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5 第45章 地舆
- 46 第46章 不讲道理只说禅
- 47 第47章 曲径通幽
- 48 第48章 树下有青蝉
- 49 第49章 洛神唤灵瑶
- 50 第50章 花开见佛
- 51 第51章 沙漠和枯井
- 52 第52章 碑里长生,紫气东来
- 53 第53章 楼上指点山,门外坐而论道
- 54 第54章 金蝉脱壳
- 55 第55章 老和尚落子有三
- 56 第56章 猴子拔毛
- 57 第57章 素九问一剑登临
- 58 第58章 气死个人了
- 59 第59章 一声公子一声情
- 60 第60章 他是佛
- 61 第61章 苦海无边
- 62 第62章 天地棋盘,众生为子
- 63 第63章 尸解胎迷
- 64 第64章 再现石碑
- 65 第65章 朝闻道夕死可矣
- 66 第66章 混沌
- 67 第67章 无缺
- 68 第68章 画中人
- 69 第69章 激斗
- 70 第70章 万物死灵
- 71 第71章 舍利子
- 72 第72章 险象环生
- 73 第73章 有人血染衣袍
- 74 第74章 斩桃花
- 75 第75章 割袍断义
- 76 第76章 好自为之
- 77 第77章 老子骑牛出关
- 78 第78章 过四季而灯长燃
- 79 第79章 道德宗
- 80 第80章 孤峰
- 81 第81章 老夫聊发少年狂
- 82 第82章 闻道入天人
- 83 第83章 杀人赏雪
- 84 第84章 雪落三分白
- 85 第85章 不肖子孙
- 86 第86章 杀人
- 87 第87章 求死
- 88 第88章 请列祖列宗
- 89 第89章 有人枯老,有剑孤
- 90 第90章 危局
- 91 第91章 白衣白蛇
- 92 第92章 落幕
- 93 第93章 故郡遇故人
- 94 第94章 庭中老槐,湘西小道
- 95 第95章 蒲妖
- 96 第96章 南蛮妖冢
- 97 第97章 踪迹
- 98 第98章 依偎
- 99 第99章 医治
- 100 第100章 经卷
- 101 第101章 龙虎坛(上)
- 102 第102章 龙虎坛(中)
- 103 第103章 龙虎坛(下)
- 104 第104章 暴露
- 105 第105章 万斤桃花,一剑开蜀
- 106 第106章 执迷不悟
- 107 第107章 湖总该旧去新来
- 108 第108章 青梅煮竹马
- 109 第109章 十年
- 110 第110章 大当家的
- 111 第111章 家贼难防
- 112 第112章 暗流涌动
- 113 第113章 心思
- 114 第114章 匕首
- 115 第115章 变故横生
- 116 第116章 人与人心,风与风筝
- 117 第117章 枇杷树下亡人悼亡人
- 118 第118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 119 第119章 夜色如鬼
- 120 第120章 兵马乱
- 121 第121章 一纸招安
- 122 第122章 第十五个攘外安内
- 123 第123章 白衣
- 124 第124章 拉拢
- 125 第125章 梅子黄时酒
- 126 第126章 北方有佳人
- 127 第127章 兵临城下
- 128 第128章 一骑当先去,一刀破城楼
- 129 第129章 几斤风骨
- 130 第130章 出城入城,擦肩回眸
- 131 第131章 女子惺惺相惜
- 132 第132章 南来北往
- 133 第133章 烽烟远,雁声近(第一更)
- 134 第134章 人命薄如纸(第二更)
- 135 第135章 公子请留步(第三更)
- 136 第136章 弹指弄剑有十三
- 137 第137章 高手有多高
- 138 第138章 水深火不热
- 139 第139章 慢刀杀人
- 140 第140章 秋风秋煞人
- 141 第141章 去死好了
- 142 第142章 会长大的人
- 143 第143章 拦路的
- 144 第144章 养气于胎
- 145 第145章 风雨如晦人如鬼
- 146 第146章 刹那芳华
- 147 第147章 别让竹马负了青梅
- 148 第148章 拂尽尘烟
- 149 第149章 龙虎坛道士
- 150 第150章 旌旗十万,满天黄纸
- 151 第151章 开坛做法
- 152 第152章 锈剑生青莲
- 153 第153章 观书观剑
- 154 第154章 南佛北菩萨
- 155 第155章 并肩
- 156 第156章 鬼物金乌
- 157 第157章 往事
