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6 086 添妆懊悔失先机
- 87 087 再一次悲催的夏二小姐
- 88 088 该跟谁借银子
- 89 089 兄妹解嫌隙
- 90 090 与人为善者善之
- 91 091 人间四月,恰好吃鱼。
- 92 092 谋算落空
- 93 093 五月初八宜嫁娶
- 94 094 尘埃落定
- 95 095 夫妻闲话二房事
- 96 096 吴氏初提理家事
- 97 097 将军府中传丧讯
- 98 098 悼信将军府
- 99 099 圣眷正隆皇子来
- 100 100 忧患初现夏庆升官
- 101 101 中秋刚过又重阳
- 102 102 外祖家其乐融融
- 103 103 庆佳节登高望远
- 104 104 一胎双生喜忧难测
- 105 105 老夫人亲探二房孙
- 106 106 夏雪有孕宫中消息
- 107 107 母女叙话传选秀
- 108 108 争胜之心
- 109 109 莫道不如人
- 110 110 必争
- 111 111 罚跪祠堂卿芸恨
- 112 112 满月与生辰
- 113 113 礼物与五子棋
- 114 114 一入宫门深似海
- 115 115 夏雪产女又过重阳
- 116 116 夏老爷子思后事
- 117 117 顾家出孝惦亲事
- 118 118 为何不能嫁?
- 119 119 一波又起婚事未成
- 120 120 夏轩述职换新房
- 121 121 搬新家乔迁宴
- 122 122 宴上初见洛王郡主
- 123 123 京中情势郡主相邀
- 124 124 城北大街无人声
- 125 125 洛王府中解残局
- 126 126 大长公主妙音
- 127 127 我教不了她
- 128 128 妙音旧事
- 129 129 竟然是他(七夕节快乐)
- 130 130 这门坑爹的亲事
- 131 131 夏初定亲挽秋惊
- 132 132 婚约既定
- 133 133 你是不是不愿意?
- 134 134 硝石可以制冰
- 135 135 大旱降至吴氏禁足
- 136 136 当今病危京城戒严
- 137 137 九皇子妃到访
- 138 138 奇术回光皇帝赈灾
- 139 139 赏花宴上女主恐慌
- 140 140 小心隔墙有耳
- 141 141 夏挽秋备嫁
- 142 142 姐妹
- 143 143 新婚对月得惊闻
- 144 144 赐婚惊闻郡主事
- 145 145 前途渺茫迷卿芸
- 146 146 二皇子大婚
- 147 147 前尘总有明晰时
- 148 148 虚惊一场夏雪疑孕
- 149 149 夏挽秋‘认亲’
- 150 150 卿芸入府得封太子
- 151 751 新帝登基夏初及笄
- 152 152 母女夜谈
- 153 153 进宫
- 154 154 宫妃
- 155 155 是药三分毒
- 156 156 九月流火,重阳归
- 157 157 闲话家常挽秋有孕
- 158 158 重阳琐事
- 159 159 家人、夫妻
- 160 160 夏挽秋的平淡生活
- 161 161 老爷子忽提分家事
- 162 162 国无大事,家无小事
- 163 163 祖母给你做主
- 164 164 顾腾三问
- 165 165 谁又能嫌弃谁
- 166 166 试探与难安
- 167 167 老宅喜事众人贺
- 168 168 出嫁
- 169 169 迎亲
- 170 170 别高堂
- 171 171 吃货面前人人平等
- 172 172 世上女子皆妒妇
- 173 173 顾家是个大家族
- 174 174 回门见家人
- 175 175 前世的伤,今生的人
- 176 176 一直天真,是因为被人宠爱
- 177 177 没有无缘无故的好
- 178 178 将军白发待出征
- 179 179 将军北征,上皇薨逝
- 180 180 国丧初理家
- 181 181 姐妹之间
- 182 182 药浴
- 183 183 意想不到的好处
- 184 184 国孝有客来
- 185 185 白饭藏肉有乾坤
- 186 186 夫妻夜话
- 187 187 夏初管家
- 188 188 再回娘家
- 189 189 突发状况
- 190 190 稳婆难请
- 191 191 夏挽秋难产
- 192 192 新生破晓
- 193 193 并非善类
- 194 194 你在怪我
- 195 195 出孝
- 196 196 太后千秋
- 197 197 赵嫣然的疑惑
- 198 198 后妃不得干政
- 199 199 所谓贵人
- 200 200 孝中日常
- 201 201 夏瑜的烦恼
- 202 202 孩子与母亲
- 203 203 接人
- 204 204 诡异的刺客
- 205 205 同床异梦
- 206 206 你要当爹啦
- 207 207 孩子来了
- 208 208 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096 吴氏初提理家事
096 吴氏初提理家事
&nb夏彦早已说不上自己到底为什么不待见吴氏了,许是经年太久,他都忘记了。
&nb到了他如今这年纪,说要耽于女色,却是不至于。否则两年前墨香的事情,他不会只是轻轻揭过不提——他母亲的立场很是明白,一妻两妾还不够么?他爹也不过如此!
