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67 165章:燕阳虎枪 宁折不弯
- 168 166章:大战在即(上)
- 169 167章:大战在即(下)
- 170 168章:矛盾
- 171 169章:草原的狼烟(上)
- 172 170章:草原的狼烟(下)
- 173 171章:武威郡(上)
- 174 词赋:万户侯
- 175 172章:铁骑见雄关(上)
- 176 173章:铁骑见雄关(下)
- 177 174章:铁骑入凉
- 178 175章:登城(上)
- 179 176章:登城(中)
- 180 177章:登城(下)
- 181 178章:炮灰(上)
- 182 179章:炮灰(中)
- 183 180章:炮灰(下)
- 184 181章:熬鹰
- 185 182章:风吼马鸣 你在笑(上)
- 186 183章:风吼马鸣 你在笑(中)
- 187 184章:风吼马鸣 你在笑(下)
- 188 185章:莽夫三尺气(上)
- 189 病假条
- 190 186章:莽夫三尺气(下)
- 191 187章:骁骑风采(上)
- 192 188章:骁骑风采(下)
- 193 189章:当年与今时
- 194 190章:收剑入鞘
- 195 191章:出军
- 196 192章:裂变
- 197 193章:溃败(上)
- 198 194章:溃败(中)
- 199 195章:溃败(下)
- 200 196章:逃离(上)
- 201 197章:逃离(下)
- 202 198章:死城不孤(上)
- 203 199章:死城不孤(下)
- 204 200章:风雪骤停铁骑至(上)
- 205 201章:风雪骤停铁骑至(中)
- 206 202章:风雪骤停铁骑至(下)
- 207 203章:破局的开始
- 208 204章:苦果
- 209 205章:宏图霸业 尽在掌中(上)
- 210 206章:宏图霸业 尽在掌中(下)
- 211 207章:刺史大人
- 212 208章:潜龙藏渊 不呻不鸣(上)
- 213 209章:潜龙藏渊 不呻不吟(中)
- 214 210章:潜龙藏渊 不呻不吟(下)
- 215 211章:以血铺雪路
- 216 212章:风雨飘摇(上)
- 217 213章:风雨飘摇(中)
- 218 214章:风雨飘摇(下)
- 219 215章·坐而论道 立而上言 跪而奏事上
- 220 216章:坐而论道 立而上言 跪而奏事下
- 221 217章:扬沙做尘(上)
- 222 218章:扬沙做尘(中)
- 223 219章:扬沙做尘(下)
- 224 220章:东羌郡(上)
- 225 221章:东羌郡(下)
- 226 222章:西陲悍风(上)
- 227 223章:西陲悍风(下)
- 228 224章:铁马冰河
- 229 225章:西陲五庭柱(上)
- 230 226章:西陲五庭柱(下)
- 231 227章:辗转百里一银枪
- 232 228章:说客(上)
- 233 229章:说客(下)
- 234 230章:义可抵得半两金(上)
- 235 231章:义可抵得半两金(下)
- 236 232章:一揽西陲风与雪(上)
- 237 233章:一揽西陲风与雪(中)
- 238 234章:一揽西陲风与雪(下)
- 239 235章:作态(上)
- 240 236章:作态(下)
- 241 237章:西陲点卯(上)
- 242 238章:西陲点卯(中)
- 243 239章:西陲点卯(下)
- 244 240章:年关
- 245 241章:复望天水 雄关如原
- 246 242章:蛰冬天下眠
- 247 243章:雄军涌平沙(上)
- 248 244章:雄军涌平沙(下)
- 249 245章:风起云荡(上)
- 250 246章:风起云荡(中)
- 251 247章:风起云荡(下)
- 252 248章:千年大汉(上)
- 253 249章:千年大汉(下)
- 254 250章:烽烟满九州(上)
- 255 251章:烽烟满九州(中)
- 256 一章:燕阳义 起枪(上)
- 257 二章:燕阳义 起枪(中)
- 258 三章:燕阳义 起枪(下)
- 259 四章:燕云十八骑
- 260 五章:平沙起风雷(上)
- 261 六章:平沙起风雷(中)
- 262 七章:平沙起风雷(下)
- 263 八章:弑王(上)
- 264 九章:弑王(下)
