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73 171章:武威郡(上)
- 174 词赋:万户侯
- 175 172章:铁骑见雄关(上)
- 176 173章:铁骑见雄关(下)
- 177 174章:铁骑入凉
- 178 175章:登城(上)
- 179 176章:登城(中)
- 180 177章:登城(下)
- 181 178章:炮灰(上)
- 182 179章:炮灰(中)
- 183 180章:炮灰(下)
- 184 181章:熬鹰
- 185 182章:风吼马鸣 你在笑(上)
- 186 183章:风吼马鸣 你在笑(中)
- 187 184章:风吼马鸣 你在笑(下)
- 188 185章:莽夫三尺气(上)
- 189 病假条
- 190 186章:莽夫三尺气(下)
- 191 187章:骁骑风采(上)
- 192 188章:骁骑风采(下)
- 193 189章:当年与今时
- 194 190章:收剑入鞘
- 195 191章:出军
- 196 192章:裂变
- 197 193章:溃败(上)
- 198 194章:溃败(中)
- 199 195章:溃败(下)
- 200 196章:逃离(上)
- 201 197章:逃离(下)
- 202 198章:死城不孤(上)
- 203 199章:死城不孤(下)
- 204 200章:风雪骤停铁骑至(上)
- 205 201章:风雪骤停铁骑至(中)
- 206 202章:风雪骤停铁骑至(下)
- 207 203章:破局的开始
- 208 204章:苦果
- 209 205章:宏图霸业 尽在掌中(上)
- 210 206章:宏图霸业 尽在掌中(下)
- 211 207章:刺史大人
- 212 208章:潜龙藏渊 不呻不鸣(上)
- 213 209章:潜龙藏渊 不呻不吟(中)
- 214 210章:潜龙藏渊 不呻不吟(下)
- 215 211章:以血铺雪路
- 216 212章:风雨飘摇(上)
- 217 213章:风雨飘摇(中)
- 218 214章:风雨飘摇(下)
- 219 215章·坐而论道 立而上言 跪而奏事上
- 220 216章:坐而论道 立而上言 跪而奏事下
- 221 217章:扬沙做尘(上)
- 222 218章:扬沙做尘(中)
- 223 219章:扬沙做尘(下)
- 224 220章:东羌郡(上)
- 225 221章:东羌郡(下)
- 226 222章:西陲悍风(上)
- 227 223章:西陲悍风(下)
- 228 224章:铁马冰河
- 229 225章:西陲五庭柱(上)
- 230 226章:西陲五庭柱(下)
- 231 227章:辗转百里一银枪
- 232 228章:说客(上)
- 233 229章:说客(下)
- 234 230章:义可抵得半两金(上)
- 235 231章:义可抵得半两金(下)
- 236 232章:一揽西陲风与雪(上)
- 237 233章:一揽西陲风与雪(中)
- 238 234章:一揽西陲风与雪(下)
- 239 235章:作态(上)
- 240 236章:作态(下)
- 241 237章:西陲点卯(上)
- 242 238章:西陲点卯(中)
- 243 239章:西陲点卯(下)
- 244 240章:年关
- 245 241章:复望天水 雄关如原
- 246 242章:蛰冬天下眠
- 247 243章:雄军涌平沙(上)
- 248 244章:雄军涌平沙(下)
- 249 245章:风起云荡(上)
- 250 246章:风起云荡(中)
- 251 247章:风起云荡(下)
- 252 248章:千年大汉(上)
- 253 249章:千年大汉(下)
- 254 250章:烽烟满九州(上)
