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序章 相约 (修)
- 2 章一 断肠 全
- 3 章二 逆缘 全
- 4 章三 道途 上
- 5 章三 道途 下
- 6 章四 初悟 上
- 7 章四 初悟 中
- 8 章四 初悟 下
- 9 章五 纷乱 上
- 10 章五 纷乱 下
- 11 章六 春水 上
- 12 章六 春水 下
- 13 章七 烟波 上
- 14 章七 烟波 下
- 15 章八 风乍起 上
- 16 章八 风乍起 下
- 17 章九 岁考 上
- 18 章九 岁考 中
- 19 章九 岁考 下
- 20 章十 流年 上
- 21 章十 流年 中
- 22 章十 流年 三
- 23 章十 流年 四
- 24 章十 流年 五
- 25 章十一 陌路 上
- 26 章十一 陌路 下
- 27 章十二 天恸 上
- 28 章十二 天恸 下
- 29 章十三 佳人 上
- 30 章十三 佳人 中
- 31 章十三 佳人 下
- 32 章十四 来仪 上
- 33 章十四 来仪 下
- 34 章十五 人间 上
- 35 章十五 人间 中
- 36 章十五 人间 (三)
- 37 章十五 人间 (四)
- 38 章十五 人间 (五)
- 39 章十六 影散酒寒人寥落 上
- 40 章十六 影散酒寒人寥落 中
- 41 章十六 影散酒寒人寥落 下(补全)
- 42 章十七 怎堪骤雨狂风 一
- 43 章十七 怎堪骤雨狂风 二
- 44 章十七 怎堪骤雨狂风 三
- 45 章十七 怎堪骤雨狂风 四
- 46 章十七 怎堪骤雨狂风 五
- 47 章十八 情天恨地两濛濛 上
- 48 章十八 情天恨地两濛濛 下
- 49 章十九 尘间多少事 上
- 50 章十九 尘间多少事 中
- 51 章十九 尘间多少事 三
- 52 章十九 尘间多少事 四
- 53 章十九 尘间多少事 五
- 54 章二十 岂必消无踪 上
- 55 章二十 岂必消无踪 中
- 56 章二十 岂必消无踪 中下
- 57 章二十 岂必消无踪 下
- 58 章二十 岂必消无踪 下下
- 59 章二十一 摧叶折枝涤旧秽 上
- 60 章二十一 摧叶折枝涤旧秽 中
- 61 章二十一 摧叶折枝涤旧秽 下
- 62 章二十二 任他遮挡重重 上
- 63 章二十二 任他遮挡重重 中
- 64 章二十二 任他遮挡重重 下
- 65 章二十三 仰天犹恨雨无锋 上
- 66 章二十三 仰天犹恨雨无锋 中
- 67 章二十三 仰天犹恨雨无锋 下
- 68 章二十四 万丝青干剑 上
- 69 章二十四 万丝青干剑 中
- 70 章二十四 万丝青干剑 下
- 71 章二十五 斩罢落残红 一
- 72 章二十五 斩罢落残红 二
- 73 章二十五 斩罢落残红 三
- 74 章二十五 斩罢落残红 四
- 75 章二十五 斩罢落残红 五
- 76 章二十五 斩罢落残红 六
- 77 章二十五 斩罢落残红 七
- 78 章二十六 抉择 上
- 79 章二十六 抉择 下
- 80 章二十七 对错 上
- 81 章二十七 对错 下
- 82 章二十八 变局 上
- 83 章二十八 变局 下
- 84 章二十九 大隐 上
- 85 章二十九 大隐 下
- 86 章三十 仁义 上VIP解禁第一章
- 87 章三十 仁义 下VIP解禁第二章
- 88 章三十一 庙堂 上VIP解禁第三章
- 89 章三十一 庙堂 中VIP解禁第四章
