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28 第二百二十八章 举国同喜(4)
- 229 第二百二十九章 举国同喜(5)
- 230 第二百三十章 举国同喜(6)
- 231 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采购(上)
- 232 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采购(中)
- 233 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采购(下)
- 234 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采购(续1)
- 235 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采购(续2)
- 236 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采购(续3)
- 237 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采购结束
- 238 第二百三十八章 举国同庆(1)
- 239 第二百三十九章 举国同庆(2)
- 240 第二百四十章 新婚燕尔(1)
- 241 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婚燕尔(2)
- 242 第二百四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
- 243 第二百四十三章 刘大棒槌遇险记(1)
- 244 第二百四十四章 刘大棒槌遇险记(2)
- 245 第二百四十五章 刘大棒槌遇险记(3)
- 246 第二百四十六章 刘大棒槌历险记(4)
- 247 第二百四十七章 刘大棒槌历险记(5)
- 248 第二百四十八章 刘大棒槌历险记()
- 249 第二百四十九章 客串红娘
- 250 第二百五十章 现场比试
- 251 第二百五十一章 刘大棒槌开局不利
- 252 第二百五十二章 柳暗花明
- 253 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获全胜
- 254 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服输的锦衣卫
- 255 第二百五十五章 轻松拿下
- 256 第二百五十六章 硝烟再起
- 257 第二百五十七章 出发
- 258 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战流寇(1)
- 259 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战流寇(2)
- 260 第二百六十章 大战流寇(3)
- 261 第二百六十一章 大战流寇(4)
- 262 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战流寇(5)
- 263 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战流寇(6)
- 264 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战流寇(7)
- 265 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战流寇(8)
- 266 第二百六十六章 大战流寇(9)
- 267 第二百六十七章 初战告捷
- 268 第二百六十八章 这样的伙食太好了
- 269 第二百六十九章 硝烟再起(1)
- 270 第二百七十章 硝烟再起(2)
- 271 第二百七十一章 硝烟再起(3)
- 272 第二百七十二章 硝烟再起(4)
- 273 第二百七十三章 硝烟再起(5)
- 274 第二百七十四章 硝烟再起(6)
- 275 第二百七十五章 进城
- 276 第二百七十六章 内奸的末日到了
- 277 第二百七十七章 斩杀
- 278 第二百七十八章 古代版的葛朗台
- 279 第二百七十九章 振奋人心的军演
- 280 第二百八十章 战云密布
- 281 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战来临(1)
- 282 大战来临(2)
- 283 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战来临(3)
- 284 第二百八十四章 大战来临(4)
- 285 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战来临(5)
- 286 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战来临(6)
- 287 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战来临(7)
- 288 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战来临(8)
- 289 第二百八十九章 要捕的蝉出来了
- 290 第二百九十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1)
- 291 第二百九十一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2)
- 292 第二百九十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3)
- 293 第二百九十三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4)
- 294 第二百九十四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5)
- 295 第二百九十五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6)
