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1 第41章 怎么办
- 42 第42章 烟火(求收藏)
- 43 第43章 敌营乱
- 44 第44章 气死我了
- 45 第45章 大胜
- 46 第46章 逃回京城的顾兴祖
- 47 第47章 得胜
- 48 第48章 害怕(求收藏)
- 49 第49章 朕乃皇帝非太上皇也
- 50 第50章 到京城(求收藏)
- 51 第51章 为何窃位
- 52 第52章 敢威胁老子,打死
- 53 第53章 扑朔迷离
- 54 第54章 决心
- 55 第55章 一已之私(求收藏)
- 56 第56章 关键
- 57 第57章 拔营,进宫
- 58 第58章 来了
- 59 第59章 当面质问(求收藏)
- 60 第60章 废黜
- 61 第61章 事成
- 62 第62章 重登帝位
- 63 第63章 谄媚
- 64 第64章 家族
- 65 第65章 告密者
- 66 第66章 倔强
- 67 第67章 是他
- 68 第68章 喜说大话
- 69 第69章 不死不休(求收藏)
- 70 第70章 为朕分忧
- 71 第71章 君臣、朋友
- 72 第72章 议功
- 73 第73章 朕意已决
- 74 第74章 圣旨下
- 75 第75章 孝心
- 76 第76章 凌迟
- 77 第77章 万事起头难
- 78 第78章 吓坏了(求收藏)
- 79 第79章 朝野震惊
- 80 第80章 鱼饵
- 81 第81章 凑热闹
- 82 第82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 83 第83章 风骨
- 84 第84章 恩将仇报
- 85 第85章 别冻昏
- 86 第86章 原来如此
- 87 第87章 新军
- 88 第88章 气不过
- 89 第89章 人选
- 90 第90章 有目的
- 91 第91章 体力太差
- 92 第92章 各有目的
- 93 第93章 得力助手
- 94 第94章 就这样吧(求收藏)
- 95 第95章 没有资格
- 96 第96章 交换条件
- 97 第97章 机会还是折磨
- 98 第98章 风雪中
- 99 第99章 谁难堪
- 100 第100章 不服软不行(求收藏)
- 101 第101章 偷花者
- 102 第102章 新仇旧恨
- 103 第103章 阴招
- 104 第104章 新马车
- 105 第105章 倚老卖老
- 106 第106章 东厂厂公
- 107 第107章 说好的血性呢?
- 108 第108章 使者
- 109 第109章 招惹了谁
- 110 第110章 色厉内荏
- 111 第111章 皇帝不易
- 112 第112章 大难不死
- 113 第113章 再起风波(求收藏)
- 114 第114章 誓不罢休
- 115 第115章 士气
- 116 第116章 左右为难
- 117 第117章 争论
- 118 第118章 各退一步
- 119 第119章 各有所谋
- 120 第120章 不能这样算了
- 121 第121章 被围了
- 122 第122章 两种选择
- 123 第123章 服软
- 124 第124章 以牙还牙
- 125 第125章 云里雾里
- 126 第126章 太诡异了
- 127 第127章 当街弹劾
- 128 第128章 失控
- 129 第129章 内讧
- 130 第130章 不战而胜
- 131 第131章 迅雷铳
- 132 第132章 各有打算
- 133 第133章 死心不息
- 134 第134章 不讲理
- 135 第135章 刺客
- 136 第136章 兄弟
