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7 第47章 得胜
- 48 第48章 害怕(求收藏)
- 49 第49章 朕乃皇帝非太上皇也
- 50 第50章 到京城(求收藏)
- 51 第51章 为何窃位
- 52 第52章 敢威胁老子,打死
- 53 第53章 扑朔迷离
- 54 第54章 决心
- 55 第55章 一已之私(求收藏)
- 56 第56章 关键
- 57 第57章 拔营,进宫
- 58 第58章 来了
- 59 第59章 当面质问(求收藏)
- 60 第60章 废黜
- 61 第61章 事成
- 62 第62章 重登帝位
- 63 第63章 谄媚
- 64 第64章 家族
- 65 第65章 告密者
- 66 第66章 倔强
- 67 第67章 是他
- 68 第68章 喜说大话
- 69 第69章 不死不休(求收藏)
- 70 第70章 为朕分忧
- 71 第71章 君臣、朋友
- 72 第72章 议功
- 73 第73章 朕意已决
- 74 第74章 圣旨下
- 75 第75章 孝心
- 76 第76章 凌迟
- 77 第77章 万事起头难
- 78 第78章 吓坏了(求收藏)
- 79 第79章 朝野震惊
- 80 第80章 鱼饵
- 81 第81章 凑热闹
- 82 第82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 83 第83章 风骨
- 84 第84章 恩将仇报
- 85 第85章 别冻昏
- 86 第86章 原来如此
- 87 第87章 新军
- 88 第88章 气不过
- 89 第89章 人选
- 90 第90章 有目的
- 91 第91章 体力太差
- 92 第92章 各有目的
- 93 第93章 得力助手
- 94 第94章 就这样吧(求收藏)
- 95 第95章 没有资格
- 96 第96章 交换条件
- 97 第97章 机会还是折磨
- 98 第98章 风雪中
- 99 第99章 谁难堪
- 100 第100章 不服软不行(求收藏)
- 101 第101章 偷花者
- 102 第102章 新仇旧恨
- 103 第103章 阴招
- 104 第104章 新马车
- 105 第105章 倚老卖老
- 106 第106章 东厂厂公
- 107 第107章 说好的血性呢?
- 108 第108章 使者
- 109 第109章 招惹了谁
- 110 第110章 色厉内荏
- 111 第111章 皇帝不易
- 112 第112章 大难不死
- 113 第113章 再起风波(求收藏)
- 114 第114章 誓不罢休
- 115 第115章 士气
- 116 第116章 左右为难
- 117 第117章 争论
- 118 第118章 各退一步
- 119 第119章 各有所谋
- 120 第120章 不能这样算了
- 121 第121章 被围了
- 122 第122章 两种选择
- 123 第123章 服软
- 124 第124章 以牙还牙
- 125 第125章 云里雾里
- 126 第126章 太诡异了
- 127 第127章 当街弹劾
- 128 第128章 失控
- 129 第129章 内讧
- 130 第130章 不战而胜
- 131 第131章 迅雷铳
- 132 第132章 各有打算
- 133 第133章 死心不息
- 134 第134章 不讲理
- 135 第135章 刺客
- 136 第136章 兄弟
- 137 第137章 背锅
- 138 第138章 对质
- 139 第139章 真相
- 140 第140章 通过了
- 141 第141章 多种选择
- 142 第142章 再遇刺客
- 143 第143章 震惊
- 144 第144章 倭人
- 145 第145章 宣战
- 146 第146章 君臣定计
- 147 第147章 宝船
- 148 第148章 隐情
- 149 第149章 借口
- 150 第150章 差点穿梆
- 151 第151章 有诈(求订阅)
- 152 第152章 君臣相得(求订阅)
- 153 第153章 兄弟(求订阅)
- 154 第154章 情况不妙
- 155 第155章 各自担心
- 156 第156章 生病
- 157 第157章 宋诚的心计
- 158 第158章 找碴
- 159 第159章 心太急
- 160 第160章 迅雷铳成
- 161 第161章 成长
- 162 第162章 两眼一抹黑的足利义政
- 163 第163章 准备中
- 164 第164章 心计
