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10 第二百一十一章 文夕事件(十二)
- 211 第二百一十二章 文夕事件(十三)
- 212 第二百一十三章 文夕事件(十四)
- 213 第二百一十四章 文夕事件(十五)
- 214 第二百一十五章 文夕事件(十六)
- 215 第二百一十六章 善后事宜
- 216 第二百一十七章 投敌叛国
- 217 第二百一十八章 虚职委任
- 218 第二百一十九章 南昌会战(一)
- 219 第二百二十章 南昌会战(二)
- 220 第二百二十一章 南昌会战(三)
- 221 第二百二十二章 南昌会战(四)
- 222 第二百二十三章 南昌会战(五)
- 223 第二百二十四章 南昌会战(六)
- 224 第二百二十五章 南昌会战(七)
- 225 第二百二十六章 南昌会战(八)
- 226 第二百二十七章 南昌会战(九)
- 227 第二百二十八章 南昌会战(十)
- 228 第二百二十九章 南昌会战(十一)
- 229 第二百三十章 南昌会战(十二)
- 230 第二百三十一章 南昌会战(十三)
- 231 第二百三十二章 南昌会战(十四)
- 232 第二百三十三章 南昌会战(十五)
- 233 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昌会战(十六)
- 234 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昌会战(十七)
- 235 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昌会战(十八)
- 236 第二百三十七章 南昌会战(十九)
- 237 第二百三十八章 南昌会战(二十)
- 238 第二百三十九章 南昌会战(二十一)
- 239 第二百四十章 南昌会战(二十二)
- 240 第二百四十一章 南昌会战(二十三)
- 241 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昌会战(二十四)
- 242 第二百四十三章 南昌会战(二十五)
- 243 第二百四十四章 南昌会战(二十六)
- 244 第二百四十五章 南昌会战(二十七)
- 245 第二百四十六章 李逵和李鬼
- 246 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并
- 247 第二百四十八章 尼古拉身世之谜
- 248 第二百四十九章 招揽
- 249 第二百五十章 诱饵
- 250 第二百五十一章 反攻计划
- 251 第二百五十二章 猜忌和警告
- 252 第二百五十三章 南下
- 253 第二百五十四章 遭遇海战
- 254 第二百五十五章 遭遇海战(二)
- 255 第二百五十六章 险中得活
- 256 第二百五十七章 会师
- 257 二百五十八章 海南驱逐战(一)
- 258 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南驱逐战(二)
- 259 第二百六十章 海南驱逐战(三)
- 260 第二百六十一章 海南驱逐战(四)
- 261 第二百六十二章 海南驱逐战(五)
- 262 第二百六十三章 海南驱逐战(六)
- 263 第二百六十四章 海南驱逐战(七)
- 264 第二百六十五章 海南驱逐战(八)
- 265 第二百六十六章 海南驱逐战(九)
- 266 第二百六十七章 欢宴
- 267 第二百六十八章 敲打
- 268 第二百六十九章 药品积压
- 269 第二百七十章 白菜价
- 270 第二百七十一章 犹太人的请求
- 271 第二百七十二章 请求(二)
- 272 第二百七十三章 谈条件
- 273 第二百七十四章 分析
- 274 第二百七十五章 达成协议
- 275 第二百七十六章 矿产丰富
- 276 第二百七十七章 既定目标
- 277 第二百七十八章 改装
- 278 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无我有
- 279 第二百八十章 火力强悍
- 280 第二百八十一章 坏消息连连
- 281 第二百八十二章 刺汪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百二十一章 南昌会战(三)
