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46 第五百四十七章 同谷
- 547 第五百四十八章 听说
- 548 第五百四十九章 担忧
- 549 第五百五十章 教育
- 550 第五百五十一章 争论
- 551 第五百五十二章 血债
- 552 第五百五十三章 血偿
- 553 第五百五十四章 脱险
- 554 第五百五十五章 养伤
- 555 第五百五十六章 丹药
- 556 第五百五十七章 担忧
- 557 第五百五十八章 加税
- 558 第五百五十九章 怨愤
- 559 第五百六十章 范阳
- 560 第五百六十一章 闹大
- 561 第五百六十二章 窥破
- 562 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事
- 563 第五百六十四章 准备
- 564 第五百六十五章 归途
- 565 第五百六十六章 打探
- 566 第五百六十七章 变化
- 567 第五百六十八章 质问
- 568 第五百六十九章 密约
- 569 第五百七十章 孩子
- 570 第五百七十一章 宫宴
- 571 第五百七十二章 死磕
- 572 第五百七十三章 温馨
- 573 第五百七十四章 朝会
- 574 第五百七十五章 脱身
- 575 第五百七十六章 近况
- 576 第五百七十七章 求马
- 577 第五百七十八章 震惊
- 578 第五百七十九章 觐见
- 579 第五百八十章 敌意
- 580 第五百八十一章 挑唆
- 581 第五百八十二章 逼迫
- 582 第五百八十三章 闭门
- 583 第五百八十四章 八卦
- 584 第五百八十五章 暗斗
- 585 第五百八十六章 教育
- 586 第五百八十七章 训诫
- 587 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悦
- 588 第五百八十九章 观赛
- 589 第五百九十章 胶着
- 590 第五百九十一章 困惑
- 591 第五百九十二章 约谈
- 592 第五百九十三章 方法
- 593 第五百九十四章 应对
- 594 第五百九十五章 表彰
- 595 第五百九十六章 三子
- 596 第五百九十七章 办砸
- 597 第五百九十八章 无虞
- 598 第五百九十九章 劝慰
- 599 第六百章 打击
- 600 第六百零一章 截人
- 601 第六百零二章 得意
- 602 第六百零三章 家书
- 603 第六百零四章 地震
- 604 第六百零五章 罢相
- 605 第六百零六章 应对
- 606 第六百零七章 苦恼
- 607 第六百零八章 心结
- 608 第六百零九章 迁洛
- 609 第六百一十章 东都
- 610 第六百一十一章 哀求
- 611 第六百一十二章 传闻
- 612 第六百一十三章 侵犯
- 613 第六百一十四章 力拒
- 614 第六百一十五章 繁华
- 615 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人
- 616 第六百一十七章 尴尬
- 617 第六百一十八章 纸条
- 618 第六百一十九章 窥知
- 619 第六百二十章 斗法
- 620 第六百二十一章 调查
- 621 第六百二十二章 耳光
- 622 第六百二十三章 看穿
- 623 第六百二十四章 转变
- 624 第六百二十五章 临终
- 625 第六百二十六章 扣留
- 626 第六百二十七章 安置
- 627 第六百二十八章 不满
- 628 第六百二十九章 谋反
- 629 第六百三十章 平息
- 630 第六百三十一章 调查
- 631 第六百三十二章 阴谋
- 632 第六百三十三章 心焦
- 633 第六百三十四章 圈套
- 634 第六百三十五章 弑君
- 635 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谋
- 636 第六百三十七章 犯险
- 637 第六百三十八章 诱捕
- 638 第六百三十九章 送别
- 639 第六百四十章 转醒
- 640 第六百四十一章 驾崩
- 641 第六百四十二章 失算
- 642 第六百四十三章 后路
- 643 第六百四十四章 遗诏
- 644 第六百四十五章 作对
- 645 第六百四十六章 困境
- 646 第六百四十七章 拒绝
- 647 第六百四十八章 凤驾
- 648 第六百四十九章 笑话
- 649 第六百五十章 抱怨
- 650 第六百五十一章 阴云
- 651 第六百五十二章 惊变
- 652 第六百五十三章 出逃
- 653 第六百五十四章 追击
- 654 六百五十五章 露馅
- 655 第六百五十六章 追随
- 656 第六百五十七章 跋涉
- 657 第六百五十八章 京畿
- 658 第六百五十九章 潜入
- 659 第六百六十章 出城
- 660 第六百六十一章 分别
- 661 第六百六十二章 人心
- 662 第六百六十三章 打算
- 663 第六百六十四章 旧识
- 664 第六百六十五章 借钱
- 665 六百六十六章 露底牌
- 666 第六百六十七章 半盏茶
- 667 第六百六十八章 走?留!