- 255 251章:烽烟满九州(中)
- 256 一章:燕阳义 起枪(上)
- 257 二章:燕阳义 起枪(中)
- 258 三章:燕阳义 起枪(下)
- 259 四章:燕云十八骑
- 260 五章:平沙起风雷(上)
- 261 六章:平沙起风雷(中)
- 262 七章:平沙起风雷(下)
- 263 八章:弑王(上)
- 264 九章:弑王(下)
- 265 十章:九州作塘
- 266 十一章:长生天的子嗣(上)
- 267 十二章:长生天的子嗣(中)
- 268 十三章:长生天的子嗣(下)
- 269 十四章:铁骑红缨 铮铮傲骨(上)
- 270 十五章:铁骑红缨 铮铮傲骨(中)
- 271 十六章:铁骑红缨 铮铮傲骨(下)
- 272 十七章:青草依依 埋骨忠魂(上)
- 273 十八章:青草依依 埋骨忠魂(中)
- 274 十九章:青草依依 埋骨忠魂(下)
- 275 二十章:铁骑绝唱(上)
- 276 二十一章:铁骑绝唱(中)
- 277 二十二章:铁骑绝唱(下)
- 278 二十三章:双肩抗忠义(上)
- 279 二十四章:双肩抗忠义(下)
- 280 二十五章:新的战场(上)
- 281 二十六章:新的战场(下)
- 282 二十七章:角逐(上)
- 283 二十八章:角逐(中)
- 284 二十九章:角逐(下)
- 285 三十章:首战(上)
- 286 三十一章:首战(中)
- 287 三十二章:首战(下)
- 288 三十三章:盾墙箭雨(上)
- 289 三十四章:盾墙箭雨(下)
- 290 三十五章:突入(上)
- 291 三十六章:突入(下)
- 292 三十七章:重岭府(上)
- 293 三十八章:重岭府(下)
- 294 三十九章:三足金蟾 一步登天
- 295 四十章:百年独一外姓侯
- 296 四十一章:春耕
- 297 四十二章:站死跪生(上)
- 298 四十三章:站生跪死(下)
- 299 四十四章:蚍蜉撼大树
- 300 四十五章:一郡疆场(上)
- 301 四十六章:一郡疆场(中)
- 302 四十七章:一郡疆场(下)
- 303 四十八章:任驰骋(上)
- 304 四十九章:任驰骋(下)
- 305 五十章:平沙风波(上)
- 306 五十一章:平沙风波(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180章:炮灰(下)
180章:炮灰(下)
霸王手底下的十二名将首人人皆有一块朴奇无华的布带章纹,传言是这霸王在武威郡丛岭矿山中和十二名如今已经凶名四布的弟兄义结金兰时所誓。
除了战死的亥猪将军外,还有十一名叛军将首,而如今出现在京畿六营东北方向的三万多叛军,正是其中一人。
霸王崛起之快,是得益于武威郡还没来得及运走的甲胄兵械,兵源则是矿山之中的劳奴死囚,这伙原本就没几个手上干净的亡命之徒杀人放火抢掠之事似乎都是打娘胎里学会的,短短一个月就让武威郡烽烟四起,民不聊生。
这伙叛军身上甲胄和凉州郡兵无异,只是没有染色成代表大汉火德的朱赤,前行有近千骑卒一字排开,缓缓而行,后有上万步卒提刀随从,大军无声,肃杀气息浓烈,比起赤土荒原上的啸啸狂风还要使人压迫。
数千轻装骑卒前列,一个皮肤黝黑的短小汉子四肢粗壮,和他身材浑然不搭,在得知有数万官军逼近之前大营后,他把原本是武威郡郡将披带的铠甲拉开,露出里面白色罩衣,掏出一个黑色章纹,先是用这绘着青山高云牛角的章纹擦拭一把放在马架上的长棍,随后神情庄敬的系在了头上,用绑绳捆成一个死结。
他和十二将首中的亥猪将军是兄弟,并不是与其余将首和霸王结义的名誉兄弟,而是血浓于水的同父同母所生。他这位胞兄战死在汉典城后,更是将已经化解不开的仇恨又加深刻骨了一笔。
血海深仇冤冤相报何时了?
