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22 218章:扬沙做尘(中)
- 223 219章:扬沙做尘(下)
- 224 220章:东羌郡(上)
- 225 221章:东羌郡(下)
- 226 222章:西陲悍风(上)
- 227 223章:西陲悍风(下)
- 228 224章:铁马冰河
- 229 225章:西陲五庭柱(上)
- 230 226章:西陲五庭柱(下)
- 231 227章:辗转百里一银枪
- 232 228章:说客(上)
- 233 229章:说客(下)
- 234 230章:义可抵得半两金(上)
- 235 231章:义可抵得半两金(下)
- 236 232章:一揽西陲风与雪(上)
- 237 233章:一揽西陲风与雪(中)
- 238 234章:一揽西陲风与雪(下)
- 239 235章:作态(上)
- 240 236章:作态(下)
- 241 237章:西陲点卯(上)
- 242 238章:西陲点卯(中)
- 243 239章:西陲点卯(下)
- 244 240章:年关
- 245 241章:复望天水 雄关如原
- 246 242章:蛰冬天下眠
- 247 243章:雄军涌平沙(上)
- 248 244章:雄军涌平沙(下)
- 249 245章:风起云荡(上)
- 250 246章:风起云荡(中)
- 251 247章:风起云荡(下)
- 252 248章:千年大汉(上)
- 253 249章:千年大汉(下)
- 254 250章:烽烟满九州(上)
- 255 251章:烽烟满九州(中)
- 256 一章:燕阳义 起枪(上)
- 257 二章:燕阳义 起枪(中)
- 258 三章:燕阳义 起枪(下)
- 259 四章:燕云十八骑
- 260 五章:平沙起风雷(上)
- 261 六章:平沙起风雷(中)
- 262 七章:平沙起风雷(下)
- 263 八章:弑王(上)
- 264 九章:弑王(下)
- 265 十章:九州作塘
- 266 十一章:长生天的子嗣(上)
- 267 十二章:长生天的子嗣(中)
- 268 十三章:长生天的子嗣(下)
- 269 十四章:铁骑红缨 铮铮傲骨(上)
- 270 十五章:铁骑红缨 铮铮傲骨(中)
- 271 十六章:铁骑红缨 铮铮傲骨(下)
- 272 十七章:青草依依 埋骨忠魂(上)
- 273 十八章:青草依依 埋骨忠魂(中)
- 274 十九章:青草依依 埋骨忠魂(下)
- 275 二十章:铁骑绝唱(上)
- 276 二十一章:铁骑绝唱(中)
- 277 二十二章:铁骑绝唱(下)
- 278 二十三章:双肩抗忠义(上)
- 279 二十四章:双肩抗忠义(下)
- 280 二十五章:新的战场(上)
- 281 二十六章:新的战场(下)
- 282 二十七章:角逐(上)
- 283 二十八章:角逐(中)
- 284 二十九章:角逐(下)
- 285 三十章:首战(上)
- 286 三十一章:首战(中)
- 287 三十二章:首战(下)
- 288 三十三章:盾墙箭雨(上)
- 289 三十四章:盾墙箭雨(下)
- 290 三十五章:突入(上)
- 291 三十六章:突入(下)
- 292 三十七章:重岭府(上)
- 293 三十八章:重岭府(下)
- 294 三十九章:三足金蟾 一步登天
- 295 四十章:百年独一外姓侯
- 296 四十一章:春耕
- 297 四十二章:站死跪生(上)
- 298 四十三章:站生跪死(下)
- 299 四十四章:蚍蜉撼大树
- 300 四十五章:一郡疆场(上)
- 301 四十六章:一郡疆场(中)
- 302 四十七章:一郡疆场(下)
- 303 四十八章:任驰骋(上)
- 304 四十九章:任驰骋(下)
- 305 五十章:平沙风波(上)
- 306 五十一章:平沙风波(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228章:说客(上)
228章:说客(上)
