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35 第七十三章 冰污水蛭
- 136 第七十四章 责任我担
- 137 第七十五章 唐人血性
- 138 第七十六章 杀人者黎茂
- 139 第七十七章 萨满祭司
- 140 第七十八章 止干戈
- 141 第七十九章 梨花白
- 142 第八十章 建言书
- 143 第八十一章 小锅米线
- 144 第八十二章 何氏叔侄
- 145 第八十三章 早市
- 146 第八十四章 我要修炼
- 147 第八十五章 寻衅
- 148 第八十六章 报名
- 149 第八十七章 去芥蒂
- 150 第八十八章 广聚轩
- 151 第八十九章 遇故知
- 152 第九十章 宴席不断
- 153 第九十一章 滇北盟
- 154 第九十二章 同气连枝
- 155 第九十三章 五禽戏
- 156 第九十四章 离家难(上)
- 157 第九十五章 离家难(下)
- 158 第九十六章 一切为了强大
- 159 第九十七章 筑基大会(一)
- 160 第九十八章 筑基大会(二)
- 161 第九十九章 筑基大会(三)
- 162 第一百章 筑基大会(四)
- 163 第一零一章 筑基大会(五)
- 164 第一零二章 筑基大会(六)
- 165 第一零三章 筑基大会(七)
- 166 第一零四章 筑基大会(八)
- 167 第一零五章 筑基大会(九)
- 168 第一零六章 筑基大会(十)
- 169 第一零七章 筑基大会(十一)
- 170 第一零八章 筑基大会(十二)
- 171 第一零九章 筑基大会(十三)
- 172 第一一零章 筑基大会(十四)
- 173 第一一一章 筑基大会(十五)
- 174 第一一二章 筑基大会(十六)
- 175 第一一三章 筑基大会(十七)
- 176 第一一四章 筑基大会(十八)
- 177 第一一五章 筑基大会(十九)
- 178 第一一六章 筑基大会(二十)
- 179 第一一七章 筑基大会(二一)
- 180 第一一八章 筑基大会(二二)
- 181 第一一九章 筑基大会(二三)
- 182 第一二零章 筑基大会(二四)
- 183 第一二一章 筑基大会(二五)
- 184 第一二二章 筑基大会(二六)
- 185 第一二三章 鲛人骸骨
- 186 第一二四章 联合购买
- 187 第一二五章 邀请
- 188 第一二六章 话别
- 189 第一二七章 风从东方来
- 190 第一二八章 备战百强赛
- 191 第一二九章 上元灯会(上)
- 192 第一三零章 上元灯会(下)(明天元旦,晚上一更)
- 193 第一三一章 敦煌上元(祝大家元旦快乐!)
- 194 第一三二章 敦煌祭奠
- 195 第一三三章 匠作人才
- 196 第一三四章 劳军
- 197 第一三五章 淘宝
- 198 第一三六章 问政
- 199 第一三七章 订策(上)
- 200 第一三八章 订策(中)
- 201 第一三九章 订策(下)
- 202 第一四零章 前途归路(上)
- 203 第一四一章 前途归路(下)
- 204 第一四二章 走向正轨
- 205 第一四三章 开城之日
- 206 第一四四章 城门相送
- 207 第一四五章 紫衣来了
- 208 第一四六章 启程
- 209 第一章 渡河(上)
- 210 第二章 渡河(下)
- 211 第三章 职位变动
- 212 第四章 皇子布局
- 213 第五章 相约金陵
- 214 第六章 采购礼品
- 215 第七章 后顾之忧
- 216 第八章 北人乘舟
- 217 第九章 江上机遇
- 218 第十章 船家冤情
- 219 第十一章 请您相助
- 220 第十二章 初识汨罗
- 221 第十三章 许家宗祠
- 222 第十四章 寻坟记
- 223 第十五章 起骸骨
- 224 第十六章 拜贴
- 225 第十七章 父子相商