- 137 第137章 背锅
- 138 第138章 对质
- 139 第139章 真相
- 140 第140章 通过了
- 141 第141章 多种选择
- 142 第142章 再遇刺客
- 143 第143章 震惊
- 144 第144章 倭人
- 145 第145章 宣战
- 146 第146章 君臣定计
- 147 第147章 宝船
- 148 第148章 隐情
- 149 第149章 借口
- 150 第150章 差点穿梆
- 151 第151章 有诈(求订阅)
- 152 第152章 君臣相得(求订阅)
- 153 第153章 兄弟(求订阅)
- 154 第154章 情况不妙
- 155 第155章 各自担心
- 156 第156章 生病
- 157 第157章 宋诚的心计
- 158 第158章 找碴
- 159 第159章 心太急
- 160 第160章 迅雷铳成
- 161 第161章 成长
- 162 第162章 两眼一抹黑的足利义政
- 163 第163章 准备中
- 164 第164章 心计
- 165 第165章 达到目的
- 166 第166章 求亲
- 167 第167章 以死相胁
- 168 第168章 滋事
- 169 第169章 暴打
- 170 第170章 悔之莫及
- 171 第171章 下马威
- 172 第172章 告状
- 173 第173章 要粮要命
- 174 第174章 训儿
- 175 第175章 亲戚情份
- 176 第176章 提升
- 177 第177章 谭裕的悲喜人生
- 178 第178章 以牙还牙
- 179 第179章 谁挂帅
- 180 第180章 两虎相争
- 181 第181章 已定
- 182 第182章 气晕
- 183 第183章 旧事
- 184 第184章 接受
- 185 第185章 又要御驾亲征
- 186 第186章 吓哭公主
- 187 第187章 忙碌
- 188 第188章 总有些事
- 189 第189章 后手
- 190 第190章 出征
- 191 第191章 惭愧
- 192 第192章 出海
- 193 第193章 可怕的机会
- 194 第194章 杀戮
- 195 第195章 杀个落花流水
- 196 第196章 叫她来
- 197 第197章 谁人多
- 198 第198章 服未
- 199 第199章 俘虏
- 200 第200章 我投降
- 201 第201章 准备反抗的信子
- 202 第202章 臣服
- 203 第203章 俘虏
- 204 第204章 投名状
- 205 第205章 要怎么报仇
- 206 第 206章 愿活
- 207 第207章 信子的改变
- 208 第208章 行军途中
- 209 第209章 你打不过的
- 210 第210章 哪里来的自信
- 211 第211章 杀了
- 212 第212章 大怒的足利义政
- 213 第213章 应对之道
- 214 第214章 如何治理
- 215 第215章 行刺
- 216 第216章 要活的
- 217 第217章 谁的责任
- 218 第218章 什么情况
- 219 第219章 说好的胜利呢
- 220 第220章 反扑
- 221 第221章 投降吧
- 222 第222章 都是闲出来的
- 223 第223章 乱了
- 224 第224章 必须站队
- 225 第225章 各得其所
- 226 第226章 没有觉悟的彥仁天皇
- 227 第227章 接风宴
- 228 第228章 圣心难测
- 229 第229章 打一场
- 230 第230章 不见
- 231 第231章 羞辱
- 232 第232章 就要回京了
- 233 第233章 船上