第二百二十一章 南昌会战(三)
且说,白飞从长沙一路巴巴地赶往南昌,岂料到了南昌,竟发现南昌城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自上而下竟没有一点大战来临前的紧张氛围,好像一切与他们无关,表现的极为淡定。
起先白飞还以为这是南昌人民见多识广对战争习以为常泰然自若的表现,在心里还挺佩服,后来才知道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观察发现,广大南昌父老之所以这么淡然,跟南昌市政府的对外宣传有关。
日本人要进攻南昌,这么大的事,当然是捂不住的。不过南昌市政府在市长钱伯庸的率领下,对外宣传却是这回的南昌守卫战役是国军重中之重,号称中央军调集近三十余万将士守卫在南昌左近,并以守城不见城的防御姿态,于南昌数十里之外交战日军,形成了数道防线,最重要的是,此次战役许胜不许败,因为委员长已经下了严令,务必要保持南昌周全,因此此次作战,国军上下一定会通力合作不遗余力。而相反,日军那边却是师老兵疲,人数更是国军的四分之一,可谓是没有一点胜算。
嗯,蒋介石确实下过严令守卫南昌,但只是吆喝了一句,而且他并没有说,万一守不住,会有什么相应的惩罚。
鉴于此,钱伯庸便极力号召民众留下来,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对民众说“此次政府在南昌下了重注,南昌父老不必惊慌,日军来犯一定会碰的头破血流,国军必胜”等口号,还说:“与其背井离乡颠沛流离四处流浪,还不如就留在南昌家里,因为日军根本就打不进南昌来…”
你道这钱市长为何对国军将士这么有信心啊?
正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作为一个正常人,听到要打仗了,自然是躲的越远越好,咱们的钱市长虽然看起来与众不同,但其实他也是想要“躲”的。只不过一方面他在南昌有太多产业和店铺,一时间根本找不到人接手,胡乱处理又损失太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身为市长,如今关键时刻,正是展现官员魄力能力的时候,除非他弃职潜逃,否则根本就没可跑掉。
这钱伯庸也是蔫坏,他见自己跑又跑不了,便索性通过行政手段和舆论大力宣传战争无害论,让更多民众相信呆在南昌城里是安全的,并心甘情愿地留下陪他一起留在南昌。
钱伯庸心里在想,要是情况被他说中了,日本人真的被打退了,到时候他便是英雄,也不必蒙受经济上的巨额损失。他的心里甚至在幻想,哪怕到了万一,日本人打败国军占领了南昌,到时候他到底是化妆逃走呢?还是投降算了?
白飞当然不知道这老小子这么多内心戏,他只是看到民众都没把即将要来的战争当一回事,心里有些不忿。实话实说,从长沙来南昌征战,白飞其实是牺牲了自己的利益的,尽管他是奉薛岳命令而来,但以他的资历和功劳,真要抗命不尊,或者找个其他借口,薛岳也不会拿他怎么样。
当然了,说这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白飞清楚的知道,日军很快就会兵发南海,那里是他整个计划的重中之重,他是放弃了自己最关心的“基地”的安危,转而跑来南昌防御日军的。
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白飞实在看不过南昌上下歌舞升平的缓和气氛。于是索性趁着欢迎晚宴的机会,上台大讲日军残忍弑杀的本质,本来是希望能够给尽量多的人敲敲警钟,倒也没有多作考虑。岂料下台之后,同桌的南昌市市长钱伯庸竟然面色不虞,公然指责白飞不该宣扬日军威胁论。
只听他说道:“白将军,你刚刚的讲话实在不应该,你初来乍到,很多情况不了解,如今大敌当前,理应团结稳定内部,一致对外,哪有你这样讲话?岂不是明摆着吓唬民众,自乱阵脚?我看不出明天早上,就有人要被吓的溜出南昌…”
白飞一听,接过话头道:“那最好了,如果出走的人越多越好,也不枉我浪费半天口舌。”
“你~!”钱伯庸气结,重重地哼了一声,对罗卓英道:“罗司令,这件事已经涉及到民政,将会完全打乱我在南昌的部署,我保留向军政部投诉的权利,如果情况得不到改善,我会第一时间向何总长汇报。”
钱伯庸这句话说出来,其实就是想告诉白飞,你别嚣张,我跟何应钦的关系可是铁的很呢。把我惹毛了,老子投诉你!
