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61 第九十七章 依葫芦画瓢
- 562 第九十八章 以收税为名
- 563 第九十九 居心叵测
- 564 第一百章 打仗,你们不行!
- 565 第一百零一章 第一步
- 566 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步(续)
- 567 第一百零三章 三观
- 568 第一百零四章 大梁,天下无敌啊!
- 569 第一百零五章 机不可失
- 570 第一百零六章 图穷匕见
- 571 第一百零七章 图穷匕见(续)
- 572 第一百零八章 办法
- 573 第一零九章 国泰民安
- 574 第一百一十章 争议
- 575 第一百一十一章 割韭菜
- 576 第一百一十二章 泰安五铢
- 577 第一百一十三章 陌非陌
- 578 第一百一十四章 事实
- 579 第一百一十五章 涟漪
- 580 第一百一十六章 涟漪(续)
- 581 第一百一十七章 旧事
- 582 第一百一十八章 都在酒里
- 583 第一百一十九章 无名之辈
- 584 第一百二十章 应变
- 585 第一百二十一章 楷模
- 586 第一百二十二章 故人?
- 587 第一百二十三章 突发事件
- 588 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右为难
- 589 第一百二十五章 打草惊蛇
- 590 第一百二十六章 煽风点火
- 591 第一百二十七章 见多识广
- 592 第一百二十八章 想法
- 593 第一百二十九章 行军
- 594 第一百三十章 整军
- 595 第一百三十一章 整军(续)
- 596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为何而战
- 597 第一百三十三章 话糙理不糙
- 598 第一百三十四章 量入为出
- 599 第一百三十五章 狂热
- 600 第一百三十六章 交手
- 601 第一百三十七章 战果
- 602 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功
- 603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功(续)
- 604 第一百四十章 激战
- 605 第一百四十一章 援军
- 606 第一百四十二章 激战(续)
- 607 第一百四十三章 心态
- 608 第一百四十四章 父子
- 609 第一百四十五章 仇深似海
- 610 第一百四十六章 名字
- 611 第一百四十七章 身份
- 612 第一百四十八章 利器
- 613 第一百四十九章 干柴烈火
- 614 第一百五十章 何事如此惊慌?
- 615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临阵退缩
- 616 第一百五十二章 策略
- 617 第一百五十三章 怎么办?
- 618 第一百五十四章 怎么办?(续)
- 619 第一百五十五章 腥风起
- 620 第一百五十六章 形势
- 621 第一百五十七章 就这?
- 622 第一百五十八章 谁在乎?
- 623 第一百五十九章 倒卷珠帘
- 624 第一百六十章 倒卷珠帘(续)
- 625 第一百六十一章 无可奈何
- 626 第一百六十二章 无可奈何(续)
- 627 第一百六十三章 循环
- 628 第一百六十四章 循环(续)
- 629 第一章 问题
- 630 第二章 有钱就不是问题
- 631 第三章 孔方兄与大师兄
- 632 第四章 人选
- 633 第五章 甜枣
- 634 第六章 如果
- 635 第七章 原来是你,赵郡李氏!
- 636 第八章 名号
- 637 第九章 名号(续)
- 638 第十章 风光
- 639 第十一章 元亨利贞
- 640 第十二章 法制
- 641 第十三章 技巧
- 642 第十四章 梦想
- 643 第十五章 观察四方
- 644 第十六章 物是人非
- 645 第十七章 妖、妖术!
- 646 第十八章 理由
- 647 第十九章 根本
- 648 第二十章 苛政猛于虎?