- 296 第二百九十六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7)
- 297 第二百九十七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8)
- 298 第二百九十八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9)
- 299 第二百九十九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10)
- 300 第三百章 绝境
- 301 第三百零一章 狼狈至极的李自成
- 302 第三百零二章 被撵成了兔子
- 303 第三百零三章 救兵出现
- 304 第三百零四章 意欲结盟
- 305 第三百零五章 天下寒士俱开颜(1)
- 306 第三百零六章 天下寒士俱开颜(2)
- 307 第三百零七章 天下寒士俱开颜(3)
- 308 第三百零八章 天下寒士俱开颜(4)
- 309 第三百零九章 朝野欢腾
- 310 第三百一十章 福王跌倒崇祯吃饱
- 311 第三百一十一章 唐中仁的回信
- 312 第三百一十二章 明朝版的相亲会(1)
- 313 第三百一十三章 明朝版的相亲会(2)
- 314 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朝版的相亲会(3)
- 315 第三百一十五章 明朝版的相亲会(4)
- 316 第三百一十六章 出游路上的小插曲
- 317 第三百一十七章 出游路上的小插曲(续)
- 318 第三百一十八章 都是先入为主惹的祸
- 319 第三百一十九章 胜利凯旋
- 320 第三百二十章 皇太子的教育
- 321 第三百二十一章 请开海禁
- 322 第三百二十二章 拜会杨嗣昌
- 323 第三百二十三章 前往福州
- 324 第三百二十四章 初到福州
- 325 第三百二十五章 糜烂的福州水师
- 326 第三百二十六章 整顿水师
- 327 第三百二十七章 市舶司组建后的首次处女航(上)
- 328 第三百二十八章 市舶司组建后的首次处女航(下)
- 329 第三百二十九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330 第三百三十章 扩建水师要大干
- 331 第三百三十一章 京师保卫战(1)
- 332 第三百三十二章 京师保卫战(2)
- 333 第三百三十三章 京师保卫战(3)
- 334 第三百三十四章 京师保卫战(4)
- 335 第三百三十五章 京师保卫战(5)
- 336 第三百三十六章 京师保卫战(6)
- 337 第三百三十七章 京师保卫战(7)
- 338 第三百三十八章 京师保卫战(8)
- 339 第三百三十九章 京师保卫战(9)
- 340 第三百四十章 京师保卫战(10)
- 341 第三百四十一章 京师保卫战(11)
- 342 第三百四十二章 京师保卫战(12)
- 343 第三百四十三章 京师保卫战(13)
- 344 第三百四十四章 京师保卫战(14)
- 345 第三百四十五章 生擒皇太极和李自成二大枭雄
- 346 第三百四十六章 荡清宇内之后的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百三十八章 举国同庆(1)
第二百三十八章 举国同庆(1)
只是,环境保洁是个浩大的工程,以前官府有心力,老百姓有事没那个能量,只能望着漫天飞舞的苍蝇叹气。【】理而现在可好了,有了这么多生力军加入,垃圾想不挪地方都不行了!(二万名镇,分为一百队,每队二百人,各自负责一块地域。分工明确,绝不扯皮。如此一来效率自然大为提高!)
“大兄弟,喝口水吧”
“大兄弟,热不,擦擦汗吧”
着镇将士们卖力地工作,垃圾堆正在渐渐变小,众多老百姓都是喜不自禁,纷纷拿出茶水毛巾什么的嘘寒问暖。而更有许多青壮汉子,见镇和他们关的事情,都是干的热火朝天,他们身为当地的住户。又怎么能袖手旁观呢!都是一个个撸起袖子一起干开了!
现场还有一些衙役,这些衙役都是当地官府派来的,本意是帮助维持次序,不过等到这些衙役过来之后,就发现他们根本所事事。想想也是,镇在干活,谁敢造次!
于是到了最后,那些衙役也开始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活,毕竟他们也不好意思干坐在那里了,连被誉为镇国武力的镇都亲自出动干活了,他们还好意思干坐着吗!
而且老百姓们还发现,镇处理那些清除出来的垃圾也是与众不同。放在以往,那些清扫垃圾的官府小吏,都是把垃圾集起来后运往一处,任其自然消失。说白了也就是把垃圾堆换一个地方,离着京城远一些而已。
而镇则是不然,他们把垃圾集起来后,不是进行简单的运走,而是先进行分类。而且那些名词都是老百姓们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把垃圾分为什么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
诸如什么瓜果皮,菜叶子之类的都是归为生活垃圾。而一些烂布头,碎砖烂瓦之类的都是被归为工业垃圾。这二种垃圾的处置方式也是各不相同,生活垃圾被镇分拣出来后,运往各大皇庄所在地,然后交给专人进行发酵沤制,就变成了很好的肥料。虽然功效及不上专门制作的肥田粉,不过比起那些人粪尿来还是绰绰有余的。
而那些工业垃圾呢,则是专门有镇运到城外指定地点填埋。丝毫没有马虎!要说生活垃圾拿去制作肥料,那些老百姓还多多少少能够理解。虽说辛苦了点,可是肥田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可把那些碎砖烂瓦什么的填埋到地下,很多老百姓就不理解了,这种垃圾随便找个地方一倒不就行了吗!干嘛还要费那么大力气啊又是挖坑又是填埋的。对于老百姓们的疑惑,镇将士们是这样回答的:“这叫做科学填埋,健康污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什么?倒个垃圾还成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这也太玄乎了吧!不过相信这种说法的老百姓也有很多,因为他们很清楚,这准又是镇国将军的说法。而只要是镇国将军说的,那就一定是正确的!
