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章 李家大少爷
- 2 第二章 西洋货物
- 3 第三章 苏小妹
- 4 第四章 发福利
- 5 第五章 人参比萝卜还多
- 6 第六章 二十万保护费
- 7 第七章 跳江
- 8 第八章 招商
- 9 第九章 江南的风,江南的水
- 10 第十章 百无一用是书生
- 11 第十一章 皇上不急太监急
- 12 第十二章 被人盯上了
- 13 第十三章 训练家丁
- 14 第十四章 偷袭
- 15 第十五章 同进士出身
- 16 第十六章 讨债难
- 17 第十七章 杂货店被抢了
- 18 第十八章 报复回去
- 19 第十九章 建银库
- 20 第二十章 入狱
- 21 第二十一章 皇帝传召
- 22 第二十二章 电动宝马
- 23 第二十三章 献土豆
- 24 第二十四章 锦衣卫千户
- 25 第二十五章 收了个小弟
- 26 第二十六章 银库完工
- 27 第二十七章 买地盖学堂
- 28 第二十八章 彪悍的赵铁柱
- 29 第二十九章 暗流涌动
- 30 第三十章 拉货
- 31 第三十一章 豪商云集
- 32 第三十二章 打国公的脸
- 33 第三十三章 愤青
- 34 第三十四章 富可敌国
- 35 第三十五章 刘三毛和杏花
- 36 第三十六章 成人之美
- 37 第三十七章 夜袭
- 38 第三十八章 捅刀子
- 39 第三十九章 皇帝的杀机
- 40 第四十章 咱俩凑合着过吧
- 41 第四十一章 寻花问柳
- 42 第四十二章 卞玉京
- 43 第四十三章 四公子
- 44 第四十四章 训斥佳人
- 45 第四十五章 人间地狱
- 46 第四十六章 金山卫指挥使
- 47 第四十七章 表态
- 48 第四十八章 皇帝的土豆
- 49 第四十九章 大炮造好了
- 50 第五十章 夜战
- 51 第五十一章 索命枪
- 52 第五十二章 打退贼人
- 53 第五三十章 给家丁买装备
- 54 第五十四章 苏家的亲戚?
- 55 第五十五章 徐家的小公子
- 56 第五十六章 动杀机
- 57 第五十七章 月黑风高杀人夜
- 58 第五十八章 禽兽不如
- 59 第五十九章 晴天霹雳
- 60 第六十章 苏小妹的抉择
- 61 第六十一章 以势压人
- 62 第六十二章 全副武装
- 63 第六十三章 海盗来袭
- 64 第六十四章 M14发威
- 65 第六十五章 枪械要严格管理
- 66 第六十六章 超级大别墅
- 67 第六十七章 当官和应酬
- 68 第六十八章 军官都是地主
- 69 第六十九章 富家穷国
- 70 第七十章 威逼利诱
- 71 第七十一章 怪现象
- 72 第七十二章 打炮
- 73 第七十三章 人品太差
- 74 第七十四章 迫击炮的威力
- 75 第七十五章 追击
- 76 第七十六章 收获巨大
- 77 第七十七章 尊卑有序
- 78 第七十八章 交易达成
- 79 第七十九章 卫所的实际人口
- 80 第八十章 热门职业
- 81 第八十一章 三千人
- 82 第八十二章 训练开始
- 83 第八十三章 谋事
- 84 第八十四章 大敌来临
- 85 第八十五章 试探
- 86 第八十六章 开炮
- 87 第八十七章 打的太爽了
- 88 第八十八章 大胜
- 89 第八十九章 又是七条船
- 90 第九十章 准备结婚
- 91 第九十一章 成亲
- 92 第九十二章 建大棚
- 93 第九十三章 郑芝豹哭了
- 94 第九十四章 夫君何以如此悲观?
