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68 第六十章 白衣乃是蓬莱人
- 269 第八十章 祖辈容身于地脉
- 270 第六十一章 汝水主人忽发难
- 271 第八十一章 祖灵树洞藏诡境
- 272 第八十二章 无尽台阶领路人
- 273 第六十二章 擒贼必须先擒王
- 274 第八十三章 树梢之上落小镇
- 275 第六十三章 是友非敌道缘由
- 276 第八十四章 祖后三人长谈话
- 277 第六十四章 愿赌服输道歉吧
- 278 第八十五章 书山有路勤为径
- 279 第八十六章 山门大会众门聚
- 280 第六十五章 寻踪问道撞地魈
- 281 第六十六章 火元助力斩地魈
- 282 第八十七章 茅山掌教探消息
- 283 第六十七章 强迫引路救老者
- 284 第八十八章 冤家路窄再斗法
- 285 第八十九章 成王败寇惹是非
- 286 第六十八章 老者苏醒忽惊变
- 287 第九十章 “我要他当我师父”
- 288 第九十一章 江湖之事难定论
- 289 第六十九章 前有猛虎后有狼
- 290 第九十二章 一入红尘多变迁
- 291 第七十章 广阔麦田奇女子
- 292 第一章 离别,重逢
- 293 第七十一章 蓬莱门人首齐聚
- 294 第七十二章 同门同根不同心
- 295 第七十三章 付音身死入陷阱
- 296 第二章 念儿,找茬
- 297 第三章 交谈,药引
- 298 第七十四章 各施手段阻百敌
- 299 第四章 同行,异常
- 300 第五章 旧识,冲突
- 301 第七十五章 五行土神有先见
- 302 第六章 讲述,回家
- 303 第七章 有家,有味
- 304 第七十六章 玩的一手鹬蚌争
- 305 第八章 疑虑,遗失
- 306 第九章 误会,请求
- 307 第七十七章 敌暗我明惨中毒
- 308 第七十八章 不请自来怪乌鸦
- 309 第七十九章 无理要求强掳人
- 310 第十章 小视,忽悠
- 311 第八十章 祖辈容身于地脉
- 312 第十一章 寂禅,前行
- 313 第十二章 停驻,旅友
- 314 第十三章 消失,突发
- 315 第十四章 干尸,死者
- 316 第八十一章 祖灵树洞藏诡境
- 317 第十五章 幕后,遭遇
- 318 第八十二章 无尽台阶领路人
- 319 第十六章 擒人,斩欲
- 320 第八十三章 树梢之上落小镇
- 321 第十七章 手段,信息
- 322 第十八章 遭遇,逼问
- 323 第八十四章 祖后三人长谈话
- 324 第十九章 演戏,解救
- 325 第八十五章 书山有路勤为径
- 326 第二十章 女孩,突围
- 327 第二十一章 人质,交换
- 328 第八十六章 山门大会众门聚
- 329 第二十二章 教主,燕璇
- 330 第八十七章 茅山掌教探消息
- 331 第八十八章 冤家路窄再斗法
- 332 第二十三章 逃脱,田伯
- 333 第二十四章 超度,迎战
- 334 第八十九章 成王败寇惹是非
- 335 第九十章 “我要他当我师父”
- 336 第二十五章 九转,雷暴
- 337 第九十一章 江湖之事难定论
- 338 第九十二章 一入红尘多变迁
- 339 第一章 离别,重逢
- 340 第二章 念儿,找茬
- 341 第三章 交谈,药引
- 342 第四章 同行,异常
- 343 第五章 旧识,冲突
- 344 第六章 讲述,回家
- 345 第七章 有家,有味
- 346 第八章 疑虑,遗失
- 347 第九章 误会,请求
- 348 第十章 小视,忽悠
- 349 第十一章 寂禅,前行
- 350 第十二章 停驻,旅友
- 351 第十三章 消失,突发
- 352 第十四章 干尸,死者
