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7 第117章 争论
- 118 第118章 各退一步
- 119 第119章 各有所谋
- 120 第120章 不能这样算了
- 121 第121章 被围了
- 122 第122章 两种选择
- 123 第123章 服软
- 124 第124章 以牙还牙
- 125 第125章 云里雾里
- 126 第126章 太诡异了
- 127 第127章 当街弹劾
- 128 第128章 失控
- 129 第129章 内讧
- 130 第130章 不战而胜
- 131 第131章 迅雷铳
- 132 第132章 各有打算
- 133 第133章 死心不息
- 134 第134章 不讲理
- 135 第135章 刺客
- 136 第136章 兄弟
- 137 第137章 背锅
- 138 第138章 对质
- 139 第139章 真相
- 140 第140章 通过了
- 141 第141章 多种选择
- 142 第142章 再遇刺客
- 143 第143章 震惊
- 144 第144章 倭人
- 145 第145章 宣战
- 146 第146章 君臣定计
- 147 第147章 宝船
- 148 第148章 隐情
- 149 第149章 借口
- 150 第150章 差点穿梆
- 151 第151章 有诈(求订阅)
- 152 第152章 君臣相得(求订阅)
- 153 第153章 兄弟(求订阅)
- 154 第154章 情况不妙
- 155 第155章 各自担心
- 156 第156章 生病
- 157 第157章 宋诚的心计
- 158 第158章 找碴
- 159 第159章 心太急
- 160 第160章 迅雷铳成
- 161 第161章 成长
- 162 第162章 两眼一抹黑的足利义政
- 163 第163章 准备中
- 164 第164章 心计
- 165 第165章 达到目的
- 166 第166章 求亲
- 167 第167章 以死相胁
- 168 第168章 滋事
- 169 第169章 暴打
- 170 第170章 悔之莫及
- 171 第171章 下马威
- 172 第172章 告状
- 173 第173章 要粮要命
- 174 第174章 训儿
- 175 第175章 亲戚情份
- 176 第176章 提升
- 177 第177章 谭裕的悲喜人生
- 178 第178章 以牙还牙
- 179 第179章 谁挂帅
- 180 第180章 两虎相争
- 181 第181章 已定
- 182 第182章 气晕
- 183 第183章 旧事
- 184 第184章 接受
- 185 第185章 又要御驾亲征
- 186 第186章 吓哭公主
- 187 第187章 忙碌
- 188 第188章 总有些事
- 189 第189章 后手
- 190 第190章 出征
- 191 第191章 惭愧
- 192 第192章 出海
- 193 第193章 可怕的机会
- 194 第194章 杀戮
- 195 第195章 杀个落花流水
- 196 第196章 叫她来
- 197 第197章 谁人多
- 198 第198章 服未
- 199 第199章 俘虏
- 200 第200章 我投降
- 201 第201章 准备反抗的信子
- 202 第202章 臣服
- 203 第203章 俘虏
- 204 第204章 投名状
- 205 第205章 要怎么报仇
- 206 第 206章 愿活
- 207 第207章 信子的改变
- 208 第208章 行军途中
- 209 第209章 你打不过的
- 210 第210章 哪里来的自信
- 211 第211章 杀了
- 212 第212章 大怒的足利义政
- 213 第213章 应对之道
- 214 第214章 如何治理
- 215 第215章 行刺
- 216 第216章 要活的
- 217 第217章 谁的责任
- 218 第218章 什么情况
- 219 第219章 说好的胜利呢
- 220 第220章 反扑
- 221 第221章 投降吧
- 222 第222章 都是闲出来的
- 223 第223章 乱了
- 224 第224章 必须站队
- 225 第225章 各得其所
- 226 第226章 没有觉悟的彥仁天皇
- 227 第227章 接风宴
- 228 第228章 圣心难测
- 229 第229章 打一场
- 230 第230章 不见
- 231 第231章 羞辱
- 232 第232章 就要回京了
- 233 第233章 船上
- 234 第234章 都是好东西啊
- 235 第235章 得送礼
- 236 第236章 演戏
- 237 第237章 我是这样的人吗
- 238 第238章 要想办法
- 239 第239章 归来
- 240 第240章 兄弟回来了
- 241 第241章 为了倭女
- 242 第242章 禽兽啊
- 243 第243章 色字头上一把刀
- 244 第244章 君臣相见
- 245 第245章 闹别扭
- 246 第246章 乱了
- 247 第247章 宋杰的心愿
- 248 第248章 怒了
- 249 第249章 火气都大
- 250 第250章 急怒
- 251 第251章 雄心
- 252 第252章 母子
- 253 第253章 孙太后
- 254 第254章 一门两侯
- 255 第255章 思归的伯颜贴木儿
- 256 第256章 安插人手
- 257 第257章 出征
- 258 第258章 大明昌盛(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27章 当街弹劾
第127章 当街弹劾
几个听到曹吉祥叫嚷的东厂番子很快被赶开了,曹吉祥又被人扶回房里。宋诚道:“诸公想为曹公公鸣不平吗?”