其实这种说法不要说一些老百姓不理解,就是连一些镇也不理解。不过,他们的想法和很多老百姓一样,凡是镇国将军说的话,都是对的,凡是镇国将军的指示,都必须坚决执行。说起来还真有些后世某个著名的“两个凡是”的观点呢……
不过,不管老百姓们是不是理解,随着一队队的镇挥汗如雨的劳作,京城内的垃圾以肉眼可见的程度在减少,生活环境正在向着好的方向转变。五天之后,老百姓们惊奇地发现,身边的环境在不经意间,变得干净整洁起来。当然,如同后世的那种模范小区之类的标准是没有的。
可是,按照大明朝的标准来说,那简直就是世外桃源了!于是乎,一时之间,街头巷尾又是都在交口称赞起镇,称赞起张麟麒来了。而镇国将军的婚事,也被更多的人提上了议事日程……都是在替张麟麒关心啊!
当然,也有人质疑的。不是都说三妻四妾吗?镇国将军怎么一下子就娶了四个呢!而且到时候都是品级显赫的诰命夫人!在这里要简单的介绍一下,所谓的三妻四妾,就是指一发妻二平妻四偏妾。
这就是三妻四妾了。在大明朝,纳妾之数早不受限制了,只要你有钱有势,哪怕纳个几百个都没问题。前提是你不怕被吸成人干的话!可是平妻却仍受限,也只能有一个正妻,这就叫‘匹夫匹妇’。
当然,平妻之还有区别,发妻是正妻、嫡妻,社会地位和丈夫是相等的,平妻则稍逊,但不必向正妻行妾礼。家庭地位基本相同。妾呢,那就是说得难听点,年轻貌美时用来泄,欲,年老色衰时再转手倒卖的角色。毫地位可言!可是现在,张麟麒一下子娶了四个。明显是违制的!
民间有议论,朝也有几名御史上书崇祯的。不过,这几名御史都是御史院的小脚色。也就是借此炒作出名的。御史院的老大都没动静!想想也是,上诉能用有吗?崇祯连宝贝女儿都嫁给镇国将军为妻了。还不计较正妻的名分!你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御史想借此出风头,那是想也别想!
而作为官系统的清流分子,也都理智地保持沉默。也是,清流的领袖是杨嗣昌。而杨嗣昌这次也是早就准备吃镇国将军的喜酒了,在怎么还会和张麟麒唱反调呢!
不仅如此,杨嗣昌还亲自出面,为张麟麒造势,他也不怕避嫌,亲自上了一份奏章,为张麟麒辩解。全洋洋洒洒一共都有数千言。杨嗣昌不愧是坛领袖,那遣词造句的功力是话可说的。
一篇奏章引经据典,花团锦簇。上至娥皇女英共效一夫,下至黎民百姓广纳妻妾。其大意就是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若是旁人这么做,罪当论斩。可轮到镇国将军来做这件事,那就是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了!
