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50 第950章 王与王
- 951 第951章 疲兵之计
- 952 第952章 血战之勇
- 953 第953章 全线开战
- 954 第954章 师徒之间
- 955 第955章 论厚颜无耻
- 956 第956章 四面围城
- 957 第957章 开城决战
- 958 第958章 刀枪战
- 959 第959章 王者之战
- 960 第960章 最后一战
- 961 第961章 何处惊雷起
- 962 第962章 魂断六瓶湖
- 963 第963章 天下难定
- 964 第964章 女生外向
- 965 第965章 江南好
- 966 第966章 夕照关前
- 967 第967章 江南来客
- 968 第968章 余烬未灭
- 969 第969章 师徒之间
- 970 第970章 过江
- 971 第971章 骄兵必败
- 972 第972章 群龙无首
- 973 第973章 陵川一战
- 974 第974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
- 975 第975章 俘虏也是有尊严的
- 976 第976章 背负骂名
- 977 第977章 自侮之道
- 978 第978章 人间绝色
- 979 第979章 乱入的棋子
- 980 第980章 进入陵川城
- 981 第981章 吕张斗
- 982 第982章 英雄难过美人关
- 983 第983章 错失良机
- 984 第984章 宴无好宴,会无好会
- 985 第985章 巾帼不让须眉
- 986 第986章 最后一战
- 987 第987章 不败之将
- 988 第988章 无事不登三宝殿
- 989 第989章 都不容易
- 990 第990章 半路杀出
- 991 第991章 万事俱备
- 992 第992章 群英会
- 993 第993章 濒临末日
- 994 第994章 危在旦夕
- 995 第995章 西门有变
- 996 第996章 长安城破
- 997 第997章 君臣之分
- 998 第998章 伴君如伴虎
- 999 第999章 高处不胜寒
- 1000 第1000章 兵者乃凶器
- 1001 第1001章 后路
- 1002 第1002章 罪该万死
- 1003 第1003章 故地重游
- 1004 第1004章 半夜撞鬼
- 1005 第1005章 猛龙过江(一)
- 1006 第1006章 猛龙过江(二)
- 1007 第1007章 王道无情
- 1008 第1008章 为国为民,不得不死
- 1009 第1009章 身陷大牢
- 1010 第1010章 神不知鬼不觉
- 1011 第1011章 半夜三更鬼敲门
- 1012 第1012章 反客为主
- 1013 第1013章 面王不跪,便是死罪
- 1014 第1014章 千里送人头
- 1015 第1015章 战场遗址
- 1016 第1016章 忠乎?
- 1017 第1017章 君心若海深
- 1018 第1018章 无主之地
- 1019 第1019章 暗藏凶险
- 1020 第1020章 北海五鬼
- 1021 第1021章 新仇旧恨
- 1022 第1022章 故地重游
- 1023 第1023章 金蝉脱壳
- 1024 第1024章 必死无疑
- 1025 第1025章 不留活口
- 1026 第1026章 一死天下太平
- 1027 第1027章 末路逃亡
- 1028 第1028章 杀手锏
- 1029 第1029章 回马枪
- 1030 第1030章 士为知己者死
- 1031 第1031章 在天之灵
- 1032 第1032章 惊天噩耗
- 1033 第1033章 兔死狗烹
