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07 第五百零三章 完颜宗望
- 508 请假两天
- 509 第五百零四章 野狐岭
- 510 第五百零五章 狼窝沟
- 511 第五百零六章 三国国界
- 512 第五百零七章 灭教富国
- 513 第五百零八章 蒙古各部
- 514 第五百零九章 骑兵会战
- 515 第五百一十章 蛮部处理
- 516 第五百一十一章 草原路
- 517 第五百一十二章 向日宣战
- 518 第五百一十三章 被打的皇帝
- 519 第五百一十四章 第一起空难
- 520 第五百一十五章 仇不隔夜
- 521 第五百一十六章 岳飞战兀术
- 522 第五百一十七章 女真凶残
- 523 第五百一十八章 局势逆转
- 524 第五百一十九章 草原骑兵
- 525 第五百二十章 董平建功
- 526 第五百二十一章 灭高丽
- 527 第五百二十二章 东征日本(一)
- 528 第五百二十三章 东征日本(二)
- 529 第五百二十四章 东征日本(三)
- 530 第五百二十五章 东征日本(四)
- 531 第五百二十六章 东征日本(五)
- 532 第五百二十七章晁 晁氏天下(大结局)
- 533 完本感言
- 534 第五百二十七章 晁氏天下大结局
- 535 第五百二十六章 东征日本五
- 536 第五百二十五章 东征日本四
- 537 第五百二十四章 东征日本三
- 538 第五百二十三章 东征日本二
- 539 第五百二十二章 东征日本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百一十二章 向日宣战
第五百一十二章 向日宣战
晁勇带兵在草原路巡视了一圈,八月一日,才从呼伦贝尔草原南下,取河东、河北南下汴京。
晁勇刚刚从呼伦贝尔出发没几天,金国就发生了一件大事,完颜阿骨打病死,完颜吴乞买继位。完颜杲升为谙班勃极烈(皇储),完颜阿骨打长子完颜宗干为忽鲁勃极烈(国相),完颜宗翰、完颜宗望总理军事。
金国也向大梁遣使告哀。
到的河北路燕山府时,晁勇收到一封金牌急报。
看完公文,晁勇忍不住笑道:“果然不是安分的民族。”
一旁石勇奇道:“哪个民族敢侵犯我大梁?”
晁勇笑道:“就是那个自称日出之国的日本,居然敢让留学生刺探我大梁火药局。”
他原本就想着扫灭日本,解决大梁金银短缺的问题,没想到日本这么快就给他找到借口了,也省去他制造一些事端。
石勇惊道:“火药局是我大梁禁地,日本刺探火药局,难道不怕我大梁发兵灭了他们吗。”
“这是一个疯狂的民族,没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干的。或者他们觉得大海可以拦住我们吧。”
晁勇对这个民族从来没有好感,也不准备给他们留后路。马上修书一封,让人以金牌急脚递送到京师。
没几日,朝廷便公告日本派细作刺探大梁火药局,缉拿境内所有日本人,次年大梁将出兵扫灭日本。
这个消息公布后,想刺探大梁火药配方的各国纷纷取消行动,害怕惹来灭国之祸。
九月十日,晁勇返回汴京,出征到班师整整五个月。
进城之日仍然是满城文武出城相迎,他们倒不是觉得太子这一次又开疆扩土,为大梁打下了多少土地,在他们看来大漠以北那就是边疆蛮荒之地。但是俘虏辽国皇帝耶律延禧,这却是值得举国欢庆的功绩,两百多年来辽国一直压在宋朝头上,虽然名为兄弟之国,但是宋朝却要向辽国贡奉岁币,那是中原两百年的耻辱,如今总算一雪前耻。
这一次的献俘大典更加隆重,举城狂欢了三日,汴京才又恢复了往日的节奏。
晁勇带兵出征后,中原也并不平静。
