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59 第458章 回合胜负掐指算
- 460 第459章 危难背后私心转
- 461 第460章 拉扯前行避难忙
- 462 第461章 仇恨权欲人疯狂
- 463 第462章 狩协作风再施展
- 464 第463章 填命兑子为撤离
- 465 第464章 力不对等无可谈
- 466 第465章 千里滚荡逃难潮
- 467 第466章 种群文化定次序
- 468 第467章 运动追逃舰队战
- 469 第468章 王八拳法分胜负
- 470 第469章 空间挤压生存艰
- 471 第470章 新兴政体难管会
- 472 第471章 方略商定突生变
- 473 第472章 新旧分野难舍权
- 474 第473章 地月社会强运转
- 475 第474章 浩劫面前自问心
- 476 第475章 大灾稍缓推生产
- 477 第476章 拆情解性思因果
- 478 第477章 分体裂魂明恩怨
- 479 第478章 存亡之际说国度
- 480 第479章 绝境艰危有转机
- 481 第480章 危难之时论种群
- 482 第481章 先戕千万再提帮
- 483 第482章 危难之时见希望
- 484 第483章 生死关头有算计
- 485 第484章 展现诚意再探援
- 486 第485章 鞭挞前行上纲线
- 487 第486章 百日之后再看局
- 488 第487章 方显勤奋乃根本
- 489 第488章 恨不果决变相奴
- 490 第489章 为探情报亲赴会
- 491 第490章 拒绝合作再备战
- 492 第491章 处理政务说生产
- 493 第492章 亲验战机观星城
- 494 第493章 死亡鞭策治懒癌
- 495 第494章 外域星盟今何在
- 496 第495章 贯彻始终硬作风
- 497 第496章 泰坦众神由人造
- 498 第497章 武器更新待新敌
- 499 第498章 强敌出现启火种
- 500 第499章 开大百击太阳风
- 501 第500章 从来正道是沧桑
- 502 第501章 算计默契交叉射
- 503 第502章 先死一半再炮战
- 504 第503章 以逸待劳除顽敌
- 505 第504章 终靠死战赢此局
- 506 第505章 转眼两年有开战
- 507 第506章 斥候激斗战争起
- 508 第507章 争斗过招细应对
- 509 第508章 劫后清扫论文明
- 510 第509章 疯狂扩张再进步
- 511 第510章 走到近处路自现
- 512 第511章 神域建立点收成
- 513 第512章 一夜聚离思人性
- 514 第513章 野性遗迹率性唱
- 515 第514章 凡事太正受其累
- 516 第515章 锻去浮华仍前行
- 517 第516章 凝缩恒星跃迁至
- 518 第517章 神力有穷归野乡
- 519 第518章 死不移志有定算
- 520 第519章 为证自身再挑战
- 521 第520章 迷幻之界寻自我
- 522 第521章 深入心宅救真情
- 523 第522章 情理合一人格全
- 524 第523章 重拾信仰再赴险
- 525 第524章 人格渐醒收大镇
- 526 第525章 旧舰船中援爱人
- 527 第526章 一路平推斩邪怪
- 528 第527章 道是无情胜有情
- 529 第528章 不留余地醒古灵
- 530 第529章 抹去旧世开新篇
- 531 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468章 王八拳法分胜负
第468章 王八拳法分胜负
联邦将异生物称作沉默的死敌。
确实,它们明明有智慧,生理结构方面有声带这一器官,但却从未对人类使用过。
在地球,没人听到过怪物嚎叫,更别说语言。
在太空,大量的舰船被击毁,异生物也没有任何说辞,而是用行动表达它们的态度。
双方距离接近到八万公里。
