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71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街头斗殴
- 1072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铁面判官
- 1073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服软
- 1074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隆重婚礼
- 1075 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太子必死
- 1076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刺客
- 1077 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多泽科勒合好
- 1078 第一千一百六十章:强悍的马贼
- 1079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回云岭前夕
- 1080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乌孙王之怒
- 1081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都护府驻地
- 1082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神秘军队,龙卫
- 1083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三国联盟
- 1084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大宛王城战
- 1085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各自商议
- 1086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反攻序幕
- 1087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云岭老者
- 1088 第一千一百七十章:二皇子吴天
- 1089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春风得意
- 1090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及时赶到
- 1091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文邹邹的大宛王
- 1092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先锋军
- 1093 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大宛青山城
- 1094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牛刀小试
- 1095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青山城之战
- 1096 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攻坚
- 1097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全线推进
- 1098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打出去
- 1099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分歧
- 1100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欲议和
- 1101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败联军
- 1102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流言蜚语
- 1103 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罗马使者
- 1104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东西结盟
- 1105 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战略伙伴
- 1106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欲亲征
- 1107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蒸汽机车
- 1108 第一千一百九十章:确定亲征
- 1109 第一千一百九十章:培养新人
- 1110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试探
- 1111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交战
- 1112 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大胜
- 1113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击杀
- 1114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布置
- 1115 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奔赴战场
- 1116 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开战
- 1117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战斗之中
- 1118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纠缠
- 1119 第一千二百章:破城
- 1120 第一千二百零一章:贵霜军队
- 1121 第一千二百零二章:捷报频传
- 1122 第一千二百零三章:南线
- 1123 第一千二百零四章:丢盔弃甲
- 1124 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获全胜
- 1125 第一千二百零六章:苍狼军团
- 1126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胸襟
- 1127 第一千二百零八章:西方的消息,做中原的皇帝
- 1128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父皇不可
- 1129 第一千二百一十章:沉迷造车
- 1130 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太上皇
- 1131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代理权
- 1132 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中原招商大会
- 1133 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给谁也不能给罗马人
- 1134 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十万两黄金
- 1135 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父皇生气了
- 1136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工部的春天
- 1137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学车购车热潮
- 1138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波罗战争
- 1139 第一千二百二十章:来自罗马的抗议
- 1140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波斯人的野心
- 1141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中原军队
- 1142 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故技重施
- 1143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胜?败?难料
- 1144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罗马方阵
- 1145 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受益者
- 1146 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各自的计划
- 1147 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波斯骑兵
- 1148 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中原舰队,扶南人玛卡
- 1149 第一千二百三十章:海上路线
- 1150 一千二百三十一章:中原海军VS罗马海军
- 1151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陆战队清扫障碍
- 1152 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阿普杜勒想谈谈
- 1153 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你们怎么可以帮助波斯人
- 1154 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阿普杜勒的决定
- 1155 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令人绝望的海上巨兽
- 1156 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计划开始
- 1157 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罗马人的反扑
- 1158 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战后
- 1159 第一千二百四十章:各怀鬼胎
- 1160 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议会的决定
- 1161 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裁撤长老议会
- 1162 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战端又起
- 1163 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戴克里先的野望(二合一章节)
- 1164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得人心者得天下
- 1165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决战之时
- 1166 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神兵天降
- 1167 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朱雀军团事件,张辽叛国!