- 165 第165章 达到目的
- 166 第166章 求亲
- 167 第167章 以死相胁
- 168 第168章 滋事
- 169 第169章 暴打
- 170 第170章 悔之莫及
- 171 第171章 下马威
- 172 第172章 告状
- 173 第173章 要粮要命
- 174 第174章 训儿
- 175 第175章 亲戚情份
- 176 第176章 提升
- 177 第177章 谭裕的悲喜人生
- 178 第178章 以牙还牙
- 179 第179章 谁挂帅
- 180 第180章 两虎相争
- 181 第181章 已定
- 182 第182章 气晕
- 183 第183章 旧事
- 184 第184章 接受
- 185 第185章 又要御驾亲征
- 186 第186章 吓哭公主
- 187 第187章 忙碌
- 188 第188章 总有些事
- 189 第189章 后手
- 190 第190章 出征
- 191 第191章 惭愧
- 192 第192章 出海
- 193 第193章 可怕的机会
- 194 第194章 杀戮
- 195 第195章 杀个落花流水
- 196 第196章 叫她来
- 197 第197章 谁人多
- 198 第198章 服未
- 199 第199章 俘虏
- 200 第200章 我投降
- 201 第201章 准备反抗的信子
- 202 第202章 臣服
- 203 第203章 俘虏
- 204 第204章 投名状
- 205 第205章 要怎么报仇
- 206 第 206章 愿活
- 207 第207章 信子的改变
- 208 第208章 行军途中
- 209 第209章 你打不过的
- 210 第210章 哪里来的自信
- 211 第211章 杀了
- 212 第212章 大怒的足利义政
- 213 第213章 应对之道
- 214 第214章 如何治理
- 215 第215章 行刺
- 216 第216章 要活的
- 217 第217章 谁的责任
- 218 第218章 什么情况
- 219 第219章 说好的胜利呢
- 220 第220章 反扑
- 221 第221章 投降吧
- 222 第222章 都是闲出来的
- 223 第223章 乱了
- 224 第224章 必须站队
- 225 第225章 各得其所
- 226 第226章 没有觉悟的彥仁天皇
- 227 第227章 接风宴
- 228 第228章 圣心难测
- 229 第229章 打一场
- 230 第230章 不见
- 231 第231章 羞辱
- 232 第232章 就要回京了
- 233 第233章 船上
- 234 第234章 都是好东西啊
- 235 第235章 得送礼
- 236 第236章 演戏
- 237 第237章 我是这样的人吗
- 238 第238章 要想办法
- 239 第239章 归来
- 240 第240章 兄弟回来了
- 241 第241章 为了倭女
- 242 第242章 禽兽啊
- 243 第243章 色字头上一把刀
- 244 第244章 君臣相见
- 245 第245章 闹别扭
- 246 第246章 乱了
- 247 第247章 宋杰的心愿
- 248 第248章 怒了
- 249 第249章 火气都大
- 250 第250章 急怒
- 251 第251章 雄心
- 252 第252章 母子
- 253 第253章 孙太后
- 254 第254章 一门两侯
- 255 第255章 思归的伯颜贴木儿
- 256 第256章 安插人手
- 257 第257章 出征
- 258 第258章 大明昌盛(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57章 拔营,进宫
第57章 拔营,进宫
王直觉得自己被放在火上烤,朱祁钰质问他是不是过河拆桥,朱祁镇承诺既往不究,他应该怎么办?你们兄弟俩争位,不要把我掺和进去好吗?
他冷汗涔涔而下。
宋诚微笑道:“皇上仁慈,定然重用诸位大人。”
不仅不追究,还会重用,王直已是吏部天官,只是没有入阁,再往上升,便是入阁了。
入阁,位居宰相,谁能不动心?可是拥护朱祁镇有违他本意,他只想以太上皇的礼仪迎接朱祁镇进京,把他安顿好,并没有打算换皇帝。倒不是他觉得朱祁钰比朱祁镇英明,只是觉得皇帝换太频繁,于社稷江山不利,最好保持现状。
“宋公子,老夫……”他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
宋诚起身,道:“王老大人若拿不定主意,不妨和诸位大人商议商议。小子告辞。”
王直“啊”了一声,道:“宋公子的意思?”