人类舰队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转向,炮击。
这个动作就像在大海上打横开炮,去打击后面纵向追击的敌舰队。
选择这一动作,最大的原因是迫于无奈。
被追上了,这么近的距离,舰队群尾部的红棍级轻巡舰的节点能量护盾作用再度削减。异生物舰船继火星共和国的高速战舰脱离逃逸之后,再度有了不受节点能量护盾遮挡的射击角度。
假如舰队群还是一如既往的逃,那么情势就成了被异生物战舰边追边愉快打靶。
于是在新一波飞弹的掩护下,人类舰队群以最大限度进行顺时针斜下急拐。
这个动作就好像一投直游的海豚,突然一抹身,向自己右斜下的深海中扎去。
这样的选择,是为了战舰能有更好的射击角度及界面。
人类一方的太空舰船,大部分还是有上下之分的。炮塔多在上部,且以纵轴排列,一如二战战列舰。
由于这个时代使用的舰炮不是镭射,就是轨道炮,因此这一斜下横转,让很多战舰的炮塔获得了仰角直击的打击机会。
于是远远的看去,人类舰队群的前部舰船开始闪闪发光,那是开炮时的瞬间闪光。
之后,越来越多的舰船开始闪光,就仿佛一条有着众多反光鳞片的大鱼,从漆黑的水域进入阳光透水而下的区域,躯体每进入阳光地带一部分,都会有更多的鳞片反射阳光,发出闪烁的璀璨光华。
人类舰队转向后不到10秒,异生物舰队便展开了炮击。
这次它们比较占便宜,双方的距离使得它们的舰首炮摆动相对小的角度,就能攻击到人类一方的舰船。
当然,并非所有异生物舰船都有如此优势,越是位于舰队左上方的,需要调整的角度越是大。
异生物舰队就如同一头巨大的座头鲸追杀海豚,随着海豚转向,座头鲸尽量调整,让海豚始终在自己前方。而它的左翼角度,是近乎完全看不到海豚的。
双方的舰船以数量论相差不大,接近半数的异生物舰队有射击视角,这是要优于人类舰队的作战局面的。
异生物舰队的舰船协同作战能力很不错,这一点早在其多次使用阵列炮击,制造高能离子流区域打击时就已经体现。
并且异生物舰队使用的是舰首主炮,单位时间内伤害输出极高。
这就导致在相互炮击的初期,异生物舰队的胜果优势十分明显,就仿佛多道火力形成的交叉火力网,人类舰队群当然转身的那些舰船损毁率极高,仿佛打土拨鼠游戏般,露头就是一锤子,在被集火攻击下,不是被打的千穿百孔,就是干脆大爆。
舰船内部的人员自然是各种悲催,但大都死的很快,来不及品味痛苦,就在各类恐怖的能量冲击下死亡了。
战争残酷的一面在这一刻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花费几个月时间制造的复合型造物,花费十几年时间完成培训的官兵,就在几秒钟时间里灰飞烟灭,而且不是一次一艘,而是十几艘、甚至几十艘被击沉击毁。
即便舰船之间相距较远,四周又是缺乏光源的漆黑宇宙,璀璨礼花般的频繁爆炸场面仍旧给让人感到震撼,尤其是在指挥舱,能看到大大小小的舰船碎片、尸骸等飞射物不时掠过或撞击自己所在的舰船,那感受,十分复杂。
没有时间唏嘘感怀,自己所在的舰船,随时都有可能成为下一艘。更恶心的是,这个时候,生死基本上不再取决于己方的操舰技术高低,而取决于对手的选择。
集火A,那么A就基本死定了,集火B,B也是死路一条。很有排队枪毙时代的战斗特点,运气好,变得非常重要。
当然,异生物舰队也不是没有受到伤害。
然而这时,大舰船的优势得以发挥。
别看之前被外域城邦战舰愉快打靶,甚至‘扬石灰’作战都能有不菲的损毁收获。那都是有先决条件的。
现在,才算是相对公平的交战环境。异生物战舰身大力不亏,皮糙肉厚,扛打击能力其实很不错。
人类舰队这边的普通舰载镭射武器以及轨道炮,就显得不太给力了。就仿佛用弓箭射大象,击伤容易,击毁难。
能够真正给予其打击的,还是要说飞弹。
飞弹是按照整体方案,比成批释放的,有节奏,也有间隔时间。这次,它们是功勋建立者,由于战斗双方距离较近,人类一方已经对飞弹进行即时指导。
也就是说,飞弹具体的打法不再由其内部的光子AI决定,而是受脑算机联合体系的指挥。
脑算机依据对战场的即时观察,来指导这些飞弹怎么打。
