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7 115章:千军易得 一将难求(下)
- 118 116章:燕勒山
- 119 117章:割首
- 120 118章:余劫
- 121 119章:凉风有信 黄沙无情(上)
- 122 120章:凉风有信 黄沙无情(下)
- 123 121章:气概长短在一气 (上)
- 124 122章:气概长短在一气(下)
- 125 123章:雁过拔毛 人过留皮(上)
- 126 124章:雁过拔毛 人过留皮(下)
- 127 125章:骑虎难下(上)
- 128 126章:倒卷珠帘(上)
- 129 127章:倒卷珠帘(中)
- 130 128章:倒卷珠帘(3)
- 131 129章:倒卷珠帘(4)
- 132 130章:倒卷珠帘(5)
- 133 131章:倒卷珠帘(6)
- 134 132章:倒卷珠帘(7)
- 135 133章:倒卷珠帘(8)
- 136 134章:倒卷珠帘(9)
- 137 135章:仙人落凡
- 138 136章:提剑斩奸佞
- 139 137章:神仙道士
- 140 138章:两位公子
- 141 139章:义字当先(上)
- 142 140章:义字当先(下)
- 143 141章:硝烟起(上)
- 144 142章:硝烟起(中)
- 145 143章:硝烟起(下)
- 146 144章:塞外不夜城(上)
- 147 145章:塞外不夜城(中)
- 148 146章:塞外不夜城(下)
- 149 147章:冤家路窄(上)
- 150 148章:冤家路窄(中)
- 151 149章:冤家路窄(下)
- 152 150章:风花雪夜最动人
- 153 151章:惊鸿舞
- 154 152:倒转琵琶 风情万种
- 155 153章:险丧美人画
- 156 154章:救援
- 157 155章:风波不断(上)
- 158 156章:风波不断(中)
- 159 157章:风波不断(下)
- 160 158章:归乡捧旧茶(上)
- 161 159章:归乡捧旧茶(下)
- 162 160章:烟消云散
- 163 161章:新的狼王(上)
- 164 162章:新的狼王(下)
- 165 163章:你黑衣 我白袍
- 166 164章:划矛断义
- 167 165章:燕阳虎枪 宁折不弯
- 168 166章:大战在即(上)
- 169 167章:大战在即(下)
- 170 168章:矛盾
- 171 169章:草原的狼烟(上)
- 172 170章:草原的狼烟(下)
- 173 171章:武威郡(上)
- 174 词赋:万户侯
- 175 172章:铁骑见雄关(上)
- 176 173章:铁骑见雄关(下)
- 177 174章:铁骑入凉
- 178 175章:登城(上)
- 179 176章:登城(中)
- 180 177章:登城(下)
- 181 178章:炮灰(上)
- 182 179章:炮灰(中)
- 183 180章:炮灰(下)
- 184 181章:熬鹰
- 185 182章:风吼马鸣 你在笑(上)
- 186 183章:风吼马鸣 你在笑(中)
- 187 184章:风吼马鸣 你在笑(下)
- 188 185章:莽夫三尺气(上)
- 189 病假条
- 190 186章:莽夫三尺气(下)
- 191 187章:骁骑风采(上)
- 192 188章:骁骑风采(下)
- 193 189章:当年与今时
- 194 190章:收剑入鞘
- 195 191章:出军
- 196 192章:裂变
- 197 193章:溃败(上)
