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50 9.禁蓄告缗令
- 1151 10.化佛为火炮
- 1152 11.扬帆盖海去
- 1153 12.广府蔗糖丸
- 1154 13.速战速决期
- 1155 14.登陆钦州湾
- 1156 15.得钦望安南
- 1157 16.收复俚帅心
- 1158 17.骆越水传首
- 1159 18.对决陷塘地
- 1160 19.铁骑如云集
- 1161 20.战马狂飙卷
- 1162 1.黄昌沔跃崖
- 1163 2.土司纳版籍
- 1164 3.一日朱鸢江
- 1165 4.步头立铜柱
- 1166 5.欲取环王稻
- 1167 6.韩山佐何人
- 1168 7.愿天下为公
- 1169 8.扶桑僧最澄
- 1170 9.吉祥三符瑞
- 1171 10.三品皆为贼
- 1172 11.势前不存理
- 1173 12.高家一块肉
- 1174 13.僧明玄入寂
- 1175 14.王士平野望
- 1176 15.安南天威径
- 1177 16.郑文明友人
- 1178 17.曲江封建论
- 1179 18.亭前逢宋五
- 1180 19.广陵王下场
- 1181 20.刘太初反攻
- 1182 1.欲替韦剑南
- 1183 2.行中书省制
- 1184 3.韦城武预言
- 1185 4.符瑞复再显
- 1186 5.分金结银术
- 1187 6.天下推新制
- 1188 7.淮海江东省
- 1189 8.桑田织锦坊
- 1190 9.筑紫太宰帅
- 1191 10.大唐船来航
- 1192 11.难波宫商谈
- 1193 12.东瀛狗血史
- 1194 13.扶桑亦阋墙
- 1195 14.太宰府密航
- 1196 14.弓福据莞岛
- 1197 16.巡狩人主责
- 1198 17.君臣齐声哭
- 1199 18.灵虚灵宝师
- 1200 19.黄帛书天降
- 1201 20.文杰竞上表
- 1202 1.盛世仿再临
- 1203 2.太子拒登封
- 1204 3.五星避明日
- 1205 4.灞桥焚椑车
- 1206 5.陛下忽狂奔
- 1207 6.封禅大功成
- 1208 7.陆九迁都议
- 1209 8.高三为门神
- 1210 9.万象初更新
- 1211 10.少阳院劝进
- 1212 11.郡王呼阿叔
- 1213 12.千秋又万代
- 1214 13.曲江闻内禅
- 1215 14.无忝祖宗命
- 1216 15.噬脐之悔恨
- 1217 16.独目落眼泪
- 1218 17.范希朝入京
- 1219 18.三川望已失
- 1220 19.谎言如冬雨
- 1221 20.罢废宫市使
- 1222 1.厘革神威军
- 1223 2.两仪父与子
- 1224 3.李纯读左传
- 1225 4.郑絪论方镇
- 1226 5.上皇三失误
- 1227 6.韦皋思不得
- 1228 7.银尺画地绝
- 1229 8.淄青献三州
- 1230 9.问计邢曹俊
- 1231 10.李师古翻悔
- 1232 11.最终负约定
- 1233 12.太上皇吃橘
- 1234 13.青鸟已宵逝
- 1235 14.五年大计画
- 1236 15.洛阳明巨万
- 1237 16.刘驼驼立功
- 1238 17.善良剑出鞘
- 1239 18.董混成脱逃
- 1240 19.义武军公案
- 1241 20.王武俊无忧
- 1242 1.宣武敢死队
- 1243 2.万炮击汴州
- 1244 3.纳妾私箧钱
- 1245 4.昼夜攻不休
- 1246 5.宣牙求自新
- 1247 6.琵琶沟尽赤
- 1248 7.讨高岳檄文
- 1249 8.邢老又中风
- 1250 9.太师为妙客
- 1251 10.王武俊北撤
- 1252 11.魏博口岸开
- 1253 12.辱于小儿辈
- 1254 13.刘悟遽反正
- 1255 14.平卢军倒戈
- 1256 15.胡惟堪夺质
- 1257 16.一日得三美
- 1258 17.指画行省界
- 1259 18.新建武康军
- 1260 19.高宫师迫城
- 1261 20.刘悟丧部伍
隐藏
显示工具栏
19.铁骑如云集
19.铁骑如云集
陷塘西的山坡上,高岳以手指麾:“敌人若以蛮牌往前,我军则以长矟对之;若敌人以长镩居前,我军则以炮铳扰乱之;再以重甲战士,环复接战交锋,消耗敌人斗志体力。”
此刻,太阳慢慢升起,整个陷塘的战场纵横各有十几里,四面都环绕封闭如城墙的山峰和溪洞,唐军一万数千,分为左中右,列犄角拒战的阵势;黄洞蛮兵四万,则分为前中后三阵,每阵相距半里之地,用斥候传递主帅消息。
武毅军的战士,着锁子连环甲,外蒙黑色棉布罩袍,望去如同乌云满岗。
黄洞蛮的第一阵,全是百战精锐,持绵密坚硬的蛮牌(藤盾),其后则是数不清的长镩和梭镖,统一着赭红色的桂布战袍,矮小灵活,面目狰狞,望之若赤炎卷地。
洞蛮的阵后处,黄少卿命各大王的子弟妻女,呐喊着将精美的大铜鼓给悬起,接着用金银制就的鼓槌击响,雄壮沉厚的鼓声,即刻震撼着整个陷塘的战场。
“杜佑的追兵怕就在我身后,此战有进无退,有敌无我,杀尽眼前唐兵,重夺昆仑关,重夺邕管城!”