&nb那条不可纳通房、三十无子方能纳妾的家规,还是青姨娘去后才有的。
&nb无非是防着丫鬟裹乱罢了。
&nb对墨香,他说不上多喜欢,只是对方一个女孩儿家的既然透出了这等意思,他便无可无不可的受了,在母亲面前说一句也就是极限了,再多却不能有。
&nb母亲不肯,他也就弃了,说到底,墨香再美若天仙,也不过是个丫鬟。
&nb夏彦一直都知道,吴氏对夏安崇兄妹有芥蒂,这两年对他们不过淡淡。
&nb但她能这样,已经超乎他的预料之外了。
&nb夏彦不是困守在闺阁中的女子,何况又处在京兆尹这个位置上。外头的事情,他知道的远远要比其他同僚多得多,谁家内帏不修,谁家的妻妾不和,谁家的嫡母苛待庶子庶女,谁家的继母养废了原配说出的嫡子……种种这般听起来,真真是触目惊心。
&nb坐上这个位置之后,他心里才既后怕又庆幸,庆幸家里没有那样狠毒的女子,庆幸他有一位明理睿智的老母亲,眼光极好,挑的媳妇们俱是样样都好——他终究还是不明白,并没有人是天生狠毒的,不过是被后天的环境所迫而已。
&nb“老爷?”吴氏见他晃神,便唤了一声。
&nb“安崇也十六了吧?”夏彦回神道:“我自会留心,你也多看顾一些。”
&nb吴氏主动提起这事,便是不想多管的意思,只是丈夫既然这般说了,她也只好点头应下。
&nb“学里先生说,他也能下场一试了,说不得还能赶上明年同修哥儿一起院试呢!”
&nb“夫人费心了,既是如此,回头我考校他一番。”
&nb吴氏应了,夫妻二人遂停了这话题。
&nb夏彦换过了衣裳,便去青竹院给老爷子请安。
&nb吴氏去了老夫人屋里,才进门,就见夏初正伏案写着功课,夏挽秋则在一旁对着手中的绣棚愁眉苦脸,已经显怀的梅氏正含笑指点她。
&nb隐约瞧见,绣棚上似是两只划水游湖的野鸭子。
&nb……能把鸳鸯绣成这副德行,夏挽秋在女红一道上,着实没有什么天赋!
&nb“母亲。”吴氏给老夫人请了安,又说了来意:“马上就要预备中秋节礼,可还照着去年的单子预备么?”
&nb“大丫头新嫁,柳家那边加厚三成,其他照旧便是。”洛子谦懒懒的道。
&nb自入了夏日之后,人就有些犯懒。她到底年纪大了,不比这些孩子们精力好,便是正午睡了起来,人也困倦的很,更不要说是费心这些闲事了。
&nb吴氏于她恭敬才说给她听,不然自家预备了便是,又何必巴巴的跑来说给她听,这份心意她还是受用的,当初定下的儿媳妇,她心里很是悦意。
&nb听了这话,吴氏脸上便显出两分笑意来,夏雪是她的女儿,于她好的事儿,她自当心生感激,因此便欢喜的道:“还是母亲疼她,媳妇知道了。”
&nb“大丫头也是我带大的,我自然疼她。你是她母亲,事事也很该多想着她一些。”
&nb“母亲说的是,都是我这个当娘的不顶事,万事还要母亲操心。”
&nb“我如今精力不济,你也不必事事来问我。”洛子谦不愿同她掰扯这些,道:“这些事都有定数,你这些年中馈管得不差,我自是信你的。”
&nb吴氏听出她这是真心话,心里头高兴,面上恭敬的道:“知道了,母亲。”
&nb“嗯。”她半眯着眼睛,点了点头。
&nb“还有一事。”吴氏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二丫头如今也不小了,有些事情也该学起来了,媳妇想着今年事不多,便让她跟我一道理理家事。”
&nb二丫头,指的是夏挽秋。
&nb夏挽秋一听这话,心里头便暗道:来了。
&nb打理家事是每个女孩儿的必修课,尤其是她们这样的官家女儿,日后嫁了人,无论是掌一家中馈,还是打理小家的家业,都是需要学习的。
&nb作为现代人,她心中有很多经商理念,但这些都不是她当闺女的时候应该做的。
&nb小说中写的那些穿越女经商赚钱养活全家的事情,若是落在农家商户倒还无妨,可若是管家小姐,恐怕就真真只是妄想了,这可是她自己的亲身体会!