西陲边上多堡塞,虽说比起中原如森如林的城池要差上太多,但在以部落毡帐为家的黑羌人眼中,这些动则数丈高的堡塞无疑不是一座座人力垒起来的天堑。
云霞堡位于东羌郡最西边,在军制连一丈偏差都不能有的牛皮地图上就如一把屠夫用的杀猪刀尖,顶在了大汉边境上,西陲数堡,无百姓,堡中活跃的只有戍卒,所以也没有依山傍水建城的堪舆风俗,堡中都是千篇一律的条条宽阔马道和人行的步路,随时准备应对黑羌游骑的劫掠。
云霞堡起在茫茫戈壁之上,西陲地势复杂,既有连柳絮飘在上面都能陷进地里的流沙场所,也有连铁镐都凿不出个拳头大小的岩石硬地,正因为这种种特殊地理环境的原因,当初建堡困难重重,经常是前方大汉军队和黑羌游骑厮杀在一块,咫尺距离下就是民工赤裸身体挥舞镐锹搬运砖土,冷不丁就是一根黑羌游骑几乎人手一支的掷枪插在与你背靠背的工友身上。宁朔将军吴沙江曾经感慨过这数道如今已经作为保护大汉边境不受外族侵扰的军堡不是沙石泥土盖出来的,而是成千上万的大汉百姓用自己血肉白骨活生生堆积而筑。
云霞堡外有几道长长的土丘,倒没什么规律可言,土丘里完全是这些年黑羌游骑攻堡不下留在堡墙外的尸体,黑羌族风俗和大汉相差太多,不讲究入土为安反而以天葬为荣,所以西陲外不论是谁的尸首在荒郊野岭外被禽鸟野兽所吞食大多都是黑羌所为,这种管杀不管埋的行为让边陲戍卒最为厌恶,毕竟大汉子民里对死者尊敬,入土方能安宁的敬畏鬼神之心传承了千年,早就刻在了所有人的骨子上。而黑羌人恰好相反,对汉人把尸体往黄土里面埋葬深恶痛绝,这是两个民族之间的风俗差距,即便过上百年也无法更改。
侯霖一路跟着谢狄春的雪狼营在边陲戈壁上行走了不下三个时辰,才在风雪迷雾中隐隐约约望见了这座西陲重堡的城墙轮廓,或许是因为西陲无高物,在看见云霞堡后侯霖神情恍惚片刻,在这里唯一能看见的只有黑乎乎的山体高峰,如海市蜃楼一样可望不可即,似乎近在眼前,若要真想登山,只怕走上数日甚至数月都到不了山脚。
不过比起这个侯霖更感兴趣的是谢狄春手下这帮不少生活习惯都还和汉人迥异的雪狼营。每天几乎都要在生死边缘上徘徊的西陲戍卒论战力比起数年不闻刀戈金鸣之声的境内郡兵何止强上一筹。用这帮戍卒的话来说就是过惯了安稳日子,种田种傻的郡兵甚至还不如黑羌的七岁稚童更精通如何在战场上收割敌人性命,郡兵的每天操练在西陲戍卒眼中跟女子绣花区别并不大。再加上随着皇朝盛世一日比一日河清海晏,文气浓厚,听不得战鼓擂动,只有朗朗书声,连带着军营里也多是文房四宝,留不得汗,更见不了血。
两辆划出一片利于战马行走平地的清雪木车缓缓而行,两旁雪狼营的哨卒在数十丈外呈列警备。西陲是和北塞一样的骑兵作战,机动性最为关键,若是单比较战力,黑羌的掷枪和匈奴的弯刀还是差了些火候,可论起控马技巧,两者相差却是不大。
侯霖看似在马背上打盹,其实两颗黑溜溜的眼珠子一直在往左右打转。这雪狼营几乎每一个骑卒的控马技巧都堪称炉火纯青,每一次吐纳鼻息泛出的白色哈气都和战马的马蹄跳动保持着一致,更难得可贵的是不论是谢狄春也好,还是撒在两旁警戒的哨骑,即便路途在颠簸,两瓣屁股从没说是离开过马鞍毫厘,看遍了学士府内的兵书,侯霖自然知晓正是这些旁人难以观察到的细节才是这营精锐无往不利的基石。
云霞堡外除了几道被大雪覆盖的凹凸尸沟,还有围城用铁钉死死牢靠在地面上的拒马,侯霖远远便瞧着这些拒马形状与常见的有所不同,心生好奇,正要挥鞭上前一探究竟,却被秦舞阳伸出一臂给拉了回来。
拍了拍自己双肩上的积雪,秦舞阳看着一脸困惑的侯霖淡淡道:“那些拒马周围都有铁蒺藜,你要不想受伤最好别贸然上前。”
侯霖吸了一口冷气,对秦舞阳感激的一点头,听到这话后谢狄春回过头,深深的打量了秦舞阳几眼,只是一直都像游离世间之外的秦舞阳还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连回敬一眼都懒得去看。
谢狄春从马鞍后悬挂的囊袋里取出一个和荣孟起在平沙城用到的狼烟类似的木筒,用打火石打出火花后挥臂一扬,漫天雪雾中显眼的黑色烟火缕缕飘起,堡上的守卒望见之后城门大开,谢狄春倒不急于进堡,而是静静的勒住缰绳等候。
“阳春!”