- 198 194章:溃败(中)
- 199 195章:溃败(下)
- 200 196章:逃离(上)
- 201 197章:逃离(下)
- 202 198章:死城不孤(上)
- 203 199章:死城不孤(下)
- 204 200章:风雪骤停铁骑至(上)
- 205 201章:风雪骤停铁骑至(中)
- 206 202章:风雪骤停铁骑至(下)
- 207 203章:破局的开始
- 208 204章:苦果
- 209 205章:宏图霸业 尽在掌中(上)
- 210 206章:宏图霸业 尽在掌中(下)
- 211 207章:刺史大人
- 212 208章:潜龙藏渊 不呻不鸣(上)
- 213 209章:潜龙藏渊 不呻不吟(中)
- 214 210章:潜龙藏渊 不呻不吟(下)
- 215 211章:以血铺雪路
- 216 212章:风雨飘摇(上)
- 217 213章:风雨飘摇(中)
- 218 214章:风雨飘摇(下)
- 219 215章·坐而论道 立而上言 跪而奏事上
- 220 216章:坐而论道 立而上言 跪而奏事下
- 221 217章:扬沙做尘(上)
- 222 218章:扬沙做尘(中)
- 223 219章:扬沙做尘(下)
- 224 220章:东羌郡(上)
- 225 221章:东羌郡(下)
- 226 222章:西陲悍风(上)
- 227 223章:西陲悍风(下)
- 228 224章:铁马冰河
- 229 225章:西陲五庭柱(上)
- 230 226章:西陲五庭柱(下)
- 231 227章:辗转百里一银枪
- 232 228章:说客(上)
- 233 229章:说客(下)
- 234 230章:义可抵得半两金(上)
- 235 231章:义可抵得半两金(下)
- 236 232章:一揽西陲风与雪(上)
- 237 233章:一揽西陲风与雪(中)
- 238 234章:一揽西陲风与雪(下)
- 239 235章:作态(上)
- 240 236章:作态(下)
- 241 237章:西陲点卯(上)
- 242 238章:西陲点卯(中)
- 243 239章:西陲点卯(下)
- 244 240章:年关
- 245 241章:复望天水 雄关如原
- 246 242章:蛰冬天下眠
- 247 243章:雄军涌平沙(上)
- 248 244章:雄军涌平沙(下)
- 249 245章:风起云荡(上)
- 250 246章:风起云荡(中)
- 251 247章:风起云荡(下)
- 252 248章:千年大汉(上)
- 253 249章:千年大汉(下)
- 254 250章:烽烟满九州(上)
- 255 251章:烽烟满九州(中)
- 256 一章:燕阳义 起枪(上)
- 257 二章:燕阳义 起枪(中)
- 258 三章:燕阳义 起枪(下)
- 259 四章:燕云十八骑
- 260 五章:平沙起风雷(上)
- 261 六章:平沙起风雷(中)
- 262 七章:平沙起风雷(下)
- 263 八章:弑王(上)
- 264 九章:弑王(下)
- 265 十章:九州作塘
- 266 十一章:长生天的子嗣(上)
- 267 十二章:长生天的子嗣(中)
- 268 十三章:长生天的子嗣(下)
- 269 十四章:铁骑红缨 铮铮傲骨(上)
- 270 十五章:铁骑红缨 铮铮傲骨(中)
- 271 十六章:铁骑红缨 铮铮傲骨(下)
- 272 十七章:青草依依 埋骨忠魂(上)
- 273 十八章:青草依依 埋骨忠魂(中)
- 274 十九章:青草依依 埋骨忠魂(下)
- 275 二十章:铁骑绝唱(上)
- 276 二十一章:铁骑绝唱(中)