- 353 第十五章 幕后,遭遇
- 354 第十六章 擒人,斩欲
- 355 第十七章 手段,信息
- 356 第十八章 遭遇,逼问
- 357 第十九章 演戏,解救
- 358 第二十章 女孩,突围
- 359 第二十一章 人质,交换
- 360 第二十二章 教主,燕璇
- 361 第二十三章 逃脱,田伯
- 362 第二十四章 超度,迎战
- 363 第二十五章 九转,雷暴
- 364 第二十六章 雷击,之死
- 365 第二十七章 降魔,圆寂
- 366 第二十八章 归来,走失
- 367 第二十九章 小巷审问
- 368 第三十章 如何着手
- 369 第三十一章 擒贼
- 370 第三十二章 入狼窝
- 371 第三十三章 擒王不成反被擒
- 372 第三十四章 纸燕传书
- 373 第三十五章 念儿一梦知安危
- 374 第三十六章 高烧浑噩梦难解
- 375 第三十七章 抛来橄榄枝
- 376 第三十八章 这个事故有疑点
- 377 第三十九章 好心当成驴肝肺
- 378 第四十章 扑朔迷离
- 379 第四十一章 突然死亡
- 380 第四十二章 猥琐算命先生
- 381 第四十三章 百婴女
- 382 第四十四章 被念儿坑了
- 383 第四十五章 分头行动
- 384 第四十六章 夜临游乐园
- 385 第四十七章 林雅重伤见鬼婴
- 386 第四十八章 失踪
- 387 第四十九章 境中境,墙内墙
- 388 第五十章 子时将至
- 389 第五十一章 唯有一战
- 390 第五十二章 魔音镇魂咒
- 391 第五十三章 皆是孽缘
- 392 第五十四章 谈条件
- 393 第五十五章 张驰归来
- 394 第五十六章 接头出发
- 395 第五十七章 安排
- 396 第五十八章 鱼龙混杂的会场
- 397 第五十九章 迅速制服
- 398 第六十章 中场与高潮
- 399 第六十一章 两方无果
- 400 第六十二章 蛇鼠祸乱
- 401 第六十三章 失足落深坑
- 402 第六十四章 绝境之地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八十五章 书山有路勤为径
第八十五章 书山有路勤为径
师祖一提,我便知道他说的是林雅,我顿时激动起来,以为林雅恢复了记忆,师父不是说师祖也没招么?
这般想着,我忍不住观察起师祖的表情来,然而师祖的脸上除了波澜不惊的平静之外,别无其他情感,我的举动反而引起了师祖的注意,他瞧了我一眼,一眼就看穿了我的想法,淡淡一笑,说:“花妖的记忆没有恢复,虽然不清楚具体情况,但是她的神识只是被截断,并没有丧失,所以还是有希望恢复,倘若被地脉祖灵夺去,只怕很难恢复了。”
师祖说着话,带着我沿着一条斜向上延伸的枝干行进,一路上到了地脉祖灵的树冠,在这里有一个巨大的平台,地面上篆刻着一个半指深的图形,放眼一瞧,好似一个巨大的符阵,凹槽内似乎还镶嵌着一种透明的物质。
而在平台中心,林雅盘腿而坐,胸口有规律的起伏,做着吐纳,而她背后的翅膀忽隐忽现,好似脉动一般。
她没有察觉到我们,我们也没急着打断她,我回头问道:“这是……”
师祖也驻足于平台边缘,说:“这里是观星台,这个符阵自师门创立以来就已经存在,能够吸取星辰之力灌溉下方的地脉,在此地吞吐修行,有助于参悟大道至理,我曾传授花妖一段心诀,用于消磨戾气,如今还留存于其脑海。神识截断,并非只有坏处,至少让她内心的杂念尽数消除,能达到空灵之境来修习,只有达到那样的心境方能承受星辰之力的洗刷,短短几日,见效奇大。”
我知道,所谓星辰之力就是天脉的一种形式,天脉虚无缥缈,但是若能得一丝一毫,对于修为精进大有益处。
瞧见林雅如此专注地修炼,我并不像打扰她,师祖能够如此重视已经让我感激不尽。
于是我转头问师祖:“那有没有办法帮助她恢复被截断的神识?”
