵因又问:“在族学里,有没有交好的同窗?”
李令彦点点头,说了几个名字,都是李家的子弟,涵因笑道:“好。要跟同窗好好相处。”
李令彦又问:“那我能让他们上家里玩吗?”
“好啊,当然了,他们不是你的好友吗。当然可以把他们请到家里来。不过,也要经过对方的父母同意才行。”涵因说道。
李令彦点点头:“我知道了。”
“待会我烤些糕饼,明天你去学里,可以分给同窗一起吃。”涵因笑道。
“谢谢母亲。”李令彦很高兴。
李湛又板起脸来:“先生给你留的功课做了没有。”
李令彦一听李湛的声音,又赶忙低下头。说道:“还没有呢。”
“还不快去,若是不完成功课,就算先生饶你,我也不饶你。”李湛说道。
李令彦缩缩脖子,赶忙给李湛涵因行了个礼,回外院去了。
涵因笑道:“才多大。何必逼那么紧。”
李湛却说道:“我九岁的时候已经学了《春秋》,十三岁的时候《毛诗》《尚书》也都通了,十……”
话还没说完。涵因笑嘻嘻的打断他:“知道了,大天才,你最厉害了,不过你不能拿你的标准来要求儿子啊。也不是每个人小小年纪就能学会那么多东西。读书是为了明理、开智,咱们这样的家。也不需要他多有能耐,只要是个中上之姿。能守住自己这份家业也就足够了。”
李湛有些泄气,说道:“是啊,他的资质就到这种程度,我要求高了也不现实。不过现在严一些,总归是有好处的。”
涵因笑道:“你也不要一味只让他读书,以后,他交往的人都是世家公子,琴艺、书法、茶道总要精通一样才行。而且,你现在是都督,负责兵马事宜,还要让他练习一些骑射功夫才行。”
“我看你比我要求还高。”李湛笑道:“不过,我不准备让他走领军带兵的路,那些稍微会一些就行了,也不必精通。他还是要以念书为主,不能为这些分了心思。”
涵因笑道:“嗯,茶道时间也不必太长,每天一个时辰,用不了一个月就能掌握了,主要还是要靠自己摸索,琴的话,想要精进就要苦练了。”涵因想起自己原来练琴的痛苦感觉,她其实没有多少音乐天赋的,若不是因为琴棋书画是闺媛必备,她真是不想练。虽然她也狠下了一番功夫,但是比起卢昭那样的音乐天才,真是拍马都不及。艺术这种东西,真不是靠后天能弥补来的。
李湛想了想,点头同意了。李令彦其实并不笨,是中上水准,但李湛年少聪明,学任何东西都上手极快,触类旁通,所以对自己儿子这种学半天还不得要领的事情,就感到非常不可理解。
涵因在这一点上颇为同情李令彦,她在上上世在学校的时候,也不过是班上中上水准的学生,那时候她也是每天拼命学习,她永远也理解不了那个天天疯玩,考前熬夜看看书,就轻轻松松超过所有人的那个第一名。
现在涵因看起来也是事事精通的才女,主要是上两辈子的积累。但即便如此,她在某些方面还是比不上崔皓轩、卢昭以及李湛这样的天才,人的智商是有差距的,这是一个让人无可奈何的事实,只是她在见识上远远超越这些人,这是她在这群人中龙凤面前保持自信的源泉。
没想到,涵因做得一匣子糕饼却惹出了祸端。
第二天,李令彦垂头丧气的回来了,涵因问他:“糕饼分给同窗了?”
李令彦摇摇头又点点头,却不说话。
“那他们说怎么样?”涵因又笑问道。
李令彦却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涵因对紫鸢吩咐道:“把彦哥儿的陪读叫来,我问问是怎么回事。”
过了一会儿,李令彦的小厮昌乐被带了进来。他比李令彦大两岁,长得挺壮。涵因问道:“到底出了什么事?”
昌乐低下头不敢说,涵因沉下脸一看他,他便是一哆嗦,忙说道:“夫人,那李和欺人太甚,把那匣子糕点全碰到地上。”
涵因问道:“没和他打起来吧。”
“老爷不让公子和人打架,说若是仗势欺人,回家必打死。可是他们也太欺负人了,小的真是忍不下去了!”昌乐攥着拳头。
涵因问道:“这种事发生多久了?”