- 90 章三十一 庙堂 下(VIP解禁第五章)
- 91 章三十二 炼器 上
- 92 章三十二 炼器 下
- 93 章三十三 长安 上
- 94 章三十三 长安 中
- 95 章三十三 长安 下
- 96 章三十四 斗法 上
- 97 章三十四 斗法 中
- 98 章三十四 斗法 三
- 99 章三十四 斗法 四
- 100 章三十五 生死 上
- 101 章三十五 生死 下
- 102 飞在天上的元旦
- 103 章三十六 黄泉 上
- 104 章三十六 黄泉 中
- 105 章三十六 黄泉 下
- 106 章三十七 茫茫 上
- 107 章三十七 茫茫 中
- 108 章三十七 茫茫 下
- 109 章三十八 池鱼 上
- 110 章三十八 池鱼 下
- 111 章三十九 醉乡 上
- 112 章三十九 醉乡 下
- 113 章四十 纵情 上
- 114 章四十 纵情 中
- 115 章四十 纵情 下
- 116 章四十一 惊怒 上
- 117 章四十一 惊怒 中
- 118 章四十一 惊怒 下
- 119 章四十二 不归 上
- 120 章四十二 不归 下
- 121 章四十三 魂炼 上
- 122 章四十三 魂炼 下
- 123 章四十四 纵横 上
- 124 章四十四 纵横 中
- 125 章四十四 纵横 下
- 126 章四十五 因果 上
- 127 章四十五 因果 中
- 128 章四十五 因果 下
- 129 章四十五 因果 下下
- 130 章四十六 路口 上
- 131 章四十六 路口 中
- 132 章四十六 路口 下
- 133 章四十七 惊蜇 上
- 134 章四十七 惊蜇 下
- 135 章四十八 贪狼 上
- 136 章四十八 贪狼 下
- 137 章一 知返 上
- 138 章一 知返 中
- 139 章一 知返 下
- 140 章二 惊梦 上
- 141 章二 惊梦 中
- 142 章二 惊梦 下
- 143 章三 执念 上
- 144 章三 执念 下
- 145 章四 行尸 上
- 146 章四 行尸 中
- 147 章四 行尸 下
- 148 章五 定海 上
- 149 章五 定海 下
- 150 章六 何往 上
- 151 章六 何往 中
- 152 章六 何往 下
- 153 章七 归处 上
- 154 章七 归处 中
- 155 章七 归处 下
- 156 章八 寒夜 上
- 157 章八 寒夜 下
- 158 章九 奇技 上
- 159 章九 奇技 中
- 160 章九 奇技 下
- 161 章十 与有情人 上
- 162 更新公告
- 163 章十 与有情人 下
- 164 章十一 做快乐事 上
- 165 章十一 做快乐事 中
- 166 章十一 做快乐事 下
- 167 章十二 未问是缘是劫 上
- 168 章十二 未问是缘是劫 中
- 169 章十二 未问是缘是劫 中下
- 170 章十二 未问是缘是劫 下
- 171 章十三 未央 上
- 172 章十三 未央 下
- 173 章十四 擦肩而过 上
- 174 章十四 擦肩而过 下
- 175 章十五 纵情 上
- 176 章十五 纵情 下
- 177 章十六 苍生 上
- 178 章十六 苍生 中
- 179 章十六 苍生 下
- 180 章十七 相见
- 181 章十八 不若怀念 上
- 182 章十八 不若怀念 下
- 183 章一 怎无言 上
- 184 章一 怎无言 中
