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0 030 不撞南墙不回头
- 31 031 来而不往非礼也
- 32 032 这位也是可怜
- 33 033 偶遇“车祸”现场
- 34 034 世上最牢不可破的天然同盟
- 35 035 同人不同命
- 36 036 没听说武将家只生儿子啊
- 37 037 一孕傻三年
- 38 038 夏庆要当官了
- 39 039 夏挽秋的疑心
- 40 040 关于外放这件小事
- 41 041 女配是女主的纯天然出气筒?
- 42 042 夏雪忙管家,夏初始换牙
- 43 043 赶着过小年
- 44 044 病急乱投医
- 45 045 圣上是谁呀
- 46 046 三牲祭祖除夕夜
- 47 047 爆竹声中一岁除
- 48 048 快把‘平果’拿进来
- 49 049 正月初五回娘家
- 50 050 面和心不和
- 51 051 物以类聚
- 52 052 冬日亭下共读书
- 53 053 似水流年
- 54 054 夏易成亲
- 55 055 陪坐新房
- 56 056 长夜漫漫身似客
- 57 057 长成矮子可怎么好?
- 58 058 女武师洪师傅
- 59 059 哪还有什么后来?
- 60 060 郊游踏青放纸鸢
- 61 061 穿越女始做叫花鸡
- 62 062 高门嫁女低门娶妇
- 63 063 入林遇险
- 64 064 大宅门里污浊事
- 65 065 言语之下有机锋
- 66 066 柳府私语
- 67 067 未知改命渡死劫
- 68 068 太阳雨下少年心事
- 69 069 生恩不如养恩亲
- 70 070 八月中秋至
- 71 071 吴氏女落水昏迷
- 72 072 探病床前未有哀
- 73 073 前世女今生归(上)
- 74 074 前世女今生归(下)
- 75 075 二姑娘受罚
- 76 076 探病
- 77 077 怀疑
- 78 078 突发
- 79 079 长幼次序之乱
- 80 080 关于嫡庶的那些事
- 81 081 分明就是个祖宗
- 82 082 如何送礼
- 83 083 祖孙相得(求首订)
- 84 084 世事变迁莫太快
- 85 085 夏雪定亲惊卿芸
- 86 086 添妆懊悔失先机
- 87 087 再一次悲催的夏二小姐
- 88 088 该跟谁借银子
- 89 089 兄妹解嫌隙
- 90 090 与人为善者善之
- 91 091 人间四月,恰好吃鱼。
- 92 092 谋算落空
- 93 093 五月初八宜嫁娶
- 94 094 尘埃落定
- 95 095 夫妻闲话二房事
- 96 096 吴氏初提理家事
- 97 097 将军府中传丧讯
- 98 098 悼信将军府
- 99 099 圣眷正隆皇子来
- 100 100 忧患初现夏庆升官
- 101 101 中秋刚过又重阳
- 102 102 外祖家其乐融融
- 103 103 庆佳节登高望远
- 104 104 一胎双生喜忧难测
- 105 105 老夫人亲探二房孙
- 106 106 夏雪有孕宫中消息
- 107 107 母女叙话传选秀
- 108 108 争胜之心
- 109 109 莫道不如人
- 110 110 必争
- 111 111 罚跪祠堂卿芸恨
- 112 112 满月与生辰
- 113 113 礼物与五子棋
- 114 114 一入宫门深似海
- 115 115 夏雪产女又过重阳
- 116 116 夏老爷子思后事
- 117 117 顾家出孝惦亲事
- 118 118 为何不能嫁?
- 119 119 一波又起婚事未成
- 120 120 夏轩述职换新房
- 121 121 搬新家乔迁宴
- 122 122 宴上初见洛王郡主
- 123 123 京中情势郡主相邀
- 124 124 城北大街无人声
- 125 125 洛王府中解残局
- 126 126 大长公主妙音
- 127 127 我教不了她
- 128 128 妙音旧事
- 129 129 竟然是他(七夕节快乐)
- 130 130 这门坑爹的亲事
- 131 131 夏初定亲挽秋惊
- 132 132 婚约既定
- 133 133 你是不是不愿意?