- 226 第十八章 夜探
- 227 第十九章 山桐子
- 228 第二十章 不速之客
- 229 第二十一章 端午祭奠(上)
- 230 第二十二章 端午祭奠(中)
- 231 第二十三章 端午祭奠(下)
- 232 第二十四章 血色寿宴(上)
- 233 第二十五章 血色寿宴(中)
- 234 第二十六章 血色寿宴(下)
- 235 第二十七章 灭妖道
- 236 第二十八章 离汨罗(上)
- 237 第二十九章 离汨罗(下)
- 238 第三十章 金陵好地方
- 239 第三十一章 偷鸡不成
- 240 第三十二章 蚀尽米
- 241 第三十三章 红尘练心
- 242 第三十四章 目的地金陵
- 243 第三十五章 进城
- 244 第三十六章 问路
- 245 第三十七章 雨花巷
- 246 第三十八章 腰牌
- 247 第四十二章 献灵丹
- 248 第四十三章 两个条件
- 249 第四十四章 赐宅院
- 250 第四十五章 黎茂进城
- 251 第四十六章 轻松过关
- 252 第四十七章 问诊
- 253 第四十八章 家庭会议
- 254 第四十九章 新店开张
- 255 第五十章 观摩学习
- 256 第五十一章 擦肩而过
- 257 第五十二章 宋皇家事
- 258 第五十三章 阿离下山
- 259 第五十四章 涂山冲的愤怒
- 260 第五十五章 轩辕来客
- 261 第五十六章 盛情款待
- 262 第五十七章 兄长谊
- 263 第五十八章 师长慈
- 264 第五十九章 截杀与救援(上)
- 265 第六十章 截杀与救援(中)
- 266 第六十一章 截杀与救援(下)
- 267 第六十二章 天子一怒(上)
- 268 第六十三章 天子一怒(下)
- 269 第六十四章 召见天火
- 270 第六十五章 初次传送
- 271 第六十六章 赠筑基丹
- 272 第六十七章 面圣
- 273 第六十八章 奏对
- 274 第六十九章 暗流涌动(上)
- 275 第七十章 暗流涌动(下)
- 276 第七十一章 雨花巷管委会
- 277 第七十二章 庆功宴(上)
- 278 第七十三章 庆功宴(下)
- 279 第七十四章 卓识远见
- 280 第七十五章 追查奸商
- 281 第七十六章 催稿
- 282 第七十七章 除夕夜(上)
- 283 第七十八章 除夕夜(中)
- 284 第七十九章 除夕夜(下)
- 285 第八十章 定价权
- 286 第八十一章 初相逢
- 287 第八十二章 宣慰雨花巷
- 288 第八十三章 又见兄长
- 289 第八十四章 再聚首
- 290 第八十五章 二次问策
- 291 第八十六章 黎茂的身世
- 292 第八十七章 再聚首
- 293 第八十八章 正当时
- 294 第一章 山上有云(上)
- 295 第二章 山上有云(中)
- 296 第三章 山上有云(下)
- 297 第四章 云上有殿(上)
- 298 第五章 云上有殿(下)
- 299 第六章 登山(一)
- 300 第七章 登山(二)
- 301 第八章 登山(三)
- 302 第九章 登山(四)
- 303 第十章 登山(五)
- 304 第十一章 登山(六)
- 305 第十二章 登山(七)
- 306 第十三章 登山(八)
- 307 第十四章 登山(九)
- 308 第十五章 登山(十)
- 309 第十六章 登山(十一)
- 310 第十七章 登山(十二)
- 311 第十八章 登山(十三)
- 312 第十九章 登山(十四)
- 313 第二十章 登山(十五)
- 314 第二十一章 登山(十六)
- 315 第二十二章 登山(十七)
- 316 第二十三章 登山(十八)
- 317 第二十四章 登山(十九)
- 318 第二十五章 登山(二十)
- 319 第二十六章 登山(二十一)
- 320 第二十七章 登山(二十二)
