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29 第十六章:我是妾室还是继室……
- 330 第十七章:她真的什么都不记得了
- 331 第十八章:莫名其妙的小宫女
- 332 第十九章:危机四伏的日子还真不习惯
- 333 第二十章:回家了
- 334 第二十一章:惨烈的过去
- 335 第二十二章:我想知道更多
- 336 第二十三章:我什么都想起来了!
- 337 第二十四章:新生
- 338 第二十五章:是谁指使的
- 339 第二十六章:世子之争
- 340 第二十七章:又遇上了和敬公主!
- 341 第二十八章:送你去和亲
- 342 第二十九章:捅破了窗户纸
- 343 第三十章:终于分家了
- 344 第三十一章:圣上的心思
- 345 第三十二章:不争气的徐荣
- 346 第三十三章:圣上容不下大司马了
- 347 第三十四章:即将过门的柳家女
- 348 第三十五章: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 349 第三十六章:激烈的辩论
- 350 第三十七章:暗流涌动
- 351 第三十八章:冤家路窄
- 352 第三十九章:认清你的身份
- 353 第四十章:咱们两家还真有缘分呀!
- 354 第四十一章:设个套给你们钻!
- 355 第四十二章:谈买卖就掏钱吧
- 356 第四十三章:钱财乃身外之物
- 357 第四十四章:贵不可言
- 358 第四十五章:晋国公府犯事了
- 359 第四十六章:从轻发落吧!
- 360 第四十七章:那就革职查办吧
- 361 第四十八章:你的力量,我收下了
- 362 第四十九章:不大对劲的刘氏
- 363 第五十章:受尽折磨
- 364 第五十一章:你该死了
- 365 第五十二章:美貌娇妻
- 366 第五十三章:耍的就是你
- 367 第五十四章:合谋
- 368 第五十五章:晕厥
- 369 第五十六章:中毒
- 370 第五十七章:到底是谁
- 371 第五十八章:步步紧逼的死神
- 372 第五十九章:翻出了旧案子
- 373 第六十章:再进宫
- 374 第六十一章:无事不登三宝殿
- 375 第六十二章:灵符
- 376 第六十三章:不成也得成
- 377 第六十四章:哀家要看的是灵符!
- 378 第六十五章:不顾情面的太后
- 379 第六十六章:母女情分,到此为止
- 380 第六十七章:造孽啊!
- 381 第六十八章:解药
- 382 第六十九章:谈判(上)
- 383 第七十章:谈判(下)
- 384 第七十一章:你不仁我不义
- 385 第七十二章:天花
- 386 第七十三章:不遵守承诺
- 387 第七十四章:太后病得不轻!
- 388 第七十五章:大司马将军回来了
- 389 第七十六章:朕早就想弄死你们一家子!
- 390 第七十七章:我还活着吗
- 391 第七十八章:都活着,挺好
- 392 第七十九章:再打一架如何?
- 393 第八十章:帝王的末路
- 394 第八十一章:请太后下旨赐死他们吧!
- 395 第八十二章:你们李氏皇族的人真能耐
- 396 第八十三章:携天子以令诸侯
- 397 第八十四章:你们能获救都要感谢安王殿下!
- 398 第八十五章:另外半张夜宴图
- 399 第八十六章:晋国公府想翻身?
- 400 第八十七章:自投罗网?
- 401 第八十八章:请向安王妃殿下行礼!