- 265 十章:九州作塘
- 266 十一章:长生天的子嗣(上)
- 267 十二章:长生天的子嗣(中)
- 268 十三章:长生天的子嗣(下)
- 269 十四章:铁骑红缨 铮铮傲骨(上)
- 270 十五章:铁骑红缨 铮铮傲骨(中)
- 271 十六章:铁骑红缨 铮铮傲骨(下)
- 272 十七章:青草依依 埋骨忠魂(上)
- 273 十八章:青草依依 埋骨忠魂(中)
- 274 十九章:青草依依 埋骨忠魂(下)
- 275 二十章:铁骑绝唱(上)
- 276 二十一章:铁骑绝唱(中)
- 277 二十二章:铁骑绝唱(下)
- 278 二十三章:双肩抗忠义(上)
- 279 二十四章:双肩抗忠义(下)
- 280 二十五章:新的战场(上)
- 281 二十六章:新的战场(下)
- 282 二十七章:角逐(上)
- 283 二十八章:角逐(中)
- 284 二十九章:角逐(下)
- 285 三十章:首战(上)
- 286 三十一章:首战(中)
- 287 三十二章:首战(下)
- 288 三十三章:盾墙箭雨(上)
- 289 三十四章:盾墙箭雨(下)
- 290 三十五章:突入(上)
- 291 三十六章:突入(下)
- 292 三十七章:重岭府(上)
- 293 三十八章:重岭府(下)
- 294 三十九章:三足金蟾 一步登天
- 295 四十章:百年独一外姓侯
- 296 四十一章:春耕
- 297 四十二章:站死跪生(上)
- 298 四十三章:站生跪死(下)
- 299 四十四章:蚍蜉撼大树
- 300 四十五章:一郡疆场(上)
- 301 四十六章:一郡疆场(中)
- 302 四十七章:一郡疆场(下)
- 303 四十八章:任驰骋(上)
- 304 四十九章:任驰骋(下)
- 305 五十章:平沙风波(上)
- 306 五十一章:平沙风波(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174章:铁骑入凉
174章:铁骑入凉
最前排的十几双目光不流露任何感情扫向于一锐。这种不带任何遮掩的打量眸子让于一锐心里莫名的发毛不舒服。大汉太平太久,不说表面光鲜根子里烂成腐朽的郡兵营里是书生气压过血性一筹,就连这两年来陆续赶往凉州平叛和押送官运的将尉也都对这种表面笑吟的逢场作戏娴熟多于临阵。
穿着是将军袍,可行的礼节和从嘴里吐出的文绉绉比太多士子还要清儒。古人言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确非虚言。
这种纯粹的军人铁血气质反而让曾经也在枯骨血泊里打滚逃生过的于一锐不适应。
似乎没有听出来于一锐话语中的隐喻,马瑾点头后,旁边皮肤被北原上骄阳暴晒成黝黑的燕阳军破虏营司马方石驱马上前,用虎枪挑起一封谕令递到于一锐身前,一字未说。
这从长安连夜加急送往燕阳郡的谕令是在马瑾行至冀州时才收到的,上面只有寥寥数字和一帖玉玺印迹。
不问缘由,见者放行。
可想燕阳府在天子心中何等地位,就算是近臣也无可比拟。
方石这一举动让本来就心有不满的函谷关将校差点破口大骂出声,似乎见多了卑躬屈膝低着头穿过这函谷关的将尉,今天撞见一个不长眼的纷纷怒目相视,只要镇西将军皱一皱眉头,他们就把这燕阳府的家伙从马上拉下来五花大绑。
这一虽然无礼却不越格的递交谕令方式使于一锐颇感意外,在短暂的愣神之后他才伸出手用两指夹起谕令收回,目光却有意停留在这燕阳虎枪的枪锋上。
草原弯刀如银月,赤虹长贯破月芒。
这是已经死于逆王府中的帝师郑重忠所作,单是他的名声就让这句其实并无出彩字眼的诗句升华。于一锐不喜这般文人风骨,可在看到虎枪后脑子里只浮现出这句诗句。
方石收起枪锋,于一锐手指摩挲过谕令上的玉玺印迹,既然燕阳铁骑不愿和他多说一个字,那他也就快人快语。
“拉开吊桥,放行!在去渡口准备十艘大船,即刻启程!”
于一锐将谕令叠好,原意要还到面前这名燕阳军官手中,可后者似乎不懂半点人情世故,面对五品的实权将军竟然还是伸出枪头微微一抖。
于一锐目光冷峻,一直按在腰胯旁的佩剑无声无息的拔出分毫距离,露出寸点寒光。
他背后的将校都是多年跟随于他的心腹,对他的脾性在了解不过。见到他动怒后也纷纷将手握在剑柄旁,只是见到于一锐没有后招也都不敢动作。
马瑾眼睛眯成一条线,在北原上他能沿着平原沿嶂看到数里之外的动静,这杀机起伏的肢体动作自然也逃不过他眼睛。禀着不愿节外生枝的想法他纵马上前,一只手抓住方石的虎枪枪柄,另一只手探向于一锐掌心平摊接过谕令。
“走!”