- 321 第二十八章 登山(二十三)
- 322 第二十九章 登山(二十四)
- 323 第三十章 登山(二十五)
- 324 第三十一章 登山(二十六)
- 325 第三十二章 登山(二十七)
- 326 第三十三章 登山(二十八)
- 327 第三十四章 登山(二十九)
- 328 第三十五章 登山(三十)
- 329 第三十六章 叛乱
- 330 第三十七章 变革
- 331 第三十八章 平叛
- 332 第三十九章 失约
- 333 第四十章 省亲
- 334 第四十一章 日月星三使
- 335 第四十二章 为国戍边
- 336 第四十三章 璇玑炫彩
- 337 第四十四章 山上的日子
- 338 第四十五章 风云起
- 339 第四十六章 越级试炼
- 340 第四十七章 胸怀天下之人
- 341 第四十八章 天堑危机
- 342 第四十九章 塞北盛会
- 343 第五十章 又见敦煌
- 344 第五十一章 偷营
- 345 第五十二章 军卒悲苦
- 346 第五十三章 天下盟
- 347 第五十四章 冥军初现
- 348 第五十五章 三国覆灭
- 349 第五十六章 灭白莲
- 350 第五十七章 平归绥
- 351 第五十八章 备战忙
- 352 第五十九章 终极一战
- 353 匆匆结尾,遗憾和轻松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八十三章 早市
第八十三章 早市
进入翠湖坊后,璇玑派众人先在林荫小道上走了一会儿,等走到小道的尽头处,眼前立刻变得豁然开朗。
之前被高高坊墙和林荫道两侧茂密的植被所遮挡住的翠湖坊立刻呈现在了大家眼前,一片幽静水景和湖畔的繁华景象交相辉映,令人眼前一亮,这里果然是一处宜居的圣地。
清澈见底、绿树成荫的翠湖处于坊市的中间位置,占去整个翠湖坊将近一半的面积,湖边的亭台楼阁都是仿江南地区风格,用料考究、极尽精巧,显得十分别致、淡雅。
一座长桥从湖东岸直通翠湖中心的一个湖心岛上,湖心岛面积不大,只有数丈大小,却在上面起了一座五层高塔,在那里可以登高望远,将整个翠湖坊美景尽收眼底。
翠湖坊被翠湖分为不规则的四个区块,东西面积较小,南北面积较大,所以湖东面多餐饮文娱、湖西面多店铺集市,湖南面以府院园林为主,湖北面则多别墅庭院。
翠湖坊应该是请高人专门规划设计过,山水齐备、风水正茂。围绕翠湖划定的各个区块功能完备、布置合理,既不显得空旷、也不会感觉拥挤。
坊内的主路清一色用青石板铺路,而小道则以鹅卵石铺就为主,有效分割成各个地块,充分发挥区块的不同作用,并预留了大片的绿地备用。
坊内所有的建筑都统一了风格,但又不限制个性,木质建筑都是以黄色为主色调,砖石建筑则以青色为主色调,与满眼的绿色配合,让人感觉整齐划一、错落有致。
翠湖坊的绿化做得非常到位,这里本来就四季如春,适合很多种植物生长,除了青石板路和各色建筑外,几乎所有能看到的地方都被绿色填满。
海桐、木莲、绿柳在高处摇曳,将翠湖岸边打扮的份外清幽;
香樟、含笑立于石板路旁,它们散发出的特殊香味,让经过的路人为之精神一振;
南天竹、木槿、扶桑、木芙蓉等灌木组成的绿篱矮墙,将一座座建筑分隔开,没有砖石墙的拘谨,却多了一份安定祥和、邻里相睦的感觉;
蜡梅的花期快要过去了,不知名的小花已经开始露出了粉白之色,月季、栀子花虽然还未到花季,但是已经开始用力的抽发新的枝芽;
大量的火棘、蝴蝶树、夹竹桃填满了庭院外的空地,用绿色覆盖了云滇特有的红色土壤;
而各处庭院内的紫荆、金雀花、细叶棕竹和主人喜爱的各种花木则恰到好处的点缀着庭院。
因为植被丰茂、搭配合理,翠湖坊内的空气非常清新,空气中有股隐隐的甜味,只要在这里多待一会儿,一股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