优先摧毁异生物舰队拥有较佳射击视界的右侧舰船,至于最左侧的,则根本不予理会。
异生物舰队也释放了飞弹,但它们的生物飞弹没有这种统一战的协调能力,最多也就像二战机群那样,定个大方向大目标,然后集火之。
但它们再次遭遇了红棍级轻巡洋舰或者说导弹护卫舰的有力拦截。
异生物舰队的飞弹,以人类的视角看,都是运载火箭般粗笨的大家伙。
而红棍级发射的拦截飞弹,则体态纤细小巧,管风琴般的箱式发射基座,极短时间内就发射出大量的飞弹。
之后各找各妈,一旦目标进入范围,就会炸裂,拇指肚大小的钢珠在区域内爆炸,摧毁敌方飞弹,在深孔中炸裂一团团璀璨的光花。
偶尔有漏网的,就要看密集阵防空机炮来对付了。这方面红棍级也不比联邦战舰强多少。
最强的是共和国的火风暴大型对空机炮,就跟高射炮般,射出的弹丸就是要炸的,金属氢炸弹,本身就高射速,极短的时间里就能把成吨的弹丸射出去,再加上强力的爆炸,能在深空中勾勒出一道显然的能量火墙,真正的弹幕防护,一头扎进去的飞弹断无幸理。
除了拦截敌方飞弹,红棍级还如同一条长虫般在人类舰队群这条海豚身上曲线游动,从尾部像侧面游,上斜侧。具体的曲度则根据异生物舰船的的动态布局而调整。
通过这样的操作,分布于舰身侧面的节点能量盾,使得红棍级轻巡组成的长蛇,掩护了人类舰队群的侧翼。
这就是个角度问题,既不妨碍其他舰船的横船仰角射,又能给予舰队群一定程度的保护。这算是舰队变阵的细节调整,人类舰队群玩的比较溜,或者说外域城邦的舰船做到了。
而异生物舰队,则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它们始终以正面面对斜横转的人类舰队群,那么用不了太久,就会与之交错而过。航道在那摆着,十分清晰。
异生物舰队最终选择了交错,它们在交错之前,大量的放出生物战机,这种情况下,生物战机还是能够宛如一群蚊虫,咬住人类舰队群的尾部狠叮几口的。
超过五千架生物战机扑来,不断调整相对位置的红棍级轻巡舰再度建功,拦截飞弹使大量生物战机被摧毁。
不过靠着数量优势,仍旧有两千余架生物战机冲进了人类舰队群。这个时候,人类舰队群的麻烦来了,主要原因还是联邦舰船的防护能力差,生物战机的质量弹射击,能够击穿舰壳,对内部的设备、人员造成打击。
更何况生物战机搭载有机载飞弹,角度合适,一枚就能令舰船的一台主推进器瘫痪。并且生物战机本身就相当于鱼雷,它们离开母舰后,就没想着还能回去。
人类战舰群因不同程度受损而脱离战舰群的舰船近一步增多。
当生物战机悉数消耗在人类战舰群的庞大躯体中时,共计伤损了一百一十六艘舰船,令其掉队。算算账,还是异生物一方赚了,至于赚的多于少,要看最后的赢家是哪一方,如果是异生物,补刀破损战舰,那就能多赚。
不过异生物一方想要胜,机会不大了,这场比拼由于人类一方战术得当,在拼刺刀前就大量杀伤了异生物一方的舰船,使得最后的炮战是在一种至少数量上近乎旗鼓相当的状态下进行的。
在这种状态下,异生物舰队除了一开始的主炮打击很给力,生物战机表现还,其他方面就很不怎么样了。
而人类一方的飞弹,却从始至终扮演了重拳角色,质变炮战期间,飞弹打击的重拳仍旧是唱主角,每次都轰在异生物舰队的要害上,这使得双方的炮击效果渐渐拉开差距。
另外,最早脱离的火星共和国高速舰队绕回来了。
别看只有不到一百艘,但这些是人类战舰群中最能大的,飞弹存量也较为充足。而且异生物这边的舰船也已经不多了,且不少还带伤,远不能再像最初那样,迅速吞掉高速舰队。
之后就是两名巨人的王八拳拼死战,人类舰队群将飞弹都打光了,只剩炮击,但是有两只拳头,高速舰虽然不及舰队群的重击狠,但挨上一下也绝不轻松。
最后,靠着清晰的头脑和灵活的战术,人类一方赢得了胜利,被彻底击毁的战舰超过300艘,至于受伤的,可以说,完好如初的十不存一,还都集中在红棍级和共和国高速舰队这两个群体中。
等到人类舰队群拖曳结束补刀,拖曳着伤损战舰回港,已经是联邦时间二十八日早6时许。
由于这场战役的主战场在K3区域,所以被称作K3星域舰群战,它成为人类舰船作战史上迄今为止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按照排水量算的话,这场战役摧毁的生物舰船排水量,比人类有文明以来所制造的所有大小船舶的总排水量都要高。