- 402 第八十九章:晋国公发狂了
- 403 第九十章:我宁愿声名狼藉
- 404 第九十一章:和事佬
- 405 第九十二章:大伯父是个奇葩
- 406 第九十三章:我是来救你们的
- 407 第九十四章:打地鼠好玩吗
- 408 第九十五章:请徐太后主持公道吧
- 409 第九十六章:还是那个普济庵
- 410 第九十七章:一查到底
- 411 第九十七章:你们本就该死
- 412 第九十八章:我知道一切
- 413 第九十九章:原来如此
- 414 第一百章:往事难追
- 415 第一百零一章:为了名声,你就答应吧
- 416 第一百零二章:驾崩
- 417 第一百零三章:传位
- 418 第一百零四章:太皇太后娘娘出事了
- 419 第一百零五章:逼宫
- 420 第一百零六章:救驾
- 421 第一百零七章:新君继位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六章:世子之争
第二十六章:世子之争
徐策的打算,她真的很快就知道了。
她有惊无险地病了一场后,记忆还找了回来,林氏觉得是一件大喜事。遂在她能出门见客的那天,林氏再次请了相熟的太太、夫人们来家中小聚。
傅锦仪笑吟吟地和每一个人敬酒,很多人真心地恭喜她。
自然,更多的人是为利所驱。徐策这个大司马在京城里水涨船高,身为他的正室,多少府邸都指望着能和傅锦仪搭上交情。
席间几个夫人热情地拉着她谈天说地。
“您真是有福气的人,先前还在想着去哪里求医问药,您这脑伤就痊愈了。”礼部尚书的夫人笑着道:“您之前去寺庙里求过吗?”
傅锦仪微笑道:“也是求了几家寺庙的!前头有病乱投医,又没有法子,大司马大人就让人去了明觉寺、普济寺、万寿庵几个地方,添了不少香油钱。”
但凡遇上疑难杂症,名门望族们去庙里拜佛几乎是个俗成的规矩了。
也因此,若是谁的病看好了,大家难免会去向她请教。
周遭的奶奶们都连忙记下了,倒是醇亲王家里的少奶奶乔氏,趁机插言道:“我瞧着,求那些咱们从没见过的佛,不如求见过的。我听说当初是圣上金口玉言,赐下一句话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如今才应验了。”
傅锦仪颇有些无奈地看着她。
这人见缝插针拍马屁的功夫还真是不俗啊……
只是这个头儿一开,多少人都跟着附和起来,最后就连傅锦仪自个儿都不得不感慨道“是托了圣上的福分呢!”这种场合不附和一两句,回头传进了宫里,命还想不想要了!
大家笑谈半晌,宴席散去的时候,乔少奶奶特意拉着傅锦仪去了西侧间说话。
“圣上对大司马的看重,太后娘娘对您的看重,外人只是瞧热闹的,我却要和少奶奶说一句交心的话。”乔氏轻笑着道。
傅锦仪浑身一凛。
这个乔少奶奶是真有话要说!
傅锦仪笑着客套了两句。
乔少奶奶神神秘秘道:“圣上是真心偏着大司马的。内务府已经在开始筹备晋国公府上册立世子的典仪了,圣上的意思是,大司马是嫡长子!”
傅锦仪只觉得浑身的血都涌起来了。
“您是从哪里听说的?”她再也无法掩饰自己的惊愕。
“外头的臣子们的确不知道,我们是皇室的宗亲,我家公婆又和太后娘娘走得近,打听出来了一两句!”乔少奶奶笑嘻嘻道:“也就是我与您相熟,私底下和您透个底!”
这是很直接的示好了。
傅锦仪不得不做出感激的样子:“真是多谢您了!只是这各家府邸奏请立世子,都是由府里爷们做主的,圣上只是颁旨而已!”
说白了,立谁为世子,都是臣子们的家务事!
公侯伯爵,立世子虽然有典礼,但那只不过是皇室给你的体面。世子的人选,完全由家族决定,皇帝不应该、也不会插手你家的家务事!
“说是这样说!但圣上的意思谁又敢违抗呢!圣上属意的自然是大司马!”乔氏说着面露鄙夷:“至于您家里那几个庶出的兄弟,说个不中听的,这些年在京城里耀武扬威,实在是逾越了本分!既不是嫡出也不是长子,立了他们,就是枉顾礼法!”