- 1034 第1034章 不留活口
- 1035 第1035章 横生变故
- 1036 第1036章 孤身入长安
- 1037 第1037章 第二只靴子
- 1038 第1038章 寝食不安
- 1039 第1039章 十大侍卫
- 1040 第1040章 以情动之
- 1041 第1041章 饵
- 1042 第1042章 悠悠我心
- 1043 第1043章 心照不宣
- 1044 第1044章 债
- 1045 第1045章 赌一局
- 1046 第1046章 趁你病,要你命
- 1047 第1047章 悬而未决
- 1048 第1048章 一念之间
- 1049 第1049章 人心叵测
- 1050 第1050章 不得好死
- 1051 第1051章 庙堂之远
- 1052 第1052章 大结局 江湖一声长笑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960章 最后一战
第960章 最后一战
第962章
三军协力,将士一心,李行哉亲自陷阵,在于敌人厮杀的最前线。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即便如此拼命,也不过形成如此局面。
可李行哉却横了心将这幅局面进行下去,以命换命,他不吃亏。打到后来,纵然是自诩战斗意志强硬的戎族,也觉得怕了。
这样的厮杀什么时候是个结束?陷入战阵的戎族士兵难免这么想。
曾经野原火攻城,三日三夜不休,当时李行哉想停下,野原火却不给他这个机会。在那个时候,李行哉都敢扑上去咬敌人一口,更何况现在。
四面城墙被围,李行哉也没有放弃此战的主动权。
这种断子绝孙的打法,一直持续了一天一夜,戎族到后来真的被打怕了。
不得不选择退兵,李行哉当然不会轻易放过对方。带队向戎族后队发起冲锋,李行哉的确在戎族心里种下某种恐惧,面对李行哉的扑杀,毫无反抗。
李行哉杀敌无数,之后领军返回落凤城。
可以说凯旋而归,戎族野战无敌的神话就此被打破。
只不过李行哉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说是大获全胜,但其实双方伤亡持平。而且这一战是天时地利人和俱全,方才勉强打成这种局面。
以后,怕就很难有这样的机会了。
野原火退兵之后,重整旗鼓,没有给李行哉喘息的机会,便再次领兵杀过来。
反应如此之快,也证明野原火已明白过来,知道李行哉一时处于上风,但从大局上看,他仍旧处于劣势,也无法改变最终的结局。
戎族的战斗节奏并未被打乱,他们仍旧如往常一样攻城。
在城外筑起高台,朝城中放箭,丢入尸体;挖掘地道,引污水灌入水源;在城墙外燃烧大火,再以冷水灌溉……
戎族攻城无算,已经有一套固定的程序。在这个过程中,李行哉绞尽脑汁思考,想出了许多应对的法子。
不可谓没有效,只不过有效也有限,依旧无法阻止败局已定。
城头数次被戎族插旗,但都被江南兵夺了回来。这自然付出了极大代价,刚开始落凤城的兵马超过十万,但打到现在,只剩下两三万人。
戎族几乎是相同的损耗,不过他们随时有兵力补充,而落凤城已经成了一座孤城,李行哉没有援军。
大局已定,野原火暂缓了攻城,这当然不是因为他准备手下留情,他只是在蓄力,为最后一击做准备。
进入夏天后,天气越来越热,幸好今天是个阴云密布的好天气,长风袭来,吹散了空气中的热意。
李行哉独自坐在城主府的院子中,面前摆着一坛酒,这倒是很罕见的事情。
自从战斗开始,他便一直衣不卸甲,在城头督战,与三军共抗戎族。
没有绝对的意志,落凤城撑不到今天,可人力有时而穷,撑到现在,李行哉也有些撑不下去了。
他都如此,何况是冒死血战的士兵。十万大军折损七七八八,活下来的人见过太多尸体和鲜血,一颗心完全已经麻木。现在继续打仗,完全是凭着下意识的习惯。
为何而生,为何而死,爹娘赐下来的百十斤肉,为何要轻易去送死?
