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44 第七百三十八章 移花接木,壶中妙法贯阴阳
- 745 第七百三十九章 灵根深种,一片晶幕隔两天
- 746 第七百四十章 天诛雷罚,灵空仙机泄本源
- 747 第七百四十一章 灵空之变,一层晶壁隔两界
- 748 第七百四十二章 天地变化,三宝合一演仙界
- 749 第七百四十三章 仙界雏形,协调万元众归一
- 750 第七百四十四章 破禁开封,长眉真人归神道
- 751 第七百四十五章 长眉归神,起心欲解曼荼罗
- 752 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王金身,九密真言对九字
- 753 第七百四十七章 佛光宝焰,藏密法王施神通
- 754 第七百四十八章 冈仁波齐,极乐之园香巴拉
- 755 第七百四十九章 无量胜乐,香巴拉园显佛国
- 756 第七百五十章 道统之别,一争气数定乾坤
- 757 第七百五十一章 佛道斗法,各逞其能争气数
- 758 第七百五十二章 七品宝莲,为争气数显神通
- 759 第七百五十三章 身入净土,道魔齐来各有谋
- 760 第七百五十四章 道佛乱斗,八仙过海显神通
- 761 第七百五十五章 魔引伏祸,两分心神定成败
- 762 第七百五十六章 净土盛景,放逐佛国削佛魔
- 763 第七百五十七章 世尊垂目,百家兴盛人道革
- 764 第七百五十八章 人神契约,和谐共存谋发展
- 765 第七百五十九章 人道发展,稷下学宫明因由
- 766 第七百六十章 学宫发展,阴阳平衡革旧规
- 767 第七百六十一章 一点机缘,求取龙血谋天下
- 768 第七百六十二章 天道斩龙,红光遍世国之亡
- 769 第七百六十三章 诸事皆毕,回转赢州大世界
- 770 第七百六十四章 再会二徒,治疗伤患寻仇怨
- 771 第七百六十五章 三下五除二,雷厉风行灭邪魔
- 772 第七百六十六章 暗云谷灭,再行布置改天地
- 773 第七百六十七章 道随世移,天地变化天机改
- 774 第七百六十八章 预布先手,前往新界探究竟
- 775 第七百六十九章 舌灿莲花,苏文飞剑斩衲僧
- 776 第七百七十章 打成挂画,阴阳二元理玄机
- 777 第七百七十一章 再临下土,魔灭形消布手段
- 778 第七百七十二章 忽现佛光,逐走两僧再接力
- 779 第七百七十二章 半个甲子,当年明月今何在
- 780 第七百七十四章 各自安排,欲推大千晋阶升
- 781 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千晋升
- 782 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千晋升(二)
- 783 第七百七十七章 世界合并(一)
- 784 第七百七十八章 世界合并(二)
- 785 第七百七十九章 世界合并(三)
- 786 第七百八十章 世界合并(四)
- 787 第七百八十一章 世界合并(五)
- 788 第七百八十三章 世界合并(六)
- 789 第七百八十四章 世界合并(七)
- 790 第七百八十五章 世界合并(完)
- 791 第七百八十六章 九州归一
- 792 第七百八十七章 证道太乙
- 793 全书完
- 794 新书《混元道纪》求收藏!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七百四十八章 冈仁波齐,极乐之园香巴拉
第七百四十八章 冈仁波齐,极乐之园香巴拉
看到苏文捅破法界,众多法王喇嘛面色顿时变得难看无比。若是发展到成熟的两界无生金刚大藏妙法莲华胎大曼荼罗,展开法界之后还能牢牢压制苏文。
可是这两界无生金刚大藏妙法莲华胎大曼荼罗布置下来不过十来年而已,而且被苏文以神道压制了许多年,哪怕是诸多法王高僧竭力发展,也不过是发展到堪堪能够开辟佛土的程度而已。
此时被苏文捅破法界,那法界不起作用,便再也不能奈何得了苏文了。
老喇嘛见此,顿时叹息了一声:“看来不拿出真正的底牌,我们是无法对付这人了!”