- 158 第158章 画卷
- 159 第159章 欺男霸女
- 160 第160章 夜谈
- 161 第161章 有一人挑符下山
- 162 第162章 南来北往,西去东来
- 163 第163章 第三是我辈风流
- 164 第164章 退敌三千
- 165 第165章 西北望乾京
- 166 第166章 霸刀楚阎罗
- 167 第167章 一卦测人不测己
- 168 第168章 飞扬跋扈
- 169 第169章 和尚与道士
- 170 第170章 八方风云
- 171 第171章 大乾铁骑甲天下
- 172 第172章 暮霭沉沉楚天阔
- 173 第173章 万军之战,万人之中
- 174 第174章 北方有佳人
- 175 第175章 联姻
- 176 第176章 三千贼首
- 177 第177章 相见不欢
- 178 第178章 当关
- 179 第179章 剑对剑
- 180 第180章 心有不平,意能平川
- 181 第181章 仙人放屁
- 182 第182章 南李北宋
- 183 第183章 秋场点兵
- 184 第184章 倾覆(本卷终))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55章 老和尚落子有三
第55章 老和尚落子有三
古朴的菩提树下,一个金色的蝉蜕轻落在地,仿佛经历了无尽的岁月。
苏逸蓦然想起地底甬道里那幅僧人弯腰捡蝉的壁画,只是那是青蝉,而眼前这只却是金蝉,其中或有差异,却不是他能理解的。
浮岛之上仙雾缭绕,若有若无的梵音响动,似乎从身后的菩提树上传来,光幕笼罩之下,自成天地。
苏逸转身说道:“似乎没有你想要的东西?”
桃笙儿眉头微蹙,沉吟道:“莫非真的只是那老和尚金蝉脱壳留下的印迹,真正的坐化之地不是这里?”
大道梵音,轻轻袅袅,让人不禁心神安宁,苏逸发现这里竟然是个修行的好地方,周围弥漫的灵气无不是从菩提树上溢出的,树底更是浓郁,闭眼不用冥思,元神就隐隐有出窍的趋势,若非担心有什么变故产生,苏逸都有就地打坐的想法了。
桃笙儿自然也发现了这点,对苏逸说道:“灵气化海,与修行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你先自己参悟去吧,本姑娘去周围看看。”
苏逸闻言点头,当即盘坐在树下,陷入冥思。
修行至今已经摸索到六品【化海】的门槛,体内精气流转自如,奔腾不息,毫无阻塞之感,只是到了腹下丹田之处,暗伤依旧存在,精气便止步于此,如陷泥潭,就像江河之内的暗礁,虽时都有凶险。
羽仙经除却最神秘高深的天人卷,早在羽仙宫的时候,朱邺水已经尽皆传授给他,只是他境界不够,依旧不能领悟高深的法门,道家修行,讲究一个修身养性,气息绵长之处和上古修士辟谷百日有异曲同工之妙,食气者神灵不死,至于成仙得道就更不为所知了,苏逸没那么多想法,好高骛远并无实际,他根骨本就算不得极佳,若不是机缘巧合拜入羽仙宫,恐怕这辈子还是碌碌无为,七品驱物的境界是个门槛,不高不低,踏入这个境界却算是正式入门了,至于更进一步的化海境界,则是可望而不可及。
既然桃笙儿说这里有机缘,那就不容错过。
羽仙经心中默念,自行运转,丝丝灵气从周围吸附过来,围绕着他周身漂浮,如同蚕丝一般层层缚住,只是对于灵气如海的浮岛来说,苏逸身边这点灵气何异于九牛一毛,甚至那冲天而起的气柱连一丝波动都没有,苏逸不知道这里是否是宗法和尚的坐化之地,只是佩服他能找到这样不输于三教圣地的地方,说是洞天福地都不为过,无数的灵气灌输而下,往日里干涸的丹田之处,此刻如同龙吸水一般,源源不断的从空中吸取灵气,到现在他才明悟过来,就算羽仙宫的太极广场,有阵法加持之下的宝地,论灵气浓郁也不急这里十之一二,这还是苏逸修为不够高深的缘故。
苏逸索性放开心神,任由灵气灌顶而下,元神隐隐脱窍而出,如同金色小人盘坐在丹田之上,本是黯淡无光的丹田似乎有了丝丝颤动,不再是以往那样沉如死水,苏逸心中一动,只觉得身心轻浮如羽,仿佛顷刻间就能羽化飞升,他赶紧稳住心神,知道这是修行上的魔障,朱师兄早有叮咛,不得不防,羽仙经里一段清心宁神的口诀念出,顿时心魔顿扫,灵台一片清明。
脑中不经意的闪过无数的画面,从进入这地底墓地之时起,一路偶遇连连,更是见识了许多不可思议的东西,苏逸早已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愣头青了,明白这宗法和尚就算不是仙人,也是手法通天的存在,若非机缘巧合,两人也未必能够走到这里,地底甬道里一幅幅壁画从眼前掠过,忽然定格在那树下捡蝉的画面,那年轻的面孔,脑中又闪过那片茫茫大海之上,年轻僧人负手而立,远眺仙山的画面,随即两个人影重合,根本就算一个人。
难道真的是那老和尚托梦?
