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51 第151章 有诈(求订阅)
- 152 第152章 君臣相得(求订阅)
- 153 第153章 兄弟(求订阅)
- 154 第154章 情况不妙
- 155 第155章 各自担心
- 156 第156章 生病
- 157 第157章 宋诚的心计
- 158 第158章 找碴
- 159 第159章 心太急
- 160 第160章 迅雷铳成
- 161 第161章 成长
- 162 第162章 两眼一抹黑的足利义政
- 163 第163章 准备中
- 164 第164章 心计
- 165 第165章 达到目的
- 166 第166章 求亲
- 167 第167章 以死相胁
- 168 第168章 滋事
- 169 第169章 暴打
- 170 第170章 悔之莫及
- 171 第171章 下马威
- 172 第172章 告状
- 173 第173章 要粮要命
- 174 第174章 训儿
- 175 第175章 亲戚情份
- 176 第176章 提升
- 177 第177章 谭裕的悲喜人生
- 178 第178章 以牙还牙
- 179 第179章 谁挂帅
- 180 第180章 两虎相争
- 181 第181章 已定
- 182 第182章 气晕
- 183 第183章 旧事
- 184 第184章 接受
- 185 第185章 又要御驾亲征
- 186 第186章 吓哭公主
- 187 第187章 忙碌
- 188 第188章 总有些事
- 189 第189章 后手
- 190 第190章 出征
- 191 第191章 惭愧
- 192 第192章 出海
- 193 第193章 可怕的机会
- 194 第194章 杀戮
- 195 第195章 杀个落花流水
- 196 第196章 叫她来
- 197 第197章 谁人多
- 198 第198章 服未
- 199 第199章 俘虏
- 200 第200章 我投降
- 201 第201章 准备反抗的信子
- 202 第202章 臣服
- 203 第203章 俘虏
- 204 第204章 投名状
- 205 第205章 要怎么报仇
- 206 第 206章 愿活
- 207 第207章 信子的改变
- 208 第208章 行军途中
- 209 第209章 你打不过的
- 210 第210章 哪里来的自信
- 211 第211章 杀了
- 212 第212章 大怒的足利义政
- 213 第213章 应对之道
- 214 第214章 如何治理
- 215 第215章 行刺
- 216 第216章 要活的
- 217 第217章 谁的责任
- 218 第218章 什么情况
- 219 第219章 说好的胜利呢
- 220 第220章 反扑
- 221 第221章 投降吧
- 222 第222章 都是闲出来的
- 223 第223章 乱了
- 224 第224章 必须站队
- 225 第225章 各得其所
- 226 第226章 没有觉悟的彥仁天皇
- 227 第227章 接风宴
- 228 第228章 圣心难测
- 229 第229章 打一场
- 230 第230章 不见
- 231 第231章 羞辱
- 232 第232章 就要回京了
- 233 第233章 船上
- 234 第234章 都是好东西啊
- 235 第235章 得送礼
- 236 第236章 演戏
- 237 第237章 我是这样的人吗
- 238 第238章 要想办法
- 239 第239章 归来
- 240 第240章 兄弟回来了
- 241 第241章 为了倭女
- 242 第242章 禽兽啊
- 243 第243章 色字头上一把刀
- 244 第244章 君臣相见
- 245 第245章 闹别扭
- 246 第246章 乱了
- 247 第247章 宋杰的心愿
- 248 第248章 怒了