&nb士不与民争利,这话可不是白说的!
&nb诚然,谁家没有几家赚钱的铺子产业什么的呢?可那些,都不会明晃晃的挂上某某大人的名号,真要这么做了,就等着御史参你一本,下大狱吧!
&nb再者,那些米粮、布匹、胭脂等店铺,一个月也不过百来两的纯收入,首饰铺子倒是挣得多些,可前期投入极大,好手艺的工匠难寻,真正做的好的并没有几家,是以收入不过尔尔。
&nb倒是田产置宅这些,却是无妨的,数量多了,产出就极为可观。甚至还有富户将自家的田产挂在官家名下,每年给些供奉的……不为省那点银子的税费,不过是为了少些麻烦。
&nb田地有收成,自给自足便能过的极好,宅子闲时可以租出去,还能省了平时维护的银钱,日后转手卖了也是一大笔银钱——京中的房屋本就抢手,房价一直高居不下,一年强过一年,便只是转卖一栋,就能挣出一大笔银钱来。
&nb古代官员为何喜欢买地置宅子,由此可见一斑。
&nb而不管是铺子还是田地庄子,男人们却是不管的,到时候一概都是扔给女人……是以这个时代的官眷女子,若是不会理事,行情便会一路走低。
&nb“既然如此,二丫头以后午后便不用来了,便跟着你母亲吧!多学多看,记住了么?”这是应当的事情,洛子谦自然不会反对,她如今精力不济,可没那个空闲教她。
&nb夏挽秋忙把手中的棚子放到一边,站起身,应道:“是,祖母,挽秋知道了。”
&nb“你这女红也不能放松。”洛子谦恰巧瞄了一眼,跟吴氏一般心里无语极了,口中道:“还是得好好练练,这般可拿不出手。”
&nb夏挽秋面上一红,低头诺诺。(未完待续。)
&nb到了他如今这年纪,说要耽于女色,却是不至于。否则两年前墨香的事情,他不会只是轻轻揭过不提——他母亲的立场很是明白,一妻两妾还不够么?他爹也不过如此!
&nb那条不可纳通房、三十无子方能纳妾的家规,还是青姨娘去后才有的。
&nb无非是防着丫鬟裹乱罢了。
&nb对墨香,他说不上多喜欢,只是对方一个女孩儿家的既然透出了这等意思,他便无可无不可的受了,在母亲面前说一句也就是极限了,再多却不能有。
&nb母亲不肯,他也就弃了,说到底,墨香再美若天仙,也不过是个丫鬟。
&nb夏彦一直都知道,吴氏对夏安崇兄妹有芥蒂,这两年对他们不过淡淡。
&nb但她能这样,已经超乎他的预料之外了。
&nb夏彦不是困守在闺阁中的女子,何况又处在京兆尹这个位置上。外头的事情,他知道的远远要比其他同僚多得多,谁家内帏不修,谁家的妻妾不和,谁家的嫡母苛待庶子庶女,谁家的继母养废了原配说出的嫡子……种种这般听起来,真真是触目惊心。
&nb坐上这个位置之后,他心里才既后怕又庆幸,庆幸家里没有那样狠毒的女子,庆幸他有一位明理睿智的老母亲,眼光极好,挑的媳妇们俱是样样都好——他终究还是不明白,并没有人是天生狠毒的,不过是被后天的环境所迫而已。
&nb“老爷?”吴氏见他晃神,便唤了一声。
&nb“安崇也十六了吧?”夏彦回神道:“我自会留心,你也多看顾一些。”
&nb吴氏主动提起这事,便是不想多管的意思,只是丈夫既然这般说了,她也只好点头应下。
&nb“学里先生说,他也能下场一试了,说不得还能赶上明年同修哥儿一起院试呢!”
