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楔子
- 2 一章:三月长安
- 3 二章:大汉天子
- 4 三章:皇室兄弟
- 5 四章:山雨欲来风满楼
- 6 五章:浮眼沙盘现狼烟(上)
- 7 六章:浮眼沙盘现狼烟(中)
- 8 七章:浮眼沙盘现狼烟(下)
- 9 八章:密诏重任
- 10 九章:燕阳府
- 11 十章:设计(上)
- 12 十一章:设计(下)
- 13 十二章:玉冠郎
- 14 十三章:赳赳苦凉
- 15 十四章:前夕
- 16 十五章:御林都尉
- 17 十六章:千年秘密
- 18 十七章:行途(上)
- 19 十八章:行途(下)
- 20 十九章:北塞烽火
- 21 二十章:燕阳义
- 22 二十一章:高士酒徒
- 23 二十二章:天下雄关(上)
- 24 二十三章:天下雄关(下)
- 25 二十四章:谜团一角
- 26 二十五章:西凉难民(上)
- 27 二十六章:西凉难民(下)
- 28 二十七章:伏击(上)
- 29 二十八章:伏击(下)
- 30 二十九章:倏忽生死
- 31 三十章:追杀(上)
- 32 三十一章:追杀(下)
- 33 三十二章:流难
- 34 三十三章:无冢碑林
- 35 三十四章:骠骑将军
- 36 三十五章:变故(上)
- 37 三十六章:变故(下)
- 38 三十七章:猎狼
- 39 三十八章:燕阳马氏
- 40 三十九章:群虎山(上)
- 41 四十章:群虎山(中)
- 42 四十一章:群虎山(下)
- 43 四十二章:交涉
- 44 四十三章:怯高峰山大王
- 45 四十四章:风雨齐骤
- 46 四十五章:武威金家
- 47 四十六章:寄人篱下(上)
- 48 四十七章:寄人篱下(下)
- 49 四十八章:鸿门宴(上)
- 50 四十九章:鸿门宴(中)
- 51 五十章:鸿门宴(下)
- 52 五十一章:自引祸水(上)
- 53 五十二章:自引祸水(下)
- 54 五十三章:暗道
- 55 五十四章:大殷朝歌
- 56 五十五章:险关峰(上)
- 57 五十六章:险关峰(下)
- 58 五十七章:峰尖一杆银尖枪(上)
- 59 五十八章:峰巅一杆银尖枪(下)
- 60 五十九章:同床异梦
- 61 六十章:设伏
- 62 六十一章:官军退兵
- 63 六十二章:擒贼先擒王(上)
- 64 六十三章:擒贼先擒王(下)
- 65 六十四章:命悬一线
- 66 六十五章:训犬熬鹰
- 67 六十六章:巍巍朝堂(上)
- 68 六十七章:巍巍朝堂(下)
- 69 六十八章:群虎下山
- 70 六十九章:天水富商
- 71 七十章:鱼龙混杂
- 72 七十一章:路遥(上)
- 73 七十二章:路遥(下)
- 74 七十三章:驿站
- 75 七十四章:亭安王(上)
- 76 七十五章:亭安王(下)
- 77 七十六章:一望昆仑万山寒
- 78 七十七章:黑衣白袍 寒士无双(上)
- 79 七十八章:黑衣白袍 寒士无双(下)
- 80 七十九章:故铠旧人
- 81 八十章:苍城老榆
- 82 八十一章:孤军(上)
- 83 八十二章:孤军(中)
- 84 八十三章:孤军(下)
- 85 八十四章:平叛大营(上)
- 86 八十五章:平叛大营(中)
- 87 八十六章:平叛大营(下)
- 88 八十七章:拨云见日(上)
- 89 八十八章:拨云见日(下)
- 90 八十九章:立威
- 91 九十章:仗义每是屠狗辈 负心多是读书人
- 92 九十一章:煌煌大汉
- 93 九十二章:壶酒分天下
- 94 九十三章:你有我跋扈?(上)
- 95 九十四章:你有我跋扈?(下)
- 96 九十五章:针尖对麦芒
- 97 九十六章:那抹余晖赤如血
- 98 九十七章:百花争艳
- 99 九十八章:折计定人和
- 100 九十九章:行军(上)
- 101 一百章:行军(下)
- 102 一百零一章:入城(上)
- 103 一百零二章:入城(下)
- 104 一百零三章:两杆枪
- 105 一百零四章:阑城
- 106 一百零五章:滚滚铁骑穿城过
- 107 一百零六章:蟲叠山
- 108 一百零七章:分道扬镳(上)
- 109 一百零八章:分道扬镳(下)
- 110 一百零九章:三秦城
- 111 番外:祝各位看官老爷新年新气象!
