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64 第263章 敢想敢干
- 265 第264章 钱帛太重
- 266 第265章 遭遇突厥人
- 267 第266章 有钱能使鬼推磨
- 268 第267章 听课送礼品
- 269 第268章 厚德载物
- 270 第269章 短期目标
- 271 第270章 中期计划
- 272 第271章 长期计划
- 273 第272章 礼遇
- 274 第273章 餐饮行业交流会
- 275 第274章 豆浆油条
- 276 第275章 常乐县令
- 277 第276章 文化传播
- 278 第277章 醉酒
- 279 第278章 学问
- 280 第279章 酒尾
- 281 第280章 罗驴子【补】
- 282 第281章 茶叶买卖
- 283 第282章 罗县令
- 284 第283章 大食人
- 285 第284章 对峙
- 286 第285章 粮种
- 287 286.调兵
- 288 287.钱帛铺路
- 289 288.五五折
- 290 289.长治久安
- 291 290.新格局
- 292 291.收税
- 293 292.一夜
- 294 293.途经黄河岸
- 295 294.编户难题
- 296 295.羊绒分作坊
- 297 296.南家姑娘
- 298 297.乌兰与阿秀
- 299 298.羊肉大包子
- 300 299.最后一份礼物
- 301 300.风波将起
- 302 301.羊皮纸
- 303 302.真情错付
- 304 303.穷得快跳楼了
- 305 304.绣花针
- 306 305.佛教力量
- 307 306.换人
- 308 307.突厥人的怒火
- 309 308.江南吴县
- 310 309.就是去买个针
- 311 310.收编牧民
- 312 311.大捷
- 313 312.儿板材棺罗
- 314 313.金瓜
- 315 314.县令难当
- 316 315.造化【加两句】
- 317 316.肉菜
- 318 317.信物
- 319 318.豆子
- 320 319.手工外派
- 321 320.入冬
- 322 321.来客
- 323 322.交易
- 324 323.胡商到来
- 325 324.至理名言
- 326 325.歹毒
- 327 326.平阳公主
- 328 327.罗三郎回长安
- 329 328.又见郭安
- 330 329.砍断枝丫
- 331 330.棋子
- 332 331.查明
- 333 332.得失
- 334 333.收手
- 335 334.留下
- 336 335.种牛痘
- 337 336.白叠书生
- 338 337.白叠之歌
- 339 338.惠特尼轧棉机
- 340 339.伊吾
- 341 340.木轨
- 342 341.慷慨解囊
- 343 342.展翅
- 344 343.进城做工
- 345 344.吃得完
- 346 345.希望
- 347 346.文化交流
- 348 347.匠人
- 349 348.不想好了
- 350 349.明府特供
- 351 350.消息走漏
- 352 351.贞观十六年冬
- 353 352.吉祥物
- 354 353.无宠一身轻
- 355 354.宿怨
- 356 355.听闻孙神医常常哭泣
- 357 356.河西四郡
- 358 357.一个正在崛起的家族
- 359 358.伊吾甜瓜
- 360 359.看不见的水渠
- 361 360.执念
- 362 361.老了
- 363 362.相见
- 364 363.融入
- 365 364.新佃户
- 366 365.献粮种
- 367 366.保杜构
- 368 367.吃瓜吃瓜
- 369 368.结交
- 370 369.显露锋芒
- 371 370.加大步伐
- 372 371.织布作坊
- 373 372.修桥
- 374 373.都一样
- 375 374.夏末
- 376 375.生死之交
- 377 376.十年
- 378 377.高昌葡萄
- 379 378.出身
- 380 379.再相见
- 381 380.秋收前
- 382 381.贼人