何应钦名头大官职也不小,很多人都比较忌惮,甚至是老蒋,其中当然也包括罗卓英在内。不过,偏偏白飞就是不吊他,况且早在武汉的时候,他就曾在新闻发布会上与何应钦闹翻过一次,所以时至今日打从心眼里不太待见这老兄。
听到钱伯庸把何应钦抬出来,白飞咧嘴冷笑了一下道:“别扯那些没用的,话既然说到这里了,那我就明明白白的告诉你。现在我以第九战区宪兵司令的身份通知钱市长,从明天早上开始,南昌市政府必须全力开始疏散南昌市区内的所有民众,尽快广大民众疏散到长沙、衡阳、永州、怀化等西南一带。”
“什么?你~!”钱伯庸又惊又怒。他见何应钦的名头根本就吓不住白飞,心中莫名一片慌乱,不由地又主意打到罗卓英身上,对他说道:“罗司令,你看看,蒋委员长命令我等守境安民,抵御日军,可他倒好,刚一来就耍官威,而且还要疏散南昌民众?如今数十万大军都在南昌左近布防,一旦疏散民众,必会闹出大动静,岂不是明白告诉周围军民,这南昌城守不住吗?如此一来,对士气影响有多大?还没开战就士气尽丧,又何谈守土抗日之决胜?”
这政坛老油子,也是豁出去了,就是不同意白飞提出的疏散的主意,反倒是一通上纲上线的胡拉乱扯,竟也让他扯出了几分道理。
因此罗卓英一权衡,便咳嗽一声道:“震宇,我知道你疏散市民的目的是为了在战时减少伤亡,可此次阻击与别不同,我们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可现在若是还没接战就开始撤退,从战术上讲,确实是不利于我们的后续抵抗。除非…”
起先白飞还以为这是南昌人民见多识广对战争习以为常泰然自若的表现,在心里还挺佩服,后来才知道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观察发现,广大南昌父老之所以这么淡然,跟南昌市政府的对外宣传有关。
日本人要进攻南昌,这么大的事,当然是捂不住的。不过南昌市政府在市长钱伯庸的率领下,对外宣传却是这回的南昌守卫战役是国军重中之重,号称中央军调集近三十余万将士守卫在南昌左近,并以守城不见城的防御姿态,于南昌数十里之外交战日军,形成了数道防线,最重要的是,此次战役许胜不许败,因为委员长已经下了严令,务必要保持南昌周全,因此此次作战,国军上下一定会通力合作不遗余力。而相反,日军那边却是师老兵疲,人数更是国军的四分之一,可谓是没有一点胜算。
嗯,蒋介石确实下过严令守卫南昌,但只是吆喝了一句,而且他并没有说,万一守不住,会有什么相应的惩罚。
鉴于此,钱伯庸便极力号召民众留下来,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对民众说“此次政府在南昌下了重注,南昌父老不必惊慌,日军来犯一定会碰的头破血流,国军必胜”等口号,还说:“与其背井离乡颠沛流离四处流浪,还不如就留在南昌家里,因为日军根本就打不进南昌来…”
你道这钱市长为何对国军将士这么有信心啊?
正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作为一个正常人,听到要打仗了,自然是躲的越远越好,咱们的钱市长虽然看起来与众不同,但其实他也是想要“躲”的。只不过一方面他在南昌有太多产业和店铺,一时间根本找不到人接手,胡乱处理又损失太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身为市长,如今关键时刻,正是展现官员魄力能力的时候,除非他弃职潜逃,否则根本就没可跑掉。
这钱伯庸也是蔫坏,他见自己跑又跑不了,便索性通过行政手段和舆论大力宣传战争无害论,让更多民众相信呆在南昌城里是安全的,并心甘情愿地留下陪他一起留在南昌。
钱伯庸心里在想,要是情况被他说中了,日本人真的被打退了,到时候他便是英雄,也不必蒙受经济上的巨额损失。他的心里甚至在幻想,哪怕到了万一,日本人打败国军占领了南昌,到时候他到底是化妆逃走呢?还是投降算了?