一方死后就了了。
所以在大军陆续退撤回防后独有他一人留了下来,就是要在这离汉典城不过四十里的荒原边缘为他胞兄在洒上一把皇天厚土。
用数万官军性命做这不是清明时分的纸钱,亦或用他自己的血和骨来。
这个光看面貌是个老实到不能在憨厚的庄稼汉子系完死结后哧哧一笑,望着南边道:“王上和那帮兄弟能为了大业抛下一切,我不行。当然这次违背王上命令也是迫不得已,要是你还活着听到我说是为了给你报仇恐怕也不相信吧。”
他仰起头,勾着精铁长棍在马蹄旁扫起一片尘土继续自言自语道:“没粮食了,这三万人吃什么?难道真学他们整天抓阉吃人?王上和他们说什么成大事不拘小节,可你知道我脾性,就算以后王上有朝一日真披上了龙袍,有这不光彩的往日怎么也盖不掉的。山中豺狼才会吃人,人吃人,还算是人么?”
“这种日子过的难受,王上给大家伙画的那个大饼你是看不见,我是不想看了。不想继续这样苟活。”
将号丑牛的黝黑汉子两眼乍现精光,挥起长棍指向官军阵型的位置在风沙中嘶声竭力吼道:“兄弟们还有几日口粮?”
三万人同时抬起头,望向南面,每个人眼中都是希冀和狂热。
“我们没有粮食,可他们有!怎么办?”
“抢他娘!干他娘!”
风沙倏忽停歇,声浪抖擞如数层覆水冲岸,俗名早就被将号代替的汉子一提缰绳,跃马而出。
这次不像之前那仗,有八千虎骑营为他掠阵,可他依然要用这三万步骑打掉京畿六营两万的精锐!
北塞草原。
比雪花飘洒还快的是冬风与霜降,青青绿草已经不复夏日时的嫩绿,尽显枯黄。
草原之主坐在一处高坡上,表情自在,虽说前不久才吃了一场败仗,可他脸上没有任何颓色,其实他早就料到了这场算不上有多大损失的战事结局。
被草原风沙磨砺数十年的古铜面孔宛如一具石雕,外穿的一身皮袄上沾染霜露,他就这样举着一只臂膀坐在高坡上,引人注目的是他臂膀上拴着一只体型巨大的鹰隼。
熬鹰是几乎每个草原部落里贵族都做过的事情,这种人和草原上食物链顶端生物的较量枯燥乏味,但却让无数人趋之若鹜。
草原上没有公平和大汉到处宣讲的理智仁法,细细想来似乎唯一算得上公平的只有这件无趣之事,比起驯服草原烈马还要困难千百倍的熬鹰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耐力煎熬。
故而草原上任何一名熬鹰大师都能受到草原部落民的尊重和信服,不光是折服于他们熬鹰的手段,更是敬佩他们如磐石不动的心性和毅力。
烈马再桀骜难驯,套上马索用鞭子狠狠抽打也会屈服的低下头颅,只要跨上它的后背让它使尽浑身解数却拿你毫无办法,在孤高的野马也会认命。
可草原上生来便翱翔天际无拘无束的苍鹰却不会就这样认命。
草原之主保持这个姿势一动不动已经六天五夜了,这种强度下的熬鹰就连一直换着守候在旁的几个部落首领都纷纷捏了把汗。这种无声的较量比起一场酣畅淋漓的厮杀可要费神费力的多。
草原上的智者托尔西单于走到高坡下,一双历经人世风霜的浑浊眸子比起其余部落首领复杂的目光纯净不少,更多的是一个长辈看待晚辈由衷的欣赏和赞许。
熬鹰最简单的办法是把鹰爪拴在用两根绳索上吊的木棍上,没有平衡的木棍会来回摇摆,而挣脱不了的鹰隼无法展翅迎空,只能用一双轻易划开皮肉的爪子狠狠的扎进木棍,受到重量的木棍就会来回摇摆直到上面的鹰隼受不了这种头晕目眩的感觉,眩厥过去,一旁的熬鹰人便会抬来一桶凉水将已经失去之前威风的鹰隼泼醒,将鹰爪上的绳索放长,往外扔出肉块,如果鹰隼上前扑食,那就说明熬鹰成功了。只是这种方法不光容易将鹰隼致死,靠着这种酷刑得到的鹰隼忠诚度也绝不会高。
