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楔子
- 2 一章:三月长安
- 3 二章:大汉天子
- 4 三章:皇室兄弟
- 5 四章:山雨欲来风满楼
- 6 五章:浮眼沙盘现狼烟(上)
- 7 六章:浮眼沙盘现狼烟(中)
- 8 七章:浮眼沙盘现狼烟(下)
- 9 八章:密诏重任
- 10 九章:燕阳府
- 11 十章:设计(上)
- 12 十一章:设计(下)
- 13 十二章:玉冠郎
- 14 十三章:赳赳苦凉
- 15 十四章:前夕
- 16 十五章:御林都尉
- 17 十六章:千年秘密
- 18 十七章:行途(上)
- 19 十八章:行途(下)
- 20 十九章:北塞烽火
- 21 二十章:燕阳义
- 22 二十一章:高士酒徒
- 23 二十二章:天下雄关(上)
- 24 二十三章:天下雄关(下)
- 25 二十四章:谜团一角
- 26 二十五章:西凉难民(上)
- 27 二十六章:西凉难民(下)
- 28 二十七章:伏击(上)
- 29 二十八章:伏击(下)
- 30 二十九章:倏忽生死
- 31 三十章:追杀(上)
- 32 三十一章:追杀(下)
- 33 三十二章:流难
- 34 三十三章:无冢碑林
- 35 三十四章:骠骑将军
- 36 三十五章:变故(上)
- 37 三十六章:变故(下)
- 38 三十七章:猎狼
- 39 三十八章:燕阳马氏
- 40 三十九章:群虎山(上)
- 41 四十章:群虎山(中)
- 42 四十一章:群虎山(下)
- 43 四十二章:交涉
- 44 四十三章:怯高峰山大王
- 45 四十四章:风雨齐骤
- 46 四十五章:武威金家
- 47 四十六章:寄人篱下(上)
- 48 四十七章:寄人篱下(下)
- 49 四十八章:鸿门宴(上)
- 50 四十九章:鸿门宴(中)
- 51 五十章:鸿门宴(下)
- 52 五十一章:自引祸水(上)
- 53 五十二章:自引祸水(下)
- 54 五十三章:暗道
- 55 五十四章:大殷朝歌
- 56 五十五章:险关峰(上)
- 57 五十六章:险关峰(下)
- 58 五十七章:峰尖一杆银尖枪(上)
- 59 五十八章:峰巅一杆银尖枪(下)
- 60 五十九章:同床异梦
- 61 六十章:设伏
- 62 六十一章:官军退兵
- 63 六十二章:擒贼先擒王(上)
- 64 六十三章:擒贼先擒王(下)
- 65 六十四章:命悬一线
- 66 六十五章:训犬熬鹰
- 67 六十六章:巍巍朝堂(上)
- 68 六十七章:巍巍朝堂(下)
- 69 六十八章:群虎下山
- 70 六十九章:天水富商
- 71 七十章:鱼龙混杂
- 72 七十一章:路遥(上)
- 73 七十二章:路遥(下)
- 74 七十三章:驿站
- 75 七十四章:亭安王(上)
- 76 七十五章:亭安王(下)
- 77 七十六章:一望昆仑万山寒
- 78 七十七章:黑衣白袍 寒士无双(上)
- 79 七十八章:黑衣白袍 寒士无双(下)
- 80 七十九章:故铠旧人
- 81 八十章:苍城老榆
- 82 八十一章:孤军(上)
- 83 八十二章:孤军(中)
- 84 八十三章:孤军(下)
- 85 八十四章:平叛大营(上)
- 86 八十五章:平叛大营(中)
- 87 八十六章:平叛大营(下)
- 88 八十七章:拨云见日(上)
- 89 八十八章:拨云见日(下)
- 90 八十九章:立威
- 91 九十章:仗义每是屠狗辈 负心多是读书人
- 92 九十一章:煌煌大汉
- 93 九十二章:壶酒分天下
- 94 九十三章:你有我跋扈?(上)
- 95 九十四章:你有我跋扈?(下)
- 96 九十五章:针尖对麦芒
- 97 九十六章:那抹余晖赤如血
- 98 九十七章:百花争艳
- 99 九十八章:折计定人和
- 100 九十九章:行军(上)
- 101 一百章:行军(下)
- 102 一百零一章:入城(上)
- 103 一百零二章:入城(下)
- 104 一百零三章:两杆枪
- 105 一百零四章:阑城
- 106 一百零五章:滚滚铁骑穿城过
- 107 一百零六章:蟲叠山
- 108 一百零七章:分道扬镳(上)
- 109 一百零八章:分道扬镳(下)
- 110 一百零九章:三秦城
- 111 番外:祝各位看官老爷新年新气象!