轰轰烈烈的灭教之后,长江以北都产生了不同的旱情,尤其山东、河北、安徽、江苏四路更是有不少地方几近绝收,很多神棍趁机散播谣言,把天灾说成神佛降罪。
好在情报部和暗探已经遍布各地,一旦发现妖言惑众的就全部捉拿,当众处斩。
数千颗人头震慑住了心怀不轨的人,也让江南想囤积居奇的人纷纷打消主意。
长江以北闹旱情,长江以南却是风调雨顺,又没有商人敢从中搅风搅雨,大梁的粮价并没出现大的波动。
朝廷也并没大肆收购粮食,天启二年各路秋粮丰收,为了稳定粮价,朝廷收购了大量粮食,虽然烈酒局消耗了不少粮食,但是朝廷的常平仓仍然有大量存粮。东京粮价刚刚有些波动,朝廷便打开了常平仓,打压粮价。如果有大商人联合做市,收购朝廷放出的存粮,或许还能抬高粮价。但是大梁的屠刀一直举着,没有人敢以身犯险,因此朝廷没费多少力气就保持了粮价的稳定,各地的居养院、安济院更是拨下大量粮食,保证各地百姓不用背井离乡就能得到救济。
朝廷也派出大量御史巡查各地,防止官员只顾政绩不管百姓,把天灾演变成人祸。
献俘大典结束后,晁勇便在太子*中休养,兵部的事情自有林冲和卢俊义处理。
在太子*中休养了半月,晁勇就往太学开始讲授物理学。
相比数学,太学的师生对物理兴趣更加浓厚,几乎所有人都报名参加太子的物理课,最后太学只能按照按学分选出了二百学生,作为第一批学习物理的学生。
用有趣的实验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太学的师生接触到物理后,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一门新奇的学问。
进了十月后,晁勇的生活就忙碌起来。
上午太学讲学,下午赴兵部理事,晚上则在太子*辛勤耕耘。
“爹,冰,冰。”
晁勇还搂着扈三娘酣睡,晁凤就跑进来,指着外面手舞足蹈。
扈三娘看女儿闯进来,不由满脸通红,推开晁勇,道:“小声些,不要吵醒弟弟。”
晁凤和晁弘文都在蕊珠殿后面的阁子里住着,两个人晚上睡得早,经常是天刚亮姐弟两个就起床了。
晁凤笑道:“弟弟也醒了。”
“爹,娘。”
说话间,晁弘文也已经跌跌撞撞的跑进来,小脸冻得红扑扑的,后面还跟着弯腰护着的宫女。
晁弘文是扈三娘生的皇子,这个名字却是晁勇取得。
晁盖给晁勇的长子长女取了晁龙、晁凤两个名字后,也感觉自己想不出什么好名字,就把取名字的权利都还给了晁勇。
扈三娘看到晁弘文冻得红扑扑的样子,不由心疼的伸出手,道:“弘文快来暖和一下。”
扈三娘一动,丰满的胸部就暴露在空气中。
还没断奶的晁弘文马上跑了过来。
晁勇也伸手对地下的晁凤道:“来,爹抱你。”
晁凤看到弟弟上床,也凑热闹的跑上床,钻进被窝。
两人冰冷的身子钻进被窝,让扈三娘也不由的打了个哆嗦。
晁勇抱着晁凤,笑道:“地上结冰了?”
晁凤小脑袋拨浪鼓一样摇着,道:“不是,是树上结冰了。”
今年的天气要比往年冷一些,晁勇奇怪的对还没退下的宫女道:“不是积雪?”
宫女恭声道:“不是,是一串串的冰溜子,昨晚下雨来着,然后就结成冰了。”
扈三娘搂着晁弘文道:“雨木冰,看来今年的冬天更要冷了。”
晁勇点头道:“这两年棉花都推广开了,希望今年不会冻死人。”
天启元年晁勇带兵抵抗西夏时,在西北发现了棉花,然后就在中原推广棉花种植。加上朝廷一并推广了各种技术,棉衣、棉布已经在大梁盛行起来,棉布厚实,价格比丝绸又便宜,很受普通百姓的欢迎。RS
晁勇刚刚从呼伦贝尔出发没几天,金国就发生了一件大事,完颜阿骨打病死,完颜吴乞买继位。完颜杲升为谙班勃极烈(皇储),完颜阿骨打长子完颜宗干为忽鲁勃极烈(国相),完颜宗翰、完颜宗望总理军事。
金国也向大梁遣使告哀。
到的河北路燕山府时,晁勇收到一封金牌急报。
看完公文,晁勇忍不住笑道:“果然不是安分的民族。”
一旁石勇奇道:“哪个民族敢侵犯我大梁?”
