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82 279章 诸子百家(四)
- 283 280章 墨家侠女(一)
- 284 281章 墨家侠女(二)
- 285 282章 墨家侠女(三)
- 286 283章 治国之道(一)
- 287 284章 治国之道(二)
- 288 285章 治国之道(三)
- 289 286章 演练剑阵
- 290 287章 倾囊相授
- 291 288章 浓墨重彩
- 292 289章 襄阳形胜
- 293 290章 情系襄阳
- 294 291章 陆浑孙狼
- 295 292章 挥别襄阳
- 296 293章 侠盗遗风
- 297 294章 风雨之夜
- 298 295章 雄峻伏牛
- 299 296章 天下风水
- 300 297章 伏牛山贼
- 301 298章 拯救林川(一)
- 302 299章 拯救林川(二)
- 303 300章 拯救林川(三)
- 304 301章 拯救林川(四)
- 305 302章 林川心结
- 306 303章 刘禅承诺
- 307 304章 虎牢雄风
- 308 305章 牧野幽思
- 309 306章 篙火晚会
- 310 307章 曹操犯愁
- 311 308章 父子密谋(一)
- 312 309章 父子密谋(二)
- 313 310章 邺城间军
- 314 311章 未雨绸缪
- 315 312章 烟雨邺城
- 316 313章 马府火起
- 317 314章 曹丕之忧(一)
- 318 315章曹丕之忧(二)
- 319 316章 智斗司马
- 320 317章 一箭双雕
- 321 318章 邺都惊马
- 322 319章 麻烦来了
- 323 320章 邺都双姝
- 324 321章 礼送出城
- 325 322章 侠骨柔情
- 326 323章 天伦之乐
- 327 324章 齐人之福
- 328 325章 郊区鏖战(一)
- 329 326章 郊区鏖战(二)
- 330 327章 郊区鏖战(三)
- 331 328章 郊区鏖战(四)
- 332 329章 金色神雕
- 333 330章 雌雄莫辨
- 334 331章 金毛狮王
- 335 332章 唇枪舌剑
- 336 333章 连战连胜
- 337 334章 曹丕丧胆
- 338 335章 纵横相搏
- 339 336章 墨侠!墨侠!
- 340 337章 墨家巨子
- 341 338章 久别重逢
- 342 339章 墨斗来也
- 343 340章 忽悠曹丕
- 344 341章 一石二鸟
- 345 342章 泄露天机
- 346 343章 鹰鸽启示
- 347 344章 曹植蝶变
- 348 345章 讨价还价
- 349 346章 霸虎王令
- 350 347章 巨阙重剑
- 351 348章 雷神瓮锤
- 352 349章 纵横争雄(一)
- 353 350章 纵横争雄(二)
- 354 351章 纵横争雄(三)
- 355 352章 久别重逢
- 356 353章 墨者论道(一)
- 357 354章 墨者论道(二)
- 358 355章 墨者论道(三)
- 359 356章 墨者论道(四)
- 360 357章 墨者论道(五)
- 361 358章 刘备之虑
- 362 359章 霸府风云
- 363 360章 蓄势待发
- 364 361章 挥戈西指
- 365 362章 雍凉之重
- 366 363章 悠悠洛阳
- 367 364章 悠悠洛阳(二)
- 368 365章 煌煌帝都
- 369 第366章 章 煌煌帝都(二)
- 370 第367章 章 煌煌长安(三)
- 371 第368章 章 初会张既
- 372 第369章 章 书法大家
- 373 第370章 章 林氏世家(一)
- 374 第371章 章 林氏世家(二)
- 375 第373章 章 林氏世家(三)
隐藏
显示工具栏
289章 襄阳形胜
289章 襄阳形胜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荆楚之地的襄阳,因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也。以壮丽的山川河流、古典的城廓、美丽的山水而闻名遐迩,波澜壮阔的历史、名扬天下的英才、波涛映影的江水、如黛似玉的山色、巍峨雄丽的城墙都成为文人墨客描述赞美的对象,留下了精妙瑰丽的佳句。
天气清凉爽快,空气中弥漫着满是负离子的清新空气,透着一丝丝甜味。
绿树成荫、宽阔干净的荆襄官道上,行走着六大两小八骑,正是刘禅、赵云、燕山雪一行。他们在鹿门名家山庄盘桓了两天之后,怕耽搁了营救马腾之事,一大早就告辞赶路了。
翻过鹿门山,眼前的景色豁然开朗,襄阳城就横亘在不远处的官道上。
城墙高大巍峨,雄伟壮丽,古朴沧桑,护城河阔二十余丈,深数丈,波光粼粼,碧水湛蓝,深不见底。
打量着门洞顶上书的“襄阳城”三个字,似铁钩银戈,利剑长枪,大开大阖,颇具气势,刘禅知道这座军事重镇城墙坚固,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固若金汤,叹道:“果然是天下第一坚城,兵家必争之地,铁打的襄阳!”