苏逸霍然睁开眼睛,只觉得干涸的丹田吸去了无尽的灵气之后,先前滞涩的感觉消去了大半,越发的圆润自如,当即收起心神,闭守灵台,将无穷的画面抛出脑外,手中掐诀观想己身如海,一叶扁舟过海,欲登彼岸。
那一丝薄弱的壁障似乎触手可破。
就在这时,一缕紫色的气流不知从何而来,一路横冲直撞,将身体里灵气化成的精气尽皆吞噬殆尽,最重徘徊在下腹丹田之处,寸步不让。
苏逸脸色一阵发白,剧烈的疼痛从下腹伤口之处传来,豆大的汗水从额头上滚落,面容竟然有些痛苦扭曲。
这紫色的气流从何而来,为何出现在他体内。
苏逸忽然想起桃笙儿说起的那长生碑,最后不正是化作一团紫气钻入他身体之内吗。
可那不是个梦吗?为何会真实存在?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没想到触手可及的破境竟被一团紫气搅乱,苏逸有些懊恼有些无奈,却又丝毫奈何不得,口中不禁低声说道:“紫气东来,长生碑。”
忽然心神一动,好似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一般,脸色骤然大变,不禁以元神观看己身。
只见那围绕在丹田之上的紫气,陡然搅动,越发凝实,竟然重新化作一块石碑镇守其上,神秘古朴。
苏逸脸色难看,不知道这石碑是为何物,竟然如强盗一般,霸占己身,占领丹田之处,让精气无法靠近分毫,这分明是要断绝他继续修行的可能。
那长生碑或许是因为吞噬了太多的灵气,表面的裂痕消去了大半,似乎完好如初,上面金字璀璨,偏偏入眼又是一片空白,等同鸡肋,苏逸就算有心赶出它,却也无力为之。
这番变故只在悄无声息之中,就连桃笙儿也不知晓,苏逸闭目静坐树下,纹丝不动,仿佛进入了深沉的睡眠,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不是他不想醒来,而是周围的灵气依旧徐徐灌顶而来,尽数被那长生碑吸收,他的心神完全被困守在灵台之上,寸步难行,仿佛这身体已经不是他的了,这让他心急如焚,不知如何应对。
好在长生碑只是镇守其上,并无其他作为,灵气无止境的灌顶也帮助苏逸洗涤周身经脉,身心越发的空明。
既然幻境之中的东西都出现在眼前了,恐怕那也不是个梦,苏逸想起井底之中的那些枯骨,心中愈发的沉重,总有个挥之不去的阴影笼罩心头,仿佛有什么东西如影随形跟着,这也是他刚才悟道只是,灵台空灵的情况下感受到的。
却是不知,浮岛之上,那棵巨大的菩提古木之上。
一个身形如猴的灰色身影匍匐其上,它的面前是一只青蝉,若是苏逸看到,一定会惊呼出口,这青蝉不正是先前壁画上那只!待苏逸二人走远后又从壁画上活生生的飞出,没想到出现在菩提古树之上,
那如猴如猿金色毛发的生物,此刻正与一只青蝉对峙,双方一动不动,仿佛静止一般。
青蝉、毛猴、长生碑,老和尚落子有三,此刻尽皆现世。
树下盘坐的苏逸一无所知,依旧在观视己身,灵台之上长生碑越发的明亮,隐隐发出一丝颤动。
就在这时,树上对峙的金毛生物和青蝉皆是一动,纷纷把目光投入苏逸身上。
只是这颤动来得快去得也快。
两者又恢复静止。
苏逸不知道他神出鬼没的躲过了一次劫难,依旧凝神静气在打坐,苦思冥想如何破解眼前的困局。
桃笙儿在浮岛之上走动,似乎在观察着什么,八根粗如手臂的铁索从四面八方横穿而来,连接着遥远的地方。
仙雾缭绕的地方,看不见的远方,似乎有几道身影脚踩铁索呼啸而来。
忽然古树之上青蝉一声尖锐的蝉鸣响彻。
金色毛发的生物身形矫捷,猛地往青蝉扑去,眼中尽是疯狂之意。
无尽云海翻腾,古树颤抖,树叶纷纷抖落。
只见那青蝉竟然放弃抵抗,看了眼苏逸,笔直钻入菩提树下的土地之中。
金色毛发的生物愤怒的捶胸,眼中红光乍起。
苏逸被这突如其来的蝉鸣惊醒,下腹中的长生碑这一刻忽然化作紫色气团游走在他周身各处,隐匿不见。
也就在这时,桃笙儿陡然祭出红菱,回到苏逸身旁,眼神警惕的看着远处晃动的铁索之上。
云海翻腾里,陡然惊现几个熟悉的人
苏逸蓦然想起地底甬道里那幅僧人弯腰捡蝉的壁画,只是那是青蝉,而眼前这只却是金蝉,其中或有差异,却不是他能理解的。
浮岛之上仙雾缭绕,若有若无的梵音响动,似乎从身后的菩提树上传来,光幕笼罩之下,自成天地。
苏逸转身说道:“似乎没有你想要的东西?”
