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57 五百五十七 真又真体无寸裳
- 558 五百八十八 吓乔俊将计就计
- 559 五百八十九 山门空空
- 560 五百六十章 黄雀在后
- 561 五百六十一 遇巨弩大战活死人
- 562 五百六十二 寻安哲计谋败露
- 563 五百六十三 救如烟顾柔戏言
- 564 五百六十四 解重围两雄致谢
- 565 五百六十五 观巨弩心生寒意
- 566 五百六十六 崆峒派上下齐心
- 567 五百六十七 醉翁之意不在酒
- 568 五百六十八 黄庭洞内观月亭
- 569 五百六十九 五柱五角世罕有
- 570 五百七十章 竹管灌酸欲忘形
- 571 五百七十一 是可忍孰不可忍
- 572 五百七十二 展秘法悟阳拼死
- 573 五百七十三 悲又愤壮士断腕
- 574 五百七十四 挽危局义不容辞
- 575 五百七十五 展神威崔家惨败
- 576 五百七十六 忍俊处上官可怜
- 577 五百七十七 放章淮瑾儿说情
- 578 五百七十八 观月亭中有玄机
- 579 五百七十九 神魂同修羞共喜
- 580 五百八十章 惊奇亭中现金符
- 581 五百八十一 万绪千头欲归一
- 582 五百八十二 太行派千里兴师
- 583 五百八十三 俏云岚崆峒问罪
- 584 五百八十四 黄庭洞公子安然
- 585 五百八十五 观月亭玉人语惊
- 586 五百八十六 苏小妹路遇故人
- 587 五百八十七 纯机子动兴西游
- 588 五百八十八 夜深沉突遭危难
- 589 五百八十九 为清白除死无求
- 590 五百九十章 遇道长绝处逢生
- 591 五百九十一 出虎口又入魔掌
- 592 五百九十二 恭敬不如从命
- 593 五百九十三 初见客人惊声唤
- 594 五百九十四 姐妹相逢匕首现
- 595 五百九十五 伤及心尖血殷殷
- 596 五百九十六 暂借玉体养残魂
- 597 五百九十七 意外得识新文字
- 598 五百九十八 师徒相见不相认
- 599 五百九十九 随手阵困江南燕
- 600 第六百章 众美云集观月亭
- 601 六百零一 逐出门墙
- 602 六百零二 父皇想开了
- 603 六百零三 锦被翻红浪
- 604 六百零四 一波三折
- 605 六百零五 二打一知难而退
- 606 六百零六 新掌门细说前情
- 607 六百零七 乾坤二道忽现身
- 608 六百零八 谢个屁
- 609 六百零九 拜你为师
- 610 六百一十章 希望与寄托
- 611 六百一十一 不仁不孝
- 612 六百一十二 心有不甘亦枉然
- 613 六百一十三 兵临城下
- 614 六百一十四 母语
- 615 六百一十五 一石激起千层浪
- 616 六百一十六 神魂相融
- 617 六百一十七 私人印章
- 618 六百一十八 坚如磐石的意念
- 619 六百一十九 命中有相里无
- 620 六百二十章 一女两夫
- 621 六百二十一 树犹如此
- 622 六百二十二 丹田中的观月亭
- 623 六百二十三 混沌令
- 624 六百二十四 危如累卵
- 625 六百二十五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 626 六百二十六 失望而归
- 627 六百二十七 怪异的小铜人
- 628 六百二十八 不翼而飞
- 629 六百二十九 携美出山
- 630 六百三十章 胡静的战书
- 631 六百三十一 轻松一战
- 632 六百三十二 吴继宗的行踪
- 633 六百三十三 勉为其难
- 634 六百三十四 国号昊
- 635 六百三十五 大婚
- 636 六百三十六 神秘的蝴蝶胎记
- 637 六百三十七 踏破铁鞋无觅处
- 638 六百三十八 得来全不费功夫
- 639 六百三十九 离开(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五百六十七 醉翁之意不在酒
五百六十七 醉翁之意不在酒
当然,悟阳道长请吴峥来的目的还有一个,那就是想借助吴峥的实力来对付掳走崆峒派数百名弟子的暗中之人。
至于吴峥能否答应,悟阳道长还是很有把握的。
因为,不论暗中之人出于何种目的,都与吴峥脱不了干系。
先,假若暗中之人是奔着刻在金箔上的《黄庭经》而来,那么,则只能是找吴峥。否则,就算把整个崆峒派都夷为平地,也无法如愿。
其次,假若暗中之人是想要挟崆峒派,使之屈服并为己所用,则不外乎是暗神组织、宋王顾是、贾奕的伪朝廷、柳史青等四股势力,从目前看来,又都是与逍遥王吴峥彼此对立的。吴峥自然不会任凭崆峒派投靠其中任何一方,坐视对方的实力增长而不管。
对于崆峒派邀请自己上山的目的,吴峥也是心知肚明。他也很想解开这个谜底,——究竟是何人掳走了崆峒派的数百弟子,以及其目的何在。
悟阳道长能想到的两种可能,吴峥自然也能想到。所以,双方无需多说什么,已是心有默契了。
“启禀掌门师兄,山门外有人求见。”
“何人?”