- 649 第二十一章 釜底抽薪
- 650 第二十二章 讨价还价
- 651 第二十三章 勾决
- 652 第二十四章 善意,恶意
- 653 第二十五章 善意,恶意(续)
- 654 第二十六章 赛马
- 655 第二十七章 耕马
- 656 第二十八章 吏
- 657 第二十九章 虚实
- 658 第三十章 虚实(续)
- 659 第三十一章 佛跳墙
- 660 第三十二章 骑快马如龙
- 661 第三十三章 布置
- 662 第三十四章 反切
- 663 第三十五章 根本
- 664 第三十六章 早有准备
- 665 第三十七章 士为知己者死
- 666 第三十八章 价值
- 667 第三十九章 鱼米之乡
- 668 第四十章 书中自有颜如玉
- 669 第四十一章 办学宗旨
- 670 第四十二章 忠诚
- 671 第四十三章 意图
- 672 第四十四章 脏活
- 673 第四十五章 细节
- 674 第四十六章 这是最后一次
- 675 第四十七章 完了,完了!
- 676 第四十八章 骗术
- 677 第四十九章 情仇
- 678 第五十章 名字
- 679 第五十一章 尴尬
- 680 第五十二章 能力
- 681 第五十三章 栩栩如生
- 682 第五十四章 铠甲
- 683 第五十五章 变通
- 684 第五十六章 莫非?
- 685 第五十七章 毕业
- 686 第五十八章 铁马冰河入梦来
- 687 第五十九章 对垒
- 688 第六十章 寒光照铁衣
- 689 第六十一章 寒光照铁衣(续)
- 690 第六十二章 意图
- 691 第六十三章 想走?
- 692 第六十四章 渡河
- 693 第六十五章 选哪个?
- 694 第六十六章 决定
- 695 第六十七章 难以置信
- 696 第六十八章 难以置信(续)
- 697 第六十九章 幸会,幸会
- 698 第七十章 开门,开门!
- 699 第七十一章 喊啊,喊啊!
- 700 第七十二章 狼奔豕突
- 701 第七十三章 狼奔豕突(续)
- 702 第七十四章 名单
- 703 第七十五章 应对
- 704 第七十六章 应对(续)
- 705 第七十七章 算计
- 706 第七十八章 算计(续)
- 707 第七十九章 教训
- 708 第八十章 形势
- 709 第八十一章 天团
- 710 第八十二章 交流
- 711 第八十三章 战利品
- 712 第八十四章 狂人
- 713 第八十五章 奇谋
- 714 第八十六章 奇谋(续)
- 715 第八十七章 去向
- 716 第八十八章 作茧自缚
- 717 第八十九章 作茧自缚(续)
- 718 第九十章 和光同尘
- 719 第九十一章 展望
- 720 第九十二章 勾心斗角
- 721 第九十三章 位置
- 722 第九十四章 开端
- 723 第九十五章 金鲫
- 724 第九十六章 金鲫(续)
- 725 第九十七章 撩拨
- 726 第九十八章 焰火
- 727 第九十九章 了解
- 728 第一百章 犹豫?
- 729 第一百零一章 饵
- 730 第一百零二章 饵(续)
- 731 第一百零三章 立场
- 732 第一百零四章 解忧
- 733 第一百零五章 目的
- 734 第一百零六章 手段
- 735 第一百零七章 方案
- 736 第一百零八章 规律
- 737 第一百零九章 参照物
- 738 第一百一十章 痕迹
- 739 第一百一十一章 亡国的郁久闾
- 740 第一百一十二章 亡国的郁久闾(续)
- 741 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蹈覆辙
- 742 第一百一十四章 亡国的郁久闾(再续)
- 743 第一百一十五章 建功立业
- 744 第一百一十六章 故地重游
- 745 第一百一十七章 前车之鉴
- 746 第一百一十八章 需求
- 747 第一百一十九章 现状
- 748 第一百二十章 现状(续)
- 749 第一百二十一章 繁殖
- 750 第一百二十二章 车
- 751 第一百二十三章 苟富贵,勿相忘
- 752 第一百二十四章 体系
- 753 第一百二十五章 体制
- 754 第一百二十六章 二桃杀三士
- 755 第一百二十七章 似是而非
- 756 第一百二十八章 人生得意须尽欢
- 757 第一百二十九章 惯性
- 758 第一百三十章 年轻人不讲武德
- 759 第一百三十一章 润物细无声
- 760 第一百三十二章 润物细无声(续)
- 761 第一百三十三章 参议
- 762 第一百三十四章 得加钱
- 763 第一百三十五章 参谋
- 764 第一百三十六章 动静
- 765 第一百三十七章 动静(续)
- 766 第一百三十八章 你猜
- 767 第一百三十九章 调动
- 768 第一百四十章 包裹
- 769 第一百四十一章 木生火
- 770 第一百四十二章 噩梦
- 771 第一百四十三章 攻势
- 772 第一百四十四章 攻势(续)
- 773 第一百四十五章 形势
- 774 第一百四十六章 火德?水德?