- 112 一百一十章:落脚
- 113 111章:露水相逢总是缘
- 114 112章:理直气壮做买卖
- 115 113章:河床之战
- 116 114章:千军易得 一将难求(上)
- 117 115章:千军易得 一将难求(下)
- 118 116章:燕勒山
- 119 117章:割首
- 120 118章:余劫
- 121 119章:凉风有信 黄沙无情(上)
- 122 120章:凉风有信 黄沙无情(下)
- 123 121章:气概长短在一气 (上)
- 124 122章:气概长短在一气(下)
- 125 123章:雁过拔毛 人过留皮(上)
- 126 124章:雁过拔毛 人过留皮(下)
- 127 125章:骑虎难下(上)
- 128 126章:倒卷珠帘(上)
- 129 127章:倒卷珠帘(中)
- 130 128章:倒卷珠帘(3)
- 131 129章:倒卷珠帘(4)
- 132 130章:倒卷珠帘(5)
- 133 131章:倒卷珠帘(6)
- 134 132章:倒卷珠帘(7)
- 135 133章:倒卷珠帘(8)
- 136 134章:倒卷珠帘(9)
- 137 135章:仙人落凡
- 138 136章:提剑斩奸佞
- 139 137章:神仙道士
- 140 138章:两位公子
- 141 139章:义字当先(上)
- 142 140章:义字当先(下)
- 143 141章:硝烟起(上)
- 144 142章:硝烟起(中)
- 145 143章:硝烟起(下)
- 146 144章:塞外不夜城(上)
- 147 145章:塞外不夜城(中)
- 148 146章:塞外不夜城(下)
- 149 147章:冤家路窄(上)
- 150 148章:冤家路窄(中)
- 151 149章:冤家路窄(下)
- 152 150章:风花雪夜最动人
- 153 151章:惊鸿舞
- 154 152:倒转琵琶 风情万种
- 155 153章:险丧美人画
- 156 154章:救援
- 157 155章:风波不断(上)
- 158 156章:风波不断(中)
- 159 157章:风波不断(下)
- 160 158章:归乡捧旧茶(上)
- 161 159章:归乡捧旧茶(下)
- 162 160章:烟消云散
- 163 161章:新的狼王(上)
- 164 162章:新的狼王(下)
- 165 163章:你黑衣 我白袍
- 166 164章:划矛断义
- 167 165章:燕阳虎枪 宁折不弯
- 168 166章:大战在即(上)
- 169 167章:大战在即(下)
- 170 168章:矛盾
- 171 169章:草原的狼烟(上)
- 172 170章:草原的狼烟(下)
- 173 171章:武威郡(上)
- 174 词赋:万户侯
- 175 172章:铁骑见雄关(上)
- 176 173章:铁骑见雄关(下)
- 177 174章:铁骑入凉
- 178 175章:登城(上)
- 179 176章:登城(中)
- 180 177章:登城(下)
- 181 178章:炮灰(上)
- 182 179章:炮灰(中)
- 183 180章:炮灰(下)
- 184 181章:熬鹰
- 185 182章:风吼马鸣 你在笑(上)
- 186 183章:风吼马鸣 你在笑(中)
- 187 184章:风吼马鸣 你在笑(下)
- 188 185章:莽夫三尺气(上)
- 189 病假条
- 190 186章:莽夫三尺气(下)
- 191 187章:骁骑风采(上)
- 192 188章:骁骑风采(下)
- 193 189章:当年与今时
- 194 190章:收剑入鞘
- 195 191章:出军
- 196 192章:裂变
- 197 193章:溃败(上)
- 198 194章:溃败(中)
- 199 195章:溃败(下)
- 200 196章:逃离(上)
- 201 197章:逃离(下)
- 202 198章:死城不孤(上)
