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章 李家大少爷
- 2 第二章 西洋货物
- 3 第三章 苏小妹
- 4 第四章 发福利
- 5 第五章 人参比萝卜还多
- 6 第六章 二十万保护费
- 7 第七章 跳江
- 8 第八章 招商
- 9 第九章 江南的风,江南的水
- 10 第十章 百无一用是书生
- 11 第十一章 皇上不急太监急
- 12 第十二章 被人盯上了
- 13 第十三章 训练家丁
- 14 第十四章 偷袭
- 15 第十五章 同进士出身
- 16 第十六章 讨债难
- 17 第十七章 杂货店被抢了
- 18 第十八章 报复回去
- 19 第十九章 建银库
- 20 第二十章 入狱
- 21 第二十一章 皇帝传召
- 22 第二十二章 电动宝马
- 23 第二十三章 献土豆
- 24 第二十四章 锦衣卫千户
- 25 第二十五章 收了个小弟
- 26 第二十六章 银库完工
- 27 第二十七章 买地盖学堂
- 28 第二十八章 彪悍的赵铁柱
- 29 第二十九章 暗流涌动
- 30 第三十章 拉货
- 31 第三十一章 豪商云集
- 32 第三十二章 打国公的脸
- 33 第三十三章 愤青
- 34 第三十四章 富可敌国
- 35 第三十五章 刘三毛和杏花
- 36 第三十六章 成人之美
- 37 第三十七章 夜袭
- 38 第三十八章 捅刀子
- 39 第三十九章 皇帝的杀机
- 40 第四十章 咱俩凑合着过吧
- 41 第四十一章 寻花问柳
- 42 第四十二章 卞玉京
- 43 第四十三章 四公子
- 44 第四十四章 训斥佳人
- 45 第四十五章 人间地狱
- 46 第四十六章 金山卫指挥使
- 47 第四十七章 表态
- 48 第四十八章 皇帝的土豆
- 49 第四十九章 大炮造好了
- 50 第五十章 夜战
- 51 第五十一章 索命枪
- 52 第五十二章 打退贼人
- 53 第五三十章 给家丁买装备
- 54 第五十四章 苏家的亲戚?
- 55 第五十五章 徐家的小公子
- 56 第五十六章 动杀机
- 57 第五十七章 月黑风高杀人夜
- 58 第五十八章 禽兽不如
- 59 第五十九章 晴天霹雳
- 60 第六十章 苏小妹的抉择
- 61 第六十一章 以势压人
- 62 第六十二章 全副武装
- 63 第六十三章 海盗来袭
- 64 第六十四章 M14发威
- 65 第六十五章 枪械要严格管理
- 66 第六十六章 超级大别墅
- 67 第六十七章 当官和应酬
- 68 第六十八章 军官都是地主
- 69 第六十九章 富家穷国
- 70 第七十章 威逼利诱
- 71 第七十一章 怪现象
- 72 第七十二章 打炮
- 73 第七十三章 人品太差
- 74 第七十四章 迫击炮的威力
- 75 第七十五章 追击
- 76 第七十六章 收获巨大
- 77 第七十七章 尊卑有序
- 78 第七十八章 交易达成
- 79 第七十九章 卫所的实际人口
- 80 第八十章 热门职业
- 81 第八十一章 三千人
- 82 第八十二章 训练开始
- 83 第八十三章 谋事
- 84 第八十四章 大敌来临
- 85 第八十五章 试探
- 86 第八十六章 开炮
- 87 第八十七章 打的太爽了
- 88 第八十八章 大胜
- 89 第八十九章 又是七条船
- 90 第九十章 准备结婚
- 91 第九十一章 成亲
- 92 第九十二章 建大棚
- 93 第九十三章 郑芝豹哭了
- 94 第九十四章 夫君何以如此悲观?
- 95 第九十五章 纪律
- 96 第九十六章 货到了
- 97 第九十七章 照相
- 98 第九十八章 利益绑架
- 99 第九十九章 对西洋的向望
- 100 第一百章 年关到了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第一道禁令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特殊嗜好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第一个新年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安排探路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富贵险中求
- 106 第一百零六章 北边的消息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处理贪腐的方式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来自宫里的试探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三进京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试炮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长见识了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回江南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谁有谁的生活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漫天要价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改造战船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台湾的消息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台北的情况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订船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换枪
- 120 第一百二十章 英国佬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去欧洲看看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重开厂卫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船到了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开船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密谋
- 126 第一百二十六章 酝酿暴风雨
- 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 128 第一百二十八章 摧枯拉朽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八章 招商
第八章 招商
家丁的招募有点闹心,也让李川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底蕴。
相比那些真正的毫族,李家的底子实在太薄了。说白了,李家就是个小地主之家,这样的小地主在江南多如牛毛,在大明的地主阶层里只能算是垫底的那一群。
那些真正的豪族,聚集了数代人力物力,不但丁口旺盛,家丁仆役更是数以百计,有些豪门更是暗中在操练护卫,跟那些豪门相比,李家实在缺乏底蕴。
忙活了几天,按照少爷的指示,李常越最后只从庄户中挑选了七个家丁。
李家的庄户三十多户,丁口一百多。
七个家丁都是庄户们养的儿子太多,实在没多少地种的富余人口,最大的二十多,最小的也只有十六岁,一个个面黄饥瘦,身上都没几两肉。
看着这些木纳的庄稼汉子,李川就觉得自己犯了个错误。
他给家丁的定位是一支护卫队,可这样的人真的能成为护卫吗?