- 112 一百一十章:落脚
- 113 111章:露水相逢总是缘
- 114 112章:理直气壮做买卖
- 115 113章:河床之战
- 116 114章:千军易得 一将难求(上)
- 117 115章:千军易得 一将难求(下)
- 118 116章:燕勒山
- 119 117章:割首
- 120 118章:余劫
- 121 119章:凉风有信 黄沙无情(上)
- 122 120章:凉风有信 黄沙无情(下)
- 123 121章:气概长短在一气 (上)
- 124 122章:气概长短在一气(下)
- 125 123章:雁过拔毛 人过留皮(上)
- 126 124章:雁过拔毛 人过留皮(下)
- 127 125章:骑虎难下(上)
- 128 126章:倒卷珠帘(上)
- 129 127章:倒卷珠帘(中)
- 130 128章:倒卷珠帘(3)
- 131 129章:倒卷珠帘(4)
- 132 130章:倒卷珠帘(5)
- 133 131章:倒卷珠帘(6)
- 134 132章:倒卷珠帘(7)
- 135 133章:倒卷珠帘(8)
- 136 134章:倒卷珠帘(9)
- 137 135章:仙人落凡
- 138 136章:提剑斩奸佞
- 139 137章:神仙道士
- 140 138章:两位公子
- 141 139章:义字当先(上)
- 142 140章:义字当先(下)
- 143 141章:硝烟起(上)
- 144 142章:硝烟起(中)
- 145 143章:硝烟起(下)
- 146 144章:塞外不夜城(上)
- 147 145章:塞外不夜城(中)
- 148 146章:塞外不夜城(下)
- 149 147章:冤家路窄(上)
- 150 148章:冤家路窄(中)
- 151 149章:冤家路窄(下)
- 152 150章:风花雪夜最动人
- 153 151章:惊鸿舞
- 154 152:倒转琵琶 风情万种
- 155 153章:险丧美人画
- 156 154章:救援
- 157 155章:风波不断(上)
- 158 156章:风波不断(中)
- 159 157章:风波不断(下)
- 160 158章:归乡捧旧茶(上)
- 161 159章:归乡捧旧茶(下)
- 162 160章:烟消云散
- 163 161章:新的狼王(上)
- 164 162章:新的狼王(下)
- 165 163章:你黑衣 我白袍
- 166 164章:划矛断义
- 167 165章:燕阳虎枪 宁折不弯
- 168 166章:大战在即(上)
- 169 167章:大战在即(下)
- 170 168章:矛盾
- 171 169章:草原的狼烟(上)
- 172 170章:草原的狼烟(下)
- 173 171章:武威郡(上)
- 174 词赋:万户侯
- 175 172章:铁骑见雄关(上)
- 176 173章:铁骑见雄关(下)
- 177 174章:铁骑入凉
- 178 175章:登城(上)
- 179 176章:登城(中)
- 180 177章:登城(下)
- 181 178章:炮灰(上)
- 182 179章:炮灰(中)
- 183 180章:炮灰(下)
- 184 181章:熬鹰
- 185 182章:风吼马鸣 你在笑(上)
- 186 183章:风吼马鸣 你在笑(中)
- 187 184章:风吼马鸣 你在笑(下)
- 188 185章:莽夫三尺气(上)
- 189 病假条
- 190 186章:莽夫三尺气(下)
- 191 187章:骁骑风采(上)
- 192 188章:骁骑风采(下)
- 193 189章:当年与今时
- 194 190章:收剑入鞘
- 195 191章:出军
- 196 192章:裂变
- 197 193章:溃败(上)
- 198 194章:溃败(中)
- 199 195章:溃败(下)
- 200 196章:逃离(上)
- 201 197章:逃离(下)
- 202 198章:死城不孤(上)
- 203 199章:死城不孤(下)
- 204 200章:风雪骤停铁骑至(上)
- 205 201章:风雪骤停铁骑至(中)
- 206 202章:风雪骤停铁骑至(下)
- 207 203章:破局的开始
- 208 204章:苦果
- 209 205章:宏图霸业 尽在掌中(上)
- 210 206章:宏图霸业 尽在掌中(下)
- 211 207章:刺史大人
- 212 208章:潜龙藏渊 不呻不鸣(上)
- 213 209章:潜龙藏渊 不呻不吟(中)