- 277 二十二章:铁骑绝唱(下)
- 278 二十三章:双肩抗忠义(上)
- 279 二十四章:双肩抗忠义(下)
- 280 二十五章:新的战场(上)
- 281 二十六章:新的战场(下)
- 282 二十七章:角逐(上)
- 283 二十八章:角逐(中)
- 284 二十九章:角逐(下)
- 285 三十章:首战(上)
- 286 三十一章:首战(中)
- 287 三十二章:首战(下)
- 288 三十三章:盾墙箭雨(上)
- 289 三十四章:盾墙箭雨(下)
- 290 三十五章:突入(上)
- 291 三十六章:突入(下)
- 292 三十七章:重岭府(上)
- 293 三十八章:重岭府(下)
- 294 三十九章:三足金蟾 一步登天
- 295 四十章:百年独一外姓侯
- 296 四十一章:春耕
- 297 四十二章:站死跪生(上)
- 298 四十三章:站生跪死(下)
- 299 四十四章:蚍蜉撼大树
- 300 四十五章:一郡疆场(上)
- 301 四十六章:一郡疆场(中)
- 302 四十七章:一郡疆场(下)
- 303 四十八章:任驰骋(上)
- 304 四十九章:任驰骋(下)
- 305 五十章:平沙风波(上)
- 306 五十一章:平沙风波(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125章:骑虎难下(上)
125章:骑虎难下(上)
身为一州别驾,自然不会住在县衙的偏僻客房里。
三秦城下榻的官驿倒是与凉州随处可见的土屋石墙不同,是典型的江南院落风格,朱墙青瓦,菱形墙洞。
原本简陋的官驿如今是极尽奢华,不说那江南道官窑出品的陵江瓷器,单是摆放瓷器的四方桌椅,都是数十金才能购到的红木材质,做工精细。
王阐坐在空无一人的院落里,仰头朝天,却不睁眼,似在小寐。
县令大人正了正衣冠,轻轻叩门,许久不闻那声请字,无奈的只好踮起脚尖进入院落,看到王阐养神,轻声道:“别驾大人?”
“听说那侯都尉又进城了?是讨要粮草还是来出气的?”
县令嘿嘿一笑,忙不迭的碎步上前,给王阐倒上一杯从中原运来的清湖茶,又给自己置上一杯。看到王阐端起绘着云梦泽千岛风光的瓷杯才敢出声道:“都不是,他这次来是想要借兵。”
王阐睁眼,瓷杯停在嘴边,看向一旁躬着身子的县令疑惑道:“借兵?三秦城内的甲士不过百人,他底下有四千多众,要你这点人连锦上添花都算不上,何必要欠这份人情?”
“他说要借两百骑兵。”
县令小声试探出口,仔仔细细的看着王阐表情,只要这位别驾大人露出半点不快神色,他就立马回绝侯霖。
王阐翻起身,放下一口未品的热茶,从袖口里掏出那双龙凤铁胆,在掌心打转。
县令见王阐没有发怒,才继续道:“他说雁荡山那伙匪寇,一定要剿灭。”
王阐大笑,倒是让后知后觉的县令大人失了头绪,不知他在笑些什么。
“果真是后生可畏啊!两百骑卒,虽有些棘手,但本官在凉州这么多年,人情脉络不敢说畅达七郡无阻,可这点面子还是有大把的人想给。只是为何要借他?”
县令低下头,声音更低:“他明言是要平分功劳,数千颗贼寇的首级,确实是不小的功劳啊。”
王阐冷眼笑面,点颌道:“确实不小,连本官都有些心动。特别是当下时局,我凉州本地军马毫无建树,反而接连吃了不少败仗,相比而言,骠骑将军的平叛大军倒是颇有亮眼之处。从刺史大人亲临前阵就明白他心里有多迫急了。”
县令两眼放光,追问道:“那依大人意思?”
王阐笑道:“借!”
第二日清晨。
县令便托一城中哨骑给侯霖带来消息。
刚练剑完毕的侯霖满头大汗,盘坐在沙地上也没那么多讲究,在旁边的灌草丛上擦了擦手上的汗渍,打开信封,只觉得爽快的有些让他反而不适。
难道是这县令和那别驾大人心有愧疚,想要挽回些情面?