- 185 章一 怎无言 中下
- 186 章一 怎无言 下
- 187 章一 怎无言 下下
- 188 章二 荒唐事 上
- 189 章二 荒唐事 中
- 190 章二 荒唐事 下
- 191 章三 会挽雕弓如满月 上
- 192 章三 会挽雕弓如满月 下
- 193 章四 西北望,射天狼 上
- 194 章四 西北望,射天狼 中
- 195 章四 西北望,射天狼 下
- 196 章五 鬓微霜 上
- 197 章五 鬓微霜 中
- 198 章五 鬓微霜 下
- 199 章六 生死路 上
- 200 章六 生死路 中
- 201 章六 生死路 中下
- 202 章六 生死路 下
- 203 章六 生死路 下下
- 204 章七 英雄冢 上
- 205 章七 英雄冢 中
- 206 章七 英雄冢 下
- 207 章八 无归处 一
- 208 章八 无归处 二
- 209 章八 无归处 三
- 210 章八 无归处 四
- 211 章八 无归处 五
- 212 章八 无归处 六
- 213 章八 无归处 七
- 214 章九 不肯栖 一
- 215 章九 不肯栖 二
- 216 章九 不肯栖 三
- 217 章九 不肯栖 四
- 218 章九 不肯栖 五
- 219 章九 俱往矣 一
- 220 章十 俱往矣 二
- 221 章十 俱往矣 三
- 222 章十 俱往矣 四
- 223 章十一 若相惜 一
- 224 章十一 若相惜 二
- 225 章十一 若相惜 三
- 226 章十一 若相惜 四
- 227 章十一 若相惜 五
- 228 章十二 无相忘 一
- 229 章十二 无相忘 二
- 230 章十二 无相忘 三
- 231 章十二 无相忘 四
- 232 章十二 无相忘 五
- 233 章十二 无相忘 六
- 234 章十三 零落意 一
- 235 章十三 零落意 二
- 236 章十三 零落意 三
- 237 章十三 零落意 四
- 238 章十四 杀伐事 一
- 239 章十四 杀伐事 二
- 240 章十四 杀伐事 三
- 241 章十四 杀伐事 四
- 242 章十四 杀伐事 五
- 243 章十四 杀伐事 六
- 244 章十四 杀伐事 七
- 245 章十五 坐金銮 一
- 246 章十五 坐金銮 二
- 247 章十五 坐金銮 三
- 248 章十六 生死路 一
- 249 章十六 生死路 二
- 250 章十七 上穷碧落下黄泉 一
- 251 章十七 上穷碧落下黄泉 二
- 252 章十七 上穷碧落下黄泉 三
- 253 章一 奈何途 一
- 254 章一 奈何途 二
- 255 章一 奈何途 三
- 256 章一 奈何途 四
- 257 章一 奈何途 五
- 258 章一 奈何途 六
- 259 章一 奈何途 七
- 260 章二 终不怨 一
- 261 章二 终不怨 二
- 262 章二 终不怨 三(修)
- 263 章二 终不怨 四
- 264 章三 凭生死 一
- 265 章三 凭生死 二
- 266 章三 凭生死 三
- 267 章三 凭生死 四
- 268 章三 凭生死 五
- 269 章四 换相见 上
- 270 章四 换相见 下
- 271 终章 一曲千年
- 272 【好消息】
- 273 好消息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章四 初悟 中
章四 初悟 中