师祖捻着胡须点点头,说:“这世间有一奇物,名曰子午参,将之熬炼成丹药服用,可以让她恢复,只不过……”
师祖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这东西乃是传说之物,当初也只是在藏书阁中一卷师门前辈的记载中寥寥几字提到,并无典籍记载,更无外形图画描述,至于何处寻找,也无从得知。”
原本燃起一丝希望的我顿时又感到一阵迷茫。
这时师父插话道:“师父,方丈传承正统医字脉,历来以药草丹药见长,或许他们会知晓一二。”
师祖点了点头道:“我也正有此意,只不过方丈之人不谙世事,只是不知收到邀请函后掌门姜厶明年是否会到场,毕竟上一次前代掌门就只派了两个长老前来。”
师祖说完,又转向我问:“云翼,你要不要去聊几句?”
我摆摆手说:“算了,不打搅她修行。”
师祖点点头,便带我们回去。
天色渐暗,我就没有再逗留,不过师父还要和师祖商讨一些事宜,所以我就先行离去。
临走前,师祖叫住我,递给我一块玉牌说:“云翼,这段时间除了寻常课习外,你多去藏书阁研读转魔金诀,有这块玉符你可以自由出入,其他书籍典藏也可以多多研读,很多都是师门前辈留下的术法感悟,对你大有帮助。”
我收起玉符,朝师祖行了礼,然后就离开了。
第二天做完早课,我便拿着玉符来到藏书阁中,藏书阁位于地脉祖灵内部深处,只有一个出入口,我光从平台入口沿着阶梯往下就走了十来分钟,一抬头看到门口上方镶嵌着一块晶石,就知道这也是一种门禁,不过我有师祖给的玉符,所以进入其中畅通无阻。
刚一踏入,我就傻眼了。
藏书阁可以说是师门面积最大的建筑,直径二三十米的圆柱形构造,顶部足有五十多米高,沿着墙壁就是直通顶部的书架,上面密密麻麻全是书,而中间也摆放着十来个两人高的书架,一根直径五六米的柱子屹立中心处,被无数的书包围着,简直比大型图书馆还要气派百倍,每一个书架上都挂着油灯,一竖排十余盏,将整个空间照的透亮。
这里面的藏书根本无法计算,少说也得上十万吧。
我在里面转了一圈,感觉有些混乱,这么多书,我怎么找到转魔金诀?
正在我苦思之余,身后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来:“你就是天一的徒孙吧?”
我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转身一瞧,看到一位形如枯槁的老者站在我面前,面部毛发浓密,几乎挡住了嘴巴,不过头发梳理得很整齐,特别是那一双半闭着的眼睛,晶晶亮。
我定了定心神,想来此人是看管藏书阁的前辈,于是恭恭敬敬地行礼道:“我叫林云翼,不知前辈如何称呼?”
老者有点驼背,背着手上下打量我一番,然后说:“魏城……算起来是你师祖的师叔呢。”
魏城!
乍一听这个名字,我顿时就一战,当初在地脉之域就早有耳闻,此人可是守门人中最德高望重、修为最高之人,怎么不在地脉之域,反而跑这儿来看管藏书阁了?
瞧见我的表情,老者呵呵一笑,说:“看样子你听说过我啊?是不是在想好端端的守门人不做怎么来这儿做图书馆馆长来了?”
被他一语道破,我尴尬无比,又摸不清这个老者的性子,只好拱手说:“太师叔祖,弟子不敢不尊,只是心中确实诧异。”
老者摆了摆手说:“唉!别叫那么麻烦,叫我魏老就好。守门人是份苦差事,我年纪大了,疲于奔波,所以还是找个安静闲适的活计,得个清闲。”
乍一看魏老与师祖年纪相仿,但是论精气神,师祖却比他精神百倍,手脚也灵活得多,那是经由地脉洗刷带来的延年益寿的效果,而魏老,几乎是半截入土的模样,可见他应该没有融入地脉之中,能够活到这个年纪,真真是长寿。
魏老瞧见我发愣,接着问我:“你要找什么书?”
