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23 219章:扬沙做尘(下)
- 224 220章:东羌郡(上)
- 225 221章:东羌郡(下)
- 226 222章:西陲悍风(上)
- 227 223章:西陲悍风(下)
- 228 224章:铁马冰河
- 229 225章:西陲五庭柱(上)
- 230 226章:西陲五庭柱(下)
- 231 227章:辗转百里一银枪
- 232 228章:说客(上)
- 233 229章:说客(下)
- 234 230章:义可抵得半两金(上)
- 235 231章:义可抵得半两金(下)
- 236 232章:一揽西陲风与雪(上)
- 237 233章:一揽西陲风与雪(中)
- 238 234章:一揽西陲风与雪(下)
- 239 235章:作态(上)
- 240 236章:作态(下)
- 241 237章:西陲点卯(上)
- 242 238章:西陲点卯(中)
- 243 239章:西陲点卯(下)
- 244 240章:年关
- 245 241章:复望天水 雄关如原
- 246 242章:蛰冬天下眠
- 247 243章:雄军涌平沙(上)
- 248 244章:雄军涌平沙(下)
- 249 245章:风起云荡(上)
- 250 246章:风起云荡(中)
- 251 247章:风起云荡(下)
- 252 248章:千年大汉(上)
- 253 249章:千年大汉(下)
- 254 250章:烽烟满九州(上)
- 255 251章:烽烟满九州(中)
- 256 一章:燕阳义 起枪(上)
- 257 二章:燕阳义 起枪(中)
- 258 三章:燕阳义 起枪(下)
- 259 四章:燕云十八骑
- 260 五章:平沙起风雷(上)
- 261 六章:平沙起风雷(中)
- 262 七章:平沙起风雷(下)
- 263 八章:弑王(上)
- 264 九章:弑王(下)
- 265 十章:九州作塘
- 266 十一章:长生天的子嗣(上)
- 267 十二章:长生天的子嗣(中)
- 268 十三章:长生天的子嗣(下)
- 269 十四章:铁骑红缨 铮铮傲骨(上)
- 270 十五章:铁骑红缨 铮铮傲骨(中)
- 271 十六章:铁骑红缨 铮铮傲骨(下)
- 272 十七章:青草依依 埋骨忠魂(上)
- 273 十八章:青草依依 埋骨忠魂(中)
- 274 十九章:青草依依 埋骨忠魂(下)
- 275 二十章:铁骑绝唱(上)
- 276 二十一章:铁骑绝唱(中)
- 277 二十二章:铁骑绝唱(下)
- 278 二十三章:双肩抗忠义(上)
- 279 二十四章:双肩抗忠义(下)
- 280 二十五章:新的战场(上)
- 281 二十六章:新的战场(下)
- 282 二十七章:角逐(上)
- 283 二十八章:角逐(中)
- 284 二十九章:角逐(下)
- 285 三十章:首战(上)
- 286 三十一章:首战(中)
- 287 三十二章:首战(下)
- 288 三十三章:盾墙箭雨(上)
- 289 三十四章:盾墙箭雨(下)
- 290 三十五章:突入(上)
- 291 三十六章:突入(下)
- 292 三十七章:重岭府(上)
- 293 三十八章:重岭府(下)
- 294 三十九章:三足金蟾 一步登天
- 295 四十章:百年独一外姓侯
- 296 四十一章:春耕
- 297 四十二章:站死跪生(上)
- 298 四十三章:站生跪死(下)
- 299 四十四章:蚍蜉撼大树
- 300 四十五章:一郡疆场(上)
- 301 四十六章:一郡疆场(中)
- 302 四十七章:一郡疆场(下)
- 303 四十八章:任驰骋(上)
- 304 四十九章:任驰骋(下)
- 305 五十章:平沙风波(上)