现在,已有人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人心惶惶,士气低落。经过连番血战,落凤城的城墙已摇摇欲坠,而用人心撑起的城墙,也快到撑不住的时候。
李行哉独坐良久,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喉咙的火辣感觉令他稍微清醒过来。
从开始走到现在,身边太多人失去性命,楚云生死在江南,落凤城这座坟墓,已经埋葬了十余万孤魂野鬼。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即便李行哉偶尔也觉得彷徨,一闭上眼睛便有无数亡魂来找自己索命。
那些死去无家可归的人,最后又都会到哪里呢。
李行哉端起一杯酒撒在地上。
好在,一切快结束了。
于此同时,野原火也独自躲在大帐内,面前摆着酒坛酒碗等酒具。
他端起一杯酒缓缓撒在地上。二人不愧曾经有过命交情,坐起事来也很有默契。李行哉在浇奠,野原火此刻也在浇奠。
李行哉浇奠的是阵亡将士,野原火浇奠的是李行哉。
一切快结束了。
你……一路走好。
……
野原火率领戎族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落凤城发起总攻。这是最后一战,双方都展现了极大的英勇。
李行哉在城头抗敌,竟他手杀死的戎族便有十八人之多。但戎族也不会轻易退去,他们知道落凤城已经是强弩之末,只差最后一击。
双方都是以命换命的打法,用牺牲占领或者守卫寸寸阵地。最后几乎是踩着鲜血和尸体前进。
倒下的尸体中,极有戎族也有江南军,大家躺在一起,却也分不清敌我。
这场战斗从辰时打响,一直持续到次日卯时。最后,戎族付出了无数代价,终于攻破了西门。
西门一破,江南军全线崩溃,再无法形成反抗力量。
毕竟,在城中与戎族巷战,江南军已经没有任何胜算。
在戎族破城之后,落凤城忽地燃起熊熊大火。这场火不是戎族放的,而是出自李行哉之手。
他没有留下落凤城给戎族经营的意思,提前便已准备好干草火油等易燃物,最后放一把火,将粮草与房屋一把火烧成灰烬。
不留一粒粮给戎族。
李行哉领着残兵败将,从南门突围。野原火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李行哉。
若是等李行哉回到江南,重整旗鼓,日后必然还有一场血战。
而且还有另外一个因素:戎族没粮了。
召集百万大军打这场仗,对戎族来说是极大的消耗。戎族的粮草都是从中原各地抢来,打到现在,却已经是差不多了。
落凤城被攻破后,李行哉放了一把火,将余粮化为灰烬,没有给戎族留下一粒粮食。
江南军的粮草屯在六瓶湖,却是有不少粮草。
野原火的下一个目的地,他下令争分夺秒赶路,能够杀掉李行哉最好。
就算不能杀掉他,也必须抢先抵达六瓶湖,不能让他毁了六瓶湖。
三军协力,将士一心,李行哉亲自陷阵,在于敌人厮杀的最前线。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即便如此拼命,也不过形成如此局面。
可李行哉却横了心将这幅局面进行下去,以命换命,他不吃亏。打到后来,纵然是自诩战斗意志强硬的戎族,也觉得怕了。
这样的厮杀什么时候是个结束?陷入战阵的戎族士兵难免这么想。
曾经野原火攻城,三日三夜不休,当时李行哉想停下,野原火却不给他这个机会。在那个时候,李行哉都敢扑上去咬敌人一口,更何况现在。
四面城墙被围,李行哉也没有放弃此战的主动权。
这种断子绝孙的打法,一直持续了一天一夜,戎族到后来真的被打怕了。
不得不选择退兵,李行哉当然不会轻易放过对方。带队向戎族后队发起冲锋,李行哉的确在戎族心里种下某种恐惧,面对李行哉的扑杀,毫无反抗。
李行哉杀敌无数,之后领军返回落凤城。
可以说凯旋而归,戎族野战无敌的神话就此被打破。
只不过李行哉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说是大获全胜,但其实双方伤亡持平。而且这一战是天时地利人和俱全,方才勉强打成这种局面。
以后,怕就很难有这样的机会了。
野原火退兵之后,重整旗鼓,没有给李行哉喘息的机会,便再次领兵杀过来。
反应如此之快,也证明野原火已明白过来,知道李行哉一时处于上风,但从大局上看,他仍旧处于劣势,也无法改变最终的结局。
戎族的战斗节奏并未被打乱,他们仍旧如往常一样攻城。
在城外筑起高台,朝城中放箭,丢入尸体;挖掘地道,引污水灌入水源;在城墙外燃烧大火,再以冷水灌溉……
戎族攻城无算,已经有一套固定的程序。在这个过程中,李行哉绞尽脑汁思考,想出了许多应对的法子。
不可谓没有效,只不过有效也有限,依旧无法阻止败局已定。
城头数次被戎族插旗,但都被江南兵夺了回来。这自然付出了极大代价,刚开始落凤城的兵马超过十万,但打到现在,只剩下两三万人。
戎族几乎是相同的损耗,不过他们随时有兵力补充,而落凤城已经成了一座孤城,李行哉没有援军。
大局已定,野原火暂缓了攻城,这当然不是因为他准备手下留情,他只是在蓄力,为最后一击做准备。
进入夏天后,天气越来越热,幸好今天是个阴云密布的好天气,长风袭来,吹散了空气中的热意。
李行哉独自坐在城主府的院子中,面前摆着一坛酒,这倒是很罕见的事情。
自从战斗开始,他便一直衣不卸甲,在城头督战,与三军共抗戎族。
没有绝对的意志,落凤城撑不到今天,可人力有时而穷,撑到现在,李行哉也有些撑不下去了。
他都如此,何况是冒死血战的士兵。十万大军折损七七八八,活下来的人见过太多尸体和鲜血,一颗心完全已经麻木。现在继续打仗,完全是凭着下意识的习惯。
为何而生,为何而死,爹娘赐下来的百十斤肉,为何要轻易去送死?