还别说,这篇奏章呈上去之后,崇祯一反不大片头的常态,不仅详详细细的完了,而且完之后还龙颜大悦。着实夸奖了杨嗣昌几句。心道杨嗣昌就是识大体啊!能够审时度势,紧跟皇帝步伐。
所以说,不光是他杨嗣昌本人亲自为张麟麒摇旗呐喊,对于手下的清流小弟,杨嗣昌是早就关照过的,不得跳出来鼓噪。而宗人府的那些老家伙们,也都被崇祯用银子摆平了。所以面对张麟麒违制的事情,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起了糊涂虫。
当然,御史们鼓噪的另一个话题就是张麟麒还犯了另一种禁忌,什么禁忌呢?同姓不婚。
张麟麒和张青瓷就是同姓!而同姓不婚在国是一个很久的传统禁忌,从周朝起就是这样。姓的起源原来是血统的一种标志,最初,同姓的都有血统关系。所以在同姓之间禁止发生性关系。
而那些御史还引经据典,来证明他们论点的正确,像什么《礼记》所谓:“合二姓之好”,又如“娶妻不娶同姓,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等等之类的圣人语录。其实这就是危言耸听了。
如果说是在古代最初的时候,这么做还有点道理的话,到了大明朝那压根是没有半点影响了。
所谓的同姓,是五百年前是一家。可是五百年前都是捕风捉影的事情,更不用说到了现在呢!所以说,持有这种观点的御史把奏章送到了崇祯的案头后,崇祯了之后只是批阅了两个字荒谬!
就这样,虽然偶尔有跳梁小丑出来献宝,不过总体来说还是风平浪静的。就这样,日子在等待过去。
而张麟麒呢,则是不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喜滋滋的等着婚期临近呢!几天之后,皇宫里也传来消息,好日子总算是定下来了。是在九月份。因为九月份里有四个黄道吉日,而且最重要的是,最后的一个黄道吉日最好,正好留给长平公主。到时候两位公主八字、婚书和妆奁会送到将军府。也真是难为那些钦天监的老家伙,硬是将这个艰巨比的任务完成了,而且还是完成的十分出色。不愧是专业人士!
消息传到将军府之后,诸女都是十分高兴,这就意味着,爱情长跑终于要结束了。特别是对于方剑屏来说,总算是苦尽甘来,十年磨一剑啊!而日子定下来之后,结婚的次序也定下来了。
方剑屏是毫争议的第一。第二则是张青瓷,第三则是唐焰焰,长平公主为最后一个。也就是说,方剑屏和长平公主一头一尾,张青瓷和唐焰焰居于间。
各自的日子也都定下来了,方剑屏是九月初三。张青瓷是九月初八,唐焰焰是九月十八,长平公主是九月二十九。
既然是成亲,那么必须的程序是不能少的。什么是必须的程序呢?像是在后世,什么相亲,订婚,乃是最后终于修成正果之后领证之类的程序。
而在此时的大明呢,则是所谓的“九礼”了,也就是“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九曰亲迎。”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的九个阶段,俗称“九礼”。
不过别人要是娶妻,只要进行一次就可以了,而到了张麟麒这里,却是要麻烦很多,毕竟他一次性要娶四个。不过这也难不倒张麟麒,只要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什么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嘛!
“大兄弟,喝口水吧”
“大兄弟,热不,擦擦汗吧”
着镇将士们卖力地工作,垃圾堆正在渐渐变小,众多老百姓都是喜不自禁,纷纷拿出茶水毛巾什么的嘘寒问暖。而更有许多青壮汉子,见镇和他们关的事情,都是干的热火朝天,他们身为当地的住户。又怎么能袖手旁观呢!都是一个个撸起袖子一起干开了!
现场还有一些衙役,这些衙役都是当地官府派来的,本意是帮助维持次序,不过等到这些衙役过来之后,就发现他们根本所事事。想想也是,镇在干活,谁敢造次!
于是到了最后,那些衙役也开始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活,毕竟他们也不好意思干坐在那里了,连被誉为镇国武力的镇都亲自出动干活了,他们还好意思干坐着吗!