“不是不是,老夫告辞。”但凡被宋诚眼睛扫到的文官,全都快步出门,江渊来不及说什么,同僚已跑掉一半,可很快大门外传来喊声:“参见皇上。”
朱祁镇来了。
江渊刚抬腿,宋诚比他更快,已越过他,朝大门口走去。
“平身吧。”朱祁镇说着问一个锦衣卫番子:“宋卿呢?”
“皇上。”番子来不及答话,宋诚已走出来,施礼参见,道:“听诸位大人说皇上龙体不适,如今龙何可好,怎么不在宫里歇息?”
文官们见皇帝生龙活虎的样子,无语极了,你这样子,以后再说龙体不适的话,让我们怎么相信?幸好宋诚提及,且听听皇帝怎么说。
这是被臣子们抓了现场啊,朱祁镇初次做这种事,还是很不好意思的,宋诚递过梯子,他也就下了,一边往大门走,一边道:“早起时有些不适,如今好些了。众卿到这儿做什么?”
“臣……”文官们面面相觑,貌似自己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啊。
依然是徐埕,朗声道:“臣在江大人、俞大人带领下过来的。”
高,真是高啊,这锅让江渊和俞士悦背,十分合适。文官们赶紧附和。
江渊、俞士悦、张益随后出来,刚好听到这话,可想说什么,朱祁镇已转头和宋诚说话:“顾卿的府邸被砸了?”
“臣府和武成伯府相邻,臣得到消息带家人及时阻止,拿了三人,还有这些。”他一指围墙边的东厂番子,道:“还请皇上处置。”
他就说嘛,宋诚是信得过的。朱祁镇道:“幸好宋卿及时赶到。这些人,罚俸三个月吧。”
砸不成,还要罚俸三月?东厂的番子们傻眼了。
“皇上圣明。”宋诚道:“天色不早,臣也该回去了,皇上是要回宫吗?”再往里进,就该曹吉祥告状了。
“卿等散了吧。”朱祁镇说着转身往外走,道:“宋卿陪朕到处走走。”
文官们施礼应诺,一片恭送圣驾声中,江渊在人群中找到李刚,直朝他使眼色。
现在要弹劾吗?在太医院外?李刚有些怔神,江渊猛使眼色,俞士悦在李刚望过来时轻轻点头。
在这里?李刚吸了口气,从同僚们中间抢出来,高声道:“皇上,臣弹劾锦衣卫指挥使宋诚……”
文官们怔住,锦衣卫和东厂的番子们怔住,朱祁镇怔住,这是在太医院大街上好吗,你当街弹劾,多大的仇啊?
杨善喝道:“李刚,谁让你弹劾宋大人?老夫还没死呢!”
他是都察院老大,一般政治斗争发起的弹劾得经他点头,可现在这事,他完全不知情啊,怎么一个没注意,就弹劾上了?
他是经宋诚举荐才成为左都御史的,同僚都把他视为宋诚的人,看不惯他的人暗中称他为宋诚走狗,而就在他眼皮底下,李刚弹劾,他却不知情,让他把脸往哪搁?
李刚脖子一梗,道:“杨大人,宋诚横行京城,昨天更因此和东厂冲突……”
杨善截口道:“原来你是东厂的走狗,好,好得很哪。”
东厂的厂公是阉人。阉人一向为文官瞧不起,掌权的厂公让百官又鄙视又害怕,现在杨善说他是东厂走狗,岂不是说他为阉人走狗?这话骂的,李刚顿时脸红脖子粗,道:“杨大人,这是怎么说?下官激于义愤,实是看不过宋诚举止轻狂,竟带新军冲进东厂。杨大人应知,擅自调兵,罪同谋反,如今宋诚已有谋反证据,下官弹劾他,有何不妥?”
