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0 第二十章 入狱
- 21 第二十一章 皇帝传召
- 22 第二十二章 电动宝马
- 23 第二十三章 献土豆
- 24 第二十四章 锦衣卫千户
- 25 第二十五章 收了个小弟
- 26 第二十六章 银库完工
- 27 第二十七章 买地盖学堂
- 28 第二十八章 彪悍的赵铁柱
- 29 第二十九章 暗流涌动
- 30 第三十章 拉货
- 31 第三十一章 豪商云集
- 32 第三十二章 打国公的脸
- 33 第三十三章 愤青
- 34 第三十四章 富可敌国
- 35 第三十五章 刘三毛和杏花
- 36 第三十六章 成人之美
- 37 第三十七章 夜袭
- 38 第三十八章 捅刀子
- 39 第三十九章 皇帝的杀机
- 40 第四十章 咱俩凑合着过吧
- 41 第四十一章 寻花问柳
- 42 第四十二章 卞玉京
- 43 第四十三章 四公子
- 44 第四十四章 训斥佳人
- 45 第四十五章 人间地狱
- 46 第四十六章 金山卫指挥使
- 47 第四十七章 表态
- 48 第四十八章 皇帝的土豆
- 49 第四十九章 大炮造好了
- 50 第五十章 夜战
- 51 第五十一章 索命枪
- 52 第五十二章 打退贼人
- 53 第五三十章 给家丁买装备
- 54 第五十四章 苏家的亲戚?
- 55 第五十五章 徐家的小公子
- 56 第五十六章 动杀机
- 57 第五十七章 月黑风高杀人夜
- 58 第五十八章 禽兽不如
- 59 第五十九章 晴天霹雳
- 60 第六十章 苏小妹的抉择
- 61 第六十一章 以势压人
- 62 第六十二章 全副武装
- 63 第六十三章 海盗来袭
- 64 第六十四章 M14发威
- 65 第六十五章 枪械要严格管理
- 66 第六十六章 超级大别墅
- 67 第六十七章 当官和应酬
- 68 第六十八章 军官都是地主
- 69 第六十九章 富家穷国
- 70 第七十章 威逼利诱
- 71 第七十一章 怪现象
- 72 第七十二章 打炮
- 73 第七十三章 人品太差
- 74 第七十四章 迫击炮的威力
- 75 第七十五章 追击
- 76 第七十六章 收获巨大
- 77 第七十七章 尊卑有序
- 78 第七十八章 交易达成
- 79 第七十九章 卫所的实际人口
- 80 第八十章 热门职业
- 81 第八十一章 三千人
- 82 第八十二章 训练开始
- 83 第八十三章 谋事
- 84 第八十四章 大敌来临
- 85 第八十五章 试探
- 86 第八十六章 开炮
- 87 第八十七章 打的太爽了
- 88 第八十八章 大胜
- 89 第八十九章 又是七条船
- 90 第九十章 准备结婚
- 91 第九十一章 成亲
- 92 第九十二章 建大棚
- 93 第九十三章 郑芝豹哭了
- 94 第九十四章 夫君何以如此悲观?
- 95 第九十五章 纪律
- 96 第九十六章 货到了
- 97 第九十七章 照相
- 98 第九十八章 利益绑架
- 99 第九十九章 对西洋的向望
- 100 第一百章 年关到了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第一道禁令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特殊嗜好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第一个新年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安排探路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富贵险中求
- 106 第一百零六章 北边的消息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处理贪腐的方式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来自宫里的试探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三进京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试炮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长见识了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回江南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谁有谁的生活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漫天要价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改造战船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台湾的消息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台北的情况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订船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换枪
- 120 第一百二十章 英国佬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去欧洲看看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重开厂卫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船到了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开船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密谋
- 126 第一百二十六章 酝酿暴风雨
- 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 128 第一百二十八章 摧枯拉朽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十章 拉货
第三十章 拉货
六月末,满清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兵分三路从喜峰口、独石口入关,连破遵化、蓟州等城池,兵峰直指京师,一时天下震动,战火再次蹂躏京师大地。
消息传到江南后,江南人民却无动于衷。
这就是江南,歌舞升平的江南。
对江南百姓来说,打仗那是朝廷的事情,和咱老百姓无关。
对江南的文人士子来说,那些未开化的满清鞑子不识圣人礼教,就是一群野儿,抢几根骨头就走了,压根不足为虑,朝中诸公得圣人之道,自可辅佐天子定鼎山河。
或许心里也认为,吾辈得授圣人绝学,不管这天再怎么变,也有读书人的一席之地。
就算是换个皇帝,也得靠咱读书人治理这天下不是?