- 668 第六百六十就章 审问
- 669 第六百七十章 鼓动
- 670 第六百七十一章 投效
- 671 第六百七十二章 偷城
- 672 第六百七十三章 夺寨
- 673 第六百七十四章 潜入
- 674 第六百七十五章 营救
- 675 第六百七十六章 等待
- 676 第六百七十七章 攻防
- 677 第六百七十八章 震慑
- 678 第六百七十九章 大捷
- 679 第六百八十章 援军
- 680 第六百八十一章 前夕
- 681 第六百八十二章 重逢
- 682 第六百八十三章 战事
- 683 第六百八十四章 攻克
- 684 第六百八十五章 入主
- 685 第六百八十六章 大难
- 686 第六百八十七章 来信
- 687 第六百八十八章 问疾
- 688 第六百八十八章 争议
- 689 第六百九十章 拒绝
- 690 第六百九十一章 决定
- 691 第六百九十二章 并肩而立(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百五十七章 担忧
第五百五十七章 担忧
“加税……”李湛看着贾敞送过来的朝廷公文,不置可否的抿着嘴唇。
现在武威郡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是否跟着朝廷一起加税,因为武威郡的赋税是不上交朝廷的,因此李湛不跟着朝廷一起提税,朝廷也不会管。
涵因见贾敞来了,便留他和李湛商谈,自己退了出去,这会儿,见贾敞走了,又进来了。见他嘟囔加税,问道:“怎么,朝廷要加税了?”
李湛点点头,直接把公文递给她,说道:“将田税由十五税一,增加为十税一。将商税的三十税一增加为十五税一。盐税也加了。”
涵因笑道:“要是只交这么多其实也并不算多,不过这些年土地兼并得厉害,地方上的苛捐杂税也不少,这样一来,大户们自然是又要让佃农再多交一笔。至于商税,其实那些商贩运东西,过城门要交城门税,使用车船也要交税,到了地头上还要给当地官员和地头蛇交钱,虽然看起来税不高,但加起来成本就高了。要不然他们为什么愿意走私。”
“是啊,百姓要交的钱更多了,但是买东西更贵了。”李湛说道。
“夫君打算跟不跟上头一起加税呢?”涵因问道。
李湛笑道:“我跟贾先生商量了,现在统辖三地,加上凉州单收的过关税已经足够了。不必再加了。而且这三个州的水土并不好,百姓们的出产本来就少,何况大乱刚过,正是应该休养生息的时候,不宜增加百姓们的负担。何况,其他地方收税多,我们这里收税少。荒地又多,可以吸引不少百姓来开荒。百姓多了,兵源问题也解决了,岂不正好。”
“不过这件事还是要跟朝廷上奏,虽然税款不上交了,但也应该遵从朝廷的政令,否则的话,往小里说是执行不力,往大里说就是刁买人心,图谋不轨。”涵因笑道。
李湛沉吟一下。说道:“嗯,的确应该跟朝廷说一声,我不说。郭怀安也会上奏。”
涵因忙提醒道:“你可千万别说军费够用,要不然朝廷让你把加的税上交那就惨了。”
“放心,我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让竹心先生草拟一个奏章,就说武威郡大乱刚平。暂不加税。我想朝廷应该不会不同意。”李湛笑道。
“别怪我婆妈,这次麴家的旧人下手,还有王达的人参与,说不定就是受了王通的支使,说明王通在朝中势力越来越大了。而且他越来越急不可耐的想要推晋王上位了,一定会找一切机会朝咱们下手的。所以现在要事事谨慎。否则就会让人有机可乘。”涵因说道。
李湛叹了口气:“可惜楚王身边没有人提点他,不知道会不会被人钻了空子。”
“开了府就有属官了,只希望即便不是英才。也是些言行谨慎的人。”涵因很是担心自己的外甥。
“可惜没办法帮到他了。”李湛叹道,属官都由吏部推荐,并由皇帝过目,当初晋王开府,王通应该是通过吏部塞了自家人的。用起来也顺手,但李湛的手却伸不了那么长。他连自己想要任命凉州的官员,都被吏部打了回来,更别说楚王的属官了。
“也好,咱们不插手,这也是避嫌。”涵因笑道。
“咱们不插手,你舅舅和你叔叔必然是要动心思的。”说起来,李湛还是有些不甘心的,毕竟这些年都是李德妃养着泰王,唐国公府也没少为泰王花心思,如今晋封了楚王就出宫了,身边却没有一个唐国公府推荐上去的属官,实在让人不甘心。
涵因笑道:“他们也不会公然站在楚王这边,最多就是推荐一些族中的子弟和门生便罢了。”
“你说……靖国公府和沛国公府都插手的话,皇上会不会忌惮楚王?”李湛说道。
涵因摇摇头:“皇上没有忌惮梁王,也没有忌惮晋王,自然不会忌惮楚王,别忘了,太子位掌握在皇上手里,天武军也没有任何一个皇子能插上手。只要皇子们跟军队没有关联,皇上有什么好怕的。”