- 383 382.收红薯
- 384 383.烤红薯
- 385 384.白七
- 386 385.惊世骇俗
- 387 386.送工钱
- 388 387.嫁妆
- 389 388.情愫
- 390 389.杜构
- 391 390.行路
- 392 391.贞观十八年春
- 393 392.夏彦
- 394 393.不称心意
- 395 394.镜铁山
- 396 395.意义重大
- 397 396.沼气池清淤
- 398 397.浑水摸鱼
- 399 398.时势变迁
- 400 399.缩紧边关
- 401 400.高血压
- 402 401.无人知晓
- 403 402.县城内外
- 404 403.鱼丸罐头
- 405 404.流行
- 406 405.变动
- 407 406.谋划
- 408 407.先更新等一下捉虫
- 409 408.出路
- 410 409.先更新等一下捉虫
- 411 410.真没钱了
- 412 411.偏颇【捉虫】
- 413 412.交接
- 414 413.先更新等一下捉虫
- 415 414.外甥女
- 416 415.杀鸡焉用牛刀
- 417 416.杜家郎君
- 418 417.编书
- 419 418.先更新等一下捉虫
- 420 419.打回原形
- 421 420.奇葩
- 422 421.先更新等一下捉虫
- 423 422.天下
- 424 423.忘了换鞋
- 425 424.真香
- 426 425.奇事一桩
- 427 426.亲小姨
- 428 427.启蒙
- 429 428.女学
- 430 429.六郎
- 431 430.石八娘
- 432 431.冯苟
- 433 432.倾心
- 434 433.消息
- 435 434.谣言
- 436 435.先更新等一下捉虫
- 437 436.陈规陋习
- 438 437.天桥
- 439 438.小道消息
- 440 439.洽谈
- 441 440.求学
- 442 441.乘风而起
- 443 442.县令
- 444 443.潮期
- 445 444.不逃
- 446 445.难民
- 447 446.希望
- 448 447.陇西与江南
- 449 448.大发展
- 450 449.崖州
- 451 450.远行
- 452 451.帝王
- 453 452.火中取栗
- 454 453.终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273章 餐饮行业交流会
第273章 餐饮行业交流会
罗用的熏肉和奶茶并没有白送, 这些胡人在离开常乐县以后, 常常与人说起自己这几日在常乐县受到的礼遇。
“那罗县令用熏肉和奶茶招待我们。”
“那可都是十分精贵的食物,他们那里特制的熏肉十分美味, 价钱很贵, 要卖到三十文钱一斤。还有用茶叶和羊乳烹制的奶茶,你只要喝过一次就会终身难忘。”
“常乐县里的差役白天晚上都在巡逻,强盗都不敢出现在城中, 那里很安全。”
“城里头的大事小事他们都管,罗县令给他们开了很高的工钱,要求他们对百姓和过往的商贾和善,不和善的差役会失去他们的工作……”
这段时间去过常乐县的胡人们,都在说着差不多的话, 这些话一传十十传百, 很快, 就在敦煌晋昌等地流传开来。
这些话在市面上流传开以后,反应最快的, 依旧是这些地方上的商贾店家。
与之前常乐县刚刚出现豆腐的时候一样,虽然不喜于常乐县人与他们抢夺生意的行为, 但他们并不排斥新的事物, 对于那传说中的奶茶和熏肉, 这些人在好奇之余, 也希望它们能给自己带来更多利益。
一时间,很多敦煌和晋昌地区的商贾富户纷纷前往常乐县,县中那些食铺酒肆的生意也因此受益。
“明府, 这些人分明不是真正的胡商,他们只是来打探我们的情况,为什么还要送给他们熏肉和奶茶?”
这一日,罗用在街道上遇到一家客舍的店家,那人很生气地对罗用说道。
罗用听闻了,笑着问他道:“怎么,你店里这几日难道没有挣到钱吗?”
“但他们是来抢生意的!”这些人来他们常乐县的目的一点都不单纯,这一点让这个店家感到很生气。
“阿麻,你是个商人。”罗用拍了拍这个实诚汉子的肩膀,对他说道:
“对于一个商人来说,人脉和渠道是很重要的,他们就像是荒原上的道路一样重要,眼下是一个多么好的机会,你怎么不知道好好珍惜呢?”
