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4 第34章 叫姑奶奶
- 35 第35章 惹上事了
- 36 第36章 顶半边天
- 37 第37章 前人栽树
- 38 第38章 淫祠邪物
- 39 第39章 背水一战
- 40 第40章 破旧神龛
- 41 第41章 生死存亡
- 42 第42章 河龙显威
- 43 第43章 再见颜安
- 44 第44章 学习使我快乐
- 45 第45章 分道扬镳
- 46 第46章 三柱青香
- 47 第47章 渐行渐远
- 48 第48章 变态大妈
- 49 第49章 新生报到
- 50 第50章 一疤成名
- 51 第51章 军训开始
- 52 第52章 杀人诛心
- 53 第53章 二哥威武
- 54 第54章 闻名警校
- 55 第55章 老子是师姐!
- 56 第56章 黄氏酒楼
- 57 第57章 久违的感觉
- 58 第58章 难得温存
- 59 第59章 百印行身
- 60 第60章 奸杀大案
- 61 第61章 乐正青媛
- 62 第62章 喜怒无常
- 63 第63章 一香请魂
- 64 第64章 跟你一样的?
- 65 第65章 金乌开目
- 66 第66章 礼尚往来
- 67 第67章 黄氏家谱
- 68 第68章 收徒
- 69 第69章 一炉定命
- 70 第70章 师生大会
- 71 第71章 赚钱了?
- 72 第72章 安神宁魂
- 73 第73章 勋章嘉奖
- 74 第74章 老烟杆子
- 75 第75章 醉八仙
- 76 第76章 玉环步,鸳鸯脚!
- 77 第77章 冤家路窄
- 78 第78章 死灰复燃
- 79 第79章 讹人
- 80 第80章 老烟杆子
- 81 第81章 三校大比
- 82 第82章 临行之际
- 83 第83章 回乡路上
- 84 第84章 车门上的男人
- 85 第85章 雾气
- 86 第86章 不存在的桥
- 87 第87章 回家
- 88 第88章 即将过年
- 89 第89章 物是人非
- 90 第90章 牙
- 91 第91章 行动
- 92 第92章 卦为大凶
- 93 第93章 坟与楼阁
- 94 第94章 镜花水月
- 95 第95章 嘲风之牙
- 96 第96章 将死之人
- 97 第97章 吃火锅
- 98 第98章 敬军山
- 99 第99章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 100 第100章 竹筒饭
- 101 第101章 阴宅定穴法
- 102 第102章 人影
- 103 第103章 脸
- 104 第104章 尸骨
- 105 第105章 土匪窝
- 106 第106章 你难道不喜欢吗
- 107 第107章 拼命
- 108 第108章 真正的魈
- 109 第109章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 110 第110章 回来了
- 111 第111章 生日礼物
- 112 第112章 再别青衣
- 113 第113章 蹲点
- 114 第114章 老字号面馆
- 115 第115章 时间总要过去
- 116 第116章 又出事了
- 117 第117章 三人行
- 118 第118章 失踪的同事
- 119 第119章 让路
- 120 第120章 糊涂鬼
- 121 第121章 造纸厂
- 122 第122章 废料坑
- 123 第123章 来同行了
- 124 第124章 离去
- 125 第125章 突然的沉默
- 126 第126章 麻黄草
- 127 第127章 张应道
- 128 第128章 中枪
- 129 第129章 救兵
- 130 第130章 第八十三 昏
- 131 第131章 改变
- 132 第132章 老九
- 133 第133章 该走了
- 134 第134章 开除学籍
- 135 第135章 国庆
- 136 第136章 喜丧
- 137 第137章 对扣
- 138 第138章 鬼麻将
- 139 第139章 翻本
- 140 第140章 抽你丫的
- 141 第141章 怪人
- 142 第142章 停车场里的对话
- 143 第143章 骤风印
- 144 第144章 养鬼
- 145 第145章 百鬼扇
- 146 第146章 砧板上的鱼肉
- 147 第147章 再去酒楼
- 148 第148章 老夏
- 149 第149章 金蟾
- 150 第150章 四足阴蟾
- 151 第151章 毕业季
- 152 第152章 离别就在眼前(终)
- 153 第153章 坐错车了?
- 154 第154章 医道同源
- 155 第155章 找练呢!
