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4 第二十四章得敌踪
- 25 第二十五章大闹妓院
- 26 第二十六章前往龙王岛
- 27 第二十七章龙王岛踢馆
- 28 第二十八章初识东方秋萍
- 29 第二十九章旧地重游
- 30 第三十章定情
- 31 第三十一章徒弟戏群雄
- 32 第三十二章离开笑笑江湖
- 33 第三十三章初到鹿鼎记
- 34 第三十四章明案初始
- 35 第三十五章京城开店
- 36 第三十六章废鳌拜
- 37 第三十七章初见陈近南
- 38 第三十八章游玩
- 39 第三十九章论佛
- 40 第四十章得宝藏
- 41 第四十一章佳人绝唱上
- 42 第四十二章佳人绝唱下
- 43 第四十三章宿命再聚
- 44 第四十四章客栈升级
- 45 第四十五章初到魔化位面
- 46 第四十六章打造兵器
- 47 第四十七章天龙城保卫战
- 48 第四十八章太子龙天
- 49 第四十九章逍遥七杀决
- 50 第五十章灭土匪
- 51 第五十一章游历训练上
- 52 第五十二章游历训练下
- 53 第五十三章再次打造装备
- 54 第五十四章魔涯
- 55 五十五章闯九门
- 56 五十六章闯九门下
- 57 第五十七章终见魔帝
- 58 第五十八章客栈降临
- 59 第五十九章再次踏出路途
- 60 第六十章到达小李飞刀世界
- 61 第六十一章初会李寻欢上
- 62 第六十二章初会李寻欢下
- 63 第六十三章到达兴云庄
- 64 第六十四章林诗音
- 65 第六十五章告真相
- 66 第六十六章阿飞
- 67 第六十七章龙啸云魔化
- 68 第六十八章前往少林
- 69 第六十九章诡异毒术上
- 70 第七十章诡异毒术下
- 71 第七十一章李寻欢醒悟
- 72 第七十二章客栈遭袭
- 73 第七十三章到达少林
- 74 第七十四章离开少林
- 75 第七十五章前往金钱帮
- 76 第七十六章天魔
- 77 第七十七章战天魔
- 78 第七十八章离开小李飞刀世界
- 79 第七十九章射雕世界再次收徒
- 80 第八十章立威
- 81 第八十一章少年郭靖
- 82 第八十二章传功郭靖讲九阴
- 83 第八十三章伊志平
- 84 第八十四章郭靖得宝马
- 85 第八十五章郭靖的路
- 86 第八十六章遇梅超风解恩怨
- 87 第八十七章铁木真被围
- 88 第八十八章郭靖显身手
- 89 第八十九章回中原遇黄蓉
- 90 第九十章黄蓉拜师
- 91 第九十一章各自修炼
- 92 第八十九章回中原遇黄蓉
- 93 第九十章黄蓉拜师
- 94 第九十一章各自修炼
- 95 第九十二章比武招亲
- 96 第九十三章杨家大团圆
- 97 第九十四章三大喜事
- 98 第九十五章战欧阳克
- 99 第九十六章擒拿完颜洪烈
- 100 第九十七章冤家齐聚
- 101 第九十八章比武上
- 102 第九十九章比武下
- 103 第一百章众人分离
- 104 第一百零一章遇洪七公上
- 105 第一百零二章遇洪七公下
- 106 第一百零三章被困
- 107 第一百零四章大战欧阳锋
- 108 第一百零五章传位郭靖
- 109 第一百零六章太湖再相遇
- 110 第一百零七章再见梅超风
- 111 第一百零八章太湖大战
- 112 第一百零九章报父仇
- 113 第一百一十章黄药师现身
- 114 第一百一十一章骗子裘千丈
- 115 第一百一十二章提郭靖提亲
- 116 第一百一十三章前往桃花岛再遇魔涯
- 117 第一百一十四章在遇洪七公
- 118 第一百一十五章周伯通叙往事
- 119 第一百一十六章郭靖当帝
- 120 第一百一十七章裘千仞
- 121 第一百一十八章瑛姑
- 122 第一百一十九化解冤孽
- 123 第一百二十章离开射雕世界
- 124 第一百二十一章位面守护者
- 125 第一百二十二章损伤惨重
- 126 第一百二十三章在创功法
- 127 第一百二十四章如意珠
- 128 第一百二十五章王氏母子
