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48 第七百二十五节 大明犯了拖延症
- 549 第七百二十六节 复杂的南洋问题(1)
- 550 第七百二十七节 复杂的南洋问题(2)
- 551 第七百二十八节 赫德的财政政策
- 552 第七百二十九节 新一波工业扩张
- 553 第七百三十节 商业内战
- 554 第七百三十一节 大明的财团时代
- 555 第七百三十二节 巨人的落幕
- 556 第七百三十三节 大明的应对
- 557 第七百三十四节 排华谈判
- 558 第七百三十五节 请洪秀全帮个忙
- 559 第七百三十六节 浩瀚大洋是障碍
- 560 第七百三十七节 战前的外交准备(1)
- 561 第七百三十八节 不是已经开战了
- 562 第七百三十九节 此时打成本最低
- 563 第七百四十节 北伐的地缘顾虑
- 564 第七百四十一节 美国华人大起义
- 565 第七百四十二节 洪天王借尸还魂
- 566 第七百四十三节 华人爆发的力量
- 567 第七百四十四节 得意时要知进退
- 568 第七百四十五节 已无退路之人与已无退路之局
- 569 第七百四十六节 夏威夷海战
- 570 第七百四十七节 愤怒的美国
- 571 第七百四十八节 大明的盟友
- 572 第七百四十九节 新生派力量
- 573 第七百五十节 美国人的反攻
- 574 第七百五十一节 打造前敌基地
- 575 第七百五十二节 在墨西哥外交战
- 576 第七百五十三节 佩科斯战役
- 577 第七百五十四节 史上最大歼灭战
- 578 第七百五十六节 悄然兴起的教派
- 579 第七百五十七节 挺进圣安东尼奥
- 580 第七百五十七节 德克萨斯大会战
- 581 第七百五十八节 皇权威信的下降
- 582 第七百五十九节 阿拉斯加的总督
- 583 第七百六十节 饮马墨西哥湾
- 584 第七百六十一节 打断美国社会的支柱
- 585 第七百六十二节 朝鲜东学道起义
- 586 第七百六十三节 大会战序幕
- 587 第七百六十四节 授旗
- 588 第七百六十五节 皇命
- 589 第七百六十六节 煎熬
- 590 第七百六十七节 尤卡坦海战
- 591 第七百六十八节 海军上刺刀
- 592 第七百七十节 越来越像政客
- 593 第七百七十一节 休斯敦大会战(1)
- 594 第七百七十二节 休斯敦大会战(2)
- 595 第七百七十三节 休斯敦大会战(3)
- 596 第七百七十四节 休斯敦大会战(4)
- 597 第七百七十五节 休斯敦大会战(5)
- 598 第七百七十六节 伦敦和谈(1)
- 599 第七百七十七节 伦敦和谈(2)
- 600 第七百七十八节 一样的甲午
- 601 第七百七十九节 昏君混臣
- 602 第七百八十节 迷局
- 603 第七百八十一节 拒和迁都再战
- 604 第七百八十二节 李鸿章的后路
- 605 第七百八十三节 日本狮子大开口
- 606 第七百八十四节 日军攻占北亰城
- 607 第七百八十五节 唯有巧手来捏合
- 608 第七百八十六节 大明的傀儡政权
- 609 第七百八十七节 慈禧的算计
- 610 第七百八十七节 赫德威胁英国人
- 611 第七百八十八节 吞并满清的基础
- 612 第七百八十九节 一统天下的准备
- 613 第七百八十九节 日德纷争
- 614 第七百九十节 给满遗找个去处
- 615 第七百九十一节 明俄满蒙协定
- 616 第七百九十二节 中国统一的过程
- 617 第七百九十三节 工业巨头的春天
- 618 第七百九十四节 让电老虎去撕咬
- 619 第七百九十五节 璀璨的手工艺品
- 620 第七百九十六节 后发国家的工业化路径
- 621 第七百九十七节 战列舰时代到来
- 622 第七百九十七节 海军军备竞赛
- 623 第七百九十八节 东亚大陆协定
- 624 第七百九十九节 新都城和新国名
- 625 第八百节 扩大公局法案
- 626 第八百零一节 赫德的图谋