- 156 第156章 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 157 第157章 津味儿
- 158 第158章 泉益堂
- 159 第159章 女大夫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44章 学习使我快乐
第44章 学习使我快乐
即便我再不愿面对,可该来的终究会来,我的身体在漫长的假期中逐渐恢复,而我也一如既往的活蹦乱跳,人前人后我再未提及过一句,仿佛那一切真的如同一个已经破灭的梦般。
或许我还该庆幸,自己居然没有参加中考就上了高中,虽然也还在同一所学校之中,不过也让我免去了不少折磨。
有时候我甚至在不无恶意的猜想,是不是那老妖婆也是受够了我,本以为九年结束我们就即将分道扬镳,却没想到我又生了病,在翻来覆去彻夜难眠后,她最终还是决定向校方提出对我免去中考,直接升到高中,因为这样对大家都好。
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石杰这孙子又和我分到了一个班去,刚开学时这货就要死皮赖脸的跟我坐一起,本来我打算自己霸占一张桌子的想法也随之破灭了。
不过我也是有言在先,跟他是约法三章了,头一条就是上课不能打扰我学习,这不是开玩笑,虽然中考被耽搁了,但当警察考警校这个念头却一直还在,而且我似乎也一下成熟了不少,对这些打打闹闹的事儿突然失去了兴致。
起初石杰也是嗤之以鼻的,不过到最后他发现只要一上课,无论他怎样逗弄作怪我都不搭理他,这才大呼无趣,遂强烈要求更其他人调换座位。
不过说老实话,他这个想法基本上都是很难实现的,因为上高中后,位置几乎都是自己找的,通常是女生跟女生一起,男的也跟男的一块儿。
既然定好了,那些捣蛋的肯定是不会跟石杰换的,毕竟摊上我这么个主儿上课得多没劲啊,那些本分的同样也不愿意跟石杰换,主要还是因为我俩在初中的时候就臭名昭著,一般没有特殊事件的话几乎都很难搭理我们的,至于女生……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学习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当然不是指那些死记硬背的情况,好比说当你解出一道复杂的习题,或是做成某个极为有趣的实验,再或者完整的翻译出一片古文。
当然,有人喜自然有人愁,我是觉得高兴了,但我那位国文老师就不这么想了,他叫苏弎僮,教到我这一届的时候已经有五十多岁了,算得上学校里的元老级人物,通常说话校长也得顾忌几分面子。
当我第一次把看不懂的古文写在本上去请教他时,我还记得他原话是如此的:“虎子,当初税老师提议让你免考升高中的时候我还不太同意,因为规矩毕竟是规矩,但没想到你还真是个好苗子!”
第二次时:“来、来、来,你看这里是不是通这个字,承远志哉!”
第三次:“我说虎子,你这些东西都打哪儿来的,一字半句的看起来咋这样生!”
我自然不会实话实说了,只是笑着告诉他这是我爷爷以前留下来的书里记载的,现在全是些碎纸,我看着挺感兴趣的,但又闹不太明白,这不才来找您的吗,谁不知道这学校里就您对这方面了解的多啊。
“诶!不要乱说、不要乱说!”苏老笑着摆摆手。
以后……
“虎子你先坐着,我出去上个厕所啊……”
“老师把书落上个教室了,你坐着等等啊!”
“书不搁这儿吗!”我指着办公桌上的那本发黄的教科书狐疑的望着苏老。
“嗨!老师说错了,我是说茶杯落教室了!你不急的话就等等,急的话就先回教室去,下次再来找我!”
哼!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这偌大一个办公室,难不成还缺国文老师不成?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每逢课余时间,整个高中部教室办公室中,几乎很少再见到半个国文老师。
而就在此时,学校中的一个角落中,一群人正叽叽喳喳的聚在一起,有人静静的半蹲着备课,有人干脆坐在草地上半眯着眼喝着浓茶,还有人对着新来的招呼道:“嘿,老张你咋现在才来,快过来就缺你一个呢!”
“我这不得躲着他吗,你这牌咋都发好了,我告诉你不算啊,这得重发!”