宋诚已经起身走了。
和诸公商议?诸公是谁?于谦、胡濙呗,胡濙和张辅一样是先帝托孤大臣,于谦为兵部尚书,这些天召集南京、江淅等地的军队进京勤王,又安抚百姓,把百姓们聚起来修补城墙、积极备战,虽然最后也先没有来,但他所做的一切有目共睹,威望也很高,最重要的是,土木堡大败,朱祁镇被俘的消息传来时,是他冷静地提议另立新帝。
现在,于谦支持谁才是关键吧?对,应该去找于谦商量。
王直直奔于谦府。
同一时间,陈循久久不能消化王文告诉他的消息,宋诚怎么能这样大胆,弄一个假太上皇进京夺位?英国公呢,是不是同谋?
王文忽悠完陈循,思来想去,觉得必须去找胡濙,只要他肯说白天兵临城下那人是西贝货,大事已定,朱祁镇一点机会也没有,宋诚抄家灭族还嫌轻,顾淳……呵呵,敢打他,总得让他知道厉害。
夜幕下的京城暗流涌动,寂静的街道上,偶有高挂气死风灯的马车驶过。
这一晚,是宋诚第一次在自己名义上的府邸度过,有种熟悉的陌生感,睡得不太安稳,半夜醒来时,总有种不知身在何处的错觉。
天刚蒙蒙亮,他就起来了,还在梳洗,顾淳又来了,催着宋诚:“我想来想去,应该先把家祖救出来。再不救他老人家出来,我要被祖母烦死了。”
孙子活蹦乱跳回来了,王老夫人又想起老伴还在大牢呆着,于是逼着孙子把老伴捞出来。顾淳父亲早逝,他是长房长孙,虽没有封为世子,袭爵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各房由着王老夫人闹他,没人劝。顾淳还真顶不住。
宋诚道:“放心,包在我身上。现在我们先回营。”
回营好啊,回营就不用被祖母闹了。
两人回营,朱祁镇并没有在自己帐中,而是在井源的帐中。刚刚仆从按时给井源灌米汤时,井源突然醒了,朱祁镇闻报赶了过去。
昏迷这么多天,大家都以为必定救不回了,只是一直有呼吸,伤口也结疤,宋诚叮嘱仆从细心照料,没想到居然醒了。
井源刚苏醒,还很虚弱,可见到朱祁镇泪水唰的就下来了,能活下来,还能见到皇帝,激动啊。
朱祁镇很高兴:“醒了就好,好好调养,一定能恢复。”
“谢皇上。”
他昏迷这么多天,刚醒过来,说几句话身体就撑不住了,闭上眼又睡过去。朱祁镇这才走出他的营帐。
宋诚跟了出来,一起到朱祁镇的龙帐,道:“皇上,王大人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臣以为,此事不宜持久,久则生变。”
朱祁镇道:“宋卿的意思呢?”昨晚他辗转难眠,事已至此,兄弟俩必定得有一人退让,可这一退,却是万丈深渊。
他不想退,只为弟弟对待他的态度。
宋诚进城联络王直,王直沉默,沉默也是一种态度,他还是心向弟弟吗?朱祁镇想起昨天王直在德胜门真情流露的神情,摇了摇头,肯定不是,王卿对他有感情。
宋诚道:“臣有上中下策,请皇上抉择。”
朱祁镇赶紧道:“卿有何策?快快说来。”
“上策,以皇上身份直闯皇宫,鸣钟鼓宣告百官,皇上回来。中策,由百官从中周旋,待郕王奉迎皇上回归。下策,便是就此进城,住到西苑。”
今天没有早朝,朱祁钰心烦意乱,一宿未睡,正没精打采坐在寝宫发呆,陈循进宫求见,他更觉心烦,吩咐谁也不见。
王文的马车在去胡濙府的路上,昨晚吃了闭门羹,天晚,胡濙上年纪的人,早早就睡了。这不,今天再走一趟。
于谦昨晚也没睡好,拥立朱祁钰实是迫不得已,当时那种情况,不拥立新帝,难道真答应也先的赎金?堂堂天朝怎能受人要胁?何况鞑子贪得无厌,一次赎金哪能满足也先?只怕会不停索要。
不如此做,是把命脉交于人手哪。
现在局面变成这样复杂,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劝说朱祁镇接受现实,但看他昨天如此坚决,只怕他不肯接受。
于谦呆坐良久,长长叹了口气,今日的局面,自己也负有很大责任,要独善其身,怕是难了。
他该何去何从?皇帝应该怎么办?帝国将怎么办?