所以,还是安下心来,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国破家亡。
山河倾覆!
李川提笔在纸上写下这八个字,脑子里想的却不是什么见鬼的为国捐驱,而是尽快组织一支船队出海,去南洋占一座小岛,免的等清军杀到江南后做亡国奴。
当然,如果能干掉满清,做个大明的富翁也不错。
可问题是,现在的大明还有得救吗?
李川觉得很玄,国家兴亡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大明走到现在,已经充分说明崇祯皇帝不是秦皇汉武那样的雄主,那些高居庙堂的大臣也不是张良韩信那样能够辅佐君王立下千秋霸业的千古能臣,基本没有力挽狂澜的可能。
所以,还是早点做准备,到时乖乖跑路吧!
虽然有点不负责任,但咱就是个小老百姓,国家大事实在轮不到咱操心啊!
李川这样安慰自己,却感觉有点心塞。
傍晚时分,李常越过来了。
“少爷,这是招名参加招标的名单。”
李常越递上一份名单,上面列了一长溜的名字。
李川一个一个看的很仔细,有些名字他一看就知道是哪家,可有些名字却很陌生,不知根脚在哪,足足三百多个名字,只是全部看一遍就得不少时间。
李常越显然早有准备,站在一边指着名单道:“这个徐子清是江阴徐家的人,那个吴天恩是江阴天家的人,那个徐九房是金陵徐家的人,方世铭是浙江方家的人……”
李川连连点头,对这个客爱是越来越满意了。
可很快,他就有些愣神。
北边也来人了,而且来头还不小。
名单上还有一个人名字,在这份代表了整个江南甚至京城权贵的名单上很不起眼,可李川的眼神却在那个名字上停留了几秒,才看向下一个名字。
“范奇是山西范家的人,王进是山西王家的人……”
李常越还在介绍名单上的人,李川则眼神一凝。
晋商?
明末那段历史他了解的不多,但满清的八大皇商还是听过的。
而在满清的崛起过程中,满清八大皇商可谓功不可没。而这八大皇商,便是以范家为首的山西八大晋商,专门给满清走私粮草铁器,是一群不折不扣的汉奸。
看完名单,李川交待道:“所有参加招标的人先交一万两银子的保证金,不然视为主动放弃招标资格。等招标结后,没中标的全额退还保证金,中标的直接抵货款。还有,取消所有晋商的招标资格,的苏家不用交保证金了。”
“是,少爷!”
李常越答应一声,又说了一阵,才下去安排。
李川也没有闲着,带着几个家丁出门。
七月,收获和季节到了。
晚稻已经开始收割,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香山依旧,风光四时不同。
李川在山林间漫步,似是在游览风光,又似是在寻找什么东西。
家丁们和一帮水手们心里疑惑,却不敢多问,只能精神抖擞的跟在后面。
在香山溜达了半天,太阳落山的时候,李川才回了庄子。
家丁们很纳闷,不知道少爷这是发哪门子的神经。
跑到香山来溜一圈,既没有寻芳问友,也没有吟诗作对,更没有去打枪,就这么溜达了一圈,什么也没干,实在让几个家丁挠头不已。
赵铁柱忍不住问道:“少爷,不打枪了吗?”
“不打了!”
李川伸着懒腰说道:“明天再来!”
还要来?
家丁们脸脸相觑,都有点懵逼。
回到庄子,李川就叫来李常越问道:“大车都联系好了吗?”
李常越道:“都联系好了,就等少爷通知出发。”
李川点头:“安排好人手,明天一早出发。”
李常越答应一声,满心疑惑的去了。
次日一早,天还没亮李川就带上家丁们出发了,连黄天翔的一干水手全部带上,在天光刚刚放亮之时,到了香山附近一条人迹罕至的小山谷前。
“你们守在这里,一只耗子也不准放进来。”
李川交待了一声,就准备独自进谷。
“少爷,要不带上小的。”
赵铁柱连忙说道,怕少爷一个人遇到什么危险、
“在这里守着!”