“……”那个叫阿麻的店家听闻了这些话,一时便说不出话来了。
这个生活在闭塞的七世纪的某个西部小城的实诚汉子,每日只知道经营着自家客舍,客人来了他就高兴,同行来了他就生气,人脉和渠道这些问题,他从来不知道要去思考,也根本没有那样的概念,他只会在现成的道路上行走,从来没有想过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修一条路。
“这两天我们县里来了这么多人,来者是客,我希望你能向这些客人展现我们常乐人的胸怀和气度。”
搁在后世,像这种同行之间的交流会也是比较常见的,同一个行业的人聚在一起,不就是为了互通有无获取资源嘛,这一次他们常乐县作为东道主,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机会。
罗用这两日也没闲着,他不停地向那些商贾释放善意,关心他们这些人在城中是否住得舒心,另外还特地约见了几个比较有名望的商贾富户,试着与他们建立友谊,送出去好几篮子熏肉作为见面礼,甚至还很大方地告诉了他们奶茶的烹制方法。
“那、那我先回去了。”
那阿麻听了罗用的这些话,终于也想起来了,为了让他们常乐县能有一个好名声,让更多商人来到这里,这位新来的罗县令做了多少努力,怎么他这木头脑袋就不知道往那方面想想呢。
对他这个蜢汉,罗县令非但没有生他的气,还提醒要他趁这个时候发展自己,这让他感到十分羞愧。
“去吧,这几日你们也要多留心着些。”
那些个周边地区过来的,很可能也有一些人是存了坏心眼的,若是没有提防,他们常乐县这些时日以来塑造起来的形象和口碑,很可能就会功亏一篑。
给阿麻做通了思想工作以后,罗用便匆匆回县衙去了,县衙后院这会儿正熏着一批羊肉,若是不出意外,今日应该就能熏好。
年轻的县令从街道上匆匆走过,街道两旁的铺子里,一些人这时候正在饮酒吃菜。
这些人出手普遍要比胡商阔绰几分,三十文钱一斤的熏肉,也是大盘大盘地摆在桌面上。
“阿兄,你看那罗县令,葫芦里头究竟卖的什么药?”
有一个年轻商贾就有些不解,他们原本就是来这里打探打探,顺便看看能不能偷点师,怎么被这罗县令这么一弄,整得他们常乐县好像在过节一般,非但看不出防备的姿态,反而把他们这些人当成贵客招待起来。
“这棺材板儿可不简单。”他阿兄摸了摸自己下巴上的胡茬,笑了笑说道。
上回他们铺子里的厨子来这边学豆腐菜,在常乐县待了几天,回去以后就总说这常乐县的罗县令是个好人,明知道他不是这个县里的厨子,也让他跟着一起学,为人又十分和善云云,他们这些当东家的说这罗用几句不好,他还不爱听。
按这两日的形势来看,这回过来的这些商贾富户们,回去以后大抵也不能说罗用什么不好。
熏肉也吃了,奶茶也喝了,店家招呼得也周到,人罗县令还笑眯眯问你住得好不好,可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甚至还把奶茶的煮法给公布了,就这,谁还能说出什么不好来,即便是有,那也是极个别人。
“他再如何机关算尽,这常乐县还不是常乐县?”那个弟弟说道。
“再过个两三年,这小县怕是要换个模样。”他兄长倒是对罗用很有信心。
“就这几百户人家,再如何折腾,难不成还能变出花来?”这两日的常乐县虽说就跟过节一般,与他们敦煌最热闹的时候比起来,那还不是跟乡野草集一般。
“你且看着便是。”年轻人心高气盛,夜郎自大,看不上这个看不上那个,说也说不通,将来且有他吃亏的时候。
这时候,其他铺子里也有人在谈论罗用与这常乐县的事。
“这罗县令对常乐县着实尽心。”
“啧,争不过啊,往后必是要被他们分走一杯羹。”
“诸位无需多虑,这常乐县总共才多少商户?”
“……”
“……”
“那奶茶着实不错,待过两日回去之后,我们铺子里便也开始煮起来吧。”
“只是那茶叶……”
“差人去买,敦煌若是没有,便去凉州城。”
“有是有,数量怕是极少。”
“价钱高些也是无妨。”
“……”
“……”
“你们觉得这熏肉如何?”