这位乔少奶奶还是个直爽人!
“这……我一个妇道人家,平日里大将军也没提起这事来!”傅锦仪笑一笑道:“那就看圣上下旨吧!”
乔氏微笑着客套两句,字里行间透着恭喜的意思。
送走了乔氏后,傅锦仪心里七上八下地,等到傍晚徐策回来了,连忙将事情告诉了他。
“……我看着,乔氏今日说话半点不遮掩,就是想要和我们示好!再想到醇亲王府的态度,不过是奉承你罢了。只是这事情本身不简单,新皇登基才几个月,怎么就专程管起我们家来了!”
傅锦仪这几句话语重心长。
新皇李治会主张立徐策为世子,这不奇怪。无论徐家怎样虐待他们母子,李治对待徐策那是真心的看重。但李治突然要插手徐家的家务事,这倒是……
拨乱反正,清剿乱党,他要忙的事情很多吧!徐家作为太后的母族,这一滩乌烟瘴气的确该管管,但也不是现在吧。
傅锦仪用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望着徐策。
徐策:“……你猜到了?”
“您这也……太莽撞了!”傅锦仪皱起眉头道:“您怎么能直接向圣上求恩典!”
此前发生的那么些乌七八糟的事情,此时也有了解释。
徐玥一而再地要杀她,虽然不是第一次了,但这回也太急躁了些。再则联想到新皇登基后,李氏和国公爷几次进宫拜见徐太后……
李氏求徐太后的事情,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把晋国公的爵位传给二少爷!国公府后宅的战火已经由李氏亲自点燃了,徐玥急于谋杀傅锦仪也就合理了!
那么徐策求新皇的事情,自然也是争夺晋国公的爵位!
从前外敌环伺,大家再不和睦也要统一战线;现在外头太平了,唯恐天下不乱的徐家人就有闲心思内斗了。
傅锦仪沉下心思,有些惴惴不安。徐策虽然处事急躁了些,但似乎,他已经没有第二种选择。
就在当日傍晚,宫里来了旨意——太后娘娘请徐家人进宫。
傅锦仪早就等着了,迅速换了一件滚金边弹墨绣孔雀的藏青色朝服,发髻上扣了正一品夫人的紫金冠,和徐策一同坐马车进宫。太夫人李氏和二少爷、二小姐一众显然更急切,他们早就备好了马车,在徐策夫妇出行之前,高举了晋国公府的仪仗一路招摇过市。
宫里,徐太后做主备下了晚宴,借口宫中红梅盛开,请娘家的亲眷们进宫赏玩。
徐策夫妇二人进凤坤宫的时候,徐太后、陈皇后都在座,旁侧还有两位得宠的嫔妃作陪。先行一步的太夫人李氏正领着徐玥,和太后谈笑风生。
徐策二人连忙上前行礼。徐太后笑着抬手平身,边上女官就搬了椅子在陈皇后的下首请两人就坐。徐太后忙于和李氏说话,竟懒得和傅锦仪招呼一声。
傅锦仪瞧着太后对待李氏热络的模样,心里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她刚被徐策带回京城的时候,徐太后因着她是在战乱中受伤的,一直心怀愧疚,对她十分体贴关怀;可如今她也病愈了,徐太后倒懒得再关注她。
这不是因为她现在病愈、不需要人照顾的缘故……而是因为,李氏这些日子里数次进宫拜见徐太后。李氏虽然蛮不讲理、没脸没皮,但她城府颇深,手腕不俗,怕是说动了徐太后的心。
李氏能说什么?傅锦仪甚至可以大胆地猜测一下——从前夺嫡的时候,徐策鞍前马后,是太子党最大的一棵树,连太子都得罪不起;可今时不同往日,皇上可不需要再依靠徐策了!皇室也完全没有必要再把徐策一家三口当神仙一样供着!