谢狄春听到从城门中走出的守卒喊话高声回道:“白雪!”
侯霖哑然,心想这是不是太过绷紧神经了。
长伍入堡。
没有皇朝城池里那高耸入云的塔楼,也没有瓦房土屋,只有一顶接着一顶绵延整座堡中的帐篷。
静谧无声,出来喊话的守卒见到谢狄春后也只是抱拳行了一军礼,扭头便登上了一旁的弩守,在礼仪繁琐的中原这可就是失礼,免不了被秋后算账整上一通,也只有在这热血冷面的西陲里才司空见惯。
侯霖听到旁边只比外堡墙低上几尺的弩守里发出机括转动的声响,略有不安的抬起头看去,果真是飞矢如青锋的床踏-弩对准了自己,看着闪过芒光的矢锋,侯霖咽了咽口水,跟在后面的曹昭华也有些紧张,咬着嘴唇愠色道:“谢将军,这是何意?”
谢狄春头也不转道:“长史大人勿要担忧,这帮持弩手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要是有失手把弩矢误射出来,我把自己脑袋割下来给你赔罪。”
脾气不错的曹长史心生闷气,心想要是手真一划,你赔十个脑袋也不够用啊!
等到侯霖这两百多骑在堡中安顿好之后,正寻思着去找谢狄春说明来意,不想王彦章和谢狄春两人已经掀开帘门走了进来。
侯霖深呼吸一口,准备将盘算多日的说辞一吐而尽。
谢狄春未卸甲,只把头盔摘下,一头乱发让侯霖稍有失神,在长安时马瑾也是这般模样,不扎发,更不竖冠,野性十足。
王彦章将银尖枪也一并带入了帐内,顺手放在地上,双手抱胸靠在一旁,似乎并不准备帮侯霖说服这位师兄,对此侯霖心里早有准备,帐中无酒,只有淡水一壶,侯霖给谢狄春倒上一杯后缓缓开口道:“既然谢将军已经知道我来意,那我就长话短说了,黑羌确是大汉的心头之患,不过如今观凉州七郡形势,黑羌不过外疾,内病还是在凉州境内。”
谢狄春咧开嘴笑道:“那依照侯特使的意思是把治外疾的药用到脏腑之中?这听起来是庸医啊。”
侯霖对这打趣干笑两声,转而认真摇头道:“大势不同,西陲的十万将士口服还是外敷,都是良药,就算是庸医,一样也能治好病。”
谢狄春这才听出来侯霖暗藏的意思,瞥了一眼王彦章道:“不是我瞧不起侯特使,不论是黑羌游骑还是我大汉骑卒,厮杀对阵都讲究一个直来直往,所以我也就直说了,你既然是天子亲封的使臣,探究于一锐有无反意,就不该握住平叛大军余下的这三万多人,更不该想要游说我西陲戍卒,比起仅占一关拥兵不满万的于一锐,你这意图才更像是谋反。”
谢狄春抬手打断侯霖又道:“我这不算无心之说,王师弟对你评价还不错,我也觉得你没谋反的意思,但很多事情并不是你想做什么,其他人就会认同。”
侯霖给了闭目养神打定主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王彦章一记不痛不痒的眼刀,站起身道:“谢将军既然从没离开过东羌郡半步,想必也不清楚凉州地界内是什么情况,战场上的惨烈谢将军应该是见的都厌烦,但十万戍卒誓死捍卫的大汉疆土内百姓父卖子、人相食,数百万子民流离失所,七郡百城动荡不安。我曾在陇右郡顺着官道一路前往天水郡平沙城,见过那遍地白骨鸟啄尸的场景,用修罗地狱来形容也不为过,那么请问谢将军,十万将士镇守的西陲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什么意义呢?”
谢狄春皱眉不语,侯霖也不催促,等了半响后谢狄春才开口道:“那你想把西陲戍卒带出东羌郡,平定叛乱?”