五百铁骑缓缓涌进函谷关,马瑾和于一锐错身而过,仍是一句话都没有。
进了函谷关内,马瑾才露出个无奈表情望向这破虏营司马道:“方大哥!”
方石笑了笑,哪还有刚才面对于一锐时的冰冷,知道马瑾要说什么的他率先开口道:“我只是想看看这镇西将军手上功夫有几斤几两,没别的意思。”
马瑾摇了摇头叹气,这一路来光是被这位其实并不傲气的方石用虎枪打落下马的将尉就不下十名,都碍于燕阳府的威名只好自认倒霉。马瑾知道他没什么跋扈气焰,只不过是恋武成痴,见到披着盔甲的家伙都忍不住上前刻意挑衅一下。
作为雪海山的亲信,方石对这燕阳府二公子由衷看好,莽夫心态使然,对那个文韬武略都有涉猎的大公子马朔北只报有欣赏,可对这天生觉得亲近的二公子马首是瞻,马瑾幼时没少被他带着出去骑马游玩,更是将他看家的弓术本领倾囊传授。
“这帮眼高于顶的家伙可没吃过亏,你这样的举动就让他们很难堪了。”
方石耸肩,将头上的翎盔摘下夹在腋口道:“到底还是见的血太少,披上甲胄都不像是将士。”马瑾哈哈大笑道:“那我这次去见的家伙估计你更看不上了,文弱书生一个,虽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可也没杀过人见过血,到时候方大哥你可得看在我的面子上少折辱他,这小子好面,你说他要被你逼急了跟你动手我帮谁?”
方石咧嘴笑道:“二公子结交的朋友错不了,就算是个百无一用的书生我也会对他恭恭敬敬,总不能让别人都觉得咱燕阳府都是只会杀人的鲁莽糙汉子吧。”
五百铁骑登船,穿过渭水河入凉。
等到燕阳铁骑尽数入城后于一锐才面色阴沉的返身。
曾经有押送官粮的将尉只因为衣冠不整就被他一马鞭打落下地,趴伏着跪走出函谷关,要照他这个刻薄标准那这五百铁骑诛九族都不为过。
后面一名虽是武职却高冠华服的年轻男子嗤笑道:“我还以为燕阳铁骑如何呢,原来和那些草原上的匈奴一个样!不懂礼数,不知人情!”
众皆大笑。唯独于一锐毫无反应。
这年轻男子随即愤声道:“将军刚才何不下令教训下这帮浑人,当这函谷关是何地方?撒完野拍拍屁股就走了?”
于一锐不怒也不戾,只是淡淡道:“住口。”
年轻男子拧成结的面孔一僵,讪讪一笑。
于一锐挥舞马鞭,身后数骑急忙跟上,他自言自语道:“这个关头突然来五百燕阳骑?究竟为何?若说是平叛这人数也太寒碜了些,长安那位也只是密诏谕令,没有下圣旨,当头的燕阳将校也不是燕阳府那几位,真是想不明白……”
他隔着厚重头盔敲了敲自己的脑门洒脱一笑道:“想不明白就不去想,反正我在那姬姓老头眼里也不过是一枚棋子罢了,想这么多干嘛?让他自己想吧去,这天底下就没有他琢磨不透的事情。”
战马仍在疾驰,他便从马背上跃下,折身进了将军府。
(ps:现在安稳下来了,月底会加更,发现前面章节错别字挺多,我抽空改改。)
穿着是将军袍,可行的礼节和从嘴里吐出的文绉绉比太多士子还要清儒。古人言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确非虚言。
这种纯粹的军人铁血气质反而让曾经也在枯骨血泊里打滚逃生过的于一锐不适应。
似乎没有听出来于一锐话语中的隐喻,马瑾点头后,旁边皮肤被北原上骄阳暴晒成黝黑的燕阳军破虏营司马方石驱马上前,用虎枪挑起一封谕令递到于一锐身前,一字未说。
这从长安连夜加急送往燕阳郡的谕令是在马瑾行至冀州时才收到的,上面只有寥寥数字和一帖玉玺印迹。
不问缘由,见者放行。
可想燕阳府在天子心中何等地位,就算是近臣也无可比拟。
方石这一举动让本来就心有不满的函谷关将校差点破口大骂出声,似乎见多了卑躬屈膝低着头穿过这函谷关的将尉,今天撞见一个不长眼的纷纷怒目相视,只要镇西将军皱一皱眉头,他们就把这燕阳府的家伙从马上拉下来五花大绑。
这一虽然无礼却不越格的递交谕令方式使于一锐颇感意外,在短暂的愣神之后他才伸出手用两指夹起谕令收回,目光却有意停留在这燕阳虎枪的枪锋上。
草原弯刀如银月,赤虹长贯破月芒。
这是已经死于逆王府中的帝师郑重忠所作,单是他的名声就让这句其实并无出彩字眼的诗句升华。于一锐不喜这般文人风骨,可在看到虎枪后脑子里只浮现出这句诗句。
方石收起枪锋,于一锐手指摩挲过谕令上的玉玺印迹,既然燕阳铁骑不愿和他多说一个字,那他也就快人快语。
“拉开吊桥,放行!在去渡口准备十艘大船,即刻启程!”