大厅内众人听到包扎好伤势,前往山门处值守的崆峒派弟子的汇报,先想到的就是掳走数百弟子的暗中之人派人送信息来了。
“来人自称章淮,来自武林四大家族的章家。”
“章淮?”
“请问道长,章淮是独自一人,还是另有同伴?”
“独自一人,并无同伴。”
“师弟去请章淮进来吧。”
“是。”
“听逍遥王的口气似乎认识章淮?”
“不瞒悟阳道长,我虽从未见过章淮本人,却曾听人提起过。章淮,武林人称‘风流小潘安’,乃是章家家主章太崇的嫡孙,当今章家现一代中的佼佼者。”
很快,一位身背长剑,风流倜傥的年轻人就在崆峒派弟子的引领下来到了大殿内。
“章家弟子章淮,见过逍遥王,见过悟阳掌门,各位道长。”
章淮一进入殿内,便拱手抱拳执晚辈礼向众人一一行礼。
不论是相貌,还是言谈举止,的确不亏“风流小潘安”的武林称号。就算是年龄与章淮相仿的吴峥,也不由在心中暗赞了一句。
“章少侠不必多礼,请坐,奉茶。”
伸手去接修云递来茶水的同时,身子在位子上欠了欠,还不忘出口致谢,表现出来的是一副彬彬有礼的读书人的身段。
“不知章少侠此来有何见教?”
毕竟挂念着失踪的数百弟子的安危,所以没说上两句话,悟阳道长已显得有些迫不及待了。
“晚辈冒昧前来打扰,是因为临行前得到祖父的再三叮嘱,务必上山拜望悟阳掌门与各位道长,并代祖父向各位前辈问好。同时,再次感谢崆峒派数年前对章家的援手之恩。”
听到章淮压根没有一字涉及到失踪弟子,悟阳道长脸上的失望之色,就连只看到他一半侧脸的吴峥,都看得清清楚楚。
“章家主太客气了。当年之事不过是崆峒派适逢其会,举手之劳而已。章家主早已亲临山门致谢过,又何劳少侠再次前来?”
俗话说事不关己关己则乱,悟阳道长还是疏忽了一点。
试想,既然章家已经为当年崆峒派的援手之恩道谢过了,即便再打章淮前来,也没必要非选择在崆峒派危机临头之际不可。除非章家心怀替崆峒派出头的打算。
还是悟同道长反应得快,马上接过话头说道:“章少侠今次前来凉州想必也是与其他武林同道的目的相同吧?”
“呵呵,这位前辈应该就是悟同道长了吧?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晚辈本非圣贤,让悟同道长见笑了。”
“请恕贫道冒昧,不知少侠可曾如愿?”
殿内吴峥等人都不知道悟同道长为何要明知故问。章淮既然承认是与其他人前来的目的相同,那无非就是奔刻在金箔上的《黄庭经》,以及郎家先祖留言中的财富而来。两者都与崆峒派,与吴峥有关,若章淮如愿了,大家还能好好坐在这里说话吗?