侯霖微笑点头:“然也。”
谢狄春伸手做出个讨要动作道:“那就请侯特使出示天子诏令,西陲隶书兵部直辖,没有天子诏令的话有六部文书或是太尉印玺也可。”
侯霖微微摇头,尴尬道:“我只有天子口谕。”
谢狄春收手,也不招呼王彦章,撩起帐门走了出去,临走前侧过头对侯霖道:“没有这三样东西,别说西陲的一兵一卒,你就连一根箭矢也休想带出西陲半步。”
云霞堡位于东羌郡最西边,在军制连一丈偏差都不能有的牛皮地图上就如一把屠夫用的杀猪刀尖,顶在了大汉边境上,西陲数堡,无百姓,堡中活跃的只有戍卒,所以也没有依山傍水建城的堪舆风俗,堡中都是千篇一律的条条宽阔马道和人行的步路,随时准备应对黑羌游骑的劫掠。
云霞堡起在茫茫戈壁之上,西陲地势复杂,既有连柳絮飘在上面都能陷进地里的流沙场所,也有连铁镐都凿不出个拳头大小的岩石硬地,正因为这种种特殊地理环境的原因,当初建堡困难重重,经常是前方大汉军队和黑羌游骑厮杀在一块,咫尺距离下就是民工赤裸身体挥舞镐锹搬运砖土,冷不丁就是一根黑羌游骑几乎人手一支的掷枪插在与你背靠背的工友身上。宁朔将军吴沙江曾经感慨过这数道如今已经作为保护大汉边境不受外族侵扰的军堡不是沙石泥土盖出来的,而是成千上万的大汉百姓用自己血肉白骨活生生堆积而筑。
云霞堡外有几道长长的土丘,倒没什么规律可言,土丘里完全是这些年黑羌游骑攻堡不下留在堡墙外的尸体,黑羌族风俗和大汉相差太多,不讲究入土为安反而以天葬为荣,所以西陲外不论是谁的尸首在荒郊野岭外被禽鸟野兽所吞食大多都是黑羌所为,这种管杀不管埋的行为让边陲戍卒最为厌恶,毕竟大汉子民里对死者尊敬,入土方能安宁的敬畏鬼神之心传承了千年,早就刻在了所有人的骨子上。而黑羌人恰好相反,对汉人把尸体往黄土里面埋葬深恶痛绝,这是两个民族之间的风俗差距,即便过上百年也无法更改。
侯霖一路跟着谢狄春的雪狼营在边陲戈壁上行走了不下三个时辰,才在风雪迷雾中隐隐约约望见了这座西陲重堡的城墙轮廓,或许是因为西陲无高物,在看见云霞堡后侯霖神情恍惚片刻,在这里唯一能看见的只有黑乎乎的山体高峰,如海市蜃楼一样可望不可即,似乎近在眼前,若要真想登山,只怕走上数日甚至数月都到不了山脚。
不过比起这个侯霖更感兴趣的是谢狄春手下这帮不少生活习惯都还和汉人迥异的雪狼营。每天几乎都要在生死边缘上徘徊的西陲戍卒论战力比起数年不闻刀戈金鸣之声的境内郡兵何止强上一筹。用这帮戍卒的话来说就是过惯了安稳日子,种田种傻的郡兵甚至还不如黑羌的七岁稚童更精通如何在战场上收割敌人性命,郡兵的每天操练在西陲戍卒眼中跟女子绣花区别并不大。再加上随着皇朝盛世一日比一日河清海晏,文气浓厚,听不得战鼓擂动,只有朗朗书声,连带着军营里也多是文房四宝,留不得汗,更见不了血。
两辆划出一片利于战马行走平地的清雪木车缓缓而行,两旁雪狼营的哨卒在数十丈外呈列警备。西陲是和北塞一样的骑兵作战,机动性最为关键,若是单比较战力,黑羌的掷枪和匈奴的弯刀还是差了些火候,可论起控马技巧,两者相差却是不大。
侯霖看似在马背上打盹,其实两颗黑溜溜的眼珠子一直在往左右打转。这雪狼营几乎每一个骑卒的控马技巧都堪称炉火纯青,每一次吐纳鼻息泛出的白色哈气都和战马的马蹄跳动保持着一致,更难得可贵的是不论是谢狄春也好,还是撒在两旁警戒的哨骑,即便路途在颠簸,两瓣屁股从没说是离开过马鞍毫厘,看遍了学士府内的兵书,侯霖自然知晓正是这些旁人难以观察到的细节才是这营精锐无往不利的基石。
云霞堡外除了几道被大雪覆盖的凹凸尸沟,还有围城用铁钉死死牢靠在地面上的拒马,侯霖远远便瞧着这些拒马形状与常见的有所不同,心生好奇,正要挥鞭上前一探究竟,却被秦舞阳伸出一臂给拉了回来。
拍了拍自己双肩上的积雪,秦舞阳看着一脸困惑的侯霖淡淡道:“那些拒马周围都有铁蒺藜,你要不想受伤最好别贸然上前。”
侯霖吸了一口冷气,对秦舞阳感激的一点头,听到这话后谢狄春回过头,深深的打量了秦舞阳几眼,只是一直都像游离世间之外的秦舞阳还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连回敬一眼都懒得去看。
谢狄春从马鞍后悬挂的囊袋里取出一个和荣孟起在平沙城用到的狼烟类似的木筒,用打火石打出火花后挥臂一扬,漫天雪雾中显眼的黑色烟火缕缕飘起,堡上的守卒望见之后城门大开,谢狄春倒不急于进堡,而是静静的勒住缰绳等候。
“阳春!”