徐太后一直很厌恶李氏不知轻重的性子,对徐策这个手握重权的大将军多有偏袒;可如今大业已成,徐太后对待他们夫妇的态度显然冷淡下来。
飞鸟尽,良弓藏。
这话虽然不中听,但道理是没错的。
傅锦仪不敢随意出声,面上微笑着做出和乐的模样,恭恭敬敬听徐太后说话。
正坐得如老僧入定,自个儿的袖子突然被人扯了一下子。
傅锦仪一惊,回头看去,只见年轻的陈皇后朝她含笑点头。
傅锦仪有些无奈地回了一个恭敬的笑容。
“荣安,瞧见你病愈了,我比谁都高兴。”陈皇后眉眼弯弯地道,满心满脸都是真心的欢喜。
傅锦仪虽心思杂乱,皇后的热情却不敢拂逆,忙跟着做出一副感激的模样道:“多谢皇后娘娘关怀!”
“你身子弱,我正巧前儿刚得了吐蕃进贡的松露,最是补气养血,等你们回府时就带上。”陈皇后声音很轻,上首的徐太后也听不见她说了什么。
傅锦仪勉强控制着自己想要抽眼角的冲动。
陈皇后如此示好,不是没有目的!
她一直明白,这个和她同龄的年幼少女,无论是身为太子妃、还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她都比任何女人做得更好。她城府深沉,杀伐果决,若是谁敢轻视了她,那才叫作死。
在太后意欲偏袒太夫人李氏的时候,她肯向傅锦仪伸出手……她是念在往日的情分、尤其是傅锦仪曾救下她的亲子的恩情上,对傅锦仪投桃报李?呵,那怎么可能。她唯一的目的,就是想要拉拢傅锦仪和徐策两人。
徐策深陷党争,后宅李氏等人又巴不得逼死他,处境的确堪忧。但陈皇后的日子显然更不好过!
新皇的正室、当朝的皇后,却不能堂堂正正入主凤坤宫,而是被徐太后赶到了景阳宫里。
傅锦仪能够猜到,皇后和太后之间,绝不仅仅是争一座宫殿而已。她们争的是后宫的主位,是天下的权势,是皇帝的心思。一山不容二虎,这个天下只能有一位帝王,也只能有一个女主人。
她有惊无险地病了一场后,记忆还找了回来,林氏觉得是一件大喜事。遂在她能出门见客的那天,林氏再次请了相熟的太太、夫人们来家中小聚。
傅锦仪笑吟吟地和每一个人敬酒,很多人真心地恭喜她。
自然,更多的人是为利所驱。徐策这个大司马在京城里水涨船高,身为他的正室,多少府邸都指望着能和傅锦仪搭上交情。
席间几个夫人热情地拉着她谈天说地。
“您真是有福气的人,先前还在想着去哪里求医问药,您这脑伤就痊愈了。”礼部尚书的夫人笑着道:“您之前去寺庙里求过吗?”
傅锦仪微笑道:“也是求了几家寺庙的!前头有病乱投医,又没有法子,大司马大人就让人去了明觉寺、普济寺、万寿庵几个地方,添了不少香油钱。”
但凡遇上疑难杂症,名门望族们去庙里拜佛几乎是个俗成的规矩了。
也因此,若是谁的病看好了,大家难免会去向她请教。
周遭的奶奶们都连忙记下了,倒是醇亲王家里的少奶奶乔氏,趁机插言道:“我瞧着,求那些咱们从没见过的佛,不如求见过的。我听说当初是圣上金口玉言,赐下一句话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如今才应验了。”
傅锦仪颇有些无奈地看着她。
这人见缝插针拍马屁的功夫还真是不俗啊……
只是这个头儿一开,多少人都跟着附和起来,最后就连傅锦仪自个儿都不得不感慨道“是托了圣上的福分呢!”这种场合不附和一两句,回头传进了宫里,命还想不想要了!