- 249 第249章 火气都大
- 250 第250章 急怒
- 251 第251章 雄心
- 252 第252章 母子
- 253 第253章 孙太后
- 254 第254章 一门两侯
- 255 第255章 思归的伯颜贴木儿
- 256 第256章 安插人手
- 257 第257章 出征
- 258 第258章 大明昌盛(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61章 成长
第161章 成长
顾淳从天津卫回来了,一进门先倒一杯热茶仰脖子喝光,抹了一把唇上的茶渍,道:“修缮宝船十三艘,这已是极限了。”
工匠虽多,时间却短,光是当年郑和乘坐那艘主舰,二百个工匠日夜赶工,前天才修好。
粮食没有筹齐,不能按时出征的消息早派人送过去,可顾淳觉得,能早修好一刻算一刻,因而还是催促工匠赶工,直到主舰修好,才赶回来。
宋诚让小四端来温水给顾淳洗脸,道:“你先吃点东西填肚子,我们再说。”
几样菜肴端上来,顾淳风卷残云一下子吃完,道:“要全部修好,怕是最快得半年。”
所有能调拨过去的工匠,尽数调到船坞,只是修缮的难度比想像中大很多,进度自然慢了。
宋诚道:“尽力就好。”
顾淳马不停蹄连夜赶来,早累得不行,说完正事,回府见过父母,不在府中歇了,又翻墙过来,有的没的说了半天,直到上下眼皮打架,才倒头就累。
醒来时,宋诚已去上朝,他回了一趟北镇抚司。这些天可忙坏他了,人在天津卫,北镇抚司的差使还得管着,幸好锦衣卫传递消息的渠道比驿站还快,宋诚又时时帮他盯着,才没出什么乱子。
当晚,宋诚作东,京城四公子齐聚,在朝阳楼吃了一顿饭。直到四人尽兴出了朝阳楼的大门,掌柜的才瘫在地上,这两个时辰他提心吊胆,战战兢兢,就怕又来一出锦衣卫和东厂火拼的戏码。
王砌有六七分醉意,北风一吹,酒意上头,站都站不稳,扶着车厢壁对顾淳道:“阿淳下次回来不知什么时候,不如我们再找个地方继续喝。”
郑宜要回军营,不敢多喝,就这,刚才还让掌柜的端浓浓的醒酒汤过来,连喝了三大碗。他见王砌醉得厉害,扶他上车,道:“阿淳明天回去,还是现在就回?”
顾淳没说话,转头看宋诚,意示询问。
宋诚道:“让小四去换你回来,如何?”
本来以为只需一个月就能把宝船修好,现在发现需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北镇抚司负责狱事,镇抚使哪能离开这么长时间?小四跟随宋诚几个月,为人机灵,做事勤快,又对他忠心耿耿,让他到船坞盯着,再从工匠中提拨一个懂行的人帮忙管理就是了。
顾淳大喜,正儿八经抱拳道:“多谢多谢,感激不尽。”
一句话把宋诚、郑宜逗笑了。王砌喊:“既然不用回船坞,再找地方喝酒。”
王砌自从接掌马车作坊后,再和勋贵子弟们一块儿喝酒,便十分不自在,人人对他恭敬中透着疏远,隐隐还带着害怕,哪有跟宋诚几人一块儿喝酒畅快?
宋诚道:“喝酒以后有的是时间,阿宜必须回营了。”
他开口,王砌哪敢再提喝酒的事,几人上了马车,各自回府。
宋诚洗了一个热水澡,换了常服,小四过来拜别,道:“小的不在世子身边,世子要吃饱穿暖,可不能冻着饿着。”
他心中万分不舍,生怕自己不在世子身边,别的小厮服侍不周到,可世子告诉他,只有他到船坞,他才放心。世子要他去哪里,他就去哪里,把世子交待下来的差事办好。
宋诚被他逗笑了,道:“我多大的人了,还会不知饿冻吗?尽管去,好好干,要是干得好,准你一月回来一次,在府中歇一晚再回去。”
“谢世子。”小四抹了一下眼角的泪珠,高高兴兴地走了。
窗外探出一颗脑袋,顾淳翻身进来,道:“他行不行?”这货解开大氅,露出一套常服,也是回府洗澡换了衣服就过来。
宋诚早就习惯他翻墙,道:“他跟我这么久,这么点事还做不到?真有什么差池,不还有我们的人吗?”
船坞里有锦衣卫的密探,真有什么事,宋诚能够第一时间知道。
顾淳翻了个大大的白眼,道:“合着我之前干的,是小厮的活?”
“那倒不是,没有你打下的基础,他干不了。再说,以前有你主持大局,现在他只是去做做样子,真正拿主意的不还是我吗?”
