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88 第一百八十八回 当归
- 189 第一百八十九回 空城
- 190 第一百九十回 危机四伏
- 191 第一百九十一回 故技重施
- 192 第一百九十二回 刹那芳华
- 193 第一百九十三回 瞒天过海
- 194 第一百九十四回 长河落日
- 195 第一百九十五回 翩若惊鸿
- 196 第一百九十六回 月下对弈
- 197 第一百九十七回 兵临城下
- 198 第一百九十八回 潘宁遗风
- 199 第一百九十九回 雪域高人
- 200 第二百回 高山流水
- 201 第二百零一回 勇冠三军
- 202 第二百零二回 金蝉脱壳
- 203 第二百零三回 穷途末路
- 204 第二百零四回 中道崩殂
- 205 第二百零五回 英雄出少年
- 206 第二百零六回 祁连山
- 207 第二百零七回 命悬一线
- 208 第二百零八回 璇花轻舞
- 209 第二百零九回 善恶有报
- 210 第二百一十回 恶狼
- 211 第二百一十一回 雪淹龙羊峡
- 212 第二百一十二回 荆棘丛生
- 213 第二百一十三回 再访金营
- 214 第二百一十四回 殊途如何同归
- 215 第二百一十五回 穷寇
- 216 第二百一十六回 刁蛮千金
- 217 第二百一十七回 山河破碎
- 218 第二百一十八回 暗箭难防
- 219 第二百一十九回 软禁
- 220 第二百二十回 云飞燕舞
- 221 第二百二十一回 仿如昨日
- 222 第二百二十二回 风过如秋
- 223 第二百二十三回 蝶行四海
- 224 第二百二十四回 红尘俗世
- 225 第二百二十五回 故人今何在
- 226 第二百二十六回 真相难知
- 227 第二百二十七回 倚窗眺望北疆雪(卷一)
- 228 第二百二十八回 倚窗眺望北疆雪(卷二)
- 229 第二百二十九回 倚窗眺望北疆雪(卷三)
- 230 第二百三十回 倚窗眺望北疆雪(卷四)
- 231 第二百三十一回 故地重归(卷一)
- 232 第二百三十二回 故地重归(卷二)
- 233 第二百三十三回 前情再叙(卷一)
- 234 第二百三十四回 前情再叙(卷二)
- 235 第二百三十五回 江湖热血笑孤独(卷一)
- 236 第二百三十六回 江湖热血笑孤独(卷二)
- 237 第二百三十七回 江湖热血笑孤独(卷三)
- 238 第二百三十八回 江湖热血笑孤独(卷四)
- 239 第二百三十九回 纷纷扰扰红尘事(卷一)
- 240 第二百四十回 纷纷扰扰红尘事(卷二)
- 241 第二百四十一回 回眸淡看来时路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九十八回 潘宁遗风
第一百九十八回 潘宁遗风
经过了两日奔波,两架马车到达大理国边境,李怜玉、叶风与王璇珠师徒三人道别。 李怜玉、叶风北去泸州,之后顺着大江前往巫峡,王璇珠师徒三人则驶向东方。
每每往返大理,叶风都会选择经由蜀地,而不是借道黔桂,此中原因,李怜玉自是知晓,巴乡清、荔枝绿、剑南春等等蜀地名酒,次次让叶风流连忘返。
李怜玉、叶风、白思雨在泸州停留了两日,一是长途跋涉,稍加休息;二是叶风想要尽兴畅饮巴蜀佳酿,三是白思雨欲要多尝辣椒花椒。每每餐桌之上,李怜玉并不佩服叶风的海量,因为,她自己与甄玥也是酒量惊人,但白思雨对辣椒的酷爱与对辣味的承受力却让李怜玉瞠目结舌。看着李怜玉的惊讶表情,白思雨笑道:“我是潭州姑娘啊。”