一个时辰的〈道德经〉讲解完,已是月华初上时分纪若尘匆匆吃过晚饭,又在云风道长的引领下向紫阳真人所居的太常宫行来
紫阳真人这一脉所居山峰与莫干峰遥相正对,在诸峰中与莫干峰相距最是遥远两峰间当空飘浮着五座巨岩,巨岩之间以十二根铁索联系成桥,保持着与莫干峰的联系九脉弟子若想要去太上道德宫,修为够的自是驾御法宝飞行,修为差一些的则需踏索过桥只是西玄山诸峰高极,山风凌厉,铁索又摇摆不定,极是不易行走但即使如此,那些资质平庸的弟子苦修三年、打下道基后,也可以过桥无碍
纪若尘自无这等神通,是以需要云风道长扶着,才能从桥上走一遍他尚未入门,这一番过索桥自是吓得魂不附体,但云风道长言道,此时多过索桥乃是锻炼心志的妙法是以纪若尘尽管心中害怕已极,仍然强行在索桥上一步步向前挪去
月色清冷,寒风呼啸,纪若尘身上仅有一件道袍,一套内衣,他虽然久居塞外苦寒之地,但又哪里挡得住这高空山风的寒意?不到片刻功夫,他就已冻得唇色青紫,面色如霜似是与山风应和,他足下粗大铁链不停地震动着,时时会剧烈摇晃数下铁链在月色下闪着清光,多少年来不知被多少道徒踏过,显得滑溜之极纪若尘每走上三五步,足下就会一个打滑,从铁链边踏空下去铁索之下是那万丈深渊,一眼望去,黑暗幽深,全不见底,只能见到淡薄云气在山峰腰部漫延徘徊虽然纪若尘每一次失足都会被云风道长及时拉回,然则那一次次的惊吓也足以令他心胆俱裂、后怕不已
凄冷的山峰间,初时尚能听得到纪若尘数声声嘶力竭的惊呼,到得后来,他心志渐渐坚定,就再也听不以惊呼了
在踏上太常峰的一刻,纪若尘登时长出一口气,脚下一软,全身乏力之极,有如虚脱但这一番月下行桥,已在他心中留下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不多时,纪若尘已站在紫阳真人面前虽然他周身道袍为冷汗所透,脚下也十分虚浮,但紫阳真人眼中已稍有嘉许之意
两个小道僮为纪若尘安排好座位,燃起一炉醒神定心的东海露沉香,就躬身退了下去现下是紫阳真人传法之时,禁忌最是严厉紫阳真人又是一脉之首,虽然今晚传授的不过是道德宗内人人皆会的入门功课,但非经紫阳真人允可,任何人潜近精舍十丈之内都是格杀勿论
待纪若尘盘膝坐定,紫阳真人方抚须道:“若尘,正所谓纲举则目张所以今晚之课,就是将我道德宗修行之主典杂学,一一说与你知晓,好让你今后修行时知该向何处努力否则我道德宗上承广成子一脉,主经三部,辅经三部,又有二十七篇诀要另有杂学三千六百,其它道藏五万,在这茫茫道海之中,你又向哪里寻路去?”
听闻此语,纪若尘倒吸一口冷气,当下打起精神,正襟危坐,不肯放过一个字去
紫阳真人饮一口茶,方才续道:“我道德宗始于三千七百年前,为三清祖师所立其时三清祖师道号尚为真弘,隐于山间修行祖师其时仙缘已至,发现了广成子登仙飞升之所,得三清真经六篇因这三清真经讲述的是那玉清、上清、太清三种境界,因此祖师清修百年后,改道号为三清真人,又觅得西玄山洞天福地,盖了个小小道观,从此创下了道德宗一脉若你有兴趣,今后可自去太上道德宫翻阅我宗传承之史,此经是不禁弟子观看的”
“想那三清真经乃是广成子飞升之时所留,其中自然蕴有天地至秘,然则若非大有慧根之人,难以理解其中精微大义是以自三清祖师以降,我道德宗历代真人均倾力于这三清真经之上,留下无数心得体悟,二千年前,本宗又有玄空真人具大智慧,修得功德圆满,羽化飞升飞升前玄空真人花去三天时间,将本宗历代真人手记编成二十七篇诀要,以为三清真经之辅,此后始有我道德宗的中兴”