几位法王闻言,面色不禁一变。远处的佛门高僧闻言,面上若有所思。
这时,老喇嘛长宣一声佛号,虚空蓦然亮起层层佛光,鎏金佛光如同灿烂金霞,无数经文流转演化,遍布虚空。
待到后来,那无数佛光经文汇聚凝结,结成一尊巨大的宝轮,宝轮缓缓旋转,释放出地水火风,于虚空当中缓缓洞开一道门户。
门户背后隐约显现出一片大雪山,苏文立刻就认出来这是藏地的冈仁波齐大雪山。
冈仁波齐,藏语的意思是“雪山之宝”。从久远的时候起,就被西藏苯教、佛教、印度教及古耆那教的信奉者尊为神灵之所在地世界中心。
这个中心便是指绵延千里地冈底斯主峰——冈仁波齐。相传它是佛祖释迦牟尼的道场。天竺的婆罗门教说它是湿婆大神的殿堂,凡间的佛教中地须弥山便指此山。这冈仁波齐山便位于藏地西部,喜马拉雅山脉与昆仑山脉交汇之处。
看到这座山之后,苏文猛地想起一个可能,心中忽然一惊。
在藏密经典中香巴拉即是“极乐之园”之意,乃是藏密佛门向往追求地佛国净、极乐世界。香巴拉又被称为坛城。藏密各派高僧大德们都认为在冈底斯山主峰附近的某个地方。有个叫“香巴拉”的神秘所在地,那里是佛陀在人间的世界的延伸。
藏密佛经所言:香巴拉位于南瞻部洲北部,其形圆、状如八瓣莲花,中心的边缘及叶子两边环绕着雪山,叶子之间由流水或雪山分开,雪山和秃山、石山和草山、林山和花果山、湖泊、树木及园林等都安排得令人陶醉倾心,中央的顶端有国都噶拉洼,中心柔丹王宫,十分美妙,十五地月亮也较之逊色。王宫透明发光,照射四周,使之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四周如明镜般清亮,连五十由旬(一由旬40里)以内的水中戏游生物都看得非常清楚,以水晶做窗,从窗户能看清日月星辰及十二宫等。那里的首领是金刚手恰那多吉——“绕登·芒果巴”教主,为无量光佛亦称阿弥陀佛之化身。
看到这冈仁波齐雪山,当中似乎有无数佛光闪现,一个个隐居在冈仁波齐山中的苦行喇嘛飞了出来,数以百计的苦行喇嘛飞将出来,顿时连成一片佛光海。
佛光海中又显现出一片画卷来,那画卷冉冉铺展开来,只见画中却是一片茫茫无尽的汪洋大海,大海一片苍茫,也一片死寂,仿佛苦海无边,无有止境。不过大海之上,却有着星星点点的朵朵剔透红莲,正是佛门中所谓的度厄红莲。
大海的尽头。在无数度厄红莲的环绕中,只见八座雪山散布如同莲花。每一座雪山都是晶莹无暇,延绵无尽。而且丝毫不予人寒冷感觉,而是一年到头四季如春!山上无数花草果树,湖泊园林,波罗花开遍地,莲花盛开,连河里面也流淌着蜂蜜,山上亿万个城郭村落,都是人人喜乐,福寿延绵。出入行路,只管脚踏一个个或大或小的**高速飞行。
而八座雪山正中,则见一座以金、银、松绿石、珊瑚、珍珠、金刚钻、水晶建造的,璀璨辉煌的巨型宫殿,散发着宛若阳光一般普照三界十方,洗涤一切,净化一切的无限光明。
其中无数面目狰狞的明王、金刚,以及许多慈眉善眼的佛陀、菩萨、罗汉、诸天。宫殿环绕的正中,却见一座黑黝黝的十九层铁塔。虽然相比起宫殿显得格外粗朴无华,但却让人越看越觉得神秘庄严,塔顶一道十二色琉璃光柱洞天彻地,仿佛直通向高高在上的西天极乐世界!