大家笑谈半晌,宴席散去的时候,乔少奶奶特意拉着傅锦仪去了西侧间说话。
“圣上对大司马的看重,太后娘娘对您的看重,外人只是瞧热闹的,我却要和少奶奶说一句交心的话。”乔氏轻笑着道。
傅锦仪浑身一凛。
这个乔少奶奶是真有话要说!
傅锦仪笑着客套了两句。
乔少奶奶神神秘秘道:“圣上是真心偏着大司马的。内务府已经在开始筹备晋国公府上册立世子的典仪了,圣上的意思是,大司马是嫡长子!”
傅锦仪只觉得浑身的血都涌起来了。
“您是从哪里听说的?”她再也无法掩饰自己的惊愕。
“外头的臣子们的确不知道,我们是皇室的宗亲,我家公婆又和太后娘娘走得近,打听出来了一两句!”乔少奶奶笑嘻嘻道:“也就是我与您相熟,私底下和您透个底!”
这是很直接的示好了。
傅锦仪不得不做出感激的样子:“真是多谢您了!只是这各家府邸奏请立世子,都是由府里爷们做主的,圣上只是颁旨而已!”
说白了,立谁为世子,都是臣子们的家务事!
公侯伯爵,立世子虽然有典礼,但那只不过是皇室给你的体面。世子的人选,完全由家族决定,皇帝不应该、也不会插手你家的家务事!
“说是这样说!但圣上的意思谁又敢违抗呢!圣上属意的自然是大司马!”乔氏说着面露鄙夷:“至于您家里那几个庶出的兄弟,说个不中听的,这些年在京城里耀武扬威,实在是逾越了本分!既不是嫡出也不是长子,立了他们,就是枉顾礼法!”
这位乔少奶奶还是个直爽人!
“这……我一个妇道人家,平日里大将军也没提起这事来!”傅锦仪笑一笑道:“那就看圣上下旨吧!”
乔氏微笑着客套两句,字里行间透着恭喜的意思。
送走了乔氏后,傅锦仪心里七上八下地,等到傍晚徐策回来了,连忙将事情告诉了他。
“……我看着,乔氏今日说话半点不遮掩,就是想要和我们示好!再想到醇亲王府的态度,不过是奉承你罢了。只是这事情本身不简单,新皇登基才几个月,怎么就专程管起我们家来了!”
傅锦仪这几句话语重心长。
新皇李治会主张立徐策为世子,这不奇怪。无论徐家怎样虐待他们母子,李治对待徐策那是真心的看重。但李治突然要插手徐家的家务事,这倒是……
拨乱反正,清剿乱党,他要忙的事情很多吧!徐家作为太后的母族,这一滩乌烟瘴气的确该管管,但也不是现在吧。
傅锦仪用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望着徐策。
徐策:“……你猜到了?”
“您这也……太莽撞了!”傅锦仪皱起眉头道:“您怎么能直接向圣上求恩典!”
此前发生的那么些乌七八糟的事情,此时也有了解释。
徐玥一而再地要杀她,虽然不是第一次了,但这回也太急躁了些。再则联想到新皇登基后,李氏和国公爷几次进宫拜见徐太后……
李氏求徐太后的事情,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把晋国公的爵位传给二少爷!国公府后宅的战火已经由李氏亲自点燃了,徐玥急于谋杀傅锦仪也就合理了!
那么徐策求新皇的事情,自然也是争夺晋国公的爵位!