- 203 199章:死城不孤(下)
- 204 200章:风雪骤停铁骑至(上)
- 205 201章:风雪骤停铁骑至(中)
- 206 202章:风雪骤停铁骑至(下)
- 207 203章:破局的开始
- 208 204章:苦果
- 209 205章:宏图霸业 尽在掌中(上)
- 210 206章:宏图霸业 尽在掌中(下)
- 211 207章:刺史大人
- 212 208章:潜龙藏渊 不呻不鸣(上)
- 213 209章:潜龙藏渊 不呻不吟(中)
- 214 210章:潜龙藏渊 不呻不吟(下)
- 215 211章:以血铺雪路
- 216 212章:风雨飘摇(上)
- 217 213章:风雨飘摇(中)
- 218 214章:风雨飘摇(下)
- 219 215章·坐而论道 立而上言 跪而奏事上
- 220 216章:坐而论道 立而上言 跪而奏事下
- 221 217章:扬沙做尘(上)
- 222 218章:扬沙做尘(中)
- 223 219章:扬沙做尘(下)
- 224 220章:东羌郡(上)
- 225 221章:东羌郡(下)
- 226 222章:西陲悍风(上)
- 227 223章:西陲悍风(下)
- 228 224章:铁马冰河
- 229 225章:西陲五庭柱(上)
- 230 226章:西陲五庭柱(下)
- 231 227章:辗转百里一银枪
- 232 228章:说客(上)
- 233 229章:说客(下)
- 234 230章:义可抵得半两金(上)
- 235 231章:义可抵得半两金(下)
- 236 232章:一揽西陲风与雪(上)
- 237 233章:一揽西陲风与雪(中)
- 238 234章:一揽西陲风与雪(下)
- 239 235章:作态(上)
- 240 236章:作态(下)
- 241 237章:西陲点卯(上)
- 242 238章:西陲点卯(中)
- 243 239章:西陲点卯(下)
- 244 240章:年关
- 245 241章:复望天水 雄关如原
- 246 242章:蛰冬天下眠
- 247 243章:雄军涌平沙(上)
- 248 244章:雄军涌平沙(下)
- 249 245章:风起云荡(上)
- 250 246章:风起云荡(中)
- 251 247章:风起云荡(下)
- 252 248章:千年大汉(上)
- 253 249章:千年大汉(下)
- 254 250章:烽烟满九州(上)
- 255 251章:烽烟满九州(中)
- 256 一章:燕阳义 起枪(上)
- 257 二章:燕阳义 起枪(中)
- 258 三章:燕阳义 起枪(下)
- 259 四章:燕云十八骑
- 260 五章:平沙起风雷(上)
- 261 六章:平沙起风雷(中)
- 262 七章:平沙起风雷(下)
- 263 八章:弑王(上)
- 264 九章:弑王(下)
- 265 十章:九州作塘
- 266 十一章:长生天的子嗣(上)
- 267 十二章:长生天的子嗣(中)
- 268 十三章:长生天的子嗣(下)
- 269 十四章:铁骑红缨 铮铮傲骨(上)
- 270 十五章:铁骑红缨 铮铮傲骨(中)
- 271 十六章:铁骑红缨 铮铮傲骨(下)
- 272 十七章:青草依依 埋骨忠魂(上)
- 273 十八章:青草依依 埋骨忠魂(中)
- 274 十九章:青草依依 埋骨忠魂(下)
- 275 二十章:铁骑绝唱(上)
- 276 二十一章:铁骑绝唱(中)
- 277 二十二章:铁骑绝唱(下)
- 278 二十三章:双肩抗忠义(上)
- 279 二十四章:双肩抗忠义(下)
- 280 二十五章:新的战场(上)
- 281 二十六章:新的战场(下)
- 282 二十七章:角逐(上)
- 283 二十八章:角逐(中)
- 284 二十九章:角逐(下)
- 285 三十章:首战(上)
- 286 三十一章:首战(中)
- 287 三十二章:首战(下)
- 288 三十三章:盾墙箭雨(上)
- 289 三十四章:盾墙箭雨(下)