“这三清真经又有太玄、太平、太清三经辅之,合称为三清六经六经艰深晦涩,常人难明,是以玄空真人以圣、仙、真对应三清境,每境又分为九重,次第以上、高、太、玄、天、真、神、灵、至为其名,并各有一部道经应之这三清六经二十七辅,即为我道德宗飞仙正法”
这一番长篇大论,直说得紫阳真人摇头晃脑、口干舌燥,把那纪若尘听得头晕眼花,云里雾里,完全不知所云他好歹有些聪慧,大致听明白了道德宗共有二十七部经文,要一本一本的修炼上去,什么时候修完了那分不清是上圣还是上仙的鬼经,也就差不多是该飞升上天的时候了
紫阳真人停顿一下,一口气将杯中茶饮干,不顾纪若尘略显发白的脸色,又抚须续道:“除这飞仙正法之外,我宗旁学杂经为数众多,也不能忽略了这些杂经分为十二总部,第一本文,第二神符,第三玉诀,第四灵图,第五谱录,第六戒律,第七威仪,第八方法,第九众术,第十丹鼎,第十一炼器,第十二传记,每部藏经二百至六百部不等,合共三千六百部在杂经之外,另有道典五万部,历代先师真人手记无数……”
一谈及道藏及先圣手记,紫阳真人谈兴大发,洋洋洒洒一篇宏论,真说了二个时辰而有余,那一壶茶早已被他喝了个干净不过紫阳真人道法精熟,挥手间召来清泉,又以真火为引,片刻间又是一壶新茶在手紫阳真人谈得高兴,每每有宏论妙语,发前人所未发,于道法上见识之深,实可与他尊崇身份匹配只是那纪若尘今日刚刚才开始学习识字,又如何领会得到紫阳真人微言大义?紫阳真人此举实实在在的是对牛弹琴
纪若尘早已听得头晕眼花,昏昏欲睡,只是仙师正在传道,这当弟子的怎可不用心聆听?因此尽管十句中有十句不懂,他仍然强打精神,坚持正坐,咬牙死记硬背
直至夜深人静,紫阳真人一番滔滔宏论才算收尾饶是纪若尘自幼流lang,习惯了劳苦生活,此时光坐也坐得他全身酸痛,两脚发软
直至此时,紫阳真人才授了一篇口诀给纪若尘,叮嘱他依诀而行,每日行功两次,朝采日精,晚吸月华,说道此乃飞升道途之始纪若尘用心记下,又请教了几个问题,这才筋疲力尽地退下
此番宏论说得紫阳真人神清气爽,面透红光,有如真元又进了一层他看着纪若尘离去身影,只是抚须微笑,说不出的心满意足
此后纪若尘早晚依着紫阳真人所授之诀吐纳行功,上半月在太常宫中研修道法,下半月则在太上道德宫中接受七脉真人训导,每日晚上则要听那老先生讲文解字,每夜里往返踏索过桥,则都是云风道长照看着他
如是匆匆一月过去,道德宗又渐渐归于平静
此时北地已是残秋初冬时分,偶有大雪纷飞之时西玄山虽有法阵护佑,峰顶四季温润如春,但也渐渐显了寒意出来
此时茫茫雪原上,寒风呼啸,铅云低垂雪原中央,正立着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正一脸茫然地四下环顾,显得不知所措一阵寒风袭来,他冷得一阵哆嗦,忙将手缩回了衣袖之中呜呜风声中,忽然传来数声隐约的狼嚎少年面色大变,立刻侧耳分辨了一下狼嚎传来的方向,又仰首向天,看了看天色,当下选了一个方向发足狂奔起来!
只是那饿狼来得极为迅速,少年还没跑出几步,风雪中已蹿出一头巨狼它鬃毛如铁,獠牙间口水不住滴落,一路奔来,踏雪无声,碧绿的眼珠死死地盯住了那少年
少年似是知道逃不掉,忽然立定了脚步,转身迎向了饿狼,就欲殊死一搏那饿狼放缓了脚步,开始绕着少年打起圈子来它饥饿难忍,才绕了两圈就一跃而起,带着一股恶风咬向少年的咽喉!
少年左手掐诀,右手迎向恶狼,喝道:“天猷灭类,破!”然而他咒语喝出,却是半点效果也无,只这一迟疑的功夫,恶狼已在他眼前!少年突然就地一个打滚,间不容发之际让过了饿狼一扑然而在这死生之际,他非但没有逃跑,反而回身向那恶饿扑去,一把揪住狼耳,就是狠狠一口咬在狼颈上!