“一去学里没多久就这样了。李和总是作弄公子,不是在他凳子上洒水,就是把他的功课弄污了。让先生罚公子。因为他的关系,学里原来跟咱们公子要好的,现在也不敢理咱们家公子。”昌乐愤愤的说道。
“难道先生也不管吗?”涵因皱了眉头。
昌乐郁闷的摇摇头:“先生偏宠李和,每次都训斥咱们家公子。”
这个李和是李询的小侄子,从小也是娇惯坏的。不过他很聪明,那些诗词章句,一背就会,他又是李家大房仅次于嫡房的出身,自然是先生眼中的宠儿。
而李令彦这个都督家的公子受欺负虽然听起来挺不可思议的,但实际上。这个时代的文人都有一个通病,就是自负才学,不畏权贵。这位先生就是把李令彦当成权贵来看,觉得如果自己帮李令彦说话,那就会被人看做巴结讨好都督。他恨不能李湛为儿子出头,自己落下一个反抗强权之名,因此。对李令彦格外严厉。
涵因走到李令彦跟前,说道:“你有没有信心打得过李和?”
李令彦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圆溜溜的眼睛看着涵因,涵因说道:“你父亲不让你打架是怕你仗势欺人,但是如果是你自己去打,就不是仗势欺人,你有信心吗?”
李令彦还是有些畏缩,咬着嘴唇不说话。
“你怕先生罚你?”涵因问道。
李令彦摇摇头。
“你怕你父亲?”涵因又问。
李令彦犹豫了一下,点点头。
“如果你自己能打赢,我决不让你父亲罚你。不过先生罚你,却没办法。”涵因保证道。
李令彦看着涵因,想了想,郑重的点点头:“我能打赢他。”
“大点声。”
“我一定能打赢他,母亲!”李令彦大声说道。
“好,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这才是我的好儿子。”涵因拍拍李令彦的肩膀,又对昌乐吩咐道:“明天上学,多叫几个,你们负责拦住给李和帮忙的人,但是不许动手。”
昌乐说道:“是,夫人。”
……
第二天,涵因坐在李家族学里,冷冷的看着坐在自己下手族学先生,却对另一边坐着的李和的父亲看也不看。
先生也是个大儒,五十岁上下的年纪。他没想到这位郑国夫人竟然如此不避讳,在这些外人面前把帷帽摘了,还上上下下打量他。他抬头回视显得失礼,低头又显得没有气势,只得直直的坐在椅子上,眼睛盯着旁边的墙,忍受着那刀子似的目光从身上刮过。
沉默了许久,他的心有些发毛了,很想大声对眼前的人大义凛然说自己根本不怕都督府,李令彦就必须挨罚。
涵因却忽然开口了:“先生既然已经知道了事情经过,应该知道只有这两个孩子打架了,对吧。”
“是又怎么样?”先生咕哝着。
“既然是这样,就不是我家的彦哥儿仗着都督府欺人,两个孩子都有错。要罚就一起罚。”涵因冷声说道。
先生皱眉道:“鄙人一向处事公道。”
“先生先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官老爷的孩子就一定仗势欺人,李家长房的聪明孩子就一定品行良好,你心里先存了偏见,又怎么主持公道?”涵因冷笑。
先生又怒又愧,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涵因站起来,又对李和的父亲说道:“别以为你儿子背书比别人快,就觉得他的品行就是好的了,没错,就是我让李令彦把李和揍一顿的,哼,小小年纪就学着背地里搞小动作,学再多圣贤书有什么用。你有什么不满就冲我来好了,不过,李令彦打架凭的是他自己,若是有人传出什么仗势欺人的闲话,我可是不依的。”说完径直出去了。
李和的父亲嘴气的直抖,却无可奈何,眼睁睁的看着涵因走了出去。
“他们都很好,嫂子精神也好多了。害我白担心一场。”涵因笑道。
李湛笑道:“你三哥是个爽快人,听你说你三嫂脾气也不错,想必也不会有什么事。对了,他们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
“是小侄女,长得可好看了。我差点想定娃娃亲。”涵因笑道。
李湛哈哈一笑:“你喜欢便定下呗。亲上加亲不是挺好。”
涵因摇摇头:“还要看孩子的脾气和品性,虽然三哥和二姐姐教养出来的孩子不会差,但这么早定下也没必要。我主要是看女娃娃长的漂亮,心里喜欢罢了。”涵因嘴上这么说,实际上只是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近亲结婚。
李湛伸手摸摸她的肚子:“去年忙的要死,动不动就不着家,今年该安生些了,要不咱们抓紧再生一个。”
涵因飘了个媚眼过去:“那你可得努力。”
两人正说着话,李令彦从学里回来了,这个上元节过完,李湛便把他送到了李家的族学。也正是涵因去同谷县的时候。
李令彦几乎是跑着进屋的,丫鬟都没拦住,李湛和涵因听见他的声音忙坐正了。李湛训道:“毛毛躁躁的,没个样子。”李令彦忙煞住脚,低下头,给李湛涵因行礼:“父亲、母亲。”
涵因笑道:“一个月没见,好像彦儿长高些了,该再裁几身衣裳了,这个年龄小孩子正是长个头的时候。”之后又摸摸他的脑袋。问他:“学里的先生怎么样?”