&nb“夫人费心了,既是如此,回头我考校他一番。”
&nb吴氏应了,夫妻二人遂停了这话题。
&nb夏彦换过了衣裳,便去青竹院给老爷子请安。
&nb吴氏去了老夫人屋里,才进门,就见夏初正伏案写着功课,夏挽秋则在一旁对着手中的绣棚愁眉苦脸,已经显怀的梅氏正含笑指点她。
&nb隐约瞧见,绣棚上似是两只划水游湖的野鸭子。
&nb……能把鸳鸯绣成这副德行,夏挽秋在女红一道上,着实没有什么天赋!
&nb“母亲。”吴氏给老夫人请了安,又说了来意:“马上就要预备中秋节礼,可还照着去年的单子预备么?”
&nb“大丫头新嫁,柳家那边加厚三成,其他照旧便是。”洛子谦懒懒的道。
&nb自入了夏日之后,人就有些犯懒。她到底年纪大了,不比这些孩子们精力好,便是正午睡了起来,人也困倦的很,更不要说是费心这些闲事了。
&nb吴氏于她恭敬才说给她听,不然自家预备了便是,又何必巴巴的跑来说给她听,这份心意她还是受用的,当初定下的儿媳妇,她心里很是悦意。
&nb听了这话,吴氏脸上便显出两分笑意来,夏雪是她的女儿,于她好的事儿,她自当心生感激,因此便欢喜的道:“还是母亲疼她,媳妇知道了。”
&nb“大丫头也是我带大的,我自然疼她。你是她母亲,事事也很该多想着她一些。”
&nb“母亲说的是,都是我这个当娘的不顶事,万事还要母亲操心。”
&nb“我如今精力不济,你也不必事事来问我。”洛子谦不愿同她掰扯这些,道:“这些事都有定数,你这些年中馈管得不差,我自是信你的。”
&nb吴氏听出她这是真心话,心里头高兴,面上恭敬的道:“知道了,母亲。”
&nb“嗯。”她半眯着眼睛,点了点头。
&nb“还有一事。”吴氏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二丫头如今也不小了,有些事情也该学起来了,媳妇想着今年事不多,便让她跟我一道理理家事。”
&nb二丫头,指的是夏挽秋。
&nb夏挽秋一听这话,心里头便暗道:来了。
&nb打理家事是每个女孩儿的必修课,尤其是她们这样的官家女儿,日后嫁了人,无论是掌一家中馈,还是打理小家的家业,都是需要学习的。
&nb作为现代人,她心中有很多经商理念,但这些都不是她当闺女的时候应该做的。
&nb小说中写的那些穿越女经商赚钱养活全家的事情,若是落在农家商户倒还无妨,可若是管家小姐,恐怕就真真只是妄想了,这可是她自己的亲身体会!
&nb士不与民争利,这话可不是白说的!
&nb诚然,谁家没有几家赚钱的铺子产业什么的呢?可那些,都不会明晃晃的挂上某某大人的名号,真要这么做了,就等着御史参你一本,下大狱吧!
&nb再者,那些米粮、布匹、胭脂等店铺,一个月也不过百来两的纯收入,首饰铺子倒是挣得多些,可前期投入极大,好手艺的工匠难寻,真正做的好的并没有几家,是以收入不过尔尔。
&nb倒是田产置宅这些,却是无妨的,数量多了,产出就极为可观。甚至还有富户将自家的田产挂在官家名下,每年给些供奉的……不为省那点银子的税费,不过是为了少些麻烦。
&nb田地有收成,自给自足便能过的极好,宅子闲时可以租出去,还能省了平时维护的银钱,日后转手卖了也是一大笔银钱——京中的房屋本就抢手,房价一直高居不下,一年强过一年,便只是转卖一栋,就能挣出一大笔银钱来。
&nb古代官员为何喜欢买地置宅子,由此可见一斑。
&nb而不管是铺子还是田地庄子,男人们却是不管的,到时候一概都是扔给女人……是以这个时代的官眷女子,若是不会理事,行情便会一路走低。
&nb“既然如此,二丫头以后午后便不用来了,便跟着你母亲吧!多学多看,记住了么?”这是应当的事情,洛子谦自然不会反对,她如今精力不济,可没那个空闲教她。
&nb夏挽秋忙把手中的棚子放到一边,站起身,应道:“是,祖母,挽秋知道了。”
&nb“你这女红也不能放松。”洛子谦恰巧瞄了一眼,跟吴氏一般心里无语极了,口中道:“还是得好好练练,这般可拿不出手。”
&nb夏挽秋面上一红,低头诺诺。(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