此时已经到了辰时,正是用早餐的高峰期,翠湖坊内的富贵之人并不像外间劳苦人想得那样要睡到日上三竿才会起床,大部分富贵之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还是非常关注。
所以很多富贵之人会早早地起床,在翠湖的环湖路上或悠闲散步、或慢跑活动,享受着翠湖坊清新的空气、湛蓝的天空和灿烂的阳光。
起得早的一部分富贵人已经做完了晨练,会去湖东面酒楼、茶楼、特色小吃店里吃个早餐,与相熟的人见面打个招呼,或者去认识一两个新朋友,这也是一种拓展社会关系的途径。
很多富贵人对此乐此不彼,每天早晨都会花大量的时间泡在这里,因为翠湖坊里的各色头面人物太多了,每多认识一个对自己未来都会有不小的帮助。
而各家的仆役、仆妇早晨没有资格来湖东面,他们必须早早的起来,操持各种事务,一些有采买任务的仆役这时会出现在湖西面,那里是翠湖坊店铺、集市聚集的地方。
翠湖坊每天早晨会有一个半时辰的早市,卯正开始,巳时前收摊,商贩们会把全昆州府最新鲜的食材运送到这里,等着翠湖坊内的富贵人家采买。
这里肉食、蔬菜、水果、水产和餐厨辅料一应俱全,食材新鲜、价格公道,采买起来非常方便,除了富贵人家,还有不少酒楼、客栈和青楼也会从这里直接采购食材。
当这些店铺的采买人员出现,小商贩们会更加卖力的吆喝,他们绝对是早市上最受欢迎的人,因为只要打动了他们,可能一下就把整个摊位的货物全部包圆了,避免了他们在这里辛苦吆喝半天,却卖不完货物的风险。
还有一些用小车或挑担装载的流动小吃摊也会来早市上挣一份辛苦钱,这些流动摊贩的小吃味道好、价格低,大多数商贩都是在翠湖坊开坊时就在这里售卖,所以在当地都有一定的口碑,只是因为没有本钱,或者无法支付翠湖坊内高额的房租,所以无法在坊内开店罢了。
各府和各酒楼的采买人员会互相打着招呼,偶尔交流两句,购买完毕的人,都会在这些小吃摊位上买一份小吃,就算对付了当天的早饭,还有人只是为了解馋也会专门来这里尝尝味道。
早市在巳时前必须全部撤走,要恢复翠湖坊的整体幽静和封闭的氛围,所有早市的商贩都不被允许留在翠湖坊内。
出坊之前,昆州城的税官会按律抽税,翠湖坊的坊官也会收相应的管理费,相关税费缴纳完毕后,税官和坊官才会在这些早市商贩的通行本上盖个对应日期的戳子,代表明天还有资格来此售卖货品。
没钱交税费的人就会失去销售资格,也就等于失去了一家的生活来源,因为去城内别的地方售卖货品,收益肯定不如翠湖坊内高,所以即使翠湖坊早市的要求严格点,这些商贩也只能接受。
翠湖坊的管理费可不是白收的,早市收摊后会产生很多的垃圾,坊内的清扫人员会在一刻钟内打扫得纤尘不染,完全恢复到以前的样子,如果没有这么好的生活环境,翠湖坊也成不了昆州城内最好的坊市。
至于那些起得晚的人家想要购买食材,湖西面还有几家肉铺、菜店和粮店,全天供应食材,只是价格会比早市上贵不少,毕竟翠湖坊内的店铺租金还是非常高。
璇玑派的众人看到翠湖坊的经营管理模式,只觉眼前一亮,这样环境优美、秩序井然的坊市不正是璇玑派应该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吗?
大家一时都忘记了要投宿的事情,决定先去湖西早市实地勘察一下。
何铁牛见客人们对翠湖坊早市如此感兴趣,也觉得自己面子上有光,立刻带着璇玑派众人来到了早市,为大家殷勤地介绍翠湖坊的早市运作模式,还专门推荐了几种非常出名的小吃。
璇玑派众人虽然刚刚吃过早饭,但还是忍不住尝了尝这里的早点小吃,果然味道不错,陆启明总算是把刚才没吃饱的饭补上了。
众人逛逛走走,很快就快到了巳时,只见一位高壮的坊官突然出现在早市一侧的街道中央,抬手往嘴里塞了一个哨子,然后用力地吹了起来。
早市上所有的商贩先是一愣,然后所有人都开始加快了动作,还在谈价格的商贩,立刻按照采买人员的意思降价;已经卖光货品的摊贩,则急忙把散落在自己摊位附近的菜叶、垃圾都捡拾起来,扔在自己的车上或挑篮里。
陆启明正捧着一碗三花蜂蜜羹在喝,味道十分不错,他还准备感叹一下,只见卖糖水的女摊贩可怜兮兮地看着他手里的碗说:“客官,您能快点喝吗?”