襄阳北面紧邻襄江,隔江与樊城相望,西南方有山地屏障。自春秋时楚国即在此筑城,汉武帝时属荆州刺史部南郡,献帝初平年间,荆州刺史刘表移州治于襄阳。经历代增修,成为城墙高大坚固、帝国内护城河最宽、易守难攻的堡垒。自古就有“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之说。
襄阳地处南阳盆地的南部,作为一个军事重镇、历史名城,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置具不仅是东西之间的重要联系枢纽,也是南北之间的一个重要枢纽。
襄阳北上可以威胁宛城以直逼中原;南下则可攻取江陵以截断长江,并顺流而下威胁东南;向西可通过汉中联络西北的雍凉,向东通过汉水可直接出吴会。
旋即,刘禅咬牙切齿地地发狠道:“如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战略要地,刘禅早晚必率雄师十万,扣关襄阳,一鼓而下。他日定要安坐于此,虎步荆扬,龙视江南,雄霸天下!”
众人深深被刘禅的豪言壮语、雄心壮志,震撼得无以复加,激动得挺直腰板,昂首挺胸,手扶剑柄,顾盼自雄,睨视坚城。
冷不防被燕山雪从天而降泼了一盘冷水:“就懂吹牛!”
小美女莫名其妙,像围观怪物般看着古古怪怪的刘禅,狠狠地白了他一眼。
刘禅却依然不为所动,厚着脸皮嘻嘻一笑置之,厚颜无耻地向燕山雪露出大白牙,皮笑肉不笑道:“看来襄阳此地的风水真的不错!”
然而,听刘禅说起风水,勾起了燕山雪的兴趣,张开樱桃小嘴道:“禅弟弟,这话你说对了。吾与师傅、师公久居襄阳,踏遍襄阳的水水水水,最是了解襄阳风水。山与水不可分离,不可有山无水,也不可有水无山,山水相伴,自成风水。而襄阳,山抱水环,山南水北,山是秦岭余脉,水是汉水。”
刘禅一脸疑惑,道:“雪姐姐也懂风水?!”