- 214 210章:潜龙藏渊 不呻不吟(下)
- 215 211章:以血铺雪路
- 216 212章:风雨飘摇(上)
- 217 213章:风雨飘摇(中)
- 218 214章:风雨飘摇(下)
- 219 215章·坐而论道 立而上言 跪而奏事上
- 220 216章:坐而论道 立而上言 跪而奏事下
- 221 217章:扬沙做尘(上)
- 222 218章:扬沙做尘(中)
- 223 219章:扬沙做尘(下)
- 224 220章:东羌郡(上)
- 225 221章:东羌郡(下)
- 226 222章:西陲悍风(上)
- 227 223章:西陲悍风(下)
- 228 224章:铁马冰河
- 229 225章:西陲五庭柱(上)
- 230 226章:西陲五庭柱(下)
- 231 227章:辗转百里一银枪
- 232 228章:说客(上)
- 233 229章:说客(下)
- 234 230章:义可抵得半两金(上)
- 235 231章:义可抵得半两金(下)
- 236 232章:一揽西陲风与雪(上)
- 237 233章:一揽西陲风与雪(中)
- 238 234章:一揽西陲风与雪(下)
- 239 235章:作态(上)
- 240 236章:作态(下)
- 241 237章:西陲点卯(上)
- 242 238章:西陲点卯(中)
- 243 239章:西陲点卯(下)
- 244 240章:年关
- 245 241章:复望天水 雄关如原
- 246 242章:蛰冬天下眠
- 247 243章:雄军涌平沙(上)
- 248 244章:雄军涌平沙(下)
- 249 245章:风起云荡(上)
- 250 246章:风起云荡(中)
- 251 247章:风起云荡(下)
- 252 248章:千年大汉(上)
- 253 249章:千年大汉(下)
- 254 250章:烽烟满九州(上)
- 255 251章:烽烟满九州(中)
- 256 一章:燕阳义 起枪(上)
- 257 二章:燕阳义 起枪(中)
- 258 三章:燕阳义 起枪(下)
- 259 四章:燕云十八骑
- 260 五章:平沙起风雷(上)
- 261 六章:平沙起风雷(中)
- 262 七章:平沙起风雷(下)
- 263 八章:弑王(上)
- 264 九章:弑王(下)
- 265 十章:九州作塘
- 266 十一章:长生天的子嗣(上)
- 267 十二章:长生天的子嗣(中)
- 268 十三章:长生天的子嗣(下)
- 269 十四章:铁骑红缨 铮铮傲骨(上)
- 270 十五章:铁骑红缨 铮铮傲骨(中)
- 271 十六章:铁骑红缨 铮铮傲骨(下)
- 272 十七章:青草依依 埋骨忠魂(上)
- 273 十八章:青草依依 埋骨忠魂(中)
- 274 十九章:青草依依 埋骨忠魂(下)
- 275 二十章:铁骑绝唱(上)
- 276 二十一章:铁骑绝唱(中)
- 277 二十二章:铁骑绝唱(下)
- 278 二十三章:双肩抗忠义(上)
- 279 二十四章:双肩抗忠义(下)
- 280 二十五章:新的战场(上)
- 281 二十六章:新的战场(下)
- 282 二十七章:角逐(上)
- 283 二十八章:角逐(中)
- 284 二十九章:角逐(下)
- 285 三十章:首战(上)
- 286 三十一章:首战(中)
- 287 三十二章:首战(下)
- 288 三十三章:盾墙箭雨(上)
- 289 三十四章:盾墙箭雨(下)
- 290 三十五章:突入(上)
- 291 三十六章:突入(下)
- 292 三十七章:重岭府(上)
- 293 三十八章:重岭府(下)
- 294 三十九章:三足金蟾 一步登天
- 295 四十章:百年独一外姓侯
- 296 四十一章:春耕
- 297 四十二章:站死跪生(上)
- 298 四十三章:站生跪死(下)
- 299 四十四章:蚍蜉撼大树
- 300 四十五章:一郡疆场(上)
- 301 四十六章:一郡疆场(中)
- 302 四十七章:一郡疆场(下)
- 303 四十八章:任驰骋(上)
- 304 四十九章:任驰骋(下)
- 305 五十章:平沙风波(上)
- 306 五十一章:平沙风波(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四章:山雨欲来风满楼
四章:山雨欲来风满楼
马瑾看到后摇了摇头:
“侯霖,这次岁试不同往年,不再考兵法武略,也不考琴棋书画。”
侯霖听后颇为诧异;“不考六艺?那考什么?”