送信的哨骑行礼道:“县令大人还托小的给将军带一口信,这两百骑是别驾大人动用私人关系才借来的,所以在军令调用方面,他也是有心无力,还望将军切勿见怪。”
侯霖点头,将信塞入怀中。
凉州官场自成一树,层层如枝干接连,其中多少耐人寻味、引人深思的事情都不为他人道之。所谓官场之上无兄弟,这别驾王阐既然请动了两百骑卒,给了侯霖一个面子的同时也就欠下了他人一份情义。
说不上来心里有多感激,不过侯霖看中的是剿匪完后兑现的粮草,而王阐看中的是那千来贼寇的首级,各有所需,各有所求罢了。
哨探又道:“县令大人还说,这两百骑预计后天就能到雁荡山,最晚不过申时。”
侯霖支着剑身站起,心中衡量一番道:“回去转告县令大人和别驾大人,我部将于清晨展开攻势,雁荡山两峰分立,中有宽阔大道,只要夺得这条山径,就是扼住了这贼寇的咽喉。”
哨骑应允离去。
侯霖回到营帐之中,荣孟起撩帘入内,身后跟着王彦章等人。
侯霖铺开他自己画出的雁荡山地形图势,比不得赵俨山那笔锋勾勒的逼真和悦目,却也能让人一目了然。
“雁荡山南面是进山口,是没有任何遮掩林丛的平原。既然这贼寇有三百余骑,那之前设想的用骑卒开道用迅雷之势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是不可能的。我敢肯定贼寇会把这三百骑放在山径道口上,作为反冲击和掩杀的主力。”
荣孟起点头,补充道:“此战不同先前河床之战那般小打小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听说这雁荡山贼寇头目曾在西陲戍守多年,和一般扯旗造反的蟊贼不同。西塞战乱不止,年年都与黑羌开战,反制轻骑突击的阵法,随便一个西陲戍卒都能说出十几条来。况且地势之便在于贼寇,依山而驻守,每高一丈,箭弩射程就会更远三丈,轻骑冲锋只用十丈距离就能将战马的速度发挥到极致,百丈之后单凭冲击力度就能碾杀陷阵。”
荣孟起食指压在雁荡山的山口处,又伸出大拇指,量出个一扎距离:“预想贼寇箭弩射程有百丈。能造成杀伤穿刺的差不多在五十丈之内,从扬蹄到俯冲这段路程,十息足矣。凉州本地郡兵的弓弩营换箭速度基本是三息,拉弓两息,算下来就这点距离,如果要让骑兵冲阵,起码要顶住三轮箭雨泼洒。”
众人表情各异,就连听的不大明白的严虎和千胥两个大老粗,也明白荣孟起要表达什么。
侯霖苦笑道:“几位兄弟都知道咱们多少家当,为了一个雁荡山,把所有骑卒搭进去不值得,就算我壮士断腕豁出去,在座的诸位也不会答应吧。”
王彦章冷哼一声,不予表示。千胥挠挠脑袋,嗓音浑厚道:“都尉你就说该怎么办,兄弟几个都是过了今日没明日的贱命,生死早就想开了,你说该怎么打,咱就怎么打。”
侯霖转动地图,淡淡道:“能活着就别死。此战我们反其道而行之,用步卒开路,三百骑兵分散侧翼接应,只要能压到山口,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如果贼寇用骑兵反冲怎么办?”
荣孟起头也不抬,一只手衬着下巴道:“我亲临陌刀营开路,其余两营隔十丈遥随,逼近山口以后,两旁骑卒齐出,秦舞阳领一百,王彦章领一百,不要给对面骑兵反杀的机会。”
秦舞阳点头,王彦章只是晃动了下因为太长只能横放的银尖枪,表示知晓了。
“如果能够顺利进入山道,两营务必要将拒马路障设置妥当,如果连山径都进不去,那便依次后撤,切勿乱了阵脚。”
王彦章开口道:“那你借的官军做什么?旁边嗑瓜子看戏?”