燕山雪骄傲地抬起臻首,“哼”了一声,继续道:“风水的重要性尽人皆知。风水与人祸福相依,铜山西崩,灵钟东应。堪舆作为相宅、相墓之法,兼有宇宙星辰、日月天地、山川形势的交汇变化之意。实际上又是“地理”、“风水”的代名词。许慎注《淮南子》云: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堪舆因而代称天地。天、地、人三才互相协调,盖堪为高处,舆为下处,天高地下之义也。《易系辞传》云: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葬者,藏也,乘生气也。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
刘禅拍手赞道:“想不到雪姐姐堪舆之术精妙如斯!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故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是自然界中的现象,空气的流动形成风,‘水’是指大自然中的山谷溪涧、河流、湖泊、海洋。‘风水’要求生活环境藏风聚气,利于人们居住。”
“你休要在美女面前班门弄斧!”燕山雪惊异地看了刘禅一眼,微怒道:“风水学说有一个重要概念叫‘明堂’,明堂指的是环境容量的空间,不可太宽,也不可太窄,明堂适量才有利于水气的聚散,才有利于阳阴的感化。明堂有大、中、小之别,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是以黄河与华山为背景的大明堂。有诗云: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又云: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推达送青来,这是赞美襄阳城的中明堂恰到好处。堪舆看相大师管辂论日:水随山而行,山界水而止。界其分域,止其逾越,聚其气而施耳。水无山则气散而不附,山无水则气塞而不理。山如兵,水如城。驻兵之地,非城不营。山如堂,水如墙。高堂之居,非墙不防。山如君,水如臣,君臣融洽,风化斯淳。山如主,水为宾,宾主雍容,情味相亲。”
刘禅叹道:“风水出人才,地灵铸人杰。怪不得襄阳藏龙卧虎,出了如此多的高人大才,原来此地明堂恰到好处,风水果然精妙。”
自古襄阳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前有卞和、宋玉、伍子胥、刘玄、刘秀、习郁王逸、王延寿父子等,今有襄荆士人集团,庞德公、黄承彦、刘表、司马徽、诸葛亮、庞统、崔州平、孟广元、蒯越、蒯良、蔡瑁、马良、马谡、杨仪、杨虑、廖化、向朗、向宠、习祯、习珍等等。
在汉末三国这个大争乱世,大汉人才泉涌井喷,数不胜数,其中襄阳更是星光熠熠,争相辉映,尽有天下英雄入吾彀中之态势。放眼天下,唯有颍川可与之争锋。帝国人才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襄阳英才更是出类拔萃,名震天下,置身于风口浪尖之上,风光无限,一时无两。(未完待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荆楚之地的襄阳,因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也。以壮丽的山川河流、古典的城廓、美丽的山水而闻名遐迩,波澜壮阔的历史、名扬天下的英才、波涛映影的江水、如黛似玉的山色、巍峨雄丽的城墙都成为文人墨客描述赞美的对象,留下了精妙瑰丽的佳句。
天气清凉爽快,空气中弥漫着满是负离子的清新空气,透着一丝丝甜味。
绿树成荫、宽阔干净的荆襄官道上,行走着六大两小八骑,正是刘禅、赵云、燕山雪一行。他们在鹿门名家山庄盘桓了两天之后,怕耽搁了营救马腾之事,一大早就告辞赶路了。
翻过鹿门山,眼前的景色豁然开朗,襄阳城就横亘在不远处的官道上。
城墙高大巍峨,雄伟壮丽,古朴沧桑,护城河阔二十余丈,深数丈,波光粼粼,碧水湛蓝,深不见底。
打量着门洞顶上书的“襄阳城”三个字,似铁钩银戈,利剑长枪,大开大阖,颇具气势,刘禅知道这座军事重镇城墙坚固,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固若金汤,叹道:“果然是天下第一坚城,兵家必争之地,铁打的襄阳!”
襄阳北面紧邻襄江,隔江与樊城相望,西南方有山地屏障。自春秋时楚国即在此筑城,汉武帝时属荆州刺史部南郡,献帝初平年间,荆州刺史刘表移州治于襄阳。经历代增修,成为城墙高大坚固、帝国内护城河最宽、易守难攻的堡垒。自古就有“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之说。
襄阳地处南阳盆地的南部,作为一个军事重镇、历史名城,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置具不仅是东西之间的重要联系枢纽,也是南北之间的一个重要枢纽。
襄阳北上可以威胁宛城以直逼中原;南下则可攻取江陵以截断长江,并顺流而下威胁东南;向西可通过汉中联络西北的雍凉,向东通过汉水可直接出吴会。
旋即,刘禅咬牙切齿地地发狠道:“如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战略要地,刘禅早晚必率雄师十万,扣关襄阳,一鼓而下。他日定要安坐于此,虎步荆扬,龙视江南,雄霸天下!”