“滋味着实不错,就是价钱贵些。”
“带些回去放在铺子里出售也是好的,就是挣不得什么钱。”
“三十文钱,基本上已是到顶了,再加,也就没几个人愿吃了。”
“不知他这价钱可否再减一减。”
这些人这边正说着,不多时,便见那县衙里的差役挑着一担担的熏肉从店铺前面的街道上走过。
这刚出熏房的羊肉,那香味真是没得说,那些差役沿途还放出消息,言是这腊肉若是散卖,便是三十文钱一斤,若是一担以上的买卖,便按二十五文钱,五担以上便按二十三文,十担以上便按二十二文。
那些有心想买熏肉的商贾富户们,这时候跟着那些挑担的差役,纷纷便往他们官办的铺子里去了,也是担心被人抢了先,去晚了到时候买不着。
原本二十五文钱一斤的熏肉,也是不便宜,但是与先前那三十文一斤的价钱比起来,一下子就省了五文钱,许多人心中便觉划算。
再说这些商贾大多也都有些眼光,常乐县这个熏肉着实好吃,不出多少时日便能有名声,既如此,早买不如晚买,即便是不挣钱,也不能落在别人后头。
那一担担的熏肉最后就被摆放在院子里,好些人围着那些熏肉挑挑拣拣。
不多时,罗用带着一身熏肉味儿也过来了,他随手从一个红柳藤编织的箩筐里取了几块熏肉,令人当场切成薄片,请院子里的众人品尝,检验这一批熏肉的品质。
这刚出熏房的熏肉,滋味着实不一般,有人尝过了一口,当即便决定要买。
“咱俩合买一担,到时候一人分半担,如何?”有人对身边的熟人说道。
“半担太少了,不若便合买两担,你若是只要半担,我便要一担半。”对方言道。
“你那小铺子,要恁多熏肉作甚?”那人吃惊。
“再过一些时日,沙漠那边的胡商便要来了,咱这一年到头的,也就指着这几个月了,熏肉放得住,多买一些也是无妨。”对方解释道。
“这常乐县离得也近,届时不够再买便是,何需一口气便买恁多?”
“常乐县离得虽近,这熏肉却未必时时都有,老兄你需得果断些,莫要待到买不着的时候,才在那里着急上火。”
“哎,你二人要买多少?”
“还未思定。”
“不若这般,你我三人,合买五担,如何?”
“这般多?”
“不多不多,你二人若是怕多,便少要些,我要两担半,三担亦可。”
“我要一担!”
“你要一担,你要两担半,我便要一担半,如何?”
“可!”
他们这几人方才说定,那一边动作快的,这时候都已经上秤去称了。
五担以上便按二十三文钱一斤,十担以上便按二十二文钱一斤,很多财力雄厚一些的商贾,也不需找人合买,独自便能买了那五担十担的去。
“这刚熏出来的肉,水分还是多些,待到在梁上挂过一些时日,难免又要失些分量。”
这边有人称好了十担熏肉,罗用又令人在每个箩筐上面,给他又多放了一两条熏肉,算是补足了那些水分流失以后将会失去的重量。
“罗县令豪爽!”
“这买卖做得实在啊!”
“快些,与我也称五担。”
“我要十担。”
“我们也要五担。”
“……”
原本那点重量差,罗用若是不吭不响,这些商贾便是自己担了也没有什么怨言,谁都吃过腊肉,也都知道这肉挂在那里晾一晾肯定会变轻。
这会儿他们都没说什么,罗用自己就站出来说要补给他们一些熏肉,这样的态度,让这些商贾心中很是舒坦,即便是个别不差钱纯粹买了熏肉回家吃着玩的富户们,对于这一点同样感到颇为满意。
这第二批熏肉虽是做得多,可哪里顶得住这般五担十担地买,最后除了留下一小部分在铺子里头,继续招待那些过往的商贾,剩下的全都卖完了。
之后十余日,有人再想来他们这里买熏肉,那是买不着了。
这一担担的熏肉,最后又被送到这些商贾们住着的客舍里头,当天晚上,这些人各自又点了不少好酒好菜,与那些当地的店家亦是相谈甚欢。
这些个从敦煌等地过来的商贾,普遍要比常乐县本地这些个要精明些,很多人一早就想到了,这新来的罗县令惯会整治新鲜物什,他们往后应是还会再来这里采买,如此一来,和当地人打好关系自然很有必要,若能有些交情,兴许还能帮着代买。
“来来来,吃酒吃酒。”在阿麻家的铺子里,几个商贾与店家阿麻同坐一桌,正在饮酒吃肉。
“阿麻啊,你们这位罗县令可真是没的说。”其中一位商贾言道。
“那是。”自家县令被夸,阿麻心中与有荣焉:“自打他来了以后,咱这县里头可是热闹多了。”
“我看你们这常乐县,很快就得大变样。”
“按这个势头,要不了多久,你这家客舍便要扩大了。”
“嗨,哪里敢想那个,就这几间屋子,能住得满就算不错了。”
这几个人从刚才开始,就一直给阿麻灌迷汤戴高帽,好话一箩筐一箩筐,横竖不要钱,使劲说便是了。
他们也是看这阿麻是个实诚人,就想着把他给哄高兴了,将来对方能为他们出力气,到时候自己要是叫他帮着买点东西什么的,兄弟一场,你好意思不尽心?你好意思提钱?