一人一狼翻翻滚滚地死战半天,也未见分出胜负那少年对狼性极为熟悉,看上去至少斗过数场,而且在此性命攸关之时,他已然激出了全身上下的潜力,这才堪堪与恶狼斗了个平手然而他毕竟年纪尚幼,尽管已将饿狼后颈咬得血肉模糊,但力气已经耗尽,再也压不住那饿狼,被一下掀落在地饿狼一口咬住少年小腿,利齿与骨头相擦,发出阵阵令人牙酸的声音
它就此咬着那少年,将他一路向雪原深处拖去
纪若尘一声大叫,猛然坐起身来,这才发现刚刚不过是南柯一梦只是他腿上火辣辣地痛,似乎真的被那头梦中饿狼给咬伤了一般纪若尘除去鞋袜,卷起裤管,仔细检视双腿他腿上肌肤倒是完好的,只是纵横交错着许多伤痕右小腿上有两排整齐的圆形伤疤,看上去似是被什么野兽咬过一般,而且咬得极深极重
纪若尘轻轻抚摸着腿上的疤痕那时他不过七八岁年纪,从关内流lang到塞外,不小心遇上了一头戈壁游荡的饿狼他那时年纪虽小,但骨子里也有一股悍勇之气,又是生死一线,因此拼死抵抗,很是挣扎了一段时间就在饿狼终于咬倒纪若尘,要将他拖回窝中分食之际,龙门客栈大掌柜恰好路过,听到了纪若尘的哭喊于是他纵马赶至,一把生铁大菜刀生生劈入饿狼狼头,又将已是奄奄一息的纪若尘带回客栈救治,这才让他保住了一条小命这右腿上的疤痕,就是那头饿狼所留
在龙门客栈六年时光,纪若尘有衣穿,有饭吃,睡觉时有遮风避雨之所,可以放心安眠,其实已是他自记事时起最快乐的一段辰光此时回想起来,就是掌柜夫人的叱喝,也是十分亲切虽然龙门客栈没有一处地方比得上太上道德宫,但不知为何,他还是有些希望再回到那塞外荒漠上的客栈中去
此地虽好,非是吾家
紫阳真人这一脉所居山峰与莫干峰遥相正对,在诸峰中与莫干峰相距最是遥远两峰间当空飘浮着五座巨岩,巨岩之间以十二根铁索联系成桥,保持着与莫干峰的联系九脉弟子若想要去太上道德宫,修为够的自是驾御法宝飞行,修为差一些的则需踏索过桥只是西玄山诸峰高极,山风凌厉,铁索又摇摆不定,极是不易行走但即使如此,那些资质平庸的弟子苦修三年、打下道基后,也可以过桥无碍
纪若尘自无这等神通,是以需要云风道长扶着,才能从桥上走一遍他尚未入门,这一番过索桥自是吓得魂不附体,但云风道长言道,此时多过索桥乃是锻炼心志的妙法是以纪若尘尽管心中害怕已极,仍然强行在索桥上一步步向前挪去
月色清冷,寒风呼啸,纪若尘身上仅有一件道袍,一套内衣,他虽然久居塞外苦寒之地,但又哪里挡得住这高空山风的寒意?不到片刻功夫,他就已冻得唇色青紫,面色如霜似是与山风应和,他足下粗大铁链不停地震动着,时时会剧烈摇晃数下铁链在月色下闪着清光,多少年来不知被多少道徒踏过,显得滑溜之极纪若尘每走上三五步,足下就会一个打滑,从铁链边踏空下去铁索之下是那万丈深渊,一眼望去,黑暗幽深,全不见底,只能见到淡薄云气在山峰腰部漫延徘徊虽然纪若尘每一次失足都会被云风道长及时拉回,然则那一次次的惊吓也足以令他心胆俱裂、后怕不已
凄冷的山峰间,初时尚能听得到纪若尘数声声嘶力竭的惊呼,到得后来,他心志渐渐坚定,就再也听不以惊呼了
在踏上太常峰的一刻,纪若尘登时长出一口气,脚下一软,全身乏力之极,有如虚脱但这一番月下行桥,已在他心中留下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不多时,纪若尘已站在紫阳真人面前虽然他周身道袍为冷汗所透,脚下也十分虚浮,但紫阳真人眼中已稍有嘉许之意
两个小道僮为纪若尘安排好座位,燃起一炉醒神定心的东海露沉香,就躬身退了下去现下是紫阳真人传法之时,禁忌最是严厉紫阳真人又是一脉之首,虽然今晚传授的不过是道德宗内人人皆会的入门功课,但非经紫阳真人允可,任何人潜近精舍十丈之内都是格杀勿论
待纪若尘盘膝坐定,紫阳真人方抚须道:“若尘,正所谓纲举则目张所以今晚之课,就是将我道德宗修行之主典杂学,一一说与你知晓,好让你今后修行时知该向何处努力否则我道德宗上承广成子一脉,主经三部,辅经三部,又有二十七篇诀要另有杂学三千六百,其它道藏五万,在这茫茫道海之中,你又向哪里寻路去?”