白飞当然不知道这老小子这么多内心戏,他只是看到民众都没把即将要来的战争当一回事,心里有些不忿。实话实说,从长沙来南昌征战,白飞其实是牺牲了自己的利益的,尽管他是奉薛岳命令而来,但以他的资历和功劳,真要抗命不尊,或者找个其他借口,薛岳也不会拿他怎么样。
当然了,说这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白飞清楚的知道,日军很快就会兵发南海,那里是他整个计划的重中之重,他是放弃了自己最关心的“基地”的安危,转而跑来南昌防御日军的。
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白飞实在看不过南昌上下歌舞升平的缓和气氛。于是索性趁着欢迎晚宴的机会,上台大讲日军残忍弑杀的本质,本来是希望能够给尽量多的人敲敲警钟,倒也没有多作考虑。岂料下台之后,同桌的南昌市市长钱伯庸竟然面色不虞,公然指责白飞不该宣扬日军威胁论。
只听他说道:“白将军,你刚刚的讲话实在不应该,你初来乍到,很多情况不了解,如今大敌当前,理应团结稳定内部,一致对外,哪有你这样讲话?岂不是明摆着吓唬民众,自乱阵脚?我看不出明天早上,就有人要被吓的溜出南昌…”
白飞一听,接过话头道:“那最好了,如果出走的人越多越好,也不枉我浪费半天口舌。”
“你~!”钱伯庸气结,重重地哼了一声,对罗卓英道:“罗司令,这件事已经涉及到民政,将会完全打乱我在南昌的部署,我保留向军政部投诉的权利,如果情况得不到改善,我会第一时间向何总长汇报。”
钱伯庸这句话说出来,其实就是想告诉白飞,你别嚣张,我跟何应钦的关系可是铁的很呢。把我惹毛了,老子投诉你!
何应钦名头大官职也不小,很多人都比较忌惮,甚至是老蒋,其中当然也包括罗卓英在内。不过,偏偏白飞就是不吊他,况且早在武汉的时候,他就曾在新闻发布会上与何应钦闹翻过一次,所以时至今日打从心眼里不太待见这老兄。
听到钱伯庸把何应钦抬出来,白飞咧嘴冷笑了一下道:“别扯那些没用的,话既然说到这里了,那我就明明白白的告诉你。现在我以第九战区宪兵司令的身份通知钱市长,从明天早上开始,南昌市政府必须全力开始疏散南昌市区内的所有民众,尽快广大民众疏散到长沙、衡阳、永州、怀化等西南一带。”
“什么?你~!”钱伯庸又惊又怒。他见何应钦的名头根本就吓不住白飞,心中莫名一片慌乱,不由地又主意打到罗卓英身上,对他说道:“罗司令,你看看,蒋委员长命令我等守境安民,抵御日军,可他倒好,刚一来就耍官威,而且还要疏散南昌民众?如今数十万大军都在南昌左近布防,一旦疏散民众,必会闹出大动静,岂不是明白告诉周围军民,这南昌城守不住吗?如此一来,对士气影响有多大?还没开战就士气尽丧,又何谈守土抗日之决胜?”
这政坛老油子,也是豁出去了,就是不同意白飞提出的疏散的主意,反倒是一通上纲上线的胡拉乱扯,竟也让他扯出了几分道理。
因此罗卓英一权衡,便咳嗽一声道:“震宇,我知道你疏散市民的目的是为了在战时减少伤亡,可此次阻击与别不同,我们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可现在若是还没接战就开始撤退,从战术上讲,确实是不利于我们的后续抵抗。除非…”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