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43 第四百四十二章 别燕
- 444 第四百四十三章 讨人
- 445 第四百四十四章 情衷
- 446 第四百四十五章 对手
- 447 第四百四十六章 湖上
- 448 第四百四十七章 人头
- 449 第四百四十八章 金叶
- 450 第四百四十九章 所图
- 451 第四百五十章 朝贺
- 452 第四百五十一章 姻亲
- 453 第四百五十二章 思辩
- 454 第四百五十三章 四甲
- 455 第四百五十四章 硬角
- 456 第四百五十五章 攻守
- 457 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力
- 458 第四百五十七章 天意
- 459 第四百五十八章 扬名
- 460 第四百五十九章 剑争
- 461 第四百六十章 破阵
- 462 第四百六十一章 待旦
- 463 第四百六十二章 惊玉
- 464 第四百六十三章 虚灭
- 465 第四百六十四章 仲裁
- 466 第四百六十五章 签运
- 467 第四百六十六章 弃权
- 468 第四百六十七章 猜谜
- 469 第四百六十八章 钥匙
- 470 第四百六十九章 折剑
- 471 第四百七十章 对坐
- 472 第四百七十一章 同船
- 473 第四百七十二章 不合
- 474 第四百七十三章 里境
- 475 第四百七十四章 兽潮
- 476 第四百七十五章 强行
- 477 第四百七十六章 兽首
- 478 第四百七十七章 讨要
- 479 第四百七十八章 谋取
- 480 第四百七十九章 分垒
- 481 第四百八十章 挡路
- 482 第四百八十一章 助掌
- 483 第四百八十二章 抢先
- 484 第四百八十三章 蜃影
- 485 第四百八十四章 獬豸
- 486 第四百八十五章 九席
- 487 第四百八十六章 票选
- 488 第四百八十七章 难聚
- 489 第四百八十八章 拉拢
- 490 第四百八十九章 各自
- 491 第四百九十章 独行
- 492 第四百九十一章 浑水
- 493 第四百九十二章 生天
- 494 第四百九十三章 指控
- 495 第四百九十四章 详情
- 496 第四百九十五章 裂地
- 497 第四百九十六章 无力
- 498 第四百九十七章 滞留
- 499 第四百九十八章 此别
- 500 第四百九十九章 急切
- 501 第五百章 神魂
- 502 第五百零一章 谜语
- 503 第五百零二章 万难
- 504 第五百零三章 除名
- 505 第五百零四章 剑术
- 506 第五百零五章 赠人
- 507 第五百零六章 怀疑
- 508 第五百零七章 试探
- 509 第五百零八章 尾巴
- 510 第五百零九章 破釜
- 511 第五百一十章 重演
- 512 第五百一十一章 腾飞
- 513 第五百一十二章 重云
- 514 第五百一十三章 碧月
- 515 第五百一十四章 链桥
- 516 第五百一十五章 千面
- 517 第五百一十六章 银幕
- 518 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馈
- 519 第五百一十八章 断后
- 520 第五百一十九章 回头
- 521 第五百二十章 反水
- 522 第五百二十一章 祭替
- 523 第五百二十二章 伪神
- 524 第五百二十三章 朝凤
- 525 第五百二十四章 命定
- 526 第五百二十五章 垄断
- 527 第五百二十六章 等价
- 528 第五百二十七章 牵丝
- 529 第五百二十八章 出谋