现在,已有人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人心惶惶,士气低落。经过连番血战,落凤城的城墙已摇摇欲坠,而用人心撑起的城墙,也快到撑不住的时候。
李行哉独坐良久,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喉咙的火辣感觉令他稍微清醒过来。
从开始走到现在,身边太多人失去性命,楚云生死在江南,落凤城这座坟墓,已经埋葬了十余万孤魂野鬼。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即便李行哉偶尔也觉得彷徨,一闭上眼睛便有无数亡魂来找自己索命。
那些死去无家可归的人,最后又都会到哪里呢。
李行哉端起一杯酒撒在地上。
好在,一切快结束了。
于此同时,野原火也独自躲在大帐内,面前摆着酒坛酒碗等酒具。
他端起一杯酒缓缓撒在地上。二人不愧曾经有过命交情,坐起事来也很有默契。李行哉在浇奠,野原火此刻也在浇奠。
李行哉浇奠的是阵亡将士,野原火浇奠的是李行哉。
一切快结束了。
你……一路走好。
……
野原火率领戎族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落凤城发起总攻。这是最后一战,双方都展现了极大的英勇。
李行哉在城头抗敌,竟他手杀死的戎族便有十八人之多。但戎族也不会轻易退去,他们知道落凤城已经是强弩之末,只差最后一击。
双方都是以命换命的打法,用牺牲占领或者守卫寸寸阵地。最后几乎是踩着鲜血和尸体前进。
倒下的尸体中,极有戎族也有江南军,大家躺在一起,却也分不清敌我。
这场战斗从辰时打响,一直持续到次日卯时。最后,戎族付出了无数代价,终于攻破了西门。
西门一破,江南军全线崩溃,再无法形成反抗力量。
毕竟,在城中与戎族巷战,江南军已经没有任何胜算。
在戎族破城之后,落凤城忽地燃起熊熊大火。这场火不是戎族放的,而是出自李行哉之手。
他没有留下落凤城给戎族经营的意思,提前便已准备好干草火油等易燃物,最后放一把火,将粮草与房屋一把火烧成灰烬。
不留一粒粮给戎族。
李行哉领着残兵败将,从南门突围。野原火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李行哉。
若是等李行哉回到江南,重整旗鼓,日后必然还有一场血战。
而且还有另外一个因素:戎族没粮了。
召集百万大军打这场仗,对戎族来说是极大的消耗。戎族的粮草都是从中原各地抢来,打到现在,却已经是差不多了。
落凤城被攻破后,李行哉放了一把火,将余粮化为灰烬,没有给戎族留下一粒粮食。
江南军的粮草屯在六瓶湖,却是有不少粮草。
野原火的下一个目的地,他下令争分夺秒赶路,能够杀掉李行哉最好。
就算不能杀掉他,也必须抢先抵达六瓶湖,不能让他毁了六瓶湖。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