侯霖指了指雁荡山北山口:“雁荡山南北贯穿这路径,贼寇若想夺回山口,肯定会集结兵马于北山口,到时候官军从背后突袭,水到渠成。”
王彦章哼哼了两声,不在说话。
隔日。
三秦城内。
一伙百骑的官军从天水郡东境折马而回。红盔赤铠,标准的大汉郡兵制甲。领头的是一名八品骑督伯。
这骑督伯领到的军令是开赴武威郡北境,将百人分散成什,做探马迂回在如今叛军横行的武威郡内,可才到了西凉郡兵大营的前阵,就被接连三道令旗召回。
军令如山,他哪敢发什么牢骚,一夜未歇赶赴三秦城。别说是他,底下这帮骑卒都大骂出声,可等到了三秦城外,见到了在城墙根下等候已久的州别驾王阐,这骑督伯才正色,强打起精神。
他虽没见过王阐,可那身大红官补总不会认错,一只白鹇立于清溪旁,溪流清澈,可见周围弥漫的云霞,栩栩如生。
王阐还是那副笑容,负手而立,三秦城县令侍从在旁。
骑督伯自认还没那本事让面前的别驾大人起身相迎,隔着老远就下马昂头挺胸,单膝跪地抱拳喊道:“天水郡左行营骑督伯刘晏参见别驾大人!”
王阐笑容可亲,话语生硬冰冷,这是旁人多年也学不来的官架子。等这骑督伯跪地许久后方开口道:“这次本官召你回来,是有一桩功劳要送予你,就看你要不要了。”
刘晏声音又高了几分,几乎是吼出声道:“为大人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
王阐敛去笑容:“明日夕时,三秦城北边有一雁荡山,你绕山到北口,只管冲杀进去,自有人接应。”
刘晏喉结鼓动,不等他在脑海思索,又听别驾大人道:“左行营的牙门将军付定远老迈不堪,刘督伯算算,一个八品的骑督伯距离六品的实权将军,要想一步一步来,得花多少年?”
在愚笨的人也听出王阐的画外之音了。刘晏压抑住心中激动,若不是身上甲胄不便,都想双膝跪地谢这别驾大人的赏识。
等到两百骑入城歇息后,一旁的县令才插话道:“大人,我们和那侯都尉约定的可是申时之前到达。”
王阐冷冷的斜了他一眼:“我知道,所以才让这两百骑夕时再去。”
县令浑身颤抖,等王阐离去后才打了个哆嗦。
王阐嘴角挂笑,一个七品的都尉也敢大言不惭跟本官借兵?那就掏命来换!
三秦城下榻的官驿倒是与凉州随处可见的土屋石墙不同,是典型的江南院落风格,朱墙青瓦,菱形墙洞。
原本简陋的官驿如今是极尽奢华,不说那江南道官窑出品的陵江瓷器,单是摆放瓷器的四方桌椅,都是数十金才能购到的红木材质,做工精细。
王阐坐在空无一人的院落里,仰头朝天,却不睁眼,似在小寐。
县令大人正了正衣冠,轻轻叩门,许久不闻那声请字,无奈的只好踮起脚尖进入院落,看到王阐养神,轻声道:“别驾大人?”
“听说那侯都尉又进城了?是讨要粮草还是来出气的?”
县令嘿嘿一笑,忙不迭的碎步上前,给王阐倒上一杯从中原运来的清湖茶,又给自己置上一杯。看到王阐端起绘着云梦泽千岛风光的瓷杯才敢出声道:“都不是,他这次来是想要借兵。”
王阐睁眼,瓷杯停在嘴边,看向一旁躬着身子的县令疑惑道:“借兵?三秦城内的甲士不过百人,他底下有四千多众,要你这点人连锦上添花都算不上,何必要欠这份人情?”
“他说要借两百骑兵。”
县令小声试探出口,仔仔细细的看着王阐表情,只要这位别驾大人露出半点不快神色,他就立马回绝侯霖。
王阐翻起身,放下一口未品的热茶,从袖口里掏出那双龙凤铁胆,在掌心打转。
县令见王阐没有发怒,才继续道:“他说雁荡山那伙匪寇,一定要剿灭。”
王阐大笑,倒是让后知后觉的县令大人失了头绪,不知他在笑些什么。
“果真是后生可畏啊!两百骑卒,虽有些棘手,但本官在凉州这么多年,人情脉络不敢说畅达七郡无阻,可这点面子还是有大把的人想给。只是为何要借他?”