- 95 第九十五章 纪律
- 96 第九十六章 货到了
- 97 第九十七章 照相
- 98 第九十八章 利益绑架
- 99 第九十九章 对西洋的向望
- 100 第一百章 年关到了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第一道禁令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特殊嗜好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第一个新年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安排探路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富贵险中求
- 106 第一百零六章 北边的消息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处理贪腐的方式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来自宫里的试探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三进京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试炮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长见识了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回江南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谁有谁的生活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漫天要价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改造战船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台湾的消息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台北的情况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订船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换枪
- 120 第一百二十章 英国佬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去欧洲看看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重开厂卫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船到了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开船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密谋
- 126 第一百二十六章 酝酿暴风雨
- 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 128 第一百二十八章 摧枯拉朽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章 人参比萝卜还多
第五章 人参比萝卜还多
卖杂货店重新开业了。
没有什么开业仪式,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开了门做买卖。
李川在杂货店呆了一小会,就离开了。
一个小小的杂货店,实在让他提不起多少兴趣。
经营的再好,一个月下来,也赶不上他卖一个打火机的利润。
不过生活总是要脚踏实地,庄子里的人总要有点事干,才是一个有用的人,所以杂货店还是要开,而且李川也要找个时机,让自家的杂货店卖点别人没有的东西。
在街上溜达了一阵,李川碰到了几个熟人。
李大少爷是读书人,在江山的读书人圈子里朋友不少。
有人相邀,李川也欣然而往。
一帮书生在望江楼大谈风花雪月,或者畅论朝廷积弊,那叫一个风流得意,让人不禁生出一股我辈群英荟萃、何愁天下不定的优越感。
李川刚开始还听的津津有味,可越听越觉的有点变味。
忍了又才,还是没忍住。
李川问一个书生:“既然民不聊生,那该如何治理?”
书生正气凛然道:“只需肃清吏治,天下自然大治。”
李川又问:“如何肃清吏治?”
书生挥斥方遒道:“这有何难,只需朝廷贬斥奸妄,任用贤能,自然吏治清明!”
李川无语,心里不由自主就冒出一句:百无一用是书生。
空谈误国。
这帮书生就是最好的典型。
经此一事,他对这种文人骚客的聚会再无兴趣。
有那功夫,还不如带上家丁仆佣出海打鱼。
回到庄子,李川找李常越商量:“我准备多弄点西洋货,你觉得怎么出手好?”
李常越沉吟片刻,道:“少爷弄来的西洋货都是极为金贵之物,出售出去有十分丰厚的利润,若我们自己卖,肯定会被人盯上,难挡勋贵的窥视,因此老奴以为还是交给那些有实力的商量最好,且不能货卖三家,还要保密货源,这样可以避免被人盯上。”
李川问道:“江阴谁家能吃下我的货物?”
李常越道:“江阴大族以徐家为首。”
李川来回踱了几步,道:“你先去联系徐家,探探徐家的口风。”
李常越应了声,出庄去了江阴城中。
徐家是江阴的旺族,是真正的豪门,远非李家这种小地主可比。真正的豪门,后台都在庙堂之上,徐家口以数百计,每代都有人在朝为官,可谓是真正财雄势大。
历任江阴县令,都要看徐家的眼色做人,可见其势大。
现任徐氏族长的大儿子,就是浙江金华的知府。
李川提供的货物都只此一家,徐家如果想做垄断买卖,想必不会透露货物的来源,唯一要当心的,就是徐家不满足于拿二手货,想直接从西洋人手中拿货。
这样一来,李川就会成为徐家发财的拦路者。
真到了那个时候,李大少爷的细胳膊肯定扛不过徐家的大粗腿。
下午,李常越回来了。
“少爷,老奴觉得徐家靠不住!”
李常越回想跟徐家之人接触的过程,很不乐观地道:“徐家的人实在太霸道,直接就问货物的来源,老奴觉的跟徐家合作,徐家很有可能会过河拆桥。”
“那就算了!”
李川皱眉道:“除了徐家,常州府还有哪家能合作?”