马瑾道:“听说是考沙盘和言辩。”
侯霖听后更加疑惑,以往岁试分文考和武考,文考里有礼节章法,诗词歌赋和书法算数。武考骑乘和射术,数十年都未有变。
“你从哪听来的?”
马瑾耸了耸肩,道:“听几个朋友说起的,毕竟他们的消息渠道一向又快又准,我刚听到时也很诧异,不过细想一下估计和当今的形势有关。”
侯霖沉思不过数秒,就想通了其中关键,右边嘴角略微一扬道:“要果真如此的话,估计朝廷要提前从学士府调人了。”
“啊?何以见得?”马瑾问道。
“沙盘和言辩考的是临场能力和随机应变,这么明显的征兆你看不出来么?”
马瑾挠头,眉头都皱成一团道:“我哪想这么多,只是觉得这次岁试比起以往简单了许多。”
侯霖笑道:“朝廷不会做出无用的更变,你要肯动动脑子也能看出其中的关键。”
“行了行了,每天想这些头不疼么?不如去乘马临风来的痛快,我们赶快走吧。”
“小兄弟,我晚上还没吃饭。”侯霖狡黠一笑说道。
“你这意思不就让我请客么,好说,我请客,你付账!”
冀州上党郡内一古山中。正值月明星稀,万籁俱寂时,山腰一处古色古香的石亭内,铜炉檀香,古琴悠扬,一老者与一青年端坐其中。
青年人一身素白,腰佩宝剑,面容清秀,卓尔文雅,气质颇为出尘,正闭目抚琴,琴声悠长而空旷,显得意境深长。
相比之下老者就粗鄙了许多,一身补丁,头发用着头巾草草包着,听着琴声打着盹,昏昏欲睡。
一曲终了,青年人缓缓睁开双眼,对着老者说道:“今日长安传来消息,学士府今年岁考与往年皆不相同,看来泰天已经察觉到了什么。”
老者依旧闭着眼睛,似乎已经睡着了。
青年人似乎习以为常,继续说道:“看来泰天没有我们想的那般不济,还是察觉到了一丝,不过已经晚了,再说学士府那些只会夸夸其谈的贵族子弟除了谈谈风花雪月外还有什么会的,泰天想要选取可靠的亲信,却还得从士族里找,真是可悲。”
老者还是没有睁眼,但开口说道:“一口一个泰天,要知道他还是这天下之主,你父亲还每日还要对他三拜九叩。”
青年人不以为然,儒雅一笑说:“师傅常教导我说不尊无道,不行缛节,我只是依照师傅的教导来行事。”
老者睁开双眼,目光阴戾。看着一脸笑容的青年人开口道:“泰天帝虽无为,但并非无道,听信谗言,却不暴虐败纲,你虽学会我一生所传,却不懂得善用变通,以后还是会吃亏的。”
青年人还是一脸笑容,行礼道:“师傅教诲即是,弟子铭记在心。”
“好了,你若真放在心上也就罢了,事情准备的怎么样。”
“这次督监送往凉州的军需粮草之人是家父一手提拔上来的,对家父颇为感激,已经应允作内应,军需扣下了三分之一,粮草扣下了一半,已经全部装船,几日便可到上党郡内。”
“此事关系重大,稍有不慎便会落得满门抄斩,那人可靠么?”