- 775 第一百四十七章 晴天霹雳
- 776 第一百四十八章 想走?
- 777 第一百四十九章 想走?(续)
- 778 第一百五十章 九曲坂
- 779 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曲坂(续)
- 780 第一百五十二章 选择
- 781 第一百五十三章 动员
- 782 第一百五十四章 金城汤池
- 783 第一百五十六章 落日
- 784 第一百五十六章 着落
- 785 第一百五十七章 喜讯
- 786 第一百五十八章 喜讯(续)
- 787 第一百五十九章 竹夫人
- 788 第一百六十章 好男儿!
- 789 第一百六十一章 阳谋
- 790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与虎谋皮
- 791 第一百六十三章 重操旧业
- 792 第一百六十四章 暧昧
- 793 第一百六十五章 本质
- 794 第一百六十六章 本质(续)
- 795 第一百六十七章 想法
- 796 第一百六十八章 满地红
- 797 第一百六十九章 坐标
- 798 第一百七十章 主业
- 799 第一百七十一章 主业(续)
- 800 第一百七十二章 好买卖
- 801 第一百七十三章职责
- 802 第一百七十四章膨胀
- 803 第一百七十五章 现实
- 804 第一百七十六章现实(续)
- 805 第一百七十七章人才
- 806 第一百七十六章 斯文扫地
- 807 第一百七十九章 愿望
- 808 第一百八十章 优雅
- 809 第一百八十一章 音效
- 810 第一百八十二章 优雅(续)
- 811 第一百八十三章 众乐乐
- 812 第一百八十四章 抽抽乐
- 813 第一百八十五章 雅言正音
- 814 第一百八十六章 注音
- 815 第一百八十七章 诱之以利
- 816 第一百八十八章 竞争
- 817 第一百八十九章 鱼加羊
- 818 第一百九十章 民生
- 819 第一百九十一章 数量
- 820 第一百九十二章 数量(续)
- 821 第一百九十三章 推心置腹
- 822 第一百九十四章 推心置腹(续)
- 823 第一百九十五章 信心
- 824 第一百九十六章 信心(续)
- 825 第一百九十七章 信心(再续)
- 826 第一百九十八章 怪物
- 827 第一百九十九章 分兵
- 828 第二百章 唯快不破
- 829 第二百零一章 没羽箭
- 830 第二百零二章 马轻侯
- 831 第二百零三章 无耻
- 832 第二百零四章 无耻(续)
- 833 第二百零五章 以点带面
- 834 第二百零六章 一叶知秋
- 835 第二百零七章 势
- 836 第二百零八章 势(续)
- 837 第二百零九章 人才
- 838 第二百一十章 主意
- 839 第二百一十一章 股肱羽翼
- 840 第二百一十二章 疑惑
- 841 第二百一十三章 供弹
- 842 第二百一十四章 刺刀术
- 843 第二百一十五章 用途
- 844 第二百一十六章 十年
- 845 第二百一十七章 江山之固
- 846 第二百一十八章 江山之固(续)
- 847 第二百一十九章 如火如荼
- 848 第二百二十章 如火如荼(续)
- 849 第二百二十一章 是忠是奸?
- 850 第二百二十二章 作茧自缚?
- 851 第二百二十三章 是忠是奸?(续)
- 852 第二百二十四章 万事俱备
- 853 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们一定会赢的!
- 854 第二百二十六章 上膛!上膛!