而且老百姓们还发现,镇处理那些清除出来的垃圾也是与众不同。放在以往,那些清扫垃圾的官府小吏,都是把垃圾集起来后运往一处,任其自然消失。说白了也就是把垃圾堆换一个地方,离着京城远一些而已。
而镇则是不然,他们把垃圾集起来后,不是进行简单的运走,而是先进行分类。而且那些名词都是老百姓们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把垃圾分为什么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
诸如什么瓜果皮,菜叶子之类的都是归为生活垃圾。而一些烂布头,碎砖烂瓦之类的都是被归为工业垃圾。这二种垃圾的处置方式也是各不相同,生活垃圾被镇分拣出来后,运往各大皇庄所在地,然后交给专人进行发酵沤制,就变成了很好的肥料。虽然功效及不上专门制作的肥田粉,不过比起那些人粪尿来还是绰绰有余的。
而那些工业垃圾呢,则是专门有镇运到城外指定地点填埋。丝毫没有马虎!要说生活垃圾拿去制作肥料,那些老百姓还多多少少能够理解。虽说辛苦了点,可是肥田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可把那些碎砖烂瓦什么的填埋到地下,很多老百姓就不理解了,这种垃圾随便找个地方一倒不就行了吗!干嘛还要费那么大力气啊又是挖坑又是填埋的。对于老百姓们的疑惑,镇将士们是这样回答的:“这叫做科学填埋,健康污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什么?倒个垃圾还成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这也太玄乎了吧!不过相信这种说法的老百姓也有很多,因为他们很清楚,这准又是镇国将军的说法。而只要是镇国将军说的,那就一定是正确的!
其实这种说法不要说一些老百姓不理解,就是连一些镇也不理解。不过,他们的想法和很多老百姓一样,凡是镇国将军说的话,都是对的,凡是镇国将军的指示,都必须坚决执行。说起来还真有些后世某个著名的“两个凡是”的观点呢……
不过,不管老百姓们是不是理解,随着一队队的镇挥汗如雨的劳作,京城内的垃圾以肉眼可见的程度在减少,生活环境正在向着好的方向转变。五天之后,老百姓们惊奇地发现,身边的环境在不经意间,变得干净整洁起来。当然,如同后世的那种模范小区之类的标准是没有的。
可是,按照大明朝的标准来说,那简直就是世外桃源了!于是乎,一时之间,街头巷尾又是都在交口称赞起镇,称赞起张麟麒来了。而镇国将军的婚事,也被更多的人提上了议事日程……都是在替张麟麒关心啊!
当然,也有人质疑的。不是都说三妻四妾吗?镇国将军怎么一下子就娶了四个呢!而且到时候都是品级显赫的诰命夫人!在这里要简单的介绍一下,所谓的三妻四妾,就是指一发妻二平妻四偏妾。
这就是三妻四妾了。在大明朝,纳妾之数早不受限制了,只要你有钱有势,哪怕纳个几百个都没问题。前提是你不怕被吸成人干的话!可是平妻却仍受限,也只能有一个正妻,这就叫‘匹夫匹妇’。
当然,平妻之还有区别,发妻是正妻、嫡妻,社会地位和丈夫是相等的,平妻则稍逊,但不必向正妻行妾礼。家庭地位基本相同。妾呢,那就是说得难听点,年轻貌美时用来泄,欲,年老色衰时再转手倒卖的角色。毫地位可言!可是现在,张麟麒一下子娶了四个。明显是违制的!
民间有议论,朝也有几名御史上书崇祯的。不过,这几名御史都是御史院的小脚色。也就是借此炒作出名的。御史院的老大都没动静!想想也是,上诉能用有吗?崇祯连宝贝女儿都嫁给镇国将军为妻了。还不计较正妻的名分!你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御史想借此出风头,那是想也别想!