- 134 134 硝石可以制冰
- 135 135 大旱降至吴氏禁足
- 136 136 当今病危京城戒严
- 137 137 九皇子妃到访
- 138 138 奇术回光皇帝赈灾
- 139 139 赏花宴上女主恐慌
- 140 140 小心隔墙有耳
- 141 141 夏挽秋备嫁
- 142 142 姐妹
- 143 143 新婚对月得惊闻
- 144 144 赐婚惊闻郡主事
- 145 145 前途渺茫迷卿芸
- 146 146 二皇子大婚
- 147 147 前尘总有明晰时
- 148 148 虚惊一场夏雪疑孕
- 149 149 夏挽秋‘认亲’
- 150 150 卿芸入府得封太子
- 151 751 新帝登基夏初及笄
- 152 152 母女夜谈
- 153 153 进宫
- 154 154 宫妃
- 155 155 是药三分毒
- 156 156 九月流火,重阳归
- 157 157 闲话家常挽秋有孕
- 158 158 重阳琐事
- 159 159 家人、夫妻
- 160 160 夏挽秋的平淡生活
- 161 161 老爷子忽提分家事
- 162 162 国无大事,家无小事
- 163 163 祖母给你做主
- 164 164 顾腾三问
- 165 165 谁又能嫌弃谁
- 166 166 试探与难安
- 167 167 老宅喜事众人贺
- 168 168 出嫁
- 169 169 迎亲
- 170 170 别高堂
- 171 171 吃货面前人人平等
- 172 172 世上女子皆妒妇
- 173 173 顾家是个大家族
- 174 174 回门见家人
- 175 175 前世的伤,今生的人
- 176 176 一直天真,是因为被人宠爱
- 177 177 没有无缘无故的好
- 178 178 将军白发待出征
- 179 179 将军北征,上皇薨逝
- 180 180 国丧初理家
- 181 181 姐妹之间
- 182 182 药浴
- 183 183 意想不到的好处
- 184 184 国孝有客来
- 185 185 白饭藏肉有乾坤
- 186 186 夫妻夜话
- 187 187 夏初管家
- 188 188 再回娘家
- 189 189 突发状况
- 190 190 稳婆难请
- 191 191 夏挽秋难产
- 192 192 新生破晓
- 193 193 并非善类
- 194 194 你在怪我
- 195 195 出孝
- 196 196 太后千秋
- 197 197 赵嫣然的疑惑
- 198 198 后妃不得干政
- 199 199 所谓贵人
- 200 200 孝中日常
- 201 201 夏瑜的烦恼
- 202 202 孩子与母亲
- 203 203 接人
- 204 204 诡异的刺客
- 205 205 同床异梦
- 206 206 你要当爹啦
- 207 207 孩子来了
- 208 208 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040 关于外放这件小事
040 关于外放这件小事
夏瑜还小,为了避免过几年回来她都不认得自己夫妻二人,郑氏自然是要带她走的,可带上了小女儿,长女她是肯定顾不上的,难免要冷落她。
留给老夫人教养吧……她又有些不大甘愿,偏偏实在是分不出手来。
何况郑氏私心里是想将次子的婚事拖一拖,干脆一并带走的!
京城再好,一个小小的县丞家的次子,也很难找到合适的亲事。先前易哥儿的亲事还是梅翰林看在大伯的面子上才勉强同意的,梅家可没有第二个女儿许给她的修哥儿了!
而外方的官员就不一样了。
虽然即便到了地方上,夏庆不过是个八品小官,但即便她只是个妇人,也知道像他们这样的人家的子弟,是不会在县丞这种副职上呆太久的。最多三年,他少说也能混个七品知县!若是跟这次一样是在个富饶的鱼米之乡,那可就是正六品!