- 855 第二百二十七章 回旋
- 856 第二百二十八章 对策
- 857 第二百二十九章 对策(续)
- 858 第二百三十章 近在咫尺
- 859 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过是个意外
- 860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临战
- 861 第二百三十三章 决战
- 862 第二百三十四章 决战(续)
- 863 第二百三十五章 攻心
- 864 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丈夫能屈能伸
- 865 第二百三十七章 演戏
- 866 第二百三十八章 落幕?
- 867 第二百三十九章 原则
- 868 第二百四十章 原则(续)
- 869 第二百四十一章 似是故人来
- 870 第二百四十二章 似是故人来(续)
- 871 第二百四十三章 以和为贵?
- 872 第二百四十四章 杀鸡吓猴
- 873 第二百四十五章 興林大火
- 874 第二百四十六章 落幕
- 875 第二百四十七章 揭幕
- 876 第二百四十八章 进退
- 877 第二百四十九章 实力
- 878 第二百五十章 实力(续)
- 879 第二百五十一章 天明寺
- 880 第二百五十二章 天明寺(续)
- 881 第二百五十三章 称斤
- 882 第二百五十四章 亲眼所见
- 883 第二百五十五章 亲眼所见(续)
- 884 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硵砂之处
- 885 第二百五十七章 俱毗罗
- 886 第二百五十八章 如影随形
- 887 第二百五十九章 落日余晖
- 888 第二百六十章 东方露白
- 889 第二百六十一章 以后
- 890 第二百六十二章 这一生(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零七章 图穷匕见(续)
第一百零七章 图穷匕见(续)
太极殿,太后和皇帝坐在御座上,文武百官分列阶下左右,鄱阳王萧嗣出列,向皇帝陈述乐安铜矿的具体情况。
当然,皇帝少不经事,萧嗣实际上是说给太后以及宰辅们听的。
目的是告诉宰辅及文武官员,皇帝驻跸淮阴所产生的大量开支,乐安铜矿可以支撑得起。
大将军李笠,在队列里站着,萧嗣所说,他早已清楚。
大铜矿的成功开采,对于朝廷来说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只要有了钱,许多问题都可以“苟”。
但李笠不打算苟,等皇帝驻跸淮阴、以淮阴为行在,新动作就要开始了。
今日朝会就驻跸淮阴一事进行辩论,“正方”的“主辩”不是他,是鄱阳王。
原因有二,其一,鄱阳王是宗室,由他在朝会上帮皇帝发话,和宗室、文武官员辩论,再合适不过。
其二,鄱阳王在朝中人脉广,辩论时有“马仔”呐喊助威。
所以,李笠和萧嗣达成共识,今日由萧嗣当“正方主辩”。
旁听的李笠,却没有闲着,琢磨起事情来。
皇帝常驻何处,何处就是权力中心,没了权力加持的国都,生活其中的人,就像离了水、落在浅水坑里的鱼,跳不起来了。
他仔细摸过底,建康城如今有大小寺庙七百余座,僧尼十万人左右,导致至于寺庙名下田产,以及各类依附民,则无法查证,只能靠估算。
不管怎么样,大量寺院以及庄园的存在? 让建康周边土地“板结”,朝廷这棵大树,无法从这肥沃的土地获取营养。
彻底解决的办法就是杀人? 用暴力进行土地改革? 将土地进行重新分配? 然后朝廷就能收上税,并控制劳动力。
杀人分地,很简单? 谁都会? 可为什么这几百年来没人做,大多不约而同选择妥协?