- 306 五十一章:平沙风波(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229章:说客(下)
229章:说客(下)
不论是云霞堡的戍卒还是谢狄春麾下几营的将士,都知道这个年纪不大却砍下累以百计黑羌人头的将军有个习惯,就是无战事时双手扶着那把出自西凉名匠之手的红杆画眉盘坐在城楼上,不跟人说话,更不独酌,就握着一把枪静静坐着,通常一坐就是小半天,谁也不知道他在发呆什么,久而久之也就见惯了。
云霞堡和侯霖在侯霖见过的城墙里不算高,但在这西陲之地却是毫无疑问的高阙危楼,也就是这寒冬季节视野受困,放在其他时节在城楼上一眺望,就能轻而易举的望到远处横贯三州数郡的昆仑山连峦,这座被堪舆风水大师称做九州藏龙之地的三千山峰山顶一年四季都是白雪皑皑,从千年前的大殷王朝便有记载,传言山顶的冰面自亘古长存,镐钉敲击折断,不能留痕。
只是至今没有听说有哪个人登上过昆仑山几座最高山峰的山顶。
侯霖看到谢狄春盘坐在云霞堡城楼时一愣,就像他在群虎山初次见到王彦章那样,怀胸抱墙,如庙观里的泥塑雕像,一动不动,侯霖心里觉得好笑,这一对师兄弟还真是相像。
正值黄昏换班值守,城楼上空无一人,除去两旁像牙尖突出一角的弩守中尚有持弩手外,就只有侯霖和谢狄春两人了。
谢狄春未回头,听到侯霖皮履踏到雪面上的吱吱声响开口道:“侯特使,可知道为什么西陲每逢几月必有战事,战火燃起必有死伤,可上到都尉将军,下到什长士卒,少有说提议调遣到能每日烧着太平香的地方去做个佩剑不拔剑的官吏。”
侯霖心神一凛,就像谢狄春猜到他又来当说客一样,他也猜到谢狄春的心思,稍加思索后平稳道:“我是一介书生,半年前还在长安学士府里听那些高谈阔论,不管是皇亲贵胄,还是州郡里的世家公子,都是气吞山河的架势,扬言就是提兵十万甲,扫清寰宇给大汉江山一个安宁的豪言壮志,这些人没见过狼烟,更没有上过战场,所以甩出来的话一个比一个大,而被学士府里刻意孤立的将门子弟在这这种场合却大多锁眉不语。”
侯霖提起摆胯,坐在谢狄春旁边,表面已经结霜的雪面不潮,但很凉,熨贴到屁股上莫名的舒坦,侯霖又往靠近城楼架起的火炉旁靠了靠继续道:“其实我最初也不懂,这半年见识过了才明白,我一个兄弟是北塞燕阳府的将士,经常给我吹嘘北塞打匈奴人的战事,我记忆犹新是他曾经拍着胸脯冲我喊道在燕阳府里,死去的戍卒没一个伤口会在后背,当时没什么感触,等我真正上了沙场后才知道这有多难得可贵。”
谢狄春第一次对侯霖露出个和煦笑脸说道:“北塞西陲,并没有太多差别,都是为大汉守国门,可一天两天可以记住担在自己肩膀上的责任,时间久到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还有几个能不忘初心。我和几个从年少就没离开过西陲的老卒交谈过,每次说道为啥这般年纪还在西陲上出生入死,这么多年攒下的俸禄足够到凉州的小县村里当个不愁生计的佃主,他们的回答并不是因为什么职责,更多的是负担和习惯,忘不了的也不是身后那些过着平安日子的百姓,而是袍泽死前弥留之际的一双双眼睛。”
侯霖不语,静听着谢狄春徐徐说谈。
“我不反感你们读书人动不动就把江山社稷、忠孝义挂在嘴边,但也绝对谈不上喜欢,西陲虽不如北塞九边这么牢固,数十年如一日不让匈奴马蹄踏进大汉国境半步,但这里的十万戍卒都是用血和汗来捍卫这块被中原绝大多数人遗忘的疆土,这是我们的执念,更是让我们坚持下去的一口气,你要让他们去七郡内和叛军厮杀,那么这股气也就随之散了,战力也会大打折扣。所以侯特使;你就让西陲的老卒生在此地,死在此地吧。”
侯霖语塞,谢狄春一席话说的他百口莫辩,看着谢狄春坚毅的面庞侯霖真的无话可说,他心里明白谢狄春说的是对的,但江河日下的形势不得不让他尽力而为,这点、他妥协不了。
气氛有些沉闷,谢狄春说完这番话后就闭目静坐,侯霖岔开话题道:“你和王彦章真打算去杀掉田泽墨?”
谢狄春睁眼,点头道:“必杀!”