却不知,这个看起来老实巴交的汉子,那肚子里头这会儿也在想事情呢。
罗县令今日与他说了些人脉渠道什么的,他也听不太懂,不过叫他自己铺路的那个话,他是听懂了的,这个路要怎么铺呢……心里这么想着,阿麻又抬头看了看眼前这几人。
“哪里就不敢想了,你想想他们离石县。”
“正是,听闻那离石县从前也是颇穷,就是因为出了这个罗三郎,你看现如今这天底下,还有谁人不知离石县?”
要说这天底下无人不知离石县,那是有些夸张了,只不过常乐敦煌这一代处于胡商们通往西域的交易要道上,那些胡商们都在倒腾一些什么东西,他们也都比较清楚。
早两年别地儿的羊脂皂羊毛衫还没怎么出现的时候,那些个东西大多都是从离石过来的,还有墨水瓶胶底皮靴自动伞啥啥都有,花样多着呢。
这两年羊脂皂到处都是,羊毛衫大多都是从凉州城那个罗二娘的作坊里出来的货物,离石那边的货物少了,但是相传还是有不少胡商在倒腾他们那边的弹簧轴承啥的。
别个地方的人兴许还有不知道离石县的,但他们在这片地方上,确实是无人不知离石县,尤其是他们这些城里的商户们。
“阿麻你这可是赶上好时候了。”
“哪能跟你们敦煌比。”
“嗨,咱那儿啊,一年一年的,也就那样了。”
“就指着夏季那几个月,老天爷若是不肯赏脸,便也没有多少买卖可做。”
“确实,天气若是不好,那些胡商便也不来了。”阿麻也叹了一口气。
从前年景好的时候,他们常乐县这边也能迎来一波又一波的商队,虽然只是过路,好歹也能给他们这个小县带来一些活水,年景若是不好,那日子可就难过了。
“哪里是他们不肯来。”一个络腮胡中年商贾端起酒盏,饮了一口浊酒,复又叹了一口气,言道:
“非是他们不肯来,而是那大半的人,都折在了沙漠里头。”
作者有话要说: 那什么,来晚了。。。
“那罗县令用熏肉和奶茶招待我们。”
“那可都是十分精贵的食物,他们那里特制的熏肉十分美味, 价钱很贵, 要卖到三十文钱一斤。还有用茶叶和羊乳烹制的奶茶,你只要喝过一次就会终身难忘。”
“常乐县里的差役白天晚上都在巡逻,强盗都不敢出现在城中, 那里很安全。”
“城里头的大事小事他们都管,罗县令给他们开了很高的工钱,要求他们对百姓和过往的商贾和善,不和善的差役会失去他们的工作……”
这段时间去过常乐县的胡人们,都在说着差不多的话, 这些话一传十十传百, 很快, 就在敦煌晋昌等地流传开来。
这些话在市面上流传开以后,反应最快的, 依旧是这些地方上的商贾店家。
与之前常乐县刚刚出现豆腐的时候一样,虽然不喜于常乐县人与他们抢夺生意的行为, 但他们并不排斥新的事物, 对于那传说中的奶茶和熏肉, 这些人在好奇之余, 也希望它们能给自己带来更多利益。
一时间,很多敦煌和晋昌地区的商贾富户纷纷前往常乐县,县中那些食铺酒肆的生意也因此受益。
“明府, 这些人分明不是真正的胡商,他们只是来打探我们的情况,为什么还要送给他们熏肉和奶茶?”