李怜玉、叶风、白思雨从泸州出后,遇上了连绵的阴雨天,三人走了一天6路之后,便改由水道前往巫峡。
李怜玉、叶风、白思雨三人到达巫山集时,天上仍是一片阴云,雨势也在持续。青山、码头、房屋、田地等等一切仿佛都在一幅泼墨山水画中,十分朦胧古朴——飞鸟隐山林,游鱼跃江上,风来雨线斜,桨过碧波荡,佳人立船头,伞下身影长,舱中酒味起,喉里尽欢畅。
李怜玉、叶风、白思雨缓缓登上码头,却见一人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正坐在栈桥上垂钓。叶风轻声叹道:“这是多爱吃鱼啊。”李怜玉轻声道:“你这个粗人,你懂什么意境与风雅!不要在这丢人现眼了。”
李怜玉见此人身影有些熟悉,走上前去,为其撑伞,笑道:“八当家,可真潇洒啊。”潘怀安对李怜玉笑了笑,把篓子里的鱼全部倒回江中,站起身来,道:“杨夫人、叶大侠,思雨姑娘,你们怎么来了?”李怜玉笑道:“专程来看看你。”
潘怀安收拾鱼竿、木凳,与李怜玉、叶风、白思雨走向山上。潘怀安道:“家姐的离世,与杨夫人无关,杨夫人莫要心存歉疚。”李怜玉道:“我们朋友一场,我抽空来看看你,不许么?”潘怀安道:“自是十分欢迎。走,我们去见大当家、大师与五哥去。”
李怜玉、叶风、白思雨与曲连峰、承乾大师、黄公烈、潘怀安聚于英杰堂,众人指点江山,谈笑古今,快意江湖。
翌日一早,叶风便与李怜玉、曲连峰等人辞行,策马赶回苏州。李怜玉则带着白思雨在巫山集享受几天清闲日子。潘怀安在巫山集众领当中,属年纪最小者,与白思雨年龄差距仅是十一岁,所以,潘怀安与白思雨倒是志趣相投。
白思雨所习轻功是缥缈观的长空摘星,加之李怜玉一有机会,便在轻功方面,对白思雨悉心指点,于是,白思雨虽只是个孩子,但已然有了一定的轻功造诣。这些时日,白思雨同潘怀安讲述了一些轻功心得,潘怀安教会了白思雨游泳技艺。
一日夜里,白思雨与潘怀安坐于屋顶,看着满天繁星。潘怀安问道:“思雨姑娘,你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白思雨道:“我想成为六当家那样英姿飒爽的女侠。”潘怀安不屑道:“难不成你也要报效这个懦弱愚昧的国家?”
白思雨道:“六当家之所以英年早逝,正是因为大宋誓死卫国的人太少了,才会让舅母、六当家等人独木难支,要是人人都选择退避,几十年后,这里还指不定是不是大宋呢。”潘怀安道:“小小年纪,说得倒也有理,但我始终认为,朝中奸臣太多,忠义之士难有施展抱负的空间啊。”
潘怀安见四下无人,便凑了过来,轻声道:“我巫山集马上会有个大行动。”白思雨奇道:“什么行动?”潘怀安道:“听闻李邦彦在洪州强抓壮丁充军,又借筹集军粮的名头搜刮民脂民膏,已弄得洪州周遭怨声载道,三哥与九姐正在洪州搜集情报,等时机成熟,我们准备去教训一下李邦彦。”
白思雨激动道:“我也要去。”潘怀安道:“杨夫人内心可是始终心系社稷,这种与朝廷对着干的事情,杨夫人怕是不会让你参与。”白思雨道:“舅母自己或许不去,但肯定会同意我去,舅母一向疼着我呢。”
潘怀安笑道:“我也不想你去。”白思雨奇道:“为何?”潘怀安道:“省得大家还要分心照顾你啊。”白思雨噘嘴道:“切,我打不过,还跑不了么?我偏要去。”潘怀安道:“好,好,好,白大小姐,若是杨夫人准允你随我一同前往洪州,我还能拒绝么?”白思雨笑道:“好,一言为定!我这便去同舅母说。”
白思雨跳下屋顶,快步跑回房间,见李怜玉正在挑灯夜读,白思雨心想:“我还是先不打搅舅母了吧。”于是,白思雨坐在床上,一声不吭。
李怜玉放下书卷,温馨笑道:“思雨这一年可真长大了不少,如今真是个有涵养、懂礼数的好姑娘。不过,舅母是亲人,在舅母面前不需顾虑什么,思雨可以为所欲为,畅所欲言。”