在草原上无数的传说里,鹰是一种很有灵性的生物,在匈奴最古老的传说里面甚至有鹰语的说法。和生来就暴虐成性反复无常的恶狼不同,鹰代表的是忠诚和力量。
匈奴人是长生天的子嗣,受到神灵的庇护,而鹰隼则是长生天最忠实的仆从,大部落里萨满口口相传下来的传言里便有扑天隼鹫的传说,这只神鹫是长生天的仆从,更是草原上所有鹰隼的祖先。
传说这只鹰隼祖先身有六翼四翅,全部张开后能遮掩住半个北原的天空,它通体金黄,会用匈奴语和长生天交流。
在长生天飞迁的那一天,扑天隼鹫为了保护主人与传说中的狼神展开了一场恶斗,击杀了狼神后自己也身受重伤,最后飞往了北原之北的冻土安眠,只有等到长生天回到人间方能苏醒。
而草原之主臂膀上的鹰隼,展翅足有一个帐篷大小的禽羽下藏着微不可见的两个淡金色肉翅。
除了战死的亥猪将军外,还有十一名叛军将首,而如今出现在京畿六营东北方向的三万多叛军,正是其中一人。
霸王崛起之快,是得益于武威郡还没来得及运走的甲胄兵械,兵源则是矿山之中的劳奴死囚,这伙原本就没几个手上干净的亡命之徒杀人放火抢掠之事似乎都是打娘胎里学会的,短短一个月就让武威郡烽烟四起,民不聊生。
这伙叛军身上甲胄和凉州郡兵无异,只是没有染色成代表大汉火德的朱赤,前行有近千骑卒一字排开,缓缓而行,后有上万步卒提刀随从,大军无声,肃杀气息浓烈,比起赤土荒原上的啸啸狂风还要使人压迫。
数千轻装骑卒前列,一个皮肤黝黑的短小汉子四肢粗壮,和他身材浑然不搭,在得知有数万官军逼近之前大营后,他把原本是武威郡郡将披带的铠甲拉开,露出里面白色罩衣,掏出一个黑色章纹,先是用这绘着青山高云牛角的章纹擦拭一把放在马架上的长棍,随后神情庄敬的系在了头上,用绑绳捆成一个死结。
他和十二将首中的亥猪将军是兄弟,并不是与其余将首和霸王结义的名誉兄弟,而是血浓于水的同父同母所生。他这位胞兄战死在汉典城后,更是将已经化解不开的仇恨又加深刻骨了一笔。
血海深仇冤冤相报何时了?
一方死后就了了。
所以在大军陆续退撤回防后独有他一人留了下来,就是要在这离汉典城不过四十里的荒原边缘为他胞兄在洒上一把皇天厚土。
用数万官军性命做这不是清明时分的纸钱,亦或用他自己的血和骨来。
这个光看面貌是个老实到不能在憨厚的庄稼汉子系完死结后哧哧一笑,望着南边道:“王上和那帮兄弟能为了大业抛下一切,我不行。当然这次违背王上命令也是迫不得已,要是你还活着听到我说是为了给你报仇恐怕也不相信吧。”
他仰起头,勾着精铁长棍在马蹄旁扫起一片尘土继续自言自语道:“没粮食了,这三万人吃什么?难道真学他们整天抓阉吃人?王上和他们说什么成大事不拘小节,可你知道我脾性,就算以后王上有朝一日真披上了龙袍,有这不光彩的往日怎么也盖不掉的。山中豺狼才会吃人,人吃人,还算是人么?”
“这种日子过的难受,王上给大家伙画的那个大饼你是看不见,我是不想看了。不想继续这样苟活。”
将号丑牛的黝黑汉子两眼乍现精光,挥起长棍指向官军阵型的位置在风沙中嘶声竭力吼道:“兄弟们还有几日口粮?”
三万人同时抬起头,望向南面,每个人眼中都是希冀和狂热。
“我们没有粮食,可他们有!怎么办?”