这一日,罗用在街道上遇到一家客舍的店家,那人很生气地对罗用说道。
罗用听闻了,笑着问他道:“怎么,你店里这几日难道没有挣到钱吗?”
“但他们是来抢生意的!”这些人来他们常乐县的目的一点都不单纯,这一点让这个店家感到很生气。
“阿麻,你是个商人。”罗用拍了拍这个实诚汉子的肩膀,对他说道:
“对于一个商人来说,人脉和渠道是很重要的,他们就像是荒原上的道路一样重要,眼下是一个多么好的机会,你怎么不知道好好珍惜呢?”
“……”那个叫阿麻的店家听闻了这些话,一时便说不出话来了。
这个生活在闭塞的七世纪的某个西部小城的实诚汉子,每日只知道经营着自家客舍,客人来了他就高兴,同行来了他就生气,人脉和渠道这些问题,他从来不知道要去思考,也根本没有那样的概念,他只会在现成的道路上行走,从来没有想过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修一条路。
“这两天我们县里来了这么多人,来者是客,我希望你能向这些客人展现我们常乐人的胸怀和气度。”
搁在后世,像这种同行之间的交流会也是比较常见的,同一个行业的人聚在一起,不就是为了互通有无获取资源嘛,这一次他们常乐县作为东道主,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机会。
罗用这两日也没闲着,他不停地向那些商贾释放善意,关心他们这些人在城中是否住得舒心,另外还特地约见了几个比较有名望的商贾富户,试着与他们建立友谊,送出去好几篮子熏肉作为见面礼,甚至还很大方地告诉了他们奶茶的烹制方法。
“那、那我先回去了。”
那阿麻听了罗用的这些话,终于也想起来了,为了让他们常乐县能有一个好名声,让更多商人来到这里,这位新来的罗县令做了多少努力,怎么他这木头脑袋就不知道往那方面想想呢。
对他这个蜢汉,罗县令非但没有生他的气,还提醒要他趁这个时候发展自己,这让他感到十分羞愧。
“去吧,这几日你们也要多留心着些。”
那些个周边地区过来的,很可能也有一些人是存了坏心眼的,若是没有提防,他们常乐县这些时日以来塑造起来的形象和口碑,很可能就会功亏一篑。
给阿麻做通了思想工作以后,罗用便匆匆回县衙去了,县衙后院这会儿正熏着一批羊肉,若是不出意外,今日应该就能熏好。
年轻的县令从街道上匆匆走过,街道两旁的铺子里,一些人这时候正在饮酒吃菜。
这些人出手普遍要比胡商阔绰几分,三十文钱一斤的熏肉,也是大盘大盘地摆在桌面上。
“阿兄,你看那罗县令,葫芦里头究竟卖的什么药?”
有一个年轻商贾就有些不解,他们原本就是来这里打探打探,顺便看看能不能偷点师,怎么被这罗县令这么一弄,整得他们常乐县好像在过节一般,非但看不出防备的姿态,反而把他们这些人当成贵客招待起来。
“这棺材板儿可不简单。”他阿兄摸了摸自己下巴上的胡茬,笑了笑说道。
上回他们铺子里的厨子来这边学豆腐菜,在常乐县待了几天,回去以后就总说这常乐县的罗县令是个好人,明知道他不是这个县里的厨子,也让他跟着一起学,为人又十分和善云云,他们这些当东家的说这罗用几句不好,他还不爱听。
按这两日的形势来看,这回过来的这些商贾富户们,回去以后大抵也不能说罗用什么不好。
熏肉也吃了,奶茶也喝了,店家招呼得也周到,人罗县令还笑眯眯问你住得好不好,可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甚至还把奶茶的煮法给公布了,就这,谁还能说出什么不好来,即便是有,那也是极个别人。
“他再如何机关算尽,这常乐县还不是常乐县?”那个弟弟说道。
“再过个两三年,这小县怕是要换个模样。”他兄长倒是对罗用很有信心。
“就这几百户人家,再如何折腾,难不成还能变出花来?”这两日的常乐县虽说就跟过节一般,与他们敦煌最热闹的时候比起来,那还不是跟乡野草集一般。
“你且看着便是。”年轻人心高气盛,夜郎自大,看不上这个看不上那个,说也说不通,将来且有他吃亏的时候。
这时候,其他铺子里也有人在谈论罗用与这常乐县的事。
“这罗县令对常乐县着实尽心。”
“啧,争不过啊,往后必是要被他们分走一杯羹。”
“诸位无需多虑,这常乐县总共才多少商户?”