- 530 第五百二十九章 夜行
- 531 第五百三十章 入瓮
- 532 第五百三十一章 洗脱
- 533 第五百三十二章 五人
- 534 第五百三十三章 望龙
- 535 第五百三十四章 同命
- 536 第五百三十五章 守关
- 537 第五百三十六章 蜕鳞
- 538 第五百三十七章 偏行
- 539 第五百三十八章 旋山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百五十二章 思辩
第四百五十二章 思辩
此言一出,沈思瑜的神色终是变了一变。
“……十姑姑,这是威胁之意。”
“你认为是吗?你是我看着长大的,这表面温柔,内里刚直的性子只比我还更像大哥三分。所以我只是在告知你,此事必行,你若当真万般不愿,强扭着你的头要你嫁了,一来惹的母亲不快,二来怕是还会给与道家的联盟惹出差错,反而不美。两相比较,华榕丫头虽然不姓沈,但云城绑在天都这条船上,她自小又长在沈家,与沈家的女儿无二,由我在,道家不会计较,此法也算可行。”沈铃为她一点一点的分析清楚,谈到楚华榕的语气犹如提起一件商品,不带一丝感情。
“的确,楚家不会为一个自小便送出去的女儿与沈家翻脸,而有楚家在,华榕也不似我,还能开口说这个‘不’字。”沈思瑜闭了闭眼睛,叹道。
“瑜儿,你为何将这桩婚事看做洪水猛兽,如此避之不及?要知母亲为了你的婚事,已是东挑西选了多年,按照四哥原本的意思,为你所选的夫婿,本应姓穆!只是穆家如今除了都主,的确选不出一个入眼的贤才,这才作罢。道家乃是天都之内的清流,众军之中,一府乃是亲卫,两营又冗余无力,唯有着眼三军,而相比起封戚二姓,道家根基略浅,却是后起之秀,大有可为,此外莫寻在我身边长大,他的资质虽不是万中无一,也算是上人之资,至于性格更是知根知底,绝无隐忧,到底还有何可挑剔之处?”沈铃说着,却也是一叹,“也罢,你既向我言明你已有意中之人,我不逼你,现在便将华榕丫头叫来,你们总不会告诉我,她也有心上人了吧?”
“十姑姑。”沈思瑜并未依言而行,她微微吸了一口气,郑重开口,“我反感这桩婚事,是因为此事是由家族强加于我,而不过问我的意愿,所以我不会嫁,华榕也不会嫁。思瑜更在此无矩问姑姑一句,十姑姑当年出嫁时,心中又有几分情愿?”
沈铃重重搁下手中茶盏,怒气更盛,“我说了,我做得到,你也必须做到。”
“从前在家中我便听红姨说过,父亲在世时,曾不止一次赞道,沈家这一辈人之中,四叔能为在他之上,而能与四叔父比肩者,唯有十姑姑。十姑姑为了沈家,无所不能,放弃青檐书院长教身份,嫁入道家,更在短短二十年内助道家迅速壮大鸣军,从原本的末座到如今可与羽翼两军一争高下的地步,如此功绩,若非十姑姑,旁人决计无能为之。”
“你想说什么?”沈铃了解沈思瑜,她不可能就此轻易服软。
“思瑜要说,十姑姑是沈家这一辈的功臣与强者,但我,”沈思瑜忽然起身,缓步走到沈铃面前,“要比十姑姑更强。”
昔年被她抱在怀中的小丫头一朝露出爪牙,面对沈思瑜此时的淡笑,沈铃竟一时没有开口反驳她。
“方才一番交谈,至少有一事,我以为十姑姑所言不错,那便是婚姻一事,从来都是世家大族巩固、扩张势力最得心应手的招式。可话说还头,十姑姑以为,我为何心属盛凌人?首要缘故,便是因为他够强,而且是不仅止于小小一座琼州不归山,而是可以力压四宗,登顶修武之强。我并不厌恶莫寻表弟,但十姑姑也该承认,表弟与他相比,尚有差距。”
“你的眼界便止步在小小一个修武榜吗?他孑然一人,唯有登仙道一处出身,怎么与世家相搏?”
“劫天逆神亦是孤身一人,又有哪个世家能与之相提并论?”沈思瑜驳道:“登顶修武榜也仅是第一步而已,从来修武榜首,留得性命者,无一不在真武留名,我敢断言,他之实力,自然抵得世家之蕴,十姑姑不要忘了,登仙道地处琼州,天然与朝都的关系更为密切,而若我能将修武榜首荐至天都,都主与夫人又会如何决策?”