我回过神来,急忙告诉他。
魏老点点头,走到一个书架边,掏出一张符纸,口念咒诀,接着把符纸往书架上一拍,只见整个书架一震,一本破旧的线装书就从上面三米多高的位置掉落下来,魏老伸手接住,然后递交给我,说:“这里的书,你够得到的,可以先看,等你吃透了这些书,再读上面的,越往上的书越难懂,其中蕴含的大道也越深刻,当年璟天用了足足五年才把这里一半的书通读,至于参透多少就不好说了。”
魏老说完这段话,转身就离开了,就连怎么拿到上面的书的方法也没告诉我,只不过最后一句话显然是在给我施加压力,还拿孙师叔祖来举例子。
不过底下的也够我看个一年半载,我也就没当回事。
转魔金诀就是我够不到的书籍,我翻开来读了几段,都是复杂难懂的文言文,不过每一页都夹着一页注解,用的也是文言文,所以事实上,整本书看着厚,其实不过七八十页。
这一个早上,我都在研读这本书,我惊奇地发现,这里面的注解异常简洁易懂,将其中的各种理论完美地用简单的文言文解释,只要稍微懂一点,就能够看明白,并且增加了详细的个人见解,使得我仅仅读了十几页,就如醍醐灌顶。
转魔金诀中,有一部分咒诀,写注解的人专门做了归纳,将之整合成一段繁长口诀,我草草读了几遍,并根据注解来感悟其中的道理,渐渐的感觉体内有什么东西在蠢蠢欲动,不过只是转瞬即逝。
难道说这段咒诀引起了体内魔心血印的反应?
我不禁兴奋起来,毫无疑问,我若是能够参透这段咒诀,那么我或许可以控制魔心血印,甚至将之为我所用。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除了跟随师父修炼学习术法,我其余时间都潜心钻在藏书阁研读转魔金诀,闲暇之余,我还会阅览其他书籍,我发现其中有很多是市面上得以见到的古籍名著,很多是手写抄录搞,几乎每一本书都有各种各样的注解以纸张的方式夹在其中,有的书我看着无聊,就草草浏览了一遍。
除此之外我发现其中做注解最多的笔迹,就属于注释转魔金诀的那个人,几乎每一本书都有,一开始我只以为此人可能是太师祖,也可能是师祖前一辈或者其他人,毕竟能够写出这么简单易懂的文言文,应该是明清时代的人,直到我看到一本无名的书,其中对师门的术法以及上古术巫一脉做了详细的记载、解释和归纳,仅仅是这么一本书,就让我明白了古术一脉的历史渊源以及发展史。
这是唯一一本没有任何注解的书,因为里面已经用无比简洁明了的字眼阐述了内容,而这个字迹也和转魔金诀注释的字迹相似,直到全书末尾,我才看到了一个名字,叫做钟珏。
于是,我回去的时候得空问师父,钟珏这个人是谁。
师父一挑眉毛,说道:“哦!你也发现这个人了?”
我一脸诧异问:“怎么了?这个人很出名吗?”
师父不急不缓地告诉我,钟珏这个人是个天才,本是宋初之人,也许我的先祖林崇斌就知道此人,而藏书阁中所有书此人全部通读并且加以注解,而且他也是师门当今术法归类法的创始人,也是师门除创立者外,至今唯一一个通晓十大禁术的人,就连十大禁术这个称谓也是他提出来并联合众人加以封存的,而在他之前,十大禁术还不曾遭到限制,只是师门最高术法罢了。
除此以外,传说此人有个特别之处,就是左手手心有一个金色的符阵,乃是伊始符阵。
至于传闻的可信度就有待商榷了,毕竟是存在于一千年前的人了。
这般想着,我忍不住观察起师祖的表情来,然而师祖的脸上除了波澜不惊的平静之外,别无其他情感,我的举动反而引起了师祖的注意,他瞧了我一眼,一眼就看穿了我的想法,淡淡一笑,说:“花妖的记忆没有恢复,虽然不清楚具体情况,但是她的神识只是被截断,并没有丧失,所以还是有希望恢复,倘若被地脉祖灵夺去,只怕很难恢复了。”
师祖说着话,带着我沿着一条斜向上延伸的枝干行进,一路上到了地脉祖灵的树冠,在这里有一个巨大的平台,地面上篆刻着一个半指深的图形,放眼一瞧,好似一个巨大的符阵,凹槽内似乎还镶嵌着一种透明的物质。
而在平台中心,林雅盘腿而坐,胸口有规律的起伏,做着吐纳,而她背后的翅膀忽隐忽现,好似脉动一般。
她没有察觉到我们,我们也没急着打断她,我回头问道:“这是……”
师祖也驻足于平台边缘,说:“这里是观星台,这个符阵自师门创立以来就已经存在,能够吸取星辰之力灌溉下方的地脉,在此地吞吐修行,有助于参悟大道至理,我曾传授花妖一段心诀,用于消磨戾气,如今还留存于其脑海。神识截断,并非只有坏处,至少让她内心的杂念尽数消除,能达到空灵之境来修习,只有达到那样的心境方能承受星辰之力的洗刷,短短几日,见效奇大。”
我知道,所谓星辰之力就是天脉的一种形式,天脉虚无缥缈,但是若能得一丝一毫,对于修为精进大有益处。
瞧见林雅如此专注地修炼,我并不像打扰她,师祖能够如此重视已经让我感激不尽。
于是我转头问师祖:“那有没有办法帮助她恢复被截断的神识?”