听闻此语,纪若尘倒吸一口冷气,当下打起精神,正襟危坐,不肯放过一个字去
紫阳真人饮一口茶,方才续道:“我道德宗始于三千七百年前,为三清祖师所立其时三清祖师道号尚为真弘,隐于山间修行祖师其时仙缘已至,发现了广成子登仙飞升之所,得三清真经六篇因这三清真经讲述的是那玉清、上清、太清三种境界,因此祖师清修百年后,改道号为三清真人,又觅得西玄山洞天福地,盖了个小小道观,从此创下了道德宗一脉若你有兴趣,今后可自去太上道德宫翻阅我宗传承之史,此经是不禁弟子观看的”
“想那三清真经乃是广成子飞升之时所留,其中自然蕴有天地至秘,然则若非大有慧根之人,难以理解其中精微大义是以自三清祖师以降,我道德宗历代真人均倾力于这三清真经之上,留下无数心得体悟,二千年前,本宗又有玄空真人具大智慧,修得功德圆满,羽化飞升飞升前玄空真人花去三天时间,将本宗历代真人手记编成二十七篇诀要,以为三清真经之辅,此后始有我道德宗的中兴”
“这三清真经又有太玄、太平、太清三经辅之,合称为三清六经六经艰深晦涩,常人难明,是以玄空真人以圣、仙、真对应三清境,每境又分为九重,次第以上、高、太、玄、天、真、神、灵、至为其名,并各有一部道经应之这三清六经二十七辅,即为我道德宗飞仙正法”
这一番长篇大论,直说得紫阳真人摇头晃脑、口干舌燥,把那纪若尘听得头晕眼花,云里雾里,完全不知所云他好歹有些聪慧,大致听明白了道德宗共有二十七部经文,要一本一本的修炼上去,什么时候修完了那分不清是上圣还是上仙的鬼经,也就差不多是该飞升上天的时候了
紫阳真人停顿一下,一口气将杯中茶饮干,不顾纪若尘略显发白的脸色,又抚须续道:“除这飞仙正法之外,我宗旁学杂经为数众多,也不能忽略了这些杂经分为十二总部,第一本文,第二神符,第三玉诀,第四灵图,第五谱录,第六戒律,第七威仪,第八方法,第九众术,第十丹鼎,第十一炼器,第十二传记,每部藏经二百至六百部不等,合共三千六百部在杂经之外,另有道典五万部,历代先师真人手记无数……”
一谈及道藏及先圣手记,紫阳真人谈兴大发,洋洋洒洒一篇宏论,真说了二个时辰而有余,那一壶茶早已被他喝了个干净不过紫阳真人道法精熟,挥手间召来清泉,又以真火为引,片刻间又是一壶新茶在手紫阳真人谈得高兴,每每有宏论妙语,发前人所未发,于道法上见识之深,实可与他尊崇身份匹配只是那纪若尘今日刚刚才开始学习识字,又如何领会得到紫阳真人微言大义?紫阳真人此举实实在在的是对牛弹琴
纪若尘早已听得头晕眼花,昏昏欲睡,只是仙师正在传道,这当弟子的怎可不用心聆听?因此尽管十句中有十句不懂,他仍然强打精神,坚持正坐,咬牙死记硬背
直至夜深人静,紫阳真人一番滔滔宏论才算收尾饶是纪若尘自幼流lang,习惯了劳苦生活,此时光坐也坐得他全身酸痛,两脚发软
直至此时,紫阳真人才授了一篇口诀给纪若尘,叮嘱他依诀而行,每日行功两次,朝采日精,晚吸月华,说道此乃飞升道途之始纪若尘用心记下,又请教了几个问题,这才筋疲力尽地退下
此番宏论说得紫阳真人神清气爽,面透红光,有如真元又进了一层他看着纪若尘离去身影,只是抚须微笑,说不出的心满意足
此后纪若尘早晚依着紫阳真人所授之诀吐纳行功,上半月在太常宫中研修道法,下半月则在太上道德宫中接受七脉真人训导,每日晚上则要听那老先生讲文解字,每夜里往返踏索过桥,则都是云风道长照看着他
如是匆匆一月过去,道德宗又渐渐归于平静
此时北地已是残秋初冬时分,偶有大雪纷飞之时西玄山虽有法阵护佑,峰顶四季温润如春,但也渐渐显了寒意出来
此时茫茫雪原上,寒风呼啸,铅云低垂雪原中央,正立着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正一脸茫然地四下环顾,显得不知所措一阵寒风袭来,他冷得一阵哆嗦,忙将手缩回了衣袖之中呜呜风声中,忽然传来数声隐约的狼嚎少年面色大变,立刻侧耳分辨了一下狼嚎传来的方向,又仰首向天,看了看天色,当下选了一个方向发足狂奔起来!