虽然意识到沈思瑜是在偷换概念,但这句问话,沈铃却无从反驳,无论世家,宗门,亦或是都城,所倚仗的到底还是人才,再深的底蕴,再大的势力,若无人才接继,也必定逐渐步入没落。她方才言谈轻看修武榜,却并非真是那般想法,毕竟看看三榜之中与修武齐名的竞武榜便知,每届竞武头名,都毫无疑问会成为三都竞相囊入麾下的目标,而修武榜之所以无此待遇,也是因为修武魁首有九成出自四宗,纵是三都,要从四宗抢人,也是不易。
所以若真如沈思瑜所言,这一届修武魁首会落在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头上,那么以穆清一和少君的立场,他们绝对会支持这门婚事。
但就算是沈思瑜不嫁,沈家也不能放弃与道家的联姻。
“好,你此番言辞,我会如实转告母亲与四哥,但华榕丫头之事,你不得再插手。”
“十姑姑,联姻本来该是一步最有裨益的好棋,但若选不好棋子,又何苦硬要落子?派别争夺,势力博弈,从来都是凶险之事,一着行错便可能满盘皆输,我尚且不愿,华榕甚至不姓沈,又怎可能心甘情愿被人用楚家威胁着送嫁?就算是她真的嫁了,十姑姑就不怕她心怀怨怼吗?这样一枚棋子,纵是十姑姑敢用,又是否值得?”
“……我倒是今日才知,瑜儿这张嘴,竟是如此厉害。”谈到此时,第一次笑起来的沈铃道:“继续。”
“今日十姑姑到达之前,朝都都主叶脩遣人为好友苏紫送来一礼,此事十姑姑可知?”
“他要为那小丫头和却家老二牵线,又如何?”
“我想说的是,也大约就是这几十年,朝都这位新都主登位之后,却氏从景州小姓,一跃成为朝都叶氏之下最为炙手可热的新贵,却氏是如何做到的?答案无他,便是深得上意四字。沈家在天都何止百年,是因医家名声,清流之首,才有今日地位,的确,都主与夫人上位后,沈家声威不及从前,但与军将联姻,捆绑其他氏族,就能重回昔日吗?十姑姑,哪一位主君能坐视臂膀高过头颅?裁撤尚威营,三军必扩,但那两位想看到的,乃是进不及退。”
“……十姑姑,这是威胁之意。”
“你认为是吗?你是我看着长大的,这表面温柔,内里刚直的性子只比我还更像大哥三分。所以我只是在告知你,此事必行,你若当真万般不愿,强扭着你的头要你嫁了,一来惹的母亲不快,二来怕是还会给与道家的联盟惹出差错,反而不美。两相比较,华榕丫头虽然不姓沈,但云城绑在天都这条船上,她自小又长在沈家,与沈家的女儿无二,由我在,道家不会计较,此法也算可行。”沈铃为她一点一点的分析清楚,谈到楚华榕的语气犹如提起一件商品,不带一丝感情。
“的确,楚家不会为一个自小便送出去的女儿与沈家翻脸,而有楚家在,华榕也不似我,还能开口说这个‘不’字。”沈思瑜闭了闭眼睛,叹道。
“瑜儿,你为何将这桩婚事看做洪水猛兽,如此避之不及?要知母亲为了你的婚事,已是东挑西选了多年,按照四哥原本的意思,为你所选的夫婿,本应姓穆!只是穆家如今除了都主,的确选不出一个入眼的贤才,这才作罢。道家乃是天都之内的清流,众军之中,一府乃是亲卫,两营又冗余无力,唯有着眼三军,而相比起封戚二姓,道家根基略浅,却是后起之秀,大有可为,此外莫寻在我身边长大,他的资质虽不是万中无一,也算是上人之资,至于性格更是知根知底,绝无隐忧,到底还有何可挑剔之处?”沈铃说着,却也是一叹,“也罢,你既向我言明你已有意中之人,我不逼你,现在便将华榕丫头叫来,你们总不会告诉我,她也有心上人了吧?”
“十姑姑。”沈思瑜并未依言而行,她微微吸了一口气,郑重开口,“我反感这桩婚事,是因为此事是由家族强加于我,而不过问我的意愿,所以我不会嫁,华榕也不会嫁。思瑜更在此无矩问姑姑一句,十姑姑当年出嫁时,心中又有几分情愿?”