- 627 第八百零二节 东亚火药桶
- 628 第八百零三节 英国人的打手
- 629 第八百零四节 中国的东亚秩序
- 630 第八百零五节 不可避免的战争
- 631 第八百零六节 德国人的讹诈
- 632 第八百零七节 中德同盟谈判
- 633 第八百零八节 步入世界的中心
- 634 第八百零九节 中国的世界政策
- 635 第八百一十节 中英太平洋协定
- 636 第八百一十一节 国际局势复杂化
- 637 第八百一十二节 列强分赃会议
- 638 第八百一十六节 向贫富分化说不(2)
- 639 第八百一十七节 让城里人回农村
- 640 第八百一十七节 士大夫的救民策
- 641 第八百一十八节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 642 第八百一十九节 用的只是这个身份
- 643 第八百二十节 提前的新农村建设
- 644 第八百二十一节 加利福尼亚危机
- 645 第八百二十三节 拜上帝教的传播
- 646 第八百二十四节 关于加州的战和
- 647 第八百二十五节 大战一触即发
- 648 第八百二十六节 挑拨失败
- 649 第八百二十八节 德国需要保证
- 650 第八百二十九节 笼罩欧洲的恐怖
- 651 第八百三十一节 日本人的小算盘
- 652 第八百三十二节 德法战争爆发了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七百三十五节 请洪秀全帮个忙
第七百三十五节 请洪秀全帮个忙
朱敬伦也没有想到,局势真的会到这一步。
此时全世界还都等着大明的宣战呢,但战争在朱敬伦心中已经爆发了。
与美国开战,这是迟早的事情,只要大明想在这个世界上有所作为,就不能容忍美国像历史上那样发展。
可是他真的没想到会这么快,他认为对美国摆出强硬姿态,美国人一定会慎重的,他记忆中,美国人排斥日本人可是在日俄战争之后的事情,1907年在美国强烈的排斥日本移民的舆论氛围下,美国人日本达成了一个君子协定,日本约束向美国移民的数量,基本上只是亲属之间的移民,美国则许可日本人的家眷妇女移民美国。
这个有君子协定的条约,一直到1924年,才由美国颁布了完全禁止亚洲移民的法令而破产。朱敬伦以为,美国会接受大明一定的让步,继续允许华人移民呢。可没想到他们做的如此果决,竟然直接颁布法令彻底禁止大明移民,而且还不允许离开美国过境的华人再次进入美国,这等同于将一百多万中国移民跟中国割裂,他们要么选择放弃美国,要么选择放弃祖国。
这种情况下,朱敬伦知道战争不可避免了。从他允许赫德去下最后通牒的时候,朱敬伦就知道战争不可避免了。因为他很了解美国,他知道在那种政治形态下,政治家的操作空间是有限的。赫德作为一个英国人,还不甚了解,可如果他是一个法国人,大概就会十分了解这种情况了。
但一开始朱敬伦让赫德以战争为底线的时候,真的只是给赫德打气,希望他的态度强硬一些,但却不想美国人根本就不在意大明的强硬,看来一场明法战争,虽然让全世界都开始重视大明,但事实上他们依然没有将大明当作一个强国看待。至少没把大明当作一个可以和他们对等的强国看待。
这让朱敬伦心中是十分伤感的,他感到一种不被主流国际力量接纳的孤独,或许新中国的领导人正是在这种心态下,才选择跟非洲的黑人国家交朋友的吧。
美国总统签署法令之后,朱敬伦第一时间来到了广州花县境内的一座祠堂。
这是一座不大,但却到处是雕龙,规格很高的祠堂,因为龙的图案不是一般人能用的,晋商用这种图案只敢用到会馆中,而会馆中还得供奉着武圣人关羽。
这座祠堂之所以敢用龙形,是因为这里埋葬的是一个做过皇帝的人,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
祠堂周围有几乎人家,是一些留下给洪秀全守墓的太平军士兵。
其中身份最重的,是两个年纪四十左右的中年人,因为他们也曾是太平天国的王爷。
他们是李秀成的小儿子李荣发和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