陆启明瞪大眼睛说:“为什么?这么好喝的东西,当然需要慢慢品尝了。”
女摊贩三十多岁,一脸的风霜,眼角也布满了皱纹,看来平时日子过得也不如意,她期期艾艾地说:“客官,翠湖坊规定,三哨之内不退出早市的商贩,暂停售卖资格三天,我一家老小全靠我一人挣钱,要是耽误了时间取消了售卖资格,家里停了进项,我们一家都只能挨饿了。”
这时,第二遍哨响又传来了,这时所有的商贩都开始着急起来,一些已经收拾好的商贩已经开始拉着自己的车子或挑着自己的挑担,开始沿着一条僻静的小路向翠湖坊西侧的坊门撤去,那里有税官和坊官登销出入记录和收取税费。
剩下的商贩几乎都是给钱就卖,只希望早点结束交易离开,有的商贩觉得吃亏就干脆不卖了,反正是不能耽误时间。
陆启明一看女摊贩不是撒谎,仰头喝下这碗三花蜂蜜羹,从怀里抓出一把制钱放到了碗里,足有四五十枚,而一碗三花蜂蜜羹只要三文钱而已。
女摊贩立刻千恩万谢,陆启明摆摆手,示意她赶快去忙。
很快第三声哨响后,早市里的商贩已经全部走光了,这时坊市两头各出现了十余名头扎头巾、带围裙的清洁人员,开始迅速的清扫早市,清扫完毕后,又打来清水清洗路面,良好的排水系统让这些污水很快排入了地下。
不过一刻钟时间,这片早市所在区域就被清理了出来,另有坊工拉来了几车盆栽植物,错落的放在几处路口位置,挡住了向西的小路,很快这里就变成了一个小公园。
璇玑派众人啧啧称奇,不愧是省城顶级的坊市,这种分时布置理念绝对超前,苍耳和君莫扰纷纷拿出手札和炭笔记录。
苍耳记录回去是想把这些用于璇玑派的改造,而君莫扰则是在记录《璇玑实录》,准备收集成册后,付梓印刷,用于收藏。
虽然在早市上耽误了一会儿,但是大家都觉得不虚此行。
璇玑子看时间已经不早,就吩咐何铁牛先带大家找一处客栈住下来,何铁牛就领着众人往翠湖东面走去,那里集中着翠湖坊的大部分客栈和酒楼。
之前被高高坊墙和林荫道两侧茂密的植被所遮挡住的翠湖坊立刻呈现在了大家眼前,一片幽静水景和湖畔的繁华景象交相辉映,令人眼前一亮,这里果然是一处宜居的圣地。
清澈见底、绿树成荫的翠湖处于坊市的中间位置,占去整个翠湖坊将近一半的面积,湖边的亭台楼阁都是仿江南地区风格,用料考究、极尽精巧,显得十分别致、淡雅。
一座长桥从湖东岸直通翠湖中心的一个湖心岛上,湖心岛面积不大,只有数丈大小,却在上面起了一座五层高塔,在那里可以登高望远,将整个翠湖坊美景尽收眼底。
翠湖坊被翠湖分为不规则的四个区块,东西面积较小,南北面积较大,所以湖东面多餐饮文娱、湖西面多店铺集市,湖南面以府院园林为主,湖北面则多别墅庭院。
翠湖坊应该是请高人专门规划设计过,山水齐备、风水正茂。围绕翠湖划定的各个区块功能完备、布置合理,既不显得空旷、也不会感觉拥挤。
坊内的主路清一色用青石板铺路,而小道则以鹅卵石铺就为主,有效分割成各个地块,充分发挥区块的不同作用,并预留了大片的绿地备用。
坊内所有的建筑都统一了风格,但又不限制个性,木质建筑都是以黄色为主色调,砖石建筑则以青色为主色调,与满眼的绿色配合,让人感觉整齐划一、错落有致。
翠湖坊的绿化做得非常到位,这里本来就四季如春,适合很多种植物生长,除了青石板路和各色建筑外,几乎所有能看到的地方都被绿色填满。
海桐、木莲、绿柳在高处摇曳,将翠湖岸边打扮的份外清幽;
香樟、含笑立于石板路旁,它们散发出的特殊香味,让经过的路人为之精神一振;
南天竹、木槿、扶桑、木芙蓉等灌木组成的绿篱矮墙,将一座座建筑分隔开,没有砖石墙的拘谨,却多了一份安定祥和、邻里相睦的感觉;
蜡梅的花期快要过去了,不知名的小花已经开始露出了粉白之色,月季、栀子花虽然还未到花季,但是已经开始用力的抽发新的枝芽;