- 234 第234章 都是好东西啊
- 235 第235章 得送礼
- 236 第236章 演戏
- 237 第237章 我是这样的人吗
- 238 第238章 要想办法
- 239 第239章 归来
- 240 第240章 兄弟回来了
- 241 第241章 为了倭女
- 242 第242章 禽兽啊
- 243 第243章 色字头上一把刀
- 244 第244章 君臣相见
- 245 第245章 闹别扭
- 246 第246章 乱了
- 247 第247章 宋杰的心愿
- 248 第248章 怒了
- 249 第249章 火气都大
- 250 第250章 急怒
- 251 第251章 雄心
- 252 第252章 母子
- 253 第253章 孙太后
- 254 第254章 一门两侯
- 255 第255章 思归的伯颜贴木儿
- 256 第256章 安插人手
- 257 第257章 出征
- 258 第258章 大明昌盛(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51章 为何窃位
第51章 为何窃位
这些天,关于朱祁钰的议论很多,大臣们还是倾向于把朱祁镇接回来的,总把他扔在土木堡也不是办法不是。
可是朱祁钰的态度傻子都看得出来,何况朝廷中就没有傻子,很多人保持沉默,只有王直不停上奏折,催着朱祁钰赶紧把哥哥接回来,上次更是在奏折中说什么:“皇上天位已定,太上皇还,不复莅天下事……”
我们知道你担心朱祁镇回来会夺你的皇位,你放心好了,你做你的皇帝,他做他的太上皇。
朱祁钰看到奏折勃然大怒,打人不打脸啊,你这样直白,我会下不来台的。盛怒之下,他控诉:“皇帝不是我想当,是你们逼我当的。”
这下王直不敢再乱说话了,可现在朱祁镇已经到城外,不说话不行啊。
你不出头会死吗?朱祁钰有砍死王老头的冲动,可砍死他也没用,哥哥真的回来了,没办法,只好让礼部侍郎杨善去把朱祁镇接回来。
杨善已经六十多岁了,一张嘴特能说,死人能给说活,同时他的文化水平有些低,只是个秀才,还是当年朱棣靖难时负责北平后勤,随着朱棣靖难成功,才得以在京为官,几十年官场混下来,升到这个位子。
同僚都是两榜进士,很瞧不起他,他也不在意。
接到圣旨,他进宫请示朱祁钰,应该用什么规格迎接朱祁镇,把朱祁镇接到哪里。朱祁钰现在是皇宫的主人,没有他同意,把人领来,他的脑袋保不准会掉。虽说活了六十多岁,可杨老头身体硬朗,还想再活二十年呢。
朱祁钰道:“南宫安静,适合太上皇静养。”
谁都知道东华门外的南宫荒凉僻静不说,只有几间破房子,跟危房没什么区别,现在把朱祁镇接到那里,摆明是要软禁。
杨善道:“太上皇大胜而归,若住南宫,怕于皇上贤名不利。依臣看,不如请太上皇暂居西苑,以后再相机行事。”
如果说南宫是危房,西苑就是别墅了,在元代的太液池基础上修建起来的,几座宫殿被北海、中海、南海三海环绕,几十年后,嘉靖皇帝躲在里面炼丹修仙,可见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
朱祁钰有些犹豫,让哥哥住这么好的地方,万一他死心不息,想夺回大位怎么办?自古至今,被撸的皇帝,没有一个能活下去的。他不想死,想继续坐在龙椅上,接受臣民的朝拜。
能言善辩之人必定善于察言观色,他的犹豫哪躲过杨善的眼睛。杨善道:“太上皇在位八年,善待百姓,若请太上皇居南宫,必寒天下百姓之心。”
不说寒满朝文武之心,只说寒天下百姓之心。兄弟俩争皇位,在百姓们看来,那是家里人争家产,跟外人没有一个铜板关系。若说寒了满朝文武之心,朱祁钰就会想,朝臣还是向着哥哥,更不能给哥哥自由了,干脆关起来得了。
“就请太上皇到西苑暂住吧。”
杨善领旨,直奔德胜门等候。