“你们都有什么特长?”
李川有气无力地问道。
七个庄稼汉一脸傻笑,没人回答。
过了一会,才有个汉子大着胆子说道:“少爷,小的会做木工。”
李川脸皮抽搐,又问其他人:“你们呢?”
有人起了个头,众人胆子大了些,又有人答道:“少爷,小的会作木筏。”
“少爷,小的力气大。”
“少爷,小的会编制竹筐。”
“少爷……”
李川越听脸越黑,有种哀默大于心死的感觉。
最后只能让管家先安排人住下,再考虑怎么调教这些家丁。
七个家丁,三个结婚的,老婆孩子也要带到庄里,前院的空房子不少,安顿七个家丁没问题,只是怎么训练这些家丁有点伤脑筋,万事开头难啊!
如果有枪,李川觉得照着看视上看过的特种部队操练就行了。
可问题是,私藏火器在大明可是重罪,会抄家灭族的。
就算是那些豪族,也没几个敢私藏火器的。
李常越搞明白少爷的想法之后,就给李川出主意:“少爷,江阴城里的陈氏武馆经常给大户人家操练家丁,我们可以请陈氏武管的教头来操练这些人。”
“那就去请!”
李川眼睛一亮,他到没想到这点。
古人说的没错,果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
李川不禁感慨,人都有思维误区,有些事情他考虑不到,幸好有李常越这个忠心耿耿的管家提醒,看来以后要多关心一下这些忠仆的生活,不能让人心寒。
李常越去了趟城里,很快请来一个陈氏武馆的枪棒教头。
这是个二十多岁的汉子,叫焦五,有点儿木讷,身板孔武有力,手上满是老茧,往那里一站,感觉就像是一杆标枪,有种不动如山的感觉。
李川问:“你能教些什么?”
焦五道:“我会枪法,刀法还有棍法。”
李川道:“耍两招我看看。”
焦五只带着了口刀,就耍了一路刀法。
李川看不懂,只是觉的耍的很有气势。
李常越则连连点头,七个家丁也两眼放光。
李川就问他:“你能看懂?”
李常越干笑:“老奴也看不懂,就是觉的很厉害!”
李川无语,也没什么意见好提,就让焦五训练家丁。
如果是训练军队,他还能照猫画虎,把看过的书里的东西和电视上的东西照搬一下搞点名堂,可训练私人护卫和操练军队不同,他也没经验可以借鉴。
或许能够借鉴一下特种部队的训练之法,可这些庄稼汉连刀都不会使,又没火器,拿特种部队的那一套来训练这些人,那个结果李川都不敢想。
算了,慢慢来吧!
李川暂时把这事放到一边,安排李常越去联系商家。
江阴是商通枢纽,也是商业重镇,因为毗邻长江入海口,在航运发达的明末,南来北往的货船几乎都要经过这里,让江阴成了江南地区最大的几个货物集散地之一。
巨龙不会和蝼蚁合作,之前李常越找徐家有些想当然了。
实力才是一切合作的基础,实力不对等,最终结果只会是人才两空。
李川这几天也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最好的合作对象,其实是那些没有豪门大族背景撑腰的商人,至于那些商人怎么解决豪门和权贵打压,就不关他的事了。
反正有常州镇守太监撑腰,只要没人找他的麻烦就行。
李常越办事效率挺高,很快就联系上了不少商人。
李川接到消息,当即动身去了江阴城。
望江楼,一间富丽堂皇的包厢内。
“李兄弟年轻有为,果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哈哈!”
一个面相粗犷的大笑着恭维李川,眼里带着浓浓的羡慕。
李川好奇地道:“你知道我?”