洪天贵福给他爹守灵天经地义,可是李荣发却是在李秀成的命令下守灵的,当年李秀成决定独自一人去美洲,将两个儿子都留在了大明,他知道他如果留下来,大明皇帝是不会安心的,所以他必须走,只有他走了,他两个儿子才能更好的活下去。
几年之后,他在美国扎下脚跟,发现美国的生活比在大明更好,而他两个儿子却在奸商的哄骗之下染上了恶习,荡尽了家财。
于是李秀成让小儿子留在洪秀全祠堂守灵,让大儿子来美国投奔自己。
洪秀全的祠堂在花县郊外一座小山上,这些守灵人身份敏感,当地人没人愿意接触他们,所以他们的生活过的很低调,虽然说不上活不下去,事实上他们都是比较有钱的,大明政府没有拿他们的财产,只要不是自己胡搞,太平天国留下那些财富够他们吃几辈子的。
洪秀全的坟墓就在祠堂后边,周围种了一圈槐树和松树,中间一个大封土,虽然比不上真正的帝王,但比之小老百姓还是很有规格的。
朱敬伦来祭陵,洪天贵福和李荣发都紧紧跟着,其他太平军老兵则都挡在外面,朱敬伦随身带来的卫兵是不可能容许他们靠近的。
规规矩矩祭拜过洪秀全之后,朱敬伦对着他的灵牌说道:
“天王陛下,这次来是请你帮一个忙,有打扰的地方勿怪。”
转头对洪天贵福说道:“小天王殿下,我要掘开你父亲的陵墓,打算取点东西,你不会怪我吧。”
洪天贵福脸色顿时煞白,大明皇帝要掘他爹的坟墓,难道他爹得罪过大明皇帝,现在人家要鞭尸,那么他们这些遗族怎么办,岂不是要死无葬身之地,他的身子当即就软了下去。
当时天京城破,洪天贵福就受到了惊吓,这么多年一有风吹草动他就心惊胆颤,他总觉得随时会被人给杀了。这不怪他,他的身份决定的,就是他在这里守灵,要不是有太平军的忠勇老兵保护,早就给人刺杀了,想杀他的人太多了。
朱敬伦知道他的处境:“小天王勿惊,我知道你们这么多年在大明过的并不好,我打算让你们去投奔忠王。”
他们早就想去美洲了,但一来洪秀全的陵墓在这里,二来他们的身份大明政府很关注,盯得很紧,没有政府的允许,他们走不了,曾试图送礼让官员放行,可也没人敢帮这个忙。
现在大明皇帝允许他们离开了,这算是一个好事。
洪天贵福没说话,李荣发倒是问了起来。
“不知道陛下要掘墓取何物?天王墓中可无财宝随葬。”
朱敬伦笑道:“我想你们去了美洲,天王的墓留在这里,我想你们也不会放心吧。我打算让你们带着天王的失身去美洲安葬。”
李荣发惊道:“惊扰了天王安寝,这如何使得。”
洪天贵福突然来了勇气,一口答应:“使得,使得,父王若能去美洲,他定也愿意。”
朱敬伦笑了笑,让人开始挖墓。
洪秀全的墓外面不大,但里面真的是按照帝王的规制建造的,这是为了安抚当时几十万太平军降兵的,也是朱敬伦答应李秀成的投降条件。
因此里面是有地宫的,洪秀全躺在一口厚重的楠木棺材中。
掀开棺材后,所有人都惊呆了,因为十年之后,洪秀全的身体早化成了白骨,但他的头颅栩栩如生,宛如生前!
此时全世界还都等着大明的宣战呢,但战争在朱敬伦心中已经爆发了。
与美国开战,这是迟早的事情,只要大明想在这个世界上有所作为,就不能容忍美国像历史上那样发展。
可是他真的没想到会这么快,他认为对美国摆出强硬姿态,美国人一定会慎重的,他记忆中,美国人排斥日本人可是在日俄战争之后的事情,1907年在美国强烈的排斥日本移民的舆论氛围下,美国人日本达成了一个君子协定,日本约束向美国移民的数量,基本上只是亲属之间的移民,美国则许可日本人的家眷妇女移民美国。
这个有君子协定的条约,一直到1924年,才由美国颁布了完全禁止亚洲移民的法令而破产。朱敬伦以为,美国会接受大明一定的让步,继续允许华人移民呢。可没想到他们做的如此果决,竟然直接颁布法令彻底禁止大明移民,而且还不允许离开美国过境的华人再次进入美国,这等同于将一百多万中国移民跟中国割裂,他们要么选择放弃美国,要么选择放弃祖国。
这种情况下,朱敬伦知道战争不可避免了。从他允许赫德去下最后通牒的时候,朱敬伦就知道战争不可避免了。因为他很了解美国,他知道在那种政治形态下,政治家的操作空间是有限的。赫德作为一个英国人,还不甚了解,可如果他是一个法国人,大概就会十分了解这种情况了。