桃笙儿眉头微蹙,沉吟道:“莫非真的只是那老和尚金蝉脱壳留下的印迹,真正的坐化之地不是这里?”
大道梵音,轻轻袅袅,让人不禁心神安宁,苏逸发现这里竟然是个修行的好地方,周围弥漫的灵气无不是从菩提树上溢出的,树底更是浓郁,闭眼不用冥思,元神就隐隐有出窍的趋势,若非担心有什么变故产生,苏逸都有就地打坐的想法了。
桃笙儿自然也发现了这点,对苏逸说道:“灵气化海,与修行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你先自己参悟去吧,本姑娘去周围看看。”
苏逸闻言点头,当即盘坐在树下,陷入冥思。
修行至今已经摸索到六品【化海】的门槛,体内精气流转自如,奔腾不息,毫无阻塞之感,只是到了腹下丹田之处,暗伤依旧存在,精气便止步于此,如陷泥潭,就像江河之内的暗礁,虽时都有凶险。
羽仙经除却最神秘高深的天人卷,早在羽仙宫的时候,朱邺水已经尽皆传授给他,只是他境界不够,依旧不能领悟高深的法门,道家修行,讲究一个修身养性,气息绵长之处和上古修士辟谷百日有异曲同工之妙,食气者神灵不死,至于成仙得道就更不为所知了,苏逸没那么多想法,好高骛远并无实际,他根骨本就算不得极佳,若不是机缘巧合拜入羽仙宫,恐怕这辈子还是碌碌无为,七品驱物的境界是个门槛,不高不低,踏入这个境界却算是正式入门了,至于更进一步的化海境界,则是可望而不可及。
既然桃笙儿说这里有机缘,那就不容错过。
羽仙经心中默念,自行运转,丝丝灵气从周围吸附过来,围绕着他周身漂浮,如同蚕丝一般层层缚住,只是对于灵气如海的浮岛来说,苏逸身边这点灵气何异于九牛一毛,甚至那冲天而起的气柱连一丝波动都没有,苏逸不知道这里是否是宗法和尚的坐化之地,只是佩服他能找到这样不输于三教圣地的地方,说是洞天福地都不为过,无数的灵气灌输而下,往日里干涸的丹田之处,此刻如同龙吸水一般,源源不断的从空中吸取灵气,到现在他才明悟过来,就算羽仙宫的太极广场,有阵法加持之下的宝地,论灵气浓郁也不急这里十之一二,这还是苏逸修为不够高深的缘故。
苏逸索性放开心神,任由灵气灌顶而下,元神隐隐脱窍而出,如同金色小人盘坐在丹田之上,本是黯淡无光的丹田似乎有了丝丝颤动,不再是以往那样沉如死水,苏逸心中一动,只觉得身心轻浮如羽,仿佛顷刻间就能羽化飞升,他赶紧稳住心神,知道这是修行上的魔障,朱师兄早有叮咛,不得不防,羽仙经里一段清心宁神的口诀念出,顿时心魔顿扫,灵台一片清明。
脑中不经意的闪过无数的画面,从进入这地底墓地之时起,一路偶遇连连,更是见识了许多不可思议的东西,苏逸早已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愣头青了,明白这宗法和尚就算不是仙人,也是手法通天的存在,若非机缘巧合,两人也未必能够走到这里,地底甬道里一幅幅壁画从眼前掠过,忽然定格在那树下捡蝉的画面,那年轻的面孔,脑中又闪过那片茫茫大海之上,年轻僧人负手而立,远眺仙山的画面,随即两个人影重合,根本就算一个人。
难道真的是那老和尚托梦?