“……”
“……”
“那奶茶着实不错,待过两日回去之后,我们铺子里便也开始煮起来吧。”
“只是那茶叶……”
“差人去买,敦煌若是没有,便去凉州城。”
“有是有,数量怕是极少。”
“价钱高些也是无妨。”
“……”
“……”
“你们觉得这熏肉如何?”
“滋味着实不错,就是价钱贵些。”
“带些回去放在铺子里出售也是好的,就是挣不得什么钱。”
“三十文钱,基本上已是到顶了,再加,也就没几个人愿吃了。”
“不知他这价钱可否再减一减。”
这些人这边正说着,不多时,便见那县衙里的差役挑着一担担的熏肉从店铺前面的街道上走过。
这刚出熏房的羊肉,那香味真是没得说,那些差役沿途还放出消息,言是这腊肉若是散卖,便是三十文钱一斤,若是一担以上的买卖,便按二十五文钱,五担以上便按二十三文,十担以上便按二十二文。
那些有心想买熏肉的商贾富户们,这时候跟着那些挑担的差役,纷纷便往他们官办的铺子里去了,也是担心被人抢了先,去晚了到时候买不着。
原本二十五文钱一斤的熏肉,也是不便宜,但是与先前那三十文一斤的价钱比起来,一下子就省了五文钱,许多人心中便觉划算。
再说这些商贾大多也都有些眼光,常乐县这个熏肉着实好吃,不出多少时日便能有名声,既如此,早买不如晚买,即便是不挣钱,也不能落在别人后头。
那一担担的熏肉最后就被摆放在院子里,好些人围着那些熏肉挑挑拣拣。
不多时,罗用带着一身熏肉味儿也过来了,他随手从一个红柳藤编织的箩筐里取了几块熏肉,令人当场切成薄片,请院子里的众人品尝,检验这一批熏肉的品质。
这刚出熏房的熏肉,滋味着实不一般,有人尝过了一口,当即便决定要买。
“咱俩合买一担,到时候一人分半担,如何?”有人对身边的熟人说道。
“半担太少了,不若便合买两担,你若是只要半担,我便要一担半。”对方言道。
“你那小铺子,要恁多熏肉作甚?”那人吃惊。
“再过一些时日,沙漠那边的胡商便要来了,咱这一年到头的,也就指着这几个月了,熏肉放得住,多买一些也是无妨。”对方解释道。
“这常乐县离得也近,届时不够再买便是,何需一口气便买恁多?”
“常乐县离得虽近,这熏肉却未必时时都有,老兄你需得果断些,莫要待到买不着的时候,才在那里着急上火。”
“哎,你二人要买多少?”
“还未思定。”
“不若这般,你我三人,合买五担,如何?”
“这般多?”
“不多不多,你二人若是怕多,便少要些,我要两担半,三担亦可。”
“我要一担!”
“你要一担,你要两担半,我便要一担半,如何?”
“可!”
他们这几人方才说定,那一边动作快的,这时候都已经上秤去称了。
五担以上便按二十三文钱一斤,十担以上便按二十二文钱一斤,很多财力雄厚一些的商贾,也不需找人合买,独自便能买了那五担十担的去。
“这刚熏出来的肉,水分还是多些,待到在梁上挂过一些时日,难免又要失些分量。”
这边有人称好了十担熏肉,罗用又令人在每个箩筐上面,给他又多放了一两条熏肉,算是补足了那些水分流失以后将会失去的重量。
“罗县令豪爽!”
“这买卖做得实在啊!”