晁勇笑道:“就是那个自称日出之国的日本,居然敢让留学生刺探我大梁火药局。”
他原本就想着扫灭日本,解决大梁金银短缺的问题,没想到日本这么快就给他找到借口了,也省去他制造一些事端。
石勇惊道:“火药局是我大梁禁地,日本刺探火药局,难道不怕我大梁发兵灭了他们吗。”
“这是一个疯狂的民族,没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干的。或者他们觉得大海可以拦住我们吧。”
晁勇对这个民族从来没有好感,也不准备给他们留后路。马上修书一封,让人以金牌急脚递送到京师。
没几日,朝廷便公告日本派细作刺探大梁火药局,缉拿境内所有日本人,次年大梁将出兵扫灭日本。
这个消息公布后,想刺探大梁火药配方的各国纷纷取消行动,害怕惹来灭国之祸。
九月十日,晁勇返回汴京,出征到班师整整五个月。
进城之日仍然是满城文武出城相迎,他们倒不是觉得太子这一次又开疆扩土,为大梁打下了多少土地,在他们看来大漠以北那就是边疆蛮荒之地。但是俘虏辽国皇帝耶律延禧,这却是值得举国欢庆的功绩,两百多年来辽国一直压在宋朝头上,虽然名为兄弟之国,但是宋朝却要向辽国贡奉岁币,那是中原两百年的耻辱,如今总算一雪前耻。
这一次的献俘大典更加隆重,举城狂欢了三日,汴京才又恢复了往日的节奏。
晁勇带兵出征后,中原也并不平静。
轰轰烈烈的灭教之后,长江以北都产生了不同的旱情,尤其山东、河北、安徽、江苏四路更是有不少地方几近绝收,很多神棍趁机散播谣言,把天灾说成神佛降罪。
好在情报部和暗探已经遍布各地,一旦发现妖言惑众的就全部捉拿,当众处斩。
数千颗人头震慑住了心怀不轨的人,也让江南想囤积居奇的人纷纷打消主意。
长江以北闹旱情,长江以南却是风调雨顺,又没有商人敢从中搅风搅雨,大梁的粮价并没出现大的波动。
朝廷也并没大肆收购粮食,天启二年各路秋粮丰收,为了稳定粮价,朝廷收购了大量粮食,虽然烈酒局消耗了不少粮食,但是朝廷的常平仓仍然有大量存粮。东京粮价刚刚有些波动,朝廷便打开了常平仓,打压粮价。如果有大商人联合做市,收购朝廷放出的存粮,或许还能抬高粮价。但是大梁的屠刀一直举着,没有人敢以身犯险,因此朝廷没费多少力气就保持了粮价的稳定,各地的居养院、安济院更是拨下大量粮食,保证各地百姓不用背井离乡就能得到救济。
朝廷也派出大量御史巡查各地,防止官员只顾政绩不管百姓,把天灾演变成人祸。
献俘大典结束后,晁勇便在太子*中休养,兵部的事情自有林冲和卢俊义处理。
在太子*中休养了半月,晁勇就往太学开始讲授物理学。
相比数学,太学的师生对物理兴趣更加浓厚,几乎所有人都报名参加太子的物理课,最后太学只能按照按学分选出了二百学生,作为第一批学习物理的学生。
用有趣的实验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太学的师生接触到物理后,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一门新奇的学问。
进了十月后,晁勇的生活就忙碌起来。
上午太学讲学,下午赴兵部理事,晚上则在太子*辛勤耕耘。
“爹,冰,冰。”
晁勇还搂着扈三娘酣睡,晁凤就跑进来,指着外面手舞足蹈。
扈三娘看女儿闯进来,不由满脸通红,推开晁勇,道:“小声些,不要吵醒弟弟。”
晁凤和晁弘文都在蕊珠殿后面的阁子里住着,两个人晚上睡得早,经常是天刚亮姐弟两个就起床了。
晁凤笑道:“弟弟也醒了。”
“爹,娘。”
说话间,晁弘文也已经跌跌撞撞的跑进来,小脸冻得红扑扑的,后面还跟着弯腰护着的宫女。
晁弘文是扈三娘生的皇子,这个名字却是晁勇取得。
晁盖给晁勇的长子长女取了晁龙、晁凤两个名字后,也感觉自己想不出什么好名字,就把取名字的权利都还给了晁勇。
扈三娘看到晁弘文冻得红扑扑的样子,不由心疼的伸出手,道:“弘文快来暖和一下。”
扈三娘一动,丰满的胸部就暴露在空气中。
还没断奶的晁弘文马上跑了过来。
晁勇也伸手对地下的晁凤道:“来,爹抱你。”
晁凤看到弟弟上床,也凑热闹的跑上床,钻进被窝。
两人冰冷的身子钻进被窝,让扈三娘也不由的打了个哆嗦。
晁勇抱着晁凤,笑道:“地上结冰了?”
晁凤小脑袋拨浪鼓一样摇着,道:“不是,是树上结冰了。”
今年的天气要比往年冷一些,晁勇奇怪的对还没退下的宫女道:“不是积雪?”
宫女恭声道:“不是,是一串串的冰溜子,昨晚下雨来着,然后就结成冰了。”
扈三娘搂着晁弘文道:“雨木冰,看来今年的冬天更要冷了。”
晁勇点头道:“这两年棉花都推广开了,希望今年不会冻死人。”
天启元年晁勇带兵抵抗西夏时,在西北发现了棉花,然后就在中原推广棉花种植。加上朝廷一并推广了各种技术,棉衣、棉布已经在大梁盛行起来,棉布厚实,价格比丝绸又便宜,很受普通百姓的欢迎。RS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