- 129 第一百二十六章传授剑法
- 130 第一百二十七章出天牢
- 131 第一百二十八章阴魂不散
- 132 第一百二十九章再见王氏母子
- 133 第一百三十章比武上
- 134 第一百三十一章比武下
- 135 第一百三十二章魔头齐聚
- 136 第一百三十三章金玉仙
- 137 第一百三十四章传承
- 138 第一百三十五章杨小邪
- 139 第一百三十六章装死不成反被整
- 140 第一百三十七章遇袭
- 141 第一百三十八章位面傀儡兵
- 142 第一百三十九章金针渡穴
- 143 第一百四十章韦瑶琴
- 144 第一百四十一章离别
- 145 第一百四十二章进中原
- 146 第一百四十三章遇强盗
- 147 第一百四十四章到兰州
- 148 第一百四十五章初会神秘组织
- 149 第一百四十六章凤姑
- 150 第一百四十七章周八伯
- 151 第一百四十八章季三笑
- 152 第一百四十九章再见凤姑
- 153 第一百五十章再见杨小邪
- 154 第一百五十一章赌
- 155 第一百五十二章在传武功
- 156 第一百五十三章离开
- 157 第一百五十四章不一样的笑傲世界
- 158 第一百五十五章大战风清扬和令狐冲
- 159 第一百五十六章林平之与岳灵珊
- 160 第一百五十七章坦白
- 161 第一百五十八章众人醒来
- 162 第一百五十九章救林家
- 163 第一百六十章救刘正风
- 164 第一百六十一章任盈盈
- 165 第一百六十二章再会令狐冲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十四章明案初始
第三十四章明案初始
东方秋萍,看逍遥子这么快回来了有些纳闷“逍遥哥哥你怎么这么快回来啦!“
逍遥,把刚才生的事告诉了东方秋萍他们。 并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他们。
这时只听灵儿笑呵呵的说道“哥哥不用那么麻烦可以自己先去到杭州,找到一家客栈将其买下,之后再把客栈与之融合便可以了。“
逍遥哈哈大笑“哈哈哈没想到客栈还有这种功能,这以后上哪去都方便了。“
逍遥出了客栈门,将客栈收了起来。在外人眼里,这间客栈没有任何变化。
逍遥来到湖边正好看见有去往扬州的船。便坐上去了,却现船中还有3名文士。要与他们见过礼后便走到一旁坐下喝点小酒。听着,3名文士在一旁小声翼翼的说着话,渐渐的知道了明案的始末。
原来浙西杭州,嘉兴,湖洲三府,处于太湖之滨,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盛产稻米蚕丝。湖洲府的县今日称为吴兴县,清时分为乌程,归安二县。自来文风甚盛,历代才士辈出,梁时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四深的沈约,元代书画皆至极品的赵孟业,都是湖洲人氏。当地又以产笔著名,湖洲之笔,徽洲之墨,宣城之纸,肇怯谒溪之砚,文房四宝,天下驰名。湖洲府有一南浔镇,虽是一个镇,却比寻常州县还大,镇上富负极多,著名的富室大族之中有一家姓庄。
其中庄家的富户名叫庄允城,生有数子,长子名叫廷珑,自幼爱好诗书~,和江南名士才子多所结交。到得顺治年间,庄廷珑因读书过于勤,忽然眼盲,寻遍名医,无法治愈,自是郁郁不欢。
忽有一日,邻里有一朱姓少年携来一部手稿,说是祖父朱相国的遗稿,向庄家抵押,求借数百两银子。庄家素来慷慨,对朱相国的后人一直照顾着,既来求借,当即允若,也不要他用什么遗稿抵押。但那朱姓少年说道借得银子之后,要出门远游,这部祖先的遗稿带在身边,恐有遗失,存在家里又不放心,要寄存在庄家。庄允城便达因了。那朱姓少年去后,庄允城为替儿子解闷,叫家中清客读给他听。
朱国桢这部明史稿,大部份已经刊行,流传于世,这次他孙子携来向庄家抵押的,是最后的许多篇列传。庄廷珑听清客读了数日,很感兴味,忽然想起:“昔时左丘明也是盲眼之人,却因一部史书《左传》得享大名于千载之后。我今日眼盲,闲居无聊,何不也撰述一部史书出来,流传后世?”