“快些,与我也称五担。”
“我要十担。”
“我们也要五担。”
“……”
原本那点重量差,罗用若是不吭不响,这些商贾便是自己担了也没有什么怨言,谁都吃过腊肉,也都知道这肉挂在那里晾一晾肯定会变轻。
这会儿他们都没说什么,罗用自己就站出来说要补给他们一些熏肉,这样的态度,让这些商贾心中很是舒坦,即便是个别不差钱纯粹买了熏肉回家吃着玩的富户们,对于这一点同样感到颇为满意。
这第二批熏肉虽是做得多,可哪里顶得住这般五担十担地买,最后除了留下一小部分在铺子里头,继续招待那些过往的商贾,剩下的全都卖完了。
之后十余日,有人再想来他们这里买熏肉,那是买不着了。
这一担担的熏肉,最后又被送到这些商贾们住着的客舍里头,当天晚上,这些人各自又点了不少好酒好菜,与那些当地的店家亦是相谈甚欢。
这些个从敦煌等地过来的商贾,普遍要比常乐县本地这些个要精明些,很多人一早就想到了,这新来的罗县令惯会整治新鲜物什,他们往后应是还会再来这里采买,如此一来,和当地人打好关系自然很有必要,若能有些交情,兴许还能帮着代买。
“来来来,吃酒吃酒。”在阿麻家的铺子里,几个商贾与店家阿麻同坐一桌,正在饮酒吃肉。
“阿麻啊,你们这位罗县令可真是没的说。”其中一位商贾言道。
“那是。”自家县令被夸,阿麻心中与有荣焉:“自打他来了以后,咱这县里头可是热闹多了。”
“我看你们这常乐县,很快就得大变样。”
“按这个势头,要不了多久,你这家客舍便要扩大了。”
“嗨,哪里敢想那个,就这几间屋子,能住得满就算不错了。”
这几个人从刚才开始,就一直给阿麻灌迷汤戴高帽,好话一箩筐一箩筐,横竖不要钱,使劲说便是了。
他们也是看这阿麻是个实诚人,就想着把他给哄高兴了,将来对方能为他们出力气,到时候自己要是叫他帮着买点东西什么的,兄弟一场,你好意思不尽心?你好意思提钱?
却不知,这个看起来老实巴交的汉子,那肚子里头这会儿也在想事情呢。
罗县令今日与他说了些人脉渠道什么的,他也听不太懂,不过叫他自己铺路的那个话,他是听懂了的,这个路要怎么铺呢……心里这么想着,阿麻又抬头看了看眼前这几人。
“哪里就不敢想了,你想想他们离石县。”
“正是,听闻那离石县从前也是颇穷,就是因为出了这个罗三郎,你看现如今这天底下,还有谁人不知离石县?”
要说这天底下无人不知离石县,那是有些夸张了,只不过常乐敦煌这一代处于胡商们通往西域的交易要道上,那些胡商们都在倒腾一些什么东西,他们也都比较清楚。
早两年别地儿的羊脂皂羊毛衫还没怎么出现的时候,那些个东西大多都是从离石过来的,还有墨水瓶胶底皮靴自动伞啥啥都有,花样多着呢。
这两年羊脂皂到处都是,羊毛衫大多都是从凉州城那个罗二娘的作坊里出来的货物,离石那边的货物少了,但是相传还是有不少胡商在倒腾他们那边的弹簧轴承啥的。
别个地方的人兴许还有不知道离石县的,但他们在这片地方上,确实是无人不知离石县,尤其是他们这些城里的商户们。
“阿麻你这可是赶上好时候了。”
“哪能跟你们敦煌比。”
“嗨,咱那儿啊,一年一年的,也就那样了。”
“就指着夏季那几个月,老天爷若是不肯赏脸,便也没有多少买卖可做。”
“确实,天气若是不好,那些胡商便也不来了。”阿麻也叹了一口气。
从前年景好的时候,他们常乐县这边也能迎来一波又一波的商队,虽然只是过路,好歹也能给他们这个小县带来一些活水,年景若是不好,那日子可就难过了。
“哪里是他们不肯来。”一个络腮胡中年商贾端起酒盏,饮了一口浊酒,复又叹了一口气,言道:
“非是他们不肯来,而是那大半的人,都折在了沙漠里头。”
作者有话要说: 那什么,来晚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