其实说老实话,我也挺不愿意去麻烦他们的,但谁让我就摊到这样一本玩意儿呢,厚厚的一百多页全特么是文言文,搁谁谁能整明白。
再者说了,古语有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一天顶多也就问个七八次罢了,这不天经地义的事儿吗。
但这样久而久之的努力回报也是极为明显的,这本《众阁道志》里面所包含的内容亦被我知晓了七七八八,但请注意,这里只是知晓罢了,若要说是理解或者吃透这类,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了。
除了高凌青老祖在首页留下的第一段话外,这本书其实并不算是胡乱排序的,如从第一页首段长文《寻气篇》,这就是凡入众阁着,自小便要修行的经义,意在养气蕴神,内有益八景镇神宫之效,外能导引按蹻、积精全神,乃昌众阁武道之本。
不过我已知晓,《众阁道志》因镇压镜中鬼物而缺失的那二十多页白纸,实则都是记载这数千年间所留下的武道。
此与《寻气篇》互倚互存,若无前者则有如镜中花月,皆是虚妄不足为道,而若无后者,即便吐呐、行气一辈子,最多不过也是落个延年益寿,术法精益,难现众阁尚武为道。
不过即便如此,我也依旧是每日照着书中记载学习这导引、坐禅之类,一开始虽没有太明显的效果,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我的睡眠越来越好了,脑袋仿佛也清明的多。
所谓大道至简不外如是,二则《蕴神篇》实与黄庭多有相同之处,其内有曰此为七神,发神苍华字太元、脑神精根字泥丸、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垄字灵坚、耳神空闲字幽田、舌神通命字正伦、“齿神峰字罗千。
而脏神亦通外景,肝开窍于目,如日月之明,五行之关镜;脾为仓廪之本,纳谷物生味道,化糟粕;脾居中央,横在胃上,外应脸色;肺为气之本,开窍于鼻,布气于七窍,主耳目聪明;肾者精之处,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骨;胆主决断,为六腑之精。人若胆、力互用,能摄虎兵;
而荡魂之篆亦有解释,言常人及以丹田之论,质问其一不知其二也,丹田有上、中、下之分,一丹田各居一神,又因丹田之室,方圆一寸,故称寸田。
荡魂之篆重器之道,当以眉血为引,届因由此,眉间内入三寸为上丹田宫,也称泥丸宫,一面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圆一寸处此中,同服紫衣飞罗裳,但思一部寿无穷,非各别住俱脑中,列位次坐向外方。
上丹田为首,存思九真神,主延寿不老,当则引血为符,此为借命全道法。
我之所以如此了解,皆因众阁道中符篆就此两道罢了,其余不是修行誌言,就是怪诞志异,再就是命卜之法、相面之术之类,其实简而言之,若无武道,众阁之法基本就废了一大半。
但对此我却没有感到多大遗憾,毕竟现在都什么时代了,哪里来的那么多山精妖怪,平常遇到些大猫小猫的已经很难得了,书上留下这些说实话已经绰绰有余了,实在不行就一枪给丫撂倒,反正哥们以后注定是要当个警察。
或许我还该庆幸,自己居然没有参加中考就上了高中,虽然也还在同一所学校之中,不过也让我免去了不少折磨。
有时候我甚至在不无恶意的猜想,是不是那老妖婆也是受够了我,本以为九年结束我们就即将分道扬镳,却没想到我又生了病,在翻来覆去彻夜难眠后,她最终还是决定向校方提出对我免去中考,直接升到高中,因为这样对大家都好。
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石杰这孙子又和我分到了一个班去,刚开学时这货就要死皮赖脸的跟我坐一起,本来我打算自己霸占一张桌子的想法也随之破灭了。
不过我也是有言在先,跟他是约法三章了,头一条就是上课不能打扰我学习,这不是开玩笑,虽然中考被耽搁了,但当警察考警校这个念头却一直还在,而且我似乎也一下成熟了不少,对这些打打闹闹的事儿突然失去了兴致。
起初石杰也是嗤之以鼻的,不过到最后他发现只要一上课,无论他怎样逗弄作怪我都不搭理他,这才大呼无趣,遂强烈要求更其他人调换座位。
不过说老实话,他这个想法基本上都是很难实现的,因为上高中后,位置几乎都是自己找的,通常是女生跟女生一起,男的也跟男的一块儿。
既然定好了,那些捣蛋的肯定是不会跟石杰换的,毕竟摊上我这么个主儿上课得多没劲啊,那些本分的同样也不愿意跟石杰换,主要还是因为我俩在初中的时候就臭名昭著,一般没有特殊事件的话几乎都很难搭理我们的,至于女生……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学习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当然不是指那些死记硬背的情况,好比说当你解出一道复杂的习题,或是做成某个极为有趣的实验,再或者完整的翻译出一片古文。
当然,有人喜自然有人愁,我是觉得高兴了,但我那位国文老师就不这么想了,他叫苏弎僮,教到我这一届的时候已经有五十多岁了,算得上学校里的元老级人物,通常说话校长也得顾忌几分面子。
当我第一次把看不懂的古文写在本上去请教他时,我还记得他原话是如此的:“虎子,当初税老师提议让你免考升高中的时候我还不太同意,因为规矩毕竟是规矩,但没想到你还真是个好苗子!”