御史有风闻奏事之权,昨天宋诚带新军穿街过巷,半个京城的百姓亲眼目睹,李刚十分理直气壮,只这一条,宋诚就有死无生了。
宋诚道:“你说本官擅自调兵?”
“难道你想抵赖?”杨刚傲然道,只觉今天斗倒宋诚十拿九稳,成名就在今日。
文官中不知谁说了一句:“曹公公就在太医院,可令曹公公作证。”
那儿站了六七个文官,那人说得极快,宋诚望过去时他已说完,倒没有看清是谁说的。
江渊却知,请的帮手出声了,虽然今天不用上朝,但从皇宫到这儿,联系好的人一个没少,倒让他极是欣慰。
宋诚笑眯眯道:“曹公公病了,皇上昨天刚探视过,你如今重提,难道想让皇上再行探视他么?不过是一个奴才,也值得皇上天天出宫探视不成?”
阉人说到底是皇家的奴才,就如朝臣们府里的家奴一样,哪有主人天天探望奴才的道理?宋诚这么说,不要说朱祁镇,就是文官们也觉得那个官员太过离谱。
朱祁镇道:“你们不回衙理事,在这里做什么?”
杨善朗声道:“臣不知江大人、俞大人带领臣等来这里做什么,还请两位大人给个说法吧。”
江渊道:“杨大人想混淆视听吗?李御史弹劾宋大人,为何不见宋大人摘帽出列?”
不管你多大的官,只要被弹劾,都得摘下官帽出列,这是规矩。李刚喊弹劾,奏折也拿出来了,要不是杨善打断,就当街宣读了,宋诚却稳稳在站着,摘官帽?没有。出列?大街上东一堆人,西一堆人,出什么列啊。
“呵呵,江大人没睡醒吧?这里可是太医院门外。”宋诚的话引得哄堂大笑,锦衣卫的番子们笑得肆无忌惮。
笑声中,李刚的脸又红了,这叫什么事啊。
俞士悦声若洪钟,把笑声压下不少,道:“皇上圣驾在此,何故喧哗?宋大人,放任属下喧哗,是为臣之道么?”
“若当街可以弹劾,本官也要弹劾。”宋诚转向朱祁镇,道:“臣弹劾江大人带百官闯太医院,扰乱太医院,害得太医们无法治病救人。请皇上治江大人之罪。咦,江大人,本官弹劾你,怎么不见你摘帽出列?”
“哈哈哈哈——”锦衣卫的番子们捧腹狂笑,笑声远远传出去,这一带倒成欢乐的海洋了。
朱祁镇莞尔。宋卿是一点亏也不肯吃哪。
“不是不是,老夫告辞。”但凡被宋诚眼睛扫到的文官,全都快步出门,江渊来不及说什么,同僚已跑掉一半,可很快大门外传来喊声:“参见皇上。”
朱祁镇来了。
江渊刚抬腿,宋诚比他更快,已越过他,朝大门口走去。
“平身吧。”朱祁镇说着问一个锦衣卫番子:“宋卿呢?”
“皇上。”番子来不及答话,宋诚已走出来,施礼参见,道:“听诸位大人说皇上龙体不适,如今龙何可好,怎么不在宫里歇息?”
文官们见皇帝生龙活虎的样子,无语极了,你这样子,以后再说龙体不适的话,让我们怎么相信?幸好宋诚提及,且听听皇帝怎么说。
这是被臣子们抓了现场啊,朱祁镇初次做这种事,还是很不好意思的,宋诚递过梯子,他也就下了,一边往大门走,一边道:“早起时有些不适,如今好些了。众卿到这儿做什么?”
“臣……”文官们面面相觑,貌似自己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啊。
依然是徐埕,朗声道:“臣在江大人、俞大人带领下过来的。”
高,真是高啊,这锅让江渊和俞士悦背,十分合适。文官们赶紧附和。
江渊、俞士悦、张益随后出来,刚好听到这话,可想说什么,朱祁镇已转头和宋诚说话:“顾卿的府邸被砸了?”