宋诚和朱祁镇率领大军走在通往德胜门的路上,很多百姓跪迎于路。土木堡兵败的消息传来,百姓们对这位皇帝恶感满满,现在时过境迁,反败为胜,百姓们欢呼的同时,又把这位皇帝和宋诚当成大英雄了。
特别是宋诚,十天来,京城关于他的传说就没断过,有说他身高两丈,腰圆也两丈,站在阵前一吼,就把也先吓跑的;也有说他武艺高强,一人能打一万人,两三下干倒五万瓦剌军,也先吓得屁滚尿流,只身逃回草原的。天桥的说书更编出新段子,把这些传说加进去,场场爆满。
现在宋诚进京,百姓们闻风而动,争先恐后想一睹这位宋公子的真面目,然后他们被告知,皇帝驾到,只好老老实实跪伏于地。
这次没能看到,下次若有机会,可得好好看看,不少人这么想。
德胜门宽阔的门洞口没有行人,只有一个身着补服的文官,宋诚不认识这人,朱祁镇却认识,这人正是礼部侍郎杨善,一个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老头。
他代表礼部迎接,看来弟弟是不会出现了。朱祁镇微微叹了口气。
宋诚却不觉得意外,道:“皇上无须介意。”
兄弟情份在权力面前实在不够看,只是朱祁钰做得有点绝,连表面文章都不愿意做。
“朕没事。”朱祁镇经历过风浪,这点打击还击不倒他。
两人说话间,杨善迎了上来,施礼道:“臣杨善奉旨恭迎太上皇。”
“平身。”朱祁镇眼望门洞后笔直的大道,当日他就是从这里出发,二十万大军军容强盛,旗帜招展,没想到回来时,只剩两万多人,坐在龙椅上那个人,也变成弟弟。
杨善道:“西苑已经准备好,请太上皇移驾。”
连皇宫也进不去吗?朱祁镇眼望皇宫方向,没有吱声。
杨善以能言善辩著称,这时却没有说什么,只是退到一旁,静静等候。
宋诚低声道:“皇上先到西苑暂歇,以待来日。”
“摆驾西苑。”
除了最先跟随宋诚一起救人的一千人,其余的军士由张辅带回三大营驻地,宋诚和顾淳陪朱祁镇去西苑。
西苑是皇家园林,日常有专人打扫,一切都是现成的,朱祁镇和钱皇后住进来,并没有不方便的地方。
刚安置好,王直来了。他见朱祁镇被安排在西苑,老怀大慰,看来朱祁钰没忘兄弟之情。
朱祁镇看着这位老臣,唏嘘不已。
宋诚招呼顾淳一声,一起告退。
出了宫门,顾淳道:“阿诚,怎么办?”皇帝不回宫,而是住到西苑,这是几个意思?
宋诚道:“回府再说。”
现在非常时期,哪能在宫门口说这些?
顾淳道:“我先回府,晚上再去找你。”
他已接到家书,祖父私自逃回京,被下到大狱,祖母牵挂他,已经病倒,这一提回府,他便归心似箭,说完就跑了。
要回到那个从没去过的地方了吗?宋诚深叹一口气,上马,朝西宁侯府的方向驰去。
可是朱祁钰的态度傻子都看得出来,何况朝廷中就没有傻子,很多人保持沉默,只有王直不停上奏折,催着朱祁钰赶紧把哥哥接回来,上次更是在奏折中说什么:“皇上天位已定,太上皇还,不复莅天下事……”
我们知道你担心朱祁镇回来会夺你的皇位,你放心好了,你做你的皇帝,他做他的太上皇。
朱祁钰看到奏折勃然大怒,打人不打脸啊,你这样直白,我会下不来台的。盛怒之下,他控诉:“皇帝不是我想当,是你们逼我当的。”
这下王直不敢再乱说话了,可现在朱祁镇已经到城外,不说话不行啊。
你不出头会死吗?朱祁钰有砍死王老头的冲动,可砍死他也没用,哥哥真的回来了,没办法,只好让礼部侍郎杨善去把朱祁镇接回来。
杨善已经六十多岁了,一张嘴特能说,死人能给说活,同时他的文化水平有些低,只是个秀才,还是当年朱棣靖难时负责北平后勤,随着朱棣靖难成功,才得以在京为官,几十年官场混下来,升到这个位子。
同僚都是两榜进士,很瞧不起他,他也不在意。
接到圣旨,他进宫请示朱祁钰,应该用什么规格迎接朱祁镇,把朱祁镇接到哪里。朱祁钰现在是皇宫的主人,没有他同意,把人领来,他的脑袋保不准会掉。虽说活了六十多岁,可杨老头身体硬朗,还想再活二十年呢。
朱祁钰道:“南宫安静,适合太上皇静养。”
谁都知道东华门外的南宫荒凉僻静不说,只有几间破房子,跟危房没什么区别,现在把朱祁镇接到那里,摆明是要软禁。