师祖捻着胡须点点头,说:“这世间有一奇物,名曰子午参,将之熬炼成丹药服用,可以让她恢复,只不过……”
师祖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这东西乃是传说之物,当初也只是在藏书阁中一卷师门前辈的记载中寥寥几字提到,并无典籍记载,更无外形图画描述,至于何处寻找,也无从得知。”
原本燃起一丝希望的我顿时又感到一阵迷茫。
这时师父插话道:“师父,方丈传承正统医字脉,历来以药草丹药见长,或许他们会知晓一二。”
师祖点了点头道:“我也正有此意,只不过方丈之人不谙世事,只是不知收到邀请函后掌门姜厶明年是否会到场,毕竟上一次前代掌门就只派了两个长老前来。”
师祖说完,又转向我问:“云翼,你要不要去聊几句?”
我摆摆手说:“算了,不打搅她修行。”
师祖点点头,便带我们回去。
天色渐暗,我就没有再逗留,不过师父还要和师祖商讨一些事宜,所以我就先行离去。
临走前,师祖叫住我,递给我一块玉牌说:“云翼,这段时间除了寻常课习外,你多去藏书阁研读转魔金诀,有这块玉符你可以自由出入,其他书籍典藏也可以多多研读,很多都是师门前辈留下的术法感悟,对你大有帮助。”
我收起玉符,朝师祖行了礼,然后就离开了。
第二天做完早课,我便拿着玉符来到藏书阁中,藏书阁位于地脉祖灵内部深处,只有一个出入口,我光从平台入口沿着阶梯往下就走了十来分钟,一抬头看到门口上方镶嵌着一块晶石,就知道这也是一种门禁,不过我有师祖给的玉符,所以进入其中畅通无阻。
刚一踏入,我就傻眼了。
藏书阁可以说是师门面积最大的建筑,直径二三十米的圆柱形构造,顶部足有五十多米高,沿着墙壁就是直通顶部的书架,上面密密麻麻全是书,而中间也摆放着十来个两人高的书架,一根直径五六米的柱子屹立中心处,被无数的书包围着,简直比大型图书馆还要气派百倍,每一个书架上都挂着油灯,一竖排十余盏,将整个空间照的透亮。
这里面的藏书根本无法计算,少说也得上十万吧。
我在里面转了一圈,感觉有些混乱,这么多书,我怎么找到转魔金诀?
正在我苦思之余,身后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来:“你就是天一的徒孙吧?”
我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转身一瞧,看到一位形如枯槁的老者站在我面前,面部毛发浓密,几乎挡住了嘴巴,不过头发梳理得很整齐,特别是那一双半闭着的眼睛,晶晶亮。
我定了定心神,想来此人是看管藏书阁的前辈,于是恭恭敬敬地行礼道:“我叫林云翼,不知前辈如何称呼?”
老者有点驼背,背着手上下打量我一番,然后说:“魏城……算起来是你师祖的师叔呢。”
魏城!
乍一听这个名字,我顿时就一战,当初在地脉之域就早有耳闻,此人可是守门人中最德高望重、修为最高之人,怎么不在地脉之域,反而跑这儿来看管藏书阁了?
瞧见我的表情,老者呵呵一笑,说:“看样子你听说过我啊?是不是在想好端端的守门人不做怎么来这儿做图书馆馆长来了?”