- 1168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真假难辨,罗马最后的荣光
- 1169 第一千二百五十章:夺回城堡
- 1170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中原罗马战争开始
- 1171 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仁慈的战争
- 1172 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罗马都护府
- 1173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第一任罗马都护
- 1174 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最终决战
- 1175 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主动撤退
- 1176 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太上皇的战术,大韩帝国的胆量
- 1177 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罗马称臣
- 1178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大军凯旋,甘宁欲暴揍韩国
- 1179 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碾压式的胜利,韩国臣服
- 1180 第一千二百六十章:耕地用车
- 1181 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巩固基础
- 1182 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蜀国的未来
- 1183 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殿试三甲
- 1184 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秋试之后,武斗大会
- 1185 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北鲜卑臣服
- 1186 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高句丽,埋伏夫余人
- 1187 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夫余人请降
- 1188 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文聘的战争计划
- 1189 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四方平定
- 1190 第一千二百七十章:中原的战略
- 1191 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自己的路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都护府驻地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都护府驻地
“乌孙王,本都护话就说这么多,至于要怎么做,乌孙王自己去考虑。”高顺懒得跟乌孙王多说,因为那是浪费口舌。
愤怒之下的乌孙王也不会有什么好话。高顺知道,西域或许又要发生战事了,他们都护军须得做好准备。
“都护大人,本王会给皇上陛下一个说法的,很快!哼!”
乌孙王对着已经离去的都护军背影说道。
他的确要给吴顺一个交代,至于是去使者还是去军队,那就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确定的了。
科勒王子死于鄯善境内,乌孙王派出使者,要求鄯善王给个说法,否则就要出兵讨伐。
乌孙王的强势,吓得鄯善国赶紧找到都护军,寻求庇护!
有高顺坐镇,说要攻打鄯善的乌孙国军队并没有来,但是乌孙国与鄯善的经济往来却是断绝了。
待在鄯善没多久,高顺便接到了朝廷的命令,西域都护军驻地迁移到大宛,以震慑外域。
得到这种命令,都护军自然大规模西进,只留下少部分在西域境内,负责维持各国之间的平衡。
都护军要将驻地设立在大宛,大宛人是非常欢迎的,因为他们没有办法拒绝。
因为他们大宛与贵霜,安息两国都接近,常常会受到一些骚扰,都护军过来驻扎,可以庇护他们,不再受域外国家的侵扰,这是好处。
坏处就是高顺这个都护大人长时间呆在里,他们大宛国王的权力就无法尽情的施展,会受到都护军的一定限制。
华夏八年十月,西域都护府驻地变更,搬迁到了大宛国!
这一举动,西域各国有人欢喜有人忧愁。那些处于西域内部的国家,因为都护府重心西移,他们终于不用再过那种被“压迫”的日子了。
乌孙国对都护府西移,一直持反对态度,只不过他们改变不了什么,乌孙王虽然还在愤怒之中,却也没有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
乌孙王深知,只有他乌孙一国,是翻不出什么浪花的,联合西域各国抵抗都护府更是无稽之谈。
很多西域国家因为感受到了中原开通上路带来的繁荣,他们已经习惯了锦衣玉食般的生活,让他们回到过去,去继续打打杀杀的日子,拜托,找别人吧。
乌孙王的联合目标是外域国家,比如波斯,比如安息,比如贵霜!
贵霜帝国已经明确表示,暂时不想和中原发生冲突,但是也不希望中原人去招惹他们。
从态度上看,贵霜人是保持中立的,如今,对付他们东南边的百乘王国才是重中之重,与中原人发生冲突,实在是得不偿失。
乌孙王派出使者前往安息和波斯进行游说,想说服两国一起出兵,抗击中原军队。
安息与中原本来就存在不愉快,与安息联合,乌孙王有将近八成的把握。
至于波斯,多泽王子的死,是乌孙和波斯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乌孙王觉得利用这一点,足够说服波斯王。
可是这里有件让他头疼的事,那就是波斯和安息关系不好,差不多可以说是势同水火。
波斯作为后起之秀,经常倾吞安息国的土地!而看似庞大的安息国,其实已经处于黄昏时期,他们在战场上,很难打得过英勇善战的波斯人。
安息和波斯相互之间征伐不断,是源自于地域的关系!
波斯要进一步壮大,就必须多占领土地,俘虏人口,而安息要维持他大国的场面,就得把波斯摁在地上摩擦。
乌孙王想让这两个国家出手帮他,可以想象其中的难度。
…………
波斯王城,蜀国的使者经过长途跋涉,终是先乌孙国的使者到达。
蜀国使者见了波斯王,将多泽王子死于西域的事情原原本本告知,并且说明了,多泽是受到马贼的袭击。
至于多泽与科勒之间发生的不愉快,使者只是隐晦的提及了一下。
得知儿子死在异国他乡,波斯王不怒是不可能的,只是他一时找不到倾泻怒火的目标。只得把愤怒积压在心底!