“他一家妻小都已经被我派人接到上党郡中,可不可靠都已无法脱身了。”
老者点头微笑说:“那长安禁军中如何?”
青年人摇头道:“禁军中执权者都是泰天亲信,难以游说。”
“那便没办法了,本想一举成功,现在看来只能徐徐而图。”
老者话锋一转:“不过天下霸业,自古以来都在变数之外,老夫已过花甲,本想每日种种花花草草,垂钓于溪,耕耘于田,闲度一世罢了,却不想临终究是受不过这天下的诱惑。”
青年人一改前面那文雅卓尔的面容,语气坚决果断道:“如今万事俱备,只欠时机。师傅不是常常教导我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三分人谋,七分天算、此番如若大功告成,师傅的大名就可流芳千古,永垂于世,和上古圣贤一同名列,受后人万世敬仰,此等殊荣,天下又有何人能避其诱惑。”
青年人继续说道:“再者说师傅一身文韬武略,旨寻六家,业窥五际、内学七纬,旁通三微,天下何人可与师傅相比,要是一生就此碌碌而过,岂不是作践了自己一生所学!”
老者听后抚须道:“你不用激我,当初你父亲找上我的时候我便早将这一切想好,老夫时日无多了,只想与老天搏一搏,就算不能平定这天下,也要扰乱这江山!”
老者眼神越发阴戾,如鹰一般,直视着皓皓明月:“广文刘骥,当年你欠我的,今番老夫便十倍奉还给你的子嗣!”
青年人嘴角上扬,言道:“师傅不必过于激动,广文以为自己长驱匈奴王庭使汉朝的威名更加远扬,让他刘家的天下更加稳固。真是可笑,穷兵黩武之举,如今竟引得天下人传颂,可见如今天下都是什么酒囊饭袋之徒。”
青年人拔出宝剑,剑身在月光下光芒更甚,他细视剑刃,喃喃道:汉朝国祚已千年之久,未央宫那金銮座,是时候换个新主人了……”
长安学士府门口,锦衣攒动,热闹非凡,不少朝中显贵都亲临学士府内。这次学士府一改前列,考项不在与往年相同,朝中的大臣都明白了天子的意图,都想看看是哪家的子弟能够被天子看中,成为未央殿下的新贵。
府主聂朗和学士府中的大儒都正冠洁衣,站列在学士府的门前迎接这些达官贵人。
“府主,陛下他何时到?”站在聂朗旁边的副府主魏历问道。
“是啊,朝中各位大人来了数百位了,为何还不见陛下?”一名大儒看着人头攒动的学士府门口一边问道。
“要不我们先开府吧?看样子这些大人们都等急了。”另一名大儒看着站在学士府门前三三两两寒暄的大臣们小声说道。
聂朗一脸微笑,不露声色的回道:“不急,陛下应该快到了,等陛下到了在开府,你先去明贤阁让弟子们准备好,这次岁试非比往年,需万般谨慎,岁试中切不可有任何差错。”
“诺。”
“太尉令狐雄,大司空王焕然到!”
“大司徒方庭之,前将军杨开到!”
人群中散开几条道路,人群更加嘈杂起来,很多人都没想到不仅天子亲自监考这次岁试,连三公都到场了。
“随我迎接。”聂朗整了整衣服,对着身后的几位大儒说道。
“聂老近日可好啊。”方庭之笑容可掬,拱手作揖道。
“承蒙司徒大人念及,老朽最近身子骨着实硬朗了不少啊。”
令狐雄也走上前来,说道:“聂老,陛下仍未至么?”
“未至,若是太尉大人等急了,可先入府内一坐嘛!”聂朗戏谑道。
令狐雄闻言一阵摆手,苦笑道:“陛下未至,众官皆在门口等候,我又岂敢先入府内?聂老又在开我的玩笑了。”
“太尉大人过谦了,这朝中上下谁不知太尉大人权倾朝野。”梁云也出现在众人面前,出言讥讽道。
“见过聂老。”梁云作揖道。
“梁大夫,有些玩笑可开不得。”令狐雄闻言后顿时黑脸,直瞪梁云。
王焕然也打趣道:“呦,今日连梁大夫都闻风而来,难不成这学士府里还有御史台所能参本的人?”