侯霖又道:“他可是西陲五庭柱之一,手下更有五营军马,不是任人拿捏的蝼蚁,更何况你要杀了他,牵一发而动全身,我虽初来西陲,但也了解了不少,西陲不像九边分立三府而治,军权辖地分明,名义上你们十万戍卒没有朝廷认定的掌权者,这么多年来能够保持这种微妙的平衡已然不容易了,你要杀了他,五根支撑西陲的柱子就坍塌掉一根,朝廷不光会问责,本地一直观望的凉州权贵也绝不会坐视不管,弊远远大于利。”
谢狄春面无表情道:“从我官拜长水中郎将后这种平衡就已经打破了,我算是横空出来插了一手,让不少早就盯着这块肥肉的家伙竹篮打水一场空,不过碍于我赫赫战功和梅刺史的暗送秋波才不得不作罢,田泽墨欺师叛祖,于情于理我都必要血刃他取首级祭拜恩师,这个谁都劝不住。”
侯霖摆手道:“快意恩仇,我压根没打算劝你,这件事你手底下的人不宜出面,如果有需要的话大可和我说,我和底下这三万多弟兄反正已经是身负治死之罪,在杀个西陲重将说白了就是往黑衣上面在泼上一盆墨珠,王彦章一路上帮我不少,总得给我个机会还还人情。”
谢狄春看向侯霖的目光柔和不少,没有之前的拒外,但嘴上仍是不留半点颜面拆穿道:“你是想讨好我让我欠你个人情吧。”
侯霖打了个哈哈,不予否认,反倒让谢狄春对他改观了不少,当了妓倌还要立牌坊的事情侯霖向来不干,瞒天瞒地,也瞒不住自己的心。
谢狄春拒绝道:“好意心领了,但我不可能给你这个机会,我手下六营将士大多都是土生土长的东羌郡人,出了西陲难免水土不服,我对七郡内发生叛乱也没什么兴趣,如果梅刺史和上面那帮老狐狸连这点事情都摆不定,只能说这帮贪图享乐惯了的家伙都成了窝囊废,帮他们擦屁股,我不干;其余三个只会翻白眼。”
说到这谢狄春笑了笑道:“田泽墨这马屁精倒很有可能有心思,只是没人给他这个台阶迈罢了,他窥视凉州监军这个位置已经可以扳着手指算年头了,不过梅刺史自己出身贫寒,察言观色分人善恶的道行很深,知道田泽墨是个什么货色,最爱给凉州那帮肥头大耳家伙贴笑脸的反而最让他们看不起,你说可笑不可笑?”
正说间,王彦章不知何时出现在侯霖身后,和谢狄春抱枪姿势如出一辙,看着两个人相谈甚欢心里觉得奇怪,只是平时就是一张从冰窖里挖出来的脸,让他没事笑一笑犹如天方夜谭,侯霖这些日子也习惯了,这时不用想就知道这两人要干什么。
“准备动身吧。”
谢狄春站起身,手中的赤杆画眉被他倒拽拖地,侯霖也连忙爬起来,扒着城墙张望,结果连半个人影都没看到。
“你们不会就两个人去吧?”
侯霖面色古怪,见过王彦章的本事后猜都能猜出谢狄春的不俗,但沙场险恶他是见识过的,再好的武艺遇见几十张弓弩一样也得把命留在那,世间哪有真正的万人敌?
谢狄春点头道:“两个人够了,杀一个如今连枪都提不起的废物,不过是一枪的事,我不会傻到冲进田泽墨的营帐里杀他,每隔半月他都会去靠近边陲的一座小城里私会一名被他豢养的女子,随从不过数十人,杀他轻而易举。”
王彦章率先转身道:“走吧。”
侯霖一咬牙一跺脚,看着两人去马槽牵马的身影后往暂时歇息的营帐跑去,看到路上正被冻得瑟瑟发抖的云向鸢道:“这里的事情你先看着点,我和王彦章出去一趟!”
说完就留下还没反应过来的云向鸢冲进营帐里对着正要躺下的郑霄云喊道:“走!跟我走一趟!”
接着不由分说的拉起一样一头雾水的秦舞阳一块跑去马槽,随便挑了三匹战马后便出城追赶谢狄春两人,所幸两人还没走远,侯霖一挥鞭上前,强忍着冻僵的脸蛋两排牙齿打颤,装作随和道:“谢将军,不如给我指个路?宁朔将军吴沙江如今身在何处?”