- 290 三十五章:突入(上)
- 291 三十六章:突入(下)
- 292 三十七章:重岭府(上)
- 293 三十八章:重岭府(下)
- 294 三十九章:三足金蟾 一步登天
- 295 四十章:百年独一外姓侯
- 296 四十一章:春耕
- 297 四十二章:站死跪生(上)
- 298 四十三章:站生跪死(下)
- 299 四十四章:蚍蜉撼大树
- 300 四十五章:一郡疆场(上)
- 301 四十六章:一郡疆场(中)
- 302 四十七章:一郡疆场(下)
- 303 四十八章:任驰骋(上)
- 304 四十九章:任驰骋(下)
- 305 五十章:平沙风波(上)
- 306 五十一章:平沙风波(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八章:密诏重任
八章:密诏重任
长安皇城内一处园林中,一队精甲红翎的禁卫军巡逻而过,时不时的还有几对宫女低头小步匆匆快行。
一个身穿因为擦洗过多而发白褶皱的布衣青年站在园林中的荷花池旁,看着几尾金鳞在水中游动,泛起层层涟漪。几个路过的宫女略微诧异的看着他,因为自汉泰天帝登基后,还未能有一个身穿布衣的人出入到这个地方。
“侯霖你不必紧张,陛下召见你是好事,等他和几位大人探讨完我们就能进去了。”
“见过逸亲王”。
逸亲王刚从书房出来,看到望着荷花池有些出神的侯霖安慰道。
侯霖确实有些紧张,现在想起之前在学士府的表现,仍然心有余悸。当时一时火气冒上来才当着满朝文武冲撞了龙骧将军,现在借他十个胆也不敢也说一遍,虽然大汉法治森严,但身披铁甲的人总是有特权的。
逸亲王摆了摆手,让侯霖不必太拘束,他走到侯霖身旁,看着荷花池里的鱼群说道:“虽然你在学士府里冲撞了龙骧将军,但也是误打误撞赢得了陛下的赏识,连我都没想到,你竟有如此气魄!”
侯霖有些诧异:“陛下的赏识?可否先透露一点给我?”侯霖不解的问道。
对于逸亲王侯霖还是很有好感的,他不像皇城里那些勾心斗角的皇族一般虚伪善变,也没有凭借自己尊贵的地位而飞扬跋扈。侯霖能感受到逸亲王身上那种毫不做作的平易近人。也正是如此,侯霖在面对逸亲王的时候还是很坦然自若,更像是朋友,不用去顾及身份的尊卑。
逸亲王笑了笑,看着逸亲王灿若春风的笑容侯霖心里安稳了不少。
逸亲王摇了摇头:“圣上召见你的时候你便知晓了,不急于一时。”
侯霖心中无底,但他知道能到这个地方总是要付出一些的,但这连逸亲王都不说的风声,恐怕自己未必能办成。再者说,天子一声令下,有数不尽的人会去上刀山、下火海,又为何偏偏选中了他?一个毫无背景和资历的寒门弟子,扔在人群中毫不起眼,像侯霖这种出生的人,长安遍地都是。
侯霖越想越头疼。
“你不必想太多,你只需知道你是最佳的人选便就行了。”逸亲王依旧是那副风轻云淡的笑容。
天色渐渐迟暮,连荷花池里的金鳞们都失去了踪影,几位大汉的重臣才从勉勤殿内走了出来。
逸亲王看着他们走远,才对这侯霖说道:“好了,我们进去吧。” 侯霖紧跟着逸亲王的脚步,因为逸亲王的缘故,连宣召的步骤都略去,侯霖跟着逸亲王踏进了这无数人梦寐以求却终生不能入内的地方。
由于天色渐晚,房内的光线昏暗了不少,两名内侍点亮了勉勤殿内的几处烛台,让光线明亮了不少。
“不必行礼了。”
侯霖刚张开嘴,这时只能强行把嘴边的话压回肚子里。
侯霖在学士府内不敢打量天子,趁着现在才好好端详了这位年轻的帝王。
天子比侯霖也长不了几岁,可能因为操劳了一天的缘故,天子脸上露出了很浓的疲倦感。看着这正值身强力壮却已长出几缕白发的天子,侯霖心里也是感慨万分,看来这天下之主也并非大多数人心中所想的那般幸运。
“你今日的表现让朕颇是惊讶,一句书生可为万户侯让聂老都称赞不已。”
“陛下过奖了。”
天子站了起来,走到侯霖的身前。
“你不必谦虚,若不是你今日的表现出众,一时震住了所有人,也不会出现在这里。”
天子的目光不停的在侯霖身上打转,侯霖大气都不敢出,只是把头低下默默的听着。
过了片刻,天子才收回目光,说道“梁云,你看他适合么?”