李川挥挥手,大步进了山谷。
早在一个多月前,在香山练习枪法时,他就带着家丁们探查了周边地形,他要把从淘宝上买的东西从虚拟仓库里取出来,货物的数量太大,不宜让人看到。
不然就算家丁们再怎么忠心,也肯定疑为鬼神。
李川出来的很快,不到半个时辰就出来了。
赵铁柱一直守在谷口望里面张望,看到少爷完好无损的出来后,才松了口气。
这个时候,太阳刚刚从东方的天际露出半张脸。
数里之外,一溜看不到尾的大车缓缓开了过来。
黄天翔道:“少爷,管家到了。”
李川嗯了一声,远眺着长龙似的车队没有吭声。
约莫一刻钟后,李常越和一个家丁当先骑着马赶了过来。
“少爷!”
李常越翻下马,一边活动手腕一边行礼。
李川摆了摆手,指着山谷道:“货物就在里面,一会装车后直接拉回庄子。”
李常越心里有疑问,但没有多问,脸色平静的应了声。
很快,大车也到了。
两百架大车,每架大车上都有两个民夫。
李常越进山谷看了下,立刻被堆积如山的货物惊呆了,有点想不明白这么多货物是何时运到这里的,不过他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只管组织人手装车就行。
忙活到中午,几千口大箱子全部装到大车上,车队开始返程。
江南还算是太平,江阴地界上也没有什么强悍的盗匪,附近还有驻军,虽然明知道光天化日之下被抢的可能性不大,但李川依旧不敢大意,带着二十多名家丁忙前忙后的巡视。
而这一幕,也被许多有心人看在了眼里。
直到大车顺利进了庄子,他才松了口气。
银库打开,一箱箱货物搬了进去,堆放在银库的上层。
最后一箱货物被搬进去之后,李川关上了银库的大门。
李常越付了运费,谴散大车民夫,悬着的心也落了地。
消息传到江南后,江南人民却无动于衷。
这就是江南,歌舞升平的江南。
对江南百姓来说,打仗那是朝廷的事情,和咱老百姓无关。
对江南的文人士子来说,那些未开化的满清鞑子不识圣人礼教,就是一群野儿,抢几根骨头就走了,压根不足为虑,朝中诸公得圣人之道,自可辅佐天子定鼎山河。
或许心里也认为,吾辈得授圣人绝学,不管这天再怎么变,也有读书人的一席之地。
就算是换个皇帝,也得靠咱读书人治理这天下不是?
所以,还是安下心来,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国破家亡。
山河倾覆!
李川提笔在纸上写下这八个字,脑子里想的却不是什么见鬼的为国捐驱,而是尽快组织一支船队出海,去南洋占一座小岛,免的等清军杀到江南后做亡国奴。
当然,如果能干掉满清,做个大明的富翁也不错。
可问题是,现在的大明还有得救吗?
李川觉得很玄,国家兴亡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大明走到现在,已经充分说明崇祯皇帝不是秦皇汉武那样的雄主,那些高居庙堂的大臣也不是张良韩信那样能够辅佐君王立下千秋霸业的千古能臣,基本没有力挽狂澜的可能。
所以,还是早点做准备,到时乖乖跑路吧!
虽然有点不负责任,但咱就是个小老百姓,国家大事实在轮不到咱操心啊!
李川这样安慰自己,却感觉有点心塞。
傍晚时分,李常越过来了。
“少爷,这是招名参加招标的名单。”
李常越递上一份名单,上面列了一长溜的名字。
李川一个一个看的很仔细,有些名字他一看就知道是哪家,可有些名字却很陌生,不知根脚在哪,足足三百多个名字,只是全部看一遍就得不少时间。
李常越显然早有准备,站在一边指着名单道:“这个徐子清是江阴徐家的人,那个吴天恩是江阴天家的人,那个徐九房是金陵徐家的人,方世铭是浙江方家的人……”
李川连连点头,对这个客爱是越来越满意了。
可很快,他就有些愣神。
北边也来人了,而且来头还不小。
名单上还有一个人名字,在这份代表了整个江南甚至京城权贵的名单上很不起眼,可李川的眼神却在那个名字上停留了几秒,才看向下一个名字。
“范奇是山西范家的人,王进是山西王家的人……”
李常越还在介绍名单上的人,李川则眼神一凝。
晋商?