第二次时:“来、来、来,你看这里是不是通这个字,承远志哉!”
第三次:“我说虎子,你这些东西都打哪儿来的,一字半句的看起来咋这样生!”
我自然不会实话实说了,只是笑着告诉他这是我爷爷以前留下来的书里记载的,现在全是些碎纸,我看着挺感兴趣的,但又闹不太明白,这不才来找您的吗,谁不知道这学校里就您对这方面了解的多啊。
“诶!不要乱说、不要乱说!”苏老笑着摆摆手。
以后……
“虎子你先坐着,我出去上个厕所啊……”
“老师把书落上个教室了,你坐着等等啊!”
“书不搁这儿吗!”我指着办公桌上的那本发黄的教科书狐疑的望着苏老。
“嗨!老师说错了,我是说茶杯落教室了!你不急的话就等等,急的话就先回教室去,下次再来找我!”
哼!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这偌大一个办公室,难不成还缺国文老师不成?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每逢课余时间,整个高中部教室办公室中,几乎很少再见到半个国文老师。
而就在此时,学校中的一个角落中,一群人正叽叽喳喳的聚在一起,有人静静的半蹲着备课,有人干脆坐在草地上半眯着眼喝着浓茶,还有人对着新来的招呼道:“嘿,老张你咋现在才来,快过来就缺你一个呢!”
“我这不得躲着他吗,你这牌咋都发好了,我告诉你不算啊,这得重发!”
其实说老实话,我也挺不愿意去麻烦他们的,但谁让我就摊到这样一本玩意儿呢,厚厚的一百多页全特么是文言文,搁谁谁能整明白。
再者说了,古语有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一天顶多也就问个七八次罢了,这不天经地义的事儿吗。
但这样久而久之的努力回报也是极为明显的,这本《众阁道志》里面所包含的内容亦被我知晓了七七八八,但请注意,这里只是知晓罢了,若要说是理解或者吃透这类,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了。
除了高凌青老祖在首页留下的第一段话外,这本书其实并不算是胡乱排序的,如从第一页首段长文《寻气篇》,这就是凡入众阁着,自小便要修行的经义,意在养气蕴神,内有益八景镇神宫之效,外能导引按蹻、积精全神,乃昌众阁武道之本。
不过我已知晓,《众阁道志》因镇压镜中鬼物而缺失的那二十多页白纸,实则都是记载这数千年间所留下的武道。
此与《寻气篇》互倚互存,若无前者则有如镜中花月,皆是虚妄不足为道,而若无后者,即便吐呐、行气一辈子,最多不过也是落个延年益寿,术法精益,难现众阁尚武为道。
不过即便如此,我也依旧是每日照着书中记载学习这导引、坐禅之类,一开始虽没有太明显的效果,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我的睡眠越来越好了,脑袋仿佛也清明的多。
所谓大道至简不外如是,二则《蕴神篇》实与黄庭多有相同之处,其内有曰此为七神,发神苍华字太元、脑神精根字泥丸、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垄字灵坚、耳神空闲字幽田、舌神通命字正伦、“齿神峰字罗千。
而脏神亦通外景,肝开窍于目,如日月之明,五行之关镜;脾为仓廪之本,纳谷物生味道,化糟粕;脾居中央,横在胃上,外应脸色;肺为气之本,开窍于鼻,布气于七窍,主耳目聪明;肾者精之处,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骨;胆主决断,为六腑之精。人若胆、力互用,能摄虎兵;
而荡魂之篆亦有解释,言常人及以丹田之论,质问其一不知其二也,丹田有上、中、下之分,一丹田各居一神,又因丹田之室,方圆一寸,故称寸田。
荡魂之篆重器之道,当以眉血为引,届因由此,眉间内入三寸为上丹田宫,也称泥丸宫,一面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圆一寸处此中,同服紫衣飞罗裳,但思一部寿无穷,非各别住俱脑中,列位次坐向外方。
上丹田为首,存思九真神,主延寿不老,当则引血为符,此为借命全道法。
我之所以如此了解,皆因众阁道中符篆就此两道罢了,其余不是修行誌言,就是怪诞志异,再就是命卜之法、相面之术之类,其实简而言之,若无武道,众阁之法基本就废了一大半。
但对此我却没有感到多大遗憾,毕竟现在都什么时代了,哪里来的那么多山精妖怪,平常遇到些大猫小猫的已经很难得了,书上留下这些说实话已经绰绰有余了,实在不行就一枪给丫撂倒,反正哥们以后注定是要当个警察。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