接着黄少卿的怒吼,就被唐军阵地前沿虎踞炮的嘶吼声给掩盖下去。
武毅军的神雷铳手,按照交错棋盘式的位置,四人一组,排成了“极限速射”的队型:一人半跪在前架起短镗,握铳发射,一人于其后替手递送新铳,一人用搠杖清理发射过的火铳膛内,还有一人装药塞弹丸,四人共三支火铳,两支轮番装填击发,还有一支在侧备用。
对垒线上,武毅各军都有数百火铳轮番速射,铳口的烟火先是一点点,接着霹雳声越来越强烈,烟火联结为了烟雾,弥漫翻涌。
密密麻麻手持长镩往前走的洞蛮士兵,被水泼般的虎踞炮和神雷铳的弹丸击中,尖利的镩头被击飞,长杆被击断,躯体被打中往后仰身、翻滚,死伤者喷溅鲜血,冒出铅丸的青烟倒下,其余人咬着牙,继续往前艰难挺进。
二三十步内,其后的蛮兵们呐喊,将手中梭镖奋力掷出,瞬间梭镖遮蔽半空,翠羽做的尾巴划着无数残影,伴随着无数熏毒的铜簇,钻入到硝烟迷雾里,在身着皮甲的神雷铳手上,绽放着朵朵鲜血之花:大部分人是受伤,在丧却战斗力后自动舍弃火铳,爬到后侧草地里伏低,使用解药丸自救:俚僚人的梭镖和箭簇都涂抹过剧毒,不过高岳曾从当时担任桂管经略使的刘晏那里取得过解药,在出征前集中维扬的医师大举制造,现在可算派上用场了。
其他铳手接替而上,仍然保持了急速的射击。
但这也就是一轮而已,铳手迅捷退后,武毅军后阵的长矟悉数摆平,往前。
蛮兵的长镩,和唐兵的长矟,在横截面长达数里的战线上,咬合绞缠,对刺起来。
在后督战的高岳望到,前线里摇着小旗的幢队头,许多是年轻的武道生,表现都非常勇敢,可伤亡也非常大。
半个时辰后,两军的战线稍微松开,像两面退潮的海洋,露出长而狭窄的陆地。
此刻唐军最前的幢队队头,已经伤亡近半,很多幢队由队佐接替。
可也正是因为如此,唐军的战线就像是铁壁般,毫无松动迹象。
且无甲或轻甲的蛮兵,拼刺时伤亡更重,满地都是凋残的赤红色,那是尸体战袍的颜色。
而后,武毅军和黄洞蛮又交锋五六个回合,阵势还是没有半点松懈的迹象。
队头战死,队佐接替,队佐战死,还有偏旗头接替......
大鼓下,黄少卿亲耳听到,鼓声已敲响了五轮了,儿郎们的气力也开始衰竭。
第一阵蛮兵死伤满地,却还是无法突破唐军的战线分毫。
离远了,唐军便施放火铳、虎踞炮。
而靠近后,唐军则持长矟、镗钯应战。
慢慢地,黄少卿开始急躁起来,他认为可以用第二阵去替手第一阵,因第一阵伤亡太大,丧失继续冲击的能力,并且他还对传令的亲兵说:“换藤牌先上,其余一气跟上,压垮唐兵。”
陷塘西侧的小山岗上,高岳勒了勒大厘雪的缰绳,很沉着地对身侧的周子平说:
“子平,看起来蛮兵的前阵力竭,他们很可能要替手,观蛮兵阵形波乱时,便是我军总攻之时,不要犹豫。”
于是周子平急忙抱拳领命。
高岳即布置说:“让前沿所有虎踞炮,马上塞霰子,左军首炮见本道披风甩动为信,率先发炮,其余炮位便随即一并齐射。另外,叫明怀义、米原、扶余淮领三军骑兵来,结群于这山岗下,同样以本道披风甩动为信,一并驰突出去!”