白思雨跑到李怜玉身前,挽着李怜玉的手臂,笑道:“有件事,还请舅母批准。”白思雨向李怜玉复述了方才其与潘怀安的对话。李怜玉听完之后,笑道:“思雨,你要是想去洪州,舅母不会反对,况且,从本质而言,惩治奸臣也是一件善事。”
白思雨笑道:“就知道舅母最最疼我了。”李怜玉笑道:“姐姐对霖浩,我对你,皆是视如己出,不疼你还会疼谁。”白思雨道:“我这次去和朝廷大员对着干,舅母就不担心什么吗?”李怜玉道:“舅母是个执着的人啊,舅母为了能够实现你舅父的遗愿,舅母自己确实不便前往洪州,单纯以武力的方式对付李邦彦,但这不代表你不能去啊。”
白思雨笑道:“思雨明白了,铲除奸臣,也不能以恶治恶,以奸对奸,否则,这与坏人还有什么分别?”李怜玉抚摸着白思雨的头,笑道:“真乖。”(未完待续。)
每每往返大理,叶风都会选择经由蜀地,而不是借道黔桂,此中原因,李怜玉自是知晓,巴乡清、荔枝绿、剑南春等等蜀地名酒,次次让叶风流连忘返。
李怜玉、叶风、白思雨在泸州停留了两日,一是长途跋涉,稍加休息;二是叶风想要尽兴畅饮巴蜀佳酿,三是白思雨欲要多尝辣椒花椒。每每餐桌之上,李怜玉并不佩服叶风的海量,因为,她自己与甄玥也是酒量惊人,但白思雨对辣椒的酷爱与对辣味的承受力却让李怜玉瞠目结舌。看着李怜玉的惊讶表情,白思雨笑道:“我是潭州姑娘啊。”
李怜玉、叶风、白思雨从泸州出后,遇上了连绵的阴雨天,三人走了一天6路之后,便改由水道前往巫峡。
李怜玉、叶风、白思雨三人到达巫山集时,天上仍是一片阴云,雨势也在持续。青山、码头、房屋、田地等等一切仿佛都在一幅泼墨山水画中,十分朦胧古朴——飞鸟隐山林,游鱼跃江上,风来雨线斜,桨过碧波荡,佳人立船头,伞下身影长,舱中酒味起,喉里尽欢畅。
李怜玉、叶风、白思雨缓缓登上码头,却见一人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正坐在栈桥上垂钓。叶风轻声叹道:“这是多爱吃鱼啊。”李怜玉轻声道:“你这个粗人,你懂什么意境与风雅!不要在这丢人现眼了。”
李怜玉见此人身影有些熟悉,走上前去,为其撑伞,笑道:“八当家,可真潇洒啊。”潘怀安对李怜玉笑了笑,把篓子里的鱼全部倒回江中,站起身来,道:“杨夫人、叶大侠,思雨姑娘,你们怎么来了?”李怜玉笑道:“专程来看看你。”
潘怀安收拾鱼竿、木凳,与李怜玉、叶风、白思雨走向山上。潘怀安道:“家姐的离世,与杨夫人无关,杨夫人莫要心存歉疚。”李怜玉道:“我们朋友一场,我抽空来看看你,不许么?”潘怀安道:“自是十分欢迎。走,我们去见大当家、大师与五哥去。”
李怜玉、叶风、白思雨与曲连峰、承乾大师、黄公烈、潘怀安聚于英杰堂,众人指点江山,谈笑古今,快意江湖。
翌日一早,叶风便与李怜玉、曲连峰等人辞行,策马赶回苏州。李怜玉则带着白思雨在巫山集享受几天清闲日子。潘怀安在巫山集众领当中,属年纪最小者,与白思雨年龄差距仅是十一岁,所以,潘怀安与白思雨倒是志趣相投。
白思雨所习轻功是缥缈观的长空摘星,加之李怜玉一有机会,便在轻功方面,对白思雨悉心指点,于是,白思雨虽只是个孩子,但已然有了一定的轻功造诣。这些时日,白思雨同潘怀安讲述了一些轻功心得,潘怀安教会了白思雨游泳技艺。
一日夜里,白思雨与潘怀安坐于屋顶,看着满天繁星。潘怀安问道:“思雨姑娘,你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白思雨道:“我想成为六当家那样英姿飒爽的女侠。”潘怀安不屑道:“难不成你也要报效这个懦弱愚昧的国家?”