然而实际上人类一方在这次大战后,已经被打残了。
毕竟总数也不过816艘,直接大破的就超过300,其余更是个个带伤,以现在联邦的修复能力,全部归建大约需要四个月。
然而人类现在别说是四个月,四天都没有,异生物一方第二跃迁舰队的万艘舰队,在三天零十九个小时后,就会抵达地球。
91个小时,外域城邦的战舰被基地舰载至地球附近,目前正在继续向太阳进发,已进入合适的战位。
按照估算,4个小时后,对增援舰队的首轮打击会开启,战斗12小时,加30个小时的大修时间,刨去进港出港时间,一整套完成平均43小时,两轮86小时,剩余的5小时,是第三轮打击时间。
再以过去的战绩估算外域城邦舰队的杀戮能力,两轮大约能击毁击伤7000+,这个数字还是比较给力的,达成的也有相当的保证。
可剩余的两千多艘异生物战舰,还是能冲到地球家门口。
外域城邦16艘战舰,平均每小时的歼灭数是300左右,5个小时,1500,还有700-900艘战舰。
这些异生物战舰,在被击毁以前,完全有能力对包括星港在内的地球防卫体系以及太空船坞造成相当的损害。
徐长卿跟联邦在应对问题上有了分歧。
联邦的意思是,不准备再打舰队战了,让星球防卫系统的炮台唱主角。
而徐长卿认为,不让一艘异生物战舰进入突入到大气层内部,这点很关键。
尽管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但他还是认为,远道而来的异生物舰队,一旦与地球上的异生物汇合,就能很快掌握整个星球的信息。
而后它们很可能给戴森环区域的异生物舰队发去信息,进而令舰船调整成针对性极强的细胞形态,人类放的最后一点优势,也将荡然无存。
确实,它们明明有智慧,生理结构方面有声带这一器官,但却从未对人类使用过。
在地球,没人听到过怪物嚎叫,更别说语言。
在太空,大量的舰船被击毁,异生物也没有任何说辞,而是用行动表达它们的态度。
双方距离接近到八万公里。
人类舰队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转向,炮击。
这个动作就像在大海上打横开炮,去打击后面纵向追击的敌舰队。
选择这一动作,最大的原因是迫于无奈。
被追上了,这么近的距离,舰队群尾部的红棍级轻巡舰的节点能量护盾作用再度削减。异生物舰船继火星共和国的高速战舰脱离逃逸之后,再度有了不受节点能量护盾遮挡的射击角度。
假如舰队群还是一如既往的逃,那么情势就成了被异生物战舰边追边愉快打靶。
于是在新一波飞弹的掩护下,人类舰队群以最大限度进行顺时针斜下急拐。
这个动作就好像一投直游的海豚,突然一抹身,向自己右斜下的深海中扎去。
这样的选择,是为了战舰能有更好的射击角度及界面。
人类一方的太空舰船,大部分还是有上下之分的。炮塔多在上部,且以纵轴排列,一如二战战列舰。
由于这个时代使用的舰炮不是镭射,就是轨道炮,因此这一斜下横转,让很多战舰的炮塔获得了仰角直击的打击机会。
于是远远的看去,人类舰队群的前部舰船开始闪闪发光,那是开炮时的瞬间闪光。
之后,越来越多的舰船开始闪光,就仿佛一条有着众多反光鳞片的大鱼,从漆黑的水域进入阳光透水而下的区域,躯体每进入阳光地带一部分,都会有更多的鳞片反射阳光,发出闪烁的璀璨光华。
人类舰队转向后不到10秒,异生物舰队便展开了炮击。
这次它们比较占便宜,双方的距离使得它们的舰首炮摆动相对小的角度,就能攻击到人类一方的舰船。
当然,并非所有异生物舰船都有如此优势,越是位于舰队左上方的,需要调整的角度越是大。
异生物舰队就如同一头巨大的座头鲸追杀海豚,随着海豚转向,座头鲸尽量调整,让海豚始终在自己前方。而它的左翼角度,是近乎完全看不到海豚的。
双方的舰船以数量论相差不大,接近半数的异生物舰队有射击视角,这是要优于人类舰队的作战局面的。
异生物舰队的舰船协同作战能力很不错,这一点早在其多次使用阵列炮击,制造高能离子流区域打击时就已经体现。