南朝是这样,北朝也是如此。
无非是“众怒难犯”? 李笠想了个办法? 先把“权力”调离建康? 才好行事。
而不是试图开霸府。
这年头? 外姓权臣把持朝政都有既定套路? 即以武力夺权? 心腹在国都控制皇帝,自己在别处要地开霸府,遥控朝政。
然后还会嫁女儿给傀儡皇帝当皇后,一系列举措下来,变相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以霸府班底逐渐替代朝廷中枢? 控制国家的权力体系? 待得时机成熟? 受禅称帝。
旧朝廷的中枢被霸府元从取代? 蜕变为新朝廷的中枢。
此即为霸府政治,也是权力受禅的标准做法。
仅以霸府制度而言,李笠觉得没有新意? 变了个花样。
引导皇帝自己跑出去开个“行在”,中枢还是那个中枢,跟着过去。
国都依旧是国都,富贵之家的家底依旧在,但国都和行在之间的物资输送成本,会明显增加这些人的生活成本。
对此,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加重对自家庄园依附民的剥削,把增加的成本补回来。
另一个,想各种办法将本该增加的成本减下来。
这个“各种办法”,李笠已经提前准备好了。
然而,士族们可不会坐以待毙,因为事实上的迁都,以及在两淮试行府兵制,已经触动了士族们的底线。
这帮人明面上无法阻止,暗地里肯定要搞鬼搞怪。
换做他面对这局面,绝不会坐以待毙,而是要奋力一搏。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刺杀。
李笠在想事情,时间过得飞快,群臣对于皇帝驻跸淮阴、在淮阴设行在的争论,也到了尾声。
明面上能说的反对理由,无非是:开支巨大,以及安全问题。
鄱阳王的一番介绍,让钱的问题不是问题,至于安全问题,既然不缺钱,自然也不是问题。
问题在于连带实行的一个新政:在两淮实行府兵制,实际上触及了士族们的利益,肯定有强烈反对。
但在皇帝御驾亲征、发动北伐这一大义面前,没法放到台面上说。
建康朝廷既然自诩延续魏晋正统,那么就必须把收复中原当做最大、最耀眼的牌位,做不做得到是一回事,口号喊不喊,是另一回事。
现在,皇帝在不大幅增加财政负担、百姓负担的情况下,为北伐收复中原做准备,并大张旗鼓喊出来。
谁能在明面上以冠冕堂皇的理由阻止?
关键时刻到了,鄱阳王萧嗣作为宗室,按照事前和李笠的约定,为皇帝发问:
“陛下有意北伐,收复中原,还都洛阳,以二十年为期,进行各项准备,而非急于求成,穷兵黩武。”
“二十年后,陛下步入而立之年,当扫六合,于洛阳皇宫,太极殿内,接受周、齐国主叩拜,受海外诸番邦使节朝贺!”
他看向玉阶上端坐的皇帝和太后,见皇帝激动地点点头,随后转身,再次面对文武官员,按李笠建议的“台词”,朗声说道:
“此为陛下之意志,只问,谁赞成,谁反对!!”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不长眼的才跳出来说“反对”,皇帝要以二十年为期,为北伐做准备,谁也挑不出刺。
江夏王萧大款心中叹息,作为辅政藩王,率先出列表态:
“微臣愿为陛下马前卒,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相王带头表态,群臣之中纵然有再多不满,也只能跟进,纷纷出列,向皇帝行礼:“微臣愿为陛下马前卒,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御座上,萧询见鄱阳王顺利排除非议,让驻跸淮阴一事顺利定下,激动不已,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毕竟是少年,沉不住气,身形晃动,如坐针毡,太后赶紧握着儿子的手,让儿子冷静下来。
看着群臣之中,李笠的身影,太后不知该高兴还是担心。
毫无疑问,彭城公和鄱阳王的关系不错,所以,今日不用李笠出面,鄱阳王就力排众议,把事情定下来。
那么,去年三月宫变时,但凡鄱阳王起了心思,得彭城公相助,恐怕....
。。。。。。
皇宫,走廊下,入宫探望女儿的黄姈,正和张铤交谈。
张铤作为中书舍人,常伴皇帝身边,所以经常在宫中值守,正好碰到彭城公夫人,便交谈起来。
因为话题有些敏感,所以随从都在远处候着。
“君侯到底在想什么?想做忠臣么?”黄姈觉得李笠最近的表现,越来越奇怪了。
一副要给皇帝女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表现。
所以黄姈有些自责,觉得是不是自己之前埋怨李笠没能阻止女儿入宫,导致李笠心有愧疚,要一辈子给女儿、女婿遮风挡雨。
这不是自寻死路么?