李常越嘴皮子动了下,道:“少爷,老奴觉得与其跟那些豪族合作,还不如跟常州镇守太监合作。那些太监虽然贪婪,但却没徐家那么霸道,只要不少了他们的银子,那些阉脏就不会想着直接从西洋人的手里拿货,反而比跟豪门合作稳妥。”
“太监?”
李川对太监这个群体不太了解,沉吟道:“可靠吗?”
李常越道:“老奴觉得比跟徐家合作要可靠,中官虽然贪婪,但却不会做买卖,只要把孝敬的银子给足了,那些阴人很少会直接插走买卖,刘全的靠山就是那些太监。而且中官势力庞大,豪让也不敢轻易招惹,所以老奴觉得跟那些太监合作更可靠。”
李川问道:“能联系上常州府的太监吗?”
李常越道:“可让刘全代为串联。”
李川当即就道:“明天你再去一趟县城,先找刘全试试!”
李常越忙应下,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就去了县城。
李川早起锻炼,吃过早饭后,李常越就回来了。
“少爷,刘全答应了。”
李常越振奋地道:“老奴带了几件西洋的货物,那刘全眼红的不行,老奴送了他一个打火机,刘全拍着胸膛保证,一定帮忙串联,最多三五天就会有消息。”
“好,辛苦了!”
李川松了口气,这年头如果没有背景,钱财多了只会招祸,只有背后有山,才没有人敢轻易动你,太监的名声虽然不好,但却是个不错的靠山。
等消息的几天,李常越劲头十足,每天都要去城里探探风。
李川却不着急,一边规划着如何铺开,一边逛淘宝。
三十万淘金币不算少,但也算不上多,之前给庄户发福利,一通花销下来,已经花掉了两万多,真要是大批量扫货的话,剩下的二十多万根本不够看。
还得想办法多赚淘金币才行。
淘宝上有卖古董的,大多是瓷器。
这个不错。
身在这个年代,最不缺的就是明朝的瓷器。
李川拿了几个瓷碗,和淘宝上面的瓷器对照了一下,结果却发现,这些民窑里出来的瓷器并不值钱,只值个几百块,品相好点的也不过几千块。
真正值钱的,是那些官窑出来的精品。
“要是能弄到皇帝卸用瓷器,那可就发了。”
李川摸着下巴遐想,随即就掐灭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
一口吃不成大胖子,还是要一步一步的来。
把家里翻腾了一遍,除了之前卖掉的那根老参,也没啥值钱的东西。
李川就琢磨,人参还是不错的,要不多弄几根人参来卖?
去了一趟江阴城里,逛了几个药铺,这些药铺里果然有人参卖,只是价格却不低,三十年份的人参要二两银子,五十年的更是高达五两银子。
李川手里没多少钱,只买了十来根。
不过,这年头的人参还真多的吓人。
随便一个药铺,就能买到五十年份的参野。
这要放在后世,三十年份的人参就能上大型拍卖场了。
十三根野山惨,全是五十年份的。
李川上架出售,品相最好的一根标价二十二万,最差的十六万。
因为价格标的便宜,不到两分钟就被抢光了,尽得两百六十万。
“够花一阵子了。”
李川心情十分舒畅,花了六十多两银子买的人参,只按银价算,这一转手,就是几百倍的利润,两百多万的淘金币,直接在淘宝买银子都能买到两万两了。
按照淘宝上的银价计算,大明的一两银子也就一百多块。
两百多万,那就是两万两银子。
“对啊,直接买银子不就得了。”
李川一拍脑袋,赶紧上淘宝扫了一圈,立马就买了五百两银子,然后开始扫货,结果五百两银子全部花完,也只扫完了三家药铺的人参,这让他吃惊不已。
特么的!