此画层次分明。苦海、雪山、宫殿、铁塔,一层环绕一层,层层深入。却又丝毫不会让人感到越来越狭小局迫。无论你将目光投向画中的某处,都会觉得该处无限放大。无穷无尽的精妙细节与信息在不断衍生出来。
在苏文此等修为的人眼中,此画中自成广大世界。一笔一墨,都有无数虚空交叠,每一寸图案看起来都是无端的奥妙非常,万千重虚空叠加起来,演化成一片广袤无边的世界。
“无量胜乐,香巴拉园!”苏文目光悚然一动,看着虚空中展开的画卷,以心光一照,立刻便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远处的诸多中土佛门高僧神尼看到这张画卷,立刻群起而动。他们想不到,藏密佛教的底牌竟然是这号称人间佛国的香巴拉园。
这香巴拉园乃是五千年前,莲花生大士携带降世时,从天上携带来的一块佛国净土,这可不是等闲高僧神尼以佛法演化的净土佛国,而是由释迦佛祖亲手开辟加持的佛国。
传闻这香巴拉园,无量胜乐行宫当中由佛祖亲手著录的佛门经典,乃是为了应对未来末法之劫的无上佛土。当中蕴藏着无数机缘,若是能进入其中,就能得到无数佛门的至高佛法,更可能会有直指佛陀的无上佛法。
苏文与众多僧尼看着门户背后的画卷冉冉展开,渐渐扩散虚空,与冥冥中不知处于何处的一片世界融为一体。而在这时,虚空中不知道什么时候浮现出一片世界来。
一片连绵无际的大海,大海中有许多红莲漂浮其上,仿佛一朵朵业火红莲。大海尽头是八座雪山组成莲花之形,当中庙宇林立,波罗花开,娑婆如林。更有许多城郭耸立山间,无数生灵在其中繁衍生息。
“这是……”苏文目光扫视,他能感受到那片世界的浩瀚、玄奥、博大、深邃的气息,似乎不似人间的任何一处地方。
“原来这就是人间佛国——香巴拉园!”苏文感叹了一声。
可是这两界无生金刚大藏妙法莲华胎大曼荼罗布置下来不过十来年而已,而且被苏文以神道压制了许多年,哪怕是诸多法王高僧竭力发展,也不过是发展到堪堪能够开辟佛土的程度而已。
此时被苏文捅破法界,那法界不起作用,便再也不能奈何得了苏文了。
老喇嘛见此,顿时叹息了一声:“看来不拿出真正的底牌,我们是无法对付这人了!”
几位法王闻言,面色不禁一变。远处的佛门高僧闻言,面上若有所思。
这时,老喇嘛长宣一声佛号,虚空蓦然亮起层层佛光,鎏金佛光如同灿烂金霞,无数经文流转演化,遍布虚空。
待到后来,那无数佛光经文汇聚凝结,结成一尊巨大的宝轮,宝轮缓缓旋转,释放出地水火风,于虚空当中缓缓洞开一道门户。
门户背后隐约显现出一片大雪山,苏文立刻就认出来这是藏地的冈仁波齐大雪山。
冈仁波齐,藏语的意思是“雪山之宝”。从久远的时候起,就被西藏苯教、佛教、印度教及古耆那教的信奉者尊为神灵之所在地世界中心。
这个中心便是指绵延千里地冈底斯主峰——冈仁波齐。相传它是佛祖释迦牟尼的道场。天竺的婆罗门教说它是湿婆大神的殿堂,凡间的佛教中地须弥山便指此山。这冈仁波齐山便位于藏地西部,喜马拉雅山脉与昆仑山脉交汇之处。
看到这座山之后,苏文猛地想起一个可能,心中忽然一惊。
在藏密经典中香巴拉即是“极乐之园”之意,乃是藏密佛门向往追求地佛国净、极乐世界。香巴拉又被称为坛城。藏密各派高僧大德们都认为在冈底斯山主峰附近的某个地方。有个叫“香巴拉”的神秘所在地,那里是佛陀在人间的世界的延伸。