并且异生物舰队使用的是舰首主炮,单位时间内伤害输出极高。
这就导致在相互炮击的初期,异生物舰队的胜果优势十分明显,就仿佛多道火力形成的交叉火力网,人类舰队群当然转身的那些舰船损毁率极高,仿佛打土拨鼠游戏般,露头就是一锤子,在被集火攻击下,不是被打的千穿百孔,就是干脆大爆。
舰船内部的人员自然是各种悲催,但大都死的很快,来不及品味痛苦,就在各类恐怖的能量冲击下死亡了。
战争残酷的一面在这一刻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花费几个月时间制造的复合型造物,花费十几年时间完成培训的官兵,就在几秒钟时间里灰飞烟灭,而且不是一次一艘,而是十几艘、甚至几十艘被击沉击毁。
即便舰船之间相距较远,四周又是缺乏光源的漆黑宇宙,璀璨礼花般的频繁爆炸场面仍旧给让人感到震撼,尤其是在指挥舱,能看到大大小小的舰船碎片、尸骸等飞射物不时掠过或撞击自己所在的舰船,那感受,十分复杂。
没有时间唏嘘感怀,自己所在的舰船,随时都有可能成为下一艘。更恶心的是,这个时候,生死基本上不再取决于己方的操舰技术高低,而取决于对手的选择。
集火A,那么A就基本死定了,集火B,B也是死路一条。很有排队枪毙时代的战斗特点,运气好,变得非常重要。
当然,异生物舰队也不是没有受到伤害。
然而这时,大舰船的优势得以发挥。
别看之前被外域城邦战舰愉快打靶,甚至‘扬石灰’作战都能有不菲的损毁收获。那都是有先决条件的。
现在,才算是相对公平的交战环境。异生物战舰身大力不亏,皮糙肉厚,扛打击能力其实很不错。
人类舰队这边的普通舰载镭射武器以及轨道炮,就显得不太给力了。就仿佛用弓箭射大象,击伤容易,击毁难。
能够真正给予其打击的,还是要说飞弹。
飞弹是按照整体方案,比成批释放的,有节奏,也有间隔时间。这次,它们是功勋建立者,由于战斗双方距离较近,人类一方已经对飞弹进行即时指导。
也就是说,飞弹具体的打法不再由其内部的光子AI决定,而是受脑算机联合体系的指挥。
脑算机依据对战场的即时观察,来指导这些飞弹怎么打。
优先摧毁异生物舰队拥有较佳射击视界的右侧舰船,至于最左侧的,则根本不予理会。
异生物舰队也释放了飞弹,但它们的生物飞弹没有这种统一战的协调能力,最多也就像二战机群那样,定个大方向大目标,然后集火之。
但它们再次遭遇了红棍级轻巡洋舰或者说导弹护卫舰的有力拦截。
异生物舰队的飞弹,以人类的视角看,都是运载火箭般粗笨的大家伙。
而红棍级发射的拦截飞弹,则体态纤细小巧,管风琴般的箱式发射基座,极短时间内就发射出大量的飞弹。
之后各找各妈,一旦目标进入范围,就会炸裂,拇指肚大小的钢珠在区域内爆炸,摧毁敌方飞弹,在深孔中炸裂一团团璀璨的光花。
偶尔有漏网的,就要看密集阵防空机炮来对付了。这方面红棍级也不比联邦战舰强多少。
最强的是共和国的火风暴大型对空机炮,就跟高射炮般,射出的弹丸就是要炸的,金属氢炸弹,本身就高射速,极短的时间里就能把成吨的弹丸射出去,再加上强力的爆炸,能在深空中勾勒出一道显然的能量火墙,真正的弹幕防护,一头扎进去的飞弹断无幸理。
除了拦截敌方飞弹,红棍级还如同一条长虫般在人类舰队群这条海豚身上曲线游动,从尾部像侧面游,上斜侧。具体的曲度则根据异生物舰船的的动态布局而调整。
通过这样的操作,分布于舰身侧面的节点能量盾,使得红棍级轻巡组成的长蛇,掩护了人类舰队群的侧翼。
这就是个角度问题,既不妨碍其他舰船的横船仰角射,又能给予舰队群一定程度的保护。这算是舰队变阵的细节调整,人类舰队群玩的比较溜,或者说外域城邦的舰船做到了。
而异生物舰队,则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它们始终以正面面对斜横转的人类舰队群,那么用不了太久,就会与之交错而过。航道在那摆着,十分清晰。
异生物舰队最终选择了交错,它们在交错之前,大量的放出生物战机,这种情况下,生物战机还是能够宛如一群蚊虫,咬住人类舰队群的尾部狠叮几口的。
超过五千架生物战机扑来,不断调整相对位置的红棍级轻巡舰再度建功,拦截飞弹使大量生物战机被摧毁。