于一锐将谕令叠好,原意要还到面前这名燕阳军官手中,可后者似乎不懂半点人情世故,面对五品的实权将军竟然还是伸出枪头微微一抖。
于一锐目光冷峻,一直按在腰胯旁的佩剑无声无息的拔出分毫距离,露出寸点寒光。
他背后的将校都是多年跟随于他的心腹,对他的脾性在了解不过。见到他动怒后也纷纷将手握在剑柄旁,只是见到于一锐没有后招也都不敢动作。
马瑾眼睛眯成一条线,在北原上他能沿着平原沿嶂看到数里之外的动静,这杀机起伏的肢体动作自然也逃不过他眼睛。禀着不愿节外生枝的想法他纵马上前,一只手抓住方石的虎枪枪柄,另一只手探向于一锐掌心平摊接过谕令。
“走!”
五百铁骑缓缓涌进函谷关,马瑾和于一锐错身而过,仍是一句话都没有。
进了函谷关内,马瑾才露出个无奈表情望向这破虏营司马道:“方大哥!”
方石笑了笑,哪还有刚才面对于一锐时的冰冷,知道马瑾要说什么的他率先开口道:“我只是想看看这镇西将军手上功夫有几斤几两,没别的意思。”
马瑾摇了摇头叹气,这一路来光是被这位其实并不傲气的方石用虎枪打落下马的将尉就不下十名,都碍于燕阳府的威名只好自认倒霉。马瑾知道他没什么跋扈气焰,只不过是恋武成痴,见到披着盔甲的家伙都忍不住上前刻意挑衅一下。
作为雪海山的亲信,方石对这燕阳府二公子由衷看好,莽夫心态使然,对那个文韬武略都有涉猎的大公子马朔北只报有欣赏,可对这天生觉得亲近的二公子马首是瞻,马瑾幼时没少被他带着出去骑马游玩,更是将他看家的弓术本领倾囊传授。
“这帮眼高于顶的家伙可没吃过亏,你这样的举动就让他们很难堪了。”
方石耸肩,将头上的翎盔摘下夹在腋口道:“到底还是见的血太少,披上甲胄都不像是将士。”马瑾哈哈大笑道:“那我这次去见的家伙估计你更看不上了,文弱书生一个,虽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可也没杀过人见过血,到时候方大哥你可得看在我的面子上少折辱他,这小子好面,你说他要被你逼急了跟你动手我帮谁?”
方石咧嘴笑道:“二公子结交的朋友错不了,就算是个百无一用的书生我也会对他恭恭敬敬,总不能让别人都觉得咱燕阳府都是只会杀人的鲁莽糙汉子吧。”
五百铁骑登船,穿过渭水河入凉。
等到燕阳铁骑尽数入城后于一锐才面色阴沉的返身。
曾经有押送官粮的将尉只因为衣冠不整就被他一马鞭打落下地,趴伏着跪走出函谷关,要照他这个刻薄标准那这五百铁骑诛九族都不为过。
后面一名虽是武职却高冠华服的年轻男子嗤笑道:“我还以为燕阳铁骑如何呢,原来和那些草原上的匈奴一个样!不懂礼数,不知人情!”
众皆大笑。唯独于一锐毫无反应。
这年轻男子随即愤声道:“将军刚才何不下令教训下这帮浑人,当这函谷关是何地方?撒完野拍拍屁股就走了?”
于一锐不怒也不戾,只是淡淡道:“住口。”
年轻男子拧成结的面孔一僵,讪讪一笑。
于一锐挥舞马鞭,身后数骑急忙跟上,他自言自语道:“这个关头突然来五百燕阳骑?究竟为何?若说是平叛这人数也太寒碜了些,长安那位也只是密诏谕令,没有下圣旨,当头的燕阳将校也不是燕阳府那几位,真是想不明白……”
他隔着厚重头盔敲了敲自己的脑门洒脱一笑道:“想不明白就不去想,反正我在那姬姓老头眼里也不过是一枚棋子罢了,想这么多干嘛?让他自己想吧去,这天底下就没有他琢磨不透的事情。”
战马仍在疾驰,他便从马背上跃下,折身进了将军府。
(ps:现在安稳下来了,月底会加更,发现前面章节错别字挺多,我抽空改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