“抢他娘!干他娘!”
风沙倏忽停歇,声浪抖擞如数层覆水冲岸,俗名早就被将号代替的汉子一提缰绳,跃马而出。
这次不像之前那仗,有八千虎骑营为他掠阵,可他依然要用这三万步骑打掉京畿六营两万的精锐!
北塞草原。
比雪花飘洒还快的是冬风与霜降,青青绿草已经不复夏日时的嫩绿,尽显枯黄。
草原之主坐在一处高坡上,表情自在,虽说前不久才吃了一场败仗,可他脸上没有任何颓色,其实他早就料到了这场算不上有多大损失的战事结局。
被草原风沙磨砺数十年的古铜面孔宛如一具石雕,外穿的一身皮袄上沾染霜露,他就这样举着一只臂膀坐在高坡上,引人注目的是他臂膀上拴着一只体型巨大的鹰隼。
熬鹰是几乎每个草原部落里贵族都做过的事情,这种人和草原上食物链顶端生物的较量枯燥乏味,但却让无数人趋之若鹜。
草原上没有公平和大汉到处宣讲的理智仁法,细细想来似乎唯一算得上公平的只有这件无趣之事,比起驯服草原烈马还要困难千百倍的熬鹰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耐力煎熬。
故而草原上任何一名熬鹰大师都能受到草原部落民的尊重和信服,不光是折服于他们熬鹰的手段,更是敬佩他们如磐石不动的心性和毅力。
烈马再桀骜难驯,套上马索用鞭子狠狠抽打也会屈服的低下头颅,只要跨上它的后背让它使尽浑身解数却拿你毫无办法,在孤高的野马也会认命。
可草原上生来便翱翔天际无拘无束的苍鹰却不会就这样认命。
草原之主保持这个姿势一动不动已经六天五夜了,这种强度下的熬鹰就连一直换着守候在旁的几个部落首领都纷纷捏了把汗。这种无声的较量比起一场酣畅淋漓的厮杀可要费神费力的多。
草原上的智者托尔西单于走到高坡下,一双历经人世风霜的浑浊眸子比起其余部落首领复杂的目光纯净不少,更多的是一个长辈看待晚辈由衷的欣赏和赞许。
熬鹰最简单的办法是把鹰爪拴在用两根绳索上吊的木棍上,没有平衡的木棍会来回摇摆,而挣脱不了的鹰隼无法展翅迎空,只能用一双轻易划开皮肉的爪子狠狠的扎进木棍,受到重量的木棍就会来回摇摆直到上面的鹰隼受不了这种头晕目眩的感觉,眩厥过去,一旁的熬鹰人便会抬来一桶凉水将已经失去之前威风的鹰隼泼醒,将鹰爪上的绳索放长,往外扔出肉块,如果鹰隼上前扑食,那就说明熬鹰成功了。只是这种方法不光容易将鹰隼致死,靠着这种酷刑得到的鹰隼忠诚度也绝不会高。
在草原上无数的传说里,鹰是一种很有灵性的生物,在匈奴最古老的传说里面甚至有鹰语的说法。和生来就暴虐成性反复无常的恶狼不同,鹰代表的是忠诚和力量。
匈奴人是长生天的子嗣,受到神灵的庇护,而鹰隼则是长生天最忠实的仆从,大部落里萨满口口相传下来的传言里便有扑天隼鹫的传说,这只神鹫是长生天的仆从,更是草原上所有鹰隼的祖先。
传说这只鹰隼祖先身有六翼四翅,全部张开后能遮掩住半个北原的天空,它通体金黄,会用匈奴语和长生天交流。
在长生天飞迁的那一天,扑天隼鹫为了保护主人与传说中的狼神展开了一场恶斗,击杀了狼神后自己也身受重伤,最后飞往了北原之北的冻土安眠,只有等到长生天回到人间方能苏醒。
而草原之主臂膀上的鹰隼,展翅足有一个帐篷大小的禽羽下藏着微不可见的两个淡金色肉翅。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