藏密佛经所言:香巴拉位于南瞻部洲北部,其形圆、状如八瓣莲花,中心的边缘及叶子两边环绕着雪山,叶子之间由流水或雪山分开,雪山和秃山、石山和草山、林山和花果山、湖泊、树木及园林等都安排得令人陶醉倾心,中央的顶端有国都噶拉洼,中心柔丹王宫,十分美妙,十五地月亮也较之逊色。王宫透明发光,照射四周,使之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四周如明镜般清亮,连五十由旬(一由旬40里)以内的水中戏游生物都看得非常清楚,以水晶做窗,从窗户能看清日月星辰及十二宫等。那里的首领是金刚手恰那多吉——“绕登·芒果巴”教主,为无量光佛亦称阿弥陀佛之化身。
看到这冈仁波齐雪山,当中似乎有无数佛光闪现,一个个隐居在冈仁波齐山中的苦行喇嘛飞了出来,数以百计的苦行喇嘛飞将出来,顿时连成一片佛光海。
佛光海中又显现出一片画卷来,那画卷冉冉铺展开来,只见画中却是一片茫茫无尽的汪洋大海,大海一片苍茫,也一片死寂,仿佛苦海无边,无有止境。不过大海之上,却有着星星点点的朵朵剔透红莲,正是佛门中所谓的度厄红莲。
大海的尽头。在无数度厄红莲的环绕中,只见八座雪山散布如同莲花。每一座雪山都是晶莹无暇,延绵无尽。而且丝毫不予人寒冷感觉,而是一年到头四季如春!山上无数花草果树,湖泊园林,波罗花开遍地,莲花盛开,连河里面也流淌着蜂蜜,山上亿万个城郭村落,都是人人喜乐,福寿延绵。出入行路,只管脚踏一个个或大或小的**高速飞行。
而八座雪山正中,则见一座以金、银、松绿石、珊瑚、珍珠、金刚钻、水晶建造的,璀璨辉煌的巨型宫殿,散发着宛若阳光一般普照三界十方,洗涤一切,净化一切的无限光明。
其中无数面目狰狞的明王、金刚,以及许多慈眉善眼的佛陀、菩萨、罗汉、诸天。宫殿环绕的正中,却见一座黑黝黝的十九层铁塔。虽然相比起宫殿显得格外粗朴无华,但却让人越看越觉得神秘庄严,塔顶一道十二色琉璃光柱洞天彻地,仿佛直通向高高在上的西天极乐世界!
此画层次分明。苦海、雪山、宫殿、铁塔,一层环绕一层,层层深入。却又丝毫不会让人感到越来越狭小局迫。无论你将目光投向画中的某处,都会觉得该处无限放大。无穷无尽的精妙细节与信息在不断衍生出来。
在苏文此等修为的人眼中,此画中自成广大世界。一笔一墨,都有无数虚空交叠,每一寸图案看起来都是无端的奥妙非常,万千重虚空叠加起来,演化成一片广袤无边的世界。
“无量胜乐,香巴拉园!”苏文目光悚然一动,看着虚空中展开的画卷,以心光一照,立刻便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远处的诸多中土佛门高僧神尼看到这张画卷,立刻群起而动。他们想不到,藏密佛教的底牌竟然是这号称人间佛国的香巴拉园。
这香巴拉园乃是五千年前,莲花生大士携带降世时,从天上携带来的一块佛国净土,这可不是等闲高僧神尼以佛法演化的净土佛国,而是由释迦佛祖亲手开辟加持的佛国。
传闻这香巴拉园,无量胜乐行宫当中由佛祖亲手著录的佛门经典,乃是为了应对未来末法之劫的无上佛土。当中蕴藏着无数机缘,若是能进入其中,就能得到无数佛门的至高佛法,更可能会有直指佛陀的无上佛法。
苏文与众多僧尼看着门户背后的画卷冉冉展开,渐渐扩散虚空,与冥冥中不知处于何处的一片世界融为一体。而在这时,虚空中不知道什么时候浮现出一片世界来。
一片连绵无际的大海,大海中有许多红莲漂浮其上,仿佛一朵朵业火红莲。大海尽头是八座雪山组成莲花之形,当中庙宇林立,波罗花开,娑婆如林。更有许多城郭耸立山间,无数生灵在其中繁衍生息。
“这是……”苏文目光扫视,他能感受到那片世界的浩瀚、玄奥、博大、深邃的气息,似乎不似人间的任何一处地方。
“原来这就是人间佛国——香巴拉园!”苏文感叹了一声。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