又一商人笑道:“最近常州府都传遍了,李兄弟是为圣上办事的,听说常州府的赵公公已经发了话,让那些黑手别乱伸爪子,否则坏了圣上的事,东厂怕是会立刻上门。”
李川闻言一怔,念头一转,马上就明白了。
赵源放出风声,这是在给他撑腰。
本来还在考虑,怎么扯虎皮扛大施呢,却没想到那大监还挺上道,竟然主动放出风声给他扫清了一些潜在的隐患,看来离开常州府时送的那些礼没白送。
太监是个特殊的群体,以文人士大夫为代表豪族和官僚一边看不起那些阉人,一边却又对中官畏之如狼,概因这些阉人从某种程度来说,代表的是皇帝的意志。
七个商人有五个是江阴本地人,一个北方人,还有一个浙江人。
这些商人虽比不上那些豪门权贵,但也有几万两银子的家财,几个江阴本地的商人李川也曾闻其名,出入奴仆成群,私生活极其豪奢,很有些能量。
聊了阵风花雪月,酒足饭饱,开始谈正经生意。
“李兄弟的货物能提供多少?”
一个江阴本地的商人目光炯炯地问,此人名叫梁武,是做瓷器生意的,在江南各地都有生意,江阴城里也有好几家店铺,属于那种白手起家创业的能人。
其他人也侧着耳朵,显然很关心这个问题。
李川放下筷子,道:“数量没问题,这个不用你们担心,还是说说价格吧,货物你们也看过了,不要急着压价,我的货根本不愁卖,如果不是那些大户人家有点太高高在上,我也不会找你们。不过如果你们出不了价,跟那些大户人家合作也没什么。”
“出价钱没问题!”
一个商人直言道:“如果李兄弟把货物都交给我,我肯定能出个让人满意的价钱。”
剩下的商人不乐意了,一个商人笑眯眯道:“黄老板这话就不地道了,大家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你也别想着吃独食,再说那些货物你一个人也吃不下。”
黄老板不以为意,道:“我就这一说,还是要看李兄弟的意思。”
李川不理他们的一唱一合,道:“如果价钱满意,暂时我不会把货物再给别人,当然前提是你们出的价钱能让我满意。为了保障大家利益,一样货物,我只需一个代理人,这样也会避免你们恶性竞争,对大家都有好处,还是先出价吧!”
七个商人不着急,都在考虑其中的利弊。
一样货物一个代理人,这个想法让七个商人都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以他们的见识和眼界,自然立马就想到了其中的高明之处,大家的货物都不同,谁卖谁的货,就可以避免价格战,不会产生恶性竞争,这样利润就有保障。
那些西洋货物的价值,稍微有点眼力的人都很看出来。
只要能拿到独家货源,利润绝对会丰厚的能让人疯狂。
相比那些真正的毫族,李家的底子实在太薄了。说白了,李家就是个小地主之家,这样的小地主在江南多如牛毛,在大明的地主阶层里只能算是垫底的那一群。
那些真正的豪族,聚集了数代人力物力,不但丁口旺盛,家丁仆役更是数以百计,有些豪门更是暗中在操练护卫,跟那些豪门相比,李家实在缺乏底蕴。
忙活了几天,按照少爷的指示,李常越最后只从庄户中挑选了七个家丁。
李家的庄户三十多户,丁口一百多。
七个家丁都是庄户们养的儿子太多,实在没多少地种的富余人口,最大的二十多,最小的也只有十六岁,一个个面黄饥瘦,身上都没几两肉。
看着这些木纳的庄稼汉子,李川就觉得自己犯了个错误。
他给家丁的定位是一支护卫队,可这样的人真的能成为护卫吗?
“你们都有什么特长?”
李川有气无力地问道。
七个庄稼汉一脸傻笑,没人回答。
过了一会,才有个汉子大着胆子说道:“少爷,小的会做木工。”
李川脸皮抽搐,又问其他人:“你们呢?”
有人起了个头,众人胆子大了些,又有人答道:“少爷,小的会作木筏。”
“少爷,小的力气大。”
“少爷,小的会编制竹筐。”
“少爷……”
李川越听脸越黑,有种哀默大于心死的感觉。
最后只能让管家先安排人住下,再考虑怎么调教这些家丁。
七个家丁,三个结婚的,老婆孩子也要带到庄里,前院的空房子不少,安顿七个家丁没问题,只是怎么训练这些家丁有点伤脑筋,万事开头难啊!
如果有枪,李川觉得照着看视上看过的特种部队操练就行了。
可问题是,私藏火器在大明可是重罪,会抄家灭族的。
就算是那些豪族,也没几个敢私藏火器的。
李常越搞明白少爷的想法之后,就给李川出主意:“少爷,江阴城里的陈氏武馆经常给大户人家操练家丁,我们可以请陈氏武管的教头来操练这些人。”
“那就去请!”
李川眼睛一亮,他到没想到这点。
古人说的没错,果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
李川不禁感慨,人都有思维误区,有些事情他考虑不到,幸好有李常越这个忠心耿耿的管家提醒,看来以后要多关心一下这些忠仆的生活,不能让人心寒。
李常越去了趟城里,很快请来一个陈氏武馆的枪棒教头。
这是个二十多岁的汉子,叫焦五,有点儿木讷,身板孔武有力,手上满是老茧,往那里一站,感觉就像是一杆标枪,有种不动如山的感觉。
李川问:“你能教些什么?”