李湛一笑:“照你这么说,我插不上手反倒是对楚王有好处了。”
“自古皇子跟军队牵牵连连都是大忌。以后也要注意,不能跟楚王往来,免得被扣上结交皇子的罪名。”涵因说道。
“嗯,这件事也要跟母亲说一声,让家里人不要跟楚王亲近结交,免得犯了皇上的忌讳,或者被人抓住把柄。”李湛说道:“若是你二舅和二叔都插手的话,再跟咱们家来往,说不定皇上会怀疑我借助楚王,跟朝中大臣勾结呢。”
王通不掌兵所以反而没有这样的忌讳,放开手脚给晋王招揽人才,扩散晋王的贤名,李湛却顾虑重重。
涵因跟李湛说了会儿话,便被慕云叫走了。照水楼被烧毁了,需要在原址上重建,工匠已经把新楼的样式拿了过来,慕云让涵因看看满不满意,需不需要改进。
涵因看了一下图样,还跟原先的照水楼差不多的样子,说道:“嗯,我看挺好的,就这么建吧。”
慕云笑道:“之前夫人不是说想要那个……什么台……”
“没什么,我自己瞎想的。”涵因笑道,她后来才意识到这个时代阳台这个词不能乱说,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因此阳台便是指男女交欢的场所,还好她只是当时跟慕云随便一提,这要是传出去可是闹了笑话。
再说,她对建筑一窍不通,可不好提什么意见,古代没有工程力学,一切设计都靠经验,随便改动,万一塌了岂不是把自己砸在里头了。
涵因不想多提这个词,也怕慕云忽然想起来,便转移话题问道:“对了,那个于天霖有消息吗?”
慕云摇摇头:“贾先生说通缉文书和画像都已经发到各州府、县府了,但是都没有消息。恐怕不是那么轻易能抓住的。”
“也是,他的武功跟义兄差不多,想要抓住哪有那么容易。何况,说不定就是王通护着他的。”涵因冷笑道:“不过这也足够让他有一段时间不敢出来了。”有这样一个武功高强的人正在想尽办法杀掉自己,这种感觉并不美好。
盼晴走过来,说道:“夫人,五十个女兵初步已经训好了,把她们安排在哪里?”
涵因想了想:“就让她们住在府后面的跨院里。十人一伙,每伙设伙长,其中两伙贴身护卫我,另外三火轮流在二门里巡视。贴身护卫的,每十天轮换一伙。”
盼晴应了吩咐,去分配任务了。
不一时,李令彦来给涵因请安,他咬了咬嘴唇,说道:“母亲,我可否去同窗家里做客……”
涵因笑道:“好啊,哪位同窗?”
李令彦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就是李和。”
原来他跟李和经过这次同生共死的经历,两人关系一下子融洽了起来,李和不仅不再作弄李令彦,还主动跟他交好,请他去自家做客。
涵因笑道:“这是好事,就去吧,只是见到他家长辈,莫要失礼。”
李令彦笑道:“是,母亲,您放心吧,我不会丢脸的。嗯……父亲会同意吗?”李令彦有些担心,之前他被绑的时候,他的父亲也在府外,因为被侍卫拦住不让他进来,他气恼担忧之下对都督府的侍卫大骂了起来,而且言语之中有责怪李令彦连累了他儿子的意思。虽然李湛回来之后,他没敢再说什么,不过之前跟涵因发生过冲突,之后又有这种事,李湛能对他有好脸色才怪呢。
涵因笑着鼓励道:“你父亲也是讲道理的,你自己去跟父亲说就是了,他不会不答应的。”见李令彦脸上还是有踌躇之色,涵因笑道:“他是你父亲,心里最疼爱你不过了,你怕什么呢。”
李令彦咽了一口唾液,点点头,走进了屋子,他的手攥着拳头,还微微有些颤抖。
过了一会儿,他从屋子里出来了,对涵因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父亲同意了。”
而皇帝此时也正对着吏部举荐的楚王属官名单冷笑,他对刘公公说道:“你看看这些家伙,瞅着一点机会,这就都蹦出来了。”
吏部举荐的名单上,都是各家塞的人,皇帝看着这份的名单,一眼就看出来这里面夹带的私货。梁王身边选用的都是寒门,晋王身边都是王通选定的人,李湛朝中没人,塞不进来,于是这些家族就想把自家人塞进来。
但是他们又知道晋王风头最盛,名声最好,楚王做太子的可能性不大,想观望,自己不肯轻易站队,只让一些看起来不相干的门生和支系子弟过来。皇帝看透了这些世家大族的心思。
刘公公笑道:“这些人不是一直都这样嘛。”
皇帝冷哼了两声,说道:“凭他们闹去。”
现在武威郡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是否跟着朝廷一起加税,因为武威郡的赋税是不上交朝廷的,因此李湛不跟着朝廷一起提税,朝廷也不会管。
涵因见贾敞来了,便留他和李湛商谈,自己退了出去,这会儿,见贾敞走了,又进来了。见他嘟囔加税,问道:“怎么,朝廷要加税了?”