白思雨道:“六当家之所以英年早逝,正是因为大宋誓死卫国的人太少了,才会让舅母、六当家等人独木难支,要是人人都选择退避,几十年后,这里还指不定是不是大宋呢。”潘怀安道:“小小年纪,说得倒也有理,但我始终认为,朝中奸臣太多,忠义之士难有施展抱负的空间啊。”
潘怀安见四下无人,便凑了过来,轻声道:“我巫山集马上会有个大行动。”白思雨奇道:“什么行动?”潘怀安道:“听闻李邦彦在洪州强抓壮丁充军,又借筹集军粮的名头搜刮民脂民膏,已弄得洪州周遭怨声载道,三哥与九姐正在洪州搜集情报,等时机成熟,我们准备去教训一下李邦彦。”
白思雨激动道:“我也要去。”潘怀安道:“杨夫人内心可是始终心系社稷,这种与朝廷对着干的事情,杨夫人怕是不会让你参与。”白思雨道:“舅母自己或许不去,但肯定会同意我去,舅母一向疼着我呢。”
潘怀安笑道:“我也不想你去。”白思雨奇道:“为何?”潘怀安道:“省得大家还要分心照顾你啊。”白思雨噘嘴道:“切,我打不过,还跑不了么?我偏要去。”潘怀安道:“好,好,好,白大小姐,若是杨夫人准允你随我一同前往洪州,我还能拒绝么?”白思雨笑道:“好,一言为定!我这便去同舅母说。”
白思雨跳下屋顶,快步跑回房间,见李怜玉正在挑灯夜读,白思雨心想:“我还是先不打搅舅母了吧。”于是,白思雨坐在床上,一声不吭。
李怜玉放下书卷,温馨笑道:“思雨这一年可真长大了不少,如今真是个有涵养、懂礼数的好姑娘。不过,舅母是亲人,在舅母面前不需顾虑什么,思雨可以为所欲为,畅所欲言。”
白思雨跑到李怜玉身前,挽着李怜玉的手臂,笑道:“有件事,还请舅母批准。”白思雨向李怜玉复述了方才其与潘怀安的对话。李怜玉听完之后,笑道:“思雨,你要是想去洪州,舅母不会反对,况且,从本质而言,惩治奸臣也是一件善事。”
白思雨笑道:“就知道舅母最最疼我了。”李怜玉笑道:“姐姐对霖浩,我对你,皆是视如己出,不疼你还会疼谁。”白思雨道:“我这次去和朝廷大员对着干,舅母就不担心什么吗?”李怜玉道:“舅母是个执着的人啊,舅母为了能够实现你舅父的遗愿,舅母自己确实不便前往洪州,单纯以武力的方式对付李邦彦,但这不代表你不能去啊。”
白思雨笑道:“思雨明白了,铲除奸臣,也不能以恶治恶,以奸对奸,否则,这与坏人还有什么分别?”李怜玉抚摸着白思雨的头,笑道:“真乖。”(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