“臣府和武成伯府相邻,臣得到消息带家人及时阻止,拿了三人,还有这些。”他一指围墙边的东厂番子,道:“还请皇上处置。”
他就说嘛,宋诚是信得过的。朱祁镇道:“幸好宋卿及时赶到。这些人,罚俸三个月吧。”
砸不成,还要罚俸三月?东厂的番子们傻眼了。
“皇上圣明。”宋诚道:“天色不早,臣也该回去了,皇上是要回宫吗?”再往里进,就该曹吉祥告状了。
“卿等散了吧。”朱祁镇说着转身往外走,道:“宋卿陪朕到处走走。”
文官们施礼应诺,一片恭送圣驾声中,江渊在人群中找到李刚,直朝他使眼色。
现在要弹劾吗?在太医院外?李刚有些怔神,江渊猛使眼色,俞士悦在李刚望过来时轻轻点头。
在这里?李刚吸了口气,从同僚们中间抢出来,高声道:“皇上,臣弹劾锦衣卫指挥使宋诚……”
文官们怔住,锦衣卫和东厂的番子们怔住,朱祁镇怔住,这是在太医院大街上好吗,你当街弹劾,多大的仇啊?
杨善喝道:“李刚,谁让你弹劾宋大人?老夫还没死呢!”
他是都察院老大,一般政治斗争发起的弹劾得经他点头,可现在这事,他完全不知情啊,怎么一个没注意,就弹劾上了?
他是经宋诚举荐才成为左都御史的,同僚都把他视为宋诚的人,看不惯他的人暗中称他为宋诚走狗,而就在他眼皮底下,李刚弹劾,他却不知情,让他把脸往哪搁?
李刚脖子一梗,道:“杨大人,宋诚横行京城,昨天更因此和东厂冲突……”
杨善截口道:“原来你是东厂的走狗,好,好得很哪。”
东厂的厂公是阉人。阉人一向为文官瞧不起,掌权的厂公让百官又鄙视又害怕,现在杨善说他是东厂走狗,岂不是说他为阉人走狗?这话骂的,李刚顿时脸红脖子粗,道:“杨大人,这是怎么说?下官激于义愤,实是看不过宋诚举止轻狂,竟带新军冲进东厂。杨大人应知,擅自调兵,罪同谋反,如今宋诚已有谋反证据,下官弹劾他,有何不妥?”
御史有风闻奏事之权,昨天宋诚带新军穿街过巷,半个京城的百姓亲眼目睹,李刚十分理直气壮,只这一条,宋诚就有死无生了。
宋诚道:“你说本官擅自调兵?”
“难道你想抵赖?”杨刚傲然道,只觉今天斗倒宋诚十拿九稳,成名就在今日。
文官中不知谁说了一句:“曹公公就在太医院,可令曹公公作证。”
那儿站了六七个文官,那人说得极快,宋诚望过去时他已说完,倒没有看清是谁说的。
江渊却知,请的帮手出声了,虽然今天不用上朝,但从皇宫到这儿,联系好的人一个没少,倒让他极是欣慰。
宋诚笑眯眯道:“曹公公病了,皇上昨天刚探视过,你如今重提,难道想让皇上再行探视他么?不过是一个奴才,也值得皇上天天出宫探视不成?”
阉人说到底是皇家的奴才,就如朝臣们府里的家奴一样,哪有主人天天探望奴才的道理?宋诚这么说,不要说朱祁镇,就是文官们也觉得那个官员太过离谱。
朱祁镇道:“你们不回衙理事,在这里做什么?”
杨善朗声道:“臣不知江大人、俞大人带领臣等来这里做什么,还请两位大人给个说法吧。”
江渊道:“杨大人想混淆视听吗?李御史弹劾宋大人,为何不见宋大人摘帽出列?”
不管你多大的官,只要被弹劾,都得摘下官帽出列,这是规矩。李刚喊弹劾,奏折也拿出来了,要不是杨善打断,就当街宣读了,宋诚却稳稳在站着,摘官帽?没有。出列?大街上东一堆人,西一堆人,出什么列啊。
“呵呵,江大人没睡醒吧?这里可是太医院门外。”宋诚的话引得哄堂大笑,锦衣卫的番子们笑得肆无忌惮。
笑声中,李刚的脸又红了,这叫什么事啊。
俞士悦声若洪钟,把笑声压下不少,道:“皇上圣驾在此,何故喧哗?宋大人,放任属下喧哗,是为臣之道么?”
“若当街可以弹劾,本官也要弹劾。”宋诚转向朱祁镇,道:“臣弹劾江大人带百官闯太医院,扰乱太医院,害得太医们无法治病救人。请皇上治江大人之罪。咦,江大人,本官弹劾你,怎么不见你摘帽出列?”
“哈哈哈哈——”锦衣卫的番子们捧腹狂笑,笑声远远传出去,这一带倒成欢乐的海洋了。
朱祁镇莞尔。宋卿是一点亏也不肯吃哪。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