而作为官系统的清流分子,也都理智地保持沉默。也是,清流的领袖是杨嗣昌。而杨嗣昌这次也是早就准备吃镇国将军的喜酒了,在怎么还会和张麟麒唱反调呢!
不仅如此,杨嗣昌还亲自出面,为张麟麒造势,他也不怕避嫌,亲自上了一份奏章,为张麟麒辩解。全洋洋洒洒一共都有数千言。杨嗣昌不愧是坛领袖,那遣词造句的功力是话可说的。
一篇奏章引经据典,花团锦簇。上至娥皇女英共效一夫,下至黎民百姓广纳妻妾。其大意就是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若是旁人这么做,罪当论斩。可轮到镇国将军来做这件事,那就是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了!
还别说,这篇奏章呈上去之后,崇祯一反不大片头的常态,不仅详详细细的完了,而且完之后还龙颜大悦。着实夸奖了杨嗣昌几句。心道杨嗣昌就是识大体啊!能够审时度势,紧跟皇帝步伐。
所以说,不光是他杨嗣昌本人亲自为张麟麒摇旗呐喊,对于手下的清流小弟,杨嗣昌是早就关照过的,不得跳出来鼓噪。而宗人府的那些老家伙们,也都被崇祯用银子摆平了。所以面对张麟麒违制的事情,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起了糊涂虫。
当然,御史们鼓噪的另一个话题就是张麟麒还犯了另一种禁忌,什么禁忌呢?同姓不婚。
张麟麒和张青瓷就是同姓!而同姓不婚在国是一个很久的传统禁忌,从周朝起就是这样。姓的起源原来是血统的一种标志,最初,同姓的都有血统关系。所以在同姓之间禁止发生性关系。
而那些御史还引经据典,来证明他们论点的正确,像什么《礼记》所谓:“合二姓之好”,又如“娶妻不娶同姓,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等等之类的圣人语录。其实这就是危言耸听了。
如果说是在古代最初的时候,这么做还有点道理的话,到了大明朝那压根是没有半点影响了。
所谓的同姓,是五百年前是一家。可是五百年前都是捕风捉影的事情,更不用说到了现在呢!所以说,持有这种观点的御史把奏章送到了崇祯的案头后,崇祯了之后只是批阅了两个字荒谬!
就这样,虽然偶尔有跳梁小丑出来献宝,不过总体来说还是风平浪静的。就这样,日子在等待过去。
而张麟麒呢,则是不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喜滋滋的等着婚期临近呢!几天之后,皇宫里也传来消息,好日子总算是定下来了。是在九月份。因为九月份里有四个黄道吉日,而且最重要的是,最后的一个黄道吉日最好,正好留给长平公主。到时候两位公主八字、婚书和妆奁会送到将军府。也真是难为那些钦天监的老家伙,硬是将这个艰巨比的任务完成了,而且还是完成的十分出色。不愧是专业人士!
消息传到将军府之后,诸女都是十分高兴,这就意味着,爱情长跑终于要结束了。特别是对于方剑屏来说,总算是苦尽甘来,十年磨一剑啊!而日子定下来之后,结婚的次序也定下来了。
方剑屏是毫争议的第一。第二则是张青瓷,第三则是唐焰焰,长平公主为最后一个。也就是说,方剑屏和长平公主一头一尾,张青瓷和唐焰焰居于间。
各自的日子也都定下来了,方剑屏是九月初三。张青瓷是九月初八,唐焰焰是九月十八,长平公主是九月二十九。
既然是成亲,那么必须的程序是不能少的。什么是必须的程序呢?像是在后世,什么相亲,订婚,乃是最后终于修成正果之后领证之类的程序。
而在此时的大明呢,则是所谓的“九礼”了,也就是“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九曰亲迎。”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的九个阶段,俗称“九礼”。
不过别人要是娶妻,只要进行一次就可以了,而到了张麟麒这里,却是要麻烦很多,毕竟他一次性要娶四个。不过这也难不倒张麟麒,只要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什么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嘛!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