苏逸霍然睁开眼睛,只觉得干涸的丹田吸去了无尽的灵气之后,先前滞涩的感觉消去了大半,越发的圆润自如,当即收起心神,闭守灵台,将无穷的画面抛出脑外,手中掐诀观想己身如海,一叶扁舟过海,欲登彼岸。
那一丝薄弱的壁障似乎触手可破。
就在这时,一缕紫色的气流不知从何而来,一路横冲直撞,将身体里灵气化成的精气尽皆吞噬殆尽,最重徘徊在下腹丹田之处,寸步不让。
苏逸脸色一阵发白,剧烈的疼痛从下腹伤口之处传来,豆大的汗水从额头上滚落,面容竟然有些痛苦扭曲。
这紫色的气流从何而来,为何出现在他体内。
苏逸忽然想起桃笙儿说起的那长生碑,最后不正是化作一团紫气钻入他身体之内吗。
可那不是个梦吗?为何会真实存在?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没想到触手可及的破境竟被一团紫气搅乱,苏逸有些懊恼有些无奈,却又丝毫奈何不得,口中不禁低声说道:“紫气东来,长生碑。”
忽然心神一动,好似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一般,脸色骤然大变,不禁以元神观看己身。
只见那围绕在丹田之上的紫气,陡然搅动,越发凝实,竟然重新化作一块石碑镇守其上,神秘古朴。
苏逸脸色难看,不知道这石碑是为何物,竟然如强盗一般,霸占己身,占领丹田之处,让精气无法靠近分毫,这分明是要断绝他继续修行的可能。
那长生碑或许是因为吞噬了太多的灵气,表面的裂痕消去了大半,似乎完好如初,上面金字璀璨,偏偏入眼又是一片空白,等同鸡肋,苏逸就算有心赶出它,却也无力为之。
这番变故只在悄无声息之中,就连桃笙儿也不知晓,苏逸闭目静坐树下,纹丝不动,仿佛进入了深沉的睡眠,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不是他不想醒来,而是周围的灵气依旧徐徐灌顶而来,尽数被那长生碑吸收,他的心神完全被困守在灵台之上,寸步难行,仿佛这身体已经不是他的了,这让他心急如焚,不知如何应对。
好在长生碑只是镇守其上,并无其他作为,灵气无止境的灌顶也帮助苏逸洗涤周身经脉,身心越发的空明。
既然幻境之中的东西都出现在眼前了,恐怕那也不是个梦,苏逸想起井底之中的那些枯骨,心中愈发的沉重,总有个挥之不去的阴影笼罩心头,仿佛有什么东西如影随形跟着,这也是他刚才悟道只是,灵台空灵的情况下感受到的。
却是不知,浮岛之上,那棵巨大的菩提古木之上。
一个身形如猴的灰色身影匍匐其上,它的面前是一只青蝉,若是苏逸看到,一定会惊呼出口,这青蝉不正是先前壁画上那只!待苏逸二人走远后又从壁画上活生生的飞出,没想到出现在菩提古树之上,
那如猴如猿金色毛发的生物,此刻正与一只青蝉对峙,双方一动不动,仿佛静止一般。
青蝉、毛猴、长生碑,老和尚落子有三,此刻尽皆现世。
树下盘坐的苏逸一无所知,依旧在观视己身,灵台之上长生碑越发的明亮,隐隐发出一丝颤动。
就在这时,树上对峙的金毛生物和青蝉皆是一动,纷纷把目光投入苏逸身上。
只是这颤动来得快去得也快。
两者又恢复静止。
苏逸不知道他神出鬼没的躲过了一次劫难,依旧凝神静气在打坐,苦思冥想如何破解眼前的困局。
桃笙儿在浮岛之上走动,似乎在观察着什么,八根粗如手臂的铁索从四面八方横穿而来,连接着遥远的地方。
仙雾缭绕的地方,看不见的远方,似乎有几道身影脚踩铁索呼啸而来。
忽然古树之上青蝉一声尖锐的蝉鸣响彻。
金色毛发的生物身形矫捷,猛地往青蝉扑去,眼中尽是疯狂之意。
无尽云海翻腾,古树颤抖,树叶纷纷抖落。
只见那青蝉竟然放弃抵抗,看了眼苏逸,笔直钻入菩提树下的土地之中。
金色毛发的生物愤怒的捶胸,眼中红光乍起。
苏逸被这突如其来的蝉鸣惊醒,下腹中的长生碑这一刻忽然化作紫色气团游走在他周身各处,隐匿不见。
也就在这时,桃笙儿陡然祭出红菱,回到苏逸身旁,眼神警惕的看着远处晃动的铁索之上。
云海翻腾里,陡然惊现几个熟悉的人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