蜀国的使者离开波斯,乌孙王的使者才刚刚到达,面见波斯王,乌孙王的使者也同样说了多泽王子死于西域一事。
只不过,这事情在乌孙使者嘴里,就变得不一样了。
乌孙使者说,西域的烈焰马贼根本没有能力与多泽王子以及科勒两人的使团进行战斗。
而且科勒王子在西域也并非低调之人,认识他的人很多。
然而就是这样,科勒王子还是死于马贼之手。那群马贼真有那么强悍的能力?胆敢与一个国家作对?
乌孙使者的话,与中原使者的话有些出入,这就使的波斯王有些疑惑。
中原使者隐晦指出多泽王子之所以会死,那是因为与科勒发生了冲突。
而乌孙使者的说法是,多泽王子被马贼杀死,而那些马贼很可能是中原派出来的。
两家使者都将矛头指向了对方,这就让波斯王亚历山大感觉到一阵头大。
他需要准确的信息,而不是听谁的一家之言!
亚历山大突然想到一个人,据乌孙使者所说,这个人并没有死,很可能逃掉了,因为在战场没人发现她的踪迹。
黛琪丝!
两支使团会走到一起,完全是因为黛琪丝原因!
亚历山大记得,他派出黛琪丝去乌孙国联络乌孙王,商讨联盟一事,这个圣女没有死,但是却还没有回来。
儿子死了,亚历山大想找人发脾气都找不到!
向乌孙王发?人家也死了儿子,同样悲痛欲绝!向中原发?人家使者已经回去了,而且从中原使者说话的神情来看,不像说谎。
在乌孙王郁闷得快吐血的时候,有士兵禀报,圣女黛琪丝回来了,只不过她现在一身伤,而且还病得很厉害。
亚历山大很着急,他很想知道当时西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他的儿子说没就没了,为什么两个有矛盾的人,会走在一起。
两天时间,黛琪丝才悠悠醒来。
她一路从西域逃回来,被马贼追赶,被歹人劫持,可谓是九死一生。
愤怒之下的乌孙王也不会有什么好话。高顺知道,西域或许又要发生战事了,他们都护军须得做好准备。
“都护大人,本王会给皇上陛下一个说法的,很快!哼!”
乌孙王对着已经离去的都护军背影说道。
他的确要给吴顺一个交代,至于是去使者还是去军队,那就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确定的了。
科勒王子死于鄯善境内,乌孙王派出使者,要求鄯善王给个说法,否则就要出兵讨伐。
乌孙王的强势,吓得鄯善国赶紧找到都护军,寻求庇护!
有高顺坐镇,说要攻打鄯善的乌孙国军队并没有来,但是乌孙国与鄯善的经济往来却是断绝了。
待在鄯善没多久,高顺便接到了朝廷的命令,西域都护军驻地迁移到大宛,以震慑外域。
得到这种命令,都护军自然大规模西进,只留下少部分在西域境内,负责维持各国之间的平衡。
都护军要将驻地设立在大宛,大宛人是非常欢迎的,因为他们没有办法拒绝。
因为他们大宛与贵霜,安息两国都接近,常常会受到一些骚扰,都护军过来驻扎,可以庇护他们,不再受域外国家的侵扰,这是好处。
坏处就是高顺这个都护大人长时间呆在里,他们大宛国王的权力就无法尽情的施展,会受到都护军的一定限制。
华夏八年十月,西域都护府驻地变更,搬迁到了大宛国!