李令彦撅着嘴,说道:“先生只让背书,背不会就打板子。”
“彦儿背的如何?有没有挨先生的罚。”涵因问道。
“我没有挨罚,都背过了。”他说的是原来在家里开蒙的先生。
涵因笑道:“这么棒啊,我们彦儿真是聪明。”
李湛也露出笑意,不过还是严肃的说道:“不可骄傲自满。”
涵因又问:“在族学里,有没有交好的同窗?”
李令彦点点头,说了几个名字,都是李家的子弟,涵因笑道:“好。要跟同窗好好相处。”
李令彦又问:“那我能让他们上家里玩吗?”
“好啊,当然了,他们不是你的好友吗。当然可以把他们请到家里来。不过,也要经过对方的父母同意才行。”涵因说道。
李令彦点点头:“我知道了。”
“待会我烤些糕饼,明天你去学里,可以分给同窗一起吃。”涵因笑道。
“谢谢母亲。”李令彦很高兴。
李湛又板起脸来:“先生给你留的功课做了没有。”
李令彦一听李湛的声音,又赶忙低下头。说道:“还没有呢。”
“还不快去,若是不完成功课,就算先生饶你,我也不饶你。”李湛说道。
李令彦缩缩脖子,赶忙给李湛涵因行了个礼,回外院去了。
涵因笑道:“才多大。何必逼那么紧。”
李湛却说道:“我九岁的时候已经学了《春秋》,十三岁的时候《毛诗》《尚书》也都通了,十……”
话还没说完。涵因笑嘻嘻的打断他:“知道了,大天才,你最厉害了,不过你不能拿你的标准来要求儿子啊。也不是每个人小小年纪就能学会那么多东西。读书是为了明理、开智,咱们这样的家。也不需要他多有能耐,只要是个中上之姿。能守住自己这份家业也就足够了。”
李湛有些泄气,说道:“是啊,他的资质就到这种程度,我要求高了也不现实。不过现在严一些,总归是有好处的。”
涵因笑道:“你也不要一味只让他读书,以后,他交往的人都是世家公子,琴艺、书法、茶道总要精通一样才行。而且,你现在是都督,负责兵马事宜,还要让他练习一些骑射功夫才行。”
“我看你比我要求还高。”李湛笑道:“不过,我不准备让他走领军带兵的路,那些稍微会一些就行了,也不必精通。他还是要以念书为主,不能为这些分了心思。”
涵因笑道:“嗯,茶道时间也不必太长,每天一个时辰,用不了一个月就能掌握了,主要还是要靠自己摸索,琴的话,想要精进就要苦练了。”涵因想起自己原来练琴的痛苦感觉,她其实没有多少音乐天赋的,若不是因为琴棋书画是闺媛必备,她真是不想练。虽然她也狠下了一番功夫,但是比起卢昭那样的音乐天才,真是拍马都不及。艺术这种东西,真不是靠后天能弥补来的。
李湛想了想,点头同意了。李令彦其实并不笨,是中上水准,但李湛年少聪明,学任何东西都上手极快,触类旁通,所以对自己儿子这种学半天还不得要领的事情,就感到非常不可理解。
涵因在这一点上颇为同情李令彦,她在上上世在学校的时候,也不过是班上中上水准的学生,那时候她也是每天拼命学习,她永远也理解不了那个天天疯玩,考前熬夜看看书,就轻轻松松超过所有人的那个第一名。
现在涵因看起来也是事事精通的才女,主要是上两辈子的积累。但即便如此,她在某些方面还是比不上崔皓轩、卢昭以及李湛这样的天才,人的智商是有差距的,这是一个让人无可奈何的事实,只是她在见识上远远超越这些人,这是她在这群人中龙凤面前保持自信的源泉。
没想到,涵因做得一匣子糕饼却惹出了祸端。
第二天,李令彦垂头丧气的回来了,涵因问他:“糕饼分给同窗了?”