大富之家,办事容易,他即兴了此念,当即聘请了好几位士人,将那部明史稿从头至尾的他认为何处当增,何处当删,便口述出来,由宾客笔录。
但想自己眼盲,无法博览群籍,这部明史修撰出来,如内容谬误甚多,不但大名难享,反而被人讥笑,于是又花了大批银两,延请许多通士文儒,再加修订,务求尽美。有些大有学问之人非钱财所能请到,便辗转托人,埤辞相邀。
太湖之滨向来文士甚多,受到庄家邀请的,一来怜其眼盲,感其意诚,二来又觉得修撰明史乃是一件美事,大都到庄家来作客十天半月,对稿本或修正其误,或加润饰,或撰写一两篇文字。因此这部明史确是集了不少大手笔之力。
书成不久,庄廷珑便去世。庄允城心伤爱子之逝,即行刊书。清代刊印一部书,着实不易,要招请工匠,雕成一块块木版,这才印刷成书。这部明史卷轶浩繁,雕工印工,费用甚巨。好在庄家有的是钱,拨出几件大屋作为工场,多请工匠,数年间便将书刊成了,书名叫作《明书辑略》,撰书人列名为庄廷珑,请名士李令皙作序。
所有曾经襄助其事的学者也都列名其上,有茅元铭,吴之铭,吴之蓉,李祁涛,茅次莱,吴楚,唐元楼,严云起,蒋麟徽,韦金佑,韦一园,张契,董二西,吴炎,潘圣章等,共十八人。书中又提到此书是根据朱氏的原稿增删而成,不过朱国桢是明朝相国,名头太大,不便直书其名,因此含含糊糊的只说是“朱氏原稿”。
“明书辑略”经过这许多文人学士撰改修订,是以体例精备,叙述详明,文字又华瞻雅致,书出后大获士林赞誉。庄家又是志在扬名,书价取得极廉。原稿中涉及满洲之时,本有不少攻柜指责的言语,修史诸人早已一一删去,但赞扬明朝的文字却也在所不免。当时明亡未久,读书人心怀故国,书一刊行,立刻就大大畅销。庄廷珑之名噪江北江南。庄允城虽有丧子之痛,但见儿子成名于身后,自是老怀弥慰。
也是乱世之时,该当小人得志,君子遭祸。湖洲归安县的知县姓吴名之荣,在任贪赃枉法,百姓恨之切齿,终于为人告,朝廷下令革职。吴之荣没有盘缠便拜访庄允城。庄允城平素结交清流名士,对这赃官很瞧不起,见他到来求索,冷笑一声,封了一两银子给他,说道:“依搁下的为人,这两银子本是不该送的,只是湖洲百姓盼望阁下早去一刻也好,多一两银子,能早去片刻也是好的。”吴之荣心下怒极,回到客栈现桌上有本明书辑略心想看看书消消气。
当下剔亮油灯,翻书诵读,读到明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太祖努儿哈赤即位,国号金,建元“天命”突然间心中一凛:“我太祖于丙辰建元,从这年起,就不该用明朝万历年号,该用大金天命元年才是。”一路翻阅下去,只见丁卯年后金太宗即位,书中仍用“明天启七年”,不作“大金天聪元年”。丙子年后金改国号为清,改元崇德,这部书仍作“崇祯九年”,不书“大清崇德元年”,甲申年书作“崇祯十七年”不书“清顺治元年”。又看入关之后,书中于乙西年书作“隆武元年”,丁亥年书作“永历永历”,那隆武,永历,乃明朝唐王,桂王的年号,作书之人明明白白是仍奉明朝正朔,不将清朝放在眼里。他看到这里,不由得大喜若狂:“这不是老天爷赐给我的一注横才?生官财,皆由于此。之后他来到京城向鳌拜揭浙江姓庄百姓著书谋叛,大逆不道,浙江官员受贿,置之不理等情。鳌拜得悉之下,立即查究,登时雷厉风行的办了起来。命手下汉人细阅吴之荣所呈缴的那部原版明史,所言果是实情。鳌拜以军功而封公爵,做大官,向来歧视汉人和读书人,掌握大权后便想办几件大案,镇慑人心,不但使汉人不敢兴反叛之念,也令朝中敌党不敢有甚矣诏,当即派出钦差,赴浙江查究。