这一举动,西域各国有人欢喜有人忧愁。那些处于西域内部的国家,因为都护府重心西移,他们终于不用再过那种被“压迫”的日子了。
乌孙国对都护府西移,一直持反对态度,只不过他们改变不了什么,乌孙王虽然还在愤怒之中,却也没有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
乌孙王深知,只有他乌孙一国,是翻不出什么浪花的,联合西域各国抵抗都护府更是无稽之谈。
很多西域国家因为感受到了中原开通上路带来的繁荣,他们已经习惯了锦衣玉食般的生活,让他们回到过去,去继续打打杀杀的日子,拜托,找别人吧。
乌孙王的联合目标是外域国家,比如波斯,比如安息,比如贵霜!
贵霜帝国已经明确表示,暂时不想和中原发生冲突,但是也不希望中原人去招惹他们。
从态度上看,贵霜人是保持中立的,如今,对付他们东南边的百乘王国才是重中之重,与中原人发生冲突,实在是得不偿失。
乌孙王派出使者前往安息和波斯进行游说,想说服两国一起出兵,抗击中原军队。
安息与中原本来就存在不愉快,与安息联合,乌孙王有将近八成的把握。
至于波斯,多泽王子的死,是乌孙和波斯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乌孙王觉得利用这一点,足够说服波斯王。
可是这里有件让他头疼的事,那就是波斯和安息关系不好,差不多可以说是势同水火。
波斯作为后起之秀,经常倾吞安息国的土地!而看似庞大的安息国,其实已经处于黄昏时期,他们在战场上,很难打得过英勇善战的波斯人。
安息和波斯相互之间征伐不断,是源自于地域的关系!
波斯要进一步壮大,就必须多占领土地,俘虏人口,而安息要维持他大国的场面,就得把波斯摁在地上摩擦。
乌孙王想让这两个国家出手帮他,可以想象其中的难度。
…………
波斯王城,蜀国的使者经过长途跋涉,终是先乌孙国的使者到达。
蜀国使者见了波斯王,将多泽王子死于西域的事情原原本本告知,并且说明了,多泽是受到马贼的袭击。
至于多泽与科勒之间发生的不愉快,使者只是隐晦的提及了一下。
得知儿子死在异国他乡,波斯王不怒是不可能的,只是他一时找不到倾泻怒火的目标。只得把愤怒积压在心底!
蜀国的使者离开波斯,乌孙王的使者才刚刚到达,面见波斯王,乌孙王的使者也同样说了多泽王子死于西域一事。
只不过,这事情在乌孙使者嘴里,就变得不一样了。
乌孙使者说,西域的烈焰马贼根本没有能力与多泽王子以及科勒两人的使团进行战斗。
而且科勒王子在西域也并非低调之人,认识他的人很多。
然而就是这样,科勒王子还是死于马贼之手。那群马贼真有那么强悍的能力?胆敢与一个国家作对?
乌孙使者的话,与中原使者的话有些出入,这就使的波斯王有些疑惑。
中原使者隐晦指出多泽王子之所以会死,那是因为与科勒发生了冲突。
而乌孙使者的说法是,多泽王子被马贼杀死,而那些马贼很可能是中原派出来的。
两家使者都将矛头指向了对方,这就让波斯王亚历山大感觉到一阵头大。
他需要准确的信息,而不是听谁的一家之言!
亚历山大突然想到一个人,据乌孙使者所说,这个人并没有死,很可能逃掉了,因为在战场没人发现她的踪迹。
黛琪丝!
两支使团会走到一起,完全是因为黛琪丝原因!
亚历山大记得,他派出黛琪丝去乌孙国联络乌孙王,商讨联盟一事,这个圣女没有死,但是却还没有回来。
儿子死了,亚历山大想找人发脾气都找不到!
向乌孙王发?人家也死了儿子,同样悲痛欲绝!向中原发?人家使者已经回去了,而且从中原使者说话的神情来看,不像说谎。
在乌孙王郁闷得快吐血的时候,有士兵禀报,圣女黛琪丝回来了,只不过她现在一身伤,而且还病得很厉害。
亚历山大很着急,他很想知道当时西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他的儿子说没就没了,为什么两个有矛盾的人,会走在一起。
两天时间,黛琪丝才悠悠醒来。
她一路从西域逃回来,被马贼追赶,被歹人劫持,可谓是九死一生。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