李湛点点头,直接把公文递给她,说道:“将田税由十五税一,增加为十税一。将商税的三十税一增加为十五税一。盐税也加了。”
涵因笑道:“要是只交这么多其实也并不算多,不过这些年土地兼并得厉害,地方上的苛捐杂税也不少,这样一来,大户们自然是又要让佃农再多交一笔。至于商税,其实那些商贩运东西,过城门要交城门税,使用车船也要交税,到了地头上还要给当地官员和地头蛇交钱,虽然看起来税不高,但加起来成本就高了。要不然他们为什么愿意走私。”
“是啊,百姓要交的钱更多了,但是买东西更贵了。”李湛说道。
“夫君打算跟不跟上头一起加税呢?”涵因问道。
李湛笑道:“我跟贾先生商量了,现在统辖三地,加上凉州单收的过关税已经足够了。不必再加了。而且这三个州的水土并不好,百姓们的出产本来就少,何况大乱刚过,正是应该休养生息的时候,不宜增加百姓们的负担。何况,其他地方收税多,我们这里收税少。荒地又多,可以吸引不少百姓来开荒。百姓多了,兵源问题也解决了,岂不正好。”
“不过这件事还是要跟朝廷上奏,虽然税款不上交了,但也应该遵从朝廷的政令,否则的话,往小里说是执行不力,往大里说就是刁买人心,图谋不轨。”涵因笑道。
李湛沉吟一下。说道:“嗯,的确应该跟朝廷说一声,我不说。郭怀安也会上奏。”
涵因忙提醒道:“你可千万别说军费够用,要不然朝廷让你把加的税上交那就惨了。”
“放心,我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让竹心先生草拟一个奏章,就说武威郡大乱刚平。暂不加税。我想朝廷应该不会不同意。”李湛笑道。
“别怪我婆妈,这次麴家的旧人下手,还有王达的人参与,说不定就是受了王通的支使,说明王通在朝中势力越来越大了。而且他越来越急不可耐的想要推晋王上位了,一定会找一切机会朝咱们下手的。所以现在要事事谨慎。否则就会让人有机可乘。”涵因说道。
李湛叹了口气:“可惜楚王身边没有人提点他,不知道会不会被人钻了空子。”
“开了府就有属官了,只希望即便不是英才。也是些言行谨慎的人。”涵因很是担心自己的外甥。
“可惜没办法帮到他了。”李湛叹道,属官都由吏部推荐,并由皇帝过目,当初晋王开府,王通应该是通过吏部塞了自家人的。用起来也顺手,但李湛的手却伸不了那么长。他连自己想要任命凉州的官员,都被吏部打了回来,更别说楚王的属官了。
“也好,咱们不插手,这也是避嫌。”涵因笑道。
“咱们不插手,你舅舅和你叔叔必然是要动心思的。”说起来,李湛还是有些不甘心的,毕竟这些年都是李德妃养着泰王,唐国公府也没少为泰王花心思,如今晋封了楚王就出宫了,身边却没有一个唐国公府推荐上去的属官,实在让人不甘心。
涵因笑道:“他们也不会公然站在楚王这边,最多就是推荐一些族中的子弟和门生便罢了。”
“你说……靖国公府和沛国公府都插手的话,皇上会不会忌惮楚王?”李湛说道。
涵因摇摇头:“皇上没有忌惮梁王,也没有忌惮晋王,自然不会忌惮楚王,别忘了,太子位掌握在皇上手里,天武军也没有任何一个皇子能插上手。只要皇子们跟军队没有关联,皇上有什么好怕的。”
李湛一笑:“照你这么说,我插不上手反倒是对楚王有好处了。”
“自古皇子跟军队牵牵连连都是大忌。以后也要注意,不能跟楚王往来,免得被扣上结交皇子的罪名。”涵因说道。
“嗯,这件事也要跟母亲说一声,让家里人不要跟楚王亲近结交,免得犯了皇上的忌讳,或者被人抓住把柄。”李湛说道:“若是你二舅和二叔都插手的话,再跟咱们家来往,说不定皇上会怀疑我借助楚王,跟朝中大臣勾结呢。”
王通不掌兵所以反而没有这样的忌讳,放开手脚给晋王招揽人才,扩散晋王的贤名,李湛却顾虑重重。