明末那段历史他了解的不多,但满清的八大皇商还是听过的。
而在满清的崛起过程中,满清八大皇商可谓功不可没。而这八大皇商,便是以范家为首的山西八大晋商,专门给满清走私粮草铁器,是一群不折不扣的汉奸。
看完名单,李川交待道:“所有参加招标的人先交一万两银子的保证金,不然视为主动放弃招标资格。等招标结后,没中标的全额退还保证金,中标的直接抵货款。还有,取消所有晋商的招标资格,的苏家不用交保证金了。”
“是,少爷!”
李常越答应一声,又说了一阵,才下去安排。
李川也没有闲着,带着几个家丁出门。
七月,收获和季节到了。
晚稻已经开始收割,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香山依旧,风光四时不同。
李川在山林间漫步,似是在游览风光,又似是在寻找什么东西。
家丁们和一帮水手们心里疑惑,却不敢多问,只能精神抖擞的跟在后面。
在香山溜达了半天,太阳落山的时候,李川才回了庄子。
家丁们很纳闷,不知道少爷这是发哪门子的神经。
跑到香山来溜一圈,既没有寻芳问友,也没有吟诗作对,更没有去打枪,就这么溜达了一圈,什么也没干,实在让几个家丁挠头不已。
赵铁柱忍不住问道:“少爷,不打枪了吗?”
“不打了!”
李川伸着懒腰说道:“明天再来!”
还要来?
家丁们脸脸相觑,都有点懵逼。
回到庄子,李川就叫来李常越问道:“大车都联系好了吗?”
李常越道:“都联系好了,就等少爷通知出发。”
李川点头:“安排好人手,明天一早出发。”
李常越答应一声,满心疑惑的去了。
次日一早,天还没亮李川就带上家丁们出发了,连黄天翔的一干水手全部带上,在天光刚刚放亮之时,到了香山附近一条人迹罕至的小山谷前。
“你们守在这里,一只耗子也不准放进来。”
李川交待了一声,就准备独自进谷。
“少爷,要不带上小的。”
赵铁柱连忙说道,怕少爷一个人遇到什么危险、
“在这里守着!”
李川挥挥手,大步进了山谷。
早在一个多月前,在香山练习枪法时,他就带着家丁们探查了周边地形,他要把从淘宝上买的东西从虚拟仓库里取出来,货物的数量太大,不宜让人看到。
不然就算家丁们再怎么忠心,也肯定疑为鬼神。
李川出来的很快,不到半个时辰就出来了。
赵铁柱一直守在谷口望里面张望,看到少爷完好无损的出来后,才松了口气。
这个时候,太阳刚刚从东方的天际露出半张脸。
数里之外,一溜看不到尾的大车缓缓开了过来。
黄天翔道:“少爷,管家到了。”
李川嗯了一声,远眺着长龙似的车队没有吭声。
约莫一刻钟后,李常越和一个家丁当先骑着马赶了过来。
“少爷!”
李常越翻下马,一边活动手腕一边行礼。
李川摆了摆手,指着山谷道:“货物就在里面,一会装车后直接拉回庄子。”
李常越心里有疑问,但没有多问,脸色平静的应了声。
很快,大车也到了。
两百架大车,每架大车上都有两个民夫。
李常越进山谷看了下,立刻被堆积如山的货物惊呆了,有点想不明白这么多货物是何时运到这里的,不过他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只管组织人手装车就行。
忙活到中午,几千口大箱子全部装到大车上,车队开始返程。
江南还算是太平,江阴地界上也没有什么强悍的盗匪,附近还有驻军,虽然明知道光天化日之下被抢的可能性不大,但李川依旧不敢大意,带着二十多名家丁忙前忙后的巡视。
而这一幕,也被许多有心人看在了眼里。
直到大车顺利进了庄子,他才松了口气。
银库打开,一箱箱货物搬了进去,堆放在银库的上层。
最后一箱货物被搬进去之后,李川关上了银库的大门。
李常越付了运费,谴散大车民夫,悬着的心也落了地。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