“夫人说笑了,这年头,没人做得了活忠臣。”张铤笑起来,“最好的忠臣,是死了的忠臣,死后极尽哀荣,追赠王爵都可以。”
黄姈沉吟着:“那...”
张铤低声回答:“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好,说是奉天子以令不臣也罢,反正有皇帝这块招牌,行事真的很方便。”
黄姈看着张铤:“君侯莫不是把你也骗了?”
“夫人,君侯必要的时候,连自己都能骗,骗在下,又有何难?”
这话说得有些微妙,黄姈都不知道张铤是说真话还是假话。
“夫人,对于皇帝而言,君侯再怎么忠心,也是外姓,皇后再怎么好,又不是不能换,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需要。”
“少帝临朝,岌岌可危,需要漆黑的木炭燃烧自己,温暖别人。”
“待得大权在握,局势稳定,就需要鲜花来装点锦缎,至于黑乎乎的木炭,没烧完的话,就收入库房,免得丢人现眼。”
张铤缓缓说着,黄姈越听越觉得无奈:所以李笠到底在想什么?
“夫人可知,府兵制在两淮试行,意味着什么?”
黄姈当然想得明白:“这是坏了规矩,士族把持着入仕、升迁的途径,而府兵制,等于另辟蹊径,让寒人有些许机会绕过士族把持的道路,直奔流内官而去。”
“而且,以淮阴为行在,等同于变相迁都,那么,建康周边,士族们经营了许多代的家业,怎么办?”
“夫人说的是,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如今,皇帝得君侯提议,要驻跸淮阴,以淮阴为行在,在两淮行府兵制,这激怒了多少人?”
“他们,在明面上无法以正当理由劝阻,毕竟皇帝要亲自北伐,为此花许多年做准备,谁也劝不住。”
“但这些人不会就此罢休,正经的阻挠办不到,必然出阴招。”
“你是说...”黄姈瞪大眼睛,“刺杀皇后?”
张铤耸耸肩:“刺杀皇后,君侯还有女儿不是?而且与皇后同龄...太后为了皇帝,也会厚着脸皮让君侯送女入宫,再立为皇后....”
黄姈眼睛随后一眯:“莫非,刺杀君侯?”
“很有可能,甚至,一了百了。”张铤一脸平静,“只要没有子嗣的皇帝一死,届时,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可平安已经有了身孕!”黄姈喃喃着,喜讯是不久前传来,所以她才入宫和女儿说说话。
张铤笑起来:“皇帝若出意外,皇后或许会诞下皇子,可..可汉惠帝也有子嗣,却都被认作是宫外抱回来凑数的。”
黄姈看过史书,知道张铤所说指的是什么,心中不安:“那?”
“君侯要脸面,所以经常自寻烦恼,可有的人,行事未必要脸面,狗急尚且跳墙,人急起来,什么事做不出?”
当然,皇帝少不经事,萧嗣实际上是说给太后以及宰辅们听的。
目的是告诉宰辅及文武官员,皇帝驻跸淮阴所产生的大量开支,乐安铜矿可以支撑得起。
大将军李笠,在队列里站着,萧嗣所说,他早已清楚。
大铜矿的成功开采,对于朝廷来说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只要有了钱,许多问题都可以“苟”。
但李笠不打算苟,等皇帝驻跸淮阴、以淮阴为行在,新动作就要开始了。
今日朝会就驻跸淮阴一事进行辩论,“正方”的“主辩”不是他,是鄱阳王。
原因有二,其一,鄱阳王是宗室,由他在朝会上帮皇帝发话,和宗室、文武官员辩论,再合适不过。
其二,鄱阳王在朝中人脉广,辩论时有“马仔”呐喊助威。
所以,李笠和萧嗣达成共识,今日由萧嗣当“正方主辩”。
旁听的李笠,却没有闲着,琢磨起事情来。
皇帝常驻何处,何处就是权力中心,没了权力加持的国都,生活其中的人,就像离了水、落在浅水坑里的鱼,跳不起来了。
他仔细摸过底,建康城如今有大小寺庙七百余座,僧尼十万人左右,导致至于寺庙名下田产,以及各类依附民,则无法查证,只能靠估算。
不管怎么样,大量寺院以及庄园的存在? 让建康周边土地“板结”,朝廷这棵大树,无法从这肥沃的土地获取营养。
彻底解决的办法就是杀人? 用暴力进行土地改革? 将土地进行重新分配? 然后朝廷就能收上税,并控制劳动力。
杀人分地,很简单? 谁都会? 可为什么这几百年来没人做,大多不约而同选择妥协?