“御史台上管朝中军政,下管黎明苍生,梁大夫还有时间来操心操心学士府的岁试,可真乃济世之臣啊?”
几位重臣闻言皆笑,梁云正欲反嘲几句,还未开口就听远处有人喊道:“天子驾到!”
“侯霖,这次岁试不同往年,不再考兵法武略,也不考琴棋书画。”
侯霖听后颇为诧异;“不考六艺?那考什么?”
马瑾道:“听说是考沙盘和言辩。”
侯霖听后更加疑惑,以往岁试分文考和武考,文考里有礼节章法,诗词歌赋和书法算数。武考骑乘和射术,数十年都未有变。
“你从哪听来的?”
马瑾耸了耸肩,道:“听几个朋友说起的,毕竟他们的消息渠道一向又快又准,我刚听到时也很诧异,不过细想一下估计和当今的形势有关。”
侯霖沉思不过数秒,就想通了其中关键,右边嘴角略微一扬道:“要果真如此的话,估计朝廷要提前从学士府调人了。”
“啊?何以见得?”马瑾问道。
“沙盘和言辩考的是临场能力和随机应变,这么明显的征兆你看不出来么?”
马瑾挠头,眉头都皱成一团道:“我哪想这么多,只是觉得这次岁试比起以往简单了许多。”
侯霖笑道:“朝廷不会做出无用的更变,你要肯动动脑子也能看出其中的关键。”
“行了行了,每天想这些头不疼么?不如去乘马临风来的痛快,我们赶快走吧。”
“小兄弟,我晚上还没吃饭。”侯霖狡黠一笑说道。
“你这意思不就让我请客么,好说,我请客,你付账!”
冀州上党郡内一古山中。正值月明星稀,万籁俱寂时,山腰一处古色古香的石亭内,铜炉檀香,古琴悠扬,一老者与一青年端坐其中。
青年人一身素白,腰佩宝剑,面容清秀,卓尔文雅,气质颇为出尘,正闭目抚琴,琴声悠长而空旷,显得意境深长。
相比之下老者就粗鄙了许多,一身补丁,头发用着头巾草草包着,听着琴声打着盹,昏昏欲睡。
一曲终了,青年人缓缓睁开双眼,对着老者说道:“今日长安传来消息,学士府今年岁考与往年皆不相同,看来泰天已经察觉到了什么。”
老者依旧闭着眼睛,似乎已经睡着了。
青年人似乎习以为常,继续说道:“看来泰天没有我们想的那般不济,还是察觉到了一丝,不过已经晚了,再说学士府那些只会夸夸其谈的贵族子弟除了谈谈风花雪月外还有什么会的,泰天想要选取可靠的亲信,却还得从士族里找,真是可悲。”
老者还是没有睁眼,但开口说道:“一口一个泰天,要知道他还是这天下之主,你父亲还每日还要对他三拜九叩。”
青年人不以为然,儒雅一笑说:“师傅常教导我说不尊无道,不行缛节,我只是依照师傅的教导来行事。”
老者睁开双眼,目光阴戾。看着一脸笑容的青年人开口道:“泰天帝虽无为,但并非无道,听信谗言,却不暴虐败纲,你虽学会我一生所传,却不懂得善用变通,以后还是会吃亏的。”
青年人还是一脸笑容,行礼道:“师傅教诲即是,弟子铭记在心。”
“好了,你若真放在心上也就罢了,事情准备的怎么样。”
“这次督监送往凉州的军需粮草之人是家父一手提拔上来的,对家父颇为感激,已经应允作内应,军需扣下了三分之一,粮草扣下了一半,已经全部装船,几日便可到上党郡内。”
“此事关系重大,稍有不慎便会落得满门抄斩,那人可靠么?”
“他一家妻小都已经被我派人接到上党郡中,可不可靠都已无法脱身了。”
老者点头微笑说:“那长安禁军中如何?”