真是理不断,剪还乱哪。
城外,朱祁镇只用一刻钟便做出决定,道:“拔营进宫吧。”
这万里江山本来就是他的天下,万万臣民本来就是他的臣民,弟弟只是一个藩王,就让一切回到原来的起点吧。
张辅大为欣慰,他只怕朱祁镇性格温和,会接受下策,老老实实去西苑。那就大事休矣。
张益神色复杂,道:“若有人拦阻,如之奈何?”
朱祁镇只有从土木堡带来的二万多人,京城的兵力却有不少,若有人率兵阻拦,岂不是要生灵涂炭?
许清华也担心地道:“若有人阻拦,皇上会不会……”
真的要使用武力吗?到底是兄弟俩啊,怎么就走到这一步呢?
朱祁镇却知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他是皇帝,不是臣子,一旦只身进城,只有任弟弟宰割的份。
“拔营,进宫。”他坚决地道。
他冷汗涔涔而下。
宋诚微笑道:“皇上仁慈,定然重用诸位大人。”
不仅不追究,还会重用,王直已是吏部天官,只是没有入阁,再往上升,便是入阁了。
入阁,位居宰相,谁能不动心?可是拥护朱祁镇有违他本意,他只想以太上皇的礼仪迎接朱祁镇进京,把他安顿好,并没有打算换皇帝。倒不是他觉得朱祁钰比朱祁镇英明,只是觉得皇帝换太频繁,于社稷江山不利,最好保持现状。
“宋公子,老夫……”他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
宋诚起身,道:“王老大人若拿不定主意,不妨和诸位大人商议商议。小子告辞。”
王直“啊”了一声,道:“宋公子的意思?”
宋诚已经起身走了。
和诸公商议?诸公是谁?于谦、胡濙呗,胡濙和张辅一样是先帝托孤大臣,于谦为兵部尚书,这些天召集南京、江淅等地的军队进京勤王,又安抚百姓,把百姓们聚起来修补城墙、积极备战,虽然最后也先没有来,但他所做的一切有目共睹,威望也很高,最重要的是,土木堡大败,朱祁镇被俘的消息传来时,是他冷静地提议另立新帝。
现在,于谦支持谁才是关键吧?对,应该去找于谦商量。
王直直奔于谦府。
同一时间,陈循久久不能消化王文告诉他的消息,宋诚怎么能这样大胆,弄一个假太上皇进京夺位?英国公呢,是不是同谋?