果然,高岳正如黄昌沔所预计那般,在关键时刻投入骑兵总冲锋这个“杀手锏”。
一阵阵号令和哨子声,然后伴随着阵阵马蹄声,山岗后侧原本待命的骑兵们,开始成群成群地小跑到山岗之前来,汇聚成一条长长的横阵,左中右三军的铁骑都在这里:骑兵们的战马全都覆盖了门帘甲、鸡脖甲还有胸甲,马蹄包裹着蹄铁,马头上有的竖起单只雪白羽翎,有的则装饰着各色雉毛,宛若小型雀屏般耀眼,战士们同样全身贯甲,手持着各色或锋利、或沉重的杀人武器,悉数沉默着,他们的眼睛全盯住岗上的卫国公。
所有骑兵都晓得,一旦他们得到待命出战的号令,那即标识整个战局已经到了决胜的地步。
所以大家都是抱着此战就是此生最后一战的心态,集结在卫国公的旗帜下,然后发动冲锋的。
只见卫国公也不说话,将纯白色的裘衣解下,系在周子平伸出的长槊钩环上。
而前方的各虎踞炮也陆续都接到了准备齐射霰子的命令。
尤其是左军最左侧,所谓的“首炮”炮手更为紧张,一门一石重的炮,三位炮手,一人战死了,还有一人受伤,但现在也无法下火线。
两人便立刻先将一发预先填满火药的子铳,搁入到虎踞炮母铳的腹中,把炮尾的转珠给全力扭紧,随后于炮口塞入二十六枚霰子,又最终塞入一颗大炮丸将其塞实,吹亮了手中杆子上的点火索。
而那边黄洞蛮的大阵后,铜鼓声再度响了起来......
此刻,太阳慢慢升起,整个陷塘的战场纵横各有十几里,四面都环绕封闭如城墙的山峰和溪洞,唐军一万数千,分为左中右,列犄角拒战的阵势;黄洞蛮兵四万,则分为前中后三阵,每阵相距半里之地,用斥候传递主帅消息。
武毅军的战士,着锁子连环甲,外蒙黑色棉布罩袍,望去如同乌云满岗。
黄洞蛮的第一阵,全是百战精锐,持绵密坚硬的蛮牌(藤盾),其后则是数不清的长镩和梭镖,统一着赭红色的桂布战袍,矮小灵活,面目狰狞,望之若赤炎卷地。
洞蛮的阵后处,黄少卿命各大王的子弟妻女,呐喊着将精美的大铜鼓给悬起,接着用金银制就的鼓槌击响,雄壮沉厚的鼓声,即刻震撼着整个陷塘的战场。
“杜佑的追兵怕就在我身后,此战有进无退,有敌无我,杀尽眼前唐兵,重夺昆仑关,重夺邕管城!”