大量的火棘、蝴蝶树、夹竹桃填满了庭院外的空地,用绿色覆盖了云滇特有的红色土壤;
而各处庭院内的紫荆、金雀花、细叶棕竹和主人喜爱的各种花木则恰到好处的点缀着庭院。
因为植被丰茂、搭配合理,翠湖坊内的空气非常清新,空气中有股隐隐的甜味,只要在这里多待一会儿,一股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
此时已经到了辰时,正是用早餐的高峰期,翠湖坊内的富贵之人并不像外间劳苦人想得那样要睡到日上三竿才会起床,大部分富贵之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还是非常关注。
所以很多富贵之人会早早地起床,在翠湖的环湖路上或悠闲散步、或慢跑活动,享受着翠湖坊清新的空气、湛蓝的天空和灿烂的阳光。
起得早的一部分富贵人已经做完了晨练,会去湖东面酒楼、茶楼、特色小吃店里吃个早餐,与相熟的人见面打个招呼,或者去认识一两个新朋友,这也是一种拓展社会关系的途径。
很多富贵人对此乐此不彼,每天早晨都会花大量的时间泡在这里,因为翠湖坊里的各色头面人物太多了,每多认识一个对自己未来都会有不小的帮助。
而各家的仆役、仆妇早晨没有资格来湖东面,他们必须早早的起来,操持各种事务,一些有采买任务的仆役这时会出现在湖西面,那里是翠湖坊店铺、集市聚集的地方。
翠湖坊每天早晨会有一个半时辰的早市,卯正开始,巳时前收摊,商贩们会把全昆州府最新鲜的食材运送到这里,等着翠湖坊内的富贵人家采买。
这里肉食、蔬菜、水果、水产和餐厨辅料一应俱全,食材新鲜、价格公道,采买起来非常方便,除了富贵人家,还有不少酒楼、客栈和青楼也会从这里直接采购食材。
当这些店铺的采买人员出现,小商贩们会更加卖力的吆喝,他们绝对是早市上最受欢迎的人,因为只要打动了他们,可能一下就把整个摊位的货物全部包圆了,避免了他们在这里辛苦吆喝半天,却卖不完货物的风险。
还有一些用小车或挑担装载的流动小吃摊也会来早市上挣一份辛苦钱,这些流动摊贩的小吃味道好、价格低,大多数商贩都是在翠湖坊开坊时就在这里售卖,所以在当地都有一定的口碑,只是因为没有本钱,或者无法支付翠湖坊内高额的房租,所以无法在坊内开店罢了。
各府和各酒楼的采买人员会互相打着招呼,偶尔交流两句,购买完毕的人,都会在这些小吃摊位上买一份小吃,就算对付了当天的早饭,还有人只是为了解馋也会专门来这里尝尝味道。
早市在巳时前必须全部撤走,要恢复翠湖坊的整体幽静和封闭的氛围,所有早市的商贩都不被允许留在翠湖坊内。
出坊之前,昆州城的税官会按律抽税,翠湖坊的坊官也会收相应的管理费,相关税费缴纳完毕后,税官和坊官才会在这些早市商贩的通行本上盖个对应日期的戳子,代表明天还有资格来此售卖货品。
没钱交税费的人就会失去销售资格,也就等于失去了一家的生活来源,因为去城内别的地方售卖货品,收益肯定不如翠湖坊内高,所以即使翠湖坊早市的要求严格点,这些商贩也只能接受。
翠湖坊的管理费可不是白收的,早市收摊后会产生很多的垃圾,坊内的清扫人员会在一刻钟内打扫得纤尘不染,完全恢复到以前的样子,如果没有这么好的生活环境,翠湖坊也成不了昆州城内最好的坊市。
至于那些起得晚的人家想要购买食材,湖西面还有几家肉铺、菜店和粮店,全天供应食材,只是价格会比早市上贵不少,毕竟翠湖坊内的店铺租金还是非常高。
璇玑派的众人看到翠湖坊的经营管理模式,只觉眼前一亮,这样环境优美、秩序井然的坊市不正是璇玑派应该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吗?