谢狄春听到从城门中走出的守卒喊话高声回道:“白雪!”
侯霖哑然,心想这是不是太过绷紧神经了。
长伍入堡。
没有皇朝城池里那高耸入云的塔楼,也没有瓦房土屋,只有一顶接着一顶绵延整座堡中的帐篷。
静谧无声,出来喊话的守卒见到谢狄春后也只是抱拳行了一军礼,扭头便登上了一旁的弩守,在礼仪繁琐的中原这可就是失礼,免不了被秋后算账整上一通,也只有在这热血冷面的西陲里才司空见惯。
侯霖听到旁边只比外堡墙低上几尺的弩守里发出机括转动的声响,略有不安的抬起头看去,果真是飞矢如青锋的床踏-弩对准了自己,看着闪过芒光的矢锋,侯霖咽了咽口水,跟在后面的曹昭华也有些紧张,咬着嘴唇愠色道:“谢将军,这是何意?”
谢狄春头也不转道:“长史大人勿要担忧,这帮持弩手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要是有失手把弩矢误射出来,我把自己脑袋割下来给你赔罪。”
脾气不错的曹长史心生闷气,心想要是手真一划,你赔十个脑袋也不够用啊!
等到侯霖这两百多骑在堡中安顿好之后,正寻思着去找谢狄春说明来意,不想王彦章和谢狄春两人已经掀开帘门走了进来。
侯霖深呼吸一口,准备将盘算多日的说辞一吐而尽。
谢狄春未卸甲,只把头盔摘下,一头乱发让侯霖稍有失神,在长安时马瑾也是这般模样,不扎发,更不竖冠,野性十足。
王彦章将银尖枪也一并带入了帐内,顺手放在地上,双手抱胸靠在一旁,似乎并不准备帮侯霖说服这位师兄,对此侯霖心里早有准备,帐中无酒,只有淡水一壶,侯霖给谢狄春倒上一杯后缓缓开口道:“既然谢将军已经知道我来意,那我就长话短说了,黑羌确是大汉的心头之患,不过如今观凉州七郡形势,黑羌不过外疾,内病还是在凉州境内。”
谢狄春咧开嘴笑道:“那依照侯特使的意思是把治外疾的药用到脏腑之中?这听起来是庸医啊。”
侯霖对这打趣干笑两声,转而认真摇头道:“大势不同,西陲的十万将士口服还是外敷,都是良药,就算是庸医,一样也能治好病。”
谢狄春这才听出来侯霖暗藏的意思,瞥了一眼王彦章道:“不是我瞧不起侯特使,不论是黑羌游骑还是我大汉骑卒,厮杀对阵都讲究一个直来直往,所以我也就直说了,你既然是天子亲封的使臣,探究于一锐有无反意,就不该握住平叛大军余下的这三万多人,更不该想要游说我西陲戍卒,比起仅占一关拥兵不满万的于一锐,你这意图才更像是谋反。”
谢狄春抬手打断侯霖又道:“我这不算无心之说,王师弟对你评价还不错,我也觉得你没谋反的意思,但很多事情并不是你想做什么,其他人就会认同。”
侯霖给了闭目养神打定主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王彦章一记不痛不痒的眼刀,站起身道:“谢将军既然从没离开过东羌郡半步,想必也不清楚凉州地界内是什么情况,战场上的惨烈谢将军应该是见的都厌烦,但十万戍卒誓死捍卫的大汉疆土内百姓父卖子、人相食,数百万子民流离失所,七郡百城动荡不安。我曾在陇右郡顺着官道一路前往天水郡平沙城,见过那遍地白骨鸟啄尸的场景,用修罗地狱来形容也不为过,那么请问谢将军,十万将士镇守的西陲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什么意义呢?”
谢狄春皱眉不语,侯霖也不催促,等了半响后谢狄春才开口道:“那你想把西陲戍卒带出东羌郡,平定叛乱?”
侯霖微笑点头:“然也。”
谢狄春伸手做出个讨要动作道:“那就请侯特使出示天子诏令,西陲隶书兵部直辖,没有天子诏令的话有六部文书或是太尉印玺也可。”
侯霖微微摇头,尴尬道:“我只有天子口谕。”
谢狄春收手,也不招呼王彦章,撩起帐门走了出去,临走前侧过头对侯霖道:“没有这三样东西,别说西陲的一兵一卒,你就连一根箭矢也休想带出西陲半步。”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