李令彦摇摇头又点点头,却不说话。
“那他们说怎么样?”涵因又笑问道。
李令彦却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涵因对紫鸢吩咐道:“把彦哥儿的陪读叫来,我问问是怎么回事。”
过了一会儿,李令彦的小厮昌乐被带了进来。他比李令彦大两岁,长得挺壮。涵因问道:“到底出了什么事?”
昌乐低下头不敢说,涵因沉下脸一看他,他便是一哆嗦,忙说道:“夫人,那李和欺人太甚,把那匣子糕点全碰到地上。”
涵因问道:“没和他打起来吧。”
“老爷不让公子和人打架,说若是仗势欺人,回家必打死。可是他们也太欺负人了,小的真是忍不下去了!”昌乐攥着拳头。
涵因问道:“这种事发生多久了?”
“一去学里没多久就这样了。李和总是作弄公子,不是在他凳子上洒水,就是把他的功课弄污了。让先生罚公子。因为他的关系,学里原来跟咱们公子要好的,现在也不敢理咱们家公子。”昌乐愤愤的说道。
“难道先生也不管吗?”涵因皱了眉头。
昌乐郁闷的摇摇头:“先生偏宠李和,每次都训斥咱们家公子。”
这个李和是李询的小侄子,从小也是娇惯坏的。不过他很聪明,那些诗词章句,一背就会,他又是李家大房仅次于嫡房的出身,自然是先生眼中的宠儿。
而李令彦这个都督家的公子受欺负虽然听起来挺不可思议的,但实际上。这个时代的文人都有一个通病,就是自负才学,不畏权贵。这位先生就是把李令彦当成权贵来看,觉得如果自己帮李令彦说话,那就会被人看做巴结讨好都督。他恨不能李湛为儿子出头,自己落下一个反抗强权之名,因此。对李令彦格外严厉。
涵因走到李令彦跟前,说道:“你有没有信心打得过李和?”
李令彦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圆溜溜的眼睛看着涵因,涵因说道:“你父亲不让你打架是怕你仗势欺人,但是如果是你自己去打,就不是仗势欺人,你有信心吗?”
李令彦还是有些畏缩,咬着嘴唇不说话。
“你怕先生罚你?”涵因问道。
李令彦摇摇头。
“你怕你父亲?”涵因又问。
李令彦犹豫了一下,点点头。
“如果你自己能打赢,我决不让你父亲罚你。不过先生罚你,却没办法。”涵因保证道。
李令彦看着涵因,想了想,郑重的点点头:“我能打赢他。”
“大点声。”
“我一定能打赢他,母亲!”李令彦大声说道。
“好,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这才是我的好儿子。”涵因拍拍李令彦的肩膀,又对昌乐吩咐道:“明天上学,多叫几个,你们负责拦住给李和帮忙的人,但是不许动手。”
昌乐说道:“是,夫人。”
……
第二天,涵因坐在李家族学里,冷冷的看着坐在自己下手族学先生,却对另一边坐着的李和的父亲看也不看。
先生也是个大儒,五十岁上下的年纪。他没想到这位郑国夫人竟然如此不避讳,在这些外人面前把帷帽摘了,还上上下下打量他。他抬头回视显得失礼,低头又显得没有气势,只得直直的坐在椅子上,眼睛盯着旁边的墙,忍受着那刀子似的目光从身上刮过。
沉默了许久,他的心有些发毛了,很想大声对眼前的人大义凛然说自己根本不怕都督府,李令彦就必须挨罚。
涵因却忽然开口了:“先生既然已经知道了事情经过,应该知道只有这两个孩子打架了,对吧。”
“是又怎么样?”先生咕哝着。
“既然是这样,就不是我家的彦哥儿仗着都督府欺人,两个孩子都有错。要罚就一起罚。”涵因冷声说道。
先生皱眉道:“鄙人一向处事公道。”
“先生先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官老爷的孩子就一定仗势欺人,李家长房的聪明孩子就一定品行良好,你心里先存了偏见,又怎么主持公道?”涵因冷笑。
先生又怒又愧,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涵因站起来,又对李和的父亲说道:“别以为你儿子背书比别人快,就觉得他的品行就是好的了,没错,就是我让李令彦把李和揍一顿的,哼,小小年纪就学着背地里搞小动作,学再多圣贤书有什么用。你有什么不满就冲我来好了,不过,李令彦打架凭的是他自己,若是有人传出什么仗势欺人的闲话,我可是不依的。”说完径直出去了。
李和的父亲嘴气的直抖,却无可奈何,眼睁睁的看着涵因走了出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