“可以,但陛下,光靠查询凉州和江南方面还不够,长安城内也应当有些动作。”
从后面帷幕中钻出一个人,正是御史大夫梁云。
听到这侯霖心中稍微明了一些,但还是一头雾水。
“朕知道你心里还有许多疑问,梁云,你详细给他说说吧。”
“诺。”
梁云语气很沉重,似乎在担忧着什么,他深深的看了眼侯霖说道:“上个月朝廷往西北拨送了二十万石粮食和三万副甲胄,前线虽然回达的奏书上说全部接受,但我御史台在运输队安插了眼线,回到长安时已是重伤,被人从函谷关一路追杀到长安,临死前将一个密函交给了我,这批粮食和甲胄到函谷关外的一个渡口就停了下来。分了近半的粮食和两万套甲胄停留在了函谷关,而且根据我们收集到剩下零碎的线索,前几次恐怕也被人扣押了军需和粮食。”
有人想谋反!
已经不需要梁云说下去了,敢在这时候扣下军资粮草的人,要说是想发点国难财,谁都不会信。
“有人想要乘机谋乱?”
梁云目光柔和,心中暗暗赞许面前这个青年,既然都是聪明人,那有些话,就不用点的太过通彻。
“函谷关守将镇西将军于一锐,和当朝几位大人都有所关联,所以说这里面的情况,可能会很复杂。”
梁云两只手揣在袖中,脸上尽是忧虑。
侯霖心中一惊,如果在函谷关分出粮草军需,那身为函谷关守将的于一锐不可能不知道,要这里面有真有于一锐插手捣鬼的话,那说明长安里的紫金华贵也大有可能参与其中。
这件事,果然很棘手。
天子道:“此事牵扯颇广,又疑点重重,既然能和长安城里多个大人扯上关系,就说明朝野内外皆有同党,侯霖,你明白为何这事非你不可了吧。
侯霖默然,世族是大汉建朝的根基,势力遍布九州,连天子处理关于世族的事时都是尽量妥协,若说刘氏皇家是这鼎盛天下的金玉瓦顶,那九州无数世家就是梁柱,特别是长安城显贵达官的家族,顶梁而立,哪能轻易去动。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毫无势力的侯霖才是最适合的人。
天子看向窗外,残阳如血,映红了天际,也映红了这大汉的江山。
“只要朕还坐在这皇城中,只要朕还有一口气在!朕就会竭尽一切守护着这大汉的每一寸土地,守护着九州的百姓免遭烽烟战火,这是上苍授于我刘家的使命,朕的父亲,朕的祖祖辈辈!都是为了这个使命而终其一生,朕也一定会的……”
最后一句话天子是对着逸亲王说的,侯霖不知道有什么深意,但他知道即便在好奇也不能去问。
梁云扯了下侯霖的衣袖,侯霖立马明白,跪伏道:“愿为陛下排忧解难!保我大汉江山千秋万代,保我九州子民安居乐业!”