但一开始朱敬伦让赫德以战争为底线的时候,真的只是给赫德打气,希望他的态度强硬一些,但却不想美国人根本就不在意大明的强硬,看来一场明法战争,虽然让全世界都开始重视大明,但事实上他们依然没有将大明当作一个强国看待。至少没把大明当作一个可以和他们对等的强国看待。
这让朱敬伦心中是十分伤感的,他感到一种不被主流国际力量接纳的孤独,或许新中国的领导人正是在这种心态下,才选择跟非洲的黑人国家交朋友的吧。
美国总统签署法令之后,朱敬伦第一时间来到了广州花县境内的一座祠堂。
这是一座不大,但却到处是雕龙,规格很高的祠堂,因为龙的图案不是一般人能用的,晋商用这种图案只敢用到会馆中,而会馆中还得供奉着武圣人关羽。
这座祠堂之所以敢用龙形,是因为这里埋葬的是一个做过皇帝的人,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
祠堂周围有几乎人家,是一些留下给洪秀全守墓的太平军士兵。
其中身份最重的,是两个年纪四十左右的中年人,因为他们也曾是太平天国的王爷。
他们是李秀成的小儿子李荣发和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
洪天贵福给他爹守灵天经地义,可是李荣发却是在李秀成的命令下守灵的,当年李秀成决定独自一人去美洲,将两个儿子都留在了大明,他知道他如果留下来,大明皇帝是不会安心的,所以他必须走,只有他走了,他两个儿子才能更好的活下去。
几年之后,他在美国扎下脚跟,发现美国的生活比在大明更好,而他两个儿子却在奸商的哄骗之下染上了恶习,荡尽了家财。
于是李秀成让小儿子留在洪秀全祠堂守灵,让大儿子来美国投奔自己。
洪秀全的祠堂在花县郊外一座小山上,这些守灵人身份敏感,当地人没人愿意接触他们,所以他们的生活过的很低调,虽然说不上活不下去,事实上他们都是比较有钱的,大明政府没有拿他们的财产,只要不是自己胡搞,太平天国留下那些财富够他们吃几辈子的。
洪秀全的坟墓就在祠堂后边,周围种了一圈槐树和松树,中间一个大封土,虽然比不上真正的帝王,但比之小老百姓还是很有规格的。
朱敬伦来祭陵,洪天贵福和李荣发都紧紧跟着,其他太平军老兵则都挡在外面,朱敬伦随身带来的卫兵是不可能容许他们靠近的。
规规矩矩祭拜过洪秀全之后,朱敬伦对着他的灵牌说道:
“天王陛下,这次来是请你帮一个忙,有打扰的地方勿怪。”
转头对洪天贵福说道:“小天王殿下,我要掘开你父亲的陵墓,打算取点东西,你不会怪我吧。”
洪天贵福脸色顿时煞白,大明皇帝要掘他爹的坟墓,难道他爹得罪过大明皇帝,现在人家要鞭尸,那么他们这些遗族怎么办,岂不是要死无葬身之地,他的身子当即就软了下去。
当时天京城破,洪天贵福就受到了惊吓,这么多年一有风吹草动他就心惊胆颤,他总觉得随时会被人给杀了。这不怪他,他的身份决定的,就是他在这里守灵,要不是有太平军的忠勇老兵保护,早就给人刺杀了,想杀他的人太多了。
朱敬伦知道他的处境:“小天王勿惊,我知道你们这么多年在大明过的并不好,我打算让你们去投奔忠王。”
他们早就想去美洲了,但一来洪秀全的陵墓在这里,二来他们的身份大明政府很关注,盯得很紧,没有政府的允许,他们走不了,曾试图送礼让官员放行,可也没人敢帮这个忙。
现在大明皇帝允许他们离开了,这算是一个好事。
洪天贵福没说话,李荣发倒是问了起来。
“不知道陛下要掘墓取何物?天王墓中可无财宝随葬。”
朱敬伦笑道:“我想你们去了美洲,天王的墓留在这里,我想你们也不会放心吧。我打算让你们带着天王的失身去美洲安葬。”
李荣发惊道:“惊扰了天王安寝,这如何使得。”
洪天贵福突然来了勇气,一口答应:“使得,使得,父王若能去美洲,他定也愿意。”
朱敬伦笑了笑,让人开始挖墓。
洪秀全的墓外面不大,但里面真的是按照帝王的规制建造的,这是为了安抚当时几十万太平军降兵的,也是朱敬伦答应李秀成的投降条件。
因此里面是有地宫的,洪秀全躺在一口厚重的楠木棺材中。
掀开棺材后,所有人都惊呆了,因为十年之后,洪秀全的身体早化成了白骨,但他的头颅栩栩如生,宛如生前!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