南朝是这样,北朝也是如此。
无非是“众怒难犯”? 李笠想了个办法? 先把“权力”调离建康? 才好行事。
而不是试图开霸府。
这年头? 外姓权臣把持朝政都有既定套路? 即以武力夺权? 心腹在国都控制皇帝,自己在别处要地开霸府,遥控朝政。
然后还会嫁女儿给傀儡皇帝当皇后,一系列举措下来,变相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以霸府班底逐渐替代朝廷中枢? 控制国家的权力体系? 待得时机成熟? 受禅称帝。
旧朝廷的中枢被霸府元从取代? 蜕变为新朝廷的中枢。
此即为霸府政治,也是权力受禅的标准做法。
仅以霸府制度而言,李笠觉得没有新意? 变了个花样。
引导皇帝自己跑出去开个“行在”,中枢还是那个中枢,跟着过去。
国都依旧是国都,富贵之家的家底依旧在,但国都和行在之间的物资输送成本,会明显增加这些人的生活成本。
对此,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加重对自家庄园依附民的剥削,把增加的成本补回来。
另一个,想各种办法将本该增加的成本减下来。
这个“各种办法”,李笠已经提前准备好了。
然而,士族们可不会坐以待毙,因为事实上的迁都,以及在两淮试行府兵制,已经触动了士族们的底线。
这帮人明面上无法阻止,暗地里肯定要搞鬼搞怪。
换做他面对这局面,绝不会坐以待毙,而是要奋力一搏。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刺杀。
李笠在想事情,时间过得飞快,群臣对于皇帝驻跸淮阴、在淮阴设行在的争论,也到了尾声。
明面上能说的反对理由,无非是:开支巨大,以及安全问题。
鄱阳王的一番介绍,让钱的问题不是问题,至于安全问题,既然不缺钱,自然也不是问题。
问题在于连带实行的一个新政:在两淮实行府兵制,实际上触及了士族们的利益,肯定有强烈反对。
但在皇帝御驾亲征、发动北伐这一大义面前,没法放到台面上说。
建康朝廷既然自诩延续魏晋正统,那么就必须把收复中原当做最大、最耀眼的牌位,做不做得到是一回事,口号喊不喊,是另一回事。
现在,皇帝在不大幅增加财政负担、百姓负担的情况下,为北伐收复中原做准备,并大张旗鼓喊出来。
谁能在明面上以冠冕堂皇的理由阻止?
关键时刻到了,鄱阳王萧嗣作为宗室,按照事前和李笠的约定,为皇帝发问:
“陛下有意北伐,收复中原,还都洛阳,以二十年为期,进行各项准备,而非急于求成,穷兵黩武。”
“二十年后,陛下步入而立之年,当扫六合,于洛阳皇宫,太极殿内,接受周、齐国主叩拜,受海外诸番邦使节朝贺!”
他看向玉阶上端坐的皇帝和太后,见皇帝激动地点点头,随后转身,再次面对文武官员,按李笠建议的“台词”,朗声说道:
“此为陛下之意志,只问,谁赞成,谁反对!!”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不长眼的才跳出来说“反对”,皇帝要以二十年为期,为北伐做准备,谁也挑不出刺。
江夏王萧大款心中叹息,作为辅政藩王,率先出列表态:
“微臣愿为陛下马前卒,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相王带头表态,群臣之中纵然有再多不满,也只能跟进,纷纷出列,向皇帝行礼:“微臣愿为陛下马前卒,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御座上,萧询见鄱阳王顺利排除非议,让驻跸淮阴一事顺利定下,激动不已,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毕竟是少年,沉不住气,身形晃动,如坐针毡,太后赶紧握着儿子的手,让儿子冷静下来。
看着群臣之中,李笠的身影,太后不知该高兴还是担心。
毫无疑问,彭城公和鄱阳王的关系不错,所以,今日不用李笠出面,鄱阳王就力排众议,把事情定下来。
那么,去年三月宫变时,但凡鄱阳王起了心思,得彭城公相助,恐怕....