天子神情威严庄重,带着些许欣慰,看着侯霖道:“侯霖,朕封你为治粟都尉,和搜粟都尉袁蒙一同前往输送这次的军需,任职令由吏部下发。朕在授你密诏,暗自调查前几次军需和粮草运往何处、何人所为,切记小心谨慎,不论是谁,都不要泄漏一丝半毫。”
“诺!”
“虽然你年纪轻,但朕相信你,如今四海动荡,朕也希望能有个信得过的心腹在外替朕排忧解难,那些世族的子弟,把家族利益看的比国家还要重要,朕哪敢相信。”
天子说到这,抓住了侯霖的肩膀,这让侯霖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如果此事确实与于一锐有关,切要将消息传入长安!万不可怠慢!”
一个身穿因为擦洗过多而发白褶皱的布衣青年站在园林中的荷花池旁,看着几尾金鳞在水中游动,泛起层层涟漪。几个路过的宫女略微诧异的看着他,因为自汉泰天帝登基后,还未能有一个身穿布衣的人出入到这个地方。
“侯霖你不必紧张,陛下召见你是好事,等他和几位大人探讨完我们就能进去了。”
“见过逸亲王”。
逸亲王刚从书房出来,看到望着荷花池有些出神的侯霖安慰道。
侯霖确实有些紧张,现在想起之前在学士府的表现,仍然心有余悸。当时一时火气冒上来才当着满朝文武冲撞了龙骧将军,现在借他十个胆也不敢也说一遍,虽然大汉法治森严,但身披铁甲的人总是有特权的。
逸亲王摆了摆手,让侯霖不必太拘束,他走到侯霖身旁,看着荷花池里的鱼群说道:“虽然你在学士府里冲撞了龙骧将军,但也是误打误撞赢得了陛下的赏识,连我都没想到,你竟有如此气魄!”
侯霖有些诧异:“陛下的赏识?可否先透露一点给我?”侯霖不解的问道。
对于逸亲王侯霖还是很有好感的,他不像皇城里那些勾心斗角的皇族一般虚伪善变,也没有凭借自己尊贵的地位而飞扬跋扈。侯霖能感受到逸亲王身上那种毫不做作的平易近人。也正是如此,侯霖在面对逸亲王的时候还是很坦然自若,更像是朋友,不用去顾及身份的尊卑。
逸亲王笑了笑,看着逸亲王灿若春风的笑容侯霖心里安稳了不少。
逸亲王摇了摇头:“圣上召见你的时候你便知晓了,不急于一时。”
侯霖心中无底,但他知道能到这个地方总是要付出一些的,但这连逸亲王都不说的风声,恐怕自己未必能办成。再者说,天子一声令下,有数不尽的人会去上刀山、下火海,又为何偏偏选中了他?一个毫无背景和资历的寒门弟子,扔在人群中毫不起眼,像侯霖这种出生的人,长安遍地都是。
侯霖越想越头疼。
“你不必想太多,你只需知道你是最佳的人选便就行了。”逸亲王依旧是那副风轻云淡的笑容。
天色渐渐迟暮,连荷花池里的金鳞们都失去了踪影,几位大汉的重臣才从勉勤殿内走了出来。
逸亲王看着他们走远,才对这侯霖说道:“好了,我们进去吧。” 侯霖紧跟着逸亲王的脚步,因为逸亲王的缘故,连宣召的步骤都略去,侯霖跟着逸亲王踏进了这无数人梦寐以求却终生不能入内的地方。
由于天色渐晚,房内的光线昏暗了不少,两名内侍点亮了勉勤殿内的几处烛台,让光线明亮了不少。
“不必行礼了。”
侯霖刚张开嘴,这时只能强行把嘴边的话压回肚子里。
侯霖在学士府内不敢打量天子,趁着现在才好好端详了这位年轻的帝王。
天子比侯霖也长不了几岁,可能因为操劳了一天的缘故,天子脸上露出了很浓的疲倦感。看着这正值身强力壮却已长出几缕白发的天子,侯霖心里也是感慨万分,看来这天下之主也并非大多数人心中所想的那般幸运。
“你今日的表现让朕颇是惊讶,一句书生可为万户侯让聂老都称赞不已。”
“陛下过奖了。”
天子站了起来,走到侯霖的身前。
“你不必谦虚,若不是你今日的表现出众,一时震住了所有人,也不会出现在这里。”
天子的目光不停的在侯霖身上打转,侯霖大气都不敢出,只是把头低下默默的听着。
过了片刻,天子才收回目光,说道“梁云,你看他适合么?”