杨善道:“太上皇大胜而归,若住南宫,怕于皇上贤名不利。依臣看,不如请太上皇暂居西苑,以后再相机行事。”
如果说南宫是危房,西苑就是别墅了,在元代的太液池基础上修建起来的,几座宫殿被北海、中海、南海三海环绕,几十年后,嘉靖皇帝躲在里面炼丹修仙,可见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
朱祁钰有些犹豫,让哥哥住这么好的地方,万一他死心不息,想夺回大位怎么办?自古至今,被撸的皇帝,没有一个能活下去的。他不想死,想继续坐在龙椅上,接受臣民的朝拜。
能言善辩之人必定善于察言观色,他的犹豫哪躲过杨善的眼睛。杨善道:“太上皇在位八年,善待百姓,若请太上皇居南宫,必寒天下百姓之心。”
不说寒满朝文武之心,只说寒天下百姓之心。兄弟俩争皇位,在百姓们看来,那是家里人争家产,跟外人没有一个铜板关系。若说寒了满朝文武之心,朱祁钰就会想,朝臣还是向着哥哥,更不能给哥哥自由了,干脆关起来得了。
“就请太上皇到西苑暂住吧。”
杨善领旨,直奔德胜门等候。
宋诚和朱祁镇率领大军走在通往德胜门的路上,很多百姓跪迎于路。土木堡兵败的消息传来,百姓们对这位皇帝恶感满满,现在时过境迁,反败为胜,百姓们欢呼的同时,又把这位皇帝和宋诚当成大英雄了。
特别是宋诚,十天来,京城关于他的传说就没断过,有说他身高两丈,腰圆也两丈,站在阵前一吼,就把也先吓跑的;也有说他武艺高强,一人能打一万人,两三下干倒五万瓦剌军,也先吓得屁滚尿流,只身逃回草原的。天桥的说书更编出新段子,把这些传说加进去,场场爆满。
现在宋诚进京,百姓们闻风而动,争先恐后想一睹这位宋公子的真面目,然后他们被告知,皇帝驾到,只好老老实实跪伏于地。
这次没能看到,下次若有机会,可得好好看看,不少人这么想。
德胜门宽阔的门洞口没有行人,只有一个身着补服的文官,宋诚不认识这人,朱祁镇却认识,这人正是礼部侍郎杨善,一个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老头。
他代表礼部迎接,看来弟弟是不会出现了。朱祁镇微微叹了口气。
宋诚却不觉得意外,道:“皇上无须介意。”
兄弟情份在权力面前实在不够看,只是朱祁钰做得有点绝,连表面文章都不愿意做。
“朕没事。”朱祁镇经历过风浪,这点打击还击不倒他。
两人说话间,杨善迎了上来,施礼道:“臣杨善奉旨恭迎太上皇。”
“平身。”朱祁镇眼望门洞后笔直的大道,当日他就是从这里出发,二十万大军军容强盛,旗帜招展,没想到回来时,只剩两万多人,坐在龙椅上那个人,也变成弟弟。
杨善道:“西苑已经准备好,请太上皇移驾。”
连皇宫也进不去吗?朱祁镇眼望皇宫方向,没有吱声。
杨善以能言善辩著称,这时却没有说什么,只是退到一旁,静静等候。
宋诚低声道:“皇上先到西苑暂歇,以待来日。”
“摆驾西苑。”
除了最先跟随宋诚一起救人的一千人,其余的军士由张辅带回三大营驻地,宋诚和顾淳陪朱祁镇去西苑。
西苑是皇家园林,日常有专人打扫,一切都是现成的,朱祁镇和钱皇后住进来,并没有不方便的地方。
刚安置好,王直来了。他见朱祁镇被安排在西苑,老怀大慰,看来朱祁钰没忘兄弟之情。
朱祁镇看着这位老臣,唏嘘不已。
宋诚招呼顾淳一声,一起告退。
出了宫门,顾淳道:“阿诚,怎么办?”皇帝不回宫,而是住到西苑,这是几个意思?
宋诚道:“回府再说。”
现在非常时期,哪能在宫门口说这些?
顾淳道:“我先回府,晚上再去找你。”
他已接到家书,祖父私自逃回京,被下到大狱,祖母牵挂他,已经病倒,这一提回府,他便归心似箭,说完就跑了。
要回到那个从没去过的地方了吗?宋诚深叹一口气,上马,朝西宁侯府的方向驰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