这年头人参怎么比萝卜还多,三家药铺就有这么多存货,如果不是这年头压根没有人工培育技术,他都要怀疑这些人参是不是人种出来的了。
五百多两银子,买了不到两百根野参。
这次就有些参差不齐了,五十年份的还不到三成,多的都是三四十年份的,至于三十年以下的,那玩意淘宝上也不值钱,他一根没要。
全部上架出售,总价能有两千多万。
不过这次数量太多,想几分钟全部卖掉那是做梦。
李川不急,账面上的淘金币还多呢,够他花销一阵子了。
没有什么开业仪式,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开了门做买卖。
李川在杂货店呆了一小会,就离开了。
一个小小的杂货店,实在让他提不起多少兴趣。
经营的再好,一个月下来,也赶不上他卖一个打火机的利润。
不过生活总是要脚踏实地,庄子里的人总要有点事干,才是一个有用的人,所以杂货店还是要开,而且李川也要找个时机,让自家的杂货店卖点别人没有的东西。
在街上溜达了一阵,李川碰到了几个熟人。
李大少爷是读书人,在江山的读书人圈子里朋友不少。
有人相邀,李川也欣然而往。
一帮书生在望江楼大谈风花雪月,或者畅论朝廷积弊,那叫一个风流得意,让人不禁生出一股我辈群英荟萃、何愁天下不定的优越感。
李川刚开始还听的津津有味,可越听越觉的有点变味。
忍了又才,还是没忍住。
李川问一个书生:“既然民不聊生,那该如何治理?”
书生正气凛然道:“只需肃清吏治,天下自然大治。”
李川又问:“如何肃清吏治?”
书生挥斥方遒道:“这有何难,只需朝廷贬斥奸妄,任用贤能,自然吏治清明!”
李川无语,心里不由自主就冒出一句:百无一用是书生。
空谈误国。
这帮书生就是最好的典型。
经此一事,他对这种文人骚客的聚会再无兴趣。
有那功夫,还不如带上家丁仆佣出海打鱼。
回到庄子,李川找李常越商量:“我准备多弄点西洋货,你觉得怎么出手好?”
李常越沉吟片刻,道:“少爷弄来的西洋货都是极为金贵之物,出售出去有十分丰厚的利润,若我们自己卖,肯定会被人盯上,难挡勋贵的窥视,因此老奴以为还是交给那些有实力的商量最好,且不能货卖三家,还要保密货源,这样可以避免被人盯上。”
李川问道:“江阴谁家能吃下我的货物?”
李常越道:“江阴大族以徐家为首。”
李川来回踱了几步,道:“你先去联系徐家,探探徐家的口风。”
李常越应了声,出庄去了江阴城中。
徐家是江阴的旺族,是真正的豪门,远非李家这种小地主可比。真正的豪门,后台都在庙堂之上,徐家口以数百计,每代都有人在朝为官,可谓是真正财雄势大。
历任江阴县令,都要看徐家的眼色做人,可见其势大。
现任徐氏族长的大儿子,就是浙江金华的知府。
李川提供的货物都只此一家,徐家如果想做垄断买卖,想必不会透露货物的来源,唯一要当心的,就是徐家不满足于拿二手货,想直接从西洋人手中拿货。
这样一来,李川就会成为徐家发财的拦路者。
真到了那个时候,李大少爷的细胳膊肯定扛不过徐家的大粗腿。
下午,李常越回来了。
“少爷,老奴觉得徐家靠不住!”
李常越回想跟徐家之人接触的过程,很不乐观地道:“徐家的人实在太霸道,直接就问货物的来源,老奴觉的跟徐家合作,徐家很有可能会过河拆桥。”
“那就算了!”
李川皱眉道:“除了徐家,常州府还有哪家能合作?”
李常越嘴皮子动了下,道:“少爷,老奴觉得与其跟那些豪族合作,还不如跟常州镇守太监合作。那些太监虽然贪婪,但却没徐家那么霸道,只要不少了他们的银子,那些阉脏就不会想着直接从西洋人的手里拿货,反而比跟豪门合作稳妥。”
“太监?”