“可以,但陛下,光靠查询凉州和江南方面还不够,长安城内也应当有些动作。”
从后面帷幕中钻出一个人,正是御史大夫梁云。
听到这侯霖心中稍微明了一些,但还是一头雾水。
“朕知道你心里还有许多疑问,梁云,你详细给他说说吧。”
“诺。”
梁云语气很沉重,似乎在担忧着什么,他深深的看了眼侯霖说道:“上个月朝廷往西北拨送了二十万石粮食和三万副甲胄,前线虽然回达的奏书上说全部接受,但我御史台在运输队安插了眼线,回到长安时已是重伤,被人从函谷关一路追杀到长安,临死前将一个密函交给了我,这批粮食和甲胄到函谷关外的一个渡口就停了下来。分了近半的粮食和两万套甲胄停留在了函谷关,而且根据我们收集到剩下零碎的线索,前几次恐怕也被人扣押了军需和粮食。”
有人想谋反!
已经不需要梁云说下去了,敢在这时候扣下军资粮草的人,要说是想发点国难财,谁都不会信。
“有人想要乘机谋乱?”
梁云目光柔和,心中暗暗赞许面前这个青年,既然都是聪明人,那有些话,就不用点的太过通彻。
“函谷关守将镇西将军于一锐,和当朝几位大人都有所关联,所以说这里面的情况,可能会很复杂。”
梁云两只手揣在袖中,脸上尽是忧虑。
侯霖心中一惊,如果在函谷关分出粮草军需,那身为函谷关守将的于一锐不可能不知道,要这里面有真有于一锐插手捣鬼的话,那说明长安里的紫金华贵也大有可能参与其中。
这件事,果然很棘手。
天子道:“此事牵扯颇广,又疑点重重,既然能和长安城里多个大人扯上关系,就说明朝野内外皆有同党,侯霖,你明白为何这事非你不可了吧。
侯霖默然,世族是大汉建朝的根基,势力遍布九州,连天子处理关于世族的事时都是尽量妥协,若说刘氏皇家是这鼎盛天下的金玉瓦顶,那九州无数世家就是梁柱,特别是长安城显贵达官的家族,顶梁而立,哪能轻易去动。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毫无势力的侯霖才是最适合的人。
天子看向窗外,残阳如血,映红了天际,也映红了这大汉的江山。
“只要朕还坐在这皇城中,只要朕还有一口气在!朕就会竭尽一切守护着这大汉的每一寸土地,守护着九州的百姓免遭烽烟战火,这是上苍授于我刘家的使命,朕的父亲,朕的祖祖辈辈!都是为了这个使命而终其一生,朕也一定会的……”
最后一句话天子是对着逸亲王说的,侯霖不知道有什么深意,但他知道即便在好奇也不能去问。
梁云扯了下侯霖的衣袖,侯霖立马明白,跪伏道:“愿为陛下排忧解难!保我大汉江山千秋万代,保我九州子民安居乐业!”
天子神情威严庄重,带着些许欣慰,看着侯霖道:“侯霖,朕封你为治粟都尉,和搜粟都尉袁蒙一同前往输送这次的军需,任职令由吏部下发。朕在授你密诏,暗自调查前几次军需和粮草运往何处、何人所为,切记小心谨慎,不论是谁,都不要泄漏一丝半毫。”
“诺!”
“虽然你年纪轻,但朕相信你,如今四海动荡,朕也希望能有个信得过的心腹在外替朕排忧解难,那些世族的子弟,把家族利益看的比国家还要重要,朕哪敢相信。”
天子说到这,抓住了侯霖的肩膀,这让侯霖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如果此事确实与于一锐有关,切要将消息传入长安!万不可怠慢!”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