从前外敌环伺,大家再不和睦也要统一战线;现在外头太平了,唯恐天下不乱的徐家人就有闲心思内斗了。
傅锦仪沉下心思,有些惴惴不安。徐策虽然处事急躁了些,但似乎,他已经没有第二种选择。
就在当日傍晚,宫里来了旨意——太后娘娘请徐家人进宫。
傅锦仪早就等着了,迅速换了一件滚金边弹墨绣孔雀的藏青色朝服,发髻上扣了正一品夫人的紫金冠,和徐策一同坐马车进宫。太夫人李氏和二少爷、二小姐一众显然更急切,他们早就备好了马车,在徐策夫妇出行之前,高举了晋国公府的仪仗一路招摇过市。
宫里,徐太后做主备下了晚宴,借口宫中红梅盛开,请娘家的亲眷们进宫赏玩。
徐策夫妇二人进凤坤宫的时候,徐太后、陈皇后都在座,旁侧还有两位得宠的嫔妃作陪。先行一步的太夫人李氏正领着徐玥,和太后谈笑风生。
徐策二人连忙上前行礼。徐太后笑着抬手平身,边上女官就搬了椅子在陈皇后的下首请两人就坐。徐太后忙于和李氏说话,竟懒得和傅锦仪招呼一声。
傅锦仪瞧着太后对待李氏热络的模样,心里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她刚被徐策带回京城的时候,徐太后因着她是在战乱中受伤的,一直心怀愧疚,对她十分体贴关怀;可如今她也病愈了,徐太后倒懒得再关注她。
这不是因为她现在病愈、不需要人照顾的缘故……而是因为,李氏这些日子里数次进宫拜见徐太后。李氏虽然蛮不讲理、没脸没皮,但她城府颇深,手腕不俗,怕是说动了徐太后的心。
李氏能说什么?傅锦仪甚至可以大胆地猜测一下——从前夺嫡的时候,徐策鞍前马后,是太子党最大的一棵树,连太子都得罪不起;可今时不同往日,皇上可不需要再依靠徐策了!皇室也完全没有必要再把徐策一家三口当神仙一样供着!
徐太后一直很厌恶李氏不知轻重的性子,对徐策这个手握重权的大将军多有偏袒;可如今大业已成,徐太后对待他们夫妇的态度显然冷淡下来。
飞鸟尽,良弓藏。
这话虽然不中听,但道理是没错的。
傅锦仪不敢随意出声,面上微笑着做出和乐的模样,恭恭敬敬听徐太后说话。
正坐得如老僧入定,自个儿的袖子突然被人扯了一下子。
傅锦仪一惊,回头看去,只见年轻的陈皇后朝她含笑点头。
傅锦仪有些无奈地回了一个恭敬的笑容。
“荣安,瞧见你病愈了,我比谁都高兴。”陈皇后眉眼弯弯地道,满心满脸都是真心的欢喜。
傅锦仪虽心思杂乱,皇后的热情却不敢拂逆,忙跟着做出一副感激的模样道:“多谢皇后娘娘关怀!”
“你身子弱,我正巧前儿刚得了吐蕃进贡的松露,最是补气养血,等你们回府时就带上。”陈皇后声音很轻,上首的徐太后也听不见她说了什么。
傅锦仪勉强控制着自己想要抽眼角的冲动。
陈皇后如此示好,不是没有目的!
她一直明白,这个和她同龄的年幼少女,无论是身为太子妃、还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她都比任何女人做得更好。她城府深沉,杀伐果决,若是谁敢轻视了她,那才叫作死。
在太后意欲偏袒太夫人李氏的时候,她肯向傅锦仪伸出手……她是念在往日的情分、尤其是傅锦仪曾救下她的亲子的恩情上,对傅锦仪投桃报李?呵,那怎么可能。她唯一的目的,就是想要拉拢傅锦仪和徐策两人。
徐策深陷党争,后宅李氏等人又巴不得逼死他,处境的确堪忧。但陈皇后的日子显然更不好过!
新皇的正室、当朝的皇后,却不能堂堂正正入主凤坤宫,而是被徐太后赶到了景阳宫里。
傅锦仪能够猜到,皇后和太后之间,绝不仅仅是争一座宫殿而已。她们争的是后宫的主位,是天下的权势,是皇帝的心思。一山不容二虎,这个天下只能有一位帝王,也只能有一个女主人。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