李川对太监这个群体不太了解,沉吟道:“可靠吗?”
李常越道:“老奴觉得比跟徐家合作要可靠,中官虽然贪婪,但却不会做买卖,只要把孝敬的银子给足了,那些阴人很少会直接插走买卖,刘全的靠山就是那些太监。而且中官势力庞大,豪让也不敢轻易招惹,所以老奴觉得跟那些太监合作更可靠。”
李川问道:“能联系上常州府的太监吗?”
李常越道:“可让刘全代为串联。”
李川当即就道:“明天你再去一趟县城,先找刘全试试!”
李常越忙应下,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就去了县城。
李川早起锻炼,吃过早饭后,李常越就回来了。
“少爷,刘全答应了。”
李常越振奋地道:“老奴带了几件西洋的货物,那刘全眼红的不行,老奴送了他一个打火机,刘全拍着胸膛保证,一定帮忙串联,最多三五天就会有消息。”
“好,辛苦了!”
李川松了口气,这年头如果没有背景,钱财多了只会招祸,只有背后有山,才没有人敢轻易动你,太监的名声虽然不好,但却是个不错的靠山。
等消息的几天,李常越劲头十足,每天都要去城里探探风。
李川却不着急,一边规划着如何铺开,一边逛淘宝。
三十万淘金币不算少,但也算不上多,之前给庄户发福利,一通花销下来,已经花掉了两万多,真要是大批量扫货的话,剩下的二十多万根本不够看。
还得想办法多赚淘金币才行。
淘宝上有卖古董的,大多是瓷器。
这个不错。
身在这个年代,最不缺的就是明朝的瓷器。
李川拿了几个瓷碗,和淘宝上面的瓷器对照了一下,结果却发现,这些民窑里出来的瓷器并不值钱,只值个几百块,品相好点的也不过几千块。
真正值钱的,是那些官窑出来的精品。
“要是能弄到皇帝卸用瓷器,那可就发了。”
李川摸着下巴遐想,随即就掐灭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
一口吃不成大胖子,还是要一步一步的来。
把家里翻腾了一遍,除了之前卖掉的那根老参,也没啥值钱的东西。
李川就琢磨,人参还是不错的,要不多弄几根人参来卖?
去了一趟江阴城里,逛了几个药铺,这些药铺里果然有人参卖,只是价格却不低,三十年份的人参要二两银子,五十年的更是高达五两银子。
李川手里没多少钱,只买了十来根。
不过,这年头的人参还真多的吓人。
随便一个药铺,就能买到五十年份的参野。
这要放在后世,三十年份的人参就能上大型拍卖场了。
十三根野山惨,全是五十年份的。
李川上架出售,品相最好的一根标价二十二万,最差的十六万。
因为价格标的便宜,不到两分钟就被抢光了,尽得两百六十万。
“够花一阵子了。”
李川心情十分舒畅,花了六十多两银子买的人参,只按银价算,这一转手,就是几百倍的利润,两百多万的淘金币,直接在淘宝买银子都能买到两万两了。
按照淘宝上的银价计算,大明的一两银子也就一百多块。
两百多万,那就是两万两银子。
“对啊,直接买银子不就得了。”
李川一拍脑袋,赶紧上淘宝扫了一圈,立马就买了五百两银子,然后开始扫货,结果五百两银子全部花完,也只扫完了三家药铺的人参,这让他吃惊不已。
特么的!
这年头人参怎么比萝卜还多,三家药铺就有这么多存货,如果不是这年头压根没有人工培育技术,他都要怀疑这些人参是不是人种出来的了。
五百多两银子,买了不到两百根野参。
这次就有些参差不齐了,五十年份的还不到三成,多的都是三四十年份的,至于三十年以下的,那玩意淘宝上也不值钱,他一根没要。
全部上架出售,总价能有两千多万。
不过这次数量太多,想几分钟全部卖掉那是做梦。
李川不急,账面上的淘金币还多呢,够他花销一阵子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