正六品在京城人士眼中当然是不入眼的,可架不住外头认这个啊!父母官的说法不是白叫的,执掌一方天地,便很是了不得了!最好是她娘家祖籍的江州,那就更好了!到了那地儿,便是娶个知府的女儿,他们也算不上是高攀人家!
只是这么一来,她就更分不出神了。又要教养小女儿,还要操心次子的婚姻大事,总不能将夏初丢给夏庆吧?不说他一个大老爷们会不会养孩子,就是会,他也没时间呀!
县丞官再小,也是实职,甚至比县太爷还要忙碌呢!
可他们这一旦外方,少则三年,多则六七年也是有的,再回到京城的时候,夏初都是个大姑娘了!她这个女儿原本就与她不贴心,一别数年,怕是要更加生份了。
真真是两难!
人心都是偏得,可她也是当娘的,纵然对夏初不如其他几个孩子上心,那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怎能心甘情愿的让与旁人?
不是她对婆母有意见,可刘氏终究不是夏庆亲母,她心里难免有疙瘩!
一时想不出两全的法子,郑氏面上的喜色顿时消散不少。
夏初上辈子可是宅门里的人精儿,便是那后庭深宫,都难不住她,混了个贤后的名头。虽说没生孩子,却得了皇帝一世愧疚,待她终究是不差的,她也不图那几分真心,更是将各种人的心思看的清楚明白,郑氏那一点显而易见的纠结,她哪能看不出?
她两世都是如此,亲缘浅薄,其中也不是没有她自己的原因。
不是不能讨好郑氏,叫她更喜欢自己,只是她心里懒懒的,不愿意费那个功夫罢了!
若是洛子谦的身份说破之前,她也要犹豫一番的,而现在,她自是更愿意留下。
比起生身父母,她与洛子谦关系实则更加紧密。上辈子共侍一夫都能混成闺蜜,这辈子没道理会更差!何况在洛子谦身边,她也不必太拘着自己的性子,这样更自在些。
偏生这些话,她也没法跟郑氏掰开揉碎了说,只能装作不知道了。
夏庆当官之事,也算是一桩喜事。于是当晚,洛子谦令人到外头的出名的酒楼里定了两桌家宴以示庆贺——夏家这样的家底,还请不起那种专门给人做宴席的私厨。京中不管什么用度都要比别处贵上许多,他们就是稍有家底也不能这样耗费。
既是家宴,自然也用不着分什么男女,不过大人一桌,孩子们一桌。
饭菜丰盛,孩子们自然是最高兴的,一个个吃的肚皮滚圆。夏修不仅顾着自己吃,还时不时的伸长了手臂,给夏初添一些她喜欢吃却够不着的菜色。
二房之中,夏初最喜欢的是便宜爹夏庆,再来就是二哥夏修了,他们俩对她可是疼入骨,就连刚出生的小妹妹都不能分宠。
大哥夏易其实也不错,不过她才两三岁的时候他就订了亲,或许是有了未婚妻的缘故,他所有的好奇关心都泼到了还没进门的未婚妻身上,对自家妹妹也就没那么关注了。
夏初从来就是一个以心换心之人,别人给她多少疼爱,她也回报多少关心,不多不少,不偏不倚。
席上,大人那一桌也是欢声笑语,便是大伯母吴氏也笑的比旁日更添几分真心——二叔外放,家里就少了一家人的开销,便是留下几个孩子,大头走了,自然也花用不了多少。这对财政方面一向有点紧张的夏府而言,着实分去了不少压力!
她就不信,等夏庆外放了,郑氏这个一向要强的,还好意思伸手跟家里头拿花销!