这一来,庄家全家固然逮入京中,连杭州将军松魁,浙江巡抚朱昌柞以下所有大小官员,也都革职查办。在明史上列名的文学之士,无一不锒铛入狱。
正当三名文士说的起劲时。突然外面传出声音。哈哈大笑一声,说道:“众位兄弟,都进舱来罢,这一次咱们前锋营立的功劳可大着啦。”后梢几个人齐声答应,进来了四人,都是船家打扮,一齐哈哈大笑。
三名文士大惊,逍遥喝了喝酒没有把他们4人放在心上。只见逍遥拿起几根木棍,轻轻一扔,姐姐那几根木棍如闪电般的穿过那四人的身体。4人张了张嘴没有出任何声音,倒地身亡。
逍遥快把他们身体,踢进水里。现离岸边已经不算太远,便运起轻功踏水而去。
逍遥,把刚才生的事告诉了东方秋萍他们。 并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他们。
这时只听灵儿笑呵呵的说道“哥哥不用那么麻烦可以自己先去到杭州,找到一家客栈将其买下,之后再把客栈与之融合便可以了。“
逍遥哈哈大笑“哈哈哈没想到客栈还有这种功能,这以后上哪去都方便了。“
逍遥出了客栈门,将客栈收了起来。在外人眼里,这间客栈没有任何变化。
逍遥来到湖边正好看见有去往扬州的船。便坐上去了,却现船中还有3名文士。要与他们见过礼后便走到一旁坐下喝点小酒。听着,3名文士在一旁小声翼翼的说着话,渐渐的知道了明案的始末。
原来浙西杭州,嘉兴,湖洲三府,处于太湖之滨,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盛产稻米蚕丝。湖洲府的县今日称为吴兴县,清时分为乌程,归安二县。自来文风甚盛,历代才士辈出,梁时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四深的沈约,元代书画皆至极品的赵孟业,都是湖洲人氏。当地又以产笔著名,湖洲之笔,徽洲之墨,宣城之纸,肇怯谒溪之砚,文房四宝,天下驰名。湖洲府有一南浔镇,虽是一个镇,却比寻常州县还大,镇上富负极多,著名的富室大族之中有一家姓庄。
其中庄家的富户名叫庄允城,生有数子,长子名叫廷珑,自幼爱好诗书~,和江南名士才子多所结交。到得顺治年间,庄廷珑因读书过于勤,忽然眼盲,寻遍名医,无法治愈,自是郁郁不欢。
忽有一日,邻里有一朱姓少年携来一部手稿,说是祖父朱相国的遗稿,向庄家抵押,求借数百两银子。庄家素来慷慨,对朱相国的后人一直照顾着,既来求借,当即允若,也不要他用什么遗稿抵押。但那朱姓少年说道借得银子之后,要出门远游,这部祖先的遗稿带在身边,恐有遗失,存在家里又不放心,要寄存在庄家。庄允城便达因了。那朱姓少年去后,庄允城为替儿子解闷,叫家中清客读给他听。
朱国桢这部明史稿,大部份已经刊行,流传于世,这次他孙子携来向庄家抵押的,是最后的许多篇列传。庄廷珑听清客读了数日,很感兴味,忽然想起:“昔时左丘明也是盲眼之人,却因一部史书《左传》得享大名于千载之后。我今日眼盲,闲居无聊,何不也撰述一部史书出来,流传后世?”