“呵呵,悟同道长果然高明。难怪晚辈上山前,”风流小潘安停顿下来的用意十分明显,那就是故意在吊大家的胃口。“有人再三告诫,一定不要小看了崆峒派,尤其是悟同道长。”
有人?几乎所有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两个字上。而且,无不迫不及待想知道,这个人究竟是谁。
“章少侠可否明言,这‘有人’又是何人?”
感觉谜底就要揭开,悟阳道长就更沉不住气了。一时忍不住,出言打断了悟同道长与章淮的对话。以至于吴峥想要弄明白悟同道长那句明知故问的话究竟意有何指,而暂时不得了。
“悟阳掌门能否先告诉晚辈,若是有人拿崆峒派门中数百弟子性命交换那神秘的《黄庭经》,前辈可否应允?”
“如若刻在金箔上的《黄庭经》还在我等手中,为门中数百弟子性命计,将绝不吝啬。”
悟阳道长这句话说的铿锵有力,只是在吴峥听来,总觉得不是那么真实。
“呵呵,悟阳掌门,各位前辈,晚辈也知道那刻在金箔上的《黄庭经》已经不在贵派手中。正因为如此,晚辈才冒昧前来,欲与你们两家做一次和事佬,也算是回报崆峒派上下当年对章家的援手之恩。”
对于章淮至今不透露是何人掳走了崆峒派数百弟子的信息,悟阳道长也只能是干着急。不得不顺着章淮的话意问道:“章少侠,不知对方需要我等如何,才会放过崆峒派那数百无辜的弟子?”
“对方的条件很简单,只要崆峒派暂时让出黄庭洞,并把开启其中观月亭的机关告知,随时都可以完好无损放回崆峒派数百弟子。”
这完全出乎了悟阳道长等人的意料。
吴峥听到这里也是一愣,随即看见悟同道长的眉毛微微一挑,心中不由跟着一动。
“难道悟同道长早就猜到对方,或者说风流小潘安章淮的来意就是那观月亭了吗?”(未完待续。)
至于吴峥能否答应,悟阳道长还是很有把握的。
因为,不论暗中之人出于何种目的,都与吴峥脱不了干系。
先,假若暗中之人是奔着刻在金箔上的《黄庭经》而来,那么,则只能是找吴峥。否则,就算把整个崆峒派都夷为平地,也无法如愿。
其次,假若暗中之人是想要挟崆峒派,使之屈服并为己所用,则不外乎是暗神组织、宋王顾是、贾奕的伪朝廷、柳史青等四股势力,从目前看来,又都是与逍遥王吴峥彼此对立的。吴峥自然不会任凭崆峒派投靠其中任何一方,坐视对方的实力增长而不管。
对于崆峒派邀请自己上山的目的,吴峥也是心知肚明。他也很想解开这个谜底,——究竟是何人掳走了崆峒派的数百弟子,以及其目的何在。
悟阳道长能想到的两种可能,吴峥自然也能想到。所以,双方无需多说什么,已是心有默契了。
“启禀掌门师兄,山门外有人求见。”
“何人?”
大厅内众人听到包扎好伤势,前往山门处值守的崆峒派弟子的汇报,先想到的就是掳走数百弟子的暗中之人派人送信息来了。
“来人自称章淮,来自武林四大家族的章家。”
“章淮?”
“请问道长,章淮是独自一人,还是另有同伴?”
“独自一人,并无同伴。”
“师弟去请章淮进来吧。”
“是。”
“听逍遥王的口气似乎认识章淮?”
“不瞒悟阳道长,我虽从未见过章淮本人,却曾听人提起过。章淮,武林人称‘风流小潘安’,乃是章家家主章太崇的嫡孙,当今章家现一代中的佼佼者。”
很快,一位身背长剑,风流倜傥的年轻人就在崆峒派弟子的引领下来到了大殿内。
“章家弟子章淮,见过逍遥王,见过悟阳掌门,各位道长。”
章淮一进入殿内,便拱手抱拳执晚辈礼向众人一一行礼。
不论是相貌,还是言谈举止,的确不亏“风流小潘安”的武林称号。就算是年龄与章淮相仿的吴峥,也不由在心中暗赞了一句。
“章少侠不必多礼,请坐,奉茶。”
伸手去接修云递来茶水的同时,身子在位子上欠了欠,还不忘出口致谢,表现出来的是一副彬彬有礼的读书人的身段。
“不知章少侠此来有何见教?”