县令低下头,声音更低:“他明言是要平分功劳,数千颗贼寇的首级,确实是不小的功劳啊。”
王阐冷眼笑面,点颌道:“确实不小,连本官都有些心动。特别是当下时局,我凉州本地军马毫无建树,反而接连吃了不少败仗,相比而言,骠骑将军的平叛大军倒是颇有亮眼之处。从刺史大人亲临前阵就明白他心里有多迫急了。”
县令两眼放光,追问道:“那依大人意思?”
王阐笑道:“借!”
第二日清晨。
县令便托一城中哨骑给侯霖带来消息。
刚练剑完毕的侯霖满头大汗,盘坐在沙地上也没那么多讲究,在旁边的灌草丛上擦了擦手上的汗渍,打开信封,只觉得爽快的有些让他反而不适。
难道是这县令和那别驾大人心有愧疚,想要挽回些情面?
送信的哨骑行礼道:“县令大人还托小的给将军带一口信,这两百骑是别驾大人动用私人关系才借来的,所以在军令调用方面,他也是有心无力,还望将军切勿见怪。”
侯霖点头,将信塞入怀中。
凉州官场自成一树,层层如枝干接连,其中多少耐人寻味、引人深思的事情都不为他人道之。所谓官场之上无兄弟,这别驾王阐既然请动了两百骑卒,给了侯霖一个面子的同时也就欠下了他人一份情义。
说不上来心里有多感激,不过侯霖看中的是剿匪完后兑现的粮草,而王阐看中的是那千来贼寇的首级,各有所需,各有所求罢了。
哨探又道:“县令大人还说,这两百骑预计后天就能到雁荡山,最晚不过申时。”
侯霖支着剑身站起,心中衡量一番道:“回去转告县令大人和别驾大人,我部将于清晨展开攻势,雁荡山两峰分立,中有宽阔大道,只要夺得这条山径,就是扼住了这贼寇的咽喉。”
哨骑应允离去。
侯霖回到营帐之中,荣孟起撩帘入内,身后跟着王彦章等人。
侯霖铺开他自己画出的雁荡山地形图势,比不得赵俨山那笔锋勾勒的逼真和悦目,却也能让人一目了然。
“雁荡山南面是进山口,是没有任何遮掩林丛的平原。既然这贼寇有三百余骑,那之前设想的用骑卒开道用迅雷之势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是不可能的。我敢肯定贼寇会把这三百骑放在山径道口上,作为反冲击和掩杀的主力。”
荣孟起点头,补充道:“此战不同先前河床之战那般小打小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听说这雁荡山贼寇头目曾在西陲戍守多年,和一般扯旗造反的蟊贼不同。西塞战乱不止,年年都与黑羌开战,反制轻骑突击的阵法,随便一个西陲戍卒都能说出十几条来。况且地势之便在于贼寇,依山而驻守,每高一丈,箭弩射程就会更远三丈,轻骑冲锋只用十丈距离就能将战马的速度发挥到极致,百丈之后单凭冲击力度就能碾杀陷阵。”
荣孟起食指压在雁荡山的山口处,又伸出大拇指,量出个一扎距离:“预想贼寇箭弩射程有百丈。能造成杀伤穿刺的差不多在五十丈之内,从扬蹄到俯冲这段路程,十息足矣。凉州本地郡兵的弓弩营换箭速度基本是三息,拉弓两息,算下来就这点距离,如果要让骑兵冲阵,起码要顶住三轮箭雨泼洒。”
众人表情各异,就连听的不大明白的严虎和千胥两个大老粗,也明白荣孟起要表达什么。
侯霖苦笑道:“几位兄弟都知道咱们多少家当,为了一个雁荡山,把所有骑卒搭进去不值得,就算我壮士断腕豁出去,在座的诸位也不会答应吧。”
王彦章冷哼一声,不予表示。千胥挠挠脑袋,嗓音浑厚道:“都尉你就说该怎么办,兄弟几个都是过了今日没明日的贱命,生死早就想开了,你说该怎么打,咱就怎么打。”
侯霖转动地图,淡淡道:“能活着就别死。此战我们反其道而行之,用步卒开路,三百骑兵分散侧翼接应,只要能压到山口,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如果贼寇用骑兵反冲怎么办?”