焦五道:“我会枪法,刀法还有棍法。”
李川道:“耍两招我看看。”
焦五只带着了口刀,就耍了一路刀法。
李川看不懂,只是觉的耍的很有气势。
李常越则连连点头,七个家丁也两眼放光。
李川就问他:“你能看懂?”
李常越干笑:“老奴也看不懂,就是觉的很厉害!”
李川无语,也没什么意见好提,就让焦五训练家丁。
如果是训练军队,他还能照猫画虎,把看过的书里的东西和电视上的东西照搬一下搞点名堂,可训练私人护卫和操练军队不同,他也没经验可以借鉴。
或许能够借鉴一下特种部队的训练之法,可这些庄稼汉连刀都不会使,又没火器,拿特种部队的那一套来训练这些人,那个结果李川都不敢想。
算了,慢慢来吧!
李川暂时把这事放到一边,安排李常越去联系商家。
江阴是商通枢纽,也是商业重镇,因为毗邻长江入海口,在航运发达的明末,南来北往的货船几乎都要经过这里,让江阴成了江南地区最大的几个货物集散地之一。
巨龙不会和蝼蚁合作,之前李常越找徐家有些想当然了。
实力才是一切合作的基础,实力不对等,最终结果只会是人才两空。
李川这几天也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最好的合作对象,其实是那些没有豪门大族背景撑腰的商人,至于那些商人怎么解决豪门和权贵打压,就不关他的事了。
反正有常州镇守太监撑腰,只要没人找他的麻烦就行。
李常越办事效率挺高,很快就联系上了不少商人。
李川接到消息,当即动身去了江阴城。
望江楼,一间富丽堂皇的包厢内。
“李兄弟年轻有为,果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哈哈!”
一个面相粗犷的大笑着恭维李川,眼里带着浓浓的羡慕。
李川好奇地道:“你知道我?”
又一商人笑道:“最近常州府都传遍了,李兄弟是为圣上办事的,听说常州府的赵公公已经发了话,让那些黑手别乱伸爪子,否则坏了圣上的事,东厂怕是会立刻上门。”
李川闻言一怔,念头一转,马上就明白了。
赵源放出风声,这是在给他撑腰。
本来还在考虑,怎么扯虎皮扛大施呢,却没想到那大监还挺上道,竟然主动放出风声给他扫清了一些潜在的隐患,看来离开常州府时送的那些礼没白送。
太监是个特殊的群体,以文人士大夫为代表豪族和官僚一边看不起那些阉人,一边却又对中官畏之如狼,概因这些阉人从某种程度来说,代表的是皇帝的意志。
七个商人有五个是江阴本地人,一个北方人,还有一个浙江人。
这些商人虽比不上那些豪门权贵,但也有几万两银子的家财,几个江阴本地的商人李川也曾闻其名,出入奴仆成群,私生活极其豪奢,很有些能量。
聊了阵风花雪月,酒足饭饱,开始谈正经生意。
“李兄弟的货物能提供多少?”
一个江阴本地的商人目光炯炯地问,此人名叫梁武,是做瓷器生意的,在江南各地都有生意,江阴城里也有好几家店铺,属于那种白手起家创业的能人。
其他人也侧着耳朵,显然很关心这个问题。
李川放下筷子,道:“数量没问题,这个不用你们担心,还是说说价格吧,货物你们也看过了,不要急着压价,我的货根本不愁卖,如果不是那些大户人家有点太高高在上,我也不会找你们。不过如果你们出不了价,跟那些大户人家合作也没什么。”
“出价钱没问题!”
一个商人直言道:“如果李兄弟把货物都交给我,我肯定能出个让人满意的价钱。”
剩下的商人不乐意了,一个商人笑眯眯道:“黄老板这话就不地道了,大家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你也别想着吃独食,再说那些货物你一个人也吃不下。”
黄老板不以为意,道:“我就这一说,还是要看李兄弟的意思。”
李川不理他们的一唱一合,道:“如果价钱满意,暂时我不会把货物再给别人,当然前提是你们出的价钱能让我满意。为了保障大家利益,一样货物,我只需一个代理人,这样也会避免你们恶性竞争,对大家都有好处,还是先出价吧!”
七个商人不着急,都在考虑其中的利弊。
一样货物一个代理人,这个想法让七个商人都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以他们的见识和眼界,自然立马就想到了其中的高明之处,大家的货物都不同,谁卖谁的货,就可以避免价格战,不会产生恶性竞争,这样利润就有保障。
那些西洋货物的价值,稍微有点眼力的人都很看出来。
只要能拿到独家货源,利润绝对会丰厚的能让人疯狂。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