被他一语道破,我尴尬无比,又摸不清这个老者的性子,只好拱手说:“太师叔祖,弟子不敢不尊,只是心中确实诧异。”
老者摆了摆手说:“唉!别叫那么麻烦,叫我魏老就好。守门人是份苦差事,我年纪大了,疲于奔波,所以还是找个安静闲适的活计,得个清闲。”
乍一看魏老与师祖年纪相仿,但是论精气神,师祖却比他精神百倍,手脚也灵活得多,那是经由地脉洗刷带来的延年益寿的效果,而魏老,几乎是半截入土的模样,可见他应该没有融入地脉之中,能够活到这个年纪,真真是长寿。
魏老瞧见我发愣,接着问我:“你要找什么书?”
我回过神来,急忙告诉他。
魏老点点头,走到一个书架边,掏出一张符纸,口念咒诀,接着把符纸往书架上一拍,只见整个书架一震,一本破旧的线装书就从上面三米多高的位置掉落下来,魏老伸手接住,然后递交给我,说:“这里的书,你够得到的,可以先看,等你吃透了这些书,再读上面的,越往上的书越难懂,其中蕴含的大道也越深刻,当年璟天用了足足五年才把这里一半的书通读,至于参透多少就不好说了。”
魏老说完这段话,转身就离开了,就连怎么拿到上面的书的方法也没告诉我,只不过最后一句话显然是在给我施加压力,还拿孙师叔祖来举例子。
不过底下的也够我看个一年半载,我也就没当回事。
转魔金诀就是我够不到的书籍,我翻开来读了几段,都是复杂难懂的文言文,不过每一页都夹着一页注解,用的也是文言文,所以事实上,整本书看着厚,其实不过七八十页。
这一个早上,我都在研读这本书,我惊奇地发现,这里面的注解异常简洁易懂,将其中的各种理论完美地用简单的文言文解释,只要稍微懂一点,就能够看明白,并且增加了详细的个人见解,使得我仅仅读了十几页,就如醍醐灌顶。
转魔金诀中,有一部分咒诀,写注解的人专门做了归纳,将之整合成一段繁长口诀,我草草读了几遍,并根据注解来感悟其中的道理,渐渐的感觉体内有什么东西在蠢蠢欲动,不过只是转瞬即逝。
难道说这段咒诀引起了体内魔心血印的反应?
我不禁兴奋起来,毫无疑问,我若是能够参透这段咒诀,那么我或许可以控制魔心血印,甚至将之为我所用。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除了跟随师父修炼学习术法,我其余时间都潜心钻在藏书阁研读转魔金诀,闲暇之余,我还会阅览其他书籍,我发现其中有很多是市面上得以见到的古籍名著,很多是手写抄录搞,几乎每一本书都有各种各样的注解以纸张的方式夹在其中,有的书我看着无聊,就草草浏览了一遍。
除此之外我发现其中做注解最多的笔迹,就属于注释转魔金诀的那个人,几乎每一本书都有,一开始我只以为此人可能是太师祖,也可能是师祖前一辈或者其他人,毕竟能够写出这么简单易懂的文言文,应该是明清时代的人,直到我看到一本无名的书,其中对师门的术法以及上古术巫一脉做了详细的记载、解释和归纳,仅仅是这么一本书,就让我明白了古术一脉的历史渊源以及发展史。
这是唯一一本没有任何注解的书,因为里面已经用无比简洁明了的字眼阐述了内容,而这个字迹也和转魔金诀注释的字迹相似,直到全书末尾,我才看到了一个名字,叫做钟珏。
于是,我回去的时候得空问师父,钟珏这个人是谁。
师父一挑眉毛,说道:“哦!你也发现这个人了?”
我一脸诧异问:“怎么了?这个人很出名吗?”
师父不急不缓地告诉我,钟珏这个人是个天才,本是宋初之人,也许我的先祖林崇斌就知道此人,而藏书阁中所有书此人全部通读并且加以注解,而且他也是师门当今术法归类法的创始人,也是师门除创立者外,至今唯一一个通晓十大禁术的人,就连十大禁术这个称谓也是他提出来并联合众人加以封存的,而在他之前,十大禁术还不曾遭到限制,只是师门最高术法罢了。
除此以外,传说此人有个特别之处,就是左手手心有一个金色的符阵,乃是伊始符阵。
至于传闻的可信度就有待商榷了,毕竟是存在于一千年前的人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