王文忽悠完陈循,思来想去,觉得必须去找胡濙,只要他肯说白天兵临城下那人是西贝货,大事已定,朱祁镇一点机会也没有,宋诚抄家灭族还嫌轻,顾淳……呵呵,敢打他,总得让他知道厉害。
夜幕下的京城暗流涌动,寂静的街道上,偶有高挂气死风灯的马车驶过。
这一晚,是宋诚第一次在自己名义上的府邸度过,有种熟悉的陌生感,睡得不太安稳,半夜醒来时,总有种不知身在何处的错觉。
天刚蒙蒙亮,他就起来了,还在梳洗,顾淳又来了,催着宋诚:“我想来想去,应该先把家祖救出来。再不救他老人家出来,我要被祖母烦死了。”
孙子活蹦乱跳回来了,王老夫人又想起老伴还在大牢呆着,于是逼着孙子把老伴捞出来。顾淳父亲早逝,他是长房长孙,虽没有封为世子,袭爵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各房由着王老夫人闹他,没人劝。顾淳还真顶不住。
宋诚道:“放心,包在我身上。现在我们先回营。”
回营好啊,回营就不用被祖母闹了。
两人回营,朱祁镇并没有在自己帐中,而是在井源的帐中。刚刚仆从按时给井源灌米汤时,井源突然醒了,朱祁镇闻报赶了过去。
昏迷这么多天,大家都以为必定救不回了,只是一直有呼吸,伤口也结疤,宋诚叮嘱仆从细心照料,没想到居然醒了。
井源刚苏醒,还很虚弱,可见到朱祁镇泪水唰的就下来了,能活下来,还能见到皇帝,激动啊。
朱祁镇很高兴:“醒了就好,好好调养,一定能恢复。”
“谢皇上。”
他昏迷这么多天,刚醒过来,说几句话身体就撑不住了,闭上眼又睡过去。朱祁镇这才走出他的营帐。
宋诚跟了出来,一起到朱祁镇的龙帐,道:“皇上,王大人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臣以为,此事不宜持久,久则生变。”
朱祁镇道:“宋卿的意思呢?”昨晚他辗转难眠,事已至此,兄弟俩必定得有一人退让,可这一退,却是万丈深渊。
他不想退,只为弟弟对待他的态度。
宋诚进城联络王直,王直沉默,沉默也是一种态度,他还是心向弟弟吗?朱祁镇想起昨天王直在德胜门真情流露的神情,摇了摇头,肯定不是,王卿对他有感情。
宋诚道:“臣有上中下策,请皇上抉择。”
朱祁镇赶紧道:“卿有何策?快快说来。”
“上策,以皇上身份直闯皇宫,鸣钟鼓宣告百官,皇上回来。中策,由百官从中周旋,待郕王奉迎皇上回归。下策,便是就此进城,住到西苑。”
今天没有早朝,朱祁钰心烦意乱,一宿未睡,正没精打采坐在寝宫发呆,陈循进宫求见,他更觉心烦,吩咐谁也不见。
王文的马车在去胡濙府的路上,昨晚吃了闭门羹,天晚,胡濙上年纪的人,早早就睡了。这不,今天再走一趟。
于谦昨晚也没睡好,拥立朱祁钰实是迫不得已,当时那种情况,不拥立新帝,难道真答应也先的赎金?堂堂天朝怎能受人要胁?何况鞑子贪得无厌,一次赎金哪能满足也先?只怕会不停索要。
不如此做,是把命脉交于人手哪。
现在局面变成这样复杂,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劝说朱祁镇接受现实,但看他昨天如此坚决,只怕他不肯接受。
于谦呆坐良久,长长叹了口气,今日的局面,自己也负有很大责任,要独善其身,怕是难了。
他该何去何从?皇帝应该怎么办?帝国将怎么办?
真是理不断,剪还乱哪。
城外,朱祁镇只用一刻钟便做出决定,道:“拔营进宫吧。”
这万里江山本来就是他的天下,万万臣民本来就是他的臣民,弟弟只是一个藩王,就让一切回到原来的起点吧。
张辅大为欣慰,他只怕朱祁镇性格温和,会接受下策,老老实实去西苑。那就大事休矣。
张益神色复杂,道:“若有人拦阻,如之奈何?”
朱祁镇只有从土木堡带来的二万多人,京城的兵力却有不少,若有人率兵阻拦,岂不是要生灵涂炭?
许清华也担心地道:“若有人阻拦,皇上会不会……”
真的要使用武力吗?到底是兄弟俩啊,怎么就走到这一步呢?
朱祁镇却知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他是皇帝,不是臣子,一旦只身进城,只有任弟弟宰割的份。
“拔营,进宫。”他坚决地道。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