接着黄少卿的怒吼,就被唐军阵地前沿虎踞炮的嘶吼声给掩盖下去。
武毅军的神雷铳手,按照交错棋盘式的位置,四人一组,排成了“极限速射”的队型:一人半跪在前架起短镗,握铳发射,一人于其后替手递送新铳,一人用搠杖清理发射过的火铳膛内,还有一人装药塞弹丸,四人共三支火铳,两支轮番装填击发,还有一支在侧备用。
对垒线上,武毅各军都有数百火铳轮番速射,铳口的烟火先是一点点,接着霹雳声越来越强烈,烟火联结为了烟雾,弥漫翻涌。
密密麻麻手持长镩往前走的洞蛮士兵,被水泼般的虎踞炮和神雷铳的弹丸击中,尖利的镩头被击飞,长杆被击断,躯体被打中往后仰身、翻滚,死伤者喷溅鲜血,冒出铅丸的青烟倒下,其余人咬着牙,继续往前艰难挺进。
二三十步内,其后的蛮兵们呐喊,将手中梭镖奋力掷出,瞬间梭镖遮蔽半空,翠羽做的尾巴划着无数残影,伴随着无数熏毒的铜簇,钻入到硝烟迷雾里,在身着皮甲的神雷铳手上,绽放着朵朵鲜血之花:大部分人是受伤,在丧却战斗力后自动舍弃火铳,爬到后侧草地里伏低,使用解药丸自救:俚僚人的梭镖和箭簇都涂抹过剧毒,不过高岳曾从当时担任桂管经略使的刘晏那里取得过解药,在出征前集中维扬的医师大举制造,现在可算派上用场了。
其他铳手接替而上,仍然保持了急速的射击。
但这也就是一轮而已,铳手迅捷退后,武毅军后阵的长矟悉数摆平,往前。
蛮兵的长镩,和唐兵的长矟,在横截面长达数里的战线上,咬合绞缠,对刺起来。
在后督战的高岳望到,前线里摇着小旗的幢队头,许多是年轻的武道生,表现都非常勇敢,可伤亡也非常大。
半个时辰后,两军的战线稍微松开,像两面退潮的海洋,露出长而狭窄的陆地。
此刻唐军最前的幢队队头,已经伤亡近半,很多幢队由队佐接替。
可也正是因为如此,唐军的战线就像是铁壁般,毫无松动迹象。
且无甲或轻甲的蛮兵,拼刺时伤亡更重,满地都是凋残的赤红色,那是尸体战袍的颜色。
而后,武毅军和黄洞蛮又交锋五六个回合,阵势还是没有半点松懈的迹象。
队头战死,队佐接替,队佐战死,还有偏旗头接替......
大鼓下,黄少卿亲耳听到,鼓声已敲响了五轮了,儿郎们的气力也开始衰竭。
第一阵蛮兵死伤满地,却还是无法突破唐军的战线分毫。
离远了,唐军便施放火铳、虎踞炮。
而靠近后,唐军则持长矟、镗钯应战。
慢慢地,黄少卿开始急躁起来,他认为可以用第二阵去替手第一阵,因第一阵伤亡太大,丧失继续冲击的能力,并且他还对传令的亲兵说:“换藤牌先上,其余一气跟上,压垮唐兵。”
陷塘西侧的小山岗上,高岳勒了勒大厘雪的缰绳,很沉着地对身侧的周子平说:
“子平,看起来蛮兵的前阵力竭,他们很可能要替手,观蛮兵阵形波乱时,便是我军总攻之时,不要犹豫。”
于是周子平急忙抱拳领命。
高岳即布置说:“让前沿所有虎踞炮,马上塞霰子,左军首炮见本道披风甩动为信,率先发炮,其余炮位便随即一并齐射。另外,叫明怀义、米原、扶余淮领三军骑兵来,结群于这山岗下,同样以本道披风甩动为信,一并驰突出去!”
果然,高岳正如黄昌沔所预计那般,在关键时刻投入骑兵总冲锋这个“杀手锏”。
一阵阵号令和哨子声,然后伴随着阵阵马蹄声,山岗后侧原本待命的骑兵们,开始成群成群地小跑到山岗之前来,汇聚成一条长长的横阵,左中右三军的铁骑都在这里:骑兵们的战马全都覆盖了门帘甲、鸡脖甲还有胸甲,马蹄包裹着蹄铁,马头上有的竖起单只雪白羽翎,有的则装饰着各色雉毛,宛若小型雀屏般耀眼,战士们同样全身贯甲,手持着各色或锋利、或沉重的杀人武器,悉数沉默着,他们的眼睛全盯住岗上的卫国公。
所有骑兵都晓得,一旦他们得到待命出战的号令,那即标识整个战局已经到了决胜的地步。
所以大家都是抱着此战就是此生最后一战的心态,集结在卫国公的旗帜下,然后发动冲锋的。
只见卫国公也不说话,将纯白色的裘衣解下,系在周子平伸出的长槊钩环上。
而前方的各虎踞炮也陆续都接到了准备齐射霰子的命令。
尤其是左军最左侧,所谓的“首炮”炮手更为紧张,一门一石重的炮,三位炮手,一人战死了,还有一人受伤,但现在也无法下火线。
两人便立刻先将一发预先填满火药的子铳,搁入到虎踞炮母铳的腹中,把炮尾的转珠给全力扭紧,随后于炮口塞入二十六枚霰子,又最终塞入一颗大炮丸将其塞实,吹亮了手中杆子上的点火索。
而那边黄洞蛮的大阵后,铜鼓声再度响了起来......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