荣孟起头也不抬,一只手衬着下巴道:“我亲临陌刀营开路,其余两营隔十丈遥随,逼近山口以后,两旁骑卒齐出,秦舞阳领一百,王彦章领一百,不要给对面骑兵反杀的机会。”
秦舞阳点头,王彦章只是晃动了下因为太长只能横放的银尖枪,表示知晓了。
“如果能够顺利进入山道,两营务必要将拒马路障设置妥当,如果连山径都进不去,那便依次后撤,切勿乱了阵脚。”
王彦章开口道:“那你借的官军做什么?旁边嗑瓜子看戏?”
侯霖指了指雁荡山北山口:“雁荡山南北贯穿这路径,贼寇若想夺回山口,肯定会集结兵马于北山口,到时候官军从背后突袭,水到渠成。”
王彦章哼哼了两声,不在说话。
隔日。
三秦城内。
一伙百骑的官军从天水郡东境折马而回。红盔赤铠,标准的大汉郡兵制甲。领头的是一名八品骑督伯。
这骑督伯领到的军令是开赴武威郡北境,将百人分散成什,做探马迂回在如今叛军横行的武威郡内,可才到了西凉郡兵大营的前阵,就被接连三道令旗召回。
军令如山,他哪敢发什么牢骚,一夜未歇赶赴三秦城。别说是他,底下这帮骑卒都大骂出声,可等到了三秦城外,见到了在城墙根下等候已久的州别驾王阐,这骑督伯才正色,强打起精神。
他虽没见过王阐,可那身大红官补总不会认错,一只白鹇立于清溪旁,溪流清澈,可见周围弥漫的云霞,栩栩如生。
王阐还是那副笑容,负手而立,三秦城县令侍从在旁。
骑督伯自认还没那本事让面前的别驾大人起身相迎,隔着老远就下马昂头挺胸,单膝跪地抱拳喊道:“天水郡左行营骑督伯刘晏参见别驾大人!”
王阐笑容可亲,话语生硬冰冷,这是旁人多年也学不来的官架子。等这骑督伯跪地许久后方开口道:“这次本官召你回来,是有一桩功劳要送予你,就看你要不要了。”
刘晏声音又高了几分,几乎是吼出声道:“为大人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
王阐敛去笑容:“明日夕时,三秦城北边有一雁荡山,你绕山到北口,只管冲杀进去,自有人接应。”
刘晏喉结鼓动,不等他在脑海思索,又听别驾大人道:“左行营的牙门将军付定远老迈不堪,刘督伯算算,一个八品的骑督伯距离六品的实权将军,要想一步一步来,得花多少年?”
在愚笨的人也听出王阐的画外之音了。刘晏压抑住心中激动,若不是身上甲胄不便,都想双膝跪地谢这别驾大人的赏识。
等到两百骑入城歇息后,一旁的县令才插话道:“大人,我们和那侯都尉约定的可是申时之前到达。”
王阐冷冷的斜了他一眼:“我知道,所以才让这两百骑夕时再去。”
县令浑身颤抖,等王阐离去后才打了个哆嗦。
王阐嘴角挂笑,一个七品的都尉也敢大言不惭跟本官借兵?那就掏命来换!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