沈铃重重搁下手中茶盏,怒气更盛,“我说了,我做得到,你也必须做到。”
“从前在家中我便听红姨说过,父亲在世时,曾不止一次赞道,沈家这一辈人之中,四叔能为在他之上,而能与四叔父比肩者,唯有十姑姑。十姑姑为了沈家,无所不能,放弃青檐书院长教身份,嫁入道家,更在短短二十年内助道家迅速壮大鸣军,从原本的末座到如今可与羽翼两军一争高下的地步,如此功绩,若非十姑姑,旁人决计无能为之。”
“你想说什么?”沈铃了解沈思瑜,她不可能就此轻易服软。
“思瑜要说,十姑姑是沈家这一辈的功臣与强者,但我,”沈思瑜忽然起身,缓步走到沈铃面前,“要比十姑姑更强。”
昔年被她抱在怀中的小丫头一朝露出爪牙,面对沈思瑜此时的淡笑,沈铃竟一时没有开口反驳她。
“方才一番交谈,至少有一事,我以为十姑姑所言不错,那便是婚姻一事,从来都是世家大族巩固、扩张势力最得心应手的招式。可话说还头,十姑姑以为,我为何心属盛凌人?首要缘故,便是因为他够强,而且是不仅止于小小一座琼州不归山,而是可以力压四宗,登顶修武之强。我并不厌恶莫寻表弟,但十姑姑也该承认,表弟与他相比,尚有差距。”
“你的眼界便止步在小小一个修武榜吗?他孑然一人,唯有登仙道一处出身,怎么与世家相搏?”
“劫天逆神亦是孤身一人,又有哪个世家能与之相提并论?”沈思瑜驳道:“登顶修武榜也仅是第一步而已,从来修武榜首,留得性命者,无一不在真武留名,我敢断言,他之实力,自然抵得世家之蕴,十姑姑不要忘了,登仙道地处琼州,天然与朝都的关系更为密切,而若我能将修武榜首荐至天都,都主与夫人又会如何决策?”
虽然意识到沈思瑜是在偷换概念,但这句问话,沈铃却无从反驳,无论世家,宗门,亦或是都城,所倚仗的到底还是人才,再深的底蕴,再大的势力,若无人才接继,也必定逐渐步入没落。她方才言谈轻看修武榜,却并非真是那般想法,毕竟看看三榜之中与修武齐名的竞武榜便知,每届竞武头名,都毫无疑问会成为三都竞相囊入麾下的目标,而修武榜之所以无此待遇,也是因为修武魁首有九成出自四宗,纵是三都,要从四宗抢人,也是不易。
所以若真如沈思瑜所言,这一届修武魁首会落在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头上,那么以穆清一和少君的立场,他们绝对会支持这门婚事。
但就算是沈思瑜不嫁,沈家也不能放弃与道家的联姻。
“好,你此番言辞,我会如实转告母亲与四哥,但华榕丫头之事,你不得再插手。”
“十姑姑,联姻本来该是一步最有裨益的好棋,但若选不好棋子,又何苦硬要落子?派别争夺,势力博弈,从来都是凶险之事,一着行错便可能满盘皆输,我尚且不愿,华榕甚至不姓沈,又怎可能心甘情愿被人用楚家威胁着送嫁?就算是她真的嫁了,十姑姑就不怕她心怀怨怼吗?这样一枚棋子,纵是十姑姑敢用,又是否值得?”
“……我倒是今日才知,瑜儿这张嘴,竟是如此厉害。”谈到此时,第一次笑起来的沈铃道:“继续。”
“今日十姑姑到达之前,朝都都主叶脩遣人为好友苏紫送来一礼,此事十姑姑可知?”
“他要为那小丫头和却家老二牵线,又如何?”
“我想说的是,也大约就是这几十年,朝都这位新都主登位之后,却氏从景州小姓,一跃成为朝都叶氏之下最为炙手可热的新贵,却氏是如何做到的?答案无他,便是深得上意四字。沈家在天都何止百年,是因医家名声,清流之首,才有今日地位,的确,都主与夫人上位后,沈家声威不及从前,但与军将联姻,捆绑其他氏族,就能重回昔日吗?十姑姑,哪一位主君能坐视臂膀高过头颅?裁撤尚威营,三军必扩,但那两位想看到的,乃是进不及退。”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