青年人摇头道:“禁军中执权者都是泰天亲信,难以游说。”
“那便没办法了,本想一举成功,现在看来只能徐徐而图。”
老者话锋一转:“不过天下霸业,自古以来都在变数之外,老夫已过花甲,本想每日种种花花草草,垂钓于溪,耕耘于田,闲度一世罢了,却不想临终究是受不过这天下的诱惑。”
青年人一改前面那文雅卓尔的面容,语气坚决果断道:“如今万事俱备,只欠时机。师傅不是常常教导我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三分人谋,七分天算、此番如若大功告成,师傅的大名就可流芳千古,永垂于世,和上古圣贤一同名列,受后人万世敬仰,此等殊荣,天下又有何人能避其诱惑。”
青年人继续说道:“再者说师傅一身文韬武略,旨寻六家,业窥五际、内学七纬,旁通三微,天下何人可与师傅相比,要是一生就此碌碌而过,岂不是作践了自己一生所学!”
老者听后抚须道:“你不用激我,当初你父亲找上我的时候我便早将这一切想好,老夫时日无多了,只想与老天搏一搏,就算不能平定这天下,也要扰乱这江山!”
老者眼神越发阴戾,如鹰一般,直视着皓皓明月:“广文刘骥,当年你欠我的,今番老夫便十倍奉还给你的子嗣!”
青年人嘴角上扬,言道:“师傅不必过于激动,广文以为自己长驱匈奴王庭使汉朝的威名更加远扬,让他刘家的天下更加稳固。真是可笑,穷兵黩武之举,如今竟引得天下人传颂,可见如今天下都是什么酒囊饭袋之徒。”
青年人拔出宝剑,剑身在月光下光芒更甚,他细视剑刃,喃喃道:汉朝国祚已千年之久,未央宫那金銮座,是时候换个新主人了……”
长安学士府门口,锦衣攒动,热闹非凡,不少朝中显贵都亲临学士府内。这次学士府一改前列,考项不在与往年相同,朝中的大臣都明白了天子的意图,都想看看是哪家的子弟能够被天子看中,成为未央殿下的新贵。
府主聂朗和学士府中的大儒都正冠洁衣,站列在学士府的门前迎接这些达官贵人。
“府主,陛下他何时到?”站在聂朗旁边的副府主魏历问道。
“是啊,朝中各位大人来了数百位了,为何还不见陛下?”一名大儒看着人头攒动的学士府门口一边问道。
“要不我们先开府吧?看样子这些大人们都等急了。”另一名大儒看着站在学士府门前三三两两寒暄的大臣们小声说道。
聂朗一脸微笑,不露声色的回道:“不急,陛下应该快到了,等陛下到了在开府,你先去明贤阁让弟子们准备好,这次岁试非比往年,需万般谨慎,岁试中切不可有任何差错。”
“诺。”
“太尉令狐雄,大司空王焕然到!”
“大司徒方庭之,前将军杨开到!”
人群中散开几条道路,人群更加嘈杂起来,很多人都没想到不仅天子亲自监考这次岁试,连三公都到场了。
“随我迎接。”聂朗整了整衣服,对着身后的几位大儒说道。
“聂老近日可好啊。”方庭之笑容可掬,拱手作揖道。
“承蒙司徒大人念及,老朽最近身子骨着实硬朗了不少啊。”
令狐雄也走上前来,说道:“聂老,陛下仍未至么?”
“未至,若是太尉大人等急了,可先入府内一坐嘛!”聂朗戏谑道。
令狐雄闻言一阵摆手,苦笑道:“陛下未至,众官皆在门口等候,我又岂敢先入府内?聂老又在开我的玩笑了。”
“太尉大人过谦了,这朝中上下谁不知太尉大人权倾朝野。”梁云也出现在众人面前,出言讥讽道。
“见过聂老。”梁云作揖道。
“梁大夫,有些玩笑可开不得。”令狐雄闻言后顿时黑脸,直瞪梁云。
王焕然也打趣道:“呦,今日连梁大夫都闻风而来,难不成这学士府里还有御史台所能参本的人?”
“御史台上管朝中军政,下管黎明苍生,梁大夫还有时间来操心操心学士府的岁试,可真乃济世之臣啊?”
几位重臣闻言皆笑,梁云正欲反嘲几句,还未开口就听远处有人喊道:“天子驾到!”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