。。。。。。
皇宫,走廊下,入宫探望女儿的黄姈,正和张铤交谈。
张铤作为中书舍人,常伴皇帝身边,所以经常在宫中值守,正好碰到彭城公夫人,便交谈起来。
因为话题有些敏感,所以随从都在远处候着。
“君侯到底在想什么?想做忠臣么?”黄姈觉得李笠最近的表现,越来越奇怪了。
一副要给皇帝女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表现。
所以黄姈有些自责,觉得是不是自己之前埋怨李笠没能阻止女儿入宫,导致李笠心有愧疚,要一辈子给女儿、女婿遮风挡雨。
这不是自寻死路么?
“夫人说笑了,这年头,没人做得了活忠臣。”张铤笑起来,“最好的忠臣,是死了的忠臣,死后极尽哀荣,追赠王爵都可以。”
黄姈沉吟着:“那...”
张铤低声回答:“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好,说是奉天子以令不臣也罢,反正有皇帝这块招牌,行事真的很方便。”
黄姈看着张铤:“君侯莫不是把你也骗了?”
“夫人,君侯必要的时候,连自己都能骗,骗在下,又有何难?”
这话说得有些微妙,黄姈都不知道张铤是说真话还是假话。
“夫人,对于皇帝而言,君侯再怎么忠心,也是外姓,皇后再怎么好,又不是不能换,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需要。”
“少帝临朝,岌岌可危,需要漆黑的木炭燃烧自己,温暖别人。”
“待得大权在握,局势稳定,就需要鲜花来装点锦缎,至于黑乎乎的木炭,没烧完的话,就收入库房,免得丢人现眼。”
张铤缓缓说着,黄姈越听越觉得无奈:所以李笠到底在想什么?
“夫人可知,府兵制在两淮试行,意味着什么?”
黄姈当然想得明白:“这是坏了规矩,士族把持着入仕、升迁的途径,而府兵制,等于另辟蹊径,让寒人有些许机会绕过士族把持的道路,直奔流内官而去。”
“而且,以淮阴为行在,等同于变相迁都,那么,建康周边,士族们经营了许多代的家业,怎么办?”
“夫人说的是,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如今,皇帝得君侯提议,要驻跸淮阴,以淮阴为行在,在两淮行府兵制,这激怒了多少人?”
“他们,在明面上无法以正当理由劝阻,毕竟皇帝要亲自北伐,为此花许多年做准备,谁也劝不住。”
“但这些人不会就此罢休,正经的阻挠办不到,必然出阴招。”
“你是说...”黄姈瞪大眼睛,“刺杀皇后?”
张铤耸耸肩:“刺杀皇后,君侯还有女儿不是?而且与皇后同龄...太后为了皇帝,也会厚着脸皮让君侯送女入宫,再立为皇后....”
黄姈眼睛随后一眯:“莫非,刺杀君侯?”
“很有可能,甚至,一了百了。”张铤一脸平静,“只要没有子嗣的皇帝一死,届时,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可平安已经有了身孕!”黄姈喃喃着,喜讯是不久前传来,所以她才入宫和女儿说说话。
张铤笑起来:“皇帝若出意外,皇后或许会诞下皇子,可..可汉惠帝也有子嗣,却都被认作是宫外抱回来凑数的。”
黄姈看过史书,知道张铤所说指的是什么,心中不安:“那?”
“君侯要脸面,所以经常自寻烦恼,可有的人,行事未必要脸面,狗急尚且跳墙,人急起来,什么事做不出?”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