大家一时都忘记了要投宿的事情,决定先去湖西早市实地勘察一下。
何铁牛见客人们对翠湖坊早市如此感兴趣,也觉得自己面子上有光,立刻带着璇玑派众人来到了早市,为大家殷勤地介绍翠湖坊的早市运作模式,还专门推荐了几种非常出名的小吃。
璇玑派众人虽然刚刚吃过早饭,但还是忍不住尝了尝这里的早点小吃,果然味道不错,陆启明总算是把刚才没吃饱的饭补上了。
众人逛逛走走,很快就快到了巳时,只见一位高壮的坊官突然出现在早市一侧的街道中央,抬手往嘴里塞了一个哨子,然后用力地吹了起来。
早市上所有的商贩先是一愣,然后所有人都开始加快了动作,还在谈价格的商贩,立刻按照采买人员的意思降价;已经卖光货品的摊贩,则急忙把散落在自己摊位附近的菜叶、垃圾都捡拾起来,扔在自己的车上或挑篮里。
陆启明正捧着一碗三花蜂蜜羹在喝,味道十分不错,他还准备感叹一下,只见卖糖水的女摊贩可怜兮兮地看着他手里的碗说:“客官,您能快点喝吗?”
陆启明瞪大眼睛说:“为什么?这么好喝的东西,当然需要慢慢品尝了。”
女摊贩三十多岁,一脸的风霜,眼角也布满了皱纹,看来平时日子过得也不如意,她期期艾艾地说:“客官,翠湖坊规定,三哨之内不退出早市的商贩,暂停售卖资格三天,我一家老小全靠我一人挣钱,要是耽误了时间取消了售卖资格,家里停了进项,我们一家都只能挨饿了。”
这时,第二遍哨响又传来了,这时所有的商贩都开始着急起来,一些已经收拾好的商贩已经开始拉着自己的车子或挑着自己的挑担,开始沿着一条僻静的小路向翠湖坊西侧的坊门撤去,那里有税官和坊官登销出入记录和收取税费。
剩下的商贩几乎都是给钱就卖,只希望早点结束交易离开,有的商贩觉得吃亏就干脆不卖了,反正是不能耽误时间。
陆启明一看女摊贩不是撒谎,仰头喝下这碗三花蜂蜜羹,从怀里抓出一把制钱放到了碗里,足有四五十枚,而一碗三花蜂蜜羹只要三文钱而已。
女摊贩立刻千恩万谢,陆启明摆摆手,示意她赶快去忙。
很快第三声哨响后,早市里的商贩已经全部走光了,这时坊市两头各出现了十余名头扎头巾、带围裙的清洁人员,开始迅速的清扫早市,清扫完毕后,又打来清水清洗路面,良好的排水系统让这些污水很快排入了地下。
不过一刻钟时间,这片早市所在区域就被清理了出来,另有坊工拉来了几车盆栽植物,错落的放在几处路口位置,挡住了向西的小路,很快这里就变成了一个小公园。
璇玑派众人啧啧称奇,不愧是省城顶级的坊市,这种分时布置理念绝对超前,苍耳和君莫扰纷纷拿出手札和炭笔记录。
苍耳记录回去是想把这些用于璇玑派的改造,而君莫扰则是在记录《璇玑实录》,准备收集成册后,付梓印刷,用于收藏。
虽然在早市上耽误了一会儿,但是大家都觉得不虚此行。
璇玑子看时间已经不早,就吩咐何铁牛先带大家找一处客栈住下来,何铁牛就领着众人往翠湖东面走去,那里集中着翠湖坊的大部分客栈和酒楼。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