“这还差不多。”顾淳说着往沙发上一躺,道:“你什么时候建一个沙发作坊?沙发比马车热销多了,是抢手货。”
沙发是马车风靡京城之后的副产品,官员、勋贵以及青楼都是大客户,和马车不同,一座府邸有好几个院子,一个院子有好几个厅堂、房间,这些地方都需要沙发。马车作坊接到的沙发订单是马车订单的十倍,工匠们日夜赶工,还是做不出来。喝酒时郑宜无意间一句话,顾淳就放在心上。
“已经开始打地基了。”宋诚道:“我把作坊放在昌平,虽然运输麻烦了点,但地方足够大。”
或者跟来自现代有关,昌平在宋诚眼中,距京城并不怎么遥远。实际上,以现在的交通工具,很远。一般人进京,会先在昌平歇一晚,天亮再起程进京,若是步行,待得望到巍巍高大的城墙,已是半晌午了。
沙发运进城,当然不可能靠人力推拉,用马车拉车的话,最多一个时辰,不算什么。
宋诚把马车作坊、沙发作坊,以及还在研究的玻璃作坊全部放在昌平,三个作坊相邻,用围墙围起来,统称宋氏作坊。
以后,这里就是郑宜当家了。
顾淳了解清楚情况之后,发现有些不对,敢情王砌不是发牢骚,人是在显摆啊。手握三个财源滚滚的作坊,又有锦衣卫校尉的身份,京城中谁敢小觑他?
“他靠不靠得住啊?”顾淳开始担心了,王砌生性跳脱,是能担此重任的人吗?
宋诚道:“先让他干干看。”
“我觉得吧,不如让老铁当这个大掌柜。”顾淳真心实意地建议:“老铁稳重。”
“那是在我们面前,在别人面前,他改变很多。”宋诚微笑:“放心吧,他应付得来。”
顾淳对王砌信心不大,对宋诚可是信心满满,宋诚既说他有长进,那就是有长进了。
工匠虽多,时间却短,光是当年郑和乘坐那艘主舰,二百个工匠日夜赶工,前天才修好。
粮食没有筹齐,不能按时出征的消息早派人送过去,可顾淳觉得,能早修好一刻算一刻,因而还是催促工匠赶工,直到主舰修好,才赶回来。
宋诚让小四端来温水给顾淳洗脸,道:“你先吃点东西填肚子,我们再说。”
几样菜肴端上来,顾淳风卷残云一下子吃完,道:“要全部修好,怕是最快得半年。”
所有能调拨过去的工匠,尽数调到船坞,只是修缮的难度比想像中大很多,进度自然慢了。
宋诚道:“尽力就好。”
顾淳马不停蹄连夜赶来,早累得不行,说完正事,回府见过父母,不在府中歇了,又翻墙过来,有的没的说了半天,直到上下眼皮打架,才倒头就累。
醒来时,宋诚已去上朝,他回了一趟北镇抚司。这些天可忙坏他了,人在天津卫,北镇抚司的差使还得管着,幸好锦衣卫传递消息的渠道比驿站还快,宋诚又时时帮他盯着,才没出什么乱子。
当晚,宋诚作东,京城四公子齐聚,在朝阳楼吃了一顿饭。直到四人尽兴出了朝阳楼的大门,掌柜的才瘫在地上,这两个时辰他提心吊胆,战战兢兢,就怕又来一出锦衣卫和东厂火拼的戏码。
王砌有六七分醉意,北风一吹,酒意上头,站都站不稳,扶着车厢壁对顾淳道:“阿淳下次回来不知什么时候,不如我们再找个地方继续喝。”
郑宜要回军营,不敢多喝,就这,刚才还让掌柜的端浓浓的醒酒汤过来,连喝了三大碗。他见王砌醉得厉害,扶他上车,道:“阿淳明天回去,还是现在就回?”
顾淳没说话,转头看宋诚,意示询问。
宋诚道:“让小四去换你回来,如何?”