众人深深被刘禅的豪言壮语、雄心壮志,震撼得无以复加,激动得挺直腰板,昂首挺胸,手扶剑柄,顾盼自雄,睨视坚城。
冷不防被燕山雪从天而降泼了一盘冷水:“就懂吹牛!”
小美女莫名其妙,像围观怪物般看着古古怪怪的刘禅,狠狠地白了他一眼。
刘禅却依然不为所动,厚着脸皮嘻嘻一笑置之,厚颜无耻地向燕山雪露出大白牙,皮笑肉不笑道:“看来襄阳此地的风水真的不错!”
然而,听刘禅说起风水,勾起了燕山雪的兴趣,张开樱桃小嘴道:“禅弟弟,这话你说对了。吾与师傅、师公久居襄阳,踏遍襄阳的水水水水,最是了解襄阳风水。山与水不可分离,不可有山无水,也不可有水无山,山水相伴,自成风水。而襄阳,山抱水环,山南水北,山是秦岭余脉,水是汉水。”
刘禅一脸疑惑,道:“雪姐姐也懂风水?!”
燕山雪骄傲地抬起臻首,“哼”了一声,继续道:“风水的重要性尽人皆知。风水与人祸福相依,铜山西崩,灵钟东应。堪舆作为相宅、相墓之法,兼有宇宙星辰、日月天地、山川形势的交汇变化之意。实际上又是“地理”、“风水”的代名词。许慎注《淮南子》云: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堪舆因而代称天地。天、地、人三才互相协调,盖堪为高处,舆为下处,天高地下之义也。《易系辞传》云: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葬者,藏也,乘生气也。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
刘禅拍手赞道:“想不到雪姐姐堪舆之术精妙如斯!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故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是自然界中的现象,空气的流动形成风,‘水’是指大自然中的山谷溪涧、河流、湖泊、海洋。‘风水’要求生活环境藏风聚气,利于人们居住。”
“你休要在美女面前班门弄斧!”燕山雪惊异地看了刘禅一眼,微怒道:“风水学说有一个重要概念叫‘明堂’,明堂指的是环境容量的空间,不可太宽,也不可太窄,明堂适量才有利于水气的聚散,才有利于阳阴的感化。明堂有大、中、小之别,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是以黄河与华山为背景的大明堂。有诗云: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又云: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推达送青来,这是赞美襄阳城的中明堂恰到好处。堪舆看相大师管辂论日:水随山而行,山界水而止。界其分域,止其逾越,聚其气而施耳。水无山则气散而不附,山无水则气塞而不理。山如兵,水如城。驻兵之地,非城不营。山如堂,水如墙。高堂之居,非墙不防。山如君,水如臣,君臣融洽,风化斯淳。山如主,水为宾,宾主雍容,情味相亲。”
刘禅叹道:“风水出人才,地灵铸人杰。怪不得襄阳藏龙卧虎,出了如此多的高人大才,原来此地明堂恰到好处,风水果然精妙。”
自古襄阳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前有卞和、宋玉、伍子胥、刘玄、刘秀、习郁王逸、王延寿父子等,今有襄荆士人集团,庞德公、黄承彦、刘表、司马徽、诸葛亮、庞统、崔州平、孟广元、蒯越、蒯良、蔡瑁、马良、马谡、杨仪、杨虑、廖化、向朗、向宠、习祯、习珍等等。
在汉末三国这个大争乱世,大汉人才泉涌井喷,数不胜数,其中襄阳更是星光熠熠,争相辉映,尽有天下英雄入吾彀中之态势。放眼天下,唯有颍川可与之争锋。帝国人才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襄阳英才更是出类拔萃,名震天下,置身于风口浪尖之上,风光无限,一时无两。(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