不过靠着数量优势,仍旧有两千余架生物战机冲进了人类舰队群。这个时候,人类舰队群的麻烦来了,主要原因还是联邦舰船的防护能力差,生物战机的质量弹射击,能够击穿舰壳,对内部的设备、人员造成打击。
更何况生物战机搭载有机载飞弹,角度合适,一枚就能令舰船的一台主推进器瘫痪。并且生物战机本身就相当于鱼雷,它们离开母舰后,就没想着还能回去。
人类战舰群因不同程度受损而脱离战舰群的舰船近一步增多。
当生物战机悉数消耗在人类战舰群的庞大躯体中时,共计伤损了一百一十六艘舰船,令其掉队。算算账,还是异生物一方赚了,至于赚的多于少,要看最后的赢家是哪一方,如果是异生物,补刀破损战舰,那就能多赚。
不过异生物一方想要胜,机会不大了,这场比拼由于人类一方战术得当,在拼刺刀前就大量杀伤了异生物一方的舰船,使得最后的炮战是在一种至少数量上近乎旗鼓相当的状态下进行的。
在这种状态下,异生物舰队除了一开始的主炮打击很给力,生物战机表现还,其他方面就很不怎么样了。
而人类一方的飞弹,却从始至终扮演了重拳角色,质变炮战期间,飞弹打击的重拳仍旧是唱主角,每次都轰在异生物舰队的要害上,这使得双方的炮击效果渐渐拉开差距。
另外,最早脱离的火星共和国高速舰队绕回来了。
别看只有不到一百艘,但这些是人类战舰群中最能大的,飞弹存量也较为充足。而且异生物这边的舰船也已经不多了,且不少还带伤,远不能再像最初那样,迅速吞掉高速舰队。
之后就是两名巨人的王八拳拼死战,人类舰队群将飞弹都打光了,只剩炮击,但是有两只拳头,高速舰虽然不及舰队群的重击狠,但挨上一下也绝不轻松。
最后,靠着清晰的头脑和灵活的战术,人类一方赢得了胜利,被彻底击毁的战舰超过300艘,至于受伤的,可以说,完好如初的十不存一,还都集中在红棍级和共和国高速舰队这两个群体中。
等到人类舰队群拖曳结束补刀,拖曳着伤损战舰回港,已经是联邦时间二十八日早6时许。
由于这场战役的主战场在K3区域,所以被称作K3星域舰群战,它成为人类舰船作战史上迄今为止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按照排水量算的话,这场战役摧毁的生物舰船排水量,比人类有文明以来所制造的所有大小船舶的总排水量都要高。
然而实际上人类一方在这次大战后,已经被打残了。
毕竟总数也不过816艘,直接大破的就超过300,其余更是个个带伤,以现在联邦的修复能力,全部归建大约需要四个月。
然而人类现在别说是四个月,四天都没有,异生物一方第二跃迁舰队的万艘舰队,在三天零十九个小时后,就会抵达地球。
91个小时,外域城邦的战舰被基地舰载至地球附近,目前正在继续向太阳进发,已进入合适的战位。
按照估算,4个小时后,对增援舰队的首轮打击会开启,战斗12小时,加30个小时的大修时间,刨去进港出港时间,一整套完成平均43小时,两轮86小时,剩余的5小时,是第三轮打击时间。
再以过去的战绩估算外域城邦舰队的杀戮能力,两轮大约能击毁击伤7000+,这个数字还是比较给力的,达成的也有相当的保证。
可剩余的两千多艘异生物战舰,还是能冲到地球家门口。
外域城邦16艘战舰,平均每小时的歼灭数是300左右,5个小时,1500,还有700-900艘战舰。
这些异生物战舰,在被击毁以前,完全有能力对包括星港在内的地球防卫体系以及太空船坞造成相当的损害。
徐长卿跟联邦在应对问题上有了分歧。
联邦的意思是,不准备再打舰队战了,让星球防卫系统的炮台唱主角。
而徐长卿认为,不让一艘异生物战舰进入突入到大气层内部,这点很关键。
尽管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但他还是认为,远道而来的异生物舰队,一旦与地球上的异生物汇合,就能很快掌握整个星球的信息。
而后它们很可能给戴森环区域的异生物舰队发去信息,进而令舰船调整成针对性极强的细胞形态,人类放的最后一点优势,也将荡然无存。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