大富之家,办事容易,他即兴了此念,当即聘请了好几位士人,将那部明史稿从头至尾的他认为何处当增,何处当删,便口述出来,由宾客笔录。
但想自己眼盲,无法博览群籍,这部明史修撰出来,如内容谬误甚多,不但大名难享,反而被人讥笑,于是又花了大批银两,延请许多通士文儒,再加修订,务求尽美。有些大有学问之人非钱财所能请到,便辗转托人,埤辞相邀。
太湖之滨向来文士甚多,受到庄家邀请的,一来怜其眼盲,感其意诚,二来又觉得修撰明史乃是一件美事,大都到庄家来作客十天半月,对稿本或修正其误,或加润饰,或撰写一两篇文字。因此这部明史确是集了不少大手笔之力。
书成不久,庄廷珑便去世。庄允城心伤爱子之逝,即行刊书。清代刊印一部书,着实不易,要招请工匠,雕成一块块木版,这才印刷成书。这部明史卷轶浩繁,雕工印工,费用甚巨。好在庄家有的是钱,拨出几件大屋作为工场,多请工匠,数年间便将书刊成了,书名叫作《明书辑略》,撰书人列名为庄廷珑,请名士李令皙作序。
所有曾经襄助其事的学者也都列名其上,有茅元铭,吴之铭,吴之蓉,李祁涛,茅次莱,吴楚,唐元楼,严云起,蒋麟徽,韦金佑,韦一园,张契,董二西,吴炎,潘圣章等,共十八人。书中又提到此书是根据朱氏的原稿增删而成,不过朱国桢是明朝相国,名头太大,不便直书其名,因此含含糊糊的只说是“朱氏原稿”。
“明书辑略”经过这许多文人学士撰改修订,是以体例精备,叙述详明,文字又华瞻雅致,书出后大获士林赞誉。庄家又是志在扬名,书价取得极廉。原稿中涉及满洲之时,本有不少攻柜指责的言语,修史诸人早已一一删去,但赞扬明朝的文字却也在所不免。当时明亡未久,读书人心怀故国,书一刊行,立刻就大大畅销。庄廷珑之名噪江北江南。庄允城虽有丧子之痛,但见儿子成名于身后,自是老怀弥慰。
也是乱世之时,该当小人得志,君子遭祸。湖洲归安县的知县姓吴名之荣,在任贪赃枉法,百姓恨之切齿,终于为人告,朝廷下令革职。吴之荣没有盘缠便拜访庄允城。庄允城平素结交清流名士,对这赃官很瞧不起,见他到来求索,冷笑一声,封了一两银子给他,说道:“依搁下的为人,这两银子本是不该送的,只是湖洲百姓盼望阁下早去一刻也好,多一两银子,能早去片刻也是好的。”吴之荣心下怒极,回到客栈现桌上有本明书辑略心想看看书消消气。
当下剔亮油灯,翻书诵读,读到明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太祖努儿哈赤即位,国号金,建元“天命”突然间心中一凛:“我太祖于丙辰建元,从这年起,就不该用明朝万历年号,该用大金天命元年才是。”一路翻阅下去,只见丁卯年后金太宗即位,书中仍用“明天启七年”,不作“大金天聪元年”。丙子年后金改国号为清,改元崇德,这部书仍作“崇祯九年”,不书“大清崇德元年”,甲申年书作“崇祯十七年”不书“清顺治元年”。又看入关之后,书中于乙西年书作“隆武元年”,丁亥年书作“永历永历”,那隆武,永历,乃明朝唐王,桂王的年号,作书之人明明白白是仍奉明朝正朔,不将清朝放在眼里。他看到这里,不由得大喜若狂:“这不是老天爷赐给我的一注横才?生官财,皆由于此。之后他来到京城向鳌拜揭浙江姓庄百姓著书谋叛,大逆不道,浙江官员受贿,置之不理等情。鳌拜得悉之下,立即查究,登时雷厉风行的办了起来。命手下汉人细阅吴之荣所呈缴的那部原版明史,所言果是实情。鳌拜以军功而封公爵,做大官,向来歧视汉人和读书人,掌握大权后便想办几件大案,镇慑人心,不但使汉人不敢兴反叛之念,也令朝中敌党不敢有甚矣诏,当即派出钦差,赴浙江查究。
这一来,庄家全家固然逮入京中,连杭州将军松魁,浙江巡抚朱昌柞以下所有大小官员,也都革职查办。在明史上列名的文学之士,无一不锒铛入狱。
正当三名文士说的起劲时。突然外面传出声音。哈哈大笑一声,说道:“众位兄弟,都进舱来罢,这一次咱们前锋营立的功劳可大着啦。”后梢几个人齐声答应,进来了四人,都是船家打扮,一齐哈哈大笑。
三名文士大惊,逍遥喝了喝酒没有把他们4人放在心上。只见逍遥拿起几根木棍,轻轻一扔,姐姐那几根木棍如闪电般的穿过那四人的身体。4人张了张嘴没有出任何声音,倒地身亡。
逍遥快把他们身体,踢进水里。现离岸边已经不算太远,便运起轻功踏水而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