这夏府迟早都是夏彦的,而且公中的花销,几乎都来自于夏彦和家里的几间铺子和庄子,夏庆一个刚点的庶吉士,一年不过二十俩银的俸禄,不过九牛一毛。
每个人都有私心,吴氏并不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什么错。
当然,想归想,她是绝对不会说出来的,夏彦被刘氏教养的有点太过秉正,虽有几分钻营的本事,却绝对不会算计自家人。于他而言,弟弟夏庆小时候其实是他带大的,启蒙读书都是由他开始,自有一分不同寻常的情分。
是以,吴氏也从不在这方面触他霉头,表面上看起来对二房还算大度。
所幸郑氏也摆的正自己的身份,从不眼红嫉妒,跟长嫂争那管家之事,每有冲撞,也多会主动退开一些。这几年来,大房和二房一直相安无事,和谐相处关系还算不错。
“二弟,你这番可算是出了头,且在外头熬上两年,哥哥自会想法子叫你回来做个京官。”席罢人未散,夏彦拍着弟弟的肩头很是亲热的许诺。
吴氏心头一紧,唇边的笑意淡了些,她倒是更愿意夏庆一家子一直在外头的。
“多谢大哥替弟弟想着,倒也不必操之过急。如今咱们大晋本固邦宁,当今又是圣明天子,朝中鲜有减员。弟弟想着,现如今我外放了却是未必不如留京……哥哥别急,且叫我在外头多历练几年,积累些为官治世之道才好。”
夏彦一时有些不愿,他总想着家中只有他们兄弟二人,还是在一处互相帮扶的好,待要说些劝诫之语,却听素来寡言的夏老爷子额道:“老二有这份心便是极好,切记到了任上,要用心做事,恪守律例,不得做些贪财枉法的事情,才能不负皇恩。”
夏庆闻言立时便立住了,认真应道:“儿子知道了,请父亲放心。”
夏彦无法,只得收住了心里头的话。
一旁夏挽秋却是听的满心别扭。
原来这才是古代父子的相处模式啊!说个话都这么一板一眼的!
留给老夫人教养吧……她又有些不大甘愿,偏偏实在是分不出手来。
何况郑氏私心里是想将次子的婚事拖一拖,干脆一并带走的!
京城再好,一个小小的县丞家的次子,也很难找到合适的亲事。先前易哥儿的亲事还是梅翰林看在大伯的面子上才勉强同意的,梅家可没有第二个女儿许给她的修哥儿了!
而外方的官员就不一样了。
虽然即便到了地方上,夏庆不过是个八品小官,但即便她只是个妇人,也知道像他们这样的人家的子弟,是不会在县丞这种副职上呆太久的。最多三年,他少说也能混个七品知县!若是跟这次一样是在个富饶的鱼米之乡,那可就是正六品!
正六品在京城人士眼中当然是不入眼的,可架不住外头认这个啊!父母官的说法不是白叫的,执掌一方天地,便很是了不得了!最好是她娘家祖籍的江州,那就更好了!到了那地儿,便是娶个知府的女儿,他们也算不上是高攀人家!
只是这么一来,她就更分不出神了。又要教养小女儿,还要操心次子的婚姻大事,总不能将夏初丢给夏庆吧?不说他一个大老爷们会不会养孩子,就是会,他也没时间呀!
县丞官再小,也是实职,甚至比县太爷还要忙碌呢!
可他们这一旦外方,少则三年,多则六七年也是有的,再回到京城的时候,夏初都是个大姑娘了!她这个女儿原本就与她不贴心,一别数年,怕是要更加生份了。
真真是两难!
人心都是偏得,可她也是当娘的,纵然对夏初不如其他几个孩子上心,那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怎能心甘情愿的让与旁人?
不是她对婆母有意见,可刘氏终究不是夏庆亲母,她心里难免有疙瘩!
一时想不出两全的法子,郑氏面上的喜色顿时消散不少。
夏初上辈子可是宅门里的人精儿,便是那后庭深宫,都难不住她,混了个贤后的名头。虽说没生孩子,却得了皇帝一世愧疚,待她终究是不差的,她也不图那几分真心,更是将各种人的心思看的清楚明白,郑氏那一点显而易见的纠结,她哪能看不出?
她两世都是如此,亲缘浅薄,其中也不是没有她自己的原因。
不是不能讨好郑氏,叫她更喜欢自己,只是她心里懒懒的,不愿意费那个功夫罢了!