王彦章开始时大感意外,听到侯霖话后逐渐收敛起眼中的惊异,谢狄春指向北边道:“向北走个二十里左右,吴将军就在附近的几个堡城内。”
“先走一步了。”
谢狄春加快速度,一旁的王彦章也是一拍马拔地而疾,侯霖平稳住呼吸后看着两人身影逐渐消散在浓雾黑夜中后,才慢慢跟了上去。
一杆银枪,一杆赤枪,马蹄踏风驰,晃动的枪尖在黑夜里注目显眼,像是两道虹芒撕开黑夜,快速朝着一座小城飞去。
云霞堡和侯霖在侯霖见过的城墙里不算高,但在这西陲之地却是毫无疑问的高阙危楼,也就是这寒冬季节视野受困,放在其他时节在城楼上一眺望,就能轻而易举的望到远处横贯三州数郡的昆仑山连峦,这座被堪舆风水大师称做九州藏龙之地的三千山峰山顶一年四季都是白雪皑皑,从千年前的大殷王朝便有记载,传言山顶的冰面自亘古长存,镐钉敲击折断,不能留痕。
只是至今没有听说有哪个人登上过昆仑山几座最高山峰的山顶。
侯霖看到谢狄春盘坐在云霞堡城楼时一愣,就像他在群虎山初次见到王彦章那样,怀胸抱墙,如庙观里的泥塑雕像,一动不动,侯霖心里觉得好笑,这一对师兄弟还真是相像。
正值黄昏换班值守,城楼上空无一人,除去两旁像牙尖突出一角的弩守中尚有持弩手外,就只有侯霖和谢狄春两人了。
谢狄春未回头,听到侯霖皮履踏到雪面上的吱吱声响开口道:“侯特使,可知道为什么西陲每逢几月必有战事,战火燃起必有死伤,可上到都尉将军,下到什长士卒,少有说提议调遣到能每日烧着太平香的地方去做个佩剑不拔剑的官吏。”
侯霖心神一凛,就像谢狄春猜到他又来当说客一样,他也猜到谢狄春的心思,稍加思索后平稳道:“我是一介书生,半年前还在长安学士府里听那些高谈阔论,不管是皇亲贵胄,还是州郡里的世家公子,都是气吞山河的架势,扬言就是提兵十万甲,扫清寰宇给大汉江山一个安宁的豪言壮志,这些人没见过狼烟,更没有上过战场,所以甩出来的话一个比一个大,而被学士府里刻意孤立的将门子弟在这这种场合却大多锁眉不语。”
侯霖提起摆胯,坐在谢狄春旁边,表面已经结霜的雪面不潮,但很凉,熨贴到屁股上莫名的舒坦,侯霖又往靠近城楼架起的火炉旁靠了靠继续道:“其实我最初也不懂,这半年见识过了才明白,我一个兄弟是北塞燕阳府的将士,经常给我吹嘘北塞打匈奴人的战事,我记忆犹新是他曾经拍着胸脯冲我喊道在燕阳府里,死去的戍卒没一个伤口会在后背,当时没什么感触,等我真正上了沙场后才知道这有多难得可贵。”
谢狄春第一次对侯霖露出个和煦笑脸说道:“北塞西陲,并没有太多差别,都是为大汉守国门,可一天两天可以记住担在自己肩膀上的责任,时间久到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还有几个能不忘初心。我和几个从年少就没离开过西陲的老卒交谈过,每次说道为啥这般年纪还在西陲上出生入死,这么多年攒下的俸禄足够到凉州的小县村里当个不愁生计的佃主,他们的回答并不是因为什么职责,更多的是负担和习惯,忘不了的也不是身后那些过着平安日子的百姓,而是袍泽死前弥留之际的一双双眼睛。”
侯霖不语,静听着谢狄春徐徐说谈。
“我不反感你们读书人动不动就把江山社稷、忠孝义挂在嘴边,但也绝对谈不上喜欢,西陲虽不如北塞九边这么牢固,数十年如一日不让匈奴马蹄踏进大汉国境半步,但这里的十万戍卒都是用血和汗来捍卫这块被中原绝大多数人遗忘的疆土,这是我们的执念,更是让我们坚持下去的一口气,你要让他们去七郡内和叛军厮杀,那么这股气也就随之散了,战力也会大打折扣。所以侯特使;你就让西陲的老卒生在此地,死在此地吧。”
侯霖语塞,谢狄春一席话说的他百口莫辩,看着谢狄春坚毅的面庞侯霖真的无话可说,他心里明白谢狄春说的是对的,但江河日下的形势不得不让他尽力而为,这点、他妥协不了。
气氛有些沉闷,谢狄春说完这番话后就闭目静坐,侯霖岔开话题道:“你和王彦章真打算去杀掉田泽墨?”
谢狄春睁眼,点头道:“必杀!”