本来以为只需一个月就能把宝船修好,现在发现需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北镇抚司负责狱事,镇抚使哪能离开这么长时间?小四跟随宋诚几个月,为人机灵,做事勤快,又对他忠心耿耿,让他到船坞盯着,再从工匠中提拨一个懂行的人帮忙管理就是了。
顾淳大喜,正儿八经抱拳道:“多谢多谢,感激不尽。”
一句话把宋诚、郑宜逗笑了。王砌喊:“既然不用回船坞,再找地方喝酒。”
王砌自从接掌马车作坊后,再和勋贵子弟们一块儿喝酒,便十分不自在,人人对他恭敬中透着疏远,隐隐还带着害怕,哪有跟宋诚几人一块儿喝酒畅快?
宋诚道:“喝酒以后有的是时间,阿宜必须回营了。”
他开口,王砌哪敢再提喝酒的事,几人上了马车,各自回府。
宋诚洗了一个热水澡,换了常服,小四过来拜别,道:“小的不在世子身边,世子要吃饱穿暖,可不能冻着饿着。”
他心中万分不舍,生怕自己不在世子身边,别的小厮服侍不周到,可世子告诉他,只有他到船坞,他才放心。世子要他去哪里,他就去哪里,把世子交待下来的差事办好。
宋诚被他逗笑了,道:“我多大的人了,还会不知饿冻吗?尽管去,好好干,要是干得好,准你一月回来一次,在府中歇一晚再回去。”
“谢世子。”小四抹了一下眼角的泪珠,高高兴兴地走了。
窗外探出一颗脑袋,顾淳翻身进来,道:“他行不行?”这货解开大氅,露出一套常服,也是回府洗澡换了衣服就过来。
宋诚早就习惯他翻墙,道:“他跟我这么久,这么点事还做不到?真有什么差池,不还有我们的人吗?”
船坞里有锦衣卫的密探,真有什么事,宋诚能够第一时间知道。
顾淳翻了个大大的白眼,道:“合着我之前干的,是小厮的活?”
“那倒不是,没有你打下的基础,他干不了。再说,以前有你主持大局,现在他只是去做做样子,真正拿主意的不还是我吗?”
“这还差不多。”顾淳说着往沙发上一躺,道:“你什么时候建一个沙发作坊?沙发比马车热销多了,是抢手货。”
沙发是马车风靡京城之后的副产品,官员、勋贵以及青楼都是大客户,和马车不同,一座府邸有好几个院子,一个院子有好几个厅堂、房间,这些地方都需要沙发。马车作坊接到的沙发订单是马车订单的十倍,工匠们日夜赶工,还是做不出来。喝酒时郑宜无意间一句话,顾淳就放在心上。
“已经开始打地基了。”宋诚道:“我把作坊放在昌平,虽然运输麻烦了点,但地方足够大。”
或者跟来自现代有关,昌平在宋诚眼中,距京城并不怎么遥远。实际上,以现在的交通工具,很远。一般人进京,会先在昌平歇一晚,天亮再起程进京,若是步行,待得望到巍巍高大的城墙,已是半晌午了。
沙发运进城,当然不可能靠人力推拉,用马车拉车的话,最多一个时辰,不算什么。
宋诚把马车作坊、沙发作坊,以及还在研究的玻璃作坊全部放在昌平,三个作坊相邻,用围墙围起来,统称宋氏作坊。
以后,这里就是郑宜当家了。
顾淳了解清楚情况之后,发现有些不对,敢情王砌不是发牢骚,人是在显摆啊。手握三个财源滚滚的作坊,又有锦衣卫校尉的身份,京城中谁敢小觑他?
“他靠不靠得住啊?”顾淳开始担心了,王砌生性跳脱,是能担此重任的人吗?
宋诚道:“先让他干干看。”
“我觉得吧,不如让老铁当这个大掌柜。”顾淳真心实意地建议:“老铁稳重。”
“那是在我们面前,在别人面前,他改变很多。”宋诚微笑:“放心吧,他应付得来。”
顾淳对王砌信心不大,对宋诚可是信心满满,宋诚既说他有长进,那就是有长进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