若是洛子谦的身份说破之前,她也要犹豫一番的,而现在,她自是更愿意留下。
比起生身父母,她与洛子谦关系实则更加紧密。上辈子共侍一夫都能混成闺蜜,这辈子没道理会更差!何况在洛子谦身边,她也不必太拘着自己的性子,这样更自在些。
偏生这些话,她也没法跟郑氏掰开揉碎了说,只能装作不知道了。
夏庆当官之事,也算是一桩喜事。于是当晚,洛子谦令人到外头的出名的酒楼里定了两桌家宴以示庆贺——夏家这样的家底,还请不起那种专门给人做宴席的私厨。京中不管什么用度都要比别处贵上许多,他们就是稍有家底也不能这样耗费。
既是家宴,自然也用不着分什么男女,不过大人一桌,孩子们一桌。
饭菜丰盛,孩子们自然是最高兴的,一个个吃的肚皮滚圆。夏修不仅顾着自己吃,还时不时的伸长了手臂,给夏初添一些她喜欢吃却够不着的菜色。
二房之中,夏初最喜欢的是便宜爹夏庆,再来就是二哥夏修了,他们俩对她可是疼入骨,就连刚出生的小妹妹都不能分宠。
大哥夏易其实也不错,不过她才两三岁的时候他就订了亲,或许是有了未婚妻的缘故,他所有的好奇关心都泼到了还没进门的未婚妻身上,对自家妹妹也就没那么关注了。
夏初从来就是一个以心换心之人,别人给她多少疼爱,她也回报多少关心,不多不少,不偏不倚。
席上,大人那一桌也是欢声笑语,便是大伯母吴氏也笑的比旁日更添几分真心——二叔外放,家里就少了一家人的开销,便是留下几个孩子,大头走了,自然也花用不了多少。这对财政方面一向有点紧张的夏府而言,着实分去了不少压力!
她就不信,等夏庆外放了,郑氏这个一向要强的,还好意思伸手跟家里头拿花销!
这夏府迟早都是夏彦的,而且公中的花销,几乎都来自于夏彦和家里的几间铺子和庄子,夏庆一个刚点的庶吉士,一年不过二十俩银的俸禄,不过九牛一毛。
每个人都有私心,吴氏并不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什么错。
当然,想归想,她是绝对不会说出来的,夏彦被刘氏教养的有点太过秉正,虽有几分钻营的本事,却绝对不会算计自家人。于他而言,弟弟夏庆小时候其实是他带大的,启蒙读书都是由他开始,自有一分不同寻常的情分。
是以,吴氏也从不在这方面触他霉头,表面上看起来对二房还算大度。
所幸郑氏也摆的正自己的身份,从不眼红嫉妒,跟长嫂争那管家之事,每有冲撞,也多会主动退开一些。这几年来,大房和二房一直相安无事,和谐相处关系还算不错。
“二弟,你这番可算是出了头,且在外头熬上两年,哥哥自会想法子叫你回来做个京官。”席罢人未散,夏彦拍着弟弟的肩头很是亲热的许诺。
吴氏心头一紧,唇边的笑意淡了些,她倒是更愿意夏庆一家子一直在外头的。
“多谢大哥替弟弟想着,倒也不必操之过急。如今咱们大晋本固邦宁,当今又是圣明天子,朝中鲜有减员。弟弟想着,现如今我外放了却是未必不如留京……哥哥别急,且叫我在外头多历练几年,积累些为官治世之道才好。”
夏彦一时有些不愿,他总想着家中只有他们兄弟二人,还是在一处互相帮扶的好,待要说些劝诫之语,却听素来寡言的夏老爷子额道:“老二有这份心便是极好,切记到了任上,要用心做事,恪守律例,不得做些贪财枉法的事情,才能不负皇恩。”
夏庆闻言立时便立住了,认真应道:“儿子知道了,请父亲放心。”
夏彦无法,只得收住了心里头的话。
一旁夏挽秋却是听的满心别扭。
原来这才是古代父子的相处模式啊!说个话都这么一板一眼的!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