涵因跟李湛说了会儿话,便被慕云叫走了。照水楼被烧毁了,需要在原址上重建,工匠已经把新楼的样式拿了过来,慕云让涵因看看满不满意,需不需要改进。
涵因看了一下图样,还跟原先的照水楼差不多的样子,说道:“嗯,我看挺好的,就这么建吧。”
慕云笑道:“之前夫人不是说想要那个……什么台……”
“没什么,我自己瞎想的。”涵因笑道,她后来才意识到这个时代阳台这个词不能乱说,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因此阳台便是指男女交欢的场所,还好她只是当时跟慕云随便一提,这要是传出去可是闹了笑话。
再说,她对建筑一窍不通,可不好提什么意见,古代没有工程力学,一切设计都靠经验,随便改动,万一塌了岂不是把自己砸在里头了。
涵因不想多提这个词,也怕慕云忽然想起来,便转移话题问道:“对了,那个于天霖有消息吗?”
慕云摇摇头:“贾先生说通缉文书和画像都已经发到各州府、县府了,但是都没有消息。恐怕不是那么轻易能抓住的。”
“也是,他的武功跟义兄差不多,想要抓住哪有那么容易。何况,说不定就是王通护着他的。”涵因冷笑道:“不过这也足够让他有一段时间不敢出来了。”有这样一个武功高强的人正在想尽办法杀掉自己,这种感觉并不美好。
盼晴走过来,说道:“夫人,五十个女兵初步已经训好了,把她们安排在哪里?”
涵因想了想:“就让她们住在府后面的跨院里。十人一伙,每伙设伙长,其中两伙贴身护卫我,另外三火轮流在二门里巡视。贴身护卫的,每十天轮换一伙。”
盼晴应了吩咐,去分配任务了。
不一时,李令彦来给涵因请安,他咬了咬嘴唇,说道:“母亲,我可否去同窗家里做客……”
涵因笑道:“好啊,哪位同窗?”
李令彦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就是李和。”
原来他跟李和经过这次同生共死的经历,两人关系一下子融洽了起来,李和不仅不再作弄李令彦,还主动跟他交好,请他去自家做客。
涵因笑道:“这是好事,就去吧,只是见到他家长辈,莫要失礼。”
李令彦笑道:“是,母亲,您放心吧,我不会丢脸的。嗯……父亲会同意吗?”李令彦有些担心,之前他被绑的时候,他的父亲也在府外,因为被侍卫拦住不让他进来,他气恼担忧之下对都督府的侍卫大骂了起来,而且言语之中有责怪李令彦连累了他儿子的意思。虽然李湛回来之后,他没敢再说什么,不过之前跟涵因发生过冲突,之后又有这种事,李湛能对他有好脸色才怪呢。
涵因笑着鼓励道:“你父亲也是讲道理的,你自己去跟父亲说就是了,他不会不答应的。”见李令彦脸上还是有踌躇之色,涵因笑道:“他是你父亲,心里最疼爱你不过了,你怕什么呢。”
李令彦咽了一口唾液,点点头,走进了屋子,他的手攥着拳头,还微微有些颤抖。
过了一会儿,他从屋子里出来了,对涵因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父亲同意了。”
而皇帝此时也正对着吏部举荐的楚王属官名单冷笑,他对刘公公说道:“你看看这些家伙,瞅着一点机会,这就都蹦出来了。”
吏部举荐的名单上,都是各家塞的人,皇帝看着这份的名单,一眼就看出来这里面夹带的私货。梁王身边选用的都是寒门,晋王身边都是王通选定的人,李湛朝中没人,塞不进来,于是这些家族就想把自家人塞进来。
但是他们又知道晋王风头最盛,名声最好,楚王做太子的可能性不大,想观望,自己不肯轻易站队,只让一些看起来不相干的门生和支系子弟过来。皇帝看透了这些世家大族的心思。
刘公公笑道:“这些人不是一直都这样嘛。”
皇帝冷哼了两声,说道:“凭他们闹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