侯霖又道:“他可是西陲五庭柱之一,手下更有五营军马,不是任人拿捏的蝼蚁,更何况你要杀了他,牵一发而动全身,我虽初来西陲,但也了解了不少,西陲不像九边分立三府而治,军权辖地分明,名义上你们十万戍卒没有朝廷认定的掌权者,这么多年来能够保持这种微妙的平衡已然不容易了,你要杀了他,五根支撑西陲的柱子就坍塌掉一根,朝廷不光会问责,本地一直观望的凉州权贵也绝不会坐视不管,弊远远大于利。”
谢狄春面无表情道:“从我官拜长水中郎将后这种平衡就已经打破了,我算是横空出来插了一手,让不少早就盯着这块肥肉的家伙竹篮打水一场空,不过碍于我赫赫战功和梅刺史的暗送秋波才不得不作罢,田泽墨欺师叛祖,于情于理我都必要血刃他取首级祭拜恩师,这个谁都劝不住。”
侯霖摆手道:“快意恩仇,我压根没打算劝你,这件事你手底下的人不宜出面,如果有需要的话大可和我说,我和底下这三万多弟兄反正已经是身负治死之罪,在杀个西陲重将说白了就是往黑衣上面在泼上一盆墨珠,王彦章一路上帮我不少,总得给我个机会还还人情。”
谢狄春看向侯霖的目光柔和不少,没有之前的拒外,但嘴上仍是不留半点颜面拆穿道:“你是想讨好我让我欠你个人情吧。”
侯霖打了个哈哈,不予否认,反倒让谢狄春对他改观了不少,当了妓倌还要立牌坊的事情侯霖向来不干,瞒天瞒地,也瞒不住自己的心。
谢狄春拒绝道:“好意心领了,但我不可能给你这个机会,我手下六营将士大多都是土生土长的东羌郡人,出了西陲难免水土不服,我对七郡内发生叛乱也没什么兴趣,如果梅刺史和上面那帮老狐狸连这点事情都摆不定,只能说这帮贪图享乐惯了的家伙都成了窝囊废,帮他们擦屁股,我不干;其余三个只会翻白眼。”
说到这谢狄春笑了笑道:“田泽墨这马屁精倒很有可能有心思,只是没人给他这个台阶迈罢了,他窥视凉州监军这个位置已经可以扳着手指算年头了,不过梅刺史自己出身贫寒,察言观色分人善恶的道行很深,知道田泽墨是个什么货色,最爱给凉州那帮肥头大耳家伙贴笑脸的反而最让他们看不起,你说可笑不可笑?”
正说间,王彦章不知何时出现在侯霖身后,和谢狄春抱枪姿势如出一辙,看着两个人相谈甚欢心里觉得奇怪,只是平时就是一张从冰窖里挖出来的脸,让他没事笑一笑犹如天方夜谭,侯霖这些日子也习惯了,这时不用想就知道这两人要干什么。
“准备动身吧。”
谢狄春站起身,手中的赤杆画眉被他倒拽拖地,侯霖也连忙爬起来,扒着城墙张望,结果连半个人影都没看到。
“你们不会就两个人去吧?”
侯霖面色古怪,见过王彦章的本事后猜都能猜出谢狄春的不俗,但沙场险恶他是见识过的,再好的武艺遇见几十张弓弩一样也得把命留在那,世间哪有真正的万人敌?
谢狄春点头道:“两个人够了,杀一个如今连枪都提不起的废物,不过是一枪的事,我不会傻到冲进田泽墨的营帐里杀他,每隔半月他都会去靠近边陲的一座小城里私会一名被他豢养的女子,随从不过数十人,杀他轻而易举。”
王彦章率先转身道:“走吧。”
侯霖一咬牙一跺脚,看着两人去马槽牵马的身影后往暂时歇息的营帐跑去,看到路上正被冻得瑟瑟发抖的云向鸢道:“这里的事情你先看着点,我和王彦章出去一趟!”
说完就留下还没反应过来的云向鸢冲进营帐里对着正要躺下的郑霄云喊道:“走!跟我走一趟!”
接着不由分说的拉起一样一头雾水的秦舞阳一块跑去马槽,随便挑了三匹战马后便出城追赶谢狄春两人,所幸两人还没走远,侯霖一挥鞭上前,强忍着冻僵的脸蛋两排牙齿打颤,装作随和道:“谢将军,不如给我指个路?宁朔将军吴沙江如今身在何处?”
王彦章开始时大感意外,听到侯霖话后逐渐收敛起眼中的惊异,谢狄春指向北边道:“向北走个二十里左右,吴将军就在附近的几个堡城内。”
“先走一步了。”
谢狄春加快速度,一旁的王彦章也是一拍马拔地而疾,侯霖平稳住呼吸后看着两人身影逐渐消散在浓雾黑夜中后,才慢慢跟了上去。
一杆银枪,一杆赤枪,马蹄踏风驰,晃动的枪尖在黑夜里注目显眼,像是两道虹芒撕开黑夜,快速朝着一座小城飞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