只是那饿狼来得极为迅速,少年还没跑出几步,风雪中已蹿出一头巨狼它鬃毛如铁,獠牙间口水不住滴落,一路奔来,踏雪无声,碧绿的眼珠死死地盯住了那少年
少年似是知道逃不掉,忽然立定了脚步,转身迎向了饿狼,就欲殊死一搏那饿狼放缓了脚步,开始绕着少年打起圈子来它饥饿难忍,才绕了两圈就一跃而起,带着一股恶风咬向少年的咽喉!
少年左手掐诀,右手迎向恶狼,喝道:“天猷灭类,破!”然而他咒语喝出,却是半点效果也无,只这一迟疑的功夫,恶狼已在他眼前!少年突然就地一个打滚,间不容发之际让过了饿狼一扑然而在这死生之际,他非但没有逃跑,反而回身向那恶饿扑去,一把揪住狼耳,就是狠狠一口咬在狼颈上!
一人一狼翻翻滚滚地死战半天,也未见分出胜负那少年对狼性极为熟悉,看上去至少斗过数场,而且在此性命攸关之时,他已然激出了全身上下的潜力,这才堪堪与恶狼斗了个平手然而他毕竟年纪尚幼,尽管已将饿狼后颈咬得血肉模糊,但力气已经耗尽,再也压不住那饿狼,被一下掀落在地饿狼一口咬住少年小腿,利齿与骨头相擦,发出阵阵令人牙酸的声音
它就此咬着那少年,将他一路向雪原深处拖去
纪若尘一声大叫,猛然坐起身来,这才发现刚刚不过是南柯一梦只是他腿上火辣辣地痛,似乎真的被那头梦中饿狼给咬伤了一般纪若尘除去鞋袜,卷起裤管,仔细检视双腿他腿上肌肤倒是完好的,只是纵横交错着许多伤痕右小腿上有两排整齐的圆形伤疤,看上去似是被什么野兽咬过一般,而且咬得极深极重
纪若尘轻轻抚摸着腿上的疤痕那时他不过七八岁年纪,从关内流lang到塞外,不小心遇上了一头戈壁游荡的饿狼他那时年纪虽小,但骨子里也有一股悍勇之气,又是生死一线,因此拼死抵抗,很是挣扎了一段时间就在饿狼终于咬倒纪若尘,要将他拖回窝中分食之际,龙门客栈大掌柜恰好路过,听到了纪若尘的哭喊于是他纵马赶至,一把生铁大菜刀生生劈入饿狼狼头,又将已是奄奄一息的纪若尘带回客栈救治,这才让他保住了一条小命这右腿上的疤痕,就是那头饿狼所留
在龙门客栈六年时光,纪若尘有衣穿,有饭吃,睡觉时有遮风避雨之所,可以放心安眠,其实已是他自记事时起最快乐的一段辰光此时回想起来,就是掌柜夫人的叱喝,也是十分亲切虽然龙门客栈没有一处地方比得上太上道德宫,但不知为何,他还是有些希望再回到那塞外荒漠上的客栈中去
此地虽好,非是吾家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