毕竟挂念着失踪的数百弟子的安危,所以没说上两句话,悟阳道长已显得有些迫不及待了。
“晚辈冒昧前来打扰,是因为临行前得到祖父的再三叮嘱,务必上山拜望悟阳掌门与各位道长,并代祖父向各位前辈问好。同时,再次感谢崆峒派数年前对章家的援手之恩。”
听到章淮压根没有一字涉及到失踪弟子,悟阳道长脸上的失望之色,就连只看到他一半侧脸的吴峥,都看得清清楚楚。
“章家主太客气了。当年之事不过是崆峒派适逢其会,举手之劳而已。章家主早已亲临山门致谢过,又何劳少侠再次前来?”
俗话说事不关己关己则乱,悟阳道长还是疏忽了一点。
试想,既然章家已经为当年崆峒派的援手之恩道谢过了,即便再打章淮前来,也没必要非选择在崆峒派危机临头之际不可。除非章家心怀替崆峒派出头的打算。
还是悟同道长反应得快,马上接过话头说道:“章少侠今次前来凉州想必也是与其他武林同道的目的相同吧?”
“呵呵,这位前辈应该就是悟同道长了吧?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晚辈本非圣贤,让悟同道长见笑了。”
“请恕贫道冒昧,不知少侠可曾如愿?”
殿内吴峥等人都不知道悟同道长为何要明知故问。章淮既然承认是与其他人前来的目的相同,那无非就是奔刻在金箔上的《黄庭经》,以及郎家先祖留言中的财富而来。两者都与崆峒派,与吴峥有关,若章淮如愿了,大家还能好好坐在这里说话吗?
“呵呵,悟同道长果然高明。难怪晚辈上山前,”风流小潘安停顿下来的用意十分明显,那就是故意在吊大家的胃口。“有人再三告诫,一定不要小看了崆峒派,尤其是悟同道长。”
有人?几乎所有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两个字上。而且,无不迫不及待想知道,这个人究竟是谁。
“章少侠可否明言,这‘有人’又是何人?”
感觉谜底就要揭开,悟阳道长就更沉不住气了。一时忍不住,出言打断了悟同道长与章淮的对话。以至于吴峥想要弄明白悟同道长那句明知故问的话究竟意有何指,而暂时不得了。
“悟阳掌门能否先告诉晚辈,若是有人拿崆峒派门中数百弟子性命交换那神秘的《黄庭经》,前辈可否应允?”
“如若刻在金箔上的《黄庭经》还在我等手中,为门中数百弟子性命计,将绝不吝啬。”
悟阳道长这句话说的铿锵有力,只是在吴峥听来,总觉得不是那么真实。
“呵呵,悟阳掌门,各位前辈,晚辈也知道那刻在金箔上的《黄庭经》已经不在贵派手中。正因为如此,晚辈才冒昧前来,欲与你们两家做一次和事佬,也算是回报崆峒派上下当年对章家的援手之恩。”
对于章淮至今不透露是何人掳走了崆峒派数百弟子的信息,悟阳道长也只能是干着急。不得不顺着章淮的话意问道:“章少侠,不知对方需要我等如何,才会放过崆峒派那数百无辜的弟子?”
“对方的条件很简单,只要崆峒派暂时让出黄庭洞,并把开启其中观月亭的机关告知,随时都可以完好无损放回崆峒派数百弟子。”
这完全出乎了悟阳道长等人的意料。
吴峥听到这里也是一愣,随即看见悟同道长的眉毛微微一挑,心中不由跟着一动。
“难道悟同道